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運六氣學說」就是從干支(干紀運,支紀氣)、陰陽五行,探討天人相應(人與天地相參,與日月相應),及對人體的影響。書中以「河圖五行方位」圖與張景岳《類經圖翼》之圓圖對比,既掌握圓運動循環,又可回歸河洛易理體系,一通百通,時疫無礙。
作者簡介:
矢建國(Joseph Shih)
學歷:1976-1980中原大學建築學士、1982-1984成功大學建築碩士
1995-2000廣州中醫藥大學中醫學士、2003 紐西蘭國家針灸文憑
2012-2015廣州中醫藥大學中醫學博士
資歷:1986教育部合格講師(台灣) 、1995世界中醫協會加拿大分會會員、
1995全加中醫藥針灸協會會員、1998 通過中醫師檢定考試、
2000中國傳統民俗療法協會會員、2001紐西蘭針灸協會(AcNZ)會員、
2002紐西蘭ACC針灸醫師、2007通過美國加州針灸師考試、2015中國執業中醫師
現任:紐西蘭開業中醫師、ACC針灸醫師及紐西蘭針灸協會(AcNZ)會員。
著作:《易道醫義─研究易理、中醫與道醫的一點心得》、
《龍經—氣水山龍的奧秘》、《難經─醫經秘錄八十一難》
《天人中醫─運氣醫學再領風騷》
章節試閱
第二節 簡史與理論 Brief history and theories
*簡史 Brief history
—起源、發展及特點:
遠古集體狩獵,採集過程中開始了對天地的認識,故古天文學是人類從生活中觀察產生的。首先察覺到日(白天)月(夜晚)的推移,同時也在農牧業的生活中開始萌芽。原始農業於新石器時代(七、八千年前)已開始有「觀天、定向、定時」的觀念了,而農牧業及宗教,也成了促進的原因。進入農耕時期後,觀察物候的變化,掌握季節時令,可不誤農時。如:貴州瑤族,聞布穀鳥聲,開始播種;雲南瀾滄江的拉祜(hù) 族,見蒿子花開,開始翻地;雲南怒江的傈僳 (lìsù) 族,見山頂上雪的變化,來確定農時等。
在其發展過程中,首先注意到太陽運動的規律性,同時也注意到了月相盈虧的變化與其週期性。古人觀星時,常觀察「昏中星」、「昏西星」或「旦東星」(西洋多用)。對日月星辰與四季的變遷,已有了一定的認識。如《尚書•堯典》中有堯命羲和觀天,敬授民時;《左傳》中有堯帝設「火正」。到了商代,天文學已發展成了一門專門學問
(見其商青銅銘文及甲骨文)。「占星術」在商以前也已萌芽(見甲骨文內的卜辭),直到太陽年(365 又 1/4 日)確定之後,才使原始天文學的發展開啟了一個新的段落。天文學思想與「儒釋道」有關,如:天空區劃分、官星命名、占星術、曆法原理、宇宙結構的探討等,其主要的天文意識為泛神論。占星術的三大理論支柱為:天人感應、陰陽五行、分野,且占星術因屬官辦性質,故含有政治意味。
一般認為古天文學具有兩方面的特色:
一、觀象授時:由具體的星象劃分時間,為中國曆法主要的目的及特色。堯帝時堯命羲和觀天,敬授民時(表 1-2)。推算一年有三百六十六日,閏月定四時,即一個回歸年有 365.25 日,四個回歸年,累計餘數成一日後,四年一閏,置閏年為 366 日。如《尚書 • 堯典》:「乃命羲和,欽若昊天,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時…期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以閏月定四時成歲。」
二、曆法時代:由曆法指導農牧民生。在抽象的天度(在天球赤黃帶)上,劃分十二次,由木星運行的度數,由西向東劃分。
古曆法有三類:一、陰曆:以月相朔望為準;二、陽曆,以一個回歸年為準;三、陰陽曆,以閏月法調和陰曆與陽曆。農民依陰陽合曆進行農事,故稱「農曆」;因源自夏朝,又稱「夏曆」;與當今常用的新(陽)曆有別,故也稱「舊曆」。以下依各時代分別說明。
(一)夏商周時期
夏朝有世界上最古老的日蝕記事,如《古文尚書 • 胤征篇》:「辰弗集於房。」乃指日月在房宿合璧時發生日蝕,同時也載有初昏斗柄方向與時令的關係。不過要到有「文字」記載的商周時期比較可靠。
殷商時甲骨文卜辭中已有日食、月食、雲雨雪虹等氣象記載。當時已知道用60 干支紀日,後又用以記月、記年;大月 30 日,小月 29 日,一年 12 個月(閏月即 13 月),可說已具備「陰陽合曆」的特點,故後世沿用千年以上。當時甚至已有長時間的概念,如「祀(年、歲、春秋)」及「二季(禾季為春,麥季為秋)」等;可見那時還沒有明確的四季概念,可能要到春秋時期才逐漸形成。彼時雖有類似紀「年」的概念,不過名稱還不是很明確,例如唐虞稱「載」,夏稱「歲」,商稱「祀」,直到周朝以後才確定稱「年」。
根據文獻記載,西周時已有大量的月象記錄,如:初吉、生霸、即望、死霸;而《詩經‧ 十月》中首次出現「朔」的記錄。
至於「歲首月建」,春秋前期以殷正為歲首(建丑),春秋中期以周正為歲首(建子)(各國曆法不同。如:晉國建寅,魯國建丑,宣公建子)。
曆法方面,春秋時已知二至二分;末期出現『四分曆』 ( 因太陽年長 365 又 1/4 日,被稱為四分法故 ),這是當時較精準的曆法。例如已可推算出一個回歸年為 365.25日,十二個朔望月為 354 日,月少於年 11 日餘,須置閏月填補日差。故有「三年一閏」、「五年再閏」,及春秋末期的「十九年七閏」之說。到了戰國中期,一樣採《四分曆》,用「回歸年」,並知道以 76 年為安排大月與置閏月的共同週期。
其他如「日月五星」的研究也已相當深入,二十八宿、十二次等體系亦漸趨成熟、完善。當時的「星象」名家,如楚國的甘德(戰國時齊國人,生卒年不詳,大約生活於西元前 4 世紀中期)、魏國的石申(生卒年不詳,戰國中期魏國開封人),分別有《天文星占》與《天文》等著作傳世;《天文》中還有《石氏星表》,那是後世測量天體的基礎(常識或工具)。還有「天體觀測儀」,如圭表、漏壺等。到了戰國後期,已出現:日月食、彗星、流星雨、
隕石等天文記事,甚至已有「哈雷彗星(1P/Halley)」最早的記錄,如《春秋 • 文公十四年》(西元前 613 年)記載:「秋,七月,有星孛入於北斗。」
(二)秦漢時期秦採《顓頊曆》
秦朝採用《顓頊曆》歲首建亥。紀年月一樣採一個回歸年為 365 又 1/4 日,一個朔月為 29 又 499/940 日,以「十九年七閏月」法來調節氣。一般認為至秦漢之際,二十四節氣已經完備,人民不必觀天,即可知天。
西漢改行《太初曆》
漢朝為古天文學的黃金時代。曆法方面,初依秦制,用《顓頊曆》。西元前104 年,西漢武帝(西元前156 年-87年)採用鄧平與落下閎的曆法,改行《太初曆》,改建寅為歲首(同夏正),其內容包括二十四節氣、朔望、閏法、五星、交食週期等,可說具備了後世曆法的必要條件,因此成為歷史上最早依觀測而制定的曆法,也是首部完整保存的曆法。
王莽《三統曆》
《太初曆》西元前 7 年,王莽(西元前 45 年 - 西元23 年)改行《三統曆》,歲首建丑。
東漢行《四分曆》
西元 69 年,東漢光武帝改用張盛等人的「四分法」,修正了《太初曆》,取回歸年長度偏大的失誤,回復到《古四分曆》的精度水平。西元 85 年,東漢章帝(西元57 年 -88 年)改行《四分曆》。
東漢以後,觀測天文的儀器大為進步。西元 132 年,東漢• 張衡(西元78 年-139 年)創制「水運渾天儀」及「候風地動儀」;前者成為近代天象儀的先驅,而後者(候風地動儀)則是世界上第一架地震儀。張衡的《靈憲》更是集當時天文學知識大成之作。
在觀測天文方面,當時已觀察到「歲差」現象(同參本章「曆法與成就」之歲差部分),也第一次觀測到「哈雷彗星」,當時稱之為「慧」。文字記載首先出現在《史記 • 秦始皇本紀》:「七年(西元前 240 年),彗星先出東方,見北方,五月見西方。」
除此之外,東漢的天文觀測還出現了很多「第一」,例如:
世界上最著名的第一顆新星,首見於《漢書•天文誌》:
「元光元年( 西元前 134 年) 六月,客星見於房( 宿)」。世界上最早的「黑子」記錄,載於《漢書• 五行志》:
「河平元年 ( 西元前 28 年 ) 三月乙未,日出黃,有黑氣大如錢,居日中央。」
史書上對黑子的描述與記載,從漢代到明代超過百次。而西方世界直到西元 1613 年,伽利略(義大利語,Galileo Galilei,西元 1564 年- 1642 年)才正式提出「黑子」之說。
觀月方面,已經進步到將「月到近日點的移動」數量化。「蓋天說」與「渾天說」的爭辯,更促進了天文曆的發展,當時甚至已將天文曆法載入國史中,如《史記》有「天官書」(天象)與「曆書」(曆法)。
在計時方面,東漢採用「百刻」制漏刻,即使在現代看來亦十分先進。
(三)魏晉南北朝時期
東晉成帝(西元 321 年 -342 年) 時,虞喜(西元 281 年 -356 年)最早發現「歲差」(同參本章,曆法與成就,歲差)。
在此之前,人們多用赤道坐標來表示太陽的位置,冬至點則用二十八宿來標示;施行很長一段時間之後才發現,「赤黃道交點」在黃道上有逆行現象(從北天極觀為逆時針方向);到冬至還有系統移動現象,因而發現「歲差」。
南朝創制《大明曆》
南朝劉宋時代,祖沖之(西元429 年-500 年)創制《大明曆》,首次引入虞喜歲差的概念,使得曆法的推算更加精確,這是中國第二次較大的曆法改革。
北朝採「破章法」
北朝時期採用「破章法」,打破了過去「十九年七閏月法」之說,改用「六百年二百二十一閏月法」。
南朝創《元嘉曆》
北魏、北齊時代,張子信(生卒年不詳,主要活動於 6 世紀 20 年代到 60 年代)發現太陽運行每日不同,故提出「日行盈縮」論。
南朝劉宋文帝(西元 407 年-453 年)改用何承天(西元 370 年 -447 年)於西元 443 年創立的《元嘉曆》,此曆屬於陰曆,其重點為訂正了舊曆的「冬至時刻」和冬至日所在位置,改「平朔」為「定朔」,以建寅為歲首,以雨水為氣首。
古人在科學儀器不發達的時代,要知道時令與季節興替,作為農耕等行事作為的準則,除了觀天象之外,還要依自然現象與經驗「候氣」,即「測地氣」,如《晉書 •律歷誌》記載,軒轅氏令「伶倫造律呂」。西晉司馬彪在《續漢書 • 律歷誌》中亦記載了「葭管灰飛」 之法,提到古人「為室三重」,同時還要留意避風、排律、填灰、觀候等;例如於冬至「一陽生」時,可觀察第一根管中之灰,何時在自然之氣中飛出律管。此法雖然簡陋但實用,因此一直用至清康熙時才廢除。
(四)隋唐時期
隋代劉焯(西元544 年-610 年)於西元600 年編輯《皇極曆》,他以「內插法」處理日月五星不均勻的運動;丹元子(隋末唐初人,本名王希明)則著《步天歌》,作為初學天文學及進階學習者的參考書。
唐代《大衍曆》
唐代文治武功均盛,與西域、外國人多所往來,因此曆法亦可能參考中土以外說法,一共改曆八次。比較特出的是,一行僧(西元 682 年 -727 年,俗名張遂)以《皇
極曆》為基礎進行改版;他從實測中發現,恆星的去極度古今不一,因此於西元 727 年提出《大衍曆》,主張用不等間隔的「補間法」計算,在方法上較其他曆法完善且進步。其他還有《宣明曆》等,採用與「Gauss 內插公式」
一樣的算式,故不一一列舉。
(五)兩宋時期
北宋王安石(西元 1021 年 -1086 年)施行變法,在天文學方面有很大的進步,例如儀象的製造與恆星的觀測等;尤其是天文儀的製作與發明,不論質與量都超過前代。例如:北宋《十二氣曆》
第二章 天人哲學
Chap.2, Philosophy of heaven - human
宇宙是一個活的有機體,心念影響著整個宇宙。量子力學的創始者馬克斯• 普朗克(西元 1858 ~西元 1947 年,德語:Max Karl Ernst Ludwig Planck ) 曾於《深度感知》中說 : 「物質源於意識 ...... 存在的所有事物 , 都以意識為基礎。」其理同華嚴教義:「三界唯心, 萬法唯識」、「唯心所現,唯識所變」。心物本是一體,討論過宇宙自然天後,接著來認識古人心中的天,才能較好地了解天人關係及對中醫學的影響背景。
第一節 天人關係與中醫氣論
—天人關係的演變及對中醫學的影響
The evolu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eaven and human and influences on TCM
「天人關係」中的天,就哲學的角度言,包含自然天與主宰天;而「人」居於天地之間,為自然界的主體,中醫學就是探討人與自然界(天地之間)和平相處的知識,兩者的關係不僅密切,而且密不可分。
然天人與中醫學的關係,也隨著時代演變而有些不同。大體而言,遠古時期(如夏商周三代)以「天命觀」為主,人的一切休咎禍福都歸諸於天命,中醫學中也難免參雜了宗教(鬼神)色彩(例如九天玄女助黃帝大敗蚩尤,之後「祝由術」在中醫中佔有一席之地,請參《新編奇門闡易》一書)。到了春秋戰國時期,中心思想轉為「天道自然」,重視自然天(遊牧民族更重「長生天」)。這種崇尚自然、重視與天地和平相處的哲學(觀念),不僅促進了中醫「氣論」之說,更主導傳統醫學的發展數千年;即使號稱科學昌明的現代,也依然受到「道法自然」的影響。以下簡述歷代流變 ( 同參表 2-2)。
*歷代的天人關係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eaven and human in the past dynasties
三代時強調天命觀
三代時期的天人關係為「天命觀」,認為天道是上帝(主宰天)的意志表現,人應遵循上帝安排的自然規律。而上帝的使者為鬼神,因此祭祀、卜筮盛行,影響所及,包括朝代更替、爭戰之決定等一切均與自然現象相連結。
「天命觀」盛行的好處是人類知道敬畏自然,重視本身的道德。
在醫學中,鬼神亦扮演重要角色,甚至居主導地位,這是個巫與醫並行的時期。 如《周禮 • 天官》中即將巫與醫分開。
春秋戰國時重六氣說
春秋戰國時期,傳統文化深受先秦四家的影響:「儒家」塑造了文化發展的基本方向,影響最為深遠;「道家」創造並提升人的心靈世界,「法家」講究規矩與秩序,建立了守法觀念,對改善政治與社會風氣有其貢獻;而「陰陽家」左右了民間的生活方式與信仰。
其實天人關係為「天道自然」(自然天),自然現象不代表天對人的是非表達,自然天(自然界)有其固定的運行規律(道)。主宰天( 上帝 )既使存在,其行為必符合道,其所發佈的命令,也是天道的體現。這個時期的代表人物有:老子、莊子、荀子等,其代表性著作如荀子的《天論》,以及老、莊一系列「道法自然」著作等。
老、莊崇尚自然,認為「氣」是構成世界的本源,也是推動宇宙萬物發生、發展與變化的主力。正如《莊子 •知北遊》所云「通天下一氣耳」,此說乃成為中國哲學史上「氣一元論」之開端。
荀子亦主張「天道自然」,其具體論述如《荀子 • 天論》:「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此種「天道自然」思想亦深深影響後世中醫學的發展。在春秋戰國以前,人們因對大自然不夠了解,因而凡事敬畏「天」,將病因歸咎於鬼神,並相信巫醫、求助於巫術。進入春秋戰國之後,世人逐漸遠離主宰天,而傾向接近自然天,相信病因與自然關係密切。尤其春秋時,秦國良醫醫和提出「六氣致病說」,更大大改變醫學思想。
《左傳》中對醫和主張的「六氣致病說」有較詳細的記載,如《左傳 • 昭公元年》中引述:「天有六氣,降生五味,發為五色,徵為五聲,淫生六疾,六氣曰:陰、陽、風、雨、晦、明也。」揭櫫六氣、五味對人體的影響,也是導致疾病的主因。此說大大影響並促進了中醫「氣論」的發展。
兩漢魏晉形成天人感應觀
兩漢魏晉時期,天人關係出現了「類推」的思想。如《周易 • 文言》:「同聲相應,同氣相求」。戰國末期
《呂氏春秋 • 有始覽》主張「類固相召,氣同則合,聲比則應。」到了西漢初期,黃老之術再次受到重視,強調「天道自然」。董仲舒即在《淮南子》一書中提出「天人相通」說。他在《春秋繁露• 同類相動》篇中強調:「陰陽之氣,因可以類相損益也。」又云 「天有陰陽,人亦有陰陽,天地之陰氣起,而人之陰氣應之而起」,成為「天人感應」說的倡始者。
西漢武帝時董仲舒強調的「同類相感」、「天人感應」說,經過一段時間的發展後,逐漸受到認同。此時已知過去的鬼神論不可盡信,故《素問 • 五臟別論》強調「拘於鬼神者,不可言至德」,《史記 • 扁鵲倉公列傳》亦云「信巫不信醫者,六不治也。」使得「六不治」說成為中醫新思想的著名警語。
到了東漢,王充認為「天人感應」觀不夠周延,主張延續並重視「天道自然」思想。在一段時間的競爭與融合之後,逐漸形成「氣一元論」,簡稱「元氣論」。「元氣論」主張「元氣生成宇宙,人亦由氣所生」,認為「氣」乃溝通人天的媒介。此說不但逐漸受到當時醫家的認同,甚至成為當時中醫的主流思想,對中醫學產生深遠影響,此由《黃帝內經》中的論述即可窺見其端倪。例如《素問 •五常政大論》即云:「無代化,無違時,必養必和,待其來復。」《素問 • 六微旨大論》亦云:「是以升降出入,無器不有」,在在強調大自然(天)對世人(人)身體健康的影響。
東漢王充提倡的「天道自然」說,除了重新界定「天人相應」觀,影響了傳統醫學思想之外,也意外承續了部分春秋戰國時期思潮,奠定了魏晉南北朝時期的玄學基礎。
魏晉以後重天人一體
魏晉以後的天人關係「天人感應」思想式微,「天道自然」的思想興起,醫療方面特別重視經驗,但亦不拘泥於「天人相應」。例如《傷寒雜病論》、《針灸甲乙經》、
《脈經》等醫學典籍,依然依據患者的實際病情施治。例如《素問 • 生氣通天論》即明示:「平旦人氣生,日中而陽氣隆,日西而陽氣已虛,氣門乃閉。」《靈樞 • 順氣一日分為四時》進一步強調「夫百病者,多以旦慧、晝安、夕加、夜甚。」再一次強調醫學(辨證施治)必須遵循「天道自然」規律,認為「多數人都是早上比較有精神,中午精氣最暢旺,到傍晚氣就弱了,甚至難以得氣。」對病人而言,「多半都是早上比較清醒,白天病情平穩,到傍晚逐漸加重,半夜最難熬。」
「天道自然觀」與醫療經驗的提升,促進了中醫的大進步,同時也表現在《黃帝內經》「天人一體」的思想上。如此大大提升了傳統醫學的視野,為後世開啟了新視界,其影響一直到現代。
隋唐時期兼談天人感應與天道自然
由魏晉到隋唐,國力日盛,社會上逐漸由主張「天道自然」、重清談的風氣,轉為更積極的「天人感應」說,主政者(皇權)特別強調天人關係中,「天」的重要性。
「天」就是皇權、就是統治者,而「人」就是百姓,必須順服於天;因此隋唐時期的天人關係,可以說是「天人感應」與「天道自然」各有發展的綜合體。也就是強調「天道自然(君權神授)」,所以人民應該順應上天的法則(天人感應)。但有學問、有思想者(士大夫)又常對此說提出質疑,形成正反兩派論戰(論「天」)的特殊現象。例如屈原提出《天問》,柳宗元則以《天對》解答;劉禹錫提出《天論》,探討天人之間「天」的實質意含,主張「天」代表「空、無」;此說直到北宋時張載才提出「太虛即氣說」以為對應。
傳統醫學受到「天人感應」與「天道自然」說的交互影響,醫家們的思想主流逐漸傾向於「順應自然」,例如孫思邈即有「三教合流」說,認為「佛教」的「因果報應」並非完全沒有道理,人們應當遵守禁忌,才不會招惹鬼神而致病;為人處世應學「儒教」,修身齊家,積德行善。
其學混合了道家無為思想和儒家中庸思想,著有《愛蓮說》,其《太極圖說》為理學初期的代表作。書中認為天地萬物本於無極,聖人通過主靜的修養去惡揚善,進入最高境界,可以「天人合一」。完成了「義理之學」向「心性之學」的轉變,有別於漢唐氣象,為濂溪派的代表人物。
邵雍(西元 1012 年 -1077 年,河北范陽人),為北宋先天象數之學的創立者,思想淵源於道教,把宇宙發生的過程歸結為神秘的「象」和「數」演化過程。著有《皇極經世書》與《擊壤歌》等。
張載(西元 1020 年 -1077 年,祖籍大梁)將「理」視為氣運動的法則,開展了「氣一元論」的思想,為古代辨證法「兩一」學說的集大成者。前人所謂的「本體」思想,如老子言「無」、孔子言「仁」、「天人合德」(《易傳》)、誠明(《中庸》)、盡心知性知天(《孟子》)等,加上漢唐以來的氣論後,統一「天道自然」與「天人感應」,再引用「太虛」,創立「虛氣本體論 」,作為「天人合一 」的思想基礎。如「太虛無形,氣質本體,其聚其散,變化之客耳。」 (《正蒙 • 太和篇》)人個體差異的氣質之性,可通過「善反」(教化修養,變化氣質),回復到純善的天命之性(同見圖 2-2)。即誠明合一,即人性與天道的真正結合,是天人關係的最高境界 。再將「天人一氣」與「天人同性」,以「虛氣本體論」,統一成「天人合一」的思想,建立「天人一體」的新秩序。
張載之前,氣為物質具體的形式,張載之後,氣上升為本體(同見圖 2-1)。「窮理盡性 」(《易 • 說卦》),成為天人合一實現的途徑。如橫渠四句: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故「內聖外王」 代表宋代士大夫們,共同追求的價值。為關中派的代表人物。
二程兄弟。程顥(西元 1032 年 -1085 年,河南洛陽人)、程頤( 西元 1033 年 -1107 年, 河南洛陽人)),為北宋理學蔚為大觀的奠基者。建立了以精神性的「理」為核心的學說體系,將「理」提至「本體」,即「理」是世界的本源。如《二程遺書 • 卷 22 上》:「以形體而言為之天 , 以主宰而言為之帝 , 以功用而言謂之鬼神 , 以妙用而言為之神,以性情而言為之乾。」程顥認為通過直覺體悟,可以認識真理 , 後世形成陸王「心學」; 程頤主張格物致知,由外知體驗可達內知,後世形成朱熹「理學」。他們成為為洛陽派的代表人物。
2、南宋朱陸
朱熹(西元 1130 年 -1200 年,徽州婺源人)為宋代理学之集大成者,且精擅佛道,將之融入自己的哲學系統。因其講學地主要在福建建陽考亭,故稱閩學或考亭學派。元代以其《四書章句集注》,作為欽定的教科書和科舉考試的標準,西元 1314 年朱子之學也成為了官學。
朱熹繼承了二程「天人一理」,與張載「善反」 的思想,言形而上者為「理」(理以成性 ),形而下者為「氣」(氣以成形),雖理與氣不可分,但強調「理先氣後」。提倡「理在氣先,理氣合一」、「存天理,去人欲」。如《朱子語類• 卷一》:「或問:理在先, 氣在後?曰:理與氣本無先後可言,但推上去時 , 卻如理在先,氣在後相似。」通過「格物致知,窮理盡性」,到達天理、心性的顯現。進修的前提是「格物致知」, 從形而下的格物
開始,返回形而上的根本知;進修的途徑「克己持敬」,從讀書待人接物中 , 克制私欲保持恭靜的純心。 言「理」側重於探討宇宙自然的「所以然」,認為人性有幽暗面,非發明本心即可,需反復功夫磨練。天人關係中認為,宇宙萬物都由「氣」構成,故為「天人一氣」。為閩 ( 考亭)派的代表人物。
陸九淵(西元 1139 年 -1192 年,撫州金溪人)是「心學」的創始人。主張心即理,追求人間更高層次的合一。人心純善但易染,故將心修成聖人,即「天人一體」
。其主張「明心見性」、「性即理」 ,重視持敬的內省工夫。其學術核心為「吾心即宇宙」(心為宇宙萬物的本源),如《陸九淵 • 雜說》:「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言「理」更偏重于人生倫理,心性的修養。認為人心本善,發明本心即可,不必多讀書外求,學習如果能探究到根本,六經都會成為自己思想的注釋。如《象山先生全集》所云「學苟知本,六經皆我注腳」(卷 34《語錄》)。
南宋淳熙二年( 西元1175 年),朱熹與陸九淵 在「鵝湖之會」上,主要爭論的是「為學的途徑」(表 2-1)。朱熹側重「泛觀博覽、下學上達」,即所謂的「道問學」(《中庸 •27 章》);通過格物致知,居教涵養,達到天理心性的顯現。而陸九淵則認為:朱子之法為知理,瑣碎不得要領。真做學問者,當「發明本心」,勿流於日常支節學習與心性意念的反思上,而是要喚醒內心的「天理良知」,即所謂的「尊德性」(《中庸 •27 章》)。
3、明代王陽明
王陽明(西元 1472 年 -1529 年,浙江紹興府餘姚縣人)是「心學」的集大成者。他参悟宋朝程朱理學的真諦,重塑儒家思想的結構,重經世致用,為成就三不朽的聖人。對天人關係的認識,是承認天人一氣的「天人一體」。王陽明早年追隨朱熹「格竹」失敗後,開始懷疑此學。
37歲 ~39歲貶謫至貴州龍場驛時期,是「心學」建構的開端,中夜悟出「心即理」(發明本心),認為人的良知,即是心中之理,將朱熹用心去探索事物的對照二分法,統一成「心即理」。其《傳奇錄 • 上》即道:「心之本體即是性,性即是理,性元不動,理元不動。」
歲入聘貴陽文明書院,與貴州提學副史席書交流,提出「知行合一」(明覺精察與落實生活,本為一體)。 43 歲升南京鴻臚寺卿,五月至南京,在南京教人「存天理、去私欲」。在贛南閩西一帶的軍務中,貫穿「欲治世,先治心」於其施政中。50 歲在江西講學期間,提倡成聖的途徑「致良知」,即喚醒人人本有的知與能,即孟子的「良知 、良能」;正如《孟子 • 盡心上》:「人之所不學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慮而知者,其良知也」;體現在「四端之心」。自稱「致良知」,是自己從百死千難中體貼出來的,只有喚醒人人心本有中的「良知」,人人成為聖賢,才會有美好的社會,故「致良知」豐富了「心學」的體系。
*宋明理學對中醫學的影響
理學之理與醫學之理,兩者間是相互貫通的(表 2-2)。「理學」在哲學上提出「天人合一(天人一氣、天人一理與天人同性等)」思想。如張載以「太虛」為氣
的本體論;二程及朱子認為理為世界的本源,而氣為之載體。中醫在五運六氣的基礎上,提出醫學問題。因天人皆氣所成,故當氣運行違背規律时,自然界就有災荒,人體就會生病,故研究氣的運行規律,有助於防治人體疾病。
中醫的發展提供材料給理學,理學也給中醫指導方法論。
中醫探索医理,成为行醫的最高準則,將「理」(氣的運行條理)提升至本體,醫學家必須懂得天理(治病的必要條件),治病必須通過「理」,否則只能是個庸醫。正如《蘇沈良方 • 原序》所云:「五運六氣,冬寒夏暑,暘雨電雹,鬼靈魘蠱,甘苦寒溫之節,後先勝負之用,此天理也。」《宋徽宗聖濟經 • 卷之四》亦云:「物具一性,性具一理,其常也,資是以為食;其病也,審此以為治。
第二節 簡史與理論 Brief history and theories
*簡史 Brief history
—起源、發展及特點:
遠古集體狩獵,採集過程中開始了對天地的認識,故古天文學是人類從生活中觀察產生的。首先察覺到日(白天)月(夜晚)的推移,同時也在農牧業的生活中開始萌芽。原始農業於新石器時代(七、八千年前)已開始有「觀天、定向、定時」的觀念了,而農牧業及宗教,也成了促進的原因。進入農耕時期後,觀察物候的變化,掌握季節時令,可不誤農時。如:貴州瑤族,聞布穀鳥聲,開始播種;雲南瀾滄江的拉祜(hù) 族,見蒿子花開,開始翻地;雲南怒江的傈...
作者序
掌握五運六氣學說防時疫 矢建國
自學中醫以來,對中醫文化研究略有心得,近幾年來共完成了三本書:
第一本《易道醫義》,主要是從中國傳統文化的角度,補充中醫基礎理論的理論基礎,讓對傳統文化有興趣的人,得以一窺易理與醫道的堂奧,及其一以貫之的脈絡,同時有利於初學入門與進階學習者更有進境。
第二本《難經》,筆者認為有上承《內經》、下啓《傷寒論》之功,為學習傳統醫學必讀之書。然《難經》立論深奧,不易深入了解,遑論應用。因此不揣淺陋,略論其與《內經》、《傷寒論》的關鍵與連結;即以《黃帝內經》為基礎,體會《難經》的微言大義,進而以《傷寒論》發揮於臨床,也是「一脈通,百脈俱通」之用心。
第三本即本書《天人中醫》。近三年來,全球疫情爆發,前所未見的「新冠肺炎」以雷霆萬鈞之勢,席捲全球,幾乎沒有一個國家或地區未受到威脅;其可怕之處在於病毒不斷變種,新藥與疫苗之開發緩不濟急。在舉世束手無策、人心惶惶之際,傳統醫學再度發揮其承先啟後、石破天驚的威力。依據流行病學專家的研究發現,此種病毒以空氣及飛沫傳播為主,其發病與傳播的嚴重程度也與氣候有關,即傳統醫學所說的「時疫」。若能掌握「五運六氣」學說,就能活用地找到防治策略,就可消彌病毒於無形,消除世人的恐慌,儘快回復正常生活。
「五運六氣」對應「天地人」
所謂「五運六氣」,簡單說就是在探討「天地人」的對應關係。天地人「三才」中,「天」的規律最難掌握,「人」生活在土「地」上,一不小心就會因天氣變化而病苦。但只要進一步探究,就可以感悟「天的規律」,天行疫病的關鍵可參「五運六氣」,只要掌握這個關鍵因素,用傳統醫學的理論,應該就可以改善或治癒。而這些也就是《天人中醫》所要探討的範疇。本書主要依《黃帝內經》《素問》中的七篇大論,細說「五運六氣」對人的影響,以及傳統醫學的對應之道。簡單說,「五運六氣」就是以天人相應的整體觀爲指導思想(人與天地相參,與日月相應),以干支爲時間符號(干紀運,支紀氣),以陰陽五行作爲吉凶判斷的工具,將宇宙天地聯繫上天候、物候與人體生理、病理的影響。其中,也參酌了早年自學中醫時,拜讀的幾位前輩之著作,如盧央、任應秋、吳彌漫、顧植山等,感受到相當啟發,略有一點心得可以分享。
內容與體例
本書的內容,前兩章主要在溯源古代天文曆法與天人哲學的基礎;第三章由《內經》中天文曆法的角度,轉入中醫學;第四章集中討論《內經》中的「五運六氣」學說,這是全書的重點(其他各章皆爲天文曆法背景),並納入中醫,作爲防治疾病的參考。但有時因論述的角度不同,有些經典中的原文可能重複引用。如「臣覽《太史天元冊》文」中的「素問 • 五運行大論」,既見於第三章「五天之氣」,也在第四章「十干化運」中出現。又如論「天體」中月球,首章第一節「宇宙結構」,談月球的結構與運行;又於第二節理論部分言「朔望月原理」,到第三節再於「曆法與成就」中,論紀月法等。
除此之外,體例上則力求一致,例如「以地球北軸爲上,言地球公轉與自轉」、「以北半球黃河中原地區爲立足點,言氣候與物候的變化」等。數字方面,凡名詞均用國字,如一、二、三等;如為計數量,則用阿拉伯數字,如 1、2、3 等。
值得一提的是,有關「五運六氣」的附圖,前人多用圓形向心的等分區分圖,本書則採河圖五行方位圖的結構,如圖 4-7 與圖 4-12 中,將張景岳《類經圖翼》中的圓圖,置於圖左作為對比,如此即可從河圖五行方位的角度,來理解其間的相對關係。因無反向或斜向文字,可不必經圓周旋轉想像,即可具體掌握整體圓運動循環的概念;另一方面又可回歸河洛易理體系,更有助於體會本書意旨,而融會貫通。
主要由傳統醫學講座整理而成
就在初稿略具雛形,頗有心得之時,機緣湊巧,2019年 7 月起「紐西蘭針灸協會(AcNZ)」與「紐西蘭中醫藥針灸協會 (NZCMAS)」,主辦的繼續教育學分(CPD)之系列講座,筆者即以整理過後的部分「天人中醫」理念先與同道分享。開講之後反應相當熱烈,學員們意猶未盡,希望有更多資訊與世人分享,因而補充更多圖文資料重新整理後成書,並名之為《天人中醫》。
希望讀者讀完本書後,對《內經》中「五運六氣」學說的認識,提升到自然宇宙天地與天人哲學的層次,即以地球為立足點,瞭解其基本原理與運行原則,再參考天象、天候、物候間之變化,及其對人體的影響;再依據天候、物候的變化,靈活應用《內經》運氣學說的精神,回歸整體觀與辨證論治原則,變化萬千都在胸中,臨床應用如行雲流水,這才是「天人中醫」的精髓所在,也是我出版本書之初心。
本書約9萬5千字,圖表 115 個,其中許多講座資料皆為犬子矢天浩幫忙整理;少數圖表取自網路資料,再補充編整而成;全書之編排設計,有賴元氣齋出版社的工作羣及林鈴塙社長的協助;同時感謝所有曾經協助本書出版的師長與親朋好友,在大家的協助下,才能共同完成此書的出版。筆者才疏學淺,如有不足處,尚祈同道先進指教。是為序。
西元 2023 年 01 月 20 日大寒日
寫於紐西蘭 奧克蘭市 蓮花居
掌握五運六氣學說防時疫 矢建國
自學中醫以來,對中醫文化研究略有心得,近幾年來共完成了三本書:
第一本《易道醫義》,主要是從中國傳統文化的角度,補充中醫基礎理論的理論基礎,讓對傳統文化有興趣的人,得以一窺易理與醫道的堂奧,及其一以貫之的脈絡,同時有利於初學入門與進階學習者更有進境。
第二本《難經》,筆者認為有上承《內經》、下啓《傷寒論》之功,為學習傳統醫學必讀之書。然《難經》立論深奧,不易深入了解,遑論應用。因此不揣淺陋,略論其與《內經》、《傷寒論》的關鍵與連結;即以《黃帝內...
目錄
自序 Preface:掌握五運六氣學說防時疫……矢建國 ..3
◎第一章 古代中國天文簡介 23
Chap. 1,Brief introduction of ancient chinese astronomy
●第一節 宇宙的結構 24
The structure of the universe
● 第二節 簡史與理論 44
Brief history and theories
*簡史 Brief history 起源、發展及特點
夏商周時期 秦漢時期 魏晉南北朝時期 隋唐時期兩宋時期 遼金時期 明代時期 清代時期
小結:天文史有三大發展階段
分為三大階段
*理論 Theories
天文歲時的理論與時俱進 簡述漢代之前的三種宇宙論
兩漢時三種宇宙說爭鳴
(一)「蓋天說」最古老 (二)「渾天說」已屬正統理論
(三)「宣夜說」
蓋天說與渾天說 異同
天地相對運轉概念認識北斗七星
天空也有分區:三家星 五大分區 三垣二十八宿
朔望月 二十四節氣與七十二候
● 第三節 曆法與成就 87
Calendars and achievements
*曆法(Calendar)及其基本概念
中國曆法之制定可分四期五種
以使用期間分為四期曆法共約五種
十二月陽曆(365 又 1/4 日 / 年)
陰曆(354/355 日 / 年)
陰陽合曆 (365 又 1/4 日 / 年)北斗曆(366 日 / 年)
十月陽曆(360 日 / 年)
天干、地支與生肖 以干支紀年月日時
紀日法 紀年法 紀月法
紀時法:七分法、十二時辰、十六時、漏刻、更點制度、其他
*細說歷代曆法的成就 Achievements
怎樣測定回歸年長度?
歲差與天北極
置閏(十九年七閏)
◎第二章 天人哲學 118
Chap.2, Philosophy of heaven - human
● 第一節 天人關係與中醫氣論 118
—天人關係的演變及對中醫學的影響
The evolu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eaven and human and influences on TCM
*歷代的天人關係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eaven and human in the past dynasties.
三代時期
春秋戰國時期兩漢魏晉時期魏晉以來
隋唐時期
宋元明清時期
(一)先秦儒家的基本教化
(二)宋明理學—宋明理學新儒家北宋五子 南宋朱陸 明代王陽明
*宋明理學對中醫學的影響
● 第二節 天人哲學與中醫理論 138
Philosophy of heaven - human, and the theories
of TCM
*天人同構—天與人是相對應的
Heaven and human beings are the same structure
天人宇宙同構 天人陰陽同構 天人三才同構天人五行同構 天人七數同構 天人九宮同構天人同構與中醫基礎理論
*天人同道—從「循環變易觀」談起
Heaven and human beings are the same
natural circulation
經脈氣血循行方式分兩種 衛氣的循行約有三種略說中醫基礎理論
(一) 陰陽
人體陽氣與太陽同步 人體陽氣強弱的日變化人氣一晝夜如四季消長 衛氣一晝夜的循環節律氣機一晝夜的升降 氣機四季的升降節律
(二)五行
五行分五季配五臟 五臟晝夜主時節律
(三)十二時辰氣血流注節律
*小結:Summary
天人合一與陰陽五行合成時間醫學
◎第三章 《內經》中的天文與曆法
—《內經》與天人合一 168
Chap.3, Astronomy and calendars in Nei Jing
●第一節 宇宙論 —《內經》中的宇宙結構和演化 169
The structure and evolution of the universe in Nei
Jing
無邊際的宇宙即「太虛」
● 第二節 星象與天體運動 173
Astral image and celestial movement
*認識七曜運動
Knowledge of the seven luminaries movement
(一)太陽運動 (二)月亮運動 (三)五大行星
△恆星天空 Stellar sky
九星 二十八宿與五天之氣
● 第三節 《內經》中的曆法 189
Calendars in Nei Jing
*較明確的曆法有三種
There are three clearer calendars.
(一)曆家之曆
(二)六十干支曆
(三)五運六氣曆
依據年月日制等 小於「日」的時刻制度大於「年」的諧調週期
*小結:Summary
深具多種醫學意義
◎第四章 五運六氣學說 208
Chap.4, The theory of the five Yun and six Qi
五運六氣學說的作用
● 第一節 簡述五運六氣說的形成與發展 210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五運六氣的發展分期
● 第二節 基本原理與方法 215
Basic principles and methods
六十甲子是十天干與十二地支的組合
五運與六氣基本原理
*五運 Five Yun
(一)基本概念
十干化五運 戊己寄於乾巽 交司日有先後太過與不及 勝復與鬱發
(二)五運的分類歲運 主運 客運
*六氣 Six Qi
(一)主氣 (二)客氣客主氣加臨
相得與不相得 君臣位置 主客相勝的逆從六類吉凶特性
*運氣交感的種類
Types of interactions on Yun and Qi
運氣同化:天符 歲會 同天符 同歲會 太乙天符運氣生剋:五運生剋六氣 六氣生剋五運
平氣
五運中非太過、非不及 視歲運與六氣的五行關係
*運氣合治 Combination treatment of Yun and Qi
*小結:運氣與疾病密切相關
五運與疾病 六氣與疾病
● 第三節 運氣醫學之臨床與運用 265
Clinical and application
*參考前人經驗結晶Experiences of previous people
前人經驗有助於臨床用藥
*運用原則:Principles of application
五臟病的病因與治則
陰陽之太過與不及 五行生剋乘侮從傳統典籍中找答案
五臟病種類與治療原則 五臟五味補瀉的規律
*《三因方》十六首評析 287
THE 16 Prescription of Three Factor and Prescription
舉兩個肺金方供參考
麥冬湯(五運類,天干戊年,火運太過)
正陽湯(六氣類,地支子午年,少陰君火司天)小結:活用而不宜死守三因方
*結語:Conclusion
依運氣醫學防病養生才是上策 294
附錄 Appendix. 296
【1】九宮八風全文(語出《靈樞 • 九宮八風》)
【2】平氣(節錄,語出《素問 ‧ 五常政大論》)
【3】太過與不及(節錄,語出《素問• 氣交變大論》)
【4】鬱發之氣(節錄。語出《素問• 六元正紀大論》)
【5】司天在泉(節錄,語出《素問 • 至真要大論》)
【6】勝復之氣(節錄,語出《素問 • 至真要大論》)
【7】客主加臨(節錄,語出《素問 • 至真要大論》)
【8】剛柔失守(節錄,語出《素問 • 刺法論》)
【9】治則(全文,語出《素問 • 臟氣法時論》)
【10】司天 16 方(節錄,語出《三因方》)
卷之五:五運論 卷之五:六氣 六氣凡例
主要參考資料來源
自序 Preface:掌握五運六氣學說防時疫……矢建國 ..3
◎第一章 古代中國天文簡介 23
Chap. 1,Brief introduction of ancient chinese astronomy
●第一節 宇宙的結構 24
The structure of the universe
● 第二節 簡史與理論 44
Brief history and theories
*簡史 Brief history 起源、發展及特點
夏商周時期 秦漢時期 魏晉南北朝時期 隋唐時期兩宋時期 遼金時期 明代時期 清代時期
小結:天文史有三大發展階段
分為三大階段
*理論 Theories
天文歲時的理論與時俱進 簡述漢代之前的三種宇宙論
兩漢時三種宇宙說爭鳴
(...
商品資料
出版社:元氣齋出版社有限公司出版日期:2023-04-14ISBN/ISSN:9786269715701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