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常態下,教會見到信徒流失,舊模式不再有效,都覺得是時候要更新轉化。其實很多教會經歷了這兩年疫情的洗禮,無形中已經由關心教會內部事務和自己的會友,變成關心社區,關注教會外面街坊的需要,由內向型的教會轉化到面向社區,重拾宣教使命,有人稱這現象為「使命轉移」。
所謂「使命空間」,就是從轉化教會室內空間開始的使命實踐,將教會的空間推到外面,進入社區、職場、家庭,甚至進到社交平台、虛擬空間等,將基督教文化和影響力,擴展到不同空間領域,實踐神的使命。
「香港寸金尺土,教會擁有的空間是寶貴資源。Ben這本書介紹教會如何改造空間,適合教會長執領袖閱讀和討論,從而帶動信徒實踐大使命。」
——陳家華教授 香港浸會大學傳理學院副院長
「Ben的理念就是當教會重拾宣教使命,將教會和社區結連,閒置的空間便能夠轉化,被主大大使用。Ben的空間概念為小弟的機構幸福實驗室,在近年共享發展上,帶來不少啟發。這本書肯定值得推薦。」
——柯廣輝律師 CITYLAB創辦人
「Ben是一個有使命感及充滿熱誠的設計師,2002年神呼召Ben和我成立了設計公司,開始時Ben已經推動教會善用空間。近年Ben在神裏面有新的領受,要轉化教會成為『使命空間』去回應當代社會的需要。這本書結合了神給他的恩賜及多年實踐的經驗寫成,包含學術研究及神學反思。我極力推薦給各位弟兄姊妹,細味研讀定能造福教會,在這世代為神所用。」
——凌正年先生 THEO TEXTURE董事
「每個時代教會回應神的使命都有處境性的變化,保羅提醒教會要心意更新而變化,叫你們察驗何為神的旨意(羅12:2),實在有著重要的提醒。轉型並不是轉變方向目標,而是使教會回復『宣教』的重要使命,更創新而落地傳承使命。若你期望成為一間社區榮神益人的教會,突破限制,我推薦Ben這本書,可讀性高,在神學的觀點基礎上能實踐理論,落實使命。」
——潘國賢牧師 宣道會利福堂主任牧師
作者簡介:
王緯彬(Ben Wong),建築設計師,父親是現代水墨藝術一代宗師。畢業於美國康奈爾大學建築系,在建築設計業界掙扎多年,經歷過三次被解僱。2002年,在經濟不景的環境下,開創了自己的設計公司,憑著神恩典的帶領,參與大中小型教會設計及工程項目超過三百個,並成為香港十大傑出設計師,榮獲國際設計獎項逾七十個。另取得哈佛大學神學碩士、香港伯特利神學院柏祺城市轉化中心轉化型領導學博士,致力研究、推動和實踐新一代教會及宣教羣體空間的轉化。
作者序
自序
香港作為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城市之一,一直對空間有著莫大需求。我作為「教會建築設計師」,在過往二十多年接觸過香港眾多不同類型的教會,觀察到很多教會裏面的空間平日都是閒置的,而社區對於空間的需求卻是很大。因此近年來,我不斷推動教會開放共享,轉化空間,讓社區的人可以參與和使用。
我選擇入讀柏祺城市轉化中心,就是希望對教會空間作更深入的研究,探討教會如何能有效地重新改造空間,開放大門,進入社區,更有效地實踐神賦予教會宣教的使命。我的論文採用了「建構主義紮根理論」(Constructivist Grounded Theory)的方式進行質性研究,訪問了十間有開放轉化空間的教會和使命群體,透過編碼分析找出六個主題,構建了一個「使命空間」(Missional Space)的理論。「使命空間」的精神就是要善用教會閒置資源,讓教會轉化以往內向型的模式,面向社區,用創意去重新實現其宣教的使命,打破教會與社區的鴻溝。「使命空間」是一個去宗教化的平台,對內令會眾明白教會在社區的使命,讓他們從中參與而生命得到轉化和更新;對外令教會更容易進入社區,接觸未信者,從而建立關係和影響生命;更可以讓其他教會在同一平台上一同侍奉、互相協作,刺激他們去審視其堂會空間的使用。有牧者領袖都覺得「使命空間」是一個運動,「使命空間」不但會超越本身教會的空間,又會不斷擴展和複製到其他空間領域。
我和呂宇俊是柏祺同期的同學,大家都覺得一般香港教會內聚老化,需要轉化更新,所以合作寫這本書。第一部分是建基於我的博士論文研究,結合實踐神學的四個步驟,建構「使命空間」的理論;第二部分又簡單又具體地列出24個創意實踐的個案,希望能刺激和啟發眾教會重拾宣教異象,重新想像現有的教會空間;第三部分希望能鼓勵眾教會,有效地回應新常態的挑戰,及時轉化更新,塑造他們獨有的「使命空間」。
王緯彬
2022年7月
導讀
我曾出席很多講座,特別是與地產行業分享時,經常有人問我一個非常尷尬的問題:
「呂Sir,你知道哪些機構最浪費空間嗎?」
通常他們未等我回答,已經說:「就是教會呀!」已有不下十個地產經紀對我如此表達。其實不需要地產界朋友跟我說,因著多年到訪不同教會的經驗,我個人也可以證實,「教會是極浪費土地資源的!」
「教會閒置」這現象很多人都知道,但實況是怎樣?當你問信徒,「我們是否該這樣浪費上帝給我們的資源?」相信每一位都會回答,「不應該!」但對於這浪費的情況,又有多少牧者或信徒領袖願意起來改變?
感恩的是,在修讀教牧學博士的旅程一開始,我就認識了我的好同學——王緯彬(Ben),他是建築師,又是設計師。認識他越久,就越發現他有一個很清晰的異象,就是希望讓「閒置的教會」成為「公共空間」,成為「帶有使命的空間」,讓信徒和社區人士願意進來享用和認識神的愛。
Ben以這異象為他博士論文的研究核心,從過往協助多間教會轉型的經驗出發,走訪多間轉化得非常精彩的教會群體,糅合學術研究與聖經反思,最後建構了可讓其他教會借鑑的理論。
很多看過他的博士論文的人都認為,此論文非常值得撰寫成書。故Ben 與我傾談後,我的回應是,極之願意把他的論文以「實踐神學」的思考方法來演釋。我和他在修讀神學時,發現「實踐神學」把神學與實踐糅合一起,讓神學不只是一般人認為的「在天上」,而是可以「實踐」出來。我深信用「實踐神學」的視野去表達 Ben 的論文最合適不過,可以讓更多信徒了解他的論文背後的「神學」與「實踐」的意義。
此書分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理論:「使命空間的理論」;第二部分是實踐:「24個使命空間的實踐」;第三部分是影響:「使命空間對未來的影響」。
甚麼是實踐神學的理論?
世界華福中心總幹事董家驊牧師在《21世紀門徒現場:實踐神學新探索》一書中這樣定義實踐神學:「從門徒群體當下的處境出發,藉著上帝的啟示,在聖靈中以各樣方式察驗基督在此時此地的行動,更新我們的心和行動,以參與其中,朝向上帝終末的國前進。」這定義讓我們認識實踐神學的幾個重點:第一,「當下處境」;第二,「了解三一上帝」;第三,「更新心靈與行動」。當我在柏祺修讀「實踐神學」一科時,深深被它的「實踐性」與「更新」所吸引。我讀神學不就是為了「實踐」嗎?
實踐神學如何實踐?
當你閱讀有關實踐神學的書籍或文獻時,你必會看到「牧養循環」(Pastoral Cycle)概念,這是一種思考方法。當我在柏祺上實踐神學課時,聽到老師引用董家驊牧師有關實踐神學的思考,他以一個籃球運動員投球為例子,運動員要重覆練習每一次的投射位置。而這「循環」確實有一種次序,讓大家可以按步實踐。對此,不同學者或牧者在表達上或許會有少許不同。本書稱之為「轉化實踐循環」,是我參與了不同的實踐神學課程,以及閱讀了好些書後所設計的,因為這能反映有關實踐神學的三大關鍵:「轉化」、「實踐」與「循環」。
轉化:實踐神學中一項重要關鍵,特別是轉化現有的「實踐」,以及對相關議題的「看法」,希望能轉化個人,也轉化教會,若討論的議題與社會有關時,更可以轉化社區。
實踐:實踐神學當然要談「實踐」,到了此循環的第四步,真的希望大家能制定行動方案並實踐出來。
循環:大家若留意這圖表,一開始第一步的「走進現場」與第五步的「再次走進現場」是不同的,範圍亦擴闊了,讓大家清楚看到這循環並不是「封閉式」的,而是以「螺旋式」形態出現,也就是你完成一個循環,再次走進現場,你必會對現況有更深入的認識。
另外,此循環另一特色是在第二步,我以「跨科探索」來強調實踐神學與其他神學有一點很不同,便是實踐神學會把其他學科也列為參考資料。實踐神學的其中一個特性便是「跨學科」,保羅.巴拉德(Paul Ballard)用「科際間的實踐神學」來形容實踐神學的特色;John Swinton用「科技與神學」(Techno-theology)來解釋甚麼是實踐神學的特性,「要做實踐神學,需要糅合在這世界生活的其他知識,如社會科學和科技知識等。」此舉可以讓公眾知道,原來無論你有何專業,都可以參與實踐神學。葛林主教 (Bishop Laurie Green) 談到「誰應做神學?」時,他說,「神學既是教會的特殊器皿,就應該交由整個教會群體共同作業,並把許多不同類別的基督徒的特殊經驗納入神學議程之內。」6這需要一種「全民皆兵的事奉」或「平信徒的使徒職事」。盼望大家不要再以為實踐神學是「牧者」和「學者」的專利。
當大家閱讀此書時,便會看到 Ben 這篇博士論文是「神學中有實踐,實踐中有神學」,完完全全應用了實踐神學的思考方法。
第一部分展示了他對「土地」的「實踐神學」。他先帶大家「走進現場」,究竟香港教會如何「浪費上帝的土地資源」;以設計及建築的視野,社會學和商業角度等與大家進行「跨科探索」;很有系統地以「神學反思」的角度,帶大家從聖經中的不同人物、經文及早期教會的情況與大家一同思考;最後的「轉化實踐」,展示了他這次研究找出的六大主題,建構了「使命空間」的理論。
第二部分是本書極精彩的部分,讓大家具體地看到24個「神學如何實踐」極具創意的案例,教人如何轉「型」。
第三部分為「使命空間」對未來的影響,深盼大家閱讀此書能得著激勵和提醒,立刻起來一起進行實踐神學,轉化「使命空間」。
呂宇俊
2022年7月
自序
香港作為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城市之一,一直對空間有著莫大需求。我作為「教會建築設計師」,在過往二十多年接觸過香港眾多不同類型的教會,觀察到很多教會裏面的空間平日都是閒置的,而社區對於空間的需求卻是很大。因此近年來,我不斷推動教會開放共享,轉化空間,讓社區的人可以參與和使用。
我選擇入讀柏祺城市轉化中心,就是希望對教會空間作更深入的研究,探討教會如何能有效地重新改造空間,開放大門,進入社區,更有效地實踐神賦予教會宣教的使命。我的論文採用了「建構主義紮根理論」(Constructivist Grounded Theory)的方...
目錄
序一 司徒永富博士
序二 陳敏斯教授
序三 何寶生傳道
自序 王緯彬
導讀 呂宇俊
第一部分 使命空間的理論 Theory of Missional Space
1 第一步:走進現場
香港社會面對的挑戰
香港教會面對的挑戰
香港教會的「空間」
2 第二步:跨科探索
使命概念
使命教會
使命空間
使命重塑
3 第三步:神學反思
教會
使命
土地/空間
教會在地上的使命:「管家」
教會在地上的使命:「款待」
教會在地上的使命:「共享」
從土地到土地的轉化
4 第四步:轉化實踐
主題一:實現宣教使命
主題二:有效的重塑空間
主題三:對會眾的影響
主題四:對社區的轉化
主題五:激勵其他教會
主題六:進入其他空間領域
5 理論構建
第二部分 24個使命空間的實踐 Realization of Missional Space
1 使命空間的光譜
2 改造教會部分的空間
2.1 共享開放
2.2 與新移民互動
2.3 社區足球
3 改造教會整體的空間
3.1 合作侍奉平台
3.2 土地共享
3.3 生活化的Cafe Church
3.4 教會無牆
4 教會和使命營商在同一的空間
4.1 樓上餐廳
4.2 理髮營商
4.3 跑步宣教
5 教會以外使命營商的空間
5.1 樓上溫習空間
5.2 在樹蔭下學習
5.3 慢活喘息空間
6 獨立使命營商的空間
6.1 健康群體
6.2 文青畫廊書店
6.3 服侍轉化基層
6.4 藝術設計共享
6.5 閒聊空間
7 另類使命群體的空間
7.1 微機構實驗室
7.2 創意社企平台
7.3 線上線下
7.4 福音在公司
7.5 共居在社區
7.6 未來宇宙
第三部分 使命空間對未來的影響 Implications of Missional Space
重拾教會宣教的願景
重塑教會的文化
重塑教會的「使命空間」
轉化教會以外的空間
「使命空間」運動和未來的發展
「Kairos」契機的時間
結語
後記:從異象到實踐——織網(馬秀娟博士)
教會關懷貧窮網絡
柏祺城市轉化中心
國度事奉中心
參考書目
註釋
序一 司徒永富博士
序二 陳敏斯教授
序三 何寶生傳道
自序 王緯彬
導讀 呂宇俊
第一部分 使命空間的理論 Theory of Missional Space
1 第一步:走進現場
香港社會面對的挑戰
香港教會面對的挑戰
香港教會的「空間」
2 第二步:跨科探索
使命概念
使命教會
使命空間
使命重塑
3 第三步:神學反思
教會
使命
土地/空間
教會在地上的使命:「管家」
教會在地上的使命:「款待」
教會在地上的使命:「共享」
從土地到土地的轉化
4 第四步:轉化實踐
主題一:實現宣教使命
主題二:有效的重塑空間
主題三:...
商品資料
出版社:印象文字出版日期:2022-09-15ISBN/ISSN:9789624576344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288頁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