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能看見群體的幻影背景時,我們便能以更開放的心態來認識自己和他人,
並看見那些在過去僅能被感受卻無法言喻的力量。
———賽繆爾‧金布爾斯———
當來自文化、歷史的傷痛看似遺忘、實則揮之不去時,這些傷痛便如同幽靈幻影,成為我們生命的一部分,在無形中影響、甚至干擾著我們的日常。
本書作者、心理治療師賽繆爾.金布爾斯便是受「文化幽靈」所擾之人。身為非裔美國人的他在美國南方的歧視背景下成長,早年雖未察覺膚色差異所造成的社會階級,卻隱約感受到有種難以辨識、又無所不在的價值觀如幻影般飄盪在生活各處,促使他展開對這「文化幽靈」的深入探索。
在本書中,金布爾斯博士援用榮格的情結理論,發展出本書的核心概念「文化情結」,以強調無意識在文化層面上的運作本質。他同時透過精神分析與團體理論,聚焦集體陰影、集體創傷的代間傳遞與社會苦難等議題,並指出身在這些架構——或說是「受文化幽靈圍繞」的我們,是如何對這些現象毫無覺察、任其掌控。
作者也將文化情結的概念納入臨床治療,強調心理治療也無法逃脫文化、歷史的影響。換言之,難以捉摸的「文化幽靈」影響著個案與治療師。而時時對此保持覺察與反思,是本書帶來的提醒,也是個人或群體得以修復創傷的契機。
林耀盛|臺灣大學心理學系教授
彭榮邦|慈濟大學人類發展與心理學系副教授兼系主任
劉紀蕙|國立陽明交通大學文化研究國際中心主任
———專業推薦(按姓氏筆劃排列)
本書特色
本書特色
●●精闢的心理暨文化研究,兼具文化、社會、歷史觀察與心理學理論的作品●●
本書借重心理分析的理論架構,同時以社會文化、歷史大環境的角度切入,看心靈如何受文化影響與產生的變化。對文化、心理研究而言,這是一本兼具文化、社會、歷史觀察與心理學理論的作品,精采可期!
●●深具文化暨心理層面的省思與啟發●●
聚焦分析心理學、榮格等心理學理論的脈絡同時,本書更加強調文化層面對心靈的影響,詳細闡述心靈受到「文化如幽靈幻影般」的各種影響比你我想像的要深、要廣且複雜,是一本值得作為警醒自我、深思自身所處文化環境的好書。
作者簡介:
賽繆爾‧金布爾斯(Samuel Kimbles, 1944-)
舊金山榮格研究所的臨床心理學家、培訓分析師,以及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家庭和社區醫學系的臨床教授。曾於2008 年 9 月 1 日至 2010 年 8 月 31 日期間擔任舊金山榮格研究所所長。
他也針對分析心理學的實踐與理論,發表多場演講與多篇論文,聽眾與讀者包括遍及美國、非洲與歐洲的心理專業人士與一般大眾。現為臨床心理師,並於舊金山榮格研究所與各大學任教。
此外,他也培訓以群體無意識生活領域為主要工作內容的心理健康與分析心理學專業人士;其關於文化情結的著作,對於分析心理學於團體和社會的研究有著極大的貢獻。
他上一本與文化情結相關的著作,是與湯瑪.辛格(Tom Singer)合著的《文化情結:當代榮格觀點論心靈與社會》(The Cultural Complex: Contemporary Jungian Perspectives on Psyche and Society)。
譯者簡介:
王浩威
國際分析心理學會榮格分析師、精神科專科醫師、作家。1960年生,南投竹山人。高雄醫學院醫學系畢業,曾任臺大醫院、和信醫院及花蓮慈濟醫院精神部主治醫師;《島嶼邊緣》、《醫望》雜誌總編輯。目前為專任心理治療師、臺大醫院精神部兼任主治醫師、華人心理治療研究發展基金會執行長、心靈工坊文化公司發行人。
著有《憂鬱的醫生,想飛》、《我的青春,施工中》、《晚熟世代》等書。近年陸續引介榮格學派相關作品,譯有《男人‧英雄‧智者:男性自性追尋的五個階段》、《夢,通往生命的泉源:榮格觀點的解夢書》等。
楊菁薷
兼任譯者。畢業於天主教輔仁大學臨床心理學系、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學系碩士、英國艾塞克斯大學(University of Essex)精神分析研究組碩士(MA Psychoanalytic studies)。具臺灣心理諮商師資格,主要在心理動力取向領域中耕耘及學習,為有憂鬱、焦慮或關係議題者提供心理相關服務。
章節試閱
引言
訪談幽靈幻影
以下是德國《明鏡週刊》(網路版)二〇一三年十一月十七日所發表的奧茲萊姆・蓋澤(Õzlem Gezer)《訪談一位幽靈幻影:科尼利厄斯・古利特分享他的祕密》的摘要。
八十歲高齡的科尼利厄斯・古利特(Cornelius Gurlitt)隱居於世,他收藏了他父親納粹時期在令人存疑的情況下所獲得的藝術珍品。二〇一二年二月,海關調查人員和官員進入他的公寓,帶走了一千多件藝術品,他的公寓就如同「寶庫」一般(Gezer, 2013)。他們什麼也沒留下。被帶走的藝術品包括馬克斯・利伯曼(Max Liebermann)、馬克・夏卡爾(Marc Chagall)、馬克斯・貝克曼(Max Beckman)、弗朗茲・馬克(Franz Marc)、畢卡索(Pablo Picasso)與亨利・馬蒂斯(Henri Matisse)的繪畫和素描作品。這些收藏品顯然來自他的父親希爾德布蘭德・古利特(Hildebrand Gurlitt)遺留下來的遺產,希爾德布蘭德是「藝術評論家、博物館館長及藝術品經銷商,於一九五六年去世。他是奠定德國現代藝術的主要人士之一,在一九三三年後與納粹仍有著生意上的往來。」(Gezer, 2013)問題在於,希爾德布蘭德・古利特是否以不當的方式獲得了這些畫作和/或藝術品,以及這些藝術珍品是否屬於他的兒子?「幾十年來,古利特每天晚上都會打開這些藝術品的包裝、欣賞它們。現在它們被帶走了,就只剩下古利特孤獨一人。」(Gezer,2013)他與世隔絕,居住的公寓就是他的全世界。「他會跟他的畫作們說話。它們是他的朋友,在現實生活中不存在,卻是他忠實的夥伴。他認為,他一生的使命就是保護父親的寶物,而且幾十年來,他失去了與現實的任何連結。」(Gezer,2013,「這些人想從我這裡得到什麼?」)他和父親一樣,保護並拯救這些藝術品,避免它們受到他人所帶來的危險。他聲稱自己與如何獲得這些藝術品是無關的,他只是為了保護它們。
譯註:希爾德布蘭德・古利特(Hildebrand Gurlitt,1895-1956)是德國藝術史學家、美術館館長,他為希特勒和納粹德國黨政軍領袖戈林授權,所謂頹廢藝術(degenerate art;德文:Entartete Kunst)的四位經銷商之一,亦成為納粹掠奪藝術品的一環。這裡提及的藝術作品在德國納粹掌權時,被歸類為現代主義藝術,亦稱為頹廢藝術。這些作品在當時因非德意志人,而是猶太人創作,或是帶有共產主義色彩而歸類違禁品。
一九四五年六月,古利特夫婦和二十箱藝術品在阿施巴赫(Schlüsselfeld)被捕。在審訊中,古利特夫妻告訴美國陸軍當局,一九四五年二月對德勒斯登(Dresden)的大轟炸中,大部分的收藏品和交易文件都遭銷毀。在他說服美國和德國當局其中部分是從合法管道獲得之後,他們歸還給他一百一十五件物品,而他將這些傳給他的兒子科尼利厄斯。由於古利特的猶太血統,他成功聲稱自己也是納粹的受害者,因此經談判下,其財產得以不受扣押。
有一位諮詢服務機構的女士來拜訪他,當時全世界的媒體都聚在他的公寓外,許多陌生人不斷地敲他的門。「他不明白人們想要從他那裡得到什麼。」(Gezer,2013,「沒有我更愛的東西了!」)他認為,自己和父親一樣,是這些畫作的保護者,都是英雄。他的父親保護它們避免遭到俄羅斯和美國人的炸彈攻擊、燒毀。古利特提到了希特勒和納粹政黨。他「似乎困在另外一個時代裡。」(Gezer,2013,「致命的不幸」)並拿自己的困境與卡夫卡的故事《在流放地》(In the Penal Colony)比較。他最初和父母住在一起,然後是和姊姊一起,最後則是與母親同住。他的姊姊去年去世了。「然而,無論科尼利厄斯住在哪裡,他依然是以幽靈幻影的狀態存在著。」(Gezer,2013,「與繪畫作品一起長大」)「『在我去世後,他們就能夠對那些藝術作品為所欲為。』」然而在那之前,他希望能夠獨自擁有這些畫作,如此他就能最終再次擁有些許平靜與安寧。」(Gezer,2013,「我真的很想念那些畫作。」)
評論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當個人從向來所覺知的社會世界以及自己的內在世界開始自行疏離異化時,究竟會發生什麼。某些熟悉的事物(如單獨一個人住)因此不再熟悉,產生了陌生的感受。然而,在這個奇特的小故事中,無意識藉由雜誌上關於科尼利厄斯.古利特的敘事,呈現出大量的文化議題和歷史。我們可以藉由對此人生活的描述,感受到這種背景中的幻影敘事所帶來的影響,這不僅關乎個人,也關乎於集體和文化:在過去與現在的敘事之間、個人與文化的敘事之間所產生的衝突,同時原來應該移動中的歷史缺席了;個人和群體的創傷繼續揮之不去並渴望著;且這一段苦痛和憤怒的暴力歷史,全都緊貼著一個沒有被體驗和/或辨識出來的文化創傷:在我想像中,這其中幾乎沒有任何的內在生命;相反地,內在只存在著空洞。古利特的敘述簡單而淺顯,象徵層面的思考和處理,似乎已經崩塌和/或從未發展出來。儘管古利特以藝術品創傷性的失落來定義自己的創傷,他的生活結構終究是由這一切不曾被消化過的個人和社會的事實(迫害、失落、失望)所編織出來的;與世界上的任何人都隔絕和切斷的他,已經成為看不見的幻影。他對藝術品的依戀讓他擁有一股保護力,不至遭受莫名恐懼襲擊。鬼魂們以某種方式持續存在,呈現出它們的不在和某一程度的存有。這本書透過文化情結的概念,探討了關於幻影敘事諸多的現象,也引領我們前去審視文化對心靈的衝擊。
---
第一章
從榮格情結理論到文化情結理論與幻影敘事
榮格的情結理論
在一九〇六年的一篇論文,榮格詳盡敘述了他自己發展出的字詞聯想測驗(Word Association tests)所做的實驗程序。在這個過程中,他檢驗了「受試者的反應(時間),想了解他們是否遵循著某種規律原則;看看這過程是否會出現個別的反應模式,也就是,是否可以找到任何確定的反應類型。」(1973∕1990, §2)榮格注意到,受試者對實驗任務的反應(當腦海一出現事物就反應岀來的想法)會有中斷的情形。受試者的反應往往不是「同等的平滑」,就是反應「間隔的時間變長」,或是出現了「阻礙、滑動」等等。進一步檢視這些反應,榮格將字詞聯想的刺激反應應有的連續性所出現的中斷視為「個人問題」,也就是說,他發現這些中斷是一種象徵情境,讓受試者困擾,或讓受試者顯示出某些有問題的心靈內容。他使用「情結」一詞來稱呼這些反應,「因為這種『個人問題』,總是由各種不同想法的集結,透過共同的情緒基調而結合在一起。」(1973∕1990, §1350)他指出,受試者想對字詞做出快速、正確反應的意圖時,卻受到某種東西干擾了。透過字詞聯想測驗的運用,他一次又一次地發現,依據簡單的指令對某個刺激字詞有所反應時,心靈自動化的行為會干擾個案的意識。受試者是透過對這個任務有所啓動的態度來進行實驗任務,而榮格認為這點會促使受試者依自己個人的理解來執行實驗任務。榮格認為這就是同化作用(assimilation)。換句話說,實驗的任務由原來的客觀變為(由情結所組成的)主觀。實驗的結果顯示,這種干擾是源自於「情感元素數值」(the value of the affective element),這也就是榮格所定義的情結。「因此,情結必定是一種心靈因素,如果用能量來說明,它所擁有的數值,有時候是超過我們意識的意圖。」(1934, §200)「而且,如果能夠穿入它們的本質越深,甚至是深入它們的生物層面,越能清楚地揭露出它們身為心靈碎片的特質。」(1934, §203)在文章的後段他表示:「普世對靈性的信念,是無意識裡的情結結構的直接表達。而情結,事實上就活生生地存在於無意識心靈之中。」(1934, §210)日後許多年,情結概念的發展,成為分析心理學裡,針對個體心靈在個人的和集體層面所表達的無意識動力相關的理解,奠定了基礎。
因此,情結理論成為榮格對精神分析這個科學的第一個原創貢獻。雖然實驗一開始的目的,是要確定對各種刺激字詞的平均反應速度,但他後來使用了匯聚(constellation)這個詞,來形容辨識到的那股對外在情境所釋放出來的現象:
心靈歷程在這歷程中,相當的內容開始聚集,準備要付諸行動了。當我們說一個人已經「匯聚」的時候,意味著他已經就定位;從這個定位上,可以預期他會以適當且明確的方式來加以反應。但是情結週遭的匯聚是一種自動化的歷程,會不由自主地發生,而且是沒有人能夠主動阻止它發生。(1934, §94, 198)
總而言之,透過字詞聯想測驗,榮格(1934)發現「外在情境會引發心靈的匯聚」(§198),「舉止是自動化的,表達出某種心靈狀態的意象,且該狀態在情緖上的感受十分強烈,與意識上所習慣的態度更是不相容的。」(§196, 201)「這是具有內在凝聚力的」(§201),但同時又是解離的(§202),在意識領域中「舉止如同一個活起來的外來物體」(§201),表明了「沒有任何心靈歷程和生命歷程是孤立的」(§197)。榮格至少辨別出無意識四個部分的功能作用——自動化、可解離、情緒啓動(情結匯聚),以及「某種心靈狀態」的意象(§201)——是情結反應的元素。在個人的層次上,情結傾向於既可以表達更深度的心靈功能作用,也可以表達早年的發展/家庭關係。「如今大家都知道人的內心是『擁有情結』的,然而還不太為人所知、但在理論上更重要的是,情結能夠『擁有我們』。」(1934, §200)
文化情結:簡短的歷史介紹與回顧
第一次開始思考並建立了文化情結的概念,是我成為榮格分析候選人的時候;但身為一名非裔美國人,我在我所成長的文化環境中發現,種種的群體和家庭生活對我有著強而有力的影響。我身為個體的整個發展,與群體有錯綜複雜的關係,這不僅與自己參與其中的群體(學校、教會等等)意識的理解有關,也與其他群體對我所指的群體(白人對黑人)的態度有關,以及做為一個群體如何處理更廣泛的社會中所充滿歧視和不公義的對待而帶來的挑戰有關。因此,我長期以來一直關注諸如此類的差異上,包括人權和公民權利上的不公正和不平等,而這些問題的根源又是來自受教育的機會、合適的住所、可負擔得起的醫療保健,以及經濟機會的差異性。透過我所接受的心理學家和精神分析師的訓練,我深化了我的嘗試,也就是試圖將心靈的角色,帶進這一切圍繞著差異和對認可有基本需求的相關對話中。有關文化情結的研究,對我而言是十分關鍵的,特別是在我思考以下這點:意識在群體的層面是如何發展,以及群體的自我意識又是如何發展,藉此來理解自身的情緒和心理發展歷程。
然而,我也想邀請讀者理解,我是如何更具體地利用身為黑人的經驗,來作為定義文化情結和幻影敘事的方式,並透過此方式從心理學開始思考這些迫切的問題。這些在社會上不被看到、無名、邊緣化、無力及無根等基本議題,是我們所有人都面臨的存在議題。當這些問題與階級、種族歧視、性別及民族性融合在一起時,差異心理學就會隨之而生,因為群體的生存此時似乎岌岌可危了。說明這一切的另一種方法是,文化情結是群體生活中無意識動力同等機會的表達方式。所有的群體和個體對這些歷程的影響都是不可或免的。
在這部分的個人介紹之後,現在讓我來談談一個重要的夢境,而這也是接受培訓的人們經常做的夢:為了獲得最終的榮格分析師資格,許多與他們自己在分析學院會員資格有關的夢,會不斷地出現在候選人階段。在我參加舊金山分析學院招生面試的前一天晚上,出現了第一個夢,我發現自己等待著(分析學院的)招生委員會叫我的名字,要我面試。我和其他幾個黑人坐在一座像清真寺的地方裡,他們都穿著黑色西裝。招生委員會的其中一個人叫了我的名字。我站起身,正要離開等候的房間時,幾個黑人擋住了門。他們說,除非我能向他們展現我們的祕密握手禮,否則他們不會讓我通過。我向他們展現了這個祕密的握手方式,讓他們知道我永遠不會忘記他們。
很顯然的,這個夢的主題是關於我需要以黑人式的握手,來表達在我投入榮格分析訓練個人旅程的強烈承諾之際,我能釐清離開何種群體認同一事,是多麼地重要,而這一切想必會教我如何掌握與培養個體化的歷程。因為這個的緣故,我需要對團體的成員保證我對團體認同的持續忠誠。如今我認為這個夢是在預示,身為一位榮格分析師,我必須持續關注個體歷程的內在心靈和原型基礎,也必須關注群體的內在心靈和原型基礎。由於榮格學派的傳統傾向於將文化和群體歷程視為個體發展的外來結合,文化對於個體化的重要性往往因而被忽視。依據夢裡我對黑人夥伴的承諾,在進入分析訓練的過程中,我的個人發展和臨床發展必須將差異。我終將明白,文化議題的工作是和個體化密切相關的。這個承諾是我透過握手所作出的,這動作意味著我不會忘記這個群體。因此,血緣關係(kinship)和忠誠議題、權力的動力、壓迫及罪疚感,也就留在我的腦海中,成為分析訓練的背景。這些是我永遠不會忘記的一切,也與我決定投入的分析領域,有著錯綜複雜、不可分離的關聯。事實上,在後來接受的訓練中,我經常注意到我的老師常常將文化無意識和集體無意識混為一談。在我的培訓經驗中,無意識中所包含的文化意符(signifiers)往往沒有被談論到。我的結論是,在這些訓練師中,涵蓋著文化歷程相關聯的無意識層面而這種情況呈現於不被看見(invisibility)的情結中(Kimbles, 1998);而在這情結中,不僅僅是受到文化投射而遭非人化的人的事實是不被看到的,同樣地,相關情結的本質也無法讓執行情結的這些人看到。現在,我會稱這種情結為「幻影」。
---
第二章
看不見卻在場的幻影敘事——背景介紹
韓德森對幻影敘事的貢獻
約瑟夫・韓德森(Joseph Henderson, 1990)提出了文化無意識(cultural unconscious)的概念,他認為文化無意識是
位於集體無意識和文化顯性模式之間的一塊歷史記憶區域。文化無意識可涵蓋意識和無意識的形式,但它同時有著某種來自集體無意識的原型身分,而這種身分有助於神話和儀式的形成,也會促進個體的發展歷程。(頁102)
對我來說,韓德森定義中的議題,與「它同時有著某種來自集體無意識的原型身分,而這種身分有助於神話和儀式的形成,也會促進個體的發展歷程」有關。
我採用幻影一詞,就是為了回應「它同時有著某種來自集體無意識的原型身分」,以及它如何在個體和群體上再現。幻影(phantom)之所以類似於幻想(phantasy),是由於它帶給群體的情感經驗有著特定的品質和身分的意象。幻想和情感經驗於是在幻影中集結在一起,反映了群體或社群的成員在表達與彼此或團體之間的關係時,彼此之間充滿情感的連結(比昂所謂的效價〔1961∕1983〕)。文化無意識帶來了一種富有想像力的方式,掌握了主觀的和社會的在場、遺忘和失落,種種一切在個人和文化無意識的層次上,繼續扮演著我們生活中的塑形力量而運作著。
在以下這段和本章後半部,我將描述何謂幻影敘事,以及它們與文化情結之間的關係又是如何。
以幻影作為面對歷史的心理態度
文化情結透過歷史歷程的組成模式,為群體成員提供了連續性和相當連貫的敘述。然而,在我看來,由個體和群體無意識所留存的這段歷史,雖然相對來說是獨立於群體意識的意圖和目標之外,但似乎也有終極目的論的面向;也就是說,歷史的製造是具有自主性的。這自主性意味著這是獨立於空間/時間協調之外的,反映了歷史模式這種非連續的、超越心靈的歷程,而這些模式是與個體和群體的情結有關的。
榮格歷史觀點所包括的:「不僅是童年和直系親屬,也涵蓋了更大的文化母體、代間模式,以及嵌入集體無意識中的古老歷史。」(Stein,1987,頁61)他「將原型納入歷史連結點中,讓人們意識到歷史對個人的影響是普世存在的,而且是根植於文化和無意識中,貫穿了情感和心理功能運作的所有部分,因此,這也是身分認同的基礎。」(Stein,1987,頁61)
我對群體歷史最初的研究方法,肇始自有關代間創傷的思考,我認為這些創傷是圍繞著文化情結組成的。
引言
訪談幽靈幻影
以下是德國《明鏡週刊》(網路版)二〇一三年十一月十七日所發表的奧茲萊姆・蓋澤(Õzlem Gezer)《訪談一位幽靈幻影:科尼利厄斯・古利特分享他的祕密》的摘要。
八十歲高齡的科尼利厄斯・古利特(Cornelius Gurlitt)隱居於世,他收藏了他父親納粹時期在令人存疑的情況下所獲得的藝術珍品。二〇一二年二月,海關調查人員和官員進入他的公寓,帶走了一千多件藝術品,他的公寓就如同「寶庫」一般(Gezer, 2013)。他們什麼也沒留下。被帶走的藝術品包括馬克斯・利伯曼(Max Liebermann)、馬克・夏卡爾(Marc Chagall)、馬...
推薦序
譯者序
集體無意識與台灣現況
王浩威 / 精神科醫師
為什麼要討論集體的無意識?
這一本《文化幽靈:歷史已經看不見的傷,為什麼還是我們生活中的幽靈?》是相當不容易閱讀的一本書,作者十分細膩地分析群體的集體無意識如何影響了我們生活中平常的認知和判斷。從廣義的角度來說,這些認知和判斷也是一種政治:不是投票選舉或是政黨活動的那種政治,而是生活當中無所不在的權力關係,包括族群、性別、階級等等的。
深度心理學家,不管是榮格取向還是佛洛伊德取向的精神分析師,很早以前就忍不住跳出來討論這個問題。冷戰結構結束以後,對西方世界而言,邪惡的一方似乎已經結束了,但是世界並沒有因此變得更美好。人們在繼續相信自己過去所追隨的正義隊伍時,反而迷失了對新局勢的判斷能力。這樣的情形,從八零年代以後一次又一次地出現。於是,當政見裡充滿了許多歧視和反民主主張的川普可以當選美國總統時,許多心理學家或精神科醫師都忍不住跳出來討論這一切的深層心理結構了。
這樣的情形當然不只發生在西方,在台灣恐怕也是如此。這也就是為什麼在心靈工坊過去出版了英國重要的榮格分析師安德魯‧沙繆斯(Andrew Samuels)《診療椅上的政治:如何成為更有自覺的公民》(Politics on the Couch: Citizenship and the Internal Life),和一直投入與種族對話的美國佛洛伊德分析師沃米克.沃爾肯(Vamık D. Volkan)《我們為何彼此撕裂?:從大團體心理學踏出和解的第一步》(Large-Group Psychology: Racism, Societal Divisions, Narcissistic Leaders and Who We Are Now)這兩本書。
這本書也是繼承上面兩本書的精神,將西方心理學對於當下社會或政治的討論,更進一步加以深化的著作。作者賽繆爾.金布爾斯(Samuel Kimbles)本身是榮格分析師。他就像當代的榮格分析師一樣,不拘泥學派的限制,相當開放地將一切有關的討論都納進來。因此在這一本書裡面,我們不只可以看到他對榮格心理學的回顧和進一步延伸,也可以看到他如何透過當今的佛洛伊德心理學來強化這一切的討論。當然,心理學之外的,包括社會學和後現代思想,也都在他順手拈來的範圍內。而就是這本書不容易閱讀(以及翻譯)的緣故。但這一切並不影響這本書的重要性,特別是應用於台灣當下的現象時。
另外一個重點,是他本身身為非裔美國人的身分。在全世界,也許越來越多亞洲人士成為佛洛伊德派或榮格派的分析師,但有趣的是,這樣的情形並沒有出現在非洲或歐美的非裔人士。儘管如此,他們生命的處境,讓這些不同流派的心理學都開始獲得了新的養分。
台灣的心理圈則一直忽略非裔美國人或第三世界心理學的發展。他們從西方心理學的白人主體性陰影走出後,逐漸重新回到自己的主體性,並開始探索自己的心理學,同時也開始建立起自己心理學的傳統。在台灣,七零年代以來楊國樞教授就一直倡導的本土心理學原本也是這樣的企圖,然而對於原來心理學大傳統裡白人主體性的批判,可以說是完全缺席的;對於非裔美人或第三世界心理學的發展,當然也就更加忽略了。
在這一本書裡面,透過金布爾斯博士的論述,我們可以發現有相當多有趣的觀點,甚至可以用來挑戰我們自己亞洲人身分,此外,這些觀點其實也相當。適用於目前台灣的景況。
失語的台灣
關於這個時刻的台灣,我其實是悲觀的。
一位移居自香港,成為台灣新住民的朋友,這幾年開始有了很多的觀察。他問起了很多他自己覺得無法理解的台灣現象:學歷造假的事件爆發,卻一切很快就風消雲散了;明明疫情死亡率似乎是世界級的超高,官方卻創造出台灣奇蹟的勝利假象;基層官僚的運作體系似乎是十分親切,但是一切微笑背後所有合情合理的要求都遭到拒絕,完全以所謂的合法來作為藉口,其實是骨子裡有種相當顢頇的立場;民進黨執政好像還不錯(根據宣傳),但似乎沒有不同意見的討論空間,任何批評的聲音越來越孱弱不堪⋯⋯
他表示,過去在香港也許將台灣的民主制度太理想化了;但是現在的這樣的情形:一種唯一的聲音,不管是犯什麼錯,永遠都是理直氣壯而聲量宏亮的;至於其他的聲音,不管有沒有道理,只要是跟這偉大聲音的意見有點相左,好像大家就都永遠不會聽到。當然,這位香港的朋友的思考和觀察有更多的細節。
「這個意見太好了,你應該寫寫!」我聽完立刻這樣反應。他笑著說,他們的立場好像很尷尬,雖然現在還沒拿到身分證,只是永久居留,但感覺自己是台灣人了,卻還是被台灣一般民眾視為外人。這些意見還沒講,就可以感覺到外面一股相當強烈的壓迫力量,讓他不敢公開說出來,就算一般的台灣朋友他也不太提。
他的意見提出兩個層次的問題:一個層次是有太多不合理的事情,雖然是如此明顯,但人們往往很容易就忽略了,甚至當權者還可以指鹿為馬,將事情解釋成完全不一樣的狀況;另外一個層次是集體的失語現象,好像很多感受在還沒形成語言的時候,就立刻感覺到外在一股說不出來的壓力,讓這些感覺又立即壓抑下去了。
在台灣現在似乎民主自由十分蓬勃的表象中,隱隱約約有一些不協調的徵兆,雖然證據的比例是不那麼高,但是如果當作一種症狀來閱讀,似乎這樣的症狀恐怕也有一組很深層的問題在蘊釀著。面對台灣經濟或民主發展的成功,大多數的人們是興奮的:面對大陸在政治或經濟上的威脅,主要的聲音是亢奮的。原本在這種情況之下,人們選擇他們想要看的,同時也忽略掉所有不是這麼支持這些現象的訊息。失語不是唯一的症狀,選擇性的忽略也是另外一個大家視若無睹的症狀。
我們集體的無意識是怎麼影響每一個人生活裡的態度的?當冷戰的結果結束以後,人們發現所有政治的問題並沒有因為邪惡一方的消失而改變。甚至,隨著邪惡對立面的瓦解(比方說,在台灣有國民黨專政的瓦解),有些人進入了權力結構,有些人則依然是一般的老百姓,但大家都同時進入了一種新的權力關係。對於曾經反對邪惡對立面的人們來說,就算他沒有進入到權力的運作結構裡,但也有一種現在的權力核心是「我們的人」的錯覺,似乎也就有了更大的容忍,甚至是可以視若無睹。
當然,這一切都需要更多的思考和討論。我們也許透過這本書的閱讀,可以更深入想想,究竟目前在台灣所發生的一切,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翻譯
關於這本書的翻譯其實是困難的。這裡要感謝楊菁薷心理師投入了相當大的心力,來面對這個挑戰。我自己原本負責校閱本書所有的稿子,但在許多地方幾乎都是重新翻譯了。即便是如此,這本書的翻譯還是有很多有待商榷的地方,希望以後有再進一步修正的機會,讓作者本身的用心,能夠更準確地傳遞給讀者們。
譯者序
集體無意識與台灣現況
王浩威 / 精神科醫師
為什麼要討論集體的無意識?
這一本《文化幽靈:歷史已經看不見的傷,為什麼還是我們生活中的幽靈?》是相當不容易閱讀的一本書,作者十分細膩地分析群體的集體無意識如何影響了我們生活中平常的認知和判斷。從廣義的角度來說,這些認知和判斷也是一種政治:不是投票選舉或是政黨活動的那種政治,而是生活當中無所不在的權力關係,包括族群、性別、階級等等的。
深度心理學家,不管是榮格取向還是佛洛伊德取向的精神分析師,很早以前就忍不住跳出來討論這個問題。冷戰結構結束以後,...
目錄
譯者序 ▎集體無意識與台灣現況 / 王浩威
作者序 ▎幻影背景下的省思與啟發——寫給台灣讀者
引 言 ▎訪談幽靈幻影
前 言 ▎進入本書脈絡前的背景介紹
緒 論 ▎本書脈絡
第一章 ▎從榮格情結理論到文化情結理論與幻影敘事
榮格情結理論
文化情結:簡短的歷史介紹與回顧
比昂的團體理論,以及他與文化情結理論的關係
第二章 ▎看不見卻在場的幻影敘事——背景介紹
奧古斯特・威爾森的《兩列奔馳的火車》:一則幻影敘事
韓德森對幻影敘事的貢獻
以幻影作為面對歷史的心理態度
我的幻影背景
文化層次上的幻影敘事
文化情結中的幻影敘事
與文化情結和幻影敘事相關的研究
更大的世界幻影
文化層次的幻影
總結性的評論
第三章 ▎幻影之旅:朝向非洲的旅程——黑人和白人內在的文化憂鬱
詮釋性的結論
第四章 ▎文化情結和集體陰影歷程
混雜鮮血的數百年骨灰
若你看不見我的鏡子,我也看不見你
結論
第五章 ▎文化情結與群體創傷在日常生活中的傳遞
文化情結
文化無意識
群體創傷
代間群體處傷和文化情結的例子
對代間文化情結的沉思與聯想
結論
第六章 ▎文化哀悼、文化憂鬱與文化情結裡的社會苦難
膚色與陰影
文化情結
文化哀悼與文化憂鬱
結論
第七章 ▎在臨床與文化重疊之空間運作的文化情結
一個關於移情與反移情的註記
個案
兩個夢、兩個幻想,以及個人的和文化的情結
總結評論
第八章 ▎分析訓練機構中的混亂與碎裂
群體的矛盾
佛洛伊德、榮格、他們的追隨者,以及文化情結
認識論的焦慮:現在我們究竟在哪裡?
致謝
參考書目
譯者序 ▎集體無意識與台灣現況 / 王浩威
作者序 ▎幻影背景下的省思與啟發——寫給台灣讀者
引 言 ▎訪談幽靈幻影
前 言 ▎進入本書脈絡前的背景介紹
緒 論 ▎本書脈絡
第一章 ▎從榮格情結理論到文化情結理論與幻影敘事
榮格情結理論
文化情結:簡短的歷史介紹與回顧
比昂的團體理論,以及他與文化情結理論的關係
第二章 ▎看不見卻在場的幻影敘事——背景介紹
奧古斯特・威爾森的《兩列奔馳的火車》:一則幻影敘事
韓德森對幻影敘事的貢獻
以幻影作為面對歷史的心理態度
我的幻影背景
文化層次上的幻影敘事
文化情...
商品資料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224頁開數:16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