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唯識論》,中國唯識宗立宗的主要理論依據,以大乘佛教唯識宗創始人之一世親的《唯識三十頌》為主線,由唐代著名高僧玄奘三藏法師以護法學說為主,揉合印度十大論師的詮釋編譯而成,最能體現法相唯識學派的基本思想。
彌勒菩薩被看作唯識宗的鼻祖,唯識綱要由無著和世親菩薩闡釋、弘揚。為世親《唯識三十頌》巨著作注釋的十大論師中,護法對唯識理論的發揮最為完備,並由其弟子戒賢在當時最具影響的佛學中心那爛陀寺發揚光大。
作者序
三藏之學,渺如烟海,何以但研習成唯識論?其緣由有二:
一、近代的西方思想界裏,有一種極其荒謬的哲學流派,其影響所及,簡直比洪水猛獸還厲害得多!那就是馬克斯之流的唯物論者。他們顢頇的辯證,謂:人類的意識,不能決定自己的生存,決定人類生存的,是物質生產。殊不知倡此謬論的,卻是他們自己的意識,而不是物質。我中華民國首當其衝,被這種荒謬思想拓展的趨勢,如狂風驟雨似的,分為有形與無形的兩路侵襲:有形的一路,明火執杖,挑起了所謂社會革命的階級鬥爭,把人類生存賴以維繫的人倫、道德、宗教、文化等,都摧毁無遺,造成神州陸沉的空前浩劫!他們既被物質所誑惑,又以物質誑惑人民、奴役人民,使其能造物質的意識,反被物質所凌奪,如役牛馬,但給水草。然而,人類畢竟與牛馬不同,怎能不暗自吞聲的在喊著「時日曷喪,予及女(同汝)偕亡」呢?無形的一路,混進我們的復興基地,利用自由民主及經濟繁榮的方便,窮奢極欲,紙醉金迷,追求著物質的享受,使社會糜爛,民風凋敝,不知不覺的做了城狐社鼠;面對著昭然揭示的「莊敬自強」,却無動於衷,必至毁城壞社而後甘。
我們反攻復國,弔民伐罪的最高戰略,就是要針對著這兩路來犯的思想敵人,分頭痛擊,至於克敵致果的有效武器,那當然是至理究極的唯識論了。因為馬、列之流的唯物邪說,彷彿與印度的順世外道所主張的唯境無識,是魯衛之政,他們都是以物質為人類生存的唯一價值,不承認有物質以外的任何存在。然而物質,是有質礙的色法,又不出於數論外道的二十五諦、勝論外道的六句義,以及小乘所執離識而實有諸法的範圍,這在成唯識論的「廣破外執」一節裏,都一一予以破斥了。所以我們對這場維護人性尊嚴的思想戰爭,不打則已,要打,就得祭起我們這成唯識論的法寶。國家興亡,匹夫有責,何況佛子?此不慧研習成唯識論的緣由之一。
二、有人說:唯識學,不過是分析法相的理論,沒有說到有關觀行的教法。是不盡然,例如:徧計、依他、圓成三性,就是觀一切法:為妄情徧計而非有;依他緣起而非空;非有非空,便是平等真如的圓成實性。又如:資糧、加行、通達、修習、究竟的唯識五位,就是從地前的三十心起,貯備佛道資糧,分位修行,歷三大僧祇,四十一階,而至佛果。誰說言三性五位,不是觀行的教法?佛在楞嚴會上命二十五聖各述圓通,彌勒菩薩答道:「佛問圓通,我以諦觀十方唯識,識心圓明,入圓成實。」假使唯識學裏,沒有觀行的教法,試問:彌勒菩薩,他如何能證圓通?
慈氏既以諦觀唯識,入圓成實,復造瑜伽師地論,以弘揚唯識,承其學統者,綿延流長,舉不勝舉,略有:世親菩薩的唯識三十頌,護法等十大論師發揮三十頌義的論著,乃至玄奘大師盡收十師精粹,糅譯為洋洋大觀的成唯識論。此論雖廣明法相,實亦為行人窮究心性,照見本來的第一寶鑑。此不慧研習成唯識論的緣由之二。
此二緣,前為大悲,後為大智,乃諸佛菩薩出入世間的大行大化,末法比丘,何敢妄擬?太史公曰:「詩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雖不能至,然心鄉(同嚮)往之。」是以為序。
中華民國六十二年二月 比丘釋普行於臺灣
三藏之學,渺如烟海,何以但研習成唯識論?其緣由有二:
一、近代的西方思想界裏,有一種極其荒謬的哲學流派,其影響所及,簡直比洪水猛獸還厲害得多!那就是馬克斯之流的唯物論者。他們顢頇的辯證,謂:人類的意識,不能決定自己的生存,決定人類生存的,是物質生產。殊不知倡此謬論的,卻是他們自己的意識,而不是物質。我中華民國首當其衝,被這種荒謬思想拓展的趨勢,如狂風驟雨似的,分為有形與無形的兩路侵襲:有形的一路,明火執杖,挑起了所謂社會革命的階級鬥爭,把人類生存賴以維繫的人倫、道德、宗教、文化等,都摧毁無遺,造成神...
目錄
成唯識論研習分科表
甲 敍源流
乙 釋題名
丙 解正文
第一篇 敬願敘
第一章 歸敬願
第二章 敘願由
第一節 為得勝果
第二節 令達二空
第三節 遮四異執
第二篇 釋難標宗
第一章 假難緣
第二章 標論宗
第三章 釋所標(上)
第一節 別釋
第二節 總釋
第三節 廣破外執
甲一 總問答破
甲二 別問答破
乙一 問答破我
丙一 別破三類
丙二 總破諸執
丙三 分類伏斷
丙四 總釋我執
丙五 辨釋妨難
乙二 問答破法
丙一 總徵法無
丙二 別破外道
丙三 別破餘乘
丙四 合破外餘
丙五 分類伏斷
丙六 總釋法執
甲三 總結境無
第四節 釋外妨難
第四章 釋所標(下)
第一節 別釋三句
第二節 釋能變義
第三篇 廣陳能變
第一章 解出能變
第一節 結前生後
第二節 舉頌以答
第三節 解頌文
甲一 別解本識
乙一 略解三相
乙二 別解種子
丙一 辨解體相
丙二 辨解本熏
丙三 釋種子義
丙四 辨內外種
丙五 辨熏習義
乙三 解行相所緣門
丙一 舉頌答問
丙二 廣解所答
乙四 解相應門
丙一 舉頌答問
丙二 別釋五所
丙三 釋相應義
乙五 解三受門
丙一 理解頌文
丙二 釋外妨難.
乙六 解三性門
乙七 心所例王門
乙八 因果法喩門
丙一 釋頌答問
丙二 破斥諸部
乙九 伏斷位次門
丙一 釋頌答問
丙二 廣解頌文
甲二 總明本識
第四節 證有本識
甲一 總舉教理
甲二 別引教證
乙一 不共大乘
丙一 列舉三經
丙二 證成至教
乙二 共許小乘
甲三 別引理證
乙一 有持種心
乙二 有異熟心
乙三 有趣生體
乙四 有能執受
乙五 能持壽煖
乙六 有生死心
乙七 爲緣起依
乙八 有識食體
乙九 不離身識
乙十 有染淨心
第二章 解第二能變
第一節 結前生後
第二節 舉頌以答
第三節 解頌文
甲一 釋名門
甲二 釋所依門
乙一 釋依彼轉
乙二 略釋三依
乙三 別釋三依
丙一 釋因綠依
丙二 釋增上緣依
丙三 釋等無間緣依
甲三 釋所緣門
甲四 合解性相二門
甲五 合解染俱相應二門
乙一 染俱相應
乙二 餘俱相應
乙三 受俱相應
甲六 釋三性門
甲七 釋界繫門
甲八 釋伏斷位次門
乙一 正解伏斷
乙二 傍解行相
第四節 證有此識
甲一 總舉教理
甲二 別引教證
甲三 別顯理證
第三章 解第三能變
第一節 四門分別
甲一 舉頌答問
甲二 釋頌義
乙一 釋能變差別門
乙二 釋性相二門
乙三 釋三性門
第二節 二門分別
甲一 舉頌答問
甲二 釋頌義
乙一 釋相應門
乙二 釋受俱門
甲三 再辨六位
乙一 辨初二位
丙一 舉頌答問
丙二 釋頌義
丁一 釋徧行心所
丁二 釋別境心所
戊一 分別五法
戊二 分別起數
戊三 辨識有無
戊四 辨受相應
乙二 辨第三位
丙一 舉頌答問
丙二 釋頌義
丁一 分別善法
丁二 分別餘法
丁三 分別假實
丁四 分別起數
乙三 辨第四位
丙一 舉頌答問
丙二 釋頌義
丁一 分別六法
丁二 廣辨六義
乙四 辨第五位
丙一 舉頌答問
丙二 釋頌義
丁一 分別三類
丁二 分別體業
丁三 分別諸門
乙五 辨第六位
丙一 舉頌答問
丙二 釋頌義
丁一 分别四法
丁二 分別諸門
甲四 綜合料簡
第三節 三門分別
甲一 舉頌答問
甲二 釋頌義
乙一 六識共依門
乙二 六識俱轉門
乙三 起滅分位門
第四章 綜合分別
第一節 八識俱轉
第二節 問答分別
第三節 一異分別
第四篇 廣解所變
第一章 舉頌答問
第二章 正釋頌文
第三章 問答辯難
第一節 唯識所因難
第二節 世事乖宗難
第三節 聖教相違難
第四節 唯識成空難
第五節 色相非心難
第六節 現量爲宗難
第七節 夢覺相違難
第八節 外取他心難
第九節 異境非唯難
第十節 總結勸信
第五篇 釋諸妨難
第一章 釋違理難
第一節 初舉頌釋
甲一 藉問起頌
甲二 略釋頌義
乙一 別解四句
乙二 總結頌義
甲三 廣釋頌義
乙一 藉問發起
乙二 正解四緣
乙三 別引傍論
丙一 藉問發起
丙二 分別依因
丙三 二因相攝
丙四 依處攝因
丙五 因緣得果
乙四 正論生義
丙一 辨種生現
丙二 辨現生現
丙三 現種生種
乙五 總結緣生 丙
第二節 次舉頌釋
甲一 藉問起頌
甲二 初釋頌答
甲三 再釋頌答
甲四 三釋頌答
乙一 正解習氣
乙二 別攝有支
丙一 辨體明義
丙二 釋難廢立
丙三 諸門釋義
甲五 四釋頌答
乙一 別解二死
乙二 總釋頌文
第二章 釋違教難
第一節 初舉頌釋
甲一 藉問起頌
甲二 釋頌文
乙一 別釋
丙一 辨釋三性
丙二 明非一異
乙二 總結
甲三 諸門攝屬
乙一 十二門辨
乙二 總結止繁
第二節 次舉頌答
甲一 藉問起頌
甲二 釋頌文
乙一 別釋
乙二 總結
第六篇 入唯識位
第一章 總明五位
第二章 別釋五位
第一節 釋資糧位
甲 藉問起頌
乙 别釋頌文
丙 辨位修行
第二節 釋加行位
甲 藉問起頌
乙 辨位修法
丙 正釋本頌
丁 斷縛託勝
第三節 釋通達位
甲一 藉問起頌
甲二 釋頌文
乙一 略釋本頸
乙二 廣辨頸義
第四節 釋修習位
甲一 藉問起頌
甲二 釋頌文
成唯識論研習分科表
甲 敍源流
乙 釋題名
丙 解正文
第一篇 敬願敘
第一章 歸敬願
第二章 敘願由
第一節 為得勝果
第二節 令達二空
第三節 遮四異執
第二篇 釋難標宗
第一章 假難緣
第二章 標論宗
第三章 釋所標(上)
第一節 別釋
第二節 總釋
第三節 廣破外執
甲一 總問答破
甲二 別問答破
乙一 問答破我
丙一 別破三類
丙二 總破諸執
...
商品資料
出版社:華夏出版有限公司出版日期:2022-05-10ISBN/ISSN:9789860799842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800頁開數:25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