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繼《戰後台灣現代詩風景──雙重構造的精神史》後,李敏勇以「多面向的詩情與詩想」為主軸,深入二十位一九三○、四○世代台灣詩人的生平,剖析詩作特色、論述時代背景,摹畫戰後現代詩史的全新風景。
戰後的台灣現代詩,走過了政治氛圍壓抑噤聲的年歲,綻放了複雜紛呈的樣貌。李敏勇繼《戰後台灣現代詩風景──雙重構造的精神史》後,延續對現代詩的觀照,再度以詩人為經、詩作為緯、詩社詩刊為線索,探討台灣現代詩發展的多元面向。
不同於前著中提及的詩人遇到跨海、跨語言的困境,這批一九三○、四○年代詩人面對的是與前行世代不盡相同的政治、文化與社會條件。本土意識成長茁壯,在一次次的論戰與寫作實踐中長養出自身的文學脈絡;詩人們閱讀、譯介西方作品,也為詩壇注入了新的活力。
白萩與楊牧皆致力於漢語白話的鍛鍊,一個走入社會、嚼生活之桑葉吐詩之蠶絲,一個立足學院、在經典中吟詠詩意的綢緞。鄉土詩代表的林宗源和吳晟專注土地書寫,也流露出批判與擁抱兩種各異其趣的意識。理工背景的非馬和李魁賢,剔除過剩的修辭,精簡行句形塑特殊語言風格。𡕷虹和席慕蓉一個由紅塵到空門、一個從大眾取向至原鄉認同,發出各具特色、不容忽視的女性聲音。汪啟疆、拾虹以自身特殊的海洋經驗為詩作養分,喬林的山林風情畫則捕捉原住民在山地部落的生活情境。曾貴海、鄭烱明、江自得同為醫生詩人,卻在作品中以不同方式展現對於現實或社會的關心。
詩人們身處台灣社會的轉變時期,用詩歌藝術為自己撐開思想空間,也用文字積極與時代對話,展演出不同的生命風貌。身兼評論者與詩人身分的李敏勇,觀察、記錄文壇前輩與朋輩的身影,為戰後台灣現代詩史添上獨具視野的在場證詞。
作者簡介:
李敏勇
台灣屏東人,一九四七年在高雄出生,成長於高屏。大學時代修習歷史,短期居住台中,現為台北市民。
以文學為志業的人生歷程,反映在主編《笠》詩刊,擔任「台灣文藝」社長及「台灣筆會」會長的歷程。而為了在詩中應許的社會改造與國家重建,參與許多社會運動與公共事務,曾為「鄭南榕基金會」、「台灣和平基金會」、「現代學術研究基金會」董事長,並在許多報紙、雜誌專欄從事文化與社會評論。
曾獲巫永福評論獎、吳濁流新詩獎、賴和文學獎、(美國)王康陸人權獎、台灣文學家牛津奬。為二○○七年(第十一屆)國家文藝獎得主、二○二二年第四十一屆行政院文化獎得主。
除詩創作外,也出版詩解說、研究,翻譯當代世界詩,並著有散文、小說、文學批評和社會評論集等九十餘冊。詩集《暗房》、《鎮魂歌》、《野生思考》、《戒嚴風景》、《傾斜的島》、《心的奏鳴曲》、後收於合集《青春腐蝕畫》、《島嶼奏鳴曲》;《自白書》、《一個人孤獨行走》、《美麗島詩歌》;各文類合集《李敏勇精選合集》等。
在九歌出版小說《私の悲傷敍事詩》、《夢二途》及詩史論集《戰後台灣現代詩風景──雙重構構造的精神史》、《戰後台灣現代詩風景2──多面向的詩情與詩想》。
章節試閱
意識的覺醒,語言的覺醒
──林宗源的鄉土性與國族觀
林宗源(一九三五~)是一九三○世代台灣詩人中特異的存在。
從一九五○年代中期,參加覃子豪主持的函授學校新詩課程,走上詩人之途。他的這一條路程,既因家境的無憂,也有因為風溼症不得不從台南二中高中部休學的疾患煎熬。他的詩人生涯交織在物質和精神不盡平衡的情境中,能自由自在從心所欲,盡情地書寫,卻又不能免於肉體之苦而有生命的另番感觸。
二十歲時(一九五四)有《藍星》覃子豪影響的抒情性,二十四歲(一九五八)因紀弦邀他出資支持而出任「現代詩社」社長的經歷。後來,三十歲(一九六五),在《笠》創社創刊的第二年,成為同仁。到了五十六歲(一九九一)脫離《笠》創立了「蕃薯詩社」,任首任社長。從漢字中文而漢字台文、漢羅台文,但他的詩人位置,定位在《笠》以及後來的《蕃薯詩刊》之間。七十一歲(二○○六)創辦「林家詩社」任社長,又是另一種經歷。但林宗源在各團體似非主事者。
一九六○年代末,我加入《笠》時,林宗源已在《笠》活動多時,他是我心目中相當具有鄉土性的詩人。相對於跨越語言世代創辦人群,他的鄉土性更明顯。和一九三○世代的《笠》詩人群相比:林外(一九三○~二○○八)、葉笛(一九三一~二○○六)、莊柏林(一九三二~二○一五,較晚才發表詩作品)、何瑞雄(一九三三~)、趙天儀(一九三五~二○二○)、非馬(一九三六~)、白萩(一九三七~)、李魁賢(一九三七~)、黃荷生(一九三八~)、岩上(一九三八~二○二○)……有其獨特的性格。
林宗源的詩具有生活性的內容,口語化的形式。他發表在《笠》第十期的〈黑板〉,即是他在家裡經營旅館的體驗,從一位坐在櫃台的管理人視點看旅客百態而留下的一首非一般形式的詩。他以記錄在黑板的房號、宿泊者芳名表、記事及日期欄,從房號看到有住宿者和空房。有住宿者的房號下方,記錄了酒鬼、妓女、賭徒、靈性(其實是鬼魂)的狀況,空房下則以「明天盼望明天」、「今天被旅客侮辱,明天呢?」、「明天總不會寂寞吧!」這首詩有些突發奇想,閱讀起來有幽默、自嘲的意味,也是人間百態。而其實這就是旅社老闆的詩人,借用黑板的記述寫下的一首詩。
在《笠》第十四期(一九六六年六月號),林宗源的一首詩〈筆〉,以△代表預言者的詩人自己,作了引論和結論;再以鉛筆、萬年筆(鋼筆)和原子筆,分述意見,也讓人印象深刻。
〈筆〉
△ 絕不同意僅有萬年筆的存在
如同僅有道林紙的存在
而筆是最笨,最怯懦,又最喜歡玩玩雄辯的發言者,世界就是這樣地被各種的筆,繪畫起來
鉛筆 想起石器時代,不敢面向原始的壁畫(中略)那容易折斷的心,竟使我不能在西裝的口袋,占
有一個滿意的位置。
萬年筆 有什麼值得羨慕的,當我想狼吞藍色的飲料,餵我以紅色的血液,哈哈!(中略)雖然,我常常被
插在西裝,可是,文明也有患病的時候,(後略)
原子筆 我該是理想的筆吧!(中略),冬天來了,寂寞得吐不出片言隻語,最傷心的是,我必須經常換換
科學心臟。(後略)
△ 所以筆的繪畫,只有動作的歡樂
爭執多無聊,生活就是為了幸福?
沒有淚的人生,沒有笑的存在
林宗源這類特殊形式的詩,相對於圖像詩,很少被提起。這類詩,不是吟唱,也不是描繪,而是思考。思考性的詩,詩人的發想很重要。黑板、筆,都是他生活中的事物,從生活體驗發想,讓閱讀者從中體會某種趣味和意味。
一九六七年八月號的《笠》,「笠下影」介紹林宗源。他這樣談自己的詩:
(一) 我的詩,產自樟腦樹的濃蔭,用筆與血漿繪畫的詩,在尋找一顆巨圓,足以容納一串怒吼、哀怨、失
望……的音符。
(二) 假若拳擊是詩,我是以一個突然的意念,給予光與電,用來完成一場有趣的拳擊。
為了美妙的一拳,我是以粗壯的手,以口語為手套,以最快,最平凡的姿勢,
向人生的臉,直接地擊出,好像不平凡,又有點滑稽的一拳。
在「笠下影」的「詩的位置」,林宗源寄給趙天儀的書簡中說:「我是默默地寫自己的詩,到《力的建築》,我才確立了自己的風格,從〈黑板〉一首起,我才打破了以往對形式的觀念。詩的形式在表現前是沒有所謂形式的,它只是一種心理的慣性,一種思維的秩序罷了。我們要打破這種思維的秩序,使詩的形式不死板而多樣化,使形式成為詩的生命的一部分。」並說他是《笠》行列中,「最有自己底特色的,不論是詩的題材,詩的語言,或詩的形式,都是與眾不同的,因此,歸入《笠》的行列,也是較有泥巴味的一位。」
家裡曾經營旅社,林宗源也算有坐鎮的掌櫃的身分。他的一些起自這種身分的詩,讓人一開眼界。他是府城台南人,算是城市居民,但城鄉分際不那麼明顯,家裡其實也擁有許多養殖魚塭,後來逐漸變成建築用地,也曾經營食品店。他的第一本詩集,是一九六五年在笠叢書系列出版的,是他自己所說的「確立了自己風格」的第一本詩集。
林宗源生活在府城台南,但不放棄泥土味。他有一首詩〈愈肥愈臭愈好的泥土〉是只生活在城市,沒有養殖耕作經驗的人不太能體會的。
愈肥愈臭愈好的泥土
一小節的蓮藕很快地生長起來
擠迫得不能轉身的地方
瘦瘦的東西並不哀怨
那蒼白的面孔有帶臭的笑靨
那赤裸的身體滿是沒有血的血管
也許沒有血的生活最美
賴在泥中不願站起來的蓮藕啊!
能逃避成熟的運命麼?
自我陶醉地綻開紅紅的夢
血色的夢一片一片凋謝了
幼弱的小蓮房
懷著害怕暴風的心情
漸漸地生長
不能靜止麼?
漸漸地成熟的蓮子
漸斷地接近死亡的蓮子
祈求一次暴風
讓他投入水中
在這個很臭的泥土裡
重生
這麼寫泥土,是因為林宗源的生活有養殖耕作的體會。成熟的蓮子會在汙泥裡重生。他這樣寫植物,詩裡沒有賞蓮時光的抒情,而是死與生的領悟。對照他寫魚塭的養殖魚,寫鰻魚、鯽魚、鯉魚,寫大頭鰱,甚至田鼠。他的視點常常放棄人的本位,反過來思索不同生命的存在課題。以鯉魚的角度,吃盡一切餵食料;但以水裡沒有養殖戶的魚塭主人的眼睛切入,發展出吃魚苗,吃主人的血,也就是血本,有反噬的意味。
〈鯉魚〉
投下米糠
我吃
投下水肥
我也吃
水裡沒有塭主的眼睛
吃
吃所有的魚苗
吃
吃主人的血
一九六○年代末到一九七○年代初,林宗源從《力的建築》詩集的一些觀念論,轉而聚焦在農漁養殖耕作的生態、人間關係探索。一九七七年的鄉土文學論戰前,他的詩與諸多標榜現代主義的敘述或逐漸轉而趨向純粹經驗論的抒情情懷不同。余光中在鄉土文學論戰時,力讚吳晟的鄉土詩是新鄉土詩的起點,似乎無視於林宗源的存在。只因為林宗源的鄉土詩,批評精神強,與吳晟的感懷歌詠相較起來,帶有較強的抵抗意味。以吳晟一舉抹消了《笠》的本土詩運動行跡,既有一解他在鄉土文學論戰時、以工農兵文學憂慮文學發展現象的指控,兼有對台灣本土詩發展的詮釋權主導意味。其實,吳晟的鄉土詩形貌和林宗源的鄉土詩形貌是不一樣的,吳晟詩行沒有火氣,反映的大多是牢騷、哀怨、農民性的一面,而林宗源則是另一面。
鄉土文學論戰的時際,林宗源逐漸轉向台語書寫,他的意識覺醒和語言覺醒幾乎並行。或說,覺醒的行動展現更明顯地顯示。〈人講你是一條蕃薯〉反思了台灣本土的境況,帶有自我批評的意味。
人講你是一條蕃薯
破開有黃色的肉
流著白白的血走勼佇土內
佇土頂開著連鞭會謝的花咧活
無愛日頭愛月娘豈有影咧
就是共你煎 煮 炰
甚至絞碎也不出手
有一點點仔的土及水
就忄麥瘦瘦仔大
有影無?
你的肉真甜
你的身價真粗俗
你予人坮佇土內
無意志也無想忄麥走出土孔
就是共你生食一半
你猶是會活 會大 會笑
你也無想忄麥反抗
干乾會曉怨嘆命運
流著白白的目屎
哮無聲音
你是不是咧哭?
人講你是一條蕃薯
破開有黃色的肉
假使你會流出紅紅的血
你的心也會變紅
你就會開芳花結恁的夢
無驚日頭無愛月娘
敢徛站你的土地揚眉吐氣
你是不是蕃薯
人講你是蕃薯
干乾會曉叩頭
互相爭忄麥活較大條
大條去予人人咬你一嘴的蕃薯
無土也會亂生根的蕃薯
去死
去死
通行台語詩的書寫常有表述符號的問題,常見的漢羅台文、全羅台文、漢字台文,有漢字羅馬字混合使用,全用羅馬字拼音或全以漢字,林宗源也不免有這樣的問題。以〈人講你是一條蕃薯〉這首為例,在不同時間不同版本,就常見作者更動用字的現象。這意味通行台語詩書寫的課題。
人講你是一條蕃薯
破開有黃色的肉
流著白色的血kiu ti土內
──《林宗源台語詩選》一九八八年.自立晚報出版部
人講你是一條蕃薯
破開有黃色的肉
流著白白的血kiu在土內
──《台語詩六字選》一九九○年.前衛
人講你是一條蕃薯
破開有黃色的肉
流著白白的血
會開在勼在土內咧活
──《泥聲合唱》一九九二年.文學台灣
人講你是一條蕃薯
破開有黃色的肉
流著白白的血走勼佇土內
──《林宗源集》二○○八年.台灣文學館
經歷特殊歷史構造的台灣,大清帝國的漢文時代,割讓給日本五十年的日語時代,戰後的通行中文時代,漢字台文並沒有相應的白話文變遷,導致漢字台文的口語化書寫有表述的難題。現在,全漢字、全羅馬字、漢羅並用,都有不同的主張和實踐者。語言文字的符號、工具、方法和精神層面都有挑戰及須克服的課題。林宗源在一九七七年十二月號《笠》第八十二期的〈行自己的路,唱自己的歌〉,鼓吹母語文字,主張「作為一個詩人,我以為應該用自己的腳,站在自己的土地,用自己的語言,唱出自己的歌」。而他也確實義無反顧地走上這條路,台語詩超過三百首詩以上,遠多於通行中文的一百多首詩。台語詩集已取代他的通行中文詩集。
〈人講你是一條蕃薯〉反思了台灣人被喻為蕃薯,或自喻為蕃薯的心情。自省之切、期望之深流露無遺。「假使你會流出紅紅的血/你的心也會變紅/你就會開芳花結恁的夢」,結尾的「去死/去死」,讀來令人心酸、心痛。
〈一枝針補出一個無仝款的世界〉,用母親修補小弟拆破的地圖,從中東、亞洲、北美洲、非洲、西伯利亞,不識字的母親彷彿修補出她心中的地圖。發展出母親將美國和中國的位置互易,舊蘇聯放在中東,日本和德國補在舊蘇聯,而自己也將母親手中的破衣衫接過來,補好我心內的破孔。台語詩如此發展世界視野,對照常見的許多作品投射在鄉野農村,是讓人眼睛一亮的詩想。
林宗源的國家想像呈現在〈理想國〉這首詩。他的世界觀照,在以巴衝突視野裡,留下〈黎巴嫩抗命歌〉,留下以阿拉法特演說辭的句子「我娶巴勒斯坦為妻」為題的作品,明顯地對以色列有所批評,顯示他的和平主義立場以及支持被壓迫宰制者的立場。
〈理想國〉
「人道」慢慢改造的人種
一群一群優生的民族
化個體的愛舞成群體的愛
化民族的愛舞成人類的愛
用愛建築的地球構成的聯合國
擁有一支軍隊管理世界的萬國之國
必須解散各國的軍隊
必須建立獨立的民族
(略四十一行)
林宗源的台語詩延伸他在通行中文詩的視野,他的生活性與口語化常常流露特殊的觀照性。經營旅社,寫了旅社掌櫃的觀照;家裡有養殖魚塭,留下許多相關養殖魚詩作;風溼病痛打擊他之前,喜歡運動的他,也有〈標槍〉這樣的詩;開設食品店也有食品店的詩。在一九七九年鄉土文學論戰之前,大多仍在通行中文詩的時期,他的詩就具有濃厚的鄉土性格。府城台南似乎並沒有讓他的詩帶有太重的都市性格,而是關聯於他生活中觸及的事象、物象,在靜觀或凝視發想他特殊的思維。
一般的鄉土性常反映在鄉村景象、農作事物,有的趨向田園風味,有的投注生活的辛勞,但林宗源的鄉土性是他在生活中的精神投射,有他存在論的視野。他並非勞動者,沒有肉體的勞動辛勞。他專注的,反而是去看、去想、去反抗的心意。他的鄉土既非農民性格,也不是工人性格,而是身歷其境的觀察與批評性格。極端非學院的林宗源,常被府城台南的文友以「阿舍爺」這種稱呼世家子弟、相對於「艱苦人」的「好命子」名稱稱呼他。但物質的寬裕卻培養出他精神觀照的特殊一面。他的對抗也反映在詩行裡,對父權有叛逆的一面,是生活況味或反政治威權的隱喻。
一九七八年八月號的《笠》八十六期,他有二首〈給父親的詩〉,留下這樣的行句:
沒有一件新的東西
在黑暗的內臟
使我想起
「天下沒有不是的父母」
可是,我又想,難道
「天下只有不是的子女?」
在黑暗的房子裡
應該有一件現代的東西
……
父親!你不希望看到你的兒子
真正地能夠獨立
傲然地站在你曾經站過的土地嗎?
──〈給父親的詩—1〉
對父權的反抗顯示林宗源精神的一個側面,他所有鄉土性的詩是從這種精神側面發展出來的。我常把林宗源和吳晟放在一九七○年代台灣鄉土詩的對照面,相對而言,用鄉土來喻示《笠》是一種輕率的指稱。《笠》的台灣本土性格,絕大多數是跨越語言一代的創辦人群的理論與實踐,應較具現代性。所謂的鄉土,用來相對於《現代詩》、《藍星》、《創世紀》,其實是本土性,是被殖民的殖民的相對性,源自特殊歷史構造,特別是政治構造的雙重性立場。鄉土性有刻意窄化的意味。
終戰時十歲的林宗源,小學低年級的日語教育;從小學中高年級以後的通行中文教育,讓他和他同世代的一些台灣詩人因小學時代跨越語言,母語似乎成了他貫穿、連續的語言條件。但台語的書面語又因為台灣長期沒有主體國家的歷史,而未能在口語化變遷時期相對漢字中文的白話文運動有所發展,從夾雜台語的通行中文發展到主張以台語書寫,甚至在一九八○年代,認為台灣文學一定要用台灣母語創作,他也不斷實踐這種主張,在一九九○年代末,與一群台語詩人群創辦「蕃薯詩社」,出版《蕃薯詩刊》,並退出《笠》的同仁身分。
從林宗源看鄉土,他的鄉土是開闊的,甚至有世界的觀照;從林宗源看台語書寫的實踐,他的詩情、詩想有進步性的一面,不僅是地域主義或鄉土性。曾經以一九四五年三月一日,盟軍轟炸日本殖民時期台灣的經歷,寫了二百多行三幕劇詩〈剪一段童年的日子〉,留下他十歲時人生經歷和二戰時的台灣大空襲形影,林宗源的人生,台灣與世界交織成他的詩舞台。他在自己生活的土地,以詩行認識、記錄、思考、批評,坦露了自己,也見證了他走過的年代。他的詩為鄉土性提供了更開闊的視野,他的國族觀形塑於被殖民的經歷,具有和平主義者的開放性格。他的意識覺醒反映在語言的覺醒。自由自在寫作的他,以獨特的眼光看他生活的世界。
意識的覺醒,語言的覺醒
──林宗源的鄉土性與國族觀
林宗源(一九三五~)是一九三○世代台灣詩人中特異的存在。
從一九五○年代中期,參加覃子豪主持的函授學校新詩課程,走上詩人之途。他的這一條路程,既因家境的無憂,也有因為風溼症不得不從台南二中高中部休學的疾患煎熬。他的詩人生涯交織在物質和精神不盡平衡的情境中,能自由自在從心所欲,盡情地書寫,卻又不能免於肉體之苦而有生命的另番感觸。
二十歲時(一九五四)有《藍星》覃子豪影響的抒情性,二十四歲(一九五八)因紀弦邀他出資支持而出任「現代詩社」...
推薦序
序說:在地,轉化,新生
──多面向的詩情與詩想
戰後台灣現代詩風景的開展,我以「雙重構造的精神史」視野,論述了「跨越海峽」的十二位詩人,「跨越語言」的八位詩人。流亡,殖民性對照在地,被殖民性;語言優勢,政治優勢對照語言劣勢,政治劣勢。但在戒嚴、專制體制之下,都是某種意義上的受害者。國共內戰失敗,跨越海峽的詩人隨國民黨中國來台,在反共國策指導,脅迫、流亡的主題無法被真正觀照,只能片面仇共,並沒有追索左右政治撕裂的民族傷痕。而跨越語言的詩人們,在失語狀況下,也受反共國策指導,無法反思之前被殖民歷史。在反共國策、戒嚴專制下,世界性的戰後意識在台灣並不存在。
《現代詩》、《藍星》、《創世紀》,三個戰後開展的主要詩社,分別在橫的移植、主知論;縱的繼承、主情論;新民族詩型論,不同的主張、實踐。主要是《現代詩》對立《藍星》。後來,《創世紀》接收《現代詩》的能量,形成《創世紀》對立《藍星》。跨越語言的詩人創立《笠》後,許多在《現代詩》、《藍星》、《創世紀》的本土詩人聚集在《笠》,轉而形成《創世紀》與《笠》的對立,亦即外來詩人與本土詩人的對峙。戰後的雙重構造也反映在雙重現代性,分別是中國的現代性、台灣的現代性,更是台灣的第二次現代性,更與戰前的現代性形成了延滯現代性。
《笠》的創社、創刊,是終戰第二十年,一九六四年《台灣文藝》創刊,彭明敏師生發表〈台灣人民自救運動宣言〉,意味著反攻大陸國策的破滅,台灣的覺醒。戰後政治禁制施加於文學,施加於詩的力量被打破。流亡情境高蹈化、內向化的詩,相對的是在地情境外向化的詩。內向化走向純粹經驗的主張,外向化走向現實經驗的主張,雙重構造的來源和去向反映了台灣現代詩歷史的特殊性格:不是左右意識型態之分,不是藝術論之別,更多的是國族認同之異。一九七○年代初,詩宗社相對現代派以藝術論結合,是以中國意理結合的短暫集團力量。《創世紀》從新民族詩型,而超現實主義,走向純粹經驗論,顯示了流亡情境無法與流亡地連帶起來植根的文化盆栽現象。關傑明的諍言指出在台灣的中國現代詩「脫民族性」,唐文標指出的「缺社會性」都顯示問題,但並未真正解決。鄉土文學論戰前後,以一九四○世代詩人為主的《龍族》,以一九五○世代詩人為主的《陽光小集》,以中國性和台灣性的不同主張,形成了戰後台灣現代詩民族論的分野。從而,在台灣,台灣現代詩取代中國現代詩。
繼雙重構造的精神史,論述二十位一九一○世代到一九二○世代及部分一九三○世代、跨海和跨語詩人後,我以在地、轉化、新生,論述二十位一九三○世代、一九四○世代(其中一位戶籍出生一九五○年,其實,是一九四九年生)詩人,成為我戰後台灣現代詩風景的延續觀照。一九一○世代、一九二○世代詩人,二戰後都是各個國家的主要詩人群,前者戰前已有地位,後者戰後登場。但跨越語言一代的台灣本土詩人,除特殊例子如吳瀛濤、林亨泰、錦連,
大多慢了十到二十年,與一九三○世代大約同時參與詩活動,這是戰後台灣人在自己的土地成為語言異鄉人的緣故。白萩和楊牧早就參與戰後台灣現代詩活動,但兩人均無跨海和跨語問題,我將之列入一九三○世代、一九四○世代群落。一九三○世代的楊喚、瘂弦、鄭愁予,則列入雙重構造的精神史跨海系列論述。
白萩和楊牧有特殊的地位,他們都早已參與詩活動,而且都已有光環。但白萩《風的薔薇》之後,《天空象徵》、《香頌》、《觀測意象》更有新貌,可惜一九九○年代以後因患病,沒有持續作品。楊牧則去葉珊之後,形成特殊地位。一個在現實社會,關注造型和精神;一個在學院,兼具東西方典律條件。如以美國詩發展來看:白萩是W.C.威廉斯,棄英國傳統,立美國風格;而楊牧則像T.S.艾略特重英國傳統。兩人都對漢語白話的鍛鍊極為用心,但白萩口語、楊牧雅言。一個是生活者,一個是學院派。兩人都出生於台灣,一在台中,一在同緯度的花蓮。生活者與學院派並非一九三○世代、一九四○世代台灣詩人僅有的兩種走向。更多的差異形貌,從雙重構造走向多元性。白萩有若冰雪象徵中的一隻鳥,冰雪象徵中的一株樹;而楊牧雖也有介入,但小心謹慎,更像詩藝之美的探索者,形塑瓷陶。白萩涉及許多當代世界詩,楊牧則在東西古典求索。白萩嚼生活之桑葉吐詩之蠶絲,楊牧在經典中吟詠流露詩意的綢緞。
有學院背景的一九三○世代、一九四○世代台灣詩人頗多,許達然、杜國清、陳明台、羅青、陳鴻森。但,許達然是歷史學者,治社會史,對第三世界至為關心,譯介了許多作品,也在自己作品呈現獨特的觀照;陳鴻森是中文學者,治經學史,詩業並不盡反映,但從寓言和現實交會,譜呈了民族論光影。羅青是英文學者,作品的異趣不見得有所關聯,他是較早被以後現代述之的詩人,出入東西古典,玩味生活現實;陳明台是先歷史後日本文學,也沒有學院詩人色彩,反民眾性、反大眾性色彩顯現疏離性格。杜國清與楊牧一樣,從西洋而中國文學,分別在美國的大學任教。杜國清也是有學院色彩的詩人。早期的杜國清重西洋,後期則重中國古典,他有《笠》的社會介入、現實觀照,但從美國隔岸看台灣的視野,心意大於實證。
理工背景的非馬和李魁賢,出身前台北工專,分別在核工和化工領域,兩人和文學院出身的大多數戰後台灣一些詩人的語文習氣不同。尤其是非馬,乾淨俐落,兼具詼諧,精簡構造的行句,深刻意涵,去除了中文修辭容易形成的過度潮溼性,有特殊的形式風格。李魁賢的樸實性,也不同於常見的修辭過剩,直抒其意,但以發想實踐他現實經驗、藝術功用的主張。兩人都在譯介世界詩貢獻良多,視野不只中國。
林宗源和吳晟,是鄉土詩的兩個代表詩人。一在台南,一在彰化,對於土地的吟詠都專注。林宗源的批評意識和吳晟的擁抱意識,各異其趣。林宗源愛鄉土,但有自我批評,他甚至愛深責切,在一首以蕃薯為喻作品,以「去死/去死」重話說台灣,他的鄉土不局限台灣,觸及世界。吳晟的鄉土是歌詠,是吟唱,有愛戀,有憂傷。他認命,他怨艾,對自己的鄉土有從阿祖、阿公到阿爸到自己,一路踏過來的情懷。他的詩視野,中國遠大於世界。他強調不談詩藝、人生、社會,見到的是他的詩藝觀、人生觀和社會觀。林宗源也是戰後台灣現代詩台語文書寫的先聲。
敻虹和席慕蓉是兩位各具特色的女詩人。敻虹從紅塵到空門,情念之旅有轉折;席慕蓉從大眾性到原鄉風土,也是曲折變化。敻虹清新、細膩、婉約的抒情,一九六○年代和葉珊時期的楊牧是東台灣雙璧。後來,她的東台灣書寫,在地誌詩留下指涉。隨著人生閱歷成長、變遷,轉而佛禪心性;席慕蓉以散文家,在一九九○年代,曾是詩歌流行現象,詩集暢銷,譽謗兼之。但在重拾蒙古身分後,在她「記憶的山河」和「山河的記憶」吟詠,另有沉澱,展現新境。
喬林的山林風情畫補足了戰後原住民詩人尚未登場的真空現象,他的詩捕捉了原住民在山地部落生活的情境,以宛如繪畫的速寫記述了詩情。以土木工程師在道路工程施設行旅留下一些山林記事。他回到城市,人間浮世繪的點描則是另一種風景。汪啟疆和拾虹,有較為特殊的海洋經驗。前者是海軍將領,擔任過艦隊指揮官,巡弋海域的航程不只見識驚濤駭浪也環抱島嶼台灣,他有歷史感和守護心,以及基督徒信仰,思考在島嶼台灣的家國情境。拾虹則像一個漂泊者,在造船廠擔任塗裝工程師的經歷,船舶的航程是離開,是返回,是漂流,是離散。船就像台灣,風雨飄搖的歷史有迷惘,有不安。他的詩彷彿漂流的浪漫情和孤獨心,汪啟疆執於守護,拾虹流露徬徨心。
曾貴海、鄭烱明、江自得三位醫生詩人,都在一九六○年代末登場,但曾貴海和江自得因醫療生涯,中斷詩業,遲至一九八○年代末,再續詩志,鄭烱明則在一九六○年代末、一九七○年代,即嶄露頭角。他以平凡的語言、即物性觀照,捕捉時代性、現實感。江自得重拾詩業以後先以聽診器診斷台灣,對歷史的病理多所觸探,二二八事件、白色恐怖都在他詩的病歷反思,更進一步在史詩投入。對美意識的探索也是他涉及的面向,更捕捉生活哲思於短詩行,詩業取代行醫。曾貴海則一面投入社會運動場域,一面在詩的領域互映。他與江自得互相照映,既以詩探觸原住民,也在客語詩耕耘,更有通行台語詩,有史詩型書寫,也有仿俳詩。他的環境、自然書寫,突出投入社會運動的心。
蘇紹連以散文詩為人所知,以驚心見長。他從中國古典語境表述現代詩情,也從西方繪畫形色借喻心影,變易於各種形貌。講究奇巧,在長敘事與童話情境均有涉獵。同樣執於散文性、古典語境的陳鴻森,藉寓意探觸戒嚴時代的政治荒謬情境,鞭辟入裡,留下證言,意味深長。
一九三○世代、一九四○世代詩人,已無之前世代的跨海、跨語問題,在通行中文以及在地的條件,展開與戰後初期、前行代不同的詩歷程。其中,白萩、楊牧的葉珊時代、敻虹,早於一九五○年代末,即嶄露頭角。但與一九三○世代、一九四○世代,在一九七○年代、一九八○年代之後,形成與跨越海峽、跨越語言不同的詩動向。從雙重構造走向多面向的世代性,在往後的時代展現出與戰後初期不同的新風景。白萩的語言鍛鍊走向口語、生活化,走向作為見證的詩歌,楊牧的語言鑄造執於雅語、書房性,執著於情念的吟詠。楊牧創作豐沛在學院化詩壇建構了聲勢;白萩因健康因素,一九九○年代以後,淡出詩壇。兩人在戰後台灣現代詩史的位置,因而有所差別。
戰後台灣現代詩雙重構造的新傳統在一九三○世代、一九四○世代的延伸,呈現了更多樣的詩風景。戰後據台的中國意識,本土發展的台灣意識,相互沖激,衝擊,轉化,隨著民主化的演進,形成漢字中文的新語言情境,既與之前中國新文學的傳統不盡相同,也不同於一九四九年,與中國另易其幟的中文語格有異。相對於通行漢字中文,本土的通行台語發展現象展現了另一種詩的形貌,正在進行中,宜另外特別審視。
一九三○世代和一九四○世代的詩人,突破了戰後初期「跨海」與「跨語」雙重構造的語言難題,走向不盡與前行世代相同的政治與文化桎梏困境不同的社會條件。一九六○年代以後,台灣的現代詩狀況逐漸形成在這個島嶼場域的新動向。《笠》的創社、創刊意味著戰後二十年,從「在台灣的中國現代詩」走向「台灣現代詩」的進程。現代與本土的交織與之前現代與疏離本土的漂浮狀況不同,呈現新的詩情與詩想風景。
白萩的本土是現代的,楊牧的漢語古典與西洋古典交融也不同於中國的詩面向。他們與跨海、跨語世代早有爭鋒,與崛起的新世代競逐,跨越時代展現風華,兩人的鮮明對比有跨海與跨語世代的異曲同工之況。但大多一九三○世代、一九四○世代詩人,光譜更為擴大,《現代詩》、《藍星》、《創世紀》、《笠》的詩學都被觀照、吸收、兼具,新社會的現實風土成為鏡與窗,開拓了新時代的詩風景,與持續活躍的跨海、跨語世代並行在詩史的新路程。
一九七○年代的鄉土文學論戰,既是文化的、也是政治的。政治宰制逐漸被改革力量鬆綁,詩與文學的社會責任要求對藝術與現實、純粹與介入、參與,改變了生態。從中國,在台灣的中國到台灣,現實場域逐漸面對台灣本土。一九八○年代的政治狂飆運動及一九九○年代的大眾消費社會形成,民眾詩與大眾詩分別是政治性與商業性對應。一九三○世代和一九四○世代,多少有所影響,但之後的世代更甚。一九三○世代和一九四○世代處於其間,兼具了之前、之後的轉型期程,構成戰後台灣現代詩史的世代性格,成為時代風景。
從《現代詩》、《藍星》、《創世紀》到《笠》,一九三○世代、一九四○世代先後登場;而一九七○年代的《龍族》和一九八○年代的《陽光小集》,既是中國性和台灣性的跨越,也是一九五○世代崛起的現象,社會條件和傳播條件都發生變化,以報紙副刊為場域的詩壇,交織作者、編輯人、學者的聚光現象,不在我論述對象。一九五○世代、一九六○世代,甚至更新世代,雖也在我的閱讀、觀照中,特別是台語詩人和原住民詩人的紛約登場,為戰後台灣現代詩呈現了多樣風景。只能期待有餘裕餘力時或加以論述了。
從跨海、跨語的雙重構造二十位詩人到多面向的詩情與詩想二十位詩人,我以四十位詩人為對象加以探察觀照,以我詩之歷程的閱讀、體會,進行簡單的詩人論和作品論。他們是我前行代與同世代詩藝的探索人,我們一起走在戰後台灣現代詩墾拓的路途,我探察他們,觀照他們的詩心。這是我對戰後台灣現代詩史的認識、記錄、思考與批評的某種重建作業,期待對戰後台灣現代詩風景與詩史提供某種證言。
序說:在地,轉化,新生
──多面向的詩情與詩想
戰後台灣現代詩風景的開展,我以「雙重構造的精神史」視野,論述了「跨越海峽」的十二位詩人,「跨越語言」的八位詩人。流亡,殖民性對照在地,被殖民性;語言優勢,政治優勢對照語言劣勢,政治劣勢。但在戒嚴、專制體制之下,都是某種意義上的受害者。國共內戰失敗,跨越海峽的詩人隨國民黨中國來台,在反共國策指導,脅迫、流亡的主題無法被真正觀照,只能片面仇共,並沒有追索左右政治撕裂的民族傷痕。而跨越語言的詩人們,在失語狀況下,也受反共國策指導,無法反思之前...
目錄
序說:在地、轉化、新生
──多面向的詩情與詩想 李敏勇
意識的覺醒,語言的覺醒
──林宗源的鄕土性與國族觀
真摯地吟唱嘹亮的自由之歌
──兼為台灣詩人與美國詩人的非馬
在冰雪象徴中的一隻鳥,在冰雪象徴中的一株樹
──戒嚴時代白萩的詩見證
從工廠到事務所的變遷,在台灣與世界梭巡
──勤勉的耕耘者李魁賢
關於公理與正義的問題
──楊牧小心謹慎的藝術涉事和介入
從愛之繭化翅飛翔在梵唄的音波
──𡕷虹從紅塵到空門的情意之旅
在不是詩的社會寫社會的詩
──散文家也是詩人的許達然
漂泊於情念之途的憂魂
──從塵世野地的悲歡到砌築宮殿樓閣的杜國清
經歷大眾風華,沉澱於原鄉風土
──在記憶的山河和山河的記憶吟詠的席慕蓉
速寫山林風情畫,點描人間浮世繪
──單純意義的狩獵者,感覺重於精神的喬林
歌詠農鄕愛戀,吟唱家園憂傷
──在鄉村田野發出樸素聲音的吳晟
在海洋的浪濤與島國的風土編織
──汪啟疆的詩性情懷與認同形影
在夢與現實漂流的浪漫情與孤獨心
──以詩為自己療傷並成為生之註記的拾虹
謳歌人間愛,守護家園,為國族造像
──曾貴海的生命情懐和社會像
凝視之眼 ,存在之心
──鄭烱明的扺抗詩學
疏離感,漂流心:反民衆性,反大衆性的異質形影
──陳明台的孤獨位置
優遊詩與畫之間,進出現代與傳統
──自由自在解構建構,穿梭意義柵欄的羅青
從聽診器診斷台灣,歌詠福爾摩沙與美的日常巡禮
──江自得實證性與觀念性交織的詩意吟詠
在隱形、變形、定形變易中,單純寫詩人的繁複形影
──絞盡腦汁,在古典語境和現實經驗編織符碼的蘇紹連
現實的寓言,寓言的現實
──陳鴻森民族論、國家觀的歷史正反虛實光影
附篇:《龍族》和《陽光小集》
──戰後台灣現代詩民族論的分野
序說:在地、轉化、新生
──多面向的詩情與詩想 李敏勇
意識的覺醒,語言的覺醒
──林宗源的鄕土性與國族觀
真摯地吟唱嘹亮的自由之歌
──兼為台灣詩人與美國詩人的非馬
在冰雪象徴中的一隻鳥,在冰雪象徴中的一株樹
──戒嚴時代白萩的詩見證
從工廠到事務所的變遷,在台灣與世界梭巡
──勤勉的耕耘者李魁賢
關於公理與正義的問題
──楊牧小心謹慎的藝術涉事和介入
從愛之繭化翅飛翔在梵唄的音波
──𡕷虹從紅塵到空門的情意之旅
在不是詩的社會寫社會的詩
──散文家也是詩人的許達然
漂泊於...
商品資料
出版社:九歌出版社有限公司出版日期:2022-06-29ISBN/ISSN:9789864504572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352頁開數:25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