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書終於讓我讀懂了《百年孤寂》!
國內專為馬奎斯作品量身打造的解讀專著,
給了我們重讀/初讀《百年孤寂》的理由。《百年孤寂》是一本奇書,裡面有許多美麗卻難懂的隱喻。
閱讀賈西亞‧馬奎斯,就像走進一座迷宮,
沿途的路標和風景讓人目眩神迷,大歎滿足,卻往往不知該怎麼出去。
迷宮中有許多讓你停下、轉彎,或者原地打轉的機關,
都是賈西亞‧馬奎斯埋下的伏筆與提示。
楊照拿著線頭,帶領我們走進馬奎斯團團圍繞的迷宮。
藉著講述南美洲內戰和政治背景、馬奎斯獨特的童年養成,
福克納如何影響了馬奎斯的創作,馬奎斯擔任記者時觀察到的各地荒謬民情……
楊照不厭其煩,將所有繁複的線索一一收集,耙梳,引證,
指出馬奎斯這部悲觀的命運之書,不僅是邦迪亞家族六代的故事,也是一則南美歷史的隱喻。
如果說《百年孤寂》是一部奇書,本書便是解讀此書不可或缺的鑰匙。
為《百年孤寂》提供了入口, 深入耙梳了馬奎斯的養成背景,
以及拉丁美洲一世紀的命運,搭起閱讀《百年孤寂》的橋梁。
◎ 關於賈西亞‧馬奎斯的《百年孤寂》
這塊土地的命運無法改變。這群人的結局已被決定。
但有個小說家寫了這麼一部悲觀的奇書,
為我們在黑暗中開啟了一絲希望。
賈西亞‧馬奎斯,一九八二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
他的《百年孤寂》是魔幻寫實主義的最佳代表,
為二十世紀文學投下最強烈震撼的奇書。
智利詩人聶魯達盛讚:
《百年孤寂》是「繼賽萬提斯的《堂吉訶德》之後最偉大的西班牙文作品」。
作家莫言、韓少功、平路、李昂、張大春、朱天心、林燿德、郝譽翔、駱以軍等,皆是其熱情的讀者
賈西亞‧馬奎斯在這部小說中,寫出了一個活人與死人並存的世界,
藉由邦迪亞家族的興衰,反映了哥倫比亞百年以來的紛擾歷史。
誠如他自己所言,他的小說並非完全虛構,一切皆有事實作為基礎,
《百年孤寂》不但是拉丁美洲歷史的縮影,表現了第三世界國家的具體處境,
他筆下所描寫的孤寂與徒勞,更深刻地觸及了我們的人生狀態。
作者簡介:
楊照
本名李明駿,1963年生,國立台灣大學歷史系畢業,美國哈佛大學博士候選人。曾任民進黨國際事務部主任、《明日報》總主筆、遠流出版公司編輯部製作總監、國立台北藝術大學兼任講師、《新新聞》總編輯、總主筆、副社長,現為「新匯流基金會」董事長,並在「98新聞台」及「Bravo 91.3」主持電台節目。
楊照擅長將繁複的概念與厚重的知識,化為淺顯易懂的故事,寫作經常旁徵博引,在學院經典與新聞掌故間左右逢源,字裡行間洋溢人文精神,並流露其文學情懷。近年來累積大量評論文字,以公共態度探討公共議題,樹立公共知識分子的形象與標竿。
著有
長篇小說──
《吹薩克斯風的革命者》、《大愛》、《暗巷迷夜》。
中短篇小說集──
《星星的末裔》、《黯魂》、《獨白》、《紅顏》、《往事追憶錄》、《背過身的瞬間》。
散文──
《軍旅札記》、《悲歡球場》、《場邊楊照》、《迷路的詩》、《Cafe Monday》、《新世紀散文家:楊照精選集》、《為了詩》、《故事效應》、《尋路青春》、《我想遇見你的人生:給女兒愛的書寫》。
文學文化評論集──
《流離觀點》、《文學的原像》、《文學、社會與歷史想像》、《夢與灰燼》、《那些人那些故事》、《Taiwan Dreamer》、《知識分子的炫麗黃昏》、《問題年代》、《十年後的台灣》、《我的二十一世紀》、《在閱讀的密林中》、《理性的人》、《霧與畫:戰後台 灣文學史散論》、《如何做一個正直的人》、《想樂》、《想樂2》,與馬家輝和胡洪俠合著《對照記@1963:22個日常生活詞彙》與《忽然懂了:對照記@1963》。
現代經典細讀──
《永遠的少年:村上春樹與海邊的卡夫卡》、《馬奎斯與他的百年孤寂:活著是為了說故事》、《推理之門由此進:推理的四門必修課》,以及《在地球物種瀕臨滅絕時,還原達爾文》、《在資本主義帶來浩劫時,聆聽馬克思》、《在進入潛意識夢境前,請問佛洛伊德》,合為<十九世紀三部曲>。
章節試閱
第六章 從上帝之城到人間之城的轉向
我看過《百年孤寂》的一個中文譯本,封面上最大的字當然是書名,然而次大的字,卻不是作者賈西亞•馬奎斯的名字。有兩行字比賈西亞•馬奎斯更大更醒目,顯然出版社覺得這兩行字對讀者而言,號召力勝過賈西亞•馬奎斯。一行掛在賈西亞•馬奎斯的名字上面,是「一九八二年諾貝爾獎得主」;還有一行,在書名底下,是「空前暢銷的現代文學傑作」。
「空前暢銷的現代文學傑作」,雖然是宣傳用語,但卻難得同時是事實。從一九六八年出版到現在,這本書至少在全世界賣了五百萬冊,這當然是一本超級暢銷書,而且還是一位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寫的書!
暢銷背後的社會理由
長遠來看,很多現代經典都賣超過五百萬冊,《資本論》、《夢的解析》、《物種起源》、《卡拉馬助夫兄弟們》、《戰爭與和平》,一定都超過這個數字。重點在於《百年孤寂》出版當下創造的熱潮,它不是費了一百年時間賣了五百萬冊的,它一出版上市就變成大話題,立刻成為百萬暢銷書。
這樣的暢銷程度,不是小說本身內容可以全然解釋的。優秀的、偉大的作品單靠自身的力量創造一種永恆的價值,但它無法獨立地創造流行(popularity),短時間內就在一個地方賣了超過百萬本的書,其背後一定有社會性的理由,將一本書塑造成一個現象,甚至是一個運動(movement)。
讀《百年孤寂》,我們應該同時要關注「世紀中拉美時代的興起」或「世紀中拉美時代的到臨」,這樣的特殊歷史背景。在台灣,因為受到兩岸形勢的牽連影響,我們對「第三世界」感到很陌生很疏遠,因而不太感受得到「世紀中的拉美時代」的巨大衝擊。
但台灣絕對是個特例,我們是少數自外於這波潮流之外的地區。我們可以拿中國大陸來對照台灣對「拉美時代」的無感疏離。
從一九四九年「解放」之後,中共在大陸創建了一個很可能是人類歷史上空前的社會──基本上長達三十年沒有文學的社會。能夠擋住、綁住,讓幾億人口的社會在三十年間沒有真正的文學作品,這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可見中共的控制多麼可怕!然而,就連中共都不可能一直阻止文學的出現。
文化大革命結束後一陣子,「傷痕文學」就冒出頭來,然後經歷一九七九年的「改革開放」,到了八○年代中期,中國大陸竟然就產生了一波壯闊的文學浪潮,產生了許多讓人眼睛一亮的作家與作品。
「後文革」的文學成就,關鍵就在於走了一條「中國式魔幻寫實」的路線,再往後推,關鍵也就在於中國受到了「拉美時代」的衝擊,引進了拉美文學的養分,所以能夠找到「魔幻寫實」的技法,運用「魔幻寫實」來書寫既荒誕又驚悚的文革經驗。
再看看美國。八○年代後期,我到美國留學,去到美國頂尖的學術書籍書店,一定可以找到三個書架,是和拉丁美洲關係密切的。在人文(humanity)書區,會有一架是擺放「解放神學」(Liberation Theology)的書的。另外,在社會科學(Social Sciences)書區,會有一架是擺放「發展理論」(Development Theory)或是「依賴理論」(Dependency Theory)的書籍。而在文學(Literature)的那排書架上,會獨立出一個書架,標示著「魔幻寫實」(Magic Realism)。
這三樣東西,都來自拉丁美洲,而且彼此扣連。正因為有這三股思潮先後在拉丁美洲湧動,在馬奎斯寫出《百年孤寂》之前,就為拉丁美洲的知識界,甚至一般閱讀大眾做了好準備。《百年孤寂》的出現,剛好擊中了這波思想潮流中幾根最敏感的神經,乘著這波浪濤,才讓《百年孤寂》立即暢銷。
因而,要解釋這個現象,就就不能不稍微回溯地談談五○年代、六○年代為什麼會有「拉美時代」的到來,構成「拉美時代」的幾個思潮到底是什麼?彼此之間又有什麼樣的關係?
代表人類未來的蘇聯
讓我們稍微拉開一點講,從一九五三年講起。一九五三年是史達林去世的那年,也就是蘇共接班,經過一番鬥爭,赫魯雪夫上台的那年。赫魯雪夫上台後沒多久就開始清算史達林。赫魯雪夫清算史達林的訊息,要再經過一段時間,才傳到中國,然後又從中國傳到西方。不過這件事在蘇聯內部,乃至華沙集團國家中,早就發酵了。
赫魯雪夫清算史達林,將史達林統治中清算、迫害共產黨內同志的血腥手法予以批露,對西方左派產生的打擊,可能勝過在共產黨陣營內的任何作用。自從一九一七年蘇聯革命之後,歐洲與美國一直有一個左翼的知識分子傳統,他們深信蘇聯革命建立了共產社會,展現了未來人類世界的一種可能性,並藉蘇聯的經驗來對照批判西方體制。
例如說英國小說家威爾斯(H. G. Wells)曾經去訪問蘇聯,見到了史達林,史達林跟他說了一大串蘇聯的優點,平常在英國那麼聰明那麼機靈的威爾斯,竟然耐心專心地聽完了史達林的話,點頭表示認同,說:「貴國的確很好,唯有一個小問題,在你們這裡好像不太聽得到甚麼批評的聲音。」威爾斯是從自由主義的立場,勸史達林:你們社會應該寬容批評者與批評言論。
史達林立刻回應:「你不要搞錯了,我們的批評精神比你們的還要嚴厲,因為你們都是去批評別人,我們卻是自我批評。自我批評比批評別人更難,自我批評比批評別人更加的嚴格、更加的難得。」這樣被史達林搶白一頓,威爾斯竟然啞口無言,點頭如搗蒜。
那麼聰明的威爾斯看不出史達林的詭辯?為什麼他非但當場沒有反駁史達林,回到英國後還寫文章大肆宣傳史達林的「自我批評論」,認為史達林指出了西方民主自由的一個盲點。西方認定的自由是去批評別人的自由,但真正的批判精神應該是自我批評的才對,看看蘇聯社會人人都在進行自我批評,多麼了不起!
怎麼會頭腦壞掉到這種程度?因為威爾斯在出發去蘇聯之前,就和西方左傾的知識分子一樣,先入為主相信在蘇聯所發生的事,代表了人類的未來。去蘇聯,幾乎就是去拜訪人類的未來。寫《時間機器》(The Time Machine)的威爾斯當然很關心人類的未來。去到蘇聯時,他心中無法將蘇聯社會和西方社會放在同樣的判準下衡量,而是先入為主地感覺到發生在蘇聯的事,一定是對的,至少一定是有道理的。所以他不會想到:所謂自我批評不過就是不准別人批評權威的一種藉口罷了。他不會這樣去想,他認定那裡發生的任何事情,都會和發生在英國的不一樣。
史達林成功地維持了這個蘇聯社會的神話,幾十年的時間,中間還經歷了第二次世界大戰,都還是有許多西方知識分子相信:蘇聯社會是人類未來的指標。蘇聯、蘇共面對西方的基本態度是:在我們這裡先部分地實現了人類未來社會──共產主義社會──的可能性,多麼可惜啊,你們卻還活在前一個階段──資本主義社會──腐敗不義的生活裡,你們為什麼不也邁進來、靠過來呢?喔,原來是因為你們那些代表資本階級利益的國家害怕這樣的發展,所以他們會反對我們,也會阻止你們靠近我們。
赫魯雪夫與索忍尼辛
第二次世界大戰給史達林更有利的宣傳機會。希特勒發動的德國大軍,那足以席捲全歐洲的巨大武力,畢竟沒有打敗蘇聯,甚至連列寧格勒的圍城戰都沒有打贏。蘇聯的地位更高了。雖然二次大戰之後,形成了美蘇對抗的冷戰結構,然而在歐洲一直還是有眾多的知識分子,保留著對蘇聯的信心。即使是來自蘇聯的負面訊息,他們都會將之解釋為資本主義體制的醜化、扭曲,要不然就是人類為了邁進一個新的領域、一個新的境界,所必須付出的階段性轉換代價。
赫魯雪夫對於史達林的清算、揭露,關鍵的重點在於:這百分之百不是美國人在造謠、醜化蘇聯與蘇共,而是來自當家的新蘇聯最高權力者,給大家看史達林的統治真相。赫魯雪夫甚至在共黨大會上公開表揚寫《伊凡‧傑尼索維奇的一天》(One Day in the Life of Ivan Denisovich)的索忍尼辛(Aleksandr Solzhenitsyn),他要利用索忍尼辛和索忍尼辛的作品,來控訴史達林統治時期的集中營惡政。
索忍尼辛後來又寫了篇幅更大、面向更廣的《古拉格群島》(The Gulag Archipelago)。「古拉格群島」不是一個群島,甚至不是一個地理名詞,你不會在蘇聯地圖上找到一個叫「古拉格群島」的地方。古拉格(Gulag),是俄文中「政治改造集中營」的縮寫,「古拉格群島」指的是分布在蘇聯境內各處,為數眾多的「政治犯改造集中營」。赫魯雪夫要利用索忍尼辛的作品,暴露史達林的殘暴,來和史達林劃清界線。
不過赫魯雪夫後來後悔了,因為他理解到「古拉格群島」還真有用,他還需要運用「古拉格群島」來協助鞏固、維持自己的政權。暴露了「古拉格群島」,使得他很多事不能做了,最終導致他很快在黨內被鬥爭下台。
赫魯雪夫後悔來不及了,來不及挽救自己在蘇共的地位,更來不及挽救蘇聯和西方左翼知識分子的關係。赫魯雪夫投下的震撼太大了,沒有人能夠再相信蘇聯代表人類未來美好的一面,或者說,沒有人能夠繼續這樣相信而不被嘲笑嘲弄的。法國共產黨的大分裂,義大利共產黨的沒落,都跟這件事直接有關。也包括英國共產黨和工黨之間的勢力消長。
西方左派非得在這件事上採取立場不可。到底史達林是或不是個壞蛋?但這立場多難選擇啊!承認史達林是壞蛋,就表示自己過去講過的話,全都是錯的,自己打自己的耳光,原來幾十年都被史達林騙了。如果不承認史達林是壞蛋,那就表示,你竟然到現在還沒有醒來。
第六章 從上帝之城到人間之城的轉向
我看過《百年孤寂》的一個中文譯本,封面上最大的字當然是書名,然而次大的字,卻不是作者賈西亞•馬奎斯的名字。有兩行字比賈西亞•馬奎斯更大更醒目,顯然出版社覺得這兩行字對讀者而言,號召力勝過賈西亞•馬奎斯。一行掛在賈西亞•馬奎斯的名字上面,是「一九八二年諾貝爾獎得主」;還有一行,在書名底下,是「空前暢銷的現代文學傑作」。
「空前暢銷的現代文學傑作」,雖然是宣傳用語,但卻難得同時是事實。從一九六八年出版到現在,這本書至少在全世界賣了五百萬冊,這當然是一本超級暢銷書,...
作者序
多重時間敘述的奇書──賈西亞.馬奎斯筆下的絕景
二十多年前,我曾經寫過一篇以「二二八事件」為背景,部分取材自我的外祖父經歷的短篇小說〈黯魂〉。小說發表後,受到了許多重視,前前後後被收在超過十本以上的選集裡,成了我創作初期的「代表作」。
我自己心裡明白,〈黯魂〉得到的熱烈迴響,不全然是因為作品寫得特別好。比較重要的是這篇小說應和了當時台灣社會的脈動。那是一個重新挖掘歷史的時代,那是一個以文學探觸禁忌記憶的時代,還有,那是一個嘗試探求新鮮小說寫法的時代。
〈黯魂〉用了當時最主要的一種新的小說手法──魔幻寫實。敘述從小說主角顏金樹生平最後一次面對鏡子開始,鏡中將要預示他自己死去時的影像……。會用這樣的手法寫,不消說,當然是受了賈西亞.馬奎斯《百年孤寂》的刺激影響。
我之前讀了楊耐冬先生的中譯本,後來又在台灣大學對面的「雙葉書廊」找了英文譯本,再從頭讀起。下筆寫〈黯魂〉時,我幾乎讀過兩次《百年孤寂》。說「幾乎」,是因為兩次閱讀,都沒有真正讀完。讀中譯本和讀英譯本有完全一樣的反應,讀到最後的三分之一,開始產生強烈「捨不得讀完」的感覺。我相信小說最後會有一個氣勢驚人的結局,一個真正能總納前面那麼豐富奇特敘述的結局,我相信讀到那樣的結局,一定會產生心神蕩漾的恍惚之感,帶我進入一種最高又最深的閱讀境界,正因為如此相信,所以拖延著,不想那麼快走到那終極之處。
寫完了〈黯魂〉,我知道自己應該、也可以走向那閱讀絕景了。我又將中譯本找出來,再從第一個字讀起,這次會一直讀到最後一個字。
閱讀過程中,我無可避免注意到了:我自己模仿的「魔幻寫實」和賈西亞.馬奎斯原汁原味的「魔幻寫實」,兩者之間的差距。沒有辦法,愈讀愈明白差距有多大,也就愈讀愈不明白,為什麼有些賈西亞.馬奎斯寫得出來的,我就是寫不出來。
我特別注意到了時間的問題。我自己寫的,是單一敘述時間中夾雜著記憶倒敘,看來和賈西亞.馬奎斯很像,但絕對不是同一回事。我仔細分析檢查了他的時間序列,冒出了一身冷汗,他挪移出入了多少不同時間!我開始懷疑他的敘述時間,恐怕超過了中文翻譯所能表達處理的,趕緊拿出英譯本來比對,唉,果然如此。
逐步分析、逐步對照,在文本中徘徊游移,終於還是來到了馬康多的命運終點。讀完最後一段最後一句,我激動不已,不只是我的期待與信任沒有落空,更重要的是,《百年孤寂》的結尾,和〈黯魂〉一樣,寫的都是預見死亡,得到關於自己死亡情境的答案。
怎麼會這樣?為什麼還沒讀到《百年孤寂》終篇的我,寫出來的小說,卻和《百年孤寂》有同樣的結尾?是純粹的偶然,還是意味著《百年孤寂》書中其實已經藏著結局的暗碼記號,潛意識中的我已經感覺故事只能以這種方式收場?那可能的暗碼記號,又是什麼?
在某個意義上,這本書的內容,就是當年創作疑惑的持續思考。從一個小說寫作者的身分出發,多次出入依違在讀者與研究者的身分間,互相印證,彼此詰問,藉著在「誠品講堂」講授「現代經典細讀」課程的機會,終於得以整理出來。因為是以多重身分的立場進行的思辨,談說的方式無可避免顯示了多層次的搖晃碰撞。整理過程中,我刻意保留了一些穿梭不同角度的趣味,讓解讀的流動,可以比較接近我真實的思考經驗。
我是這樣接觸、接近賈西亞.馬奎斯及《百年孤寂》的,或許也可以這樣來幫助一些讀者接觸、接近,進而享受賈西亞.馬奎斯和他的《百年孤寂》。
多重時間敘述的奇書──賈西亞.馬奎斯筆下的絕景
二十多年前,我曾經寫過一篇以「二二八事件」為背景,部分取材自我的外祖父經歷的短篇小說〈黯魂〉。小說發表後,受到了許多重視,前前後後被收在超過十本以上的選集裡,成了我創作初期的「代表作」。
我自己心裡明白,〈黯魂〉得到的熱烈迴響,不全然是因為作品寫得特別好。比較重要的是這篇小說應和了當時台灣社會的脈動。那是一個重新挖掘歷史的時代,那是一個以文學探觸禁忌記憶的時代,還有,那是一個嘗試探求新鮮小說寫法的時代。
〈黯魂〉用了當時最主要的一種新的小說手法─...
目錄
作者序 多重時間敘述的奇書
第一章 作為一個文化單位的拉丁美洲
第二章 魔幻寫實的文學舞台
第三章 寫實主義、現代主義與福克納
第四章 賈西亞.馬奎斯寫作的三大主題
第五章 線性開展與不斷循環的時間觀
第六章 從上帝之城到人間之城的轉向
第七章 依賴理論與社會的集體記憶
第八章 極度悲觀的絕望之書
第九章 超越科學理性的文學之眼
賈西亞.馬奎斯年表
延伸閱讀書目
作者序 多重時間敘述的奇書
第一章 作為一個文化單位的拉丁美洲
第二章 魔幻寫實的文學舞台
第三章 寫實主義、現代主義與福克納
第四章 賈西亞.馬奎斯寫作的三大主題
第五章 線性開展與不斷循環的時間觀
第六章 從上帝之城到人間之城的轉向
第七章 依賴理論與社會的集體記憶
第八章 極度悲觀的絕望之書
第九章 超越科學理性的文學之眼
賈西亞.馬奎斯年表
延伸閱讀書目
商品資料
出版社:本事出版出版日期:2022-09-21ISBN/ISSN:9786267074169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224頁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