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中文文學雙年獎得主——許榮輝最新短篇小說!
通過對照,更能襯托出真善美。
對照,是觀察生活的一種。
〈板間房情緣〉寫的是尋常,但也可以說是特殊生活環境下催生的很奇妙的愛情,絕不轟轟烈烈,卻刻骨銘心得足以維繫一生一世;〈前門與後門〉寫了一個騙子的行騙經歷,襯托出一個生果小販自力更生的強烈意志、待人的熱誠和善意。
這種真善美足以為失意者提供足夠溫暖,鼓起勇氣面對嚴峻的日子;〈尊與卑〉透過長板凳的擬人化,來說明它雖然過着最低微的日子,但它做的都是奉獻的事,它應該是最尊貴才對;〈毋忘我〉寫的是毋忘我這種花,喜歡過着淡泊的生活,不必爭紅鬥豔, 都有自己的思想境界。
〈真人與雕像〉寫了一對男女花農守望相助的真愛;〈妻子的手〉探討甚麼才是真正的美;〈索求與給予〉以特殊的方式,讚美施的美德。其他篇章,探討各種真善美。
作者簡介:
許榮輝
曾在香港新聞界長期擔任新聞翻譯工作,作品入選劉以鬯先生主編的《香港短篇小說百年精華》。著作有小說集《我的世紀》、《石龜島傳說》。其中《我的世紀》獲第十五屆香港中文文學雙年獎小說組首獎。
章節試閱
李芳紅十歲那年,一個少年進入了她的生活圈子。
新來的房客就在她們母女板間房的隔鄰,那也是個約莫五十來呎的房間,不比李芳紅母女的房間好到哪裏去。
新搬進來住的兩個人,是母子關係。
那個少年的母親的年紀,跟李芳紅母親的年紀相仿。少年跟李芳紅的年紀,看來也相仿。
無論是母子或母女,看來都是單親家庭,兩個小家庭看來就有很多相似之處。
是不是這就意味着,上天給了他們幾近相同的命運,就作了有意安排,最終讓他們居住在一板之隔的地方?
自此以後,兩家人居住了很多年,好像是除了這兩個房間,他們就再也找不到更適宜的房間住了。
而且讓人看上去,兩家人都好像在等待着甚麼,由於必須等待,就必須守護在他們各自的房間裏。
唯一可以確定的是,母親們都在等待着孩子的成長。要把他們拉扯大,可不是件容易的事,一無所長的母親能掙得了多少錢呢?日子就必然過得拮据了。未來面對的是很多不穩定性,因而就得有耐心,很多事情都得容忍,不動聲息地守在一個小小的地方。
無論怎麼說,最艱難的日子都算是過去了。
女孩子比較敏感,也許也比較成熟,已經懂得幫媽媽做些家務了。
那男孩還不會,為人木訥。
李芳紅第一次見到少年,是在中午放學回家的時候。原本空置的,一直在招租的隔鄰板間房,已新按了一張床。
床沿坐着一個少年,木呆呆的。床沿就在房門口,不必探頭探腦,一眼就看到了。
昏暗裏靜止不動的身影,給了人沉鬱的感覺。
李芳紅對這位少年的第一個感覺,後來的事實證實了竟然是這麼精準。
這位少年,真的跟他的名字一模一樣。他叫天順,天生就很溫順。姓嚴,好像是嚴父或嚴母養成了他這副樣子。當然不是,他的個性真的天生就是這樣。也許他的父母為他取了這個名字,也含了一層意思,上天保佑,讓他一生過得順順利利。父母祈求「上天應允你一生過得順順利利」。
那時的窮等人家還能怎樣?終日在忙碌,稍為緩一口氣來的時候,立即想到的就是祈求上天。
幾天之後,李芳紅才算看清楚了嚴天順的樣貌。
後來,當他們結成了夫婦,一切都不再是秘密,她計算得出他的年紀,當年他正是十二歲。十二歲在她的記憶裏就變成了很特別的年紀。十二歲之前,他到底是怎樣的一個人,一片空白。十二歲之後的他,倒是一點一滴,都沒有逃過她的雙眼。
對十二歲之前這個少年毫無了解,就只能憑着他的外貌的一點一滴,來了解。
十二歲就已相當高大的身材,叫她畢生難忘。十二歲的高大,足以把她所有的視野都遮擋住,以至她所能看到的,也只有他。這樣的感覺一直支配着她的一生,把她的一生都填得滿滿的。
如果沒有這麼一個少年突然闖進自己生活裏,她也是會靠着「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跟另一個陌生男子結合了吧,那又會是怎樣的感覺,怎樣的人生呢?
除了他的身高給了她難忘的記憶,就是他黧黑的膚色了,就像他在十二歲之前都是在陽光底下的山野曬着。然後,突然就跑進了昏暗而又狹窄的小房間裏。突然的轉變,叫他整個人感到不安,變得木呆呆的。
這個想法也真不錯,他確實是剛剛從陽光充沛的農村來的。
然而,這種黧黑在李芳紅的感覺裏,卻像是一道閃耀的光束,一下子閃進了她的心裏,產生愉悅的感覺。
這種黧黑代表了健康。是濃縮的陽光。
看上去像頭小牛犢,比別人都要來得健壯,為人卻又很靦腆,醞釀出很特別的氣質。李芳紅看得出,這位少年一見到生人總是束手無措。
李芳紅在暗處,把這個新來者看得一清二楚。
這種性格的人,無論他長得有多高大,都是會很敏感的。
這個敏感少年看都不敢看她。在這樣狹窄的地方,總會有碰面的時候,而他總會很慌張的閃避。
像一頭馴鹿要逃離被獵殺的範圍。
這倒引起了李芳紅特別的注意。
李芳紅對嚴天順的一切注意,當然是不動聲息的。
因為是不動聲息,觀察到的,就特別容易進入內心,成了終身的記憶。
3、
少年開始在陌生的都市,過起他的日子,日子平淡得比白開水還要平淡。
那時候,窮家孩子過的日子,某些方面是很相似的。
譬如,大人固然白天要返工,設若晚上不必加班,有了點空閒,也會拿些外發的手工在家裏做。
做外發手工,除了可以幫補家計外,大人其實也有另外的盤算:讓孩子多做手工,手腳就會勤快。窮家孩子總是要早點出去謀生,勤快正是打工人仔的基本條件。一個人勤快,就較少討人嫌。在那個時代,這是為人父母的,操的一份很叫人哀傷的苦心。
當其他具有優越條件的孩子,在這樣黃金般的日子裏,練的是腦袋,努力去掌握知識,窮家孩子練的是手腳,為的是日後的生計。
這很符合當時的社會狀況。市場需要大量的廉價勞工,當然,培育少數精英也必要。
4、
在這樣平淡的日子裏,如果不是發生了一件事,秉性都敏感而靦腆的李芳紅和嚴天順,大概在他們二十來歲的適婚年齡,婚姻都會按着他們母親的安排,然後,各自走上人生道路,把這段一起生活過的日子忘得一清二光。
因為他們之間連交談一句話的膽量都沒有,這樣,日後他們各自結婚生子,偶然在路上相遇,似曾相識,也許也會客客氣氣地招呼一聲。好奇地張望一下,觀察對方可能會有的滄桑。頂多如此而已。
近在咫尺的兩個互相愛慕的人,因為他們在傳統生活環境所培養出來的性格,要建立聯繫,有時反倒像是隔了千山萬水。
其實發生在他們生活裏的那點變化,是很小很小的。
一般來說,可以說是微不足道。
一天,李芳紅發現,嚴天順住的小小房間變了樣子,那是因為房裏原有的那張床不見了,改而新擺放了一張碌架床。有了這張新的、高而大的睡床,原本就相當狹窄的房間,一下子就像被填得半點空間都沒有了。
房裏還添了個新住客。
天順就搬到了碌架床的上格。
李芳紅第一次看到的新女房客,看似是個性格開朗的人,喜氣洋洋,笑容可掬,這是比較少見的,樣貌比起其他師奶都要顯得年輕。
但她的年輕,是要跟其他因日捱夜捱而顯得很憔悴的母親們比較,才會顯示出來的。新女房客還有一份母親們所沒有的氣質,或許因為她略通文字,整個人就顯得優雅得多。她的身段也顯得頗為圓潤,卻不是臃腫。最難得的是,她有種罕見的親和力。她的到來,一下子把一向偏於沉鬱的氣氛,搞得活躍了起來。
就像在一個黑沉沉的夜晚,突然多了一支蠟燭,雖然發出的光線也很微弱,卻足以讓周圍都一下子光亮了起來,都變得有點不同。
總之,她的一舉一動,都非比尋常。
這位似會閃亮的女子所不知道的是,她的到來,讓嚴天順和李芳紅的關係,出現了微妙的變化,影響了他們的一生一世。
當然,這樣的變化,除了李芳紅和嚴天順,是不會有其他人覺察到的。
沒有人覺察,就允許他們有個從容的發展期,而這個發展期既是這麼長,讓他們有充分時間醞釀,必定會開花結果,水到渠成。
僅僅是一張很尋常的碌架床,憑誰也不會聯想到其他甚麼,但對天順來說,卻是產生了很奇妙的作用。
十二歲的天順爬上碌架床的上格鋪,就像從山腳登上了山頂,他突然感到世界大得多了,視野也寬闊得多了。
沒有天順的經歷,難於窺探到他此刻的心情。
在還沒有這張碌架床之前,他是跟母親擠着睡在一張狹窄的單人床上的。
晚上,母親用呼吸和體溫溫暖着他,日間,則感到一面牆壁和三面木板包圍着他。這樣的環境,倒使初來乍到的他,有種安全感。
但這種在陰暗的小小角落裏產生的安全感,很快變成了侷促感。因為在他這個年齡,無論在心理上或生理上,都在迅速成長。
爬上了上格鋪,天順驟然發現自己擁有了一片新天地,是獨立的。空間依然是狹窄的,依然是在小小的房間裏,感覺上卻從未如此廣大,簡直是可以飛翔了。
這是在被極度束縛之後,突然得到解放而感到自由自在的一種感覺。從下格搬上了上格,差異不是小得毫不惹人注意嗎?他感覺到的變化卻可以這樣巨大。
不過,真正叫他難忘的,卻是一種有生以來第一次遇上暈厥的感覺。這很像一個人登上了峰頂,突然一道光閃了過來。抬頭一望,暈黃的旭日正冉冉升起。無比柔和的光線照了過來,不但不強烈,而且溫柔極了,那是人世間最美妙的仙境。
一個人能為一件很美好的事而暈厥,那是世間最美妙的事了,一生人也未必可以遇上一次。
一個人能輕易就登上仙境嗎?
為甚麼會有這樣的暈厥感?天順在他的上格鋪,看到了當時十歲大的李芳紅。
李芳紅是正冉冉升起的旭日,無比柔和的光線就是她的眼神。
這是天順在完全沒有心理準備的情形下,真真正正第一次,正眼看了小紅。正是因為突如其來,也許是驚愕得發呆了,才會在那凝住的一刻,定睛望着她,真的遠遠超出了自己的膽量。
就是在那一刻,李芳紅定格在他的腦海裏。在婚後的日子裏,彼此間少不免會有點爭吵的時候,如果及時地憶起李芳紅在他腦海裏的這個定格,他會覺得自己很好笑,原就是那麼美好,已擁有了,還不滿意嗎?
天順於是就會跟着想,要是心裏有不舒服的感覺,都是生活艱難惹來的,要是有跟妻子爭吵的力氣,何不讓大家多點喘息的空間。
天順就會極力調整自己的心情,這樣的情緒急轉彎不容易,但是又想到,再也不能無謂地互相傷害了,就努力讓自己裝出個笑臉來,平息小風波。
定格在他腦海裏的李芳紅是怎樣的呢?天順當然記得很清楚。
天順攀上碌架床,李芳紅大概是聽到了一點動靜,昂起頭來。
天順其實只看到李芳紅的一對眼睛。在陰暗的小房間裏,李芳紅的整個面孔是模糊的,只有她的雙眼是亮晶晶的。
看到的果真是亮晶晶的嗎?也許也不過是心理上的感覺。平日不敢望她,只是一直感覺到李芳紅的眼睛一定是很明亮的,就像陽光一樣的熾烈,所以永遠不敢直視。一旦突然看到了,不加思索就認定,就是這樣。但亮晶晶的明眸裏,透着童真、溫柔,不會傷害人。
從此,這就是兩個人共同珍藏的秘密。這個秘密隨着他們的成長愈來愈大,裏面的內容愈來愈豐富,他們就共同擔了一份既有絲絲甜蜜,又有幾許興奮、喜悅的緊張。
這樣的情懷就特別容易儲存在記憶裏。
這裏必須解釋一下,當時的板間房,用木板間隔,並不是間隔到天花板。因而,坐在碌架床的上格鋪,高於木板間隔,可以望到鄰房的一部分。
李芳紅十歲那年,一個少年進入了她的生活圈子。
新來的房客就在她們母女板間房的隔鄰,那也是個約莫五十來呎的房間,不比李芳紅母女的房間好到哪裏去。
新搬進來住的兩個人,是母子關係。
那個少年的母親的年紀,跟李芳紅母親的年紀相仿。少年跟李芳紅的年紀,看來也相仿。
無論是母子或母女,看來都是單親家庭,兩個小家庭看來就有很多相似之處。
是不是這就意味着,上天給了他們幾近相同的命運,就作了有意安排,最終讓他們居住在一板之隔的地方?
自此以後,兩家人居住了很多年,好像是...
作者序
序
1、
一切藝術創作,包括文學創作,大概都是為了追求真善美。
生活裏的真善美需要提鍊,就像黃金從礦石提鍊出來。需要技巧、熱誠、堅忍不拔的韌力。
最瑣碎的事物,最低微的人物,都蘊含着豐富的真善美。
叫人感悟到愈多真善美的藝術作品,就愈閃耀。
像台灣作家黃春明的中短篇小說;七等生的《沙河悲歌》;意大利作家卡爾維諾的《馬可瓦多》;阿爾巴爾亞作家伊斯梅爾.卡達萊的《三孔橋》、《破碎的四月》。很多很多,那麼精緻,那麼扣人心弦。都是嘔心瀝血作品。
2、
通過對照,更能襯托出真善美。
對照,是觀察生活的一種。
〈板間房情緣〉寫的是尋常,但也可以說是特殊生活環境下催生的很奇妙的愛情,絕不轟轟烈烈,卻刻骨銘心得足以維繫一生一世;〈前門與後門〉寫了一個騙子的行騙經歷,襯托出一個生果小販自力更生的強烈意志、待人的熱誠和善意。這種真善美足以讓失意者提供足夠溫暖,鼓起勇氣面對嚴峻的日子;〈尊與卑〉透過長板凳的擬人化,來說明它雖然過着最低微的日子,但它做的都是奉獻的事,它應該是最尊貴才對;〈母忘我〉寫的是母忘我這種花,喜歡過着淡泊的生活,不必爭紅鬥豔,都有自己的思想境界。〈真人與雕像〉寫了一對男女花農守望相助的真愛;〈妻子的手〉探討甚麼才是真正的美;〈索求與給予〉以特殊的方式,讚美施的美德。其他篇章,探討各種真善美。
3、
寫這部短篇小說的最大心願很簡單:要是愈來愈多人願意去感悟生活的真善美,這個世界一定會變得更美麗。
序
1、
一切藝術創作,包括文學創作,大概都是為了追求真善美。
生活裏的真善美需要提鍊,就像黃金從礦石提鍊出來。需要技巧、熱誠、堅忍不拔的韌力。
最瑣碎的事物,最低微的人物,都蘊含着豐富的真善美。
叫人感悟到愈多真善美的藝術作品,就愈閃耀。
像台灣作家黃春明的中短篇小說;七等生的《沙河悲歌》;意大利作家卡爾維諾的《馬可瓦多》;阿爾巴爾亞作家伊斯梅爾.卡達萊的《三孔橋》、《破碎的四月》。很多很多,那麼精緻,那麼扣人心弦。都是嘔心瀝血作品。
2、
通過對照,更能襯托出真善美。
對照,是觀察生活的一種。
〈板間房...
目錄
生命篇
板間房情緣
前門與後門
給爸咬一口,給媽咬一口
天水圍的光與暗
圓與缺
多兩歲的煩惱
感情篇
真人與雕像
毋忘我
妻子的手
雨後
索求與給予
雨、房子和人
心靈篇
心靈的輪椅
尊與卑
攻與守
烏鴉
一件事件的先與後
烏龜、兔子、大麻鷹、飛機賽跑
生命篇
板間房情緣
前門與後門
給爸咬一口,給媽咬一口
天水圍的光與暗
圓與缺
多兩歲的煩惱
感情篇
真人與雕像
毋忘我
妻子的手
雨後
索求與給予
雨、房子和人
心靈篇
心靈的輪椅
尊與卑
攻與守
烏鴉
一件事件的先與後
烏龜、兔子、大麻鷹、飛機賽跑
商品資料
出版社:初文出版日期:2023-03-31ISBN/ISSN:9789887654421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320頁開數:25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