★ 隨書附贈手繪彩印療癒明信片,共有五款插畫隨機贈送,值得珍藏。
★ 2017年台灣唯一一個被邀請前往義大利威尼斯參加速寫展覽的速寫藝術家。
★ 穿梭城鄉巷弄,遊走景點邊緣。透過簡單的線條與色彩,彷彿觀看世界的另一種自然與純淨。
★ 以手繪療癒的方式積極推廣「旅行速寫」教學,引領許多愛好畫畫卻不得其門而入的初學者,回歸畫畫的世界,紀錄自己的生活點滴。
台灣老屋觀察團隊 老屋顏、都市偵探/建築學者 李清志、旅義作家/台南新住民 楊馥如、 一致推薦
台南是台灣著名的古都,號稱有三多「廟多、古蹟多、小吃多」,從三百多年前明鄭時期的經營延續近代日治時期的城市再造,蘊含豐富的歷史底蘊,以及人文的脈絡,近幾年拜文創與老屋再造等風氣之賜,讓台南在地創業故事屢見不鮮,充滿創意的原動力,也讓台南這個城市有更多不同台灣其他城市的風貌。
本書主題,從「人文地產景」出發。這樣的分類方式是日本「地方創生」專家宮崎清教授以在地人的角度將社區文化做出「人」「文」「地」「產」「景」五大類的分別,也讓這本書更接近在地人思維。
人文一直是台南的底蘊,文化的軼事更是俯拾皆是,自然景觀也是不少,站在「大天后宮」前遙想明寧靖王緬懷故國難追的情懷、清代就有的「水火同源」、「鹽山」是海邊才有的產業沒落後的再生;尤其不能忘記台南三大夜市的招喚。
作者選擇在不同角落畫畫,從清代的閩南式民宅或北方宮殿式建築到「巴洛克式」的華麗官署、現代折衷主義式建築;從民居、官衙、府邸或工程廠域,都讓人流連忘返,重複著讀取這些建築空間述說的故事,不管是建築、人物、美食的描繪,一則則都是這個城市帶給旅人的感動。
作者簡介:
郭正宏
泰北高中美工科畢、東方技術學院美工科畢、世新大學公廣所碩士。
自詡為「生活手繪記錄者」,擅長城市觀察、旅行速寫,首位在台北街頭教授「城市速寫」繪畫,並於二○一六年台灣第一位受邀參加義大利國際速寫聯展。每年自組「旅行速寫團」,遊走歐亞澳各大洲,透過繪畫紀錄旅途中的景致點滴與人文風景。積極投入「旅行速寫」、「枯枝筆速寫」等美學課程,引領許多愛好畫畫的初學者,回歸繪畫的藝術世界,培養另一種「慢活」的人生態度。近年常受邀至歐洲法國、義大利等地展出與演講。期許能將台灣美麗景致透過畫筆,讓更多國際藝術家看見台灣。出版著作:《翹班小旅行:台北邊走邊畫、說走就走,找回一個人旅行的愉悅時光》、《2017 速寫。威尼斯畫冊》、《墨跡行旅:枯枝筆創作速寫作品集》、《台二線旅圖速寫》等。
個人網站:www.travel-sketchers.com
粉絲專頁:郭正宏的旅行速寫書
YouTube頻道:郭正宏
章節試閱
01.安平魚市場深夜的漁人
安平漁港屬於近海漁船靠港,和屏東的東港、高雄的興達港則是屬於遠洋漁船的母港不同,以前安平港這裡有二百多艘漁船在此靠岸,近十多年來台灣近海漁業資源枯竭嚴重,現在僅剩一些舢舨、小型漁船,當然漁市場的漁獲量也大幅減少。
這裡的營業時間大約是凌晨一點開始,三、四十攤的攤位在假日人潮還是很多,現在多以養殖魚獲為主。當夜晚深沉,魚市場這裡的漁人們生活才正要開始,一攤攤一陣陣喧譁的叫賣聲此起彼落,進港的漁船引擎聲夾雜著海味、魚腥味,構築成一種魚市場的獨特味道。
老漁民說,以前安平漁市場都賣「現撈」,光蝦子就有好幾噸。南部地區的漁販都會來這裡批貨。市場走道上一車車剛上岸的漁獲被推往各攤,推車的阿姨們都是以趟計價,趟數多薪水才夠糊口,算是辛苦的工作。魚販們熟門熟路的挑選著一攤攤剛撈獲的漁獲,熟稔的漁夫攤家也會跟他們介紹。
漁人的市集,就是台南深夜的活力。
02.白河曬藕粉的雪花阿嬤
要製作「藕粉」是一件非常複雜,從挖蓮藕、除藕結、洗蓮藕、削蓮耦、攪碎製粉,洗藕粉、沉澱、刮藕粉、曬藕粉到包裝成品,製作過程非常繁瑣,每一個步驟都是需要耐心。現在的製作大多是老人家為主。
白河蓮花名聞遐邇,從清明節過後,許多遊客就開始來到白河賞蓮,一直到農曆十一月之後,白河鎮的居民們才開始製作藕粉。為了製作出最好的藕粉,當地都是遵循古法,節氣白露過後蓮花田中的水被抽乾,推土機替代傳統人力下去挖掘出地下莖,也就是蓮藕,把蓮藕製成藕漿後篩檢過濾出其中米白色的澱粉,濾出的次數越多,藕粉就越純淨,這樣沉澱過濾的過程要二、三天。最後存留在缸底的就是純度最高的藕粉。
阿嬤們把一碗一碗的藕粉用刮的方式把藕粉刮下來,在廟前廣場上曝曬,我問阿嬤們不能用烘乾嗎?他們說烘乾會破壞藕粉的營養價值。就這樣整片曬藕粉的廟前廣場就像鋪著一層白雪的感覺。
在那個物資匱乏的年代,以前的人把藕粉當作「窮人的燕窩」,是許多人共同的回憶。
03.台灣版巴洛克裝飾剪黏大師陳三火
台灣的廟宇對一位繪畫者來說,往往是艱難的題材,其屋頂上的剪黏工藝更是讓許多畫者望之怯步,我常跟學生說,廟宇上的剪黏工藝是「台版的巴洛克藝術」,顏色之鮮豔、裝飾之華麗、故事之豐富,都讓人著迷。
這項藝術不知何時傳入台灣,但可能超過數個世紀之久;它是將色彩鮮豔的瓷器剪成需要的幾何形狀,再黏貼在已經塑形好的灰泥,用小小的瓷片構築出需要的花鳥人物,神獸動物。在廟宇下仰望,像不像立體版的點描印象畫。
陳三火老師人稱「火師」,從十七歲跟兄長學剪黏工藝,早期工作應接不暇,近年敵不過淋搪開模技術的低價競爭,這項精緻的剪黏工藝逐漸淪為夕陽產業。陳老師近年來也突破傳統剪黏藝術的格局,以敲代剪,將原本破損的瓷器以「敲」的方式去組合出一尊尊超脫匠氣的剪黏作品。陳老師說這樣的作法必須瞭解製作物的動態姿勢,才能夠敲打出最合適的瓷片形狀組合,讓作品栩栩如生,不然很容易流於匠氣。
從工匠進入藝術,陳三火老師的作品展現不同傳統剪黏工藝的方式,超脫傳統忠孝節義的題材,走出另一條剪黏藝術的新境界。
09.荷蘭人在台灣的首府赤崁樓
一六五三年荷蘭人在台灣時,建了這座小城堡「普羅民遮城」,用來治理台灣移民來的漢人,因此這座城也被稱為「赤崁樓」或「紅毛樓」。鄭成功統治台灣初期把這裡設為「承天府」,是當時全台灣最高的行政機關,不過沒多久鄭成功過世,明鄭內亂,承天府被廢,赤崁樓改被用來囤積火藥的倉庫。
很明顯的赤崁樓建在荷蘭的「普羅民遮城」上,這個基座城牆是以糖水、糯米汁攪拌蚵殼灰作為紅磚石之間的接合劑,歷經三百多年仍堅若磐石。
之後這裡陸續被更改為廟宇、書院,甚至日治時期也被當作醫院和學生宿舍。現在赤崁樓已經成為國定古蹟,市政府也陸續在周圍發現許多早期先民遺蹟,這個十七世紀荷蘭人所建的城,正在繼續書寫著它的歷史。
13.全台少有的齊天大聖廟萬福庵
「萬福庵」在大天后宮附近的小巷弄中,這間廟宇在明鄭時期是鄭成功部將阮駿遺孀阮夫人的故居,阮駿死於戰場,夫人守節在此修佛度日,相傳夫人育嬰以為生計,但嬰孩頑皮哭鬧,所以奉祀齊天大聖祈求孩童易於教導。
也因此「萬福宮」祭祀的主神是其他地方少見的「齊天大聖」孫悟空。大家認知的孫悟空是從明代吳承恩的《西遊記》中認識的,近代在大陸福建發現「雙聖廟」墓一座,恭奉的是「齊天大聖」和「通天大聖」,學者考據元末明初的古物,對研究西遊記人物的原型有重要的考古價值。從文學回歸到信仰,原本就屬個人主觀意識,無法評論對錯。
不過「萬福庵」的巷弄在台灣文學大師葉石濤先生的筆下,也曾說:「萬福庵是府城最隱密寧靜的一個角落吧!這裡有好幾十家府城最古老的居民住著。」旅行來此走走,體驗葉先生筆下台南巷弄間的虔誠信仰與古樸的靜謐。
22.小時候的味道記憶椪糖
在這條被稱作「台灣第一街」的安平老街閒逛,街廓不大,林立兩側的小攤卻是不少,蜜餞、狀元糕、蝦餅等。許多兒時記憶中的老東西都在這裡可以看到,其中倒是有一攤引起我的駐足。
攤位前擺了一排小矮凳與火爐,老闆身後的招牌寫著「椪糖」。我很好奇的站在攤位前看著坐在矮凳的情侶顧客正在煮椪糖,眼見他拿著一個湯勺,勺裡裝著看似粉末的東西在小火爐上加熱,不久勺裡開始冒泡,我覺得顧客有點慌,老闆見狀就接手過去,用筷子不停的在勺裡攪拌著,勺裡逐漸膨脹起來,膨脹冷卻後表面出現龜裂的痕跡。
在那個物資缺乏的年代,小孩子通常沒有太多零食可以吃,只有在廟會時野台戲的戲棚下都有一些小販在販賣簡單的零食,烤甜不辣、椪糖等,只要一個小火爐、一點糖粉就足夠讓小時候的我開心一整天,「椪糖」賣的不是口味,而是孩提時代的記憶。
23.關於海盜記憶的故事遶境活動
在台灣傳統廟宇的民俗活動中,神明在特定的時間都會有「遶境」的活動儀式,這些參與廟會「遶境」的陣頭五花八門,有宋江陣的舞刀弄槍、有旗隊的浩大聲勢、有八家將的驅邪鎮壓,非常精彩好看;還有仔細看你會發現,在神明出巡的前導隊伍中也會有一對木牌寫者「合境平安」字樣。但是你知道「境」是什麼嗎?其實,「遶境」和「陣頭」都要從台灣早期海盜猖獗說起!
台灣本來就是一個化外之境,說句白話就是邊疆蠻夷之地,在明朝中葉,當時在福建沿海有許多海盜以台灣為據點做起舔刀汝血的「生意」,三不五時海盜就會在台灣西部沿海如:淡水、鹿港、鹿耳門、東港、澎湖等鄉鎮燒殺擄掠。百姓為求自保便自立自強組織鄉勇,他們將自己的村里稱為「境」,就是區域、疆界的涵義,比較有錢的村莊就會聘請武師在村裡調教鄉里的壯丁學習武藝,地點通常會選在寬闊的廟前廣場,在農閒之時練武以保衛自己的村里,這些鄉勇也會在村里境內巡邏,這就是「遶境」的由來。當然,有時面對強大的土匪盜賊,不同村里的鄉勇之間也會互相聯合防衛,也因此產生「聯境」的民防傳統。
後來,盜匪不再猖獗,民防的色彩逐漸淡化,這些原本在廟前操練的鄉勇們逐漸被村里的廟宇信仰吸收,原本以保衛為主的陣頭,開始增添宗教信仰的色彩,成為今天的神祇「遶境」的配角,也為神明出巡增添更多看頭。
01.安平魚市場深夜的漁人
安平漁港屬於近海漁船靠港,和屏東的東港、高雄的興達港則是屬於遠洋漁船的母港不同,以前安平港這裡有二百多艘漁船在此靠岸,近十多年來台灣近海漁業資源枯竭嚴重,現在僅剩一些舢舨、小型漁船,當然漁市場的漁獲量也大幅減少。
這裡的營業時間大約是凌晨一點開始,三、四十攤的攤位在假日人潮還是很多,現在多以養殖魚獲為主。當夜晚深沉,魚市場這裡的漁人們生活才正要開始,一攤攤一陣陣喧譁的叫賣聲此起彼落,進港的漁船引擎聲夾雜著海味、魚腥味,構築成一種魚市場的獨特味道。
老漁民說,以...
作者序
自序――關於台南
在十七世紀西方大航海時代,距離歐洲數萬公里之外的「大員」這個地名,早已是歐洲船員們耳熟能詳。「大員」就是今天的「台南」,自古在這塊土地從海盜肆虐到荷蘭商船的殖民、明鄭時期短暫的統治、大清帝國的納入版圖、日治時代的實體建設到國民政府的現代化,不論在人文、物件、空間、景觀、特產,方方面面都充滿了許多更迭與故事,值得慢慢的被述說。
自從二〇〇一年台灣開始實施週休二日的制度,休閒產業越來越被國人重視,加上高鐵的開通,台灣島內一日生活圈不再是夢想,南下北上的旅行都能快速的說走就走,於是「台南」這個充滿人文景物、美食信仰等豐富又多元化的城市,很快的讓人趨之若鶩,甚至一來再來。
「人文」一直是台南這個城市的底蘊,或許是季節性的關係,在這個城市生活步調緩慢,在舊城區散步,總在熱情的陽光推波助瀾下,讓人不知不覺的放慢腳下的步伐,可以循著葉石濤先生文字的腳步找到當年筆耕下的老宅、走過傳統的理容院看著店內超過一甲子的老闆娘,正一絲不苟專注的幫客人理髮,或是傳承四代的竹藝店主人,在店內揮汗如雨的編織著竹椅。走到海邊漁光島與老漁夫閒聊當年的漁家故事,半夜到安平魚市場看現撈漁貨拍賣。
文化的軼事在這個城市更是俯拾皆是,站在「大天后宮」前遙想明寧靖王緬懷故國難追的情懷、「全台首學」台南孔廟前的老樹,默默看著歷代學子的功名成就,還有其他縣市看不到的祭祀「風神」、「齊天大聖」的廟宇也存在這裡,可以與地方耆老聊天知道「爐主」與「遶境」的因緣典故。
台南的自然景觀也不少,清代就有的「水火同源」、被紅樹林避蓋遮天的「四草綠色隧道」是必走的行程,七股井仔腳「鹽田」、「鹽山」是海邊才有的產業沒落後的再生,記得產季時別忘記去官田吃吃「菱角」。
來台南不介紹美食可以說沒來過這個城市,「牛肉湯系列」、「虱目魚全餐」、「炒鱔魚」都只是基本款,千萬不能忘記台南三大夜市的招喚,擺開上百攤的闊氣讓你不論哪一天都有夜市可逛,還有在麻豆鄉間的西班牙料理,讓人彷彿來到伊比利半島的錯覺;許多南移的島內移民在這裡落地深耕,默默經營起屬於自己的老屋民宿,不論自建或重整,讓原本已經迷人的巷弄中更多了些許文青感。
我喜歡在台南選擇一個角落空間畫畫,從清代的閩南式民宅或北方宮殿式建築到「巴洛克式」的華麗官署、現代折衷主義式建築;從民居、官衙、府邸或工程廠域,都讓人流連忘返,重複著讀取這些建築空間述說的故事,一則則都是這個城市帶給旅人的感動。
身為一個「旅行畫家」,在各地旅行以畫筆紀錄景致,為了這本書,我在台南居住一段時間,透過手中的畫筆盡力的尋找著這個城市點滴,一開始用「紀錄」的心情尋找題材。我步行或騎著機車繞晃在台南的小巷中,一個轉角就是一片天地,哪怕是一片鑄鐵窗花投射在地上的殘影,或是斑剝頹圮的牆角下長出的鐵線蕨,亦或是海岸邊若隱若現的鯤鯓沙洲,還有七股鹽山拉出的長長倒影;清晨魚肚白的天空染上了安平海邊、雷雨後再從烏雲邊角透出的日光,照在孔廟的屋脊燕尾上、夕陽染紅了漁光島上一株株的木麻黃。不知不覺,我的筆墨印染上這個城鄉記憶脈絡,像是尋找寶藏的探險家透過蛛絲馬跡,拼湊出記憶中過往的美好,很少遇到一個城市的故事是如此多元與精彩,台南是每個旅人的「記憶鄉愁」,她混合著每個旅人對家鄉逝去的共同記憶,他們都想在這個城市中尋找記憶裡的毫末點滴。
而我能做的,就是用這本書,畫下「台南」這個城市在每個人記憶中的美好回憶。
自序――關於台南
在十七世紀西方大航海時代,距離歐洲數萬公里之外的「大員」這個地名,早已是歐洲船員們耳熟能詳。「大員」就是今天的「台南」,自古在這塊土地從海盜肆虐到荷蘭商船的殖民、明鄭時期短暫的統治、大清帝國的納入版圖、日治時代的實體建設到國民政府的現代化,不論在人文、物件、空間、景觀、特產,方方面面都充滿了許多更迭與故事,值得慢慢的被述說。
自從二〇〇一年台灣開始實施週休二日的制度,休閒產業越來越被國人重視,加上高鐵的開通,台灣島內一日生活圈不再是夢想,南下北上的旅行都能快速的說走就走,於...
目錄
自序――關於台南
一、人物主題:
1.安平魚市場:深夜的漁人
2.白河曬藕粉的雪花阿嬷
3.台灣版巴洛克裝飾:剪黏大師陳三火
4.葉石濤文學紀念館(原山林事務所)
5.傳承四代的「信二竹店」:王壬輝師傅
6.後壁日曬方式製麵的「茗匠製麵」
7.將軍區青山漁港:曬烏魚子的阿嬷
8.漁光島看海的老漁夫
二、文化資源:
9.荷蘭人在台灣的首府:赤崁樓
10.明鄭時期的關帝廟:祀典武廟
11.明寧靖王府的大天后宮
12.台灣四大名園:吳園
13.全台少有的齊天大聖廟:萬福庵
14.台南第一間教堂:太平境教堂
15.唯一祭祀風神的廟宇:風神廟
16.明鄭時期的文廟:台灣首學台南孔廟
17.台灣爐主制度的發源地:台灣首廟天壇
18.省級城隍:台灣府城隍廟
19.軍武碼頭:安平定情碼頭德陽艦園區
20.台灣最老的氣象建築:台南測候所
21.日治的「望火樓」:台南市消防史料館(原台南合同廳舍)
22.小時候的味道記憶:椪糖
23.關於海盜記憶的故事:遶境活動
24.日治時期日本親王的紀念館:鹽水八角樓
三、自然資源:
25.探索樹冠的角落:安平樹屋
26.本島極西點燈塔:國聖燈塔
27.台版的亞馬遜河:四草綠色隧道
28.台灣奇景:水火同源
29.惡地美景:龍崎夢幻湖
30.白色之戀:井仔腳瓦盤鹽田
31.麻豆柚子原鄉:柚子園變親切的「5012柚意思」
32.官田友善埤塘:種出好吃又「桑」的菱角
四、產業資源:
33.復古的專業奢華:台南傳統理髮廳
34.一甲子的神轎職人:「永川大轎」木作工藝
35.在地人的下午茶:阿龍香腸熟肉
36.虱目魚全餐:王氏魚皮
37.爆料早餐:阿堂鹹粥
38.沙茶原來是南洋舶來品:小濠洲沙茶爐
39.用粗糠炒出來的新營清香炒鱔魚
40.十年都忘不了的味道:石頭鄉烤玉米
41.懷舊冰店:莉莉水果店
42.限購兩包的連得堂煎餅
43.台南人的早餐:文章牛肉湯
44.上世紀出租公寓變文青旅店:未艾公寓
45.百年老屋的改建綠建築:漫步巷弄民宿
46.一家人南漂的故事:過小路民宿
47.安平夢想曲:同棧設計旅店
48. 靜謐的安平京都風民宿:餘光民宿
49. 來台南不逛夜市,太可惜了!台南夜市
50. 一間只為媽媽和孩子開的美味小餐廳:安平拾味餐廳
51. Hola!隱藏在麻豆鄉間的西班牙餐廳:睫毛不翹的驢子
五、人文空間:
52.折衷主義的日治建築美學:台南市美術館一館(原台南警察署)
53.五角形的現代建築美學:台南市美術館二館
54.巴洛克式的日治建築美學:國立台灣文學館(原台南州廳)
55.學甲隱藏版的古村莊:老塘湖藝術村
56.老宅五金行變文青:旭峰號
57.台灣第一座城堡:安平古堡
58.台南水道:山上花園水道博物館
59.推廣武道的道館:台南武德殿
60.麻豆老糖廠的新生:總爺藝文中心
61.大清欽差沈葆楨的二鯤鯓砲台(億載金城)
自序――關於台南
一、人物主題:
1.安平魚市場:深夜的漁人
2.白河曬藕粉的雪花阿嬷
3.台灣版巴洛克裝飾:剪黏大師陳三火
4.葉石濤文學紀念館(原山林事務所)
5.傳承四代的「信二竹店」:王壬輝師傅
6.後壁日曬方式製麵的「茗匠製麵」
7.將軍區青山漁港:曬烏魚子的阿嬷
8.漁光島看海的老漁夫
二、文化資源:
9.荷蘭人在台灣的首府:赤崁樓
10.明鄭時期的關帝廟:祀典武廟
11.明寧靖王府的大天后宮
12.台灣四大名園:吳園
13.全台少有的齊天大聖廟:萬福庵
14.台南第一間教堂:太平境教堂
15.唯一祭祀風神的廟宇:風神廟
16...
商品資料
出版社:健行出版日期:2021-09-29ISBN/ISSN:9786269502639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144頁開數:25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