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步驟刺激大腦,就能激發「工作動機」:
秉持腦科學專業、活躍於第一線的心理教練,
作者大平信孝已協助上萬名主管成功解決培育部屬的困擾。
他表示,若想讓部屬積極主動、自己思考並排解問題,
就必須戰勝「大腦不想改變的特性」。
利用行為科學5步驟,就能看到明顯改變:
步驟1確認立足點
簡單來說,就是拆解工作內容,並釐清部屬的工作現況。如果不知道立足點,就容易迷航,因此你們得一同確認3件事。
步驟2確認公司目標與部屬角色
只要釐清自己的角色,就不會覺得工作都是出於無奈,進而會使得公司的目標變成「自己的事」。只要問對3個問題,就能改變現況。
步驟3確認個人的目標與夢想
目標若無法打動部屬的心,就會變成隨口敷衍、得過且過的空談。你得多問3個重點,協助他設定適合自己的目標。
步驟4設定部屬的個人目標
只要找出公司目標和個人夢想之間的「重疊區」,部屬就會發現「打從心底想要實現的欲望」,自然能主動提升工作動機。
步驟5擬定行動計畫
好不容易訂好了目標,接著就要展開具體行動。本書會教你如何在「10秒內就做出行動」,只要跨出這一步,就等於成功了一半。
人類的大腦內建了一套防衛機制,
當對一件事猶豫不決時,就會傾向乾脆不做,
因此,最好的方式就是刺激「依核」,啟動幹勁的開關。
實踐上述5步驟,
就能讓團隊成員發自內心「好想達成目標」,而且還不是3分鐘熱度。
• 5密技說服大腦,就能提升「工作技能」:
團隊成員的素質難免良莠不齊,所以培育必須按部就班。
主管只要循序漸進做好5件事,就能拯救跟不上進度的部屬:
• 讓他把「做得到的事」做到最好
這麼做的目的就是要建立自信心,因為此刻他最需要的是累積「成功經驗」。不妨從小事展開第一步。
• 引導他將「學了馬上會的事」做上手
先學會做好雜務,就能進階學需要「技能」的工作,本書會教你如何擬定「行動清單」來強化實力。
• 訓練他反覆執行「不熟的專業」
海馬迴構造只會記住大腦認定為「必要」的事,因此學過的事要反覆練習,才能形成長期記憶。
• 問問他能否「教會他人雜務」
如何知道自己是否真的學會了,能否指導他人就是最好的驗證辦法。讓部屬嘗試為人師,技能自然也會更上一層樓。
• 請他「指導別人專業技能」
當部屬可指導他人專業技能時,主管才真能放下一直懸著的心。看到成效的時間因人而異,但你得相信勤真能補拙。
世上或許少有工作天才,但絕對沒有帶不來的部屬。
培育之道不難,說穿了就只有以上5件事。
跟著做,養出精兵猛將不是夢,
你也不至於做到累掛,還只是看起來像個好主管。
沒有人希望自己的團隊淨是軟爛成員,若想扭轉局勢得用對方式。配合大腦的構造來引導,就能輕鬆打造出人人都欽羨的頂尖團隊。
專業推薦——
• 楊琮熙/「人資主管UP學」部落客
• 鄭俊德/「閱讀人」社群主編
• 蘇書平/「為你而讀」執行長
(按姓氏筆畫排列)
作者簡介:
大平信孝(Ohira Nobutaka)/
錨定創新(Anchoring Innovation)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也是活躍於實務第一線的主管心理教練,更是一位指導如何實現目標的專家。出身長野縣,畢業於中央大學。
上班族時期,曾深為部屬培育苦惱,從這個經驗出發,結合了腦科學和阿德勒心理學,開發出獨家的目標實現法「行為改革」,已協助萬名主管解決培育部屬的問題。
開辦了「行為改革學院」,為來自日本各地的主管,提供研習、演講、個別輔導等服務。輔導過的企業涵蓋資訊、線上教學、貿易公司、醫療、美容、零售等四十種以上的行業。
譯者簡介:
張嘉芬
日本法政大學日本文學碩士,現為專職日文譯者,擅長不動產、餐飲、長照、經營管理等領域的口筆譯。興趣是在日本度假務農。
章節試閱
【步驟1】 確認立足點——釐清工作現況
• 你們兩個的認知是否有落差?
行為改革面談的第一個步驟,就是要確認部屬的立足點。所謂的「確認立足點」,是指「弄清楚在工作上已能做到哪些事,還有哪些課題」,也就是要釐清現況。
具體而言,在這個步驟中,我們要拆解一連串的工作流程,依「做得到的事」和「做不到的事」進行分類;或檢視部屬在接下公司規定的數字目標後,目前的達成率有多少。
山友發生山難的原因之一,就是因為他們「迷路」了。迷路是因為無法認清自己的立足點,不知道接下來該往哪裡去。這和我們在購物中心或百貨公司購物的情況一樣。光看樓層地圖,到不了想去的櫃位,一定要先確認自己在商場裡的位置,也就是要知道「現在位置」才行。要是樓層地圖上沒標出「現在位置」,各位應該會藉由眼前的櫃位名稱,來確認自己身在何處。
只是出門買個東西,都懂得要確認自己身在何處;在職場上,卻有很多主管從不確認部屬的立足點。
不確定部屬的立足點,或主管與部屬之間對立足點的認知有落差時,就會產生「部屬無法採取行動」、「部屬的行為與主管想像的有落差」、「部屬無法做出妥善的行動」等弊病。因此,確認部屬「立足點」這個過程十分重要。
• 先從「做得到(好)的部分」確認
我們可透過確認以下三個簡單的項目,來釐清部屬目前在工作上的立足點。
❶哪些事項已能做到?(做到的事)
❷哪些事項還做不到?(課題)
❸身體有無不適、有沒有什麼煩惱?(確認身心狀態)
首先,確認立足點時的關鍵,在於一定要先從「做得到的事」、「做得好的地方」等積極面開始確認。
要是從「做不到的事」、「缺點」等負面項目開始檢視,部屬就會覺得遭受批判、否定和責難,進而啟動自我防衛機制,找理由為自己狡辯,甚至扯謊騙人。好不容易製造一個為部屬提振工作動機的機會,要是主管弄錯說話順序,反而會重挫部屬的工作動機。
不論是多麼艱鉅的目標,現在的達成率都不會是○%。就算是○%,也等於發現了部屬針對該項業務「尚未著手進行」,因此這個確認動作仍具有意義。
即使發現部屬的工作進度只有五%,主管也絕不可出言指責,訓斥部屬「為什麼才做這麼一點」,應以「○%」為衡量基礎,說「已經做了五%了呀!」「你已經開始動手做了呀!」試著認同部屬做到的事。
接著,再問部屬「實際做過之後覺得怎麼樣?」、「有沒有碰到什麼困難、阻礙?」等問題,以確認「❷部屬遭遇的課題(還做不到的事)」。因為先談過「做到的事」,面談就不會變成在挑部屬毛病、打擊部屬工作動機,而是積極正向的「戰略會議」。
舉例來說,若是數據化的量化目標,主管不妨和部屬一同確認現階段的達成率。「營業額較去年成長一○%」、「營業利益率要達到去年度的一○五%」、
「新商品要賣出一萬個」、「體驗會要招攬到五百人來參加」、「加班時間減少
二○%」、「每週召開一次內部讀書會」等目標,只要知道目前的數據,就可以
釐清部屬的立足點。
再者,若想確認質化目標的立足點,可將現況數據化,就比較容易認清部屬的立足點。
你可以這麼說:「就本年度的目標而言,如果滿分是十分,你對自己現階段的達成度打幾分?」讓部屬自己評分就好。
此外,我們還可以把業務員的工作拆解成「找出潛在客戶」、「約時間拜訪」「製作資料」、「提報」、「簽約結案」等,再將各項的達成度換算成得分。這個方法也很有效。換算得分的這個動作,稱為「量尺化」(Scaling)。
舉凡完成執行報告、聯絡、商議、整理文件、編寫改善服務品質的操作手冊、充實商品知識以提升門市顧客滿意度、提高顧客接待能力、用心準備給客戶的提案等無法以數字量測的目標,都可透過量尺化,來確認部屬的立足點,這樣也比較容易檢核目標的達成度。
最後,請各位要記得「❸確認身心狀態」,檢視部屬「身體有無不適?」、「在工作或私生活有沒有什麼煩惱?」
這裡我希望各位記住一件事,那就是立足點的確認「必須持續進行」。立足點並不是「確認過一次就了事」。當部屬開始朝目標邁進之後,「立足點」就會隨時變動。因此,上班族要懂得定期回顧、檢核「哪些事項已能做到?」「還有哪些課題?」
• 讓他學會和「過去的自己」比較,動機就會提升
D曾參加過我的研習活動,現在他與部屬面談時,開場一定會先確認部屬的立足點。他說這樣做之後,原本失去自信的部屬,開始能夠冷靜、穩健地行動。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轉變?因為定期確認自己的立足點之後,部屬就能用「過去的自己」和「現在的自己」來進行比較。
以往,他的部屬會拿自己和同期同事或其他同事相比,結果總讓他很沮喪,覺得「為什麼自己工作能力這麼差?」「為什麼總是一再發生同樣的失敗或失誤?」最後變得無法採取任何行動,只會「坐等指示」。
每個人的經驗、實力和強項等特質都不同,再怎麼和別人比較,然後為自己的處境沮喪消沉,也不會讓自己變成出色幹練的上班族。
D的部屬不再拿「別人」和自己比較,轉而與「一個月前的自己」、「一年前的自己」比較。後來,D和我們分享了以下的感想:
「自從我每次個別面談時,會先和部屬一同檢視他『做到的事』、『還做不到的事』,再問『和一個月前的自己相比,你覺得有什麼是你現在已能做到的?』之後,現在部屬不只會說自己的缺點,也能發現自己做得到的事或個人優勢了。」
「這個轉變讓我的部屬學會如何冷靜面對自己的課題。」
像這樣,釐清部屬在職場上的立足點,能為部屬帶來自信,更有助於提升他們的工作動機。
【步驟1】 確認立足點——釐清工作現況
• 你們兩個的認知是否有落差?
行為改革面談的第一個步驟,就是要確認部屬的立足點。所謂的「確認立足點」,是指「弄清楚在工作上已能做到哪些事,還有哪些課題」,也就是要釐清現況。
具體而言,在這個步驟中,我們要拆解一連串的工作流程,依「做得到的事」和「做不到的事」進行分類;或檢視部屬在接下公司規定的數字目標後,目前的達成率有多少。
山友發生山難的原因之一,就是因為他們「迷路」了。迷路是因為無法認清自己的立足點,不知道接下來該往哪裡去。這和我們在購物中心或...
作者序
作者序/沒有天生軟爛的部屬
你對部屬是否有以下的困擾、不滿或不耐煩呢?
❶不自行思考、主動出擊,只會坐等指示。
❷聽不懂你的想法或指令,不依指示行動。
❸在開會等場合鮮少發言,讓人感覺不到幹勁。
❹老問一些自己查就有答案的問題。
❺出了紕漏或收到客訴等壞消息總留到最後一刻才回報。
❻搞不懂他們究竟在想什麼。
想必有很多讀者都在點頭附和「我懂!我懂!」了吧?這種部屬心裡其實是這樣想的:
❶反正自己來最後還不是會被罵「不准擅自行動」,乾脆等收到指示再行動。
❷主管只會下指令,又不教我怎麼做。
❸反正沒人對我有半點期待,大家都覺得我沒戰力。
❹不開口問就會被罵「為什麼不問!」
❺主管總是一副很忙、很不耐煩的樣子,很難開口和他說話。
❻不明白主管到底想要我怎麼做。
本書會介紹一些方法,協助各位化解上述這種主管與部屬之間的想法落差,進而將部屬改造成能夠自行思考、主動出擊的人才。
當部屬能自行思考、主動出擊,你就會如釋重負,變得相當輕鬆,工作上的壓力和不耐也會消除。究竟為什麼會出現這些坐等指示或不依指示行動的部屬呢?
最根本的原因只有以下兩個:
覺得自己的工作是「迫於無奈」而做得不情不願所致→動機問題
因為技術或經驗不足,才無法自行思考、主動出擊→技術問題
只要解決這兩個問題,就能培養出自行思考、主動出擊的部屬,進而讓他們拿出績效。
本書主要會介紹兩套方法:一是可提升部屬工作動機的方法,即「行為改革面談」;另一套是可快速提升部屬工作技能的「成長五步驟」。這兩套方法都有五個步驟。各位只要循序漸進地與部屬互動,那些坐等指示或不依指示行動的部屬就會改頭換面。如此一來,身為主管的你工作量就會減輕,也不再產生壓力與不耐。
在此,請容我分享一段自己的親身經驗。
我目前主要是以企業主管為對象,辦理部屬培訓、領導管理相關的諮詢服務或研習活動。截至目前為止,透過研習活動或個人諮詢所輔導的主管已逾萬人。不過,在此之前,我是個在公司任職的上班族。
當年,我很不擅長培育部屬,坦白說,就連和部屬互動,我都覺得麻煩。光是自己的工作就忙得焦頭爛額了,我在時間、精神上已無餘力先了解部屬的情況,再向他們說明工作的處理方式和其背後的用意,只能下達最低限度的必要指令,然後告訴他們「剩下的自己想一想」、「有什麼不懂的再來問」。
因此,即使部屬看來有事想詢問或商量,我都以忙碌為由,沒提供協助或指導。
我不是「坐等指示的部屬」,而是「只會發號施令的主管」。明明是自己怠慢,我卻把所有責任都推給部屬,說「最近的新人都缺乏幹勁,也沒什麼能力」、「為什麼我得幫這些麻煩的人收拾善後?」、「真希望趕快被調走」、「要是調不走,我就想換工作了」等等。
有一次,我很倚重的部屬突然不來上班,就這樣直接離職了。
原因出在我身上。後來,我聽那位部屬的同事說,他其實是因為和我這個主管溝通不良而苦惱不已,還說過「主管什麼都不教我,待在這家公司根本就不會成長」。
聽了這番話,我大受打擊,從此開始致力於團隊管理。我開始逐一指責部屬犯的錯誤或壞習慣,以及他們沒做好的事,想改善過去缺乏溝通的問題。我甚至還鉅細靡遺地指導各項工作的處理方式,拉拔他們盡快獨當一面。可是,部屬卻更加反彈,和我保持距離。
於是,我做事愈來愈不從容,對部屬的期待卻成反比似地直線上升;因部屬坐等指示或不依指示行動所產生不滿和壓力更是不斷累積。至此,我才終於察覺到關鍵所在:「或許我根本改變不了部屬(別人)。絕對能改變的,就只有自己而已吧?」
從此以後,我不再試圖改變部屬,而是試著改變自己和部屬之間的「互動」,也就是調整我努力的方向。不斷嘗試錯誤的結果,我體悟出兩個道理:
培育部屬是有步驟的。
任何人都懂得如何培育部屬。
我根據以往的經驗與發現,編織出本書所介紹的「行為改革面談」和「成長五步驟」這兩套方法。
這兩套方法,讓我的人生有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轉變—— 我的部屬開始自行思考、主動出擊,我個人的工作也減輕許多。多虧這樣的轉變,我的壓力一掃而空,也不再覺得自己不擅長培育部屬了。
如今,我更以辦理講座、研習課程為業,協助那些因不知如何培育部屬、展現領導管理能力而苦惱的商務人士。接著,承蒙參加過這些講座或研習、並切身感受到課程效果的各界人士抬愛,撰文和演講邀約也紛紛找上門來。
在本書中,我會把我根據個人經驗打造出來的方法,毫不保留地與各位分享。若要像我一樣,在職場第一線用各種方法嘗試錯誤,再從中學會培育部屬的技巧,那是既費時又費工。
期盼各位能將本書內容融入日常對部屬的指導中,這樣就不必多走冤枉路,而能以最短距離,快速減輕自己的工作負擔。
開場白就說到這裡,接下來,就讓我來詳細說明「在最短時間內培養管理能力」的各種方法。
二○一八年六月‧ 大平信孝
作者序/沒有天生軟爛的部屬
你對部屬是否有以下的困擾、不滿或不耐煩呢?
❶不自行思考、主動出擊,只會坐等指示。
❷聽不懂你的想法或指令,不依指示行動。
❸在開會等場合鮮少發言,讓人感覺不到幹勁。
❹老問一些自己查就有答案的問題。
❺出了紕漏或收到客訴等壞消息總留到最後一刻才回報。
❻搞不懂他們究竟在想什麼。
想必有很多讀者都在點頭附和「我懂!我懂!」了吧?這種部屬心裡其實是這樣想的:
❶反正自己來最後還不是會被罵「不准擅自行動」,乾脆等收到指示再行動。
❷主管只會下指令,...
目錄
作者序/沒有天生軟爛的部屬
寫在開始以前/你沒指令他就不敢有動作?原因就出在……
CHAPTER 1 信任,永遠是建立關係的第一步
他不服你,就是因為不相信你
抓住3重點,溝通才會是「有效的」
重點1 你知道他對什麼有興趣嗎?
重點2 你和他之間有共通點嗎?
重點3 你是否懂得「認同」他?
〔腦科學引導技巧1〕如何讓彼此產生連結?
CHAPTER 2 動機,絕對是催化行動的引信
動機不足,工作就會隨便應付
你希望他「做完就好」還是「做到最好」?
要讓他自己想拼,你得動之以情
知道卻做不到,是因為你還沒激起他想征服的欲望
5步驟刺激大腦,讓他發自內心想達成目標
步驟1 確認立足點——釐清工作現況
步驟2 確認公司目標與部屬角色——方向一致才能同行
步驟3 確認個人的目標與夢想——他真正想做什麼
步驟4 設定部屬的個人目標——具體該怎麼做
步驟5 擬定行動計畫——10秒鐘就能完成
〔腦科學引導技巧2〕如何讓他真的好想贏?
CHAPTER 3 溝通,就是有來往的良性循環
只有「開放式問題」,才能形成有效對話
就算不認同,也要對他的意見表示「同理」
活用4種「認同」,拉近彼此距離
指示行動之前,先對他的報、聯、商給回應
無論他的想法是否周全,你都要先「接納」
你不需事事肯定,但得讓他知道你有在聽
若想討論熱絡,提問要以「目的」為導向
苦追原因只會得到藉口,不如一起規劃更具體行動
〔腦科學引導技巧3〕如何強化雙方的關係?
CHAPTER 4 培育,按部就班一定能看到成效
5密技說服大腦,拯救他的技能不足
先分類再執行,才會有效率
首先,讓他把「做得到的事」做到最好
其次,引導他將「學了馬上會的事」做上手
接著,訓練他反覆執行「不熟的專業」
然後,問問他能否「教會他人雜務」
最後,請他「指導別人專業技能」
只要你不離不棄,他一定會脫胎換骨
〔腦科學引導技巧4〕如何讓朽木變成良材?
後記/這樣做,打造同舟共濟的最強團隊
參考文獻
作者序/沒有天生軟爛的部屬
寫在開始以前/你沒指令他就不敢有動作?原因就出在……
CHAPTER 1 信任,永遠是建立關係的第一步
他不服你,就是因為不相信你
抓住3重點,溝通才會是「有效的」
重點1 你知道他對什麼有興趣嗎?
重點2 你和他之間有共通點嗎?
重點3 你是否懂得「認同」他?
〔腦科學引導技巧1〕如何讓彼此產生連結?
CHAPTER 2 動機,絕對是催化行動的引信
動機不足,工作就會隨便應付
你希望他「做完就好」還是「做到最好」?
要讓他自己想拼,你得動之以情
知道卻做不到,是因為你還沒激起他想征服的欲望
5步驟刺激大腦,...
商品資料
出版社:好優文化出版日期:2022-05-31ISBN/ISSN:9786269590896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208頁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