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元石在藝文界不僅是藝術家,也曾是美術老師、
臺南美術研究會理事長、奇美博物館館長。
在這多元身分下,潘元石始終保持著深耕臺南在地藝術教育的熱忱。
★黃偉哲(臺南市長)
★葉澤山(臺南市文化局長)
★林智信(藝術家)
★許文龍(奇美實業創辦人)
★蕭瓊瑞(臺灣美術史研究者)——共同推薦
「潘老師的一生作為,幾乎是臺南近代文化史的縮影。」——蕭瓊瑞教授
潘元石在南師嚴格的規律生活中,接受藝術技能的培育。任教臺南盲啞學校時,為了讓特殊障礙生將來能和一般人過著正常幸福的生活,他努力培育其自信心,且加強特殊才能的提昇。
其後受摯友何壽川、張杏如夫婦的邀請,擔任信誼基金會學前教育資料館館長,共同為學前兒童的教育打拼。任職四年後,再應臺南市長林文雄之邀,開創臺南市文化基金會的新天地。其間應南美會陳英傑會長的禮聘,接任會長,繼續推動南美會會務。
最後,受奇美實業許文龍創辦人之託,花費三十年之精力,策劃完成許創辦人的美夢,在臺南市仁德區都會公園裡,建造了全臺首屈一指的奇美博物館。
作者簡介:
作者簡介
潘元石
1936年出生於臺南市安定區。臺南師範專科學校畢業後,擔任臺南啟聰學校美術教師。曾任信誼基金會學前教育資料館臺南館館長、臺南市立文化基金會執行長、財團法人臺南市奇美文化基金會執行長及奇美博物館館長。創辦臺灣藏書票協會並擔任該協會理事長、臺灣南美會理事長。2016年12月從奇美博物館退休。
投身美術教育與藝術行政工作近60年。積極從事聽障生的美術教育工作、推廣藏書票藝術,成立臺灣藏書票協會,並以「臺灣」名義爭取加入國際藏書票組織的會員國,讓臺灣藏書票家的創作能被國際收藏家看見。
編者簡介
張良澤
1939年出生於埔里,彰化縣永靖鄉人。資深臺灣文學研究者。
投身於臺灣文學史、中國小說史、日本近代文學史、原住民文化等研究。愛好寫作,作品風格不求美、但求真;樸實無華的詞藻,愈嚼愈香。見美女易動心。見好書必買。有恩必報。喜種花草、養狗、養雞。不喜交際應酬。不喝酒。不搞小動作。愛吸煙,也愛蒐集文物。時時想為後人留下文化遺產。近年來積極為銀髮族發聲,創辦《老人文學》叢刊,鼓勵銀髮族重振精神,回饋社會。
潘青林
出生與成長於臺南,於英國與歐洲繞了一圈之後,又回到了臺南。早期於博物館學、藝術行政與管理、藏書票藝術史等領域進行研究,著有《藏書票藝術解碼》等專書,並於2009年獲得國際藏書票聯盟肯定,授予「Udo Ivask Certificate and Medal」獎章。於貓科動物身上獲得極多啟發,於與貓相處的年歲中,得到長期受正規教育所無法得到的哲學體會。近年沈浸於塔羅牌圖像研究、西洋占星與卡巴拉哲學等神秘學領域。於屬靈的精神追求中,目前仍在深海夜航階段,時感終將一事無成。在世俗的婆娑世界裡,現任國立臺南大學視覺藝術及設計學系教授。
章節試閱
第七章 奇美文化基金會與我
前述我擔任臺南市文化基金會執行長期間,為配合市府推廣藝文活動。因基金會孳息有限,我不得不向外募集活動經費。
每辦一次活動,將活動項目、緣由、經費開銷、活動成果評估、對企業體的回饋,做成專冊,開始募款。有統一公司、奇美公司、南紡公司、可口美食品公司,及惠光藥理工廠等為對象。親自拜訪該公司負責人,他們對我的到臨頗表歡迎和認同,如數捐款合作。第二次再向他們募款時,統一公司正式表明,他們是以回饋於運動方面,這是最後的捐款。其他公司各有不同的回饋對象,而拒絕再度給臺南市文化基金會了。只有奇美文化基金會不但沒有拒絕,反而表示歡迎合作。該公司負責人許文龍和林榮俊兩位先生不但沒有拒絕,甚至積極表示合作的願望。令我覺得意外,而產生對奇美公司頗佳的印象和敬仰。
第三年再度提出計劃向奇美公司申請補助合作,出乎意料,不但全額補助,甚至表示這點費用夠用嗎?是否再增加一點補助金,而自動提昇二分之一的高額補助費達十萬元之多。第四年也是我任期的最後一年,再度向奇美公司申請補助,這時該公司林榮俊經理正式向我透露表示,該公司許文龍董事長計劃在該公司所設立的「奇美文化基金會」裡附設「奇美藝術資料館」的計劃。有意商請我來參加籌備工作,請我心裡有所準備。
回到辦公室,對奇美文化基金會和創辦人許文龍董事長做一番詳細了解,以便迎接另一新階段任務挑戰。
從資料中得悉,奇美實業於1977 年4 月29 日,成立「樹河文化基金會」。樹河是許文龍董事長尊翁的名諱,後來許董事長考量以公司的盈餘來捐獻紀念自己的親人,是公私不分的行為,因此在1984年11 月改名為「奇美文化基金會」,以符合公私分明原則,以從事推動藝術文化教育與醫療為宗旨的社會公益活動。
許文龍董事長民19 年(1930 年)次出生,家在臺南市西區五條港神農廟附近,鄰近港公學校(現為協進國小),年少時就讀協進國小,對藝術文化有濃厚的興趣。據他說,他有一位二哥,在他國小二年級時曾教他拉過小提琴,啟導他對小提琴發生濃厚的興趣,可惜很早就過逝了,令他哀痛懷念不已。另在五年級時,學校的美術老師教他們如何欣賞美術作品,課堂中老師拿來一幅法國名畫家米勒的「晚禱」作品,畫面描畫一對年青的農夫夫婦,當他們在田裡辛苦工作一天,晚霞漸近,遠處的小教堂鐘聲已響,祈望大家回家休息,是一幅很感人的情境畫幅。老師教小孩如何用心靈來感受傳達的鐘聲,令他對美術的欣賞發生濃厚的興趣。
另他常常對我們表示在民國二十年代臺南市人口約二十七萬人,就擁有一座歷史館和博物館,裡面陳列著各種禽獸動物的標本,既新奇又懾人。他常常獨自一人,從西區走到中區臺南州廳來,一小時的路程他不覺得累,而充滿無限欣喜。現在臺南市人口約七十萬人,號稱臺灣古都府城連一家像樣的美術館和博物館都沒有,覺得很嘆惜。如果有一天他在事業上有所成就,夢想在臺南市蓋一間博物館,以圓他的夢。並認為臺灣的文藝復興要從臺南做起,而臺南當由奇美公司做起的決心。
1987 年8 月奇美集團許文龍董事長親自口頭表示他想要蓋一間博物館的願望,今日他所經營的企業已有能力負擔。希望我來擔任奇美文化基金會執行長,籌備奇美藝術資料館的的計劃工程。
今天我能被許文龍董事長看重聘用,可能我從啟聰學校退休後,有一段很長的時間都在從事藝術推展工作有關,尤其最後向該公司申請補助經費,共同合作打拼,為臺南藝文的推展努力有關。這是我的福緣,也一直引以為榮的事。
許文龍是一位精明才幹又踏實的事業家,今天奇美實業能有這麼高的成就是由他領導所致。
他知道要蓋一間博物館不是三五年間的事,要長達二三十年的漫長途徑。用地的取得、建館的工程、蒐藏品的收購均要時間是急不得的事。
在許文龍的腦海裡,未來博物館要有五大類的展覽品,兵器、西洋真蹟名畫、動物標本、樂器和小提琴等的龐大展品的收購內容。做事按步就班,一步一步推進,先成立「奇美藝術資料館」,實際啟動籌備的工作。
籌備處暫設立在鹽埕舊奇美廠區裡,先期工作人員有許富吉(負責兵器、小提琴收購)、邵義強(音樂欣賞)、張秀雯(秘書)、郭玲玲(美術欣賞)、許瑞卿、何耀坤(動物標本收購)、邱燦明(藏品接送,對外聯絡)、吳麗鈴(財務)等。
首先由郭玲玲透過法國在臺協會向羅浮宮購買精製名畫複製品,供教學用途,因數量多,接受優惠價格。
收到複製品後,裝框送給臺南市各國中、小學做為美術課欣賞教材,大受各校歡迎,表示是一份最好的教材,其他各縣市學校也紛紛來信要求賞用。
邵義強向國外購買音樂欣賞用的最新LDV 影片,借給有LDV 設備學校播放給學生欣賞,也獲得熱列的回響。甚至民間設立視聽中心也來借用。
接著辦理奇美藝術人才培訓獎勵,是許文龍董事長最重視而必須積極辦理要務。今年(2018 年)適逢三十週年慶,培育無數優異的藝術人才,甚至在國際競賽中獲得最高榮譽的頭銜,令臺灣的藝術家在國際藝壇上,其名望發亮發光,奇美的功勞不可滅。在三十週年慶時,我撰寫一篇記念文稿,詳述奇美獎的辦理過程給各位參考。
過去三十年來的辛苦籌備,全體館員的通力合作,經過名建築師蔡宜璋、法國藝術家貝赫的設計、老牌遠新建設公司舘舍的施工、許創辦人悉心的關懷、廖董事長親自督導、陳正達技士(工程部門團隊)的協助,終於在2014 年在臺南市仁德區,擁有四十公頃龐大都會公園裡施工完成。盼望已久的這座歐州式的美崙美奐藝術殿堂,在純灰色大理石的襯托下,巍巍佇立在水池中央,其雄偉的姿態,極為迷人,扣人心弦。這座歐風式的新景點,引起全臺灣民眾的矚目,而攜家帶眷踴躍來館欣賞而流連忘返。
隔一年(2015 年),我終於在八十歲正式退休,接受全體館員精製的賀卡及歡送下依依不捨地離開告退。同時接受臺南市賴清德市長頒贈「臺南文化獎」獎座的榮耀。
回想三十年來,在創辦人許文龍的提拔下,廖錦祥董事長的關懷督導與協助,全體工作同仁通力合作下,建設一座臺灣最明亮的藝術殿堂。能參與其工作,身感亦有榮焉,萬事已足,除了感謝之外,再感謝之。
另我在奇美服務中,曾接受許創辦人之托,花費十年的期間,在安平塑造一座林默娘的雕像,成立林默娘公園。現已成為旅遊安平的新景點。雕像請廈門大學雕塑系主任李維祀設計模型,再請福建省惠安崇武精美藝術雕塑廠廠長王文生負責大理石放大雕像工程。石材選用大陸編號633 大理石,在海邊承受強風暴雨的摧殘,也可以維持六百年不變的硬質石料。
雕像裡約有兩臺平式鋼琴的空間,擺放著許創辦人所寫的一冊《臺灣歷史》不鏽鋼製作的史冊,和十隻琉璃製作栩栩如生的白鶴,象徵臺灣永遠平安康寧。2006 年曾邀請李維祀的遺孀來到雕像前,兩手捧著鮮花,雙腳跪下,含淚哀傷,目睹其夫婿的偉大傑出精美藝術雕像的願望達成,實現答應必定前來臺灣安平目睹林默娘雕像的承諾。
另請高雄博愛國小邱美玉老師用臺語撰寫一首〈默娘讚詩〉鑲嵌在底座上。詩文最後兩句:「無論人間這岸彼岸,大家攏這樣的心情,喜喜歡歡,歡歡喜喜。」盼望所有遊客來到林默娘面前抱著歡喜的心情,接受其祝福。
第七章 奇美文化基金會與我
前述我擔任臺南市文化基金會執行長期間,為配合市府推廣藝文活動。因基金會孳息有限,我不得不向外募集活動經費。
每辦一次活動,將活動項目、緣由、經費開銷、活動成果評估、對企業體的回饋,做成專冊,開始募款。有統一公司、奇美公司、南紡公司、可口美食品公司,及惠光藥理工廠等為對象。親自拜訪該公司負責人,他們對我的到臨頗表歡迎和認同,如數捐款合作。第二次再向他們募款時,統一公司正式表明,他們是以回饋於運動方面,這是最後的捐款。其他公司各有不同的回饋對象,而拒絕再度給臺南市文化基金...
作者序
【自序】
我生於1936 年(民國25 年,昭和11 年)2 月28 日,是土產土長的正港府城囝仔。每當生日來臨,想起臺灣發生慘重228 事件,很多臺灣精英的人士,有醫生、畫家、學者教授、大學學生等被槍殺,死傷無數,內心無限的哀痛嘆息,就一個人窩在家裡,對外更不談慶生之事,頂多接受家人送來小蛋糕或餐點在家享用,而默默渡過悲傷的日子。
這份稿件是我今年2 月初,因脊椎骨嚴重彎曲而接受第三次開刀治療,在家靜養,躺在床上115 天,所幸感謝天主所賜的恩典而能起床走動,體重從本來的97 公斤,遞減成80 公斤,減輕身心的負擔;接著又右眼接受白內障開刀,兩眼視力僅剩0.4,每天站在門口前,凝視庭院裡種植的綠色盎然黑松樹良久;雙耳又患了嚴重重聽,所幸腦筋還蠻清楚,而能夠逐字撰稿而成。經女兒潘青林(現任國立臺南大學視覺藝術與設計學系系主任),百忙中花費許多寶貴時間和心血校稿審核,感謝青林替父親做了一件大好代誌。
個人這樣預想,像這類屬於個人性的回憶錄,是不會有人要看的,頂多親友、學生翻閱一下。除非像張忠謀、許文龍、辜振甫、余光中、林懷民等大企業家或大文豪、舞蹈家這種名人。但從另一個角度立場,這份回憶錄裡面所談論敘述的,絕大部分跟臺南市各界藝文活動發展有關,做了很多開創性的工作。做為臺南美術發展史料上,有許多寶貴第一手的文獻資料的記錄,所以仍有參閱的價值,值得出版留存。
我的童年過著多采多姿、有喜有悲的生活。七歲時家遷居住在萬福庵附近,到米街觀看雕版印刷的樂趣;讀附小與同學建立友好的情誼,課外到林百貨坐流籠上五樓,看撈小金魚的樂趣,真是快樂無比。後來因戰爭府城被轟炸,而到鄉下避難,過著鄉下純樸與大自然為伍的愜意生活;戰後搬回臺南入進學國小就學。由於搬家五次,讀了五個國小,造成嚴重失學的狀況。
初中在南英高職正式接受正規教育,對人格的塑造、品格的提升、強健體魄的訓練,特長的發揮,起了一定的作用。感謝南英給我這個機會,啟迪我人生開始的腳步。在南英百年校慶中,撰寫了一篇〈賀百年校慶—憶南英高職〉紀念文稿在報紙上刊登,以示感念與敬賀之意。
在南師時期,因為將來要為人師,接受嚴格的軍事化的規律生活,認真課業的研讀,並接受藝術技術的培育訓練。
到臺南盲啞學校服務,身為特殊教育教員的一份子,為了這一群特殊聽覺障礙生將來能和一般人過著正常幸福的生活和培育其自信心,加強特殊才能的提昇,花費了我正當年輕、風華,充滿希望的二十五年精華寶貴的生命,融入其生活範疇裡,直到退休為止。我如果有幸再降人間,下輩子仍想要繼續擔任這份有意義而神聖的工作。
後來接受摯友何壽川、張杏如夫婦的好意,共同為學前兒童的教育打拼,接受信誼基金會學前教育資料館館長一職。任職四年後,再接受臺南市長林文雄的邀約,共同開創臺南市文化基金會的新天地,為臺南市的藝文發展盡些薄力。其間應南美會陳英傑會長的禮聘,擔任會長之職,繼續推動南美會會務,遂能重新回到南美會大家族,與會員們共同享受藝術創作之樂趣。最後再應奇美實業公司許文龍創辦人之託,花費三十餘年之時間,策劃完成許創辦人的夢,在臺南市仁德區都會公園裡建築一座美輪美奐的奇美博物館。這座歐風式的新景點,已引起全臺灣民眾的矚目,而攜家帶眷踴躍到館參觀欣賞,絡繹不絕而流連忘返。感謝許創辦人給我參與建館的神聖工程,身感與有榮焉而告退。
在文末值得一提的是,我所熱愛的藏書票藝術創作。應日本名文學家、臺灣藏書票開拓者的吾師西川滿臨終前囑咐,繼續推展臺灣藏書票創作風氣,給愛書人藏用。於是催生「臺灣藏書票協會」的成立,為提倡提昇藝文界對藏書票的認識與創作風氣,從國外聘請著名的專家來臺開講習會八次,另帶領會員到國外參加國際藏書票大會六次。
拓展視野,與國外同道交流,增進友誼,吸取新體驗,而充實自己的內涵。至於鼓勵「賀年卡」的製作與郵寄,也是我一直在推展的工作。
個人一生所從事的工作,以開創性的工作居多,特別感受到責任之重大。
感謝我的兄弟黃森灥老師特地精塑一枚紀念出版藏書票貼用。我的學弟前真理大學臺灣文學資料館名譽館長張良澤參與校對工作。最後則是臺南市文化局局長葉澤山兄的臨門一腳,使得本書順利出版,實三生有幸焉。
人生有涯,因緣無限;千言萬語道不盡感恩之意,拙筆鈍思聊誌一生之痕跡。謹申悃悃之謝忱。
2021 年2 月28 日(滿85 歲)于 臺南(華欣居)
【自序】
我生於1936 年(民國25 年,昭和11 年)2 月28 日,是土產土長的正港府城囝仔。每當生日來臨,想起臺灣發生慘重228 事件,很多臺灣精英的人士,有醫生、畫家、學者教授、大學學生等被槍殺,死傷無數,內心無限的哀痛嘆息,就一個人窩在家裡,對外更不談慶生之事,頂多接受家人送來小蛋糕或餐點在家享用,而默默渡過悲傷的日子。
這份稿件是我今年2 月初,因脊椎骨嚴重彎曲而接受第三次開刀治療,在家靜養,躺在床上115 天,所幸感謝天主所賜的恩典而能起床走動,體重從本來的97 公斤,遞減成80 公斤,減輕身心的負擔;接著又右...
目錄
市長序 文化領航 作育菁莪
局長序 闃闃其聲,巍巍其行
推薦序 不負使命的元石賢弟 (文/ 許文龍)
推薦序 我的南師同窗好友—潘元石 (文/ 林智信)
推薦序 藝文元祖.其石如磐(文/ 蕭瓊瑞)
自 序
第一章 童年生活
第二章 中學生活
附:賀120 週年校慶,憶母校臺南師範學校
第三章 盲啞學校教師生涯
附:追記臺南啟聰學校教員生活
第四章 信誼基金會時代
附:追記信誼學前教育資料館
第五章 臺南市文化基金會時代
附:追記臺南市文化基金會
第六章 「南美會」與我
附:追記「南美會」
第七章 奇美文化基金會與我
附:追記奇美博物館
第八章 成立臺灣藏書票協會
附:追記臺灣藏書票協會的創立
終章 府城的古蹟、古屋和民俗作品
附錄 潘元石年表
編後記 (文/ 張良澤)
編後記 (文/ 潘青林)
市長序 文化領航 作育菁莪
局長序 闃闃其聲,巍巍其行
推薦序 不負使命的元石賢弟 (文/ 許文龍)
推薦序 我的南師同窗好友—潘元石 (文/ 林智信)
推薦序 藝文元祖.其石如磐(文/ 蕭瓊瑞)
自 序
第一章 童年生活
第二章 中學生活
附:賀120 週年校慶,憶母校臺南師範學校
第三章 盲啞學校教師生涯
附:追記臺南啟聰學校教員生活
第四章 信誼基金會時代
附:追記信誼學前教育資料館
第五章 臺南市文化基金會時代
附:追記臺南市文化基金會
第六章 「南美會」與我
附:追記「南美會」
第...
商品資料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256頁開數:18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