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書
(1)一本書的智慧,扭轉一個人的一生,而這個人的一生,又影響了整個中國歷史的進程。
《宋史。藝文志》載:「宋代有黃石公《素書》一卷,張良所傳。」宋人張商英在素書序裡寫到,一代謀聖張良僅用此書的一、二謀略,就助劉邦得了天下。
(2)全書只有六章,共一千三百六十字,字字珠璣,小可修身處世,大能安邦定國
素書的內容可分為幾個面向:
一 、闡明一個人該具備的處世哲學:
道、德、仁、義、禮五位一體,是貫通素書一千三百六十字的精髓奧義,張良的謀略得益於此,才能秉持「順境不喜,逆境不優」的態度。
二、闡述了一個掌權者該秉持的用人原則。
依據才學之不同,將人才分為俊、豪、傑三類,提出「任材使能,所以濟世」、「危莫危於任疑」等理論,提示掌權者應該「既用不任者疏」、「用人不正者殆,強用人者不畜」,放到現代等於是一套職場中的拚搏的生存哲學,具有指導性意義。
三、繼往五百年,一本謀略史,總結了作者在安邦治國、為人處世的經驗。
素書以道家思想為宗旨,集儒、法、兵的精華,既言述了治國安邦的大謀略,也注重為人處世的小智慧,反映出作者海納百川的思想。
綜上所述,《素書》從思想和行為兩方面,再進一步提出了如何加強個人修養的意見,兼收並蓄, 有很高的學術價值和實用的價值,很值得一讀。
冰鑑
1. 晚清名臣曾國藩傳世的一套用於鑑己識人的寶典。
總結曾國藩自己官場浮沉多年的經驗,被許多從政、經商者,視為必備的智謀寶典。
2. 結合古代東方的預測學,體現於現代西方的行為科學,是一套現代心理學的活用。
《冰鑑》裡頭由曾國藩的相人經驗總結,分析如何從一個人眼神、小動作,判讀出對方的才能、氣度。
3. 最科學的「人才分析學」。
《冰鑑》分成神骨、剛柔、容貌、情態、鬚眉、聲音、氣色等七章,記錄了曾國藩浸盈官場多年累積的決策分析經驗,曾國藩用這套理論來鑑己識人,是一套最科學的「人才分析學」。
作者簡介:
素書
黃石公
黃石公,秦朝末年人物,相傳曾傳授張良兵法。
《史記·卷五十五·留侯世家》記載,張良自從在下邳橋上得黃石公授予兵書,十三年後他跟隨劉邦經過濟北,果然在穀城山下見到一塊黃石,張良將黃石取回來當做寶貝一樣祭祀。
張良死後和黃石一起下葬,他的後人每當伏日和臘日上墳掃墓,也要祭祀黃石。山東後有穀城黃石公祠,唐朝李棲筠曾作《濟州穀城黃石公祠記》傳世。
目前,後世流傳得有《素書》和《黃石公三略》。
張良
張良,字子房,封為留侯,諡號文成,潁川城父(今河南許昌)人,韓國被秦朝滅亡後,曾暗殺秦始皇失敗,後成為漢高祖劉邦的謀臣,是漢朝的開國元勳之一,與蕭何、韓信同為漢初三傑。
此後世人也尊稱他為謀聖。《史記》中有專門的一篇《留侯世家》,用以記錄他的生平。
冰鑑
曾國藩
生於1811年,卒於1872年,字伯函,號滌生,湖南長沙人。晚清重臣,湘軍的創立者和統帥,剿滅太平天國首要功臣,是清朝戰略家、政治家和文學家,晚清「中興四大名臣」之首,官至兩江總督、直隸總督、武英殿大學士,封一等毅勇侯,諡號文正。
章節試閱
素書
原始章第一:關於立身成名的根本問題
一個人立身成名的根本是什麼?黃石公的答案是:天道、德行、仁愛、正義和禮制。這五個方面既是為人處世的落腳點,更包含著立身成名的大道理。
1五種思想構建人生格局
【原典】
夫道、德、仁、義、禮,五者一體也。
【張氏注曰】
離而用之則有五,合而渾之則為一;一之所以貫五,五所以衍一。
【王氏點評】
此五件是教人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道理,若肯一件件依著行,乃立身成名之根本。
【譯釋】
道、德、仁、義、禮這五種思想是渾然一體、缺一不可的。
黃石公是與鬼谷子齊名的謀略家,《素書》是一部權謀的經典著作,但本書開篇講的卻是似乎與謀略無關的仁義道德。這是因為在黃石公眼裡,道、德、仁、義、禮是統攝一切權謀的綱領,是最高境界的謀略。
現在一講到道德、仁義、禮節、信用,有人常常嗤之以鼻:靠這些陳詞濫調能成事嗎?成功需要的是勇氣、智謀和機會,看看那些功成名就的人,我們並沒完全見到所謂「道、德、仁、義、禮」的力量。
這些人的看法反映了現代社會的一種浮躁心態:急於求成,為此不惜棄道德的約束於不顧。但顯然這是一種淺見,是缺乏做人修養的表現,因為大凡這種人,不論曾經擁有多麼耀眼的光環,也註定只是過眼雲煙。
在我國傳統思想中,道、德、仁、義、禮是一個互相依存、互相作用的體系,應該系統地去認識。老子的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說的就是這個意思。
道、德、仁、義、禮是古人日常修養的五個具體標準,歷史上許多在政治、軍事、人文等領域卓有建樹的人物,正是依靠對這五個方面的嚴格要求和自我修煉,而達到令人仰視的高度,從而彪炳史冊。
解讀 有一點自省的精神
孔子的學生曾子說:「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意思是:「我每天多次自我反省:替別人辦事是否盡心竭力了呢?同朋友往來是否誠實呢?老師傳授我的學業是否複習了呢?」曾子學習勤奮,很快便有所成就。為養活父母,曾子曾經在莒地為官,而後他又收徒講學。據《孟子》記載,他的弟子有七十多人,著名的軍事家吳起就是他的學生。
我們在這裡要探討的不是曾子自省的內容:為人謀是否忠,與朋友交是否信,老師傳授的知識是否已掌握,而是探討其「一日三省吾身」的自省精神。追求外在成功也罷,精神為外物所累也罷,無論何時自省精神顯得難能可貴。
「一日三省吾身」,這句話所體現出來的自律精神,是每一個有志於做有「檔次」的人,並成就一番事業者所必須學習的。做不到這一點,「道、德、仁、義、禮」也就無從談起。
明代的張瀚在《松窗夢語》中有這樣一段記錄:
張瀚初任御史的時候,有一次,他去參見都台長官王廷相,王廷相就給張瀚講了一則乘轎見聞。說他某一天乘轎進城辦事時,不巧遇上了雨。而其中一個轎夫剛好穿了雙新鞋,他開始時小心翼翼地循著乾淨的路面走,後來轎夫一不小心,踩進泥水坑裡,此後他就再也不顧惜自己的鞋了。王廷相最後總結說:「處世立身的道理,也是一樣的啊。只要你一不小心,犯了錯誤,那麼以後你就再也不會有所顧忌了。所以,常常檢點約束自己,是一個人必修的功課。」張瀚聽了這些話,十分佩服王廷相的高論,終身不敢忘記。
這個歷史故事告訴我們,人一旦「踩進泥水坑」,心裡往往就放鬆了戒備。反正「鞋已經髒了」,一次是髒,兩次也是髒,於是便有了慣性,從此便「不復顧惜」了。有些人,起先在工作中兢兢業業,廉潔奉公,偶然一不小心踩進「泥坑」,經不住酒綠燈紅的誘惑,便從此放棄了自己的操守。這都是因為不能事先防範而造成的惡果。
不慎而始,而禍其終,這道理誰都明白,但要做到一直「不濕」,似乎也很難。一些人為達到不可告人的目的,會設置種種陷阱,包括利用「糖衣炮彈」來百般誘惑,讓你「濕鞋」。
世界充滿了誘惑,有時候,僅僅依靠人自身的意志作抵抗是不夠的。由於「病毒」的無孔不入,所以必須經常性地給自己打「預防針」,並且隨著「病毒」的升級而更新換代。其實,大多數人缺少的正是這一種自我省察和約束的精神。讓自己做到這一點,為自己的做人做事打造優良的「軟裝備」,就等於邁出了超越一般人的了不起的一步。
2道是人必須遵循的最高法則
【原典】
道者,人之所蹈,使萬物不知其所由。
【張氏注曰】
道之衣被萬物,廣矣、大矣。一動息,一語默;一出處,一飲食大而八紘之表,小而芒芥之內。何適而非道也。仁不足以名,故仁者見之謂之仁;智不足以書,故智者見之謂之智。百姓不足以見,故曰用而不知也。
【王氏點評】
天有晝夜,歲分四時。春和、夏熱、秋涼、冬寒;日月往來,生長萬物,是天理自然之道。容納百川,不擇淨穢。春生、夏長、秋盛、冬衰,萬物榮枯各得所宜,是地利自然之道。人生天、地、君、臣之義,父子之親,夫婦之別,朋友之信,若能上順天時,下察地利,成就萬物,是人事自然之道也。
【譯釋】
天道是世間萬物存在和發展所遵循的自然法則和運行規律。
我們以前會說「人定勝天」,認為只要努力就沒有辦不到的事,可是事實證明,這是人類的一廂情願。事實上,人類只能順應自然,而不可能去戰勝它、逆轉它。
比如說我們可以將果樹嫁接,但是我們不能讓一頭牛的角上長出蘋果來;我們可以人工降雨,可是我們不能控制一場海嘯的發生;我們可以提高糧食的產量,但是不可能讓1畝地裡長出1萬斤糧食來。
也就是說,我們盡可以利用大自然的饋賜,可以用人類的聰明才智去創造一些東西,但是不可能完全違背大自然的規律,不能逆「道」而施,否則就會自取滅亡。
什麼是自然?老子所講的自然就是「自然而然」,也就是沒有「外力」影響的這個世界的本來面目。現在來理解,它既應包含所有「自然」的存在,也應包括「自然運行的規律」。可是,自然既然是至大無外,有什麼能成為「外力」而使之「不自然」呢?
解讀 順其自然而生,逆道而行則亡
黃石公所云之「天道」其實就是自然之力。
我們常說的自不自然的概念其實是針對人類自身而言的,是從人類角度出發的。人,自有文明以來,也就一直處於這樣的矛盾之中:既認為自己是自然的一部分,又時常將自己置身於自然之外,以至於將自己看成一個能夠影響「自然」的外力。這豈不是本末倒置了嗎?
有的人認為,人類無須敬畏自然,更不必順天。
但是,在人類製造了工具,有了一些發明,有了科學發展之後,開始提出「人定勝天」這類的口號,在處理人與自然的關係時,總是「以人為本」。結果如何呢?
因為「以人為本」,樹木被濫砍亂伐,野生動物被屠殺,地球的生態環境越來越惡劣。人類似乎已經完全忘記了自己本來就是自然的一部分,有什麼道理不去順應自然而非要以我們人類為本呢?民盟中央副主張梅穎在看了德國一個小學生的環保紀實後很感慨地說:「那種不認為自然為母,反以自然為器,乃至要征服自然的反自然觀念,助長了環境災害中日益嚴重的人禍。」
的確,許多天災實為人禍,是因為人類的活動為自然環境帶來無可逆轉的傷害。
其實自然就像一個大家庭,這個家庭中不只有人類一個孩子,還有其他的物種。當面對自然的時候,我們考慮的不能僅僅是人類自身,否則就會被其他的「兄弟姐妹」所拋棄。
我們提倡敬畏自然,是要順「道」而行,因為「道」是萬物之所由。我們說敬畏,重點在敬,而不是畏,是要以深厚的現代環境科學作為支撐趨利避害,明瞭自己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我們應該善待我們的環境,同時摒棄自以為能夠對自然為所欲為的思想,以及對人自身的盲目崇拜。只有這樣,才會「得之者生,順之者成」。
《易經》云:「在天成事,在地成形,變化足矣。」自然世界,人類社會,天地間沒有不變的事情,萬事萬物,時刻在變,變是「天道」的法則,是事物發展的規律。一個人要想有所成就,想成其所事,個人的努力固然非常重要;但順守天道,順其自然,尊重現實,實事求是,量力而行,以變應變更是關鍵。
大道無術,若自以為是、不知天高地厚地一味偏激和固執,明知其不可為而強為,只能為自己增添無盡的煩惱和痛苦,帶來無窮的失敗和災難。即使是神機妙算、被國人譽為「智慧之神」的諸葛亮在遇到挫折時也不能不仰天慨歎:「謀事在人,成事在天。」
無論歷史上還是現實中,我們都不難見到有些人或愚昧無知、意氣用事,或逞匹夫之勇、不自量力,或驕妄輕狂、倒行逆施。結果往往事與願違,功不成名不就,落得個身敗名裂的下場,有的更為自然帶來破壞,為社會帶來損失,為他人帶來災難。這些人,除了沒有真正瞭解自己,過高地估計自己的力量外,就是悖時勢,逆天道。
冰鑑
(三)透過雙眼可以看到整個人的精神狀態
【原典】
一身精神,具乎兩目。
【譯釋】
一個人的精神狀態,幾乎都集中表現在兩隻眼睛上。
人們常用「雙目炯炯有神」來描述一個人精力旺盛、機敏幹練。「目」與「神」之間有千絲萬縷的聯繫。按中醫理論,眼睛與肝和腎是相通相連的。一個人肝有病變,從眼睛就可以看到一些徵兆。如果一個人雙目有神,精光湛然,熠熠生輝,表明腎氣旺盛,身體狀況良好;反之,則表明精神狀態不佳,缺乏活力,難以集中精神工作。
曾國藩認為,眼睛與人的感情、內心活動等都有聯繫。血氣運行為精,透過眼睛可以準確把握人的精神世界。人的喜、怒、哀、樂、愛、惡、欲、痛等各種感受,都會從眼睛中流露出來,甚至人的智愚忠奸,也都能通過眼睛看出一點名堂來。
因此,眼睛是觀察一個人各種能力、品質的窗口。「一身精神,具乎兩目」,就是《冰鑑》對上述思想的一種綱領性總結。
【解讀】
關於人的眼睛,先哲孟子曾說過一段話,大意是這樣的:「觀察一個人的善惡,再沒有比觀察他的眼睛更好的了。因為眼睛不能掩蓋一個人的醜惡。心正,眼睛就明亮;不正則昏暗。聽一個人說話時,注意觀察他的眼睛。這個人的善惡能往哪裡隱藏呢? 」
還有人說:人在與外界事物接觸的時候,他的神情集中表現在眼睛上。心正,注意力集中,眼睛就明亮;心不正,注意力分散,眼睛就昏暗。由此看,一個人的心邪與心正是隱藏不住的。說話可以欺騙,但眼睛是沒法弄虛作假的。
觀眼神識人,是通過觀察人的眼神來認識人的內心。詩人公木在《眼睛》中這樣寫道:「嬰兒的眼睛是清澈的,青年人的眼睛是熱烈的,中年人的眼睛是嚴峻的,老年人的眼睛是睿智的。眼睛是心靈的窗戶,不會隱瞞更不會說謊。憤怒飛濺火花,哀傷傾瀉淚雨,它給笑聲鍍一層明亮的閃光。」目光是意志的體現,眼睛是心境的流露。在人際溝通中,敏銳的目光能捕捉對方的神態表情變化,洞察對方的內心世界。
一雙含情脈脈的眼睛,似秋水、若明星,像一汪清泉中游動著的小蝌蚪。在這雙亮閃閃的眼睛裡面,透露著靈魂深處的情與怨。
如果靜下心來,用自己的眼睛去細心地觀察另外一雙眼睛,一定不難發現這雙眼睛中透露出的正是對方內心的思想和情感。人們常常將眼睛比喻為心靈之窗,這種比喻不僅具有很高的藝術性,同時也具有很強的科學性。
兩個人如果第一次見面,都要彼此打量一番。打量的目光,第一個捕捉的對象就是臉,而在臉上第一個捕捉的對象,就是那雙亮閃閃的眼睛。眼睛中的神采如何,眼光是否坦直、端正等,都可以反映出對方的心地、人品、德行、情感。
在生活中,我們會遇到各種各樣的眼睛,而從眼睛中閃爍出來的光芒會帶著不同的寓意。實際上每一雙眼睛,都在無聲地敘述著自己的心聲。
躲閃對方目光的人,缺乏足夠的自信,懷有自卑感,性情懦弱。
如果是一對戀人,那麼躲閃的目光則有另一種含義,表明他(她)由於傾心於對方而感到緊張或羞怯。
我國著名作家巴金在他的《旅途隨筆‧一個車夫》中寫道:「我借著燈光看小孩的臉,出乎我意料之外,那完全是一張平凡的臉,圓圓的,沒有一點特徵。但是當我的眼光無意地觸到他的眼光時,我就禁不住大吃一驚了。這世界裡存在著的一切在他的眼裡都是不存在的。在那一對眼睛裡我找不出一點承認任何權威的表示。我從沒有見過這麼驕傲,這麼倔強,這麼堅定的眼光。」巴金以作家特有的觀察力,在無意中躲開了對方的眼光,但是又在無意中觸到了對方的眼光,這個事例說明,躲閃的目光實際上是躲而不閃,躲中有閃,閃中有情,閃中更有新意。
注視的目光,依不同的文化,不同的年齡,不同的種族與民族,是不盡相同的。比如,在我國,不大熟悉的人之間交談,目光下垂,廻避接觸,是一種禮貌的表示。而在西方則恰恰相反,被認為是一種輕視、傲慢、不尊重的表現。
目光斜視,有兩種情況:一種是中國古人所云,眸子不正則心術歪也;另一種是指並不相識,或不大熟悉的人之間的一種情況。
在中國古典文學名著「三言」、「二拍」的《醒世恒言‧兩縣令競義婚孤女》一文中,有這樣一句話:「眼孔淺時無在量,心田偏處有奸謀。」心田之偏,藏於臟腑,何以知之呢?在古人看來,兩眼歪斜,心術不正。
在作家的筆下,對眼睛的描繪就更為生動了。美國著名作家傑克‧倫敦在作品《一塊牛排》中出色地描述過這樣的一個人:「他簡直像個野獸,而最像野獸的部分就是他那雙眼睛。這雙眼睛看上去昏昏欲睡,跟獅子的一樣——那是一雙準備戰鬥的眼睛。」
俄國作家屠格涅夫在《春潮》中也描述過一雙強者的眼睛:「那雙亮得幾乎變白的大眼睛,現出冷酷的遲鈍和勝利的滿足的神色。只有鷂鷹用爪撕裂一隻落在牠爪子中的鳥兒時,才會有這樣的眼神。」
我國當代著名畫家范曾在他的中國古代人物作品中,潤繪出一雙雙高傲、狂放、深沉、凝重的眼睛,觀之給人一種可敬可畏之感。這支大筆畫出了中華民族精英的風采:威嚴、神聖、不可侵犯。欣賞之餘,的確可以感受到一種激情,一種勃發衝擊、怒吼狂奔的激情。
(四)開門見山觀文人神骨
【原典】
他家兼論形骸,文人先觀神骨。開門見山,此為第一。
【譯釋】
要看清一個普通人,須先看其形骸,而觀「文人之相」就必須先觀察他的「神骨」。所以本書「開門見山」,把「神骨」問題作為第一篇。
曾國藩對讀書人極度推崇,特意將「文人」與其他人員如工、農、兵、商區別開來,明確提出「他家兼論形骸,文人先觀神骨」。
文化人,這裡指儒士,有豐富的內心世界,勤學習,愛思考,比他人智邃、細膩、敏銳,也更複雜、神秘、詭奇,這樣就有寒酸、邋遢、文弱等多種變化不定的複雜表象,思想行為上也深受儒、道、佛等多種文化的深刻影響。對於他們,「神」就顯得特別重要。
至於文化人的「骨」與常人有多大區別,是一個只可意會而不可言傳的概念,因此,「骨」與「神」相比,就有莫測高深的神秘感。「骨」的神俊豐逸與「神」有分割不開的關係。古代文化人輕視體力勞動、遠離體力勞動,鍛煉的機會不多,與其他人相比,文人的「骨」可能多多少少有一點兒區別。
【解讀】
曾國藩在其日記中說,人的氣質是先天生成的,本身難以改變,只有讀書才可以改變一個人的氣質。古時那些精通相術的人說,讀書可以改變一個人的骨相。
讀書是否可以改變人的骨相?至今沒有人證明,但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讀書可以改變一個人。
有人自卑,因讀書而自信;有人浮躁,因讀書而寧靜;有人輕佻,因讀書而深沉。劉向就說:「書猶藥也,善讀之,可醫愚也。」說的就是有人愚魯,因讀書而明達。
曾國藩說過一句極為精闢的話:「書味深者,面自粹潤。」意思是說,讀書體味得深的人,面容自然純粹、滋潤。這句話不是一般人能說得出來的,必須觀察很多人,理解很多事,尤其是對事與事之間的關係有種透徹的領悟力,才說得出來。
讀書體味得深的人,一定是心志高度集中的人。他的心地單純、潔淨,一切人世間的雜事、瑣事和煩心事都被他拋到九霄雲外。唯一吸引他的注意力的是書中所體現出來的那種境界,這境界構成了對外物的排拒力,於是他才能夠守候著自己的內心世界,修練、陶冶或者燃燒;由於他構築了自己的「精神家園」,因此出現在人們面前時,安靜而且祥和。
由於心志高度集中,讀書人的精神和肉體得到不斷積聚,精氣沒有一絲一毫渙散,一天比一天充實、豐沛和完善,久而久之,在他心中便養成了一股浩然之氣,這浩然之氣又作用於他的身體,使他的生活有序。所以,讀書體味深的人,一定是身體健康的人。
讀書體味得深的人,一定是淡於功名的人。要使一個讀書人淡於功名,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有多少人是為了讀書而讀書呢?人們讀書總有一個世俗的目的,甘於為讀書而讀書的人實在太少了。人一旦有了功名心,就難以超脫,總是有種種煩惱與憂愁。而這種情緒對一個人身體的損害比人們想像的還要大,他又如何能「面自粹潤」呢?當然這並不是說人不能有一點功名心,問題是要「淡」於功名,要放得開,看得遠,以不影響人的心為度。
「面自粹潤」,對讀書人而言,是不可偽裝的,必須火候已到,才能有這種體驗,故意追求或操之過急只會適得其反。讀書人若想達到「面自粹潤」這種境界,就必須有讀書的硬功夫,要在讀書中有真心得和大體會。
曾國藩還說:「我並不希望我家世世都得富貴,但希望代代都有秀才。所謂秀才,就是讀書的種子、世家的招牌、禮義的旗幟。」由此可知,對於讀書人,曾國藩首先看重的是學問。有了學問的成功,才會有事業及道德修養的成功。
素書
原始章第一:關於立身成名的根本問題
一個人立身成名的根本是什麼?黃石公的答案是:天道、德行、仁愛、正義和禮制。這五個方面既是為人處世的落腳點,更包含著立身成名的大道理。
1五種思想構建人生格局
【原典】
夫道、德、仁、義、禮,五者一體也。
【張氏注曰】
離而用之則有五,合而渾之則為一;一之所以貫五,五所以衍一。
【王氏點評】
此五件是教人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道理,若肯一件件依著行,乃立身成名之根本。
【譯釋】
道、德、仁、義、禮這五種思想是渾然一體、缺一不可的。
黃石公是與鬼谷子齊名的謀略...
推薦序
素書
陳啟鵬
(歷史作家、專題採訪名師)
一代謀聖張良年少輕狂,年輕時行刺秦始皇,誤中副車失敗,隱姓埋名逃亡,此時他遇到了一個老人,三試張良後認為「孺子可教」也,因而交給他一本奇書,要他好好研讀,成為帝王之師,後來張良果然憑藉此書幫劉邦平定江山,而這本奇書,就是《素書》。
遺憾的是,張良死前並未為此書尋找傳人,原因是書裡註明,不可傳與「不道、不神、不聖、不賢之人」,否則必受其殃,於是張良將它作為陪葬品埋進了自己墳墓之中,還好死後五百年,有盜墓賊從張良墓中偷得此書,才讓奇書重見天日,所以《宋史•藝文志》記載:「宋代有黃石公《素書》一卷,張良所傳」。
這本書博大精深,小可修身處世,大能安邦定國,宋人張商英在為《素書》寫的序裡,提到張良僅用書裡十之一二的道理,就幫助劉邦取得天下,也用此書的謀略深諳明哲保身之道,避開劉邦大殺功臣的政治漩渦。但張良到死,都沒能完全領悟書中精妙,這也是此書未在歷代帝王中得到重視,沒沒無聞的原因。
於是有人會問:睿智如謀聖張良都未能理解此書了,那是否意味著後人更無從領會起?倒也未必。一來,此書言簡意賅,讓閱讀此書的人在每個年紀、每個階段都有不同的領會,年少的張良固然從中韜光養晦,功成的張良卻也從中明哲保身;二來,說張良未能完全領會此書奧義,有可能是張商英的臆測之詞,更有可能是張良的自謙之詞,倘若張良未能體會《素書》奧義,如何能急流勇退?事實上,張良雖未對《素書》留下任何註解,但他早已用自己的生命,印證了此書的博大精深。
性格上的潛移默化
張良年輕時性格非常剛烈,為了報父兄之仇,弟弟死了不下葬,把所有的錢都拿去僱大力士刺殺秦始皇,但這並非他有勇無謀,而是被仇恨蒙蔽了心,從他行刺失敗後能成功逃脫,並且多次避過秦始皇「大索天下」的追捕,就可知道張良早年便非易與之輩。
黃石老人之所以要測試張良,一來是因為他有能力卻不懂的愛惜自己,二來也是因為掌握此書奧義的前題在於韜光養晦。好不容易拿到書之後,張良苦讀十年,透過十年的涵養,他終於明白自己過去有多麼的輕率,因為抱持的目標越大,越需要審時度勢,韜光養晦,這也是書中所言道理:「故潛居抱道,以待其時。若時至而行,則能極人臣之位;得機而動,則能成絕代之功。」所以日後張良輔佐劉邦,無論是獻計入關也好,鬥智鴻門也好,諫阻分封也好,都能不慍不火,恰到好處,足見此書對性格上的潛移默化。
謀略上的突飛猛進
張良十年潛心研究之後,謀略與識人的眼光都有了飛躍性的成長,這是他能以相國之子的身分,輔佐一介百姓劉邦的原因。劉邦曾在提及張良時說:「夫運籌策帷帳之中,決勝千里外,吾不如子房。」劉邦是何等自負的人,但面對張良,他也不由得心生感嘆說出這番話,可見張良這帝王之師,當起來並非投機與偶然。
而我們再拿張良與「國士無雙」的韓信相比較,在劉邦評價中,張良與韓信各擅勝場,但劉邦每次在下關鍵性的決策時,都多虧張良的進言,才能扭轉乾坤。像是讓劉邦一敗塗地的彭城大戰,當時劉邦主力盡失,垂頭喪氣,但張良卻淡定自若,對劉邦說:「而漢王之將獨韓信可屬大事,當一面。」後來劉邦果然是靠著韓信背水一戰,才能突破困境,這顯示,戰陣的攻伐只是一時,最終的勝負還是要靠謀略,書中有言:「恭儉謙約,所以自守;深計遠慮,所以不窮。」張良正是對書中奧義體會的深,才能於順境不喜,於逆境不憂,由此可以看出,張良的謀略,得益於此書到甚麼程度。
權勢上的知所進退
儘管張良沒有在前線立下戰功,但劉邦對他運籌帷幄的功勞,可是一點也不敢稍忘,但當其他功臣都為封賞爭得頭破血流之時,唯獨張良放棄封賞,對劉邦說:「多虧陛下使用我的計策,僥倖成功而已,陛下只要給我一個小小的留縣就好了,不敢接受這麼多戶的封賞。」
這樣的急流勇退令人百思不解。
很多人都認為,這是張良早已深諳韓信死前的感嘆:「狡兔死,良狗烹;飛鳥盡,良弓藏;敵國破,謀臣亡。」不過我認為,張良真正的體悟應是來自《素書》:「守職而不廢,處義而不回,見嫌而不茍免,見利而不茍得。」所以他放得下、看得開、不貪多、不可惜,他連該屬於自己的利益都不要了,又怎麼會像韓信一樣擔心兔死狗烹?而大家可能不知道,張良之所以要這個留縣,也只不過是為了紀念他與劉邦在此相遇罷了!
修道上的脫胎換骨
當上留侯沒多久,張良逐漸淡出政壇,一開始還幫著處理遷都之事,沒多久就在家導引吐納,不理世事,司馬遷說是因為他體弱多病,不過我認為,此時的他已經將《素書》幾乎理解透徹,剩下的只是實踐,才會閉門不出,不過,他不出門沾染俗事,並不代表俗事不會找上門,所以後來呂后因換儲之事求助於他,他雖給了意見,但也徹底體悟「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所以他執意求去,避穀修仙,對眾人說:「願棄人間事,欲從赤松子游耳。」
當時呂后為了感謝張良,還特地強迫他進食,說:「人生一世,就像白馬過隙,何必自找苦吃到這種地步?」張良勉強聽從進食,八年後病逝,但許多人都認為,張良之死只是幌子,真實的他早已修道成仙。姑且不論這種臆測是否屬實,但是他於功名利祿及人間富貴如此毫不留戀,不是真的大徹大悟,又怎能超脫的如此徹底?
看了這麼多的轉變,我想任何人也都不能否認,張良得到《素書》後的脫胎換骨,倘若他不是深刻體悟《素書》裡的奧義,那麼他得到《素書》,也不過是擁有一本超級厲害的兵書而已,是不可能在材量、氣度、涵養上,有如此天翻地覆的表現。
結論:簡單的浸潤,不簡單的堅韌
細數在張良身上的轉變,給我們莫大的啟示,現在年輕人雖自小就受教育,但卻很少能真正從根本建立信念,更遑論涵養智慧、懷抱夢想,無論是一捏就破的草莓族、光靠父母的啃老族、沒有主見的媽寶族、玩物喪志的御宅族、苟且偷安的月光族等,都是功利主義下的犧牲品,但如果曾是這些族群綜合體的張良,都能藉由此書來脫胎換骨,那現代人的我們為何不行?剩下的關鍵只在於:你願意多早開始這個進程?
《素書》有云:「逆者難從,順者易行,難從則亂,易行則理。」意思是順著天道的規律行事,就會有條不紊、諸事亨通。讀本書亦然,無論書中道理如何的博大精深,只要依循本書道理來潛移默化,就不用擔心思慮有所阻礙,行事有所不正,築夢不能踏實,聰明如你,當有所體悟,而「有為者亦若是」。
冰鑑
曾國藩是清末著名的中興名臣,手底下提拔了不少人才,在日後都成為清廷仰仗的股肱之臣,這麼一位承先啟後又居功厥偉的人所寫的識人之學《冰鑑》,當然也就成為後人取法的對象,據說影響近代歷史甚鉅的蔣介石與毛澤東,都拜讀過《冰鑑》,其中毛澤東還特別在《致黎錦熙書》中說:「愚於近人,獨服曾文正。」
曾國藩深受儒家思想薰陶,會寫出《冰鑑》其來有自。《論語.學而篇》提到:「巧言令色,鮮矣仁!」這段話,正是以言語形貌看出性格本質。事實上,如果能識人、鑑人,不僅可以推舉人才來齊家治國平天下,還可避免所用非人帶來的嚴重影響,所以曾國藩寫出這本書,正是儒家思想實事求是精神的具體表現。
《冰鑑》是全方位的檢驗人才之學
而曾國藩在待人接物之時,無時不將這套鑑人之術放在其中,《清史稿》中曾提到:「每對客,注視移時不語,見者悚然……退則記其優劣,無或爽者。」意思是曾國藩接見客人時,總習慣看著人沉默不語,讓人膽戰心驚,接見完畢後還會將來人的優劣及發展記下來,據說無不命中。但真的有這麼神奇嗎?在解析之前,先來看一個小小的故事。
有一天,李鴻章帶著三個人拜訪曾國藩,想要推薦給他,當時,曾國藩吃完飯正在散步,就請他們稍事等候,等曾國藩散步完成,李鴻章請他去見那三個人,曾國藩卻說不用了,說自己已經了然於心,他是這麼對李鴻章說的:「第一人低著頭,循規蹈矩,但沉穩有餘,魄力不足,只能給他掌文案的官吏做做;第二人貌似恭敬,可是等我一轉身,便左顧右盼,這種人表裡不一,善於鑽營,陽奉陰違,不可任用;第三人不焦不躁,雙目直視,還能仰觀浮雲,他的成就將不在你我之下,可委以重任。」據說後來的第三人,就是建設台灣有成的劉銘傳。這個故事還有不同版本,但同樣都直指一點,那就是曾國藩的識人之術非凡。
儘管《冰鑑》如此靈驗,但還是有很多人認為曾國藩的《冰鑑》與相術差不多,其實就本質來說,兩者大異其趣。
一般相術是由觀相了解人的性格傾向,算是一種統計學,是把大數據用在面相上;但曾國藩的《冰鑑》則是透過全方位的檢驗,來看出一個人的才能、氣度、性格與成就,所以,我們看《冰鑑》裡頭提到的神骨、剛柔、容貌、情態、鬚眉、聲音、氣色等七個項目,就可以明白,曾國藩是運用現代心理學、西方行為科學、大數據歸納演繹,結合古代預測學,對人進行全面的決策分析,你說這套學問會很虛玄嗎?當然不,反而是科學到了極點,而這也呼應曾國藩本身服膺儒家思想,用以經世致用的最佳體現。
理論嚴密 層層堆疊
曾國藩的《冰鑑》是有順序的。
他之所以把「神骨」放在篇首,就是因為對神骨的解讀會影響其他所有要素,一如中醫看病時的「望聞問切」,不先看氣色與聲息,就直接問病人病兆,當然不能對症下藥,所以由此延伸到其他七個項目的解讀,環環相扣,層層相因,並非單一解讀就能以管窺天。
有了這點認知之後,再看「容貌」篇,就可以發現,以「神骨」、「剛柔」為前提的容貌解讀,會讓《冰鑑》得到與一般相術完全不一樣的結論,像是《清史稿》記載說曾國藩「為人威重,美鬚染,目三角有棱」,但曾國藩這三角眼,在民間相書卻是:「目有三角,其人必惡,三角有光,賊性難防。」同樣是三角眼,為什麼會截然不同?正是在於是否以神骨為基礎來解讀。
這一如禪宗《指月錄》所提到的三重境,青原惟信禪師曾對門人說:「老僧三十年前未曾參禪時,見山是山,見水是水。後來參禪悟道,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而今個休歇處,依然見山是山,見水是水。」
第一重境與第三重境看似完全一樣,實則領悟的境界有天壤之別,所以曾國藩的「容貌」並非「以貌取人」,而是建築在神骨與剛柔的基礎上來「以貌鑑人」,兩者天差地遠,當然不可同日而語。
慧眼識人──李鴻章
不過,要如何「鑑人」而不失之於「取人」,還要取決於浸潤的功力與涵養,我們以曾國藩提拔李鴻章來舉例。道光二十四年,21歲的李鴻章會試落榜,在曾國藩府中補習受教,曾國藩看出這個年輕人是可造之材,卻沒第一時間提拔他,直到三年後李鴻章考中進士,才正式收他為弟子。
李鴻章初入曾國藩幕府襄辦營務,在生活上並不規矩自持,因此被曾國藩訓斥:「少荃,既入我幕,我有言相告,此處所尚惟一誠字而已。」
曾國藩說完,就拂袖而去。
這番話,讓李鴻章「為之悚然」,痛改前非。後來,曾國藩在咸豐十年向朝廷奏薦說李鴻章「才可大用」,保舉他成為淮軍統領。
從神骨、剛柔、容貌來看,李鴻章確實是個人才沒錯,但如果他不懂得要求自己,那就無法練就領導統御應有的見識與胸襟,倘若李鴻章尚未養成之前,曾國藩就破格提拔,那又會是如何?徒然浪費一個絕佳的人才而已。
所以曾國藩的《冰鑑》,不僅可以察知一個人內蘊的才華,還可以評估當下養成的階段,來適時、適才、適用。
英雄惜英雄──左宗棠
再來說說左宗棠,其實曾國藩與左宗棠是湖南老鄉,兩人初次見面之前,曾國藩就已經透過朋友對左宗棠的大名如雷貫耳了,不過,左宗棠對曾國藩的印象反而不佳,說是「才具稍欠開展」,所以,後來曾國藩非常客氣地寫信邀左宗棠合作,卻左宗棠冷淡拒絕,不過,曾國藩並不因此放棄,找到機會後大力提拔左宗棠,還讓左宗棠官職到兩人平起平坐的地步。
這也可以看出,曾國藩的品評不因意氣而有貶抑,不因立場而有出入,即使交惡,也以大局為重,這樣的鑑人識人,又怎是一般江湖相術所能及?
結論:鑑人必先識己
《冰鑑》不只是在提拔人才有用,初入職場的新鮮人,甚至是尚未踏入職場的大學生,也需具備這種鑑人之術,因為練就《冰鑑》是需要時間的,在練就的過程中以身邊的人反覆琢磨,一來可以找到志同道合的夥伴,二來可以建立對未來有所助益的人脈,如此在投入職場或創業之時,當然可以得道多助,互助來創造雙贏;倘若所遇非人,不僅事倍功半,還有可能因識人不明而慘遭橫禍,你說,這鑑人之術是不是愈早練就愈好?
美國總統林肯曾說:「人四十歲之後,要為自己的長相負責。」
因為對自己認識的深淺,將會影響到努力的方向與目標,進而將不同程度的氣度與胸襟表現在臉上,而這也是古語會說「相由心生」的原因;因此,學得曾國藩的《冰鑑》,不僅是為了鑑人,還為了識己,能在做決策時撇除識人不明,並對自己知之甚深,就能將錯判的因素降到最低,從而做下對人生最好的抉擇。
素書
陳啟鵬
(歷史作家、專題採訪名師)
一代謀聖張良年少輕狂,年輕時行刺秦始皇,誤中副車失敗,隱姓埋名逃亡,此時他遇到了一個老人,三試張良後認為「孺子可教」也,因而交給他一本奇書,要他好好研讀,成為帝王之師,後來張良果然憑藉此書幫劉邦平定江山,而這本奇書,就是《素書》。
遺憾的是,張良死前並未為此書尋找傳人,原因是書裡註明,不可傳與「不道、不神、不聖、不賢之人」,否則必受其殃,於是張良將它作為陪葬品埋進了自己墳墓之中,還好死後五百年,有盜墓賊從張良墓中偷得此書,才讓奇書重見天日,所以《宋史•藝文...
作者序
素書
一本書的智慧改變了一個人一生的命運,這個人的一生又影響了整個中國歷史的進程。
這本書就是《素書》,這個人就是張良。
張良是戰國時期的韓國人。秦始皇為一統天下而滅韓,張良為報滅國之仇,於公元前218年組織一干人馬密謀刺殺秦始皇。但由於計劃不周倉促行事,整個行動以失敗而告終。秦始皇毫髮無損,張良卻被迫遠走他鄉亡命天涯。
通過這件事,我們可以給年輕的張良大致地勾勒出性格的輪廓:血氣方剛,勇氣有餘,謀略不足。顯而易見,以他當時的品性和做事能力,很難成就一番真正的偉業。
轉機就在張良淪落到一個叫下邳的地方時出現了。具體的過程現在已經無從考證了,我們只知道當時的張良在一個極具戲劇性的場合遇到了一位老人。經過了種種苛刻的考驗,老人認定張良「孺子可教」,遂收其為徒,將一卷帛書交予其手,並另行交代:讀此書者可為帝王者師,十三年後你再到濟北的谷城山下找我(「讀是則為王者師,後十三年,子求我與濟北谷城山下」)。這本書正是《素書》。
此後,老人雖不再出現過,但《素書》中博大精深而又極具實用價值的智慧卻徹底地改變了張良的命運。熟讀《素書》後的張良,逐步成長為一個精通進退方圓之道、運籌帷幄的謀略大師。在得到劉邦的賞識重用之後,他把《素書》中的智慧靈活地運用於攻城略地、安邦治國的實踐中。「夫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張良的字)」,劉邦深知,自己之所以能推翻不可一世的秦王朝,打敗楚霸王項羽,開創這大漢盛世,張良絕對功不可沒。
更為值得一提的是,也是受《素書》的影響,在功成名就之後,張良急流勇退,從而避免了如韓信、彭越、英布等一干功臣那樣被卸磨殺驢的下場,使得自己的一生得以保全。
在張良得到《素書》的十三年後,他如約到濟北谷城山下拜訪恩師,但是那位神秘的老人不知何故一直沒有出現。為了聊表知遇之恩,張良從路邊撿了一塊黃石作為恩師的化身供奉在家。《素書》的作者「黃石公」便由此而來,其真實的姓名世間已無人知曉。
黃石公的《素書》並不是什麼浩渺巨著,其內容共分六章,共計一千三百六十字而已。這短短的一千三百六十字可謂字字珠璣,句句經典,尤其是對複雜的人性的把握真可謂入木三分,世間萬事萬物的本質和發展規律觀察得細緻入微。
《素書》中的內容不僅包含治國安邦大謀略,更有修身處世、為人之道的「小智慧」,每一句箴言都切中要害,一針見血,讀來如醍醐灌頂、豁然頓悟,其對人生的指導意義不言而喻,值得我們每個人讀上一讀。
只可惜,歷史記住了張良,記住了劉邦,記住了大漢王朝,卻把《素書》忘在了腦後,以至於在張良死後的幾百年人們都不知《素書》為何物,幾乎失傳而絕於人世。如今,我們能一睹《素書》的風采,還要感謝晉朝的那個盜墓賊。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因緣,讓我們細細品味《素書》的奧妙所在。
另外,本書在編撰的過程中,在《素書》原文的基礎上,加入了宋代宰相張商英的注(即本書中的「張氏注曰」)和清代王氏的點評,以利於讀者更全面地把握和理解。
冰鑑
面部是一個人精神狀態、心理變化的晴雨表,他的見識廣博與否、精神面貌如何,甚至社會地位和智商高低大都可以在表情與氣質上表現出來。晚清名臣曾國藩就寫了這樣一本識人、鑑人的書,名曰《冰鑑》。
曾國藩是晚清重臣,他除了眾所周知的軍事才能外,還在文學、思想、處世藝術等方面有很深的造詣,一生著述頗多。曾國藩是中國近代史上備受人們關注的風雲人物。一個普通的農家子弟,以並不超絕的資質,「文能應試,武能殺人」,締造出一支強悍無比的湘軍,挽狂瀾於既倒,扶大廈於將傾,被譽為「中興第一名臣」,成為大清之柱石,並因其精於治國、治兵、治學、治家,而備受後人推崇。
然而,世人較少知道的是他還寫過一本看相識人的《冰鑑》。南懷瑾先生《論語別裁》裡有這樣一段話:「有人說,清代中興名臣曾國藩有十三套學問,流傳下來的只有一套——《曾國藩家書》。其實傳下來的有兩套,另一套是曾國藩看相的學問——《冰鑑》。」
許多歷史事實也證明,曾國藩所用之人各得其所,幾無偏差。曾國藩何以有如此高超的識人技能?原來,曾國藩一輩子致力於經世致用之學,識人用人之術就是其中一項。他將中國古代傳統識人術與自身獨特的識人經驗相結合,以半生實踐深入探索,形成一套可資借鑑的識人理論,後人將其匯為《冰鑑》一書。
在這個激烈競爭的社會,用人者希望物色到最優秀的人才,而無數人又渴望著成功。《冰鑑》恰好為雙方提供了可資借鑑的信息。因此,現今社會,研讀《冰鑑》仍不失其重要意義和特殊價值。讓我們帶著對曾國藩的敬佩之情,來細細品讀這本包含曾國藩一生智慧的書吧!
素書
一本書的智慧改變了一個人一生的命運,這個人的一生又影響了整個中國歷史的進程。
這本書就是《素書》,這個人就是張良。
張良是戰國時期的韓國人。秦始皇為一統天下而滅韓,張良為報滅國之仇,於公元前218年組織一干人馬密謀刺殺秦始皇。但由於計劃不周倉促行事,整個行動以失敗而告終。秦始皇毫髮無損,張良卻被迫遠走他鄉亡命天涯。
通過這件事,我們可以給年輕的張良大致地勾勒出性格的輪廓:血氣方剛,勇氣有餘,謀略不足。顯而易見,以他當時的品性和做事能力,很難成就一番真正的偉業。
轉機就在張良淪落到一個叫下邳的地方時...
目錄
素書
原始章第一:關於立身成名的根本問題
一個人立身成名的根本是什麼?黃石公的答案是:天道、德行、仁愛、正義和禮制。這五個方面既是為人處世的落腳點,更包含著立身成名的大道理。
1. 五種思想構建人生格局
2. 道是人必須遵循的最高法則
3. 有多高尚的德行就有多大的成就
4. 做個有慈惠惻隱之心的仁者
5. 以道義為準繩方可立功立事
6. 時刻踐行禮的規範
7. 要想建功立業就不能五缺其一
8. 要通曉盛衰與成敗的道理
9. 不得意時就守志待時
10. 乘勢而上就能一飛沖天
11. 道的修養超乎一切
正道章第二:最有效的人生韜略是「守正」
一提到「韜略」,很多人馬上就會想到「出奇制勝」。是的,「出奇制勝」是兵家津津樂道的戰場秘籍,可是戰場上的制勝韜略並不一定適用於為人處世。為了把對方消滅而不擇手段地運用「奇」招,有時可能會出現在戰爭中。但如果做人也如此,那肯定不會有什麼好下場,反觀歷史,這樣的悲劇太多了。所以黃石公說「守正」才是做人的關鍵。
1. 道德的力量足以威服遠方
2. 至誠守信能夠統一不同人的認識
3. 要善於以古鑒今
4. 言行之中透出人的品性
5. 恪守本分聰明有度
6. 不因嫌疑猜忌而避讓推脫
7. 不做見利忘義的小人
求人之志章第三:志向明確的人才能成大器
黑夜裡一艘船航行在茫茫的大海上,如果沒有燈塔的指引,它就不可能找到方向和停靠的港灣,甚至一不小心觸到礁石,還有滅頂的危險。人生一世就猶如夜裡行船,而我們的志向和目標就是指引我們順利到達成功彼岸的燈塔。
1. 沒有無邊的欲望所以活著不累
2. 不為惡事自然無過
3. 貪酒近色壞了好名聲
4. 遠離是非之地才能保身無誤
5. 博學多問微言修身
6. 恭儉謙約才能守住幸福
7. 親友正直自己也不至於誤入歧途
8. 任用人才要量其所能
9. 打擊惡人讒言才能防止混亂
10. 學習古人的經驗才能不迷惑
11. 凡事三思而行
12. 懂得權變才能解開很多死結
13. 說話到位而無過可以避免災禍
14. 堅守信念才能立功
本德宗道章第四:懂得權變與操控的基本原則
世事如棋局般簡單,又如棋局般複雜。所以無論做人還是成事,懂點權變和操控之術是不多餘的,這一方面有助於我們更好地達到目標;另一方面也可以有效地避免災禍纏身。誠如黃石公所言,在運用權變和操控之術的時候一定要遵循它的基本原則:本德宗道——以德為本,以道為宗。
1. 正確地運用智慧、謀略
2. 忍辱方能身安
3. 做事之前先修德
4. 心誠好善一生常樂
5. 看透事物的本質
6. 知足是福多欲是苦
7. 做不到心平氣和就會痛苦和悲傷
8. 切不可貪圖不義之富貴
9. 傲慢自大者容易變成孤家寡人
10. 用人切忌疑心太重
11. 自私自利招致敗局
遵義章第五:用錯方法會陷自己於被動境地
「義」不僅是一個人修養的內在體現,在黃石公看來,更是一種做人做事的方法和準則。那麼,怎樣去做才算「義」呢?最基本的一點就是:在達到自己目的的同時,絕對不能給他人帶來傷害,無論是精神上的還是肉體上的。如果用了錯誤的方式去做事,違背了「義」的準則,那麼結果就會使自己陷於被動的境地。
1. 對下屬也要留一手
2. 知錯就改迷途知返
3. 謹防禍從口出
4. 令出如山執法必嚴
5. 樹立權威是一門大學問
6. 用人者不可當眾辱人
7. 對你所敬仰之人不可怠慢
8. 明辨忠奸善惡
9. 貪戀女色使人昏庸
10. 私心重者不可委以重任
11. 名不副實、傲氣沖天者必無善終
12. 厚己薄人不得人心
13. 別因為一點過失就徹底否定人的才能
14. 別讓問題出在內部
15. 人才不可用而不任
16. 輕諾寡信必招人怨恨
17. 誠心施捨不要期望報答
18. 富貴不可忘乎所以
19. 用人不可計較前嫌
20. 用人不當功敗垂成
21. 為人做官要處理好自己的「強」和「弱」
22. 陰計外泄肯定會失敗
23. 只顧斂財的人是幹不成大事的
24. 勿讓奮勇殺敵的人貧窮
25. 腐敗是千年不變的公害
26. 記過不記善就是暴君
27. 刑罰不可濫用
28. 有獎賞才可立大功
29. 獎懲一定要分明、公正
30. 喜歡讒言排斥忠諫者必亡
31. 貪人之有必招敗亡之禍
安禮章第六:順應世理才能做事事成
黃石公在本章所言之「禮」,其意義已經超出了一般意義上的禮數,其本質足以上升到「理」的高度。所謂「理」,就是一個人安身立命、成就偉業的做事手法,更是一個有綱領性質的指導方針。當你感覺世間艱難,處事不順時,原因可能就在於你沒有遵循這個「理」。
1. 不捨小過會讓人怨恨
2. 未雨綢繆謀算者必勝
3. 積善者福積惡者禍
4. 鄙視勞動者忍饑懶於織造者受寒
5. 天下安定是因為得到了優秀的人才
6. 勤儉的人才會真正的富有
7. 為上者要避免下屬多疑
8. 不輕慢上級不侮辱下級
9. 是「信」還是「疑」
10. 狂妄邪惡的人不會有正直的朋友
11. 有好領導才有好下屬
12. 對於賢能之人要厚待而養之
13. 吸引人才要有一個好的大環境
14. 山高則崩河滿則溢
15. 是玉還是石需要用心辨認
16. 衣領不正會毀掉整個形象
17. 走路不看道註定要跌倒
18. 柱子壞了屋子也就倒了
19. 腳受凍了心也就受傷了
20. 大山崩塌是基石出了問題
21. 不要與將要翻倒的車輛同行
22. 把悲劇消滅在萌芽狀態
23. 時時警策自己可保平安無事
24. 有道則吉無道則凶
25.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26. 同志同仁為得而憂
27. 心懷不軌的人會臭味相投
28. 美女在一起容易產生嫉妒
29. 同等智慧的人相遇就會相互謀算
30. 同官同利就會相互殘害
31.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
32. 志同道合則大業可成
33. 同行是冤家
34. 放縱自己怎麼能去教導別人
35. 順「道」而行則萬事不難
參考文獻
附錄一《素書》原典
附錄二黃石公傳
附錄三張商英(宋)原序
冰鑑
一、神骨第一
《冰鑑》所言「神」、「骨」並非普通意義上的精神和骨骼,它們的內涵更廣泛、更抽象。在曾國藩看來,「神」和「骨」就像兩扇大門,一個人的命運信息就像深藏於內的各種寶藏物品,把這兩扇門打開,人命運的輪廓就清晰可見。所以本篇中曾國藩強調,瞭解一個人的「神」和「骨」是觀人的第一要訣,是入門章法。
(一)人之神猶如稻穀的精華
(二)人之骨猶如支撐山體的岩石
(三)透過雙眼可以看到整個人的精神狀態
(四)開門見山觀文人神骨
(五)人之邪正最為難辨
(六)通過動靜兩種狀態全面考察
(七)動、靜狀態下眼中所表現出的神情
(八)「敗器」、「隱流」之眼神
(九)在抖擻處鑑別人的本色
(十)「收拾入門」觀其神
(十一)表面細緻,實質粗心者不足以重用
(十二)慎重周密者可堪重用
(十三)骨色反映人之優劣
(十四)從骨「質」中看人之貴賤
二、剛柔第二
曾國藩認為「神」和「骨」為識人之本,而「剛」與「柔」同樣很重要,「辨剛柔」,方可入道。曾國藩認為,剛柔相濟,長短互補,文武合璧,眾力相輔,各方面的優化組合才能形成一個完整的人才,這是從事物「總體性聯繫」考慮的優化,是為完成某項複雜任務,而需要多種人才、多方面協調配合的整體性優化。特別是《冰鑑》中「內剛柔」之說,對「外剛柔」的偏差所做的必要的補正,強調要通過人的言行舉止、思想品行來觀察人物、品鑑人物,並重點分析了人物的幾種品性。由此可見,本篇的確是整部《冰鑑》中比較有分量的一篇。
(一)神骨之後辨剛柔
(二)剛柔與陰陽五行
(三)剛柔與命運息息相關
(四)五行的順合與逆合
(五)由內剛柔看人的心性本質
(六)喜怒無常之人近乎粗魯
(七)沒有激情的人近乎愚笨
(八)考慮事情由淺入深的人較為機智
(九)內心機智則功名可期
(十)「粗蠢」之人多長壽
(十一)機智而豁達之人會有非凡成就
(十二)做事粗莽必半途而廢
(十三)內剛柔往往被人忽視
三、容貌第三
《冰鑑》認為,人的容貌舉止是人的美醜善惡本性的外化體現,並且,其中也隱藏有天命人事的因素隱藏其中。凡是觀人形貌,觀姿容以七尺軀體為限度,看面貌則以兩隻眼睛來評斷。人的胸腹手足,都和五行——金、木、水、火、土相互關聯,都有它們的某種屬性和特徵;人的耳目口鼻,都和四氣——春、夏、秋、冬四時之氣相互貫通,也具有它們的某種屬性和特徵。人體的各個部位,如果相互照應、匹配,彼此協調,那麼就會給人帶來福分,而如果相互背離或彼此擁擠,使相貌顯得亂七八糟、支離破碎,其命運就不值一提了。本篇是可供參考的一篇,在實踐中不可局限於此,很多事實證明,單單以貌取人是不可取的。
(一)觀人姿容應以七尺之軀為限
(二)人的姿容以「整」為貴
(三)容貌有清、古、奇、秀之別
(四)眼睛是面部的兩方水潭
(五)鼻子是人面部的一座山
(六)大嘴有大福
(七)容貌中的貴徵與賤徵
四、情態第四
精神是本質,情態是現象,要知人本質,須從神入手,而情態是精神的流韻,常常能夠彌補精神的不足。因此,《冰鑑》建議在考察人物時,要從初觀情態、深察精神兩個層次和步驟展開。
情態的表現百種千樣,卻在瞬間即可看到其變化。精神的本質則不易知,故曾國藩強調:「久久注目,要著重看人的精神,乍一放眼,則要首先看人的情態;凡屬大家,如高官顯宦、碩儒高僧的舉止動作,即使是羞澀之態,也不失為一種佳相;凡屬小兒舉動,如市井小民的哭哭笑笑、又跳又叫,越是矯揉造作,反而越是顯得幼稚粗俗。」看人的情態,對於大處當然也要分辨清濁,而對細處則不但要分辨清濁,還要分辨主次,方可做出取捨。
(一)容貌彌補骨之不足,情態彌補神之不足
(二)長久地識人要看其精神內質
(三)初次識人宜觀其行為舉止
(四)有大家風度,羞澀又何妨
(五)越是叫囂得厲害,越是不成熟
(六)細處論取捨
(七)情態種種之——弱態
(八)情態種種之——狂態
(九)情態種種之——疏懶態
(十)情態種種之——周旋態
(十一)有缺點未嘗不能成器
(十二)察人要恒態、時態相結合
(十三)不足與論情的兩種人
(十四)卑庸可恥之輩,不足與論事
(十五)優柔寡斷之人,不足與談心
(十六)根據情態交朋友
五、鬚眉第五
人們常說「鬚眉男子」,這就是將「鬚眉」作為男子的代名詞。鬚眉辨人是容貌辨人的衍生。《冰鑑》認為,察看人的之鬚眉,可以知道對方的健康、氣質、品性等很多信息,從而辨別他是不是可用的賢士。
(一)透過鬚眉看男人
(二)眉毛中的秘密
(三)鬍鬚與眉毛之間玄妙的關係
六、聲音第六
人的聲音各有不同,有的洪亮,有的沙啞,有的尖細,有的粗重,有的薄如金屬之音,有的厚重如皮鼓之聲,有的清脆如玉珠落盤,字正腔圓,有的人身材矮小,聲音卻非常洪亮,即日常所說的「聲若洪鐘」,有的人生得高大魁梧,說起話來卻細聲細氣,有氣無力。《冰鑑》認為人的之聲音由心而起,是人內心活動的晴雨表。聽聲知人,便由此而來。
(一)聞其聲如見其人
(二)「聲」與「音」的區別
(三)從聲音中聽出貴與賤
(四)大言不張唇,細言不露齒
(五)粗卑俗陋之聲
(六)從說話的情形中看人
七、氣色第七
氣與命相對,色與運相配。氣色這一概念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一直佔有很重要的地位。據此,曾國藩在《冰鑑》裡認為,人以氣為主,氣在內為精神,在外為氣色,氣與色是表裡性的一組概念。曾國藩還強調,氣色的存在形式和類型角度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是變化不定的,所以在通過氣色觀人識人時應持變化的觀念,而不能做機械式的判斷。
(一)面部氣色,顯其命運
(二)稟氣而生,見之賢愚
(三)色為外氣,氣為神表
(四)躁靜之決,多在氣色
(五)觀色望氣,可知其命
(六)視色查情,盡覽其質
參考文獻
附錄:《冰鑑》原文
素書
原始章第一:關於立身成名的根本問題
一個人立身成名的根本是什麼?黃石公的答案是:天道、德行、仁愛、正義和禮制。這五個方面既是為人處世的落腳點,更包含著立身成名的大道理。
1. 五種思想構建人生格局
2. 道是人必須遵循的最高法則
3. 有多高尚的德行就有多大的成就
4. 做個有慈惠惻隱之心的仁者
5. 以道義為準繩方可立功立事
6. 時刻踐行禮的規範
7. 要想建功立業就不能五缺其一
8. 要通曉盛衰與成敗的道理
9. 不得意時就守志待時
10. 乘勢而上就能一飛沖天
11. 道的修養超乎一切
正道章第二:最有效的人生韜略是「守正」
一...
商品資料
出版社:好優文化出版日期:2023-03-30ISBN/ISSN:9786267216293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728頁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