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春山出版編輯部
定價:NT$ 420
優惠價:9 折,NT$ 378
運送方式:超商取貨、宅配取貨
銷售地區:全球
即時庫存=1
■李登輝100年專輯
二○二○年過世的李登輝,他將近百歲的一生幾乎就是臺灣百年史。一九八八年蔣經國過世,他成為結束蔣家政權的新一代本省籍總統,臺灣從此邁入下一個政治階段。然而李登輝在民主化、政黨、兩岸、經貿、統獨與臺灣認同等面向上,有一定的複雜性,如何定義李登輝與臺灣的關係,那是一個怎樣的轉變時代?值得在李登輝二○二三年百年冥誕的時刻,以新的角度來檢視。本次封面故事邀請一九八八年曾為《遠東經濟評論》駐臺的韓籍記者沈在薰(Shim Jae Hoon),從外媒的角度寫下他對李登輝與臺灣民主轉型期的回憶。而被稱為民主先生的李登輝,從已公開的檔案來看,身為總統的他,剛上任沒幾年如何面對一九九一年發生的獨台會案?此外,李登輝時期開放新銀行設立、實施健保與教改、對中國從開放走向戒急用忍,在經濟與社會分配上都深深影響臺灣,《未竟的奇蹟》主編林宗弘分析李登輝如何在多重政治風險下實行矛盾的經濟政策,形塑影響後續每一任總統的李登輝難題。同時,我們也將探討李登輝為何以農經為志業,跟日治時代知識分子養成有何關係,以及深度解讀他的早期農經論文呈現的批判思想。期待從這些文章,給予多面向的李登輝肖像。
而面對近年的世界變局,尤其是香港與烏克蘭所遭受的極權壓迫與侵略戰爭,本期邀請法國作家艾力克.菲耶(Éric Faye)、烏克蘭文學研究者瑪莉雅.舒瓦洛娃(MariiaShuvalova)與香港作家李智良,分別撰文陳述歐洲、烏克蘭與香港的文學界如何回應前所未有的變局。菲耶自剖身為法國作家對這場戰爭的驚愕、幻滅與無力感。舒瓦洛娃則爬梳俄羅斯在戰爭之前,就出現許多幻想的軍事文學,主題皆為侵略烏克蘭,而烏克蘭自二○一四年起因俄羅斯入侵,引爆一波戰爭文學,包括許多上戰場的女性。殺伐與抵抗也發生在文學中。李智良則描述反送中運動後的香港社會在強力監控中正在經歷各自孤立、離散的過程。
本期也收錄由中研院法律研究所黃丞儀策劃,從幽暗歷史的角度探討白色恐怖的座談會精采紀錄,領域跨及中文、外文、原住民、歷史與社會學門,有臺大中文系教授同時是中研院院士的鄭毓瑜、中研院歐美所單德興、中研院史語所戴麗娟、中研院臺史所詹素娟以及中研院社會所蕭阿勤等幾位老師,是人文學科目前為止最深刻探討白色恐怖與轉型正義課題的交會,企圖呈現幽暗過去的曖昧性。當代文學評論則由鍾永豐詮釋哈金文學的特殊性,與蔡慶樺解讀奧地利作家葉利尼克為何堅決成為最討厭奧地利的人。
封面繪圖:劉宗榮
藝術創作二十逾年、藝術教育十七年,對於生命、環境、生態、公益、教育、社會充滿熱情,從愛護生命到不塑的理念,落實於生活並實踐於藝術,學習耶穌愛生命。
用繪畫聲援苗栗大埔徵收案、桃園航空城、石虎保育協會等。
■關於春山文藝:文藝精神
在當代許多困難的問題與爭辯中,會不會我們尋找答案與方向的時候,有一種精神其實是重要且基本的,就是文藝精神。文藝精神不追求答案與方向,可能是提出尖銳的質疑,或使僵持不下的對立者,他們的內心都能得到涵養,不會有任何一個人在衝突中失去了人的資格。文藝精神是人類天賦的極致表現,也是重要價值的來源。
春山文藝將不定期推出跨領域的企畫,結合人文思想、社會分析與文學藝術,以文藝精神剖析當代重要問題。在此期盼,具有文藝精神的個人,在處處烽火的當代世界中,成為意見分歧的群體最堅實的基礎。
特別收錄 / 編輯的話:
春山編輯室
因為孟德爾頌,才有後來的事
二○一九年香港發生反送中運動後,因為關注香港問題,我注意到《就係香港》這個新雜誌,用耳目一新的策畫投入香港本土的創新詮釋,甚至包含香港的地質探究。二○一八年夏天的試刊特別號,其中「李嘉誠時代」的專題非常精采,以李嘉誠反映香港走過的時代。這讓我在想,確實,文藝雜誌為什麼不能做企業家,甚至是政治人物?因此二○二○年七月三十日李登輝先生過世後,春山編輯部就開啟了製作李登輝專輯的討論。李登輝將近一百年的人生,從共產黨、國民黨到臺灣團結聯盟,從日語到中文,從學者到政治人物,李登輝的複雜性就是臺灣的複雜性。
翻閱李登輝過世後的許多媒體專題與相關書籍,苦惱於該從何角度開始的我,找上了資深新聞前輩江春男閒談,我想黨外運動時期號稱地下新聞局長的他,肯定有什麼很不一樣的記憶。他提到當時媒體對幾位臺籍菁英如林洋港、李登輝與邱創煥的看法,隨即拿出一本一九八八年一月二十八日出刊的《遠東經濟評論》,封面故事叫「Taiwan: End of a Dynasty」(臺灣:一個王朝的終結),出刊時間正在蔣經國過世兩週後。畫面從左至右羅列著孫逸仙、蔣介石與蔣經國,第四個則用暗黑人物剪影,並在上面打上問號。事實上蔣經國過世的當晚,李登輝已依照憲法繼任了。但顯然蔣家王朝的結束,國民黨能否出現第一位本省籍黨主席,八大老、宋美齡有何態度,政治壓力全壓在這位「意外的英雄」身上。
我開始對寫這個封面故事的韓國記者沈在薰(Shim Jae Hoon)深感興趣,到圖書館找出那兩年的《遠東經濟評論》,把他駐臺期間的每一篇報導都盡量看過,我決定想辦法找到這個記者。有一天我意外發現臺灣駐韓記者楊虔豪提到沈在薰的名字,於是請他幫忙傳遞訊息,開啟了我跟沈在薰前輩將近百封的通信。他以外媒記者的角度,寫下臺灣民主轉型期的回憶,與當時繼位的李登輝,對印尼、臺灣到韓國的民主浪潮,有著自己的觀察。可以說因為沈在薰前輩慷慨答應我冒昧的邀稿,才讓這個專輯得以成立。在他眼中,蔣經國過世時的臺灣,人們害怕面對的社會心理,與蘇聯無異。
觀察李登輝,另一個重要而精準的外籍人士就是司馬遼太郎,在《臺灣紀行》這本書,最吸引人的並不是收錄在後面的著名訪談〈場所的痛苦──生為臺灣人的悲哀〉(場所の苦しみ台湾人に生まれた悲哀),而是跟李登輝同樣是一九二三年出生的司馬遼太郎,注意到李登輝仍舊會不經意講著日治時期舊制高中生的日語。那是同代人才會發現的時代痕跡,就像司馬也曾對一樣同年生的葉盛吉,發出葉君在新營公學校時代所愛讀的雜誌《幼年俱樂部》與《少年俱樂部》,「也和我們一樣」的感嘆。司馬寫到,而這樣的葉君,有著[身為漢族與日本國民]雙重生活的痛苦。我想,李登輝抑或另一個一九二三年生的彭明敏,應該也是相同。
《李登輝總統訪談錄》留下不少如此生動的細節。這樣的雙重生活持續到戰後,進入學習北京話的階段。李登輝說,剛回到臺大農經系復學的自己,在學生自治會開會時,因為不會說中文,還要同學翻譯。婚後,找家教到家裡教中文,中文不流利的感覺甚至一直到五○年代在農林廳工作的時候,要發表文章都必須找人幫忙。需要翻譯,在進入政府時也一樣,他說,一九七二年剛任職行政院政務委員,蔣介石召見都必須要透過翻譯,跟宋美齡的談話,她一半上海話,一半英文,也需要翻譯才能溝通。
李登輝與經歷過日治、二戰、國民黨政府來臺等的世代,似乎也只能在時代洪流中繼續往前走,我從司馬的書中理解到,他成為旁人眼中的勝利者之前,先要是一位倖存者。司馬轉述了一個故事。有個跟他同樣就讀大阪外國語學校的臺灣學生楊克智,二戰末期和李登輝都被日本徵召入伍。送回臺灣受訓時,在門司港等船的這批新兵,因為楊克智跑去音樂茶館聽孟德爾頌的唱片,而錯過搭船的時間,沒想到這艘船隨後就在五島列島附近遭美軍攻擊,被擊沉了。因為孟德爾頌,才有了後來的李登輝,有了後來的事。
這種倖存者的悲哀,當代仍延續著,還存在於遭遇戰爭的烏克蘭,與承受極權壓迫的香港。在我眼中,本期收錄的瑪莉雅.舒瓦洛娃與李智良,都繼續以書寫進行「永不言敗的絕望」,如約翰.伯格在《留住一切親愛的》所曾寫的抵禦姿態。而也曾遭遇白色恐怖的李登輝,任內完成二二八事件報告、進行二二八受難者賠償與白恐受難者賠償,也是臺灣第一位對二二八公開道歉的總統,但「轉型正義」如何在臺灣社會進行討論,涉及多少複雜的框架,本期收錄的「面對幽暗歷史」的多元路徑,是一次集合人文與社會學科不同學者共同進行的座談會。
最後,當代文學評論這次專注於哈金與葉利尼克,都是對歷史與國族保持批判的作家,他們各自不同的文學實踐,展現歷史與人的曖昧性與複雜性。這也是本期春山文藝期待做到的事。
莊瑞琳/春山出版總編輯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最多人成交
平均成交價5折210元
最近成交價(折扣)
徵求價 | 數量 |
4折 | 2 |
5折 | 5 |
6折 | 1 |
7折 | 1 |
影片僅供參考,實物可能因再版或再刷而有差異
作者:春山出版編輯部
優惠價: 9 折, NT$ 378 NT$ 420
運送方式:超商取貨、宅配取貨
銷售地區:全球
即時庫存=1
■李登輝100年專輯
二○二○年過世的李登輝,他將近百歲的一生幾乎就是臺灣百年史。一九八八年蔣經國過世,他成為結束蔣家政權的新一代本省籍總統,臺灣從此邁入下一個政治階段。然而李登輝在民主化、政黨、兩岸、經貿、統獨與臺灣認同等面向上,有一定的複雜性,如何定義李登輝與臺灣的關係,那是一個怎樣的轉變時代?值得在李登輝二○二三年百年冥誕的時刻,以新的角度來檢視。本次封面故事邀請一九八八年曾為《遠東經濟評論》駐臺的韓籍記者沈在薰(Shim Jae Hoon),從外媒的角度寫下他對李登輝與臺灣民主轉型期的回憶。而被稱為民主先生的李登輝,從已公開的檔案來看,身為總統的他,剛上任沒幾年如何面對一九九一年發生的獨台會案?此外,李登輝時期開放新銀行設立、實施健保與教改、對中國從開放走向戒急用忍,在經濟與社會分配上都深深影響臺灣,《未竟的奇蹟》主編林宗弘分析李登輝如何在多重政治風險下實行矛盾的經濟政策,形塑影響後續每一任總統的李登輝難題。同時,我們也將探討李登輝為何以農經為志業,跟日治時代知識分子養成有何關係,以及深度解讀他的早期農經論文呈現的批判思想。期待從這些文章,給予多面向的李登輝肖像。
而面對近年的世界變局,尤其是香港與烏克蘭所遭受的極權壓迫與侵略戰爭,本期邀請法國作家艾力克.菲耶(Éric Faye)、烏克蘭文學研究者瑪莉雅.舒瓦洛娃(MariiaShuvalova)與香港作家李智良,分別撰文陳述歐洲、烏克蘭與香港的文學界如何回應前所未有的變局。菲耶自剖身為法國作家對這場戰爭的驚愕、幻滅與無力感。舒瓦洛娃則爬梳俄羅斯在戰爭之前,就出現許多幻想的軍事文學,主題皆為侵略烏克蘭,而烏克蘭自二○一四年起因俄羅斯入侵,引爆一波戰爭文學,包括許多上戰場的女性。殺伐與抵抗也發生在文學中。李智良則描述反送中運動後的香港社會在強力監控中正在經歷各自孤立、離散的過程。
本期也收錄由中研院法律研究所黃丞儀策劃,從幽暗歷史的角度探討白色恐怖的座談會精采紀錄,領域跨及中文、外文、原住民、歷史與社會學門,有臺大中文系教授同時是中研院院士的鄭毓瑜、中研院歐美所單德興、中研院史語所戴麗娟、中研院臺史所詹素娟以及中研院社會所蕭阿勤等幾位老師,是人文學科目前為止最深刻探討白色恐怖與轉型正義課題的交會,企圖呈現幽暗過去的曖昧性。當代文學評論則由鍾永豐詮釋哈金文學的特殊性,與蔡慶樺解讀奧地利作家葉利尼克為何堅決成為最討厭奧地利的人。
封面繪圖:劉宗榮
藝術創作二十逾年、藝術教育十七年,對於生命、環境、生態、公益、教育、社會充滿熱情,從愛護生命到不塑的理念,落實於生活並實踐於藝術,學習耶穌愛生命。
用繪畫聲援苗栗大埔徵收案、桃園航空城、石虎保育協會等。
■關於春山文藝:文藝精神
在當代許多困難的問題與爭辯中,會不會我們尋找答案與方向的時候,有一種精神其實是重要且基本的,就是文藝精神。文藝精神不追求答案與方向,可能是提出尖銳的質疑,或使僵持不下的對立者,他們的內心都能得到涵養,不會有任何一個人在衝突中失去了人的資格。文藝精神是人類天賦的極致表現,也是重要價值的來源。
春山文藝將不定期推出跨領域的企畫,結合人文思想、社會分析與文學藝術,以文藝精神剖析當代重要問題。在此期盼,具有文藝精神的個人,在處處烽火的當代世界中,成為意見分歧的群體最堅實的基礎。
特別收錄 / 編輯的話:
春山編輯室
因為孟德爾頌,才有後來的事
二○一九年香港發生反送中運動後,因為關注香港問題,我注意到《就係香港》這個新雜誌,用耳目一新的策畫投入香港本土的創新詮釋,甚至包含香港的地質探究。二○一八年夏天的試刊特別號,其中「李嘉誠時代」的專題非常精采,以李嘉誠反映香港走過的時代。這讓我在想,確實,文藝雜誌為什麼不能做企業家,甚至是政治人物?因此二○二○年七月三十日李登輝先生過世後,春山編輯部就開啟了製作李登輝專輯的討論。李登輝將近一百年的人生,從共產黨、國民黨到臺灣團結聯盟,從日語到中文,從學者到政治人物,李登輝的複雜性就是臺灣的複雜性。
翻閱李登輝過世後的許多媒體專題與相關書籍,苦惱於該從何角度開始的我,找上了資深新聞前輩江春男閒談,我想黨外運動時期號稱地下新聞局長的他,肯定有什麼很不一樣的記憶。他提到當時媒體對幾位臺籍菁英如林洋港、李登輝與邱創煥的看法,隨即拿出一本一九八八年一月二十八日出刊的《遠東經濟評論》,封面故事叫「Taiwan: End of a Dynasty」(臺灣:一個王朝的終結),出刊時間正在蔣經國過世兩週後。畫面從左至右羅列著孫逸仙、蔣介石與蔣經國,第四個則用暗黑人物剪影,並在上面打上問號。事實上蔣經國過世的當晚,李登輝已依照憲法繼任了。但顯然蔣家王朝的結束,國民黨能否出現第一位本省籍黨主席,八大老、宋美齡有何態度,政治壓力全壓在這位「意外的英雄」身上。
我開始對寫這個封面故事的韓國記者沈在薰(Shim Jae Hoon)深感興趣,到圖書館找出那兩年的《遠東經濟評論》,把他駐臺期間的每一篇報導都盡量看過,我決定想辦法找到這個記者。有一天我意外發現臺灣駐韓記者楊虔豪提到沈在薰的名字,於是請他幫忙傳遞訊息,開啟了我跟沈在薰前輩將近百封的通信。他以外媒記者的角度,寫下臺灣民主轉型期的回憶,與當時繼位的李登輝,對印尼、臺灣到韓國的民主浪潮,有著自己的觀察。可以說因為沈在薰前輩慷慨答應我冒昧的邀稿,才讓這個專輯得以成立。在他眼中,蔣經國過世時的臺灣,人們害怕面對的社會心理,與蘇聯無異。
觀察李登輝,另一個重要而精準的外籍人士就是司馬遼太郎,在《臺灣紀行》這本書,最吸引人的並不是收錄在後面的著名訪談〈場所的痛苦──生為臺灣人的悲哀〉(場所の苦しみ台湾人に生まれた悲哀),而是跟李登輝同樣是一九二三年出生的司馬遼太郎,注意到李登輝仍舊會不經意講著日治時期舊制高中生的日語。那是同代人才會發現的時代痕跡,就像司馬也曾對一樣同年生的葉盛吉,發出葉君在新營公學校時代所愛讀的雜誌《幼年俱樂部》與《少年俱樂部》,「也和我們一樣」的感嘆。司馬寫到,而這樣的葉君,有著[身為漢族與日本國民]雙重生活的痛苦。我想,李登輝抑或另一個一九二三年生的彭明敏,應該也是相同。
《李登輝總統訪談錄》留下不少如此生動的細節。這樣的雙重生活持續到戰後,進入學習北京話的階段。李登輝說,剛回到臺大農經系復學的自己,在學生自治會開會時,因為不會說中文,還要同學翻譯。婚後,找家教到家裡教中文,中文不流利的感覺甚至一直到五○年代在農林廳工作的時候,要發表文章都必須找人幫忙。需要翻譯,在進入政府時也一樣,他說,一九七二年剛任職行政院政務委員,蔣介石召見都必須要透過翻譯,跟宋美齡的談話,她一半上海話,一半英文,也需要翻譯才能溝通。
李登輝與經歷過日治、二戰、國民黨政府來臺等的世代,似乎也只能在時代洪流中繼續往前走,我從司馬的書中理解到,他成為旁人眼中的勝利者之前,先要是一位倖存者。司馬轉述了一個故事。有個跟他同樣就讀大阪外國語學校的臺灣學生楊克智,二戰末期和李登輝都被日本徵召入伍。送回臺灣受訓時,在門司港等船的這批新兵,因為楊克智跑去音樂茶館聽孟德爾頌的唱片,而錯過搭船的時間,沒想到這艘船隨後就在五島列島附近遭美軍攻擊,被擊沉了。因為孟德爾頌,才有了後來的李登輝,有了後來的事。
這種倖存者的悲哀,當代仍延續著,還存在於遭遇戰爭的烏克蘭,與承受極權壓迫的香港。在我眼中,本期收錄的瑪莉雅.舒瓦洛娃與李智良,都繼續以書寫進行「永不言敗的絕望」,如約翰.伯格在《留住一切親愛的》所曾寫的抵禦姿態。而也曾遭遇白色恐怖的李登輝,任內完成二二八事件報告、進行二二八受難者賠償與白恐受難者賠償,也是臺灣第一位對二二八公開道歉的總統,但「轉型正義」如何在臺灣社會進行討論,涉及多少複雜的框架,本期收錄的「面對幽暗歷史」的多元路徑,是一次集合人文與社會學科不同學者共同進行的座談會。
最後,當代文學評論這次專注於哈金與葉利尼克,都是對歷史與國族保持批判的作家,他們各自不同的文學實踐,展現歷史與人的曖昧性與複雜性。這也是本期春山文藝期待做到的事。
莊瑞琳/春山出版總編輯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徵求價 | 數量 |
4折 | 2 |
5折 | 5 |
6折 | 1 |
7折 | 1 |
最多人成交
平均成交價5折210元
最近成交價(折扣)
請在手機上開啟Line應用程式,點選搜尋欄位旁的掃描圖示
即可掃描此O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