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當你發現自己和大多數人站在同一邊時,你就該停下來反思一下。」
他是重大歷史事件的參與者,
他是開創美國小說口語化的先河,
他是最能代表美國民主精神的作家,
──幽默之王馬克・吐溫
被熊熊戰火燃燒的密西西比河、在西部拓荒者的聚散地目睹不公的悲劇、投身令人醉心的淘金大潮……以自身童年時代的歡樂與悲哀,書寫出具有濃郁的民間生活情趣。
▎美國文學界的林肯
──沒有任何美國作家如他那般博學及熟知多方面的美國生活
第一位出身於非東部的作家!擁有印刷業、領航員、礦工、記者的多元經歷,歷經美國資本主義到帝國主義的發展過程。
不咬文嚼字,用樸實自然的筆觸,充滿著生之喜悅、冒險、進取、輕快、幽默、對舊的文化不敬、嘲笑傳統和假正經。
從輕快調笑到辛辣諷刺再到悲觀厭世小說,言簡意賅、潑辣有力、富有戲劇性都為今後盛行不衰的西部小說和電影塑造了典型。
▎熱愛冒險的一生
──扛著債務的重擔重拾環遊世界的理想?
馬克・吐溫成長過程身處西部大開發的時代,見到了人人都有可能成功的光景。他籌措資金創立出版公司,他投身於發明創造排字機,不幸的是這些都使他宣告破產。
為了還債,他開始又一次的環球巡迴演講,橫跨歐亞非三洲的旅行為他提供更多的創作養分,「冒險」是他作品中的另一個關鍵字,是美國亟欲建立的另一個新形象。
▎喜劇的外表下包裹著意想不到的深度
──他是年代的最佳寫照
他深刻揭露了美國「民主選舉」的虛偽,為不人道的奴隸制度發聲;
他辛辣嘲諷了資產階級競選中的舞弊行為,為美國政治畫上一幅絕妙的諷刺畫;
他強烈譴責侵略他國的列強,並擔任反帝國主義聯盟的副會長;
他感受生長的時代和環境的影響,並淋漓盡致地反映在文學中。
▎不可動搖的經典《哈克歷險記》(Adventures of Huckleberry Finn)
──飽含多重意義與清晰意涵的巨作
它是美國文學作品的「獨立宣言」,高呼了奴隸制的不公;
它是歌頌友誼的讚歌,影響不亞於一場文學革命;
它在語言文體風格上的成就開創了美國文學的一代文風;
它在美國文學史乃至世界文學史上具有無可取代的地位。
它是馬克・吐溫文學創作的最高成就,任何人都無法動搖!
▎英國文學洪流中殺出的本土先河
《紐約時報》在他逝世之日預言:「他的名聲是永遠不會磨滅的。」
在他之前,英國文學在美國土地上蔚為流行。
馬克・吐溫結合了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他總是將人物進行誇張、荒誕的描寫,把所要表現的東西都無限的擴大化。
馬克・吐溫比美國任何作家去過的地方都要多,他歷經最真實的邊疆開拓,文中飽含拓荒者的精神與粗獷的幽默,誇張性故事、冒險經歷與生動的人物素描,讓他開創屬於美國文學的一片天。
★本書特色:馬克・吐溫是一位極具魅力的幽默大師,他以獨有的寫作風格與展現美國風情,撰寫出一篇篇代表美國文學獨特韻味的經典名著。他的一生涵蓋了美國擴張的時期,創造了一種符合美國民族精神的散文文體。
作者簡介:
潘于真,從小熱愛文學、世界史,對東西方文化都有深入的研究。小時候的夢想是當旅行家環遊世界,如今為了照顧孩子,雖不能常常出國旅遊,但可以寫下自己認識的世界各國人物,希望能以此激勵孩子們和更多讀者勇敢追尋夢想。
何水明,專職編者。
章節試閱
成為焦點人物
在舊金山,馬克・吐溫靠著稿費,本來過著較為安定的生活。但發生了一個意外事件,使得馬克・吐溫不得不離開。
一天夜晚,馬克・吐溫的朋友史蒂夫・基利斯跟人打架鬥毆,把一個酒館的老闆打成了重傷,當即以犯有殺人未遂罪而遭到了逮捕。馬克・吐溫為了史蒂夫,主動到警察局擔保,但史蒂夫在獲得假釋後逃跑了,沒有到法庭受審。警察局追究擔保人馬克・吐溫的法律責任,因此他被迫逃出了舊金山。
史蒂夫的哥哥詹姆斯是個老淘金者,在深山老林裡修建了一間木板房,他得知總愛惹麻煩的弟弟讓馬克・吐溫受到了牽連而無處藏身時,就熱情地邀請馬克・吐溫到他那裡躲避一段時間。
於是西元1864年12月,馬克・吐溫跟隨詹姆斯去了內華達山區的採金小屋,過起了採礦工的艱苦生活。
馬克・吐溫白天和幾個礦工在山坡上做些輕鬆的挖掘,晚上則在小屋裡聽詹姆斯和其他礦工講故事。這些老礦工都是講故事的能手,他們叼著菸斗,坐在火堆附近,編造一些離奇、浪漫的故事。
詹姆斯收藏了許多好書,他擅長講故事。到了夜晚,馬克・吐溫就喜歡跟他聊天,聽他講一些詼諧幽默的民間故事和傳說。
在獵戶、農民和淘金者中,流傳著一個「回聲」的故事。故事中的「我」來到某地,看見遠處巍然聳立的高山,由於相隔遙遠,說話的聲音到達山谷後又傳回原地時,需要6個小時。為了不睡過頭,只要在入睡前對著高山大聲喊道:「該起床啦!」第二天清晨,回聲就會及時地喊醒你。這個故事聽起來真是好有趣。
每晚,在搖曳閃爍的火光裡,馬克・吐溫就默默地吸吮著西部幽默故事的乳汁。
馬克・吐溫後來在演講中反覆講述的小故事《什麼事難倒了冠藍鴉》,也是在此時聽詹姆斯講的。說的是一隻冠藍鴉叼了一個橡實,停在木屋上,碰巧看到一塊木板上有個洞,牠就把那橡實丟進去。誰知那個洞是直接連通屋裡,那隻可憐的、天真的鳥卻想讓屋裡堆滿橡實。
詹姆斯豐富的想像力,曾給他招來了很大的麻煩。有一天,一個印第安女人走過來,想向他們兜售大青梅那樣的野果。迪克・斯托克住在這木屋已經有18年了,他知道這種東西不好吃。不過他也沒什麼心機說,以前從沒有聽說過這種果實。
然而,這句話對詹姆斯來說就足夠了。他把這種野果大加讚頌,說得天花亂墜。他說自己吃過好多次了,只要加點糖煮一煮,在美洲大陸上再也沒有什麼東西比這個更美味的。
迪克實在是聽不下去了,他打斷了詹姆斯的話。迪克說,既然果子這麼鮮美,為什麼沒有在當地種一些呢?這一問,讓詹姆斯張口結舌地站了好一陣子。但是詹姆斯不是那種甘心屈服或承認錯誤的人。他假裝說,能有機會再一次欣賞上帝贈送的珍品,真是太好了。隨後,他把這些果子買了下來,還笑瞇瞇地說,能有這個口福,他真是高興極了。倘若迪克和馬克・吐溫不想和他一起品嚐的話,他也不在乎。
隨後,詹姆斯拿來了一個10公升的煤油筒,灌了半筒水,放在火上。把十多個果子倒了進去,等水一開,他便把一把紅糖放進去。水還在滾,詹姆斯時不時地嘗一嘗這糟透了的食物,這果子越煮越爛,越煮越軟。他就舀起一湯匙嘗一嘗,咂咂嘴,裝得很滿意的樣子,同時還說最好再加點糖。隨後,詹姆斯就把一把糖倒了進去,讓它再滾一會,一把糖又一把糖放進去。
詹姆斯一連嚐了2個小時,迪克和馬克・吐溫在旁邊一直在嘲笑他,可他一點也不動聲色。
最後,詹姆斯說果子煮好了,煮得非常好。接著,他給每人舀了一份。但大家發現那麼多糖根本就沒有改變果子可怕的酸味,酸得讓人受不了。
大家吃了一口就放下了,只有詹姆斯還在一點一點地喝,並且還一股腦讚不絕口。到後來,連他的牙齒和舌頭都發炎了。在後來的兩天裡,詹姆斯一點東西也沒吃,牙齒和舌頭痛得厲害,根本就碰不得。即便如此,詹姆斯仍在吹噓那糟糕透頂的果子,還一股腦稱頌上帝。
就這樣,在不時發生的有趣的事件中,一個多月過去了,但是他們仍然沒有找到金礦。為了找到金子,馬克・吐溫他們又遷到卡拉維拉斯縣的安模鎮去。
一月分的天氣,陰溼且冷,淘金者只好去酒館裡聊天,講故事,消愁解悶。在這裡馬克・吐溫又聽到了許多奇妙的故事。
有一次,他聽說了一隻青蛙的故事。有個叫科爾曼的礦工養了隻善跳的青蛙。他自知這是項了不起的本領,就找人賭輸贏。這天,鎮上來了個陌生人,科爾曼提出和他打賭。
但陌生人沒有青蛙,科爾曼就把自己的那隻交由他看管,自己去到水窪裡抓來一隻給他。科爾曼離開時,那人餵了青蛙一把鉛彈。結果一比賽,那陌生人贏了。該文的妙處,與其說是講青蛙,還不如說是揭示典型的遙遠西部居民形象。
1865年4月,南北戰爭結束的消息傳到西部的深山老林,馬克・吐溫於是從礦山小屋裡出來,回到舊金山當起記者。此時,他已經30歲。經過十幾年的闖蕩,他有了明確的人生目標。
紐約一位出版商想出一本阿特穆斯・沃德的短篇特寫集,沃德建議馬克・吐溫也寫一篇。於是他就把那篇青蛙的故事寫下來寄去了。但是因為路途遙遠,稿子寄到紐約時,那本集子已經編好了,於是它被推薦給《週末》雜誌,並於1865年11月在該刊發表,這就是馬克・吐溫最有名的故事之一《卡拉維拉斯郡著名的跳蛙》。
在故事裡,馬克・吐溫把科爾曼改名叫吉姆・斯邁利。斯邁利無論碰到什麼事情都要與人打賭。「別人想要怎麼賭,他就怎麼賭,只要他能和人家打賭成功,他就心滿意足。」
「要是有人鬥狗,他也要賭;有人鬥貓,他也要賭;有人鬥雞,他也要賭。哪怕有兩隻鳥落在籬笆上,他也要和你賭哪一隻先飛。」
斯邁利是故事的主角,在他身上生動可笑地展現了一種西部淘金者的狂熱和夢幻精神。故事的講述者西蒙・惠勒,是位幾乎被生活遺忘的老礦工,為人溫和、樸實。他對有人來跟他聊天感到非常高興。他坐在酒吧間火爐邊的椅子上,從對方的問話岔開,用一種西部特有的口吻講述斯邁利的故事。
西蒙・惠勒是紳士風度與粗俗的西部人的融合,他的冷嘲熱諷深刻揭示了故事的內涵。斯邁利是故事的主角,而西蒙・惠勒才是真正使這個故事不朽的人。
《卡拉維拉斯郡著名的跳蛙》的問世,代表著馬克・吐溫文學事業的開端,是他一生中的又一個轉折點。
1865年,馬克・吐溫還寫了一個短篇,即《一個沒受上帝懲罰的壞孩子的故事》。壞孩子吉姆做了許多件壞事,在家偷吃果醬,在外偷摘蘋果,在學校裡偷他人小刀卻嫁禍於人等,但他卻從未受到像學校教科書裡所說的那種應得的處罰。吉姆長大後愛酗酒,還殺妻滅子,利用欺騙和無賴的手段發了財,當上州議員。
這則故事的玩笑背後,隱含著明顯的寓意。在這個虛偽的世界裡,宗教教義麻痺了善良的人,飛黃騰達的人則是邪惡之徒。
此時馬克・吐溫厭倦了記者乏味的生活,他需要充分地展現自己。於是他決定進行一次旅行演講,把自己當記者和旅行中的故事講給聽眾,介紹一些能促使他們深思熟慮的事實。
因此馬克・吐溫又找到了一個新職業──講演人。後來他在講演中又增加了滑稽成分。馬克・吐溫在全國各城市演講時,總是習慣夾著講稿,但他卻從來沒在演講時翻過它,最後稿子散得到處都是,亂蓬蓬地不像樣,讓人看了就覺得很好笑。
在紐約時,馬克・吐溫得知一家公司決定舉辦一次環球旅行,遊客將遊覽希臘、義大利、法國、巴勒斯坦等地。馬克・吐溫想辦法使自己以通稿記者的身分參加了這次旅行。
1866年3月,馬克・吐溫接受了《薩克拉門托聯合報》的邀請,作為他們的特派記者去夏威夷群島訪問,條件是每月寫4篇通稿,以報導在那裡的所見所聞,每篇稿費20美元。
夏威夷當時是一個鮮為人知的神祕之地,它那神祕的土著王國、迷人的草裙舞、四季飄香的花草、奇妙的火山等,令人實在是嚮往。
馬克・吐溫騎馬走遍了歐胡島、夏威夷、毛伊等島,行程達300多英里。他觀賞了世界上最大的活火山,海拔3,000多公尺的莫那洛火山噴發熔岩的奇景。馬克・吐溫從小就愛探險,他不顧嚮導的勸阻,竟然跟另一位膽大的遊客,在火山底步行了兩英里。
他們到了長長的永不熄滅的熔岩火海附近,不慎中途迷路了,他們索性就在那裡欣賞烈焰翻騰的火海奇觀,度過了一個興奮的不眠之夜。
離開莫那洛活火山後,馬克・吐溫又登上了海拔3,000多公尺的哈萊亞卡拉死火山,這是世界上最大的火山口,周長約50英里。
就在此時,傳來了「黃蜂號」客輪在太平洋上起火遇難的消息。於是馬克・吐溫馬不停蹄,乘船在海上度過了40多個日夜,抵達「黃蜂號」船上死裡逃生的倖存者們所在地點,對倖存者進行深入的採訪。倖存者只有15人,他們帶了約10天的糧食,乘坐一艘小船在海上漂流43個晝夜後,抵達夏威夷。他們一個個看起來瘦骨嶙峋的。
馬克・吐溫在採訪後,通宵達旦寫稿,以最快的速度做出了極其詳盡而生動的報導。他的稿子剛好趕上一條正要動身去舊金山的大帆船。這是發往加利福尼亞的唯一一篇詳情報導。消息在報紙登發後,引起全國性的大轟動。報紙老闆也深感得意,付給馬克・吐溫十倍的稿費。
馬克・吐溫在夏威夷群島觀光了四個多月,他在當地土著民族人民的身上看到了許多很美好的東西。同時他也發現美國正在企圖吞併和控制整個夏威夷群島。
幾年後,馬克・吐溫寫了一篇政論《為什麼我們要吞併夏威夷群島》,對他當時在夏威夷群島耳聞目睹的美國的強盜行徑予以無情的揭露和辛辣的諷刺。
1866年7月19日,馬克・吐溫回到了舊金山。他發現自己成了萬眾矚目的焦點人物。以前馬克・吐溫不過是遙遠地區的幽默小品作家,然而現在全國各地已有數以萬計的人讀過他的作品,他開始出名了。
一家戲院的主人托馬斯・麥奎爾建議馬克・吐溫,如今是他出名的大好時機,要趁熱打鐵,衝進演講的陣地!於是,馬克・吐溫就這麼做了,他宣布要就夏威夷群島的事做一次報告。
馬克・吐溫租了一家劇場,張貼出海報,海報的末尾一句是:「門票1元,7點半開門,8點開始將出現麻煩。」結果是,馬克・吐溫的預言還挺靈驗,麻煩的確在8點開始了。因為馬克・吐溫發現面前只有一個聽眾,他嚇得從頭到腳幾乎都癱軟了。這樣持續了2分鐘,讓人感到非常難受。
但是,馬克・吐溫的冒險行動成功了。一開始的怯場心理消除後,他自如地在臺上講起來。聽眾也陸陸續續走進來,到座無虛席。他天生的氣質以及他從沃德、賴特、詹姆斯等人的表演中學來的技巧派上了用場。他臉上始終保持一種天真無邪,甚至冷漠的表情,用一種慢條斯理的語調講著一個個笑話,全場笑聲雷動。
在幽默的領域裡,馬克・吐溫了解到重複的威力是很大的,幾乎任何一個用詞確切的習慣用語,只要每隔一段時間鄭重其事地重複它五六次,最後總會逗得人家忍不住笑起來。
當馬克・吐溫在舊金山試圖進行第二次講演時,他曾刻意證實這個道理。第一次講演,馬克・吐溫取得了成功,他很滿意。然後他準備進行第二次講演,但是自己又有點怕,因為開頭15分鐘並不幽默。
因此,馬克・吐溫覺得有必要開頭就讓全場笑一下,如此一來,就能和全場聽眾感情融洽起來,而不是聽任場上逐漸凝聚起一種吹毛求疵的情緒。心裡有了底,於是馬克・吐溫就定下了一個方案,其大膽的程度,令馬克・吐溫後來回憶起來,還不敢相信自己當初竟有那麼大的勇氣做出這樣的決定。
在首場演講成功後,馬克・吐溫又在加利福尼亞和內華達各大城市作了3個月的巡迴演講。他對演講的信心越來越足,技巧也愈加嫻熟,財源也滾滾而來。
馬克・吐溫到各地演講旅行時,經常會遇到一些很有趣的夥伴。在演講委員會的人把馬克・吐溫送到旅館後,他經常有機會跟他們愉快地聊聊天。
演講也是需要講究技巧的。馬克・吐溫採取了在加利福尼亞時遇到的一種介紹方法。那是在紅狗村裡,一個懶散的、體格壯實的礦工鄭重其事地創造出來的。當時聽眾堅持讓他上臺介紹給馬克・吐溫。
這個礦工站在那裡,想了片刻之後,說:「對這個人我不太了解,不過至少有兩件事我倒是知道的,一是他從沒有蹲過監獄;二是我不明白這是為什麼。」
這個演講技巧一度效果很好,後來報紙登了出來,就失去味道了。之後馬克・吐溫乾脆把作自我介紹這一套,通通取消了。
馬克・吐溫時常會遇到一些小小的冒險。有一天,他來到一個鎮上時遲到了,委員會的人沒有等在那裡,也沒有看到有雪橇。於是,馬克・吐溫乘著月光逛到一條街上,發現人們都朝著一個方向湧過去。馬克・吐溫由此判斷,那群人應該是去聽演講的,於是他跟隨著人群往前走去。果然,那群人正是往演講大廳去的。馬克・吐溫慶幸他找對了隊伍。到了大廳,馬克・吐溫想擠進去,可是被收票的人給擋住了。收票人說:「請把票拿出來。」
馬克・吐溫彎下身子,低聲地對收票人說:「沒有什麼票,我就是要演講的人。」
對方鄭重其事地瞇起一隻眼睛,用周圍的人都能聽到的聲音說:「不,你不是的。到現在為止,你們已經有3個人進去了。今晚下一個演講者要進去的話就得付門票。」為了不延遲時間,馬克・吐溫只好支付了門票錢,因為這是避免麻煩的最直接的辦法。
還有一次,馬克・吐溫到一個小城市演講。他想找一家旅館過夜,旅館服務臺上的職員請他將名字寫到旅客登記簿上。
馬克・吐溫先看了一下登記簿,發現很多旅客都是這樣登記的,比如:拜特福公爵和他的僕人。
於是,馬克・吐溫也寫道:「馬克・吐溫和他的箱子。」
在演講之前,他還想先理髮。下定決心後,馬克・吐溫走進理髮店,他坐下來等待理髮。這時,為他服務的理髮師問他:「你喜歡我們這個城市嗎?」
「啊!喜歡,這是一個很好的地方。」馬克・吐溫說。
「您來得很巧,」理髮師繼續說,「馬克・吐溫今天晚上要發表演講,我想您一定是想去聽聽囉?」
「是的。」馬克・吐溫不動聲色地說。
「您拿到票了嗎?」理髮師關心地問道。
「還沒有。」
「這可太遺憾了!」理髮師聳了聳肩膀,兩手一攤,惋惜地說:「那您只好從頭到尾站著了,因為那裡不會有空座位。」
「對!」幽默大師說,「和馬克・吐溫在一起可真糟糕,他一演講我就只能永遠站著。」
這就是幽默大師的魅力,走到哪裡,快樂就帶到哪裡。在他的語言風格裡,總是充滿了詼諧和幽默。他還很有自嘲的精神。善於諷刺挖苦一些不友善的朋友,也善於製造一些小小的快樂。即使別人對他充滿敵意,他也能巧妙地運用語言功力予以化解。
成為焦點人物
在舊金山,馬克・吐溫靠著稿費,本來過著較為安定的生活。但發生了一個意外事件,使得馬克・吐溫不得不離開。
一天夜晚,馬克・吐溫的朋友史蒂夫・基利斯跟人打架鬥毆,把一個酒館的老闆打成了重傷,當即以犯有殺人未遂罪而遭到了逮捕。馬克・吐溫為了史蒂夫,主動到警察局擔保,但史蒂夫在獲得假釋後逃跑了,沒有到法庭受審。警察局追究擔保人馬克・吐溫的法律責任,因此他被迫逃出了舊金山。
史蒂夫的哥哥詹姆斯是個老淘金者,在深山老林裡修建了一間木板房,他得知總愛惹麻煩的弟弟讓馬克・吐溫受到了牽連而無處藏身時,就熱情...
作者序
序
馬克・吐溫(Mark Twain,西元1835~1910年),原名塞繆爾・朗赫恩・克萊門斯,是美國的幽默大師、小說家、作家,也是著名演說家。
馬克・吐溫出生於密蘇里州佛羅里達鎮。幼時家境貧困,12歲時因父親去世輟學,開始到印刷廠當學徒。1851年,在他的哥哥創立的報社中當排字工人,並開始發表幽默小品。21歲時,馬克・吐溫成為密西西比河上的領航員。這一段經歷為他今後的創作提供了許多素材。
1861年,美國南北戰爭爆發,馬克・吐溫隨哥哥去內華達。先捲入淘金熱潮,後到報社工作,從此開始創作生涯。1863年開始使用「馬克・吐溫」的筆名。1865年,他在紐約一家雜誌發表幽默故事《卡拉維拉斯郡有名的跳蛙》(The Celebrated Jumping Frog of Calaveras County),使他聞名全國。
1870年,馬克・吐溫與歐麗維亞・蘭登・克列門斯(Olivia Langdon Clemens)結成忠誠的伴侶。1873年,馬克・吐溫與查爾斯.達德.華納(Charles Dudley Warner)合寫的《鍍金時代》(The Gilded Age: A Tale of Today)出版,這是他的第一部長篇小說。1876年,長篇小說《湯姆歷險記》(The Adventures of Tom Sawyer)出版,受到讀者的廣泛喜愛。1884年,《哈克歷險記》(Adventures of Huckleberry Finn)出版,這部小說得到評論家的高度評價,深受海內外讀者的歡迎。
1900年10月,為償還債務旅行演講的馬克・吐溫,在離開美國近10年後回國,受到熱烈歡迎,成為藝文界的領袖。1904年,妻子在義大利逝世。馬克・吐溫進入了事業的最後階段。晚年最重要的著作是他口授、由祕書筆錄的《自傳》(Mark Twain's own autobiography)。
1910年4月21日,馬克・吐溫去世,享年75歲。
馬克・吐溫是美國19世紀中後期成就卓著的現實主義作家,世界著名的短篇小說大師。他經歷了美國從「自由」資本主義到帝國主義的發展過程,其思想和創作也表現為從輕快調笑到辛辣諷刺再到悲觀厭世的發展階段。他的長篇小說《哈克歷險記》,已成為現代美國小說的經典著作。
馬克・吐溫以幽默的寫作風格和大量美國土語的巧妙運用,增加了美國文學的獨特韻味,為美國文學獨立品格的形成,作出了巨大的貢獻。此外馬克・吐溫的貢獻還在於創造了一種符合美國民族精神的散文文體。
馬克・吐溫是19世紀美國現實主義文學主要奠基人之一,他創立了美國小說語言口語化的先河,對後世作家產生了巨大影響。美國人尊其為「我們文學上的林肯」。他的作品在世界各國廣泛流傳,深受大眾喜愛,已成為世界文學寶庫中的一部分。
身為現實主義文學的主將,馬克・吐溫在美國文學史上造成了繼往開來的作用。在美國建國後的許多年裡,作家們幾乎都處於英國文學傳統的影響之下。而馬克・吐溫的功績在於他打破了這個局面,用西部地區的群眾幽默,充滿美國俚語的口語體,特殊的說故事方式闖出一條新路。
序
馬克・吐溫(Mark Twain,西元1835~1910年),原名塞繆爾・朗赫恩・克萊門斯,是美國的幽默大師、小說家、作家,也是著名演說家。
馬克・吐溫出生於密蘇里州佛羅里達鎮。幼時家境貧困,12歲時因父親去世輟學,開始到印刷廠當學徒。1851年,在他的哥哥創立的報社中當排字工人,並開始發表幽默小品。21歲時,馬克・吐溫成為密西西比河上的領航員。這一段經歷為他今後的創作提供了許多素材。
1861年,美國南北戰爭爆發,馬克・吐溫隨哥哥去內華達。先捲入淘金熱潮,後到報社工作,從此開始創作生涯。1863年開始使用「馬克・吐溫」的筆名。1865...
目錄
序
拓荒者的後代
父親的奮鬥精神
深受母親的影響
耍小聰明的男孩
擁有純真的情誼
愛搞惡作劇的孩子
在農莊的快樂生活
喜歡的朋友和老師
勇敢面對挑戰
吸取民間幽默文學
腦海的痛苦記憶
面對學徒的困苦
首次發表幽默小品文
闖蕩世界開闊眼界
身處逆境不斷求知
勤學苦練成為領航員
痛失弟弟在自責中前行
面對艱險勇往直前
投身淘金大潮中
正義和幽默的記者
成為焦點人物
出版短篇小說集
以機智解脫困境
幸福美滿的婚姻
創作思想走向成熟
懂得「剽竊」的內涵
成功塑造湯姆·索亞
開創美國新文風
快樂的家庭生活
富有冒險的精神
鍥而不捨得到合約
維護名譽承擔責任
講究教育方式的父親
承受痛失愛女的打擊
批判現實主義作家
陪伴妻子最後歲月
矢志不渝的英勇革命者
偉大的心臟停止跳動
附錄:馬克·吐溫年譜
序
拓荒者的後代
父親的奮鬥精神
深受母親的影響
耍小聰明的男孩
擁有純真的情誼
愛搞惡作劇的孩子
在農莊的快樂生活
喜歡的朋友和老師
勇敢面對挑戰
吸取民間幽默文學
腦海的痛苦記憶
面對學徒的困苦
首次發表幽默小品文
闖蕩世界開闊眼界
身處逆境不斷求知
勤學苦練成為領航員
痛失弟弟在自責中前行
面對艱險勇往直前
投身淘金大潮中
正義和幽默的記者
成為焦點人物
出版短篇小說集
以機智解脫困境
幸福美滿的婚姻
創作思想走向成熟
懂得「剽竊」的內涵
成功塑造湯姆·索亞
開創美國新文風
快樂的家庭生活...
商品資料
出版社:崧燁文化事業有限公司出版日期:2022-09-01ISBN/ISSN:9786263326477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224頁開數:18K/23x17 cm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