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人不需要母愛,
但如果媽媽給不了愛呢?
獻給在這段關係裡受挫的媽媽和孩子……
★研究童年情感忽視和母愛創傷30餘年★
★幫助成千上萬名個案療癒各種母愛缺失的隱藏創傷★【本書適合】
*因母親疏忽或虐待而受創的孩子(無論年幼或成年)
*常在人際關係中苦苦掙扎或懷疑自我價值的人
*每一個為人母者或未來媽媽
*發揮母親功能的養父母、祖父母、父親、師長、伴侶……等等
*從事心理諮詢的專業人士
*能為此提供支援的親友、社福團體、國家決策者
媽媽,妳在哪兒?妳不愛我嗎?
……是我害的嗎?
你小時候,媽媽總是在忙別的事、感覺很冷漠,甚至是出口傷人嗎?
你是否曾在人際關係中苦苦掙扎或經常懷疑自我價值?
你渴望與某人親近或建立親密感,但又對它感到陌生、不安或恐懼?
你看見溫馨的母子互動就會鼻酸、泛淚,或是不屑、批判這樣的互動?
你和母親在一起時會出現情感麻木或出神狀態,很難專注於當下?
你說你和母親關係很好,但若要你回想與母親的美好回憶,卻找不到這樣的畫面?
你不想要和另一半生孩子,因為你認為自己不適合當父母,很害怕自己會錯待孩子?
母親是我們與世界接觸的第一座橋樑,母親的影響力無與倫比。當母親因為各種原因而沒能為我們付出關愛和支持,長期下來,我們與母親的關係就有可能出問題,這會在我們內心留下空洞,影響我們的生命發展。
如果我們的母親在情感上缺席,我們通常無法確切指出自己的生命裡到底缺少了什麼,才導致我們在人際上的困境、不正確地理解世界和自我價值低落;相較之下,被母親情感虐待的孩子雖然知道自己遭受虐待,卻會刻意忽略或否認虐待的長期有害影響。
為媽媽提供撫育孩子應關注的焦點,
讓受創的孩子探索自己並展開療癒!
心理治療師潔絲敏‧李‧科里曾幫助成千上萬名個案療癒各種母愛缺失的隱藏創傷。她懷抱著對母親與孩子的關懷,引導我們認識母親的功能,以及當母親對此無能為力時,會對我們產生什麼樣的影響,還有最重要的,我們如何為自己的療癒負起責任,讓母親留下的印記不再是綑綁,而是突破的力量:
*夠好的母親能傳遞給孩子的10大必需訊息是什麼?
*從10大好母親原型理解母親對孩子發展的重要性。
*母親心不在焉或傷害孩子的可能原因,以及她為何無法付出關愛。
*童年遭受情感忽視與虐待的長期影響。
*如何找到內在小孩,並藉由反思和練習填補「母愛缺口」。
*如何理解母親,我們認識的母親是自己眼中的母親,但我們得將母親視為一個完整的人……
*當你有能力時,如何決定對你與母親來說較好的關係,相敬如賓?斷絕往來?重建愛的互動?
*如何為自己(和你的孩子)開創更幸福的未來……
創傷可能不會消失,
但你不會再為那些傷痕草木皆兵,
你不能回到童年重活一次,
但你可以擁有當初你應當擁有的東西!
作者簡介:
潔絲敏•李•科里Jasmin Lee Cori
合格心理治療師,在美國科羅拉多州的波爾德(Boulder)執業,擅長治療經歷過童年情感忽視與虐待的成年人。身為經驗豐富的老師,科里在多所大學與專門學校開設十幾門心理課程,包括訓練治療師的諮詢技巧。她過去亦曾服務於公共服務局。
科里的其他著作包括《創傷療癒》、《沉思之道》、《轉變人生的塔羅牌》(與葳洛‧亞里尼亞合著)、《真實本質的魔法》,以及一本神祕學詩集。她的文章散見於平面出版品和線上媒體,以及她的個人部落格:jasmincori.com。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具名推薦
小熊媽張美蘭,親職、繪本作家
陳安儀,親職作家
陳志恆,諮商心理師、暢銷作家
蔡宜芳,諮商心理師、作家
黃之盈,諮商心理師
魏瑋志(澤爸),親職教育講師
蘇予昕,蘇予昕心理諮商所所長、暢銷作家
好評推薦
「好母親」這個詞聽起來總是令人感到沉重,然而,天下沒有完美的母親,她們當然可能犯錯,重點在於理解「母親」在一個人的成長過程中扮演了何其重要的關鍵角色,如此我們才有可能知道自己到底怎麼了。當我們的生命中,未曾遭遇好母親,我們的人生將會遭遇何等的風雨?是否「愛」會因此而缺席?對母愛的期待與盼望,很是自然,但願我們都能透過閱讀展開新的人生。
──王意中,王意中心理治療所所長、臨床心理師
母親往往是我們一生中最致命的議題,許多未解的、難以改變的行為模式,最終常追溯到我們與母親的關係。本書像是索引,給予一個清楚明確的架構,簡明陳述母親的各個影響層面,包含母親角色的功能、角色失能時會造成的影響、為何失能、我們可以如何自救,讓讀者能快速理解脈絡、建立概念。覺得自己不對勁,卻又不曉得是哪裡出了問題的人,相信看了這本書,會比較有機會找到線索。
──巴小波,情緒教育者、「巴小波」臉書粉專版主
你是一個「愛的奶水」匱乏的人嗎?從小爹不疼、娘不愛,怎麼辦呢?認了!把小時候沒有被父母愛夠的自己認回來,這是療癒自己的第一步。切記,母親不愛你,這不是你的錯,或許她本身也是個缺愛的人,而一個人無法給別人她身上沒有的東西,不是嗎?請不要自憐自艾、繼續當一個受害者,為今之計,你該做的事就是「好好把自己愛回來」。具體做法是:1.認回自己童年的創傷。2.學習自己當自己的好父母。3.好好閱讀這本書,或許它會帶給你意外的療癒靈感。
──周志建,資深心理師、故事療癒作家
不再自責,允許自己憤怒及釋放,換上充滿愛的內在濾鏡;開創更幸福的未來,才能真正地從過往的親緣傷痛中走出來,而這也是你給自己最好的交代。
──洪培芸,臨床心理師、作家
本書作者用相當有系統的方式,以依附理論陳述母親對孩子的重要性,並釐清刻意遺棄與虐待,以及無心忽略兩者之間具有哪些差異,甚至可能有什麼因素,使得母親對於愛護孩子感到無能為力。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作者提醒我們已經長大了,無論過去發生什麼事情,都應為此刻的療癒負起責任,如作者所言,這本書不是為了追究母親失責而寫,而是為了支持我們的療癒而寫。如果你正受苦於得不到母親關愛的遺憾,或許翻開這本書,你能獲得許多支持與陪伴。
──張義平(幽樹),諮商心理師與對話式催眠創始人,「幽樹的療癒客棧」粉專版主
身為諮商心理師,我陪伴許多人療癒原生家庭所帶來的創傷或影響。在看這本書的同時,我的內在彷彿也跟著一起被療癒。由於世代的遷移,有許多適合當時世代的價值觀、想法、行為如今或許已經不一定適用於現在的世代──人給不出自己沒有的東西,認清父母也有其限制,是第一步療癒的開始。當我們有機會看懂來自原生家庭脈絡的影響,就有機會重新揀選什麼東西適合自己,而不再被不合時宜的東西給牽絆住。我特別喜歡書中提到如何自我療癒的部分:我們可以感到憤怒,這些憤怒也需要充分被表達出來,憤怒所牽引出來的,是關於我們個人的界線。當我們知道自己的界線在哪裡,才有機會與父母分化,尊重他們世代帶給他們的東西,也尊重自己想要的!
──許庭韶,諮商心理師、人生設計心理諮商所所長、美國NLPU高級導師
身為專注母女議題的心理師,我看過不少以相關議題的書,作者們從自己的專業各自用不同的描述方式來討論母女關係,《欠缺母愛的孩子,你的傷好了嗎?》是一本將理論跟案例統整得很好的書,後來我回頭看作者潔絲敏‧李‧科里的介紹,原來她不只是心理治療師,同時也是在大學開課的老師,如果有一門以母女關係為題的課,那麼這本書必然是入門的教科書。
──黃惠萱,臨床心理師、作家
此書探討面向相當完整,不僅幫助讀者更加理解媽媽所扮演之角色,以及她們失職的可能原因,同時也為每一位缺乏母愛的人找到了自我療癒之法。作者論述之細膩、精準,著實令人激賞!
──愛瑞克,《內在原力》作者、TMBA共同創辦人
國際好評
帶著同理和通透的心,潔絲敏‧李‧科里為我們描述母愛缺失的影響,以及如何克服這些影響。這本書對想要為孩子創造充滿關愛的環境的新手媽媽,終於想要填補心中缺口的成年子女,以及對理解和療癒母親創傷有興趣的臨床工作者來說,都極具意義。
──艾芙琳‧巴索夫,心理治療師,著有《母女之間》
對於需求沒有在母親的照顧中得到滿足的人來說,本書將使你茅塞頓開。作者以細膩而可靠的方式,富有同情心地闡述發展原則,藉以提升我們對母愛缺失的理解。
──康妮‧道森,《再長大一次》共同作者
潔絲敏‧李‧科里細述童年依附需求的重要性,以及當情感缺席的母親無法滿足這些需求時,會造成哪些心理創傷。她為有創傷的成年人列舉明確的步驟,幫助他們找到內在力量,療癒依附創傷。我誠心推薦這本書給因為母親在情感上缺席而留下創傷的人,這本書能幫助你們理解和療癒創傷。
──雪莉‧珍恩‧施密特,合格心理治療師,著有《滿足發展需求的策略》
潔絲敏‧李‧科里透過慈悲和堅定的聲音引導讀者了解,沒有從母親身上得到足夠情感支援的孩子,成年後將面對重重的險阻。作者有豐富的個人經驗與心理治療的臨床經驗,為讀者提供真知灼見與實用做法,幫助他們克服痛苦的童年所造成的各種挑戰,邁向幸福快樂的成年人生。
──凱薩琳‧布萊克,心理治療師,著有《成為母親不需要地圖》
《欠缺母愛的孩子,你的傷好了嗎?》將神經科學與臨床經驗巧妙融合,深入淺出,發人深省。潔絲敏‧李‧科里為母親的重要性提供了深具說服力又溫暖人心的分析,這本作品的意義不亞於愛麗絲‧米勒的《幸福童年的祕密》。本書內容通俗易懂又實用,對計畫成為父母的人、從事心理諮詢的專業人士,還有曾因父母的疏忽而留下創傷的成年人來說,非讀不可。
──凱特‧克羅利,職能治療博士、職能治療師、南加州大學兼任教師、嬰幼兒心理健康專家
名人推薦:具名推薦
小熊媽張美蘭,親職、繪本作家
陳安儀,親職作家
陳志恆,諮商心理師、暢銷作家
蔡宜芳,諮商心理師、作家
黃之盈,諮商心理師
魏瑋志(澤爸),親職教育講師
蘇予昕,蘇予昕心理諮商所所長、暢銷作家
好評推薦
「好母親」這個詞聽起來總是令人感到沉重,然而,天下沒有完美的母親,她們當然可能犯錯,重點在於理解「母親」在一個人的成長過程中扮演了何其重要的關鍵角色,如此我們才有可能知道自己到底怎麼了。當我們的生命中,未曾遭遇好母親,我們的人生將會遭遇何等的風雨?是否「愛」會因此而缺席?對母...
章節試閱
當母親無法正常展現母愛……
我跨出人生的第一步
顫顫巍巍,志得意滿,欣喜若狂
如鳥兒初次發現自己會飛翔
回頭一望,笑容凝結在臉上
我找不到妳
媽媽,妳在哪兒?
我第一天上學
坐上嘈雜搖晃的校車
前往全然陌生的地方
孩子擠成一團,大人憂心張望
我面對眼前全新的世界
媽媽,妳在哪兒?
我第一次哭著跑回家
承受不了其他孩子的嘲笑
他們的話語仍在腦中迴盪
我需要媽媽的安慰
但是妳一聲不響
老照片裡有妳的身影
但是在我的記憶裡,妳缺席了
我不記得慈愛的擁抱或撫慰
不記得屬於我倆的特別時刻
不記得妳的氣味,不記得妳的撫觸
我記得妳眼睛的顏色
和妳眼神深處的痛苦
那痛苦常常被隱藏起來
跟其他情感一樣
我無法掀開妳的面具
妳看著我,卻沒有看見我
妳的溫度從未觸及這個小女孩的心
媽媽,為什麼我們錯過彼此?
妳在哪兒?
是我害的嗎?
寶寶對母親的能量是否在身邊非常敏感。母親是寶寶的世界中心,寶寶與母親的感受強烈同頻。感受不到母親的情感,寶寶會極度難受,寶寶會覺得母親的「心思飄到其他地方,而那是他不想去的地方。在認同母親的過程中,他感受到母親的情感上的麻木不仁漸漸滲入他的內在」。在本質上來說,一位有解離症的母親,她的寶寶通常會跟著她進入解離狀態,甚至會變得跟母親一樣麻木漠然。
解離模式可能是銘印自母親的解離狀態,也可能是我們自己對遺棄的反應。
一位對這種情況有深刻體悟的成年人,以童年自我的角度說:「媽媽在我身邊時,我會興高采烈;媽媽離開時,我也跟著離開,我失去了和自己的聯繫。」這是可以理解的,少了母親做為定錨點,孩子要專注於當下會比較困難。通常孩子會為了母親的「離開」責怪自己,認為這是因為「照顧我太麻煩」。
研究發現,當母親在情感上缺席,寶寶的回應模式有兩種。一種是疏離母親,避免和母親接觸,好讓自己處於比較愉快的狀態。毫無意外地,如果母親幾乎不曾表達情感,她的孩子通常會形成自給自足型的非安全依附──依附一個對自己無心的人實在太過痛苦。
至於另一種模式,斯特恩醫生對它的描述則是「費盡心力取悅母親,想把母親拉到身邊:扮演母親的抗憂鬱藥物」,但這不是小寶寶可以輕易做得到的事!
這樣看來,我們的選擇似乎有三個:跟隨母親進入麻木的黑洞、切斷部分情感連結以避開這個黑洞,或是乾脆成為媽媽的救援者。花點時間想一想,如果你的母親在情感上缺席,你可能做過怎樣的選擇(你可能三種選擇都試過,只是是在不同的時期)。
「面無表情實驗」證實了母親的漠然會令寶寶感到痛苦,這項實驗想知道寶寶如何回應母親的無動於衷,實驗者於是要求年輕的母親們在看著寶寶時突然換上撲克臉,沒有任何表情和動作,實驗的時間只有短短三分鐘,但是,「面對面無表情的母親,寶寶的行為模式都很一致,他們會先反覆嘗試誘發母親做出回應,接著露出悲傷的表情,把臉轉開不看媽媽,到最後徹底放棄──這些行為就發生在短短三分鐘之內!」
研究者認為,寶寶會先進入自我保護狀態,然後在這種狀態下想辦法自我撫慰──這種模式也常出現在住院的嬰兒身上。母親的能量與情感為寶寶提供了刺激,他們仰賴這種刺激與世界建立連結。
「面無表情實驗」中,在母親變回情感豐富的模樣之後,原本就具備安全感的寶寶會再次對母親表達喜愛,親密關係恢復如初。然而,如果母親經常很疏遠、很茫然、很冷淡,或是寶寶欠缺有安全感的依附,又會是怎樣的結果呢?如果母親本身有時候令人恐懼呢?如果孩子已經歷過其他創傷,例如醫療創傷、身體虐待或性虐待呢?恢復親密關係依然會這麼簡單嗎?
蘇‧格哈特在其著作中引述了這個研究的結果,她認為:「對寶寶來說,最痛苦的經驗似乎是母親的漠不關心。」比起被粗暴的對待,寶寶更難忍受母親的漠不關心,畢竟如果母親是主要照顧者的話,她就是寶寶與世界之間的橋梁,也是寶寶的需求獲得滿足的最佳希望。
憂鬱是情感缺席的母親很常見的共通點。憂鬱的母親與孩子的互動比較少,她們的寶寶展現的正面感受也比較少,而且往往會在幼兒期發展出非安全型依附,處理認知任務的表現也比較差(別忘了,大腦的啟動和發育主要仰賴人際互動)。除此之外,這種壓力也會導致胃腸與自律神經系統變得敏感,而且在成年人試圖接觸他們的時候他們也沒有能力或意願與對方互動,這樣的孩子即使成年了,也還是不習慣溫暖、有愛的接觸,而必須學習他們早該在襁褓期就該建立的能力。
欠缺非語言信號會讓孩子得不到支持與指引,簡單如一個微笑,就能使正在學走路的幼兒大受鼓舞,向他傳達安全與接納,並且使孩子對這段關係產生共鳴──除此之外,年幼的孩子還有別的方法能確定媽媽的情況嗎?同樣地,驚訝或否定的表情也能幫助孩子熟悉周遭環境。總而言之,母親的回應是探索世界的重要助力。
擁有什麼特質才算好母親?
雖然我們與親生母親的關係會影響我們一輩子(即使一出生就與生母分離也一樣,例如母親過世或寶寶被送走),但是我在這本書裡所說的「母親」和「媽媽」不限於親生母親。當我在書裡問你關於母親的事時,我指的是發揮母親這個重要功能的人,至於「好母親」一詞,指的是照顧、餵養、保護你的任何一個成年人,他們能滿足母親的各種功能。因此,養母、祖母或繼母,甚至是父兼母職的父親,都可能是「好母親」。不屬於家庭內部小圈圈的人,也可以幫忙照顧孩子的需求(甚至直至孩子成年後),例如老師、女性長輩、朋友的母親、治療師、伴侶,甚至是長大後的我們。
不是每個女性都能適應母親的角色,但是大自然已盡力為親生母親提供許多優勢。研究顯示,做為一個群體,母親會本能地做出嬰兒喜歡的行為。瑞典有研究發現,即便母親外出工作,主要照顧者是父親,寶寶還是明顯比較喜歡跟母親在一起。大自然也藉由荷爾蒙為母親提供支援(尤其是催產素),因為荷爾蒙與建立感情連結的行為之間存在著關聯性,也讓母親有心情與寶寶建立感情連結。親餵母乳的姿勢,使寶寶處在注視母親雙眼的完美距離──當然我們也知道,胎兒在子宮裡發育時,親子關係就已在悄悄成形了,胎兒會回應母親的心跳、聲音、穿透腹腔壁的撫觸,以及她的能量。
遺憾的是,光靠這些天生優勢仍不足以幫助某些女性做好扛起母職的準備。因此,親生母親以外的人也能提供「母愛」,是很值得慶幸的事。
夠好的母親
母親不需要完美,也不可能完美。假使完美真的存在,那也是在孩子的眼神裡──當母親在滿足孩子的基本需求時表現得夠稱職,她會感受到孩子的全然崇拜。這有很大的幫助,因為當你完全依賴一個人時,你會想要相信對方可以勝任這份工作,你會對一些小失誤與手忙腳亂視而不見,並強調積極面──這其實是很好的心理策略,也是很好的演化策略,因為孩子的好心情也有助於母親跟孩子建立情感連結。
「夠好的母親」一詞的發明人溫尼科特是一位著名兒科醫生兼精神分析師,這個詞代表的是──母親能提供足夠的必要條件,幫助孩子建立良好的人生起點。溫尼科特認為,夠好的母親的主要工作是適應寶寶,夠好的母親一開始會做到幾乎配合寶寶的每一個需求,但之後會慢慢減少適應程度,因為寶寶對挫折的承受力會愈來愈高。總是立即滿足寶寶所有需求的母親,會害寶寶失去學習新行為、發展新技巧、處理延遲與挫折感的需求。
近年來的研究也強化了這種觀念,認為母親不必百分之百了解和滿足寶寶的需求,母親只需要花三十%的時間跟寶寶同步即可(同步的定義是處於和諧狀態,母親與寶寶同頻)。這不算是過分的要求吧?
心理治療師兼作家黛安娜‧弗沙認為,「與同步這種天生能力同等重要(甚至更重要)的,是修復不同步以便重建最佳情感連結的能力。」夠好的母親要能修復每段關係中不可避免的裂痕,她不可能永遠都做對,但是她必須知道犯錯時該如何補救。
在這方面,有研究指出,母親能從孩子那裡得到幫助。從一出生,寶寶就有與母親維持強烈的情感連結的渴望與能力,他們也能充分利用母親為修復裂痕所做的努力,這是他們與生俱來的能力。對一個孩子來說,修復親子關係中不可避免的裂痕,可以增強他的力量和自信,反過來說,寶寶如果無法得到母親的關注、無法在關係斷裂後重新建立連結,他可能會對人際關係與滿足自我需求感到極度的無力和沮喪。
當母親對孩子的了解不足以回應孩子的需求時,孩子最終會反過來適應母親。如此一來,孩子會與核心經驗脫節,然後發展出溫尼科特所說的假我。
好母親傳達了什麼訊息?
母親如何回應我們的基本需求,會讓我們知道自己對她來說有多重要。她是否為我們慷慨付出(甚至樂在其中),還是把滿足我們的需求視為負擔,顯露出「你在煩我」的態度?在幫我們換尿布或穿衣服的時候,她的撫觸是輕柔慈愛的、講求效率的、有點突兀感,甚至是像機器一樣冰冷?她的眼神說了什麼?她的表情呢?她的行為和選擇傳達了些什麼?這些都是母親與我們的溝通方式,也形塑了我們和母親的關係;這些細節建構出我們接收到的訊息基調。
我們先看看好母親會傳達給孩子哪些訊息,然後再想想欠缺母愛的人聽到的訊息是什麼。
以下便是十個基本好母親訊息:
*我很高興你在這兒。
*我看見你。
*你對我來說很特別。
*我尊重你。
*我愛你。
*我重視你的需求。你可以向我求助。
*你需要我時,我一定在。我會為你挪出時間。
*我會保護你。
*在我身邊,你可以放輕鬆。
*你使我開心。
接下來,讓我們一一檢視這些訊息吧……
挖掘母愛缺失的傷
你或許會很驚訝,有些深受母愛創傷影響的人完全不知道或否認這些創傷的存在。很多傷得最重的人會編織一塊最大的遮羞布把傷害隱藏起來,有些個案甚至可能會將父母理想化,猶如打造一座不容質疑的紀念碑,但否認事實並非毫無破綻,通常會有蛛絲馬跡透露出母子關係出了錯。除了前面描述過的問題,其他跡象包括:
*當你看見溫馨的母子互動,你的情緒會被觸動。你可能會哽咽、泛淚,或是用批判跟輕蔑的態度推開痛苦(看見自己不曾擁有過的東西很難受)。
*你寧可不要深入探索自己和母親的關係;最好「不要揭開傷疤」。
*拜訪母親時,你發現自己會情感麻木或進入出神狀態,不會專注當下。跟母親相處總是不愉快,那會讓你再次經歷痛苦的童年感受。
*儘管你表示你和母親關係很好,但每次有人請你回想與母親有關的美好記憶,或是充分感受到母愛的時刻,你能想起的例子不多。
*你渴望真正的親近感,卻又對它感到不安與恐懼。親近感對你來說很陌生。
*你不想生孩子,因為你覺得自己不適合「當父母」。
發掘創傷,正視童年逆境
設法保護受傷的地方是自然反應,而我們可能需要花點時間才能發掘隱藏起來的創傷。有些生活情境會讓這些創傷浮現出來。其中威力最強大的是成年後伴侶離你而去,這會打開那個沒有人愛和支持你的缺口,讓像兒時那樣被遺棄的感覺重現眼前──無論伴侶是主動離開或死亡。與母愛相關的情境也會激發這些未解決的感受,例如你自己生了孩子,或是所有的孩子都離家之後。此外,年邁的母親需要你的幫助也是激發因素之一。
你可以先從留意自己和母親的關係感覺不太單純開始。如果你依然在某種程度上與母親融合在一起,這段關係會讓你感到難以擺脫,而且你的感受會跟她連在一起。舉例來說,假使母親似乎陰沉憂鬱,當你在思考這段關係時,你也會感到陰沉憂鬱,而且很難用客觀的角度看待母親,她的感受已成為你的感受,她的看法(尤其是對你的看法)也已成為你的看法。
這與所謂的「共同依賴」有關:你並未依照自由意志生活,因為你非常在意另一個人的想法。如果你一直在為母親的缺點收拾殘局或是一直在照顧母親,或是母親把對家庭的忠誠(尤其是要對她忠誠)銘印在你心中,那麼想要掙脫這張大網就不會太容易。
深受母愛創傷影響的人通常得花不少時間接受治療,才有辦法說出童年的真相。最初描述的故事與實際的經驗之間,相距甚是遙遠,而實際經驗存放在無意識裡,需要花點時間才能找到,發掘出真相之後,原本為了保護創傷而編造的故事會慢慢瓦解。
即便一個人清楚知道自己與母親的關係有所欠缺,仍然可能會對敞開心扉、將缺口完全暴露出來感到抗拒。這件事只能徐徐圖之,因為創傷真的很痛,我們免不了會想要逃避它,只有將疼痛一點一滴慢慢釋放、等我們變得更堅強之後,創傷對我們的刺激程度才會降低。
面對並處理你的感受
我們會用很多方式逃避內在的深層感受:讓自己忙到沒空陷入感受;沉浸在思考裡(強迫性思考很有用);繃緊身體,不讓相應的情緒影響生理機制;呼吸短淺,把情感的程度壓到最低、範圍縮到最小。
大部分的心理治療與康復計畫,都秉持著先有感受才能療癒的原則。麻木與遮蓋看似可以保護創傷,卻會妨礙療癒。
在終於衝破自我保護、記起童年的實際經驗時,我們會感到非常痛苦,那是我們一直不願觸碰的悲傷之井。這口井裡裝著兩種東西,一種是當初承受不了的痛苦感受,我們把這些感受封裝起來,存放於內在系統;另一種是現在感受到的悲傷,來自我們承認過往的經歷、明白自己多有欠缺。我們在電影裡看到母親很愛孩子的片段時所流下的眼淚,正是內在溢出的悲傷──為了當初可能或應當發生、卻沒有發生的事。
布雷蕭稱此為「原痛處理」,原痛處理涉及了大量感受,包括震驚、憤怒、寂寞、恐懼、羞恥、困惑與難以歸類的強烈痛苦。當然也包括悲傷,不過悲傷只是其中一部分。
要撐完這段旅程,我們需要支持和方法,通常我們一碰到痛苦只想盡快逃離,所以我們需要他人的照顧與鼓勵來給我們支持,才能完成這項任務。我認為一對一心理治療是最好的方式,但這不是唯一的選擇,團體治療、支持團體與公開討論、工作坊、有愛的人際關係,這些方式都有幫助。向另一個人透露痛苦並觸動對方的感受(不像總是冷硬心腸的母親),是非常療癒的一件事。
基於我們討論的這種創傷本質,你或許會產生強烈的感受,卻沒有辦法將感受連結到任何事件,但我們仍然不該就此忽略了自身的感受。情緒與事件無關的情況是有可能存在的,因為情感記憶發生在語言習得之前,當時大腦還沒有能力描述和儲存記憶;仔細回想,你或許會有那些時刻自己年紀很小的感覺。感受與事件分開也會發生在最痛苦的時刻,事件會碎裂成不同的片段,很像在看一部畫面與聲音對不上的電影,這種時刻你可能會覺得腦袋很混亂,身心分離,因此,在追溯創傷記憶時,你或許會記得「事實」卻對事件沒有感受,或是只有身體記憶卻沒有視覺記憶等等。
儘管痛苦看似沒有盡頭,但事實上是有的,只要你願意面對它就可以了。當我們誠實的面對(也就是去感受)任何一種情緒時,它就會發生改變。
如果你能退後半步,抽離到可以觀察、處理這個過程的距離,而不執著於感受,也會很有幫助,你可以藉此從你對事件的認同感裡抽離出來,用一種察覺但不參與的方式面對事件,即所謂的「見證」,這能使你保持一定的情感距離,幫助你探索難過的感受,我偶爾會稱之為「變得比感受更大牌」,因為一部分的你已跨到感受之外。
另一個避免被情感淹沒的方法是在強烈的感受與其他感官頻道(例如視覺、聽覺、觸覺等等)之間來回擺盪,做法通常是把注意力放在周遭環境的某樣東西上;你也可以切換到思考的頻道上,這樣的切換通常是無意識的,但也可以用意識控制。如果你把心思聚焦於痛苦之外的某樣東西上的時間夠久,身體就能平靜下來,你也可以在情感與正面的記憶之間來回擺動,避免自己受困在情緒裡。
還有一種方法也很有用:尋求有愛心的「他者」介入,可以面對面,也可以藉由日記和對方交談。我自己處理痛苦感受時,幾乎都是用日記對話的方式,為我在波濤洶湧的情緒大海中提供定錨點。
處理痛苦的感受需要技巧,近年來有許多方法問世,但不是每種方法都適合你,我鼓勵你多方嘗試。值得高興的是,練習會使你變得愈來愈堅強。
當母親無法正常展現母愛……
我跨出人生的第一步
顫顫巍巍,志得意滿,欣喜若狂
如鳥兒初次發現自己會飛翔
回頭一望,笑容凝結在臉上
我找不到妳
媽媽,妳在哪兒?
我第一天上學
坐上嘈雜搖晃的校車
前往全然陌生的地方
孩子擠成一團,大人憂心張望
我面對眼前全新的世界
媽媽,妳在哪兒?
我第一次哭著跑回家
承受不了其他孩子的嘲笑
他們的話語仍在腦中迴盪
我需要媽媽的安慰
但是妳一聲不響
老照片裡有妳的身影
但是在我的記憶裡,妳缺席了
我不記得慈愛的擁抱或撫慰
不記得屬於我倆的特別時刻
不記得妳的氣味,...
目錄
好評推薦
具名推薦
國際好評
媽媽,你在哪兒?
第二版前言
Part 1 我們需要母親
【01】身為母親──擁有什麼特質才算好母親?
生命之樹
媽媽是我們的原料
誰能成為母親?
夠好的母親
好母親傳達了什麼訊息?
少了「好母親訊息」會怎麼樣?
欠缺母愛意味著什麼?
【02】好母親原型──認識好母親的多重樣貌
母親是源頭
母親是依附之地
母親是第一線救難人員
母親是調節器
母親是養育者
母親是鏡子
母親是啦啦隊
母親是人生導師
母親是保護者
母親是基地
【03】依附是最初的基石──母嬰關係和聯結影響孩子的未來
依附的形成與安全型依附
依附為什麼重要?
如何確認你是否屬於安全型依附?
非安全型依附四大類型
與依附有關的創傷
滿足不了孩子的依附需求是母親的錯嗎?
長大後才建立安全型依附來得及嗎?
找到你的依附對象
辨識你的依附類型
你可能不只有一種依附類型
與母親的關係會影響你往後的人際關係
改變依附模式會很難嗎?
【04】造就你的其他基石──好母親的其餘功能
母親如何給你安全感?
快樂的家與快樂的母親
情感破裂後可以再修復的能力
母親和家給你的歸屬感
母親是孩子自我意識萌芽的推手
提供順應本性成長的適當環境
支持「身為孩子」的本來特質
足夠的肢體接觸
愛是媒介,也是訊息
Part 2 母愛如何出錯?
【05】媽媽,您不愛我嗎?──是我害的嗎?
缺乏母愛留下的缺口
孩子需要母親的真實陪伴
當母親無法正常展現母愛……
母親為什麼會在情感上缺席?
孩子如何解讀母親在情感上缺席?
當失能的母親是孩子的唯一依靠……
為什麼有的孩子會受更多苦?
互相對峙的親子關係
【06】那些欠缺母愛的日子──與失能母親生活的痛苦
那個戴面具的女人是誰?
感受不到被支持的力量
失去生活或人生的引導
媽媽的心裡沒有我
機械媽媽──她好像沒有人類的心
有人照看我嗎?有人在乎我嗎?
媽媽不知道我需要什麼
媽媽拒絕我的求助
明明有媽媽,卻像沒有媽媽
找不到人生的定錨點
沒有母親,就沒有自我
【07】當孩子被情感忽視或情感虐待──童年逆境的長期影響
什麼是情感忽視?
情感虐待有何不同?
情感忽視與虐待如何毀掉一個孩子?
童年情感忽視的十五大影響
情感虐待帶來的更多問題
【08】母親出了什麼問題?──理解她為何給不了愛
她不知道怎麼做對孩子比較好
她封閉了自己的情感
她從未長大成熟
她沒有能力去付出
她可能有心理疾病
她失去控制憤怒的能力
身心的障礙讓她變得苛薄
她精神失常
她有情緒反覆無常的狀況
她無法理解他人
她不敢面對痛苦的現實
Part 3 療癒母親留下的傷
【09】療癒的重要步驟──埋傷、掘傷到療傷
被掩蓋的創傷,及其裂縫
挖掘創傷,正視童年逆境
這不是你的缺陷,而是你缺乏的東西
面對並處理你的感受
寫日記安放感受
「允許憤怒」的療癒力
好好悲傷,直面悲慘的真相
你不必強迫自己放下過去
【10】連結好母親能量──彌補童年缺失
允許自己對好母親的渴望
與好母親原型建立連結
善用好母親的「好」
獲得母愛支持的第二次機會
尋求伴侶的支援
「隨身攜帶」好母親
【11】呵護你的內在小孩──撫育過去受傷的自己
療癒內在小孩的常見方法
孩子是自我的母親
整合你的內在小孩
對失能的母親放手
成為自己最好的母親
為內在小孩創造安全空間
與內在小孩相處
練習好母親訊息
治癒沒人愛的內在小孩
改變你的「內在濾鏡」
【12】你可能需要的心理治療──母職的議題與需求
和好母親功能的相似之處
以依附為導向的治療及其注意事項
如何看治療中的肢體接觸?
治療師成為代理母親──重獲母愛治療
從孤獨到安全型依附
從充滿挫折到心滿意足
把治療師當成「教養媽媽」
給治療師的建議
【13】填補缺愛的洞口──其他療癒方式與實用策略
找到特定的「洞」
主動出擊
當你覺得欠缺支持時……
取得支持的十個有效做法
重新培養自信
找到你的力量
保護你珍惜的東西
讓自己被看見
尋找安身之地
認識情緒
接受自己的需求
培養建立親密感的能力
運用正面的肢體接觸
跳脫被剝奪感
留住正面感受
學習自我照顧
安排有益身心的活動
受傷不是你的錯,但你要為療癒負責
【14】改寫故事──客觀審視母親的人生
母親的故事
你的故事
親子雙人舞
評估你和母親的最佳關係
該不該原諒母親?
沒有好母親的我,能成為好母親嗎?
不要著急,慢慢來
療癒有結束的時候嗎?
附錄
三位母親,三個訊息:引導想像練習
好評推薦
具名推薦
國際好評
媽媽,你在哪兒?
第二版前言
Part 1 我們需要母親
【01】身為母親──擁有什麼特質才算好母親?
生命之樹
媽媽是我們的原料
誰能成為母親?
夠好的母親
好母親傳達了什麼訊息?
少了「好母親訊息」會怎麼樣?
欠缺母愛意味著什麼?
【02】好母親原型──認識好母親的多重樣貌
母親是源頭
母親是依附之地
母親是第一線救難人員
母親是調節器
母親是養育者
母親是鏡子
母親是啦啦隊
母親是人生導師
母親是保護者
母親是基地
【03】依附是最初的基石──母嬰關係和聯結影響孩子...
商品資料
出版社:柿子文化事業有限公司出版日期:2023-02-09ISBN/ISSN:9786267198186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272頁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