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臺南合同廳舍的歷史
乍聽之下「原臺南合同廳舍」對臺南人來說或許有點陌生,如果說起民生綠園旁的消防隊,臺南人或許就會有印象了。這座雄偉的建築已經守護臺南一段時間了。不論是以打火英雄的消防隊,或是人民保母警察,甚至餐廳,從它的歷史,我們也能夠看見臺南的歷史。
默默守護府城的白色建築──原臺南合同廳舍
從消防、警察、再到空軍,每個單位都是府城守護者
用自己的力量守護著臺南
經過湯德章紀念公園圓環附近時,很難不被附近的白色高塔所吸引。它就是在在日治時期所興建的御大典紀念塔,又叫做火見樓。在日治時期,它是臺南市區最高的建築物,它的功能就是隨時注意市區,是否有火災的發生。後來,高塔兩側又再擴建了合同廳舍,也就是不同部門的聯合辦公廳舍,消防組詰所、警察會館與派出所一一進駐。
從原臺南合同廳舍所在地的歷史開始說起,再到日治時期的發展。早年臺南的消防規劃,後續日本政府在推動市區改正時,又是如何規劃「火防線」,以及如何選址立起了御大典紀念塔,監看市區內的火災動向,守護府城的居民。
在了解市定古蹟──原臺南合同廳舍歷史的同時,也能夠進而了解臺南消防的歷史,以及臺南街區的歷史。從消防單位,再到許多不同的政府單位,這些單位無非是透過各自的職能,為府城盡上一份心力,守護著府城居民以及他們無限美好的未來。
作者簡介:
吳建昇
後山臺東出生,祖籍臺南市將軍區北埔(四埔吳)
國立成功大學歷史學碩士、博士
現任國立嘉義大學應用歷史學系專任副教授、南瀛國際人文研究中心學術委員
主要從事臺南地區文史調查相關學術研究,博士論文為《道光三年以前臺江內海及周圍地區歷史變遷之研究》,著有《護庇孩幼:臺南生育禮俗研究》、《驚濤戰府城:海賊王蔡牽在臺南》等專書,並著有〈清代諸羅(嘉義)縣城周圍軍防之變遷〉、〈清代喜樹地區周圍歷史發展之初探〉等四十餘篇論文,曾主持臺南市民俗藝陣-宋江系統之武陣複查計畫(2019臺南市文化資產管理處委託)、臺江國家公園歷史水道及其相關設施探查計畫(2020臺江國家公園管理處委託)等研究計畫,並參與《新港奉天宮志》、《新營太子宮羅天大醮志》、《七股鄉志》等廟宇鄉鎮聚落志書之撰寫。
章節試閱
「臺南合同廳舍」的出現
臺南合同廳舍興建於昭和十二年(一九三七)五月十九日,落成於昭和十三年(一九三八)四月二十五日。由臺南州廳內務部營繕課所設計監督(主任技師為住谷茂夫),建築工事由諏訪免作藏承攬,工事費用絕大部分為臺南州糖業聯合會所贊助。這是一座以保留「御大典記念塔」為前提——用「御大典記念塔」的框架與條件進行水平和立體的修正與擴增——所興築的三層樓鋼筋混凝土建築及磚造建築。所謂的「合同廳舍」就是聯合辦公廳,當時日人整合了「消防詰所」、「錦町警察官吏派出所」和新設「臺南州警察會館」而成立「臺南合同廳舍」。本節主要論述「臺南合同廳舍」的設置過程與興建後的發展情況。
日人完成「御大典記念塔」後短短七年,就將之改建為「臺南合同廳舍」。推究原因,依據昭和十三年(一九三八)五月二十八日落成式時,當時臺南州知事川村直岡在〈知事式辭〉就曾直截了當地說:
惟ふに各種團體が團體員の融合親睦の機關を設けて、その結合をくし、以て團體的活動の強化に責し、或は慰安休息の便宜を圖をて心機一轉に供し、以て當に新鮮なる活力を發揮せしむるは團體の使命達成上最も必要なり、各團體に俱樂部又は集會所等の設置せらる、故なきに非ざるなり。
上述文字特別強調,當初興建這座建築的原始目的在於提供團體活動、休息處所等功能(類似俱樂部或集會所的性質),也就是「臺南州警察會館」的意義。不過在〈知事式辭〉也提到,籌畫設置警察會館的同時,由於「錦町警察官吏派出所」出現年久失修、「臺南消防詰所」亦有擴充空間的需求,於是產生將三者合而為一的提議,最後就整合成「臺南合同廳舍」。
目前筆者所能掌握的,最早有關於興建臺南警察會館的傳聞,是在昭和十一年(一九三六)五月由臺灣公論社臺南支社所主辦的一次有關臺南市商業狀況的座談會中,藥局負責人林虎三氏提到:「近く臺南でも警察會館を作られると云ふ噂があります、之が實現の曉には旅館業者に相當影響を見るのではあるまいか。」他聽到傳聞說,最近臺南要興建「警察會館」,若傳聞屬實,有可能會對臺南旅館業者造成很大的影響,而當時這個傳聞並未提及建築群會納入錦町派出所、臺南消防詰所等機構。
前述〈知事式辭〉所提:「錦町警察官吏派出所」年久失修,以及「臺南消防詰所」有擴充空間需求的情況,可以稍加探討。「錦町警察官吏派出所」,設置於明治四十一年(一九○八)十月,原稱為「三界壇街警察官吏派出所」,在當時已是近三十年歷史的老建築。早期派出所多屬木構建築,不僅維修保存不易,外觀更與大正公園周圍新式建築差異甚大,可以理解〈式辭〉所稱派出所年久失修的情況。
至於此時「臺南消防詰所」部分,由於昭和五年(一九三○)年至昭和十三年(一九三八)間可以說是臺南消防發展變化最快的階段,不僅「常設消防手」由六名逐年增加至十二名(含消防組員共計七十八人),且消防救災設備的質量也不斷提升,當時屬臺南州消防組擁有自動車瓦斯倫唧三部、手挽自動車瓦斯倫唧一部、手挽水管車四部、腕用唧筒兩部,救助袋一個、纏兩個等。其中最重要設備都放置在臺南消防詰所(第一部),包含在昭和八年(一九三三)八月所新購置的消防自動車,又有新設的水防組等。由此也不難推知當時人員與消防救災設備不斷增加,以致出現嚴重空間不足的窘況。
昭和十二年(一九三七)二月十日《臺灣警察時報》所刊載的〈臺南警察會館建設計畫〉一文是最早詳細介紹「臺南合同廳舍」興建設計與相關規劃的報導,報導中也確定將納入錦町派出所與臺南消防詰所。該報導稱:臺南警察會館是由臺南州廳土木課所設計,此時已經解決工地的民宅徵收與發放賠償金問題,消防詰所西側空地也完成了臨時辦公室與車庫的興建,等到消防詰所暫時遷徙到臨時辦公處後,基地的整修工程就可以開始進行,警察會館也將在一年內進入工程發包作業。
當時警察會館的總預算初估為十二萬圓,為具有現代式建築風格的三層樓建築,以鋼筋混擬土柱樑為主要結構。建築地坪總面積為七百三十餘坪,其中警察會館為四百四十八坪、錦町派出所為四十七坪、消防組為兩百零四坪。各層樓空間設備規劃如下:一樓部分有廣間(入口大廳)、事務所(辦公室)、階段室(樓梯間)、娛樂室、番人居間(管理人室)、調理室(廚房)、洗面所、便所(廁所)。中間部分為派出所,南側消防組部分有消防車車庫、消防器具置場(消防用具儲藏間),車庫門洞寬敞,面寬五間(約九公尺,大概是我們今天街道常見兩間房屋的寬度),可以收納六輛消防車。
二樓設有圖書室、階段室(樓梯間)、食堂(餐廳)、會議室、另有消防事務室(消防辦公室)、消防休憩室、消防浴室、配膳室(備餐室)、廊下(走廊)、便所(廁所)。三樓是住宿空間,有七間疊敷座敷(榻榻米墊房間)、一間洋室(西式房間)和一間四十四疊敷廣間(有四十四個塌塌米的大通鋪),還有四間消防宿舍、廊下(走廊)、便所(廁所)、洗面所、倉庫和階段室(樓梯間)等等。至於消防塔內部的狹隘空間,也將會進行修繕工事,整個內部空間預期將以現代風格呈現。這座內外兼美的巨大建築竣工之後,將與隔街矗立的臺南州廳共同成為臺南市區最具代表性的華麗景觀。
昭和十二年(一九三七)五月十九日下午四點,臺南合同廳舍在雨中進行「地鎮祭」(動土儀式),由臺南神社的松本賴光宮司主持,臺南州知事川村直岡及警務部各課長、臺南警察署署長、嘉義警察署署長、各郡警察課長等共同參與。由參與者皆屬臺南州轄下的警察官員可見,官方對此建築主要仍著重在「警察會館」部分的意義。不過當時報導仍然提到建築竣工後對十三萬臺南市民在防火與維持治安的幫助。另外也有報導指稱興建的總經費是二十萬圓,這比較有可能是筆誤。
昭和十三年(一九三八)一月十九日下午五點二十分,臺南合同廳舍在三樓屋頂設壇進行「上棟式」(上樑儀式),報導中記載建築工事由諏訪免作藏所承攬,當時已大抵完成主體工事。此次「上棟式」由臺南州內務部長鶴友彥等警察及工程機關人員參與外,臺南消防組也有田口宇一、桐憲三等兩位副組長參與,田口副組長也是「玉串拜禮」的代表之一(此儀式是手持綁上白色菱形紙條的楊桐樹枝,在神明前行拜禮奉獻,表示和神明締結契約),可見當時官方對於臺南合同廳舍不再只侷限於警察會館的功能。在部分報導中也提到各樓層的設備規劃,且更清楚說明各單位的所屬空間情況,不過基本上與前述計畫大致相同,只有警察會館二樓部分增加一處浴室、會議室改為集會所,又在警察會館三樓部分的疊敷廣間(塌塌米大通鋪),從四十四疊增加到五十疊。值得注意的是,當時不僅《臺灣警察時報》、《臺灣日日新報》有臺南合同廳舍上棟式的相關報導,甚至作為前線軍中刊物的《陣中慰問》也有相關文字。
昭和十三年(一九三八)四月二十五日,臺南合同廳舍竣工,五月二十八日上午十一點在大正公園廣場舉行臺南合同廳舍落成式。臺南州知事川村直岡及內務部長鶴友彥、警務部長西村元太郎及所有課長、市尹古澤勝之、臺南警察署署長谷口琴次、臺南消防組長村上玉吉等共三百多人共同參與,也有來自臺北、高雄、澎湖等地的警務官員蒞會。當時的知事川村直岡在〈知事式辭〉中特別感謝「臺南州糖業聯合會」贊助了臺南合同廳舍的絕大部分工事費用,也鼓勵各地警察日後來臺南可選擇在會館內居住,儀式完成後還在館內舉行慶祝宴會。
當時不少報導曾提及各樓層的設備規劃,其中與之前的不同之處,除了新增一處講堂外,原來警察會館三樓的疊敷廣間(塌塌米大通鋪),從五十疊又回到了四十四疊,也詳細說明七間疊敷座敷(榻榻米墊房間)的大小(八疊大的有兩間、六疊大的有五間)。另外也提到市役所購入輸出功率達二十五匹馬力的消防警報器(サイレン),並放置在消防塔內。隔年(一九三九)小學鄉土教材《臺南市讀本》中很快就出現〈消防組〉一文,裡頭就有關於「臺南合同廳舍」南側消防詰所的介紹。文中除了提及宏偉壯觀的消防高塔外,也提到在消防組前隨時有輪值的組員,又敘述了停駐在車庫內的3輛消防自動車以及過往消防組出動時以手搖蜂鳴器提醒路人等情形。
臺南合同廳舍落成之後,由於廳舍前方的大正公園原本就是臺南市民經常活動出入的場所,此區又是臺南市區的新都會中心,臺南警察會館又有娛樂俱樂部與集會所的功能,因此之後陸續有些活動就選擇在會館內舉行。
依據《臺灣日日新報》的記載:昭和十三年(一九三八)八月十八日舉辦「第三回全日本アマチュア將棋選手權大會」(全日本業餘將棋選手權大會)的臺灣地方預選比賽,當時北臺灣預選會場在「臺北市明石町」的「臺北州會館」,南臺灣預選會就設在「臺南州廳」前的「臺南警察會館」(過往都在臺南公會堂舉辦)。昭和昭和十三年(一九三八)十月二十日舉辦「洋藥業者打合會」(西藥業者協調會),由州衛生課長野田兵三召集臺南州轄下的西藥業者及代表十三名,共同商討創立「臺南州藥業連合會」及非常時期(戰爭時期)西藥公定價格的問題。昭和十四年(一九三九)二月六日「南臺灣資源統制會社」也在館內舉辦總會的創立,共有來自南臺灣各地的五十七名股東業主參加,監督官廳亦有內務部衛生課長野田兵三、警務部保安課長竹村將城及臺南警察署長榊原壽郎治等人列席。除了討論會社的設置方針、議長選舉與設置本社、分社等事務問題外,主要也是討論非常時期(戰爭時期)有關各種資源的管制。昭和十四年(一九三九)十月八日臺南州刑事課辦理「刑事講習會」,召集了二十五名適合擔任刑事工作的警官,在臺南州警察會館內進行兩星期的講習活動。昭和十四年(一九三九)十一月十五日「全島水利大會」在館內舉行陳情委員會,由全臺五州二廳七委員會的進行意見交流,探討有關水利行政機關的擴權、農藥、土水等相關事務。一直到昭和十四年(一九三九)六月九日仍有「警察官特別教養講習會」在臺南警察會館進行為期二十天的講習活動。
由此可見,在臺南合同廳舍設置之後,使得臺南新增一處可以舉辦各類娛樂、會議及講習活動的地點,只是隨著進入戰爭的非常時期,各種活動趨於減少,會館的使用率也降低了。
一九三○年代以後,臺灣逐漸籠罩在戰爭的陰影下。昭和十八年(一九四三)三月二十六日,日人公布「臺灣警防團令」。同時解散民間原有的防護團、壯丁團、消防組,將人員與警戒防禦水火災的消防組合併新設「警防團」,成為國防機關之一。當時臺南市的臺南消防組、公設消防組皆被改制為「警防團常備消防部」,隸屬當時臺南市役所,也開始招考臺籍民眾擔任常備消防手。因戰爭後期日本失利,臺灣屢受盟軍戰機轟炸,火災案件頻傳,消防工作顯得比以往更為重要。日人遂將消防組織改制為「消防署」,位階與警察署平行,署長由警察署長野里秀夫兼任,署址仍在臺南合同廳舍南側的「消防詰所」。
近年在「原臺南合同廳舍」進行整修工程時發現,在原錦町警察官吏派出所事務室(今臺南消防局中正分隊值班臺後)裡,有一道長期封鎖的地下門洞,後來確定門洞下方是一道狹窄的階梯,往下走是向大正公園延伸的地下通道,推測這可能是為了因應戰爭空襲所開鑿的「地下防空通道」。由於當時臺南州廳為盟軍重點轟炸的目標,為了防止與減輕空襲所造成的危害,設置「防空通道」以提供臺南合同廳舍相關人員入內躲藏。目前防空洞已被回填,並以地磚遮蓋。
「臺南合同廳舍」的出現
臺南合同廳舍興建於昭和十二年(一九三七)五月十九日,落成於昭和十三年(一九三八)四月二十五日。由臺南州廳內務部營繕課所設計監督(主任技師為住谷茂夫),建築工事由諏訪免作藏承攬,工事費用絕大部分為臺南州糖業聯合會所贊助。這是一座以保留「御大典記念塔」為前提——用「御大典記念塔」的框架與條件進行水平和立體的修正與擴增——所興築的三層樓鋼筋混凝土建築及磚造建築。所謂的「合同廳舍」就是聯合辦公廳,當時日人整合了「消防詰所」、「錦町警察官吏派出所」和新設「臺南州警察會館」而成立「臺...
作者序
【序】
序 風華再現,現代老建築的重生
「原臺南合同廳舍」,對許多臺南人來說,或許是一個十分陌生的名子,不過如果提起在民生綠園旁的消防隊,我想在臺南長大的孩子,一定會有深刻的印象:雄偉的高塔建築、斑駁的白色牆面、威風凜凜的大消防車,以及在圓拱門上顯眼的紅色「119」圖案,這些醒目的標誌圖示,可能是許多人對這棟老建築的共同記憶。特別是對於義消子弟的筆者而言,每次經過看著這些諾大的消防標誌時,心裡都會有一種親切感與無比的驕傲感。
不過,除了存在最久的消防隊以外,長久以來這棟老建築還曾經有許多不同的機關進駐,像是與當地人有密切關係的「民生派出所」,老臺南人可能曾在民生路一側「空軍新生社」的餐廳用餐,曾在這裡辦公的還有內政部保五總隊、市警局少年隊與婦幼隊等。而在更古老的日本時代,這裡曾經是臺南市「消防組詰所」、「錦町警察官吏派出所」、「臺南州警察會館」等單位的辦公處,如此豐富多元的政府機關,其實正顯示「臺南合同廳舍」的原有意義,亦即這裡在是被規劃做為不同單位聯合辦公的處所。
「原臺南合同廳舍」,興建完成於現代主義建築盛行的一九三○年代後期,落成迄今已有八十多年的歷史,這是一座充滿現代風格的老建築,在一九九八年六月二十六日已被臺南市政府公告為「市定古蹟」。而在二○一九年完成古蹟修復工程後,目前除仍持續做為「臺南市消防局第七大隊中正分隊」的進駐地,在民生路一側的部分空間則被整理成「臺南市消防史料館」,不僅依原有消防用途繼續使用,具有見證臺南消防史的意義與價值外,在老建築完成修復之後,也能夠再現古蹟文化新風貌,並藉此推廣消防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本書撰寫期間,正好是在「原臺南合同廳舍」的整修工程逐漸完工、新設展館落成使用之際,筆者非常榮幸可以投入本書的編撰工作,也有幸見證與紀錄這棟老建築再現風華的歷程。本書大抵以時間為縱軸,並擴及空間環境的介紹,最後在針對建築進行介紹,主要章節分為三個部分:原臺南合同廳舍的所在地;原臺南合同廳舍的設置與其後的發展;原臺南合同廳舍的建築概述等,期待本書能夠補充史料館內的背景介紹,讓許多好朋友能進一步認識這棟建築的歷史發展與文化價值,更期望拋磚引玉,有更多年輕學者能投入臺南消防歷史及老建築的調查研究。又本書編修審閱過程極盡謹慎,惟筆者才疏學淺,錯誤遺漏之處或所難免,敬希方家暨讀者不吝指正,是所企盼。
本書之完成,首先感謝臺南市政府文化局葉澤山局長、文資處林喬彬處長以及總編輯黃文博校長的邀約撰寫,審查委員陳嘉基老師的用心審閱與專業意見,編輯郭怡均小姐一路奔走辛勞,《聚珍臺灣》王子碩老師的意見探討與照片提供,府城文物收藏家郭宣宏老師的明信片提供,學生及助理余宗岳的參與協助,兩位高中同學臺南市消防局莊家銘先生、臺南市警察局李旼暾先生的聯繫幫忙,也要感謝「臺南市消防局」及「中正分隊」各位長官、「臺南市消防史料館」各位解說老師、所有協助過這本書完成在每一個好朋友,最後感謝國立嘉義大學應用歷史學系池永歆主任等師長同仁及所有同學的支持,一路打拼的好夥伴-許献平老師、王素滿老師、李國殿組長、詹評仁教授、柯如蓉老師、金智學長、王御風學長、杜正宇、王世宏、陳志昌、吳明勳、楊芸庭、余文章、王杏珠及蘇白梅等好友們的驅策勉勵;還有我的父母、岳父母及內人陳美秀小姐的無限包容,我最可愛的兩個寶貝–宇勛、宇蕎,當然還有許多默默在文化工作耕耘的夥伴們,謹在此向大家致上最誠摯的謝意與敬意。
最後謹以本書獻給我的
父親吳清村
母親郭永美。
【序】
序 風華再現,現代老建築的重生
「原臺南合同廳舍」,對許多臺南人來說,或許是一個十分陌生的名子,不過如果提起在民生綠園旁的消防隊,我想在臺南長大的孩子,一定會有深刻的印象:雄偉的高塔建築、斑駁的白色牆面、威風凜凜的大消防車,以及在圓拱門上顯眼的紅色「119」圖案,這些醒目的標誌圖示,可能是許多人對這棟老建築的共同記憶。特別是對於義消子弟的筆者而言,每次經過看著這些諾大的消防標誌時,心裡都會有一種親切感與無比的驕傲感。
不過,除了存在最久的消防隊以外,長久以來這棟老建築還曾經有許多不同的機關進...
目錄
序
市長序
局長序
處長序
自序
第一章、前言
第二章、原臺南合同廳舍的所在地
(一)地理環境
(二)荷鄭以前的歷史發展
(三)清領時期的歷史發展
第三章、原臺南合同廳舍的設置與發展
(一)早期的市區改正:「火防線」、小公園與派出所
(二)臺南市區計畫:「大正綠園」與「御大典記念塔」
(三)「臺南合同廳舍」的出現
(四)戰後「原臺南合同廳舍」的歷史變遷
第四章、原臺南合同廳舍的建築概述
(一)現代主義建築與臺南合同廳舍的設計
(二)「御大典記念塔」的消防意義與建築特色
(三)「臺南合同廳舍」的建築特色及目前情況
第五章、結語
參考書目
附錄
(一)1938年《臺灣建築會誌》所刊載「原台南合同廳舍」平面圖
(二)2003年古蹟調查計畫「原台南合同廳舍」平面現況圖
(三)2019年原臺南合同廳舍現況使用及展覽空間平面圖
序
市長序
局長序
處長序
自序
第一章、前言
第二章、原臺南合同廳舍的所在地
(一)地理環境
(二)荷鄭以前的歷史發展
(三)清領時期的歷史發展
第三章、原臺南合同廳舍的設置與發展
(一)早期的市區改正:「火防線」、小公園與派出所
(二)臺南市區計畫:「大正綠園」與「御大典記念塔」
(三)「臺南合同廳舍」的出現
(四)戰後「原臺南合同廳舍」的歷史變遷
第四章、原臺南合同廳舍的建築概述
(一)現代主義建築與臺南合同廳舍的設計
(二)「御大典記念塔」的消防意義與建築特色
(三)「臺南合同廳舍」的建築特色及目前情況
...
商品資料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288頁開數:32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