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久彌新、傳承悠遠的華夏文明
×
韋編三絕、刻苦鑽研的民初學者
中國第一部地理文化通史,在此隆重登場!
【開展極早的中國地理學】
中國地理學的開端,最早見於文字記載者,有《尚書.禹貢》、《山海經》、《爾雅.釋地》、《周禮.職方》等等。尤其是在春秋戰國時代,百家爭鳴,學術風氣發達。
由於各諸侯國相爭,遣使結盟,出兵奪地,交通、道路、山川、地理形勢在在必知,因此繪製地圖成了當時盛事之一。
一般來說,地圖的繪製應當先於文字記載,先民多圖而後書。早在周朝初期,就已經有了關於當時中國地圖的種種史料記載。而尤為後人所知的著名中國地圖,恐怕就屬荊軻為燕太子丹西刺秦王時所帶的《督亢圖》。
【戰爭下的疆域擴張和民族同化】
《論語.憲問》中,孔子曾感嘆:「微管仲,吾其被髮左衽矣。」由此可管窺一隅當時的異族風俗面貌。事實上,在戰爭頻仍的春秋戰國時代,真正的「中原」幅員狹小,而士大夫們輕視的「南蠻」、「夷狄」等外族擁有的土地相對較大。
然而傳播文化的最佳利器,莫過於戰爭。隨著齊桓公、晉文公等等霸主相繼而起,他們兼併戎狄以擴張領土;秦國、楚國更是大舉征戰夷狄,並致力於教化異族。因此若論人文風氣,春秋時代以楚國為最盛,秦國則對西戎之邦以「中國」自居。
【商鞅變法與統一六國的秦孝公】
秦孝公任用商鞅,變法圖強。西元前350年,秦孝公命商鞅徵調士卒,按照魯國、衛國的國都規模修築冀闕宮廷,營造新都,並於次年將國都從櫟陽遷至咸陽。又併鄉聚縣,中央集權,其後屢屢兼併諸侯土地。諸侯不得不採用蘇秦的合縱學說,以壓制野心日益擴張的秦國。秦國於是復用遠交近攻之策,先降服魏國、滅韓國,近東處疆域略定後,又向北滅趙,順地利之便滅魏,而後分兩軍南下滅楚,北滅燕國,最後以滅燕之軍南面襲擊齊國。十年之間,六國的土地盡歸於秦,為後世秦始皇統一中原打下基礎,從此開始了華夏民族長遠悠久的家天下政治……
本書特色:
本書由知名學者顧頡剛起草,史念海修撰,兩人以豐厚的學養、細緻的考究,精心撰述自夏商周三代以來,直至民國初年的中國整體疆域變化。當中不只論地理位置,亦旁及文化、歷史脈絡等等,用典考古,無不豐富詳盡。
作者簡介:
顧頡剛,中國現代著名歷史學家、民俗學家,古史辨學派創始人,現代歷史地理學和民俗學的開拓者、奠基人。中央研究院院士。
史念海,歷史地理學家。大學畢業前,與顧頡剛合撰《中國疆域沿革史》一書,是中國現代第一部公開問世的沿革地理專著。
章節試閱
第二章 中國疆域沿革史已有之成績
中國地理之學發達極早,其見於文字之記載者,則《尚書.禹貢》、《山海經》、《爾雅.釋地》、《周禮.職方》諸書蓋為最古。然言地理者必有地圖始能相佐為用。地圖之創始當在文字記載以前,誠以圖像之製作較文字為易,故先民多先圖而後書。中國地圖之見於記載者始於周初,《尚書.洛誥》:「伻來以圖,及獻卜」,《詩.周頌》:「嶞山喬岳,允猶翕河」,即見明證(《緯書》之言地圖早在神農、黃帝之時,如《太平御覽》卷三十六引《春秋元命苞》云:「神農世,怪義生白阜,圖地形脈道」,其說不足據)。《周禮》亦云:「職方氏掌天下之圖,以掌天下之地」,是地圖之製作已漸臻發達。春秋、戰國之世,諸侯交爭,地圖益多。《戰國策.秦策》:「司馬錯與張儀爭論於秦惠王前……儀曰:……據九鼎,按圖籍,挾天子以令天下,天下莫敢不聽,此王業也。」〈趙策〉:「臣竊以天下之地圖案之,諸侯之地,五倍於秦,料度諸侯之卒,十倍於秦。」《史記.藺相如傳》:「召有司案圖,指從此以往十五都予趙。」而荊軻為燕太子丹西刺秦王時所挾之《督亢圖》尤豔稱於後人口中。戰國學術本極發達,而地圖之繪製尤為一時之盛事;蓋各國相爭,遣使結盟,出兵奪地,交通、道路、山川、形勢在所必知,故地圖之繁多實吾人意料中之事也。
及劉、項亡秦,蕭何隨漢祖入關,先收秦丞相及御史律令圖書藏之,〈蕭相國世家〉所謂:「漢王所以具知天下阨塞戶口多少,強弱之處,民所疾苦者,以何具得秦圖書也。」〈張丞相列傳〉:「蒼乃自秦時為柱下史,明習天下圖書計籍」,吾人可由此稍知秦人作圖之概況,及其圖上所記載之情形。入漢以來,圖籍之著作益盛,吾人姑舉其著者言之。〈三王世家〉:「臣昧死奏輿地圖,請所立國名。」〈淮南衡山列傳〉:「王日夜與伍被、左吳等案輿地圖。」《漢書.江都易王傳》:「具天下之輿地及軍陳圖。」《後漢書.光武紀》:「臣請大司空上輿地圖。」〈馬皇后紀〉:「帝按地圖將封皇子,悉半諸國。」《岑彭傳.注》引《續漢書》:「辛臣為(田)戎作地圖,圖彭寵、張步、董憲、公孫述等所得郡國,云洛陽所得如掌耳。」〈馬援傳〉:「前披閱輿地圖,見天下郡國百有六所。」〈李恂傳〉:「拜侍御史,持節使幽州……所過皆圖寫山川屯田聚落百餘卷,悉封奏上。」惜漢世諸圖今已亡佚,不得知其究竟;惟晉裴秀奏上〈禹貢地域圖〉時猶得見之,其言曰:「今秘書既無古地圖,又無蕭何所得,惟有漢氏《輿圖》及《括地》諸雜圖,各不設分率,又不考正準望,亦不備載名山大川,雖有粗形皆不精審,不可依據,或荒外迂誕之言,不合事實,於義無取。(《晉書》本傳)」據秀所言漢圖殆僅有各地之輪廓,似非精細之作。唯此時有一事應為吾人所注意者,即追記古代地理之輿圖,已見萌芽。《漢書.張騫傳》:「天子案古圖書,名河所出山曰昆侖。」《後漢書.循吏傳》:「乃賜(王)景《山海經》、〈河渠書〉、《禹貢圖》。」武帝所案之圖是否出自漢代,吾人不得而知;然景所得者,當為漢時所製。蓋〈禹貢〉雖載九州區域,不過先秦人士之地理學說,其圖自非先秦之時所能作也。
兩漢地圖之外,輿地之著作尤為眾多,太史公之〈河渠書〉及班孟堅之〈地理志〉,皆千古之絕作,而為後世研究疆域沿革之人士奉為圭臬,故《隋書.經籍志》曰:「武帝時,計書既上太史,郡國地志固亦在焉;史遷所記,但述〈河渠〉而已。其後劉向略言地域,丞相張禹,使屬朱貢條記風俗,班固因之作〈地理志〉,其州國郡縣山川夷險時俗之異,經星之分,風氣所生,區域之廣,戶口之數,各有攸敘,與古〈禹貢〉、《周官》所記相埒。」淮南王安賓客所撰之《淮南子.地形訓》繼鄒衍之後,縱論天下九州,猶有先秦人士言地之餘風。楊雄之《十二州箴》,王莽職方可以考見。後漢應劭著《十三州志》及《風俗通義》,以記各地沿革,惜其書不傳,難窺全豹,僅於他書中略睹其斷簡佚句,稍知其體例而已。
此期尚有一可注意之事,即方志之著作是也。方志之名雖早見於《周禮》;然其時是否已有此類書籍,實屬疑問。《海國圖志》:「(甘英)抵條支而歷安息,臨西海以望大秦,拒玉門、陽關者四萬餘里,靡不周盡……而二漢方誌,莫有稱焉。」吾人逆料二漢之時,方志之著作蓋極普遍,故《隋書.經籍志》謂「武帝時,計書既上太史,郡國地志固亦在焉」。惟其時方志所載事物不若後世之繁雜而已。舉其著者則圈稱〈陳留風俗傳〉、王逸《廣陵郡圖經》(《文選.蕪城賦.注》引)皆是也。自此而後,作者代有,至於今日,荒州僻縣亦皆各有其志書,於是各地之沿革亦能溯其本源,考其變遷。雖其間優劣不齊,要為治疆域沿革史者之別軍也。
自太史公作〈河渠書〉,班孟堅因之作〈溝洫志〉,二家之後,水道之記載,久而不聞;魏、晉間有《水經》一書出,遂為談水者別開生面。《水經》一書,前人或以為漢桑欽所撰,然書中載有魏、晉間事,當非欽所能知。元魏之時,酈道元為之作注,發幽顯昧,頓成名山之業,後世遂以之與先秦之《山海經》並稱,為治地學者所不可少之要籍,清人治此書者極多,其詳述於後文。
晉初,杜預以酷愛《左傳》成癖,因著《春秋左氏經傳集解》,而列國地理遂散見於其書中。司空裴秀博學多聞,因撰《禹貢地域圖》,《晉書》本傳載其書序文曰:「今上考〈禹貢〉山海川流原隰陂澤,古之九州及今之十六州,郡國縣邑疆界鄉陬及古國盟會舊名,水陸經路,為地圖十八篇。」窺其撰述之意,蓋考古兼以證今,山川郡國靡所不述,實為研究疆域沿革之名作;惜其書不傳,難知其詳耳。其作圖之法,據《傳》所言,則大要有六:「一曰分率,所以辨廣輪之度也;二曰準望,所以正彼此之體也;三曰道裏,所以定所由之數也;四曰高下,五曰方邪,六曰迂直,此三者各因地而制宜,所以校夷險之異也。」隋宇文愷謂其圖以二寸為千里(《隋書》本傳),則其輪廓可知。秀客京相璠又撰《春秋土地名》,則專考究一代。厥後虞摯又依〈禹貢〉、《周官》撰《畿服經》百七十卷,《隋書.經籍志》謂:「其州郡及縣、分野、封略、事業、國邑、山陵、水泉、鄉、亭、城、道里、土田、民物、風俗、先賢、舊好,靡不具悉」,蓋亦一代集大成之作也,而今則亡矣。齊之陸澄(《地理書》)、梁之任昉(《地記》)、陳之顧野王(《輿地志》)皆嘗祖述虞氏體例,各有撰述,實則抄集諸家之說,故《隋志》謂其不能成一家之體也。宋謝莊嘗製《方丈圖》,《宋書》本傳,謂其「分左氏經傳,隨國立篇,製本《方丈圖》,山川土地各有分理,離之則州別郡殊,合之則寓內為一」。按其圖例,實可與京相璠之書相輔而行。其他疆域沿革之要籍,則齊有劉澄之之《永初山川古今記》,梁有陶弘景之《古今州郡記》,其書皆佚,存其目而已。晉郭璞注《山海經》與北魏酈道元之注《水經》,皆為整理古籍之名作,先後輝映,長為後世學人所景仰者也。
唐初史臣纂修《晉書》,〈地志〉一篇,疏誤甚多,深予後人以評論之口實。然魏王泰侍臣所撰之《括地志》,賈耽之《貞元十道錄》、《華夷圖》、《古今郡國縣道四夷述》,李吉甫之《元和郡縣圖志》皆卓然自成一家之言。賈氏《古今縣道四夷述》所載「中國本之〈禹貢〉,外夷本班固《漢書》,古郡國題以墨,今州縣題以朱,刊落疏舛,多所釐正」(《新唐書》本傳),今人治疆域沿革者所繪圖表,以朱墨套印,蓋賈氏之遺制也。《傳》又謂耽「著《貞元十道錄》。以貞觀分天下隸十道,在景雲為按察,開元為採訪,廢置升降備焉」。其本朝疆域之沿革具於此矣。若《括地志》、《元和郡縣圖志》則皆言今而兼述古,《括地志》亡佚已久,《元和郡縣圖志》尚存,其圖亦早失矣。《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謂:「《輿記圖經》、《隋唐志》所著錄者,率散佚無存,其傳於今者惟此書(《元和郡縣誌》)為最古,其體例亦最善,後來雖遞相損益,無能出其範圍」,其見重於後世若此。
至於宋代,樂史著《太平寰宇記》、歐陽忞作《輿地廣記》、王象之撰《輿地紀勝》,考其所述,則郡縣沿革、山川、人物、藝文等目無不備載,蓋循李氏《郡縣》之舊規,而又揚其餘波者也。若王存之《元豐九域志》之類,雖亦輿地名作,然僅述本朝郡縣,不載沿革,非吾人所欲討論也。其專論地理沿革之著作,則王應麟《通鑑地理通釋》其最著者,王氏素精輿地之學,而斯書又詳闡歷代地理之變遷,故《四庫提要》稱其「徵引浩博,考核明確,於史學最為有功」也。他若稅安禮《歷代地理指掌圖》、程大昌《禹貢山川地理圖》、吳澥《歷代疆域志》、鄭樵《春秋地名譜》亦此期研究疆域沿革之成績,《宋史.藝文志》載有不著撰人之《三代地理志》一書,當亦為此時之著作。
元代阿拉伯繪圖之法傳入,中國地圖因經一度改良,朱思本之《廣輿圖》即利用新法而做成者,朱《圖》至明時為羅洪先所增補,今日尚存。元人始創修《一統志》,明、清繼之,代有修纂,惜《大元一統志》已佚,為可惜耳。元代論疆域沿革之著作,多不可考見,僅胡三省之《資治通鑑注》流傳甚廣,胡氏所注固非專究輿地,然溫公書中之地名,得胡氏闡述,亦可知其沿革,其功正不可沒也。至明而有桂萼之《歷代地理指掌》,吳龍之《郡縣地理沿革》,郭子章之《古今郡國名類》等今皆亡矣。
清代樸學最為發達,疆域沿革之研究亦因以遠超前人之範圍。清人之治疆域沿革者,多偏重於整理故籍,而於校補各史地理志,用力尤勤。自班固著《漢書.地理志》後,司馬彪承其餘緒,撰《續漢書.郡國志》,及陳壽著《三國志》,遂闕此不作;而唐人所修《晉書.地理志》又多訛誤疏漏,其餘諸史或闕或陋,正待後人之修補,故清儒之治古地理者,多側重於此。其所補之志,如:劉文淇之《楚漢諸侯疆域志》,謝鐘英之《三國疆域表》,吳增僅之《三國郡縣表》(楊守敬《補正》),洪亮吉之《補三國疆域志》、《東晉疆域志》、《十六國疆域志》,洪齮孫之《補梁疆域志》,汪士鐸之《南北史補志》,徐文範之《東晉南北朝輿地表》等。其所校注者,如:全祖望之《漢書地理志稽疑》,錢坫之《新斠注地理志》(徐松《集釋》),汪遠孫之《漢書地理志校本》,王紹蘭之《漢書地理志校注》,吳卓信之《漢書地理志補注》,楊守敬之《漢書地理志補校》,畢沅之《晉書地理志新補正》,方愷之《新校晉書地理志》,成孺之《宋書州郡志校勘記》,溫曰鑑之《魏書地形志校錄》,張穆之《延昌地形志》,楊守敬之《隋書地理志考證》,練恕之《五代史地理考》,李慎儒之《遼史地理志考》等。凡此皆就《史》、《漢》以後諸史為之校補注釋,若先秦之時則研究者亦不乏人,若閻若璩之《四書釋地》,胡渭之《禹貢錐指》,蔣廷錫之《尚書地理今釋》,孫馮翼之《禹貢地理古注考》,焦循之《毛詩地理釋》,朱右曾之《詩地理徵》,高士奇之《春秋地名考略》,江永之《春秋地理考實》,沈欽韓之《左傳地名補注》,張琦之《戰國策釋地》,程恩澤之《國策地名考》等皆論上古時之地理者。至若各家文集札記,亦往往有論地之作,然零篇短札難於備舉矣。
《山》、《水》二經自郭璞、酈道元之後,雖時見重於世人,然專董其業者尚不多見。入清以後,治之者甚多,而《水經》尤為人所注意。清儒之治〈山經〉者,以吳任臣為最早,其所著書曰《山海經廣注》,畢沅繼之有《山海經新校注》,郝懿行之《山海經箋疏》最後成,而其書亦最優。清初之治《水經》者甚多,據趙一清《注釋》徵引之本,則有錢曾、黃宗羲、孫潛、顧炎武、顧祖禹、閻若璩、黃儀、劉獻廷、胡渭、姜宸英、何焯、沈口、沈炳巽、董熜、項絪、杭世駿、齊召南、全祖望諸家,而全祖望、趙一清、戴震三家校本尤著。他若孔繼涵之《水經釋地》,趙匡學之《水經注釋地》,陳澧之《水經注西南諸水考》,沈欽韓之《水經注疏證》,汪士鐸之《水經注提綱》、《水經注釋水》(沈、汪二家之書未刊),皆精研博證,厥功至偉。清末,王先謙更集諸家之說為《合校本水經注》,學者便之。楊守敬進而撰《水經注疏》,惜未竟全功,然就已刊之《水經注疏要刪》觀之,則包羅諸家,集大成之作也。清儒為《水經注》作圖,始自黃儀,儀於每水各寫一圖,汪士鐸繼之因著《水經注圖》,清末,楊守敬別著新圖,較舊作精詳矣。清儒治水道沿革,《水經》而外,多本《漢志》,因班氏《志》文間注水流,故學者多從而考核之,陳澧之《漢書地理志水道圖說》及洪頤軒之《漢志水道疏證》其最著者。
諸家之外,其綜考歷代疆域沿革之著作,則以顧祖禹之《讀史方輿紀要》最為博大,而楊守敬之《歷代地理志沿革圖》尤為鉅制。其他若陳芳績之《歷代地理沿革表》及李兆洛之《歷代地理沿革圖》、《歷代地理志韻編今釋》等雖不若顧、楊二家之宏博,猶能備學者之參考,不可廢也。
疆域沿革之學,其初本為史學之附庸,自經清代樸學諸君子之努力,漸由附庸而為大國,吾人細覽前人之成績,誠不禁嚮往之甚也。
第二章 中國疆域沿革史已有之成績
中國地理之學發達極早,其見於文字之記載者,則《尚書.禹貢》、《山海經》、《爾雅.釋地》、《周禮.職方》諸書蓋為最古。然言地理者必有地圖始能相佐為用。地圖之創始當在文字記載以前,誠以圖像之製作較文字為易,故先民多先圖而後書。中國地圖之見於記載者始於周初,《尚書.洛誥》:「伻來以圖,及獻卜」,《詩.周頌》:「嶞山喬岳,允猶翕河」,即見明證(《緯書》之言地圖早在神農、黃帝之時,如《太平御覽》卷三十六引《春秋元命苞》云:「神農世,怪義生白阜,圖地形脈道」,其說不足據...
推薦序
前言
顧頡剛先生要為中國文化史撰述《中國疆域沿革史》一書,然以諸務縈身,無暇執筆,要我先為搜集材料及起草。
一九三四年禹貢學會初創,翌年得張石公(國淦)先生捐贈房舍,作為會址。顧先生邀我先期移居禹貢學會之內,以便著手進行工作。
當時正是戰亂時期,幾有不可終日之勢。顧先生曾感慨地說:「吾人處於今日,深感外侮之凌逼,國力之衰弱,不惟漢唐盛業難期再現,即先民遺土,亦岌岌莫保,衷心忡忡,無任憂懼。」故承應撰著此書,實有深意。顧先生一再指出,必須詳細論述疆域損益及其演變蹤跡,寸土皆應珍視,不能令其輕易淪喪,這不僅是口頭的指示,而且在書中開篇明白寫入。
顧先生上述指示,實為本書框架輪廓,大綱目錄即依此制定。目錄中特設〈明代長城和九邊〉、〈清代後期失地〉等章節,亦有所指。論述歷代疆域,涉及許多具體地名,若一一備舉,悉以入於文內,顯得繁瑣累贅。我將其分別列成表格,既清眉目,亦可少占篇幅。
以前我在大學讀書時,曾聽過譚其驤先生講授《中國國家歷史地理》的課程。譚先生很會講課,上課時只帶一些卡片,就滔滔不絕地講起來,既不發講義,也不繪製地圖和表格,學生只是聽課記筆記。在起草中,我翻閱過我所記筆記,由於和顧先生的指示以及寫作要求差距較大,很難配合。特別是顧先生在本書目錄開端緒論之後,列有「中國疆域沿革史已有的成績」一章,筆記中無此內容可供參考,而疆域沿革之學有其歷史淵源,歷代學人咸有撰著,非一朝一代史事,起草此章要遍覽前哲時賢的著述,我深感難於措手。這些情形,我皆曾坦率地向顧先生談過。顧先生鼓勵我從頭學起,而且給我一年多的時間,作為我在禹貢學會的工作。在這不長的時間裡,我只好埋頭苦讀,翻檢有關圖書。這使我能博覽和參考古今許多學者的著述和學說,不囿於一家之言。在苦讀中,時時得到顧先生的指點,又不時和當時在禹貢學會工作的韓儒林、童書業、張維華諸先生共同研討,使我得到不少進益。在起草工作中也曾徵詢過諸先生的論點和意見,其中尤以童書業先生的為多,但都沒有注出他們的大名,因為都僅是口頭的談論,不是著作,無從為之注出。
總而言之,全書的框架輪廓以及大綱目錄都有顧先生的指示,有規矩可依,所謂起草工作只是依章節題目寫文章,看起來似乎不會很費力,但實際做起來卻非常吃力。除了前面提到的「已有的成績」一章外,由於這本書以論述歷代疆域變遷為主,舊日所謂正史大都有〈地理志〉或〈郡國志〉,就算是有缺漏的,後來也有人為之補撰,可以據以論述,不過有些志中也還有若干問題,前代學人於此都有論述,這就不能不多事翻檢,博採眾議,斟酌取捨。又在此書撰寫之前,顧先生曾經著有〈兩漢州制考〉,對於《漢書.地理志》的訛誤有所校訂。既已創立規矩,就須一律踵行。再有疆域規劃時有變遷,歷年既久,其間自多增並損益,而改朝換代之後,改易更多,尤其是接近邊地各處,又時有盈虧。凡此種種,皆須一一釐清,方不至有所訛誤。更為繁瑣的則為圖表的制定清繪。前代學人於此傾心力作,成果累累,但仍有不甚確切之處,需要考訂,而且要與現代地名對照,自不能不再下工夫,逐一為之查勘。因此,以一年多的時間完成全書起草,極為緊張。但是經過這次鍛鍊,使我能夠深入其中仔細鑽研,今日能夠稍有寸進,確實是由顧先生諄諄的教導,為我奠定治學的基礎,這是我沒齒難忘的。
史念海謹述
前言
顧頡剛先生要為中國文化史撰述《中國疆域沿革史》一書,然以諸務縈身,無暇執筆,要我先為搜集材料及起草。
一九三四年禹貢學會初創,翌年得張石公(國淦)先生捐贈房舍,作為會址。顧先生邀我先期移居禹貢學會之內,以便著手進行工作。
當時正是戰亂時期,幾有不可終日之勢。顧先生曾感慨地說:「吾人處於今日,深感外侮之凌逼,國力之衰弱,不惟漢唐盛業難期再現,即先民遺土,亦岌岌莫保,衷心忡忡,無任憂懼。」故承應撰著此書,實有深意。顧先生一再指出,必須詳細論述疆域損益及其演變蹤跡,寸土皆應珍視,不能...
目錄
前言
第一章 緒論
第二章 中國疆域沿革史已有之成績
第三章 夏民族之歷史傳說及其活動範圍
第一節 大禹治水分州之傳說
第二節 從夷夏交爭與少康中興等傳說中觀察夏代中世之疆域
第三節 晚夏之疆域範圍
第四章 殷商民族之來源及其活動區域
第一節 殷商民族起於東方說
第二節 殷商之建都與遷都
第三節 殷代之勢力範圍與其征伐所及
第五章 西周之疆域範圍及東周王畿之區域
第一節 周民族起於西方及其東侵
第二節 周滅殷後之東方封國
第三節 周室之東遷及東周王畿之疆域
第六章 春秋列國疆域概述
第一節 春秋時期華夏之疆域
第二節 春秋時夷蠻戎狄之分布
第三節 春秋時代諸侯之互相吞併及夷狄之同化
第七章 戰國疆域變遷概述
第一節 戰國之形勢
第二節 戰國時華夏疆域之擴張及民族之同化
第三節 郡縣之起源
第八章 先秦人士之區劃地域觀念
第一節 九州說及大九州說
第二節 十二州說
第三節 畿服說
第九章 嬴秦統一後之疆域
第一節 六國之滅亡及秦之統一
第二節 秦郡考略
第三節 長城
第十章 西漢疆域概述
第一節 漢初之封建制度
第二節 西漢之郡國區劃及其制度
第三節 西漢地方行政制度
第四節 西漢對外疆土之擴張
第十一章 新莽改制後之疆域
第十二章 東漢復興後之疆域
第一節 東漢初年郡國之省並
第二節 兩漢地理制度之比較與其疆域之消長
第三節 漢末九州制之復興
第十三章 三國鼎峙中之疆域
第一節 曹魏之疆域
第二節 蜀漢之疆域
第三節 吳之疆域
第四節 三國時之地方制度與特殊制度
第五節 三國時北邊漢族之南徙與南蠻山岳之征服
第十四章 西晉統一後之疆域及其地方制度
第十五章 東晉南北朝疆域概述
第一節 五胡亂華及漢族之南遷
第二節 僑州郡縣制度之建立
第三節 江左諸朝疆域之變遷
第四節 北魏周齊疆域之分合
第五節 南北朝時代地方制度之沿革及其紊亂
第十六章 隋代疆域概述
第一節 隋代疆域之區劃及其制度
第二節 運河
第十七章 唐代疆域概述
第一節 唐代疆域之區劃及其制度
第二節 府制之確立及其種類
第三節 節度使區域之建置
第四節 唐代地方行政制度
第五節 唐代疆域之擴張及羈縻州縣之建置
第十八章 五代割據時期疆域概述
第一節 五代遞嬗期間中原疆域之演變
第二節 十國之割據與此期疆域之變遷
第十九章 宋代疆域概述
第一節 北宋之疆域區劃及其制度
第二節 宋室南渡後之疆域
第三節 宋代地方行政制度
第二十章 遼國疆域概述
第二十一章 金源疆域概述
第二十二章 元代疆域概述
第一節 元初領土之擴張及四大汗國之建立
第二節 元代中國地區之疆域區劃與其制度
第三節 元代地方行政制度
第二十三章 明代疆域概述
第一節 明初布政使司之建置及其疆域區劃
第二節 明代地方行政制度
第三節 都司衛所之分布
第四節 明代九邊之建置及邊牆之修築
第二十四章 清代疆域概述
第一節 未入關前之滿清
第二節 清代行省之區劃
第三節 蒙藏底定後之四方藩屬
第四節 清代地方行政制度
第五節 清代西南土司制度
第二十五章 鴉片戰爭後疆土之喪失
第二十六章 民國成立後疆域區劃及制度之改革
前言
第一章 緒論
第二章 中國疆域沿革史已有之成績
第三章 夏民族之歷史傳說及其活動範圍
第一節 大禹治水分州之傳說
第二節 從夷夏交爭與少康中興等傳說中觀察夏代中世之疆域
第三節 晚夏之疆域範圍
第四章 殷商民族之來源及其活動區域
第一節 殷商民族起於東方說
第二節 殷商之建都與遷都
第三節 殷代之勢力範圍與其征伐所及
第五章 西周之疆域範圍及東周王畿之區域
第一節 周民族起於西方及其東侵
第二節 周滅殷後之東方封國
第三節 周室之東遷及東周王畿之疆域
第六章 春秋列國疆域...
商品資料
出版社:崧燁文化事業有限公司出版日期:2022-05-16ISBN/ISSN:9786263323438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236頁開數:18K/23x17 cm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