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提要〉
600篇以上的論文證實樟芝具有藥理活性,
且通過多項抗COVID-19病毒研究,
具有由保健食品提升到「類新藥」的能力。
如今正往藥用方面發展。
根據穀研所調查,樟芝產值已超過26億,遠景可期。
〈推介本書〉
台灣國寶牛樟芝蜚聲國際,國內外投入研究與生產者愈來愈多,由發表在國際期刊上的數百篇論文可知,樟芝及其粗萃物已通過功效性分析,包括動物體外細胞及體內試驗,結果均證實具有藥理活性及安全性。在疫情肆虐期間的研究亦發現,樟芝具有多項抗COVID-19病毒作用,有由保健食品提升到「類新藥」的能力,未來可望大步朝藥用方面邁進。
根據穀研所調查,國內投入樟芝栽培、生產與製造的業者成百上千,各式產品包括子實體、膠囊、鋁箔包及滴丸等,已外銷到東南亞及美日,產值超過26億,遠景十分看好;但仍待產官學研各界精進研究,為樟芝產業再造新局。
作者簡介:
主編:陳勁初 博士
國立清華大學生命科學研究所博士
現職:
實踐大學食品營養與保健生技學系兼任教授
國立台灣大學食品科技研究所兼任教授
中原大學生物科技系兼任教授
台灣乳酸菌協會理事長
台灣生物技術與生化工程學會理事
台灣食品科技學會理事
台灣農業化學會常務理事
台灣保健食品學會常務理事
台灣食品保護協會理事
共同作者群
林定威
中原大學化學所碩士
李宗儒
國立成功大學基礎醫學研究所博士
朱心彤
國立東華大學海洋生物科技研究所碩士
林靖倚
長庚大學中醫學系天然藥物碩士
章節試閱
推介序1:
期許樟芝產業成為另一座護國神山
----數十篇論文證實樟芝純化物確實具有多種有效成分
中國醫藥大學中國藥學暨中藥資源學系 講座教授 郭悅雄博士
認識陳勁初博士始於2007年,當時我尚在台大化學系任教。有一天昔日的學生邵貽沅教授帶來陳博士,說想要探究樟芝中的紅色色素成分;邵教授同時送來一位研究生,希望在我的指導下做研究工作。這也是我接觸樟芝之啓始。
意外從萃取物中分離到ST1
在純化色素分子的區分過程中發現,樟芝萃取液的顏色鮮紅,確實非常美麗;但在純化區分時卻不見了,初判可能為錯合物,才會在與金屬離子分開時即不再呈色;也可能是天然物的色素含量很低,難以分析其成分,而有放棄之意。
不料在樟芝萃取物中,意外分離到一個佔比很高且極易純化的ST1,此種成分具有發展成藥品的潛力,讓人深感興趣。這是因為我一生從事天然物的研究,做過的素材多如江鯽,而樟芝竟然具有此種不尋常的成分,不禁讓我深深著迷,同時湧現了使命感,不做出一點成績似乎對不起自己。從此一頭栽入其中,十五年來總共發表了58篇樟芝的相關論文,估計不久的將來應可超過63篇,據個人推測,此應為全球研究樟芝之最,雖未必創紀錄,起碼是最用心、廣泛且深入探討者之一。
多年的研究發現,樟芝具有多種有效成分,可以開發成多種保健營養品,而不必拘泥於單一作用,尤其是以抗癌作為發展標的,這樣才可長可久。例如在我研究且已發表的十多種動物模式中,樟芝的純化合物EK100(=ST1=antrosterol),在防止中風、預防糖尿病、高血脂及皮膚老化方面,都表現出非常優秀的效果。此種ST1成分(純化合物EK100)為我最早發現,也由我命名。其中,K是姓(郭)的縮寫,E代表此一成分很優異(excellent),而100為滿分之意,表示我對此樟芝純化物的評價之高。
值得一提的是,自從我發表樟芝中的此一指標成分之後,許多研究後進也紛紛跟進,可以說是樟芝各種成分中,被研究的最透徹者之一,而且證實確實是樟芝中的一個有效成分,甚感欣慰。
樟芝純化合物EK100評價100分
初識勁初小友之後,發現他對樟芝的興趣與熱情不下於我,他除了廣泛收集樟芝相關資料,包括稗官野史、中醫藥等文獻古籍,以及現代的研究發展論文之外,也投入研發、量產,造福人群。為了推廣正確使用樟芝的常識與理念,近十多年來已將這些資料整理成書出版,而且改版、再刷多次,可見受人喜愛、重視之一斑。而今研究文獻日豐,口耳相傳之用法及早年研究數據已無法彰顯樟芝的價值,也難以滿足讀者的需要,因此再次整理最近幾年的研究文獻,重新出版本書。且因數年前來研究室要求探討樟芝紅色成分的機緣,讓我有機會深入研究樟芝,也發表了一些論文,希望我寫幾句話。吾感其忱,見其行,勉其志,故從其所請,樂為之序。
個人認為,樟芝為我國獨有的牛樟樹之「產品」,為我們所獨有,實應好好珍惜並發揚光大,將其推向世界舞台。樟芝本來自山林,其原生處才真的是「護國神山」,祈願本書之出版能讓樟芝知識更具學術性、實用性,更像護國神山一樣護佑世人的健康。
二○二二年十一月一日
推介序2
致力宣揚推廣國寶樟芝
台灣國寶牛樟菇協會創會及第一、第二屆會長 陳水田博士
勁初先生是台灣有數的真菌專家之一,也是牛樟菇界的佼佼者。他廣泛蒐集文獻資料與民間傳奇,已經編寫、出版了三本通俗書籍,以流利易懂的文字,把具科學性及學術性內容介紹給民眾。他也充分發揮真菌方面的專業知識及生產製造能力,不斷推出相關產品,提供給成千上萬有需要的民眾與家庭,同時為人民的健康把關,在普及牛樟菇知識、促進產業發展方面功不可沒。
如今隨著知識普及暨生物科技的發展日新月異,牛樟菇的研究發展愈來愈受重視,有參考價值的研究報告等文獻資料也愈來愈多,遠非前三本著作所能概括。勁初先生因而號召其研究團隊,彼此分工合作,把近幾年的牛樟菇研究文獻做了系統整理,除了細數牛樟樹(菇)的分佈、形態、特徵、生物特性、培養方法等之外,還遠征花蓮富里、竹山、社子島等地,走訪前輩先賢,詳細記錄他們從古到今採集、應用樟菇素材的經驗與體會,對於較特殊、有價值者,均留下照片,作為牛樟菇發展上的見證,也可說是半部樟菇發展史。
十多年來,勁初先生幾乎把大部分的心力都放在牛樟菇的研究發展之上;不久前還以此為題材完成論文,獲頒博士學位,不管對學術界或產業界而言,稱其為「牛樟菇博士」,應屬實至名歸。但他並不以此自滿,仍一本過去到處「訪賢」的精神,特地帶領研究團隊,造訪弘光科技大學喬長誠教授,請教開發「樟芝鹼萃多醣」的經驗,實在不容易。
而今新書初稿已經完成,主催者要我寫一篇序言,我深感與有榮焉,而且義不容辭。相信本書之出版,必可大大增加樟菇的科學性及學術性份量,對促進牛樟菇產業的發展更有助益,可以讓牛樟菇繼續在全球發光發熱。我相信在牛樟菇熱潮的推波助瀾之下,我們的全民所得能夠提升到每人每年四萬美元以上,此一理想指日可待。(作者為浩峰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創辦人)
Nov. 17th, 2022 寫於國家生技園區. R621.
推介序3
善用優勢開發『樟芝國寶』
食品工業發展研究所 王伯徹博士
不管是國內或國外,食藥用菇一向在人們的生活中,甚至在人類的發展史上,佔有重要地位,在重視「食藥兩用」的我國,其價值不言可喻。
食藥用菇的種類繁多
就食物而言,可以說沒有人不知道、或沒有吃過香菇、洋菇、金針菇等菇類,若說三餐菜餚中賞不了這一味,似乎也不為過。就中醫藥而言,可以說九成以上的「真菌」類都具有藥用價值,也用得相當普遍;除了上述以食用為主的菇類之外,國人較熟悉的還有靈芝、冬蟲夏草等等,其中多數都已製成保健食品或保健營養品;中醫或民俗療法、偏方秘方中,拿來煎煮或製成飲片者更多。除此之外,值得我們進一步開發的當然還有很多,例如「樺樹菇」,日本人稱「白樺茸」等等。但最有價值的還是特有的國寶「樟芝」。
為何說樟芝是「國寶」?
為何說樟芝是「國寶」?因為其唯一宿主就是台灣特有的「牛樟樹」,樟芝主要寄生在中空心木材內壁之上。其他地方(如中國東南方或某些亞洲國家)雖然曾經出現,後來又全部消失;即使想要栽種,也多未能成功。
在民俗療法上,樟芝具有治療中毒、腹瀉、腹痛、高血壓、皮膚搔癢及肝癌的功效,由於樟芝的利用價值高,具有雄厚的市場開發價值,又帶有本土特色,別具代表意義。
對於樟芝的療效,早期的傳說是原住民特有的飲酒文化之故,因喝酒過多導致肝病變的比率居高不下,但在喝過樟芝的烹煮液之後,肝病竟可不藥而癒,還能強身健體,解酒效力更是一流,因此原住民將樟芝奉為上品,成為其傳統珍貴藥材。近年來,由於國人保健意識抬頭以及生活水準的提升,使得訴求「健康」和「養生」之保健食品熱賣,各類保健食品推陳出新,消費者透過多元之銷售通路的買氣增強,使得保健機能食品蔚為一股風潮。近幾年來許多學者陸陸續續發現樟芝的機能性成分,並多方面加以報導,使得一向洞燭市場先機的業者,積極利用樟芝子實體、菌絲體及其發酵液製成各種不同形式之產品上市銷售。
市面上許多宣稱具有「保健功能」的食品,如雨後春筍般爭相上市,使得保健食品市場逐漸蓬勃發展,競爭也日益激烈。廣義的「保健食品」是指具有保健功效的食品,範圍包括經衛生署認證的健康食品、機能性食品、膳食補充食品及特殊營養食品等。但目前消費大眾所認知的「保健食品」,是指那些不僅能維持生命所需,亦包括對健康有助益的食品,因此雖然各國對具有保健或特殊營養成分的食品定義和名稱不盡相同,但都具有下列三大特性:1.提供特定營養成分,2.能調節生理機能,並且具有促進健康功效,以及3.適合特定族群使用。發展保健食品的最終目的是希望運用現有的醫學、營養學、生命科學、生物科技和食品科技等之技術,生產出符合民眾健康需求的產品。近幾年來,不論是學術界或產業界,已有相當多的團隊相繼投入樟芝的研發工作。但樟芝的開發價值並不會只停留在保健食品的層次,將來可引用紫衫醇的開發模式,以一、二項化學有效成分作為指標,進行生產開發,此乃使樟芝成為人類重要藥品之不二法門。
食藥用菇的生理活性漸受重視
食藥用菇的生理活性在東南亞(尤其是中國),當作藥物行之數千年以來,它的有效性自然能被大眾認同,再加上近些年來(主要是)日本,以科學化的研究獲致臨床上的數據,食藥用菇的醫療價值當然是備受肯定,也因此吸引了歐美先進國家的注目與重視,紛紛投入經費和人力,來探索食藥用菇的利用性。日本因為在這個領域走的快,很早就投入巴西洋菇的研究與開發,特別是針對多醣體(量多且變異性高),進行功能性測試,終於確認其有效性,可說已經小有成就。而在中國大陸,因生態的特異性,冬蟲夏草被認定為是國寶並加以保護。反觀我們,樟芝是在地的特有菌種,又盛傳具有神奇的功效,研究上我們又走在前頭,若能全國戮力團隊合作,那麼成功開發『樟芝國寶』,應該有相當大的機會成功。
本書作者陳勁初從獲得碩士學位後,即投入產業的研究與開發,經過多年努力,已開創了獨特的一片天。但他仍不以此為滿足,在十分忙碌的工作之餘,繼續孜孜不倦地努力用功,獲得博士學位。有博士學位加持之後,他應邀在幾個大學兼著傳道授業解惑,作育英才,也藉此更加精進研究、開發樟芝產品,並將成果發表於著名期刊,大大提高樟芝的國際地位與知名度。其具體的成果之一,是近兩三年來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延燒,世界各地的專家學者與研究人員,紛紛投入疫苗與抗病毒藥物的研發,甚至希望開發有助於防治後遺症(後續症狀)的藥物,而台灣國寶樟芝也在獲選(篩選)之列,實在可喜可賀。由此可見樟芝的價值,而這些都是勁初博士帶領研發團隊努力多年的成績。相信在他的努力之下,樟芝國寶的應用必更加廣泛,且獲得世界各國肯定,創造更大的價值。
本人與勁初博士熟識多年,承他不棄,每次出書都要我說幾句話。而今看他更有進境,又有新書即將出版,深感與有榮焉,故樂於為之序。
二○二二年九月十日
前言:
為「誰是牛樟芝之父」正名
不久前,一件發生於南投草屯之槍擊案震驚社會,引起媒體追蹤且大幅報導。由於被害者為樟芝研究與推廣的知名人士,為了提高新聞曝光度,某家媒體以「樟芝之父」遇害為標題,果然大受矚目;之後其他媒體也紛紛跟進,均以「台灣樟芝之父」的類似名稱下標。很多專研樟芝的學者專家看了不禁搖頭,深感不妥,甚至有點褻瀆長年研究與推廣台灣樟芝前輩的形象。
產官學研界各有不同看法
事實上,究竟誰才堪當「牛樟芝之父」的名號,產官學研各界早有不同看法,並無定論;但不管從命名、研究、人工栽培或開發、推廣樟芝的價值等角度而論,都輪不到社會新聞中人。以下試從上述幾個角度略作介紹。
命名:北醫蘇慶華教授最早
若以「誰最早命名」而論,則北醫之蘇慶華教授堪當此稱呼。因為國人屬他最早將樣品送至雲南大學臧穆教授,請其協助鑑定,並共同於1990年發表論文,可說是樟芝科學研究之濫觴。因此有些媒體早在2018年就稱其為「牛樟芝之父」。美中不足的是,樟芝樣品在送驗過程中受到汙染,以致鑑定錯誤,但無損於蘇慶華教授「最早命名」的作為。(詳情請參考附錄二)
正名:張東柱博士
由於樟芝樣品在送驗過程中受到汙染,以致鑑定與命名出現瑕疵,後經張東柱博士與周文能先生「正名」,故亦有人認為張博士才是樟芝之父。只是後來又有人提出異議,認為應重新分類、訂定屬名,以致樟芝之名仍懸而未決。
研究:郭悅雄教授
若以研究為出發點,則郭悅雄教授自樟芝菌絲體中,大量分離純化Antrosterol,在強烈使命感的敦促下,大量發表樟芝的功效性論文。他的研究報告並非最早發表者,但發表與刊登數量最多;其中光是樟芝單一成分(Antrosterol=EK100)的動物實驗報告就超過58篇,此數量確為全球之冠,足膺「樟芝之父」的美譽。
栽培:師大簡秋源教授
若以倡議並推廣人工栽培的貢獻度而論,則師大簡秋源教授的「樟芝之父」稱謂應當之無愧。特別是有意大量栽培、生產的業者而言,對其功勞念念不忘。
簡秋源教授早在1997年即發表「液態菌絲培養法」,奠下後來葡萄王、善笙、金穎等培育並生產樟芝業者(公司)諸的工業化基礎,相當具有貢獻。美中不足的是,他當年所用的「樟腦結晶促進生長法」,後來在食安的考量下,採用者較少。
皿培式:屬「技術性突破」
後來許多樟芝研究人員與業者都改採皿培式,並以此法大量生產。就菇類的栽培與生產而言,過去從未使用過皿培式,所以此法也算創新;尤其若能因此誘發出子實體(具孢子孔與擔孢子)及較多的二級代謝物,即屬「技術性突破」。2008年左右筆者曾訪日本川崎重工公司,發現他們幫中山伸彌教授(諾貝爾獎得主)開發自動化皿培式培養ipsc細胞,此設備可自動配置培養基,自動於顯微鏡下切開分讓移植等更多複雜的功能,這是「自動量產」規模之突破。依據王升陽教授推估,國內至少有6~7家業者(廠商)採用此法。只是完整的皿培式培養設備造價約1.5億日幣,小規模生產的業者比較吃力。
椴木培養:技術已成熟
在椴木培養方面,多數業者都從嘗試錯誤中學習,目前技術已近乎成熟,採用的廠商很多,例如寶龍、富州、喬本等多家。
開發醫用樟芝:國衛院團隊
若以開發樟芝的醫用價值而論,則以2008年國家衛生院賴基銘處長團隊最早。他們的研究發現,樟芝成分可以殺死一般化療藥物無法殺死的癌幹細胞,非常具有開發潛力;此成果可說「為樟芝的研究價值打開了一扇窗」。
有功人士均屬樟芝之父
由以上分析可知,究竟誰才堪稱樟芝之父仍無定論,事實上牛樟樹與樟芝都是世界公認的台灣國寶,到目前為止已經發表的樟芝相關論文已有600多篇,作者上千位,投入研究、開發者更多,這些「有功人士」都可尊為「牛樟芝之父」。
附錄四
衛生福利部核可的樟芝健康食品
截至2021年7月,總計有12個廠商取得14個健康食品許可證字號,但其中僅有1家廠商在同一個許可證字號中取得3個功能,分別是2個護肝功效(四氯化碳誘導之肝損傷和延緩硫代乙醯胺誘導之肝纖維化)及輔助調節血壓功效,另有雙功效的有3家廠商,皆為護肝功能為主,再搭配其他功能如免疫調節或抗疲勞功能;其餘8家廠商則多數以護肝功能(四氯化碳誘導之肝損傷)為主,其中僅有1家廠商是僅以調節血糖為功能訴求。截至2021年,在台灣市面上獲得衛福部核可認證的樟芝健康食品,在護肝功能方面有12件,免疫調節功能3件,抗疲勞功能、輔助調節血壓及調節血糖功能各1件。
推介序1:
期許樟芝產業成為另一座護國神山
----數十篇論文證實樟芝純化物確實具有多種有效成分
中國醫藥大學中國藥學暨中藥資源學系 講座教授 郭悅雄博士
認識陳勁初博士始於2007年,當時我尚在台大化學系任教。有一天昔日的學生邵貽沅教授帶來陳博士,說想要探究樟芝中的紅色色素成分;邵教授同時送來一位研究生,希望在我的指導下做研究工作。這也是我接觸樟芝之啓始。
意外從萃取物中分離到ST1
在純化色素分子的區分過程中發現,樟芝...
作者序
主編序:
欣見樟芝科學化引導產業升級
陳勁初
1998年我們向經濟部技術處,申請一項為期兩年的業界科專計畫(高等真菌開發計劃,樟芝就是其中之一),承財團法人生物技術開發中心(DCB)向明博士、郭曼娫博士、詹宜兒小姐等人協助,順利獲得通過。隔年食品工業發展研究所亦獲得農委會的補助,開始執行樟芝開發計劃。他們首先廣邀國內學者專家座談,建立共識後,再依計畫研究、推廣。我們則一面出書宣導理念,一面研發產品且量化,提供給需要者。一時之間風起雲湧,掀起一股研發熱潮,三十多年來風行不衰。
最早研發樟芝者應為董大成博士
由於野生樟芝只長在台灣特有的牛樟樹上,甚具獨特性,因此引起國內外產、學界的重視,紛紛投入研發行列。但我們並非研發樟芝的「先行者」,早在1998年之前,即有業者找上台北醫學院院長(即現在的台北醫學大學校長),委託董大成博士進行研究。董教授為台大醫學院生化學科首任主任、中華民國癌症醫學會創辦人,他以研究雞母珠毒蛋白抗癌聞名,之後又投入白鳳豆、靈糠液等的抗癌研究,聞名國內外。後來董大成博士退休,轉請該校(北醫)的蘇慶華教授代為接案,並與食品工業發展研究所合作,研究栽培方法。其他投入基礎學術研究的學術界、科學界方面機構還有很多,例如:師大化學系、台大藥學系、林業試驗所、科博館、農試所等,也造就了很多人才。
經過多年努力,至今刊登在有份量科學期刊上的研究論文,估計已有600多篇。雖然海峽對岸與一些亞洲國家也投入研究行列,但研究項目最多且成果豐碩者還是國內的專家學者,在已刊登的論文中,大約90%以上皆出自國人之手;少數傑出人士的成績更是令人刮目相看,例如中國醫藥大學的郭悅雄博士,一人就發表了超過58篇論文(請參考推介序1),樟芝的研究不但躍上學術舞台,其作用亦逐漸廣為人知。
除了學界研究樟芝蔚為風潮之外,業界亦不遑多讓,短短幾年內就出現了上百、上千家製造或推廣樟芝的公司,規模大小不等;開店販賣各式產品的商家更到處林立,真可謂百家爭鳴,歷久不衰。多年後有幸巧遇當年通過補助計畫的長官,我立刻趨前問候並致意,感謝當年毅然批准「高等真菌開發計劃」的長官,當年的一點投資,「如今已經成為一個產業」。可見當年真的有眼光。
過去保健食品素材多為進口
保健食品在國內一向有相當大的市場,但據估計其所用的素材大約80%以上俱為進口品,幾乎被國外資源壟斷;以致國內廠商大多淪為技術性低的製劑包裝廠,除了入超增加外,長遠觀之將影響具高技術能力年輕一代人才的發展空間,產業也不能升級,這樣的情形在納豆激酶及益生菌方面開始有了轉變,國內的原料商奮起接戰,阻止歐美日等強國產品進口,近幾年出產的幾乎都是國內原料,其共同特徵為發酵微生物產品,亦即在「發酵技術」的帶領下,逐漸升級為原料廠,而不再仰仗進口素材,但亦僅止於阻擋入侵的層級。樟芝亦為可以發酵技術製造的微生物素材,而其台灣特有之特色,確實有能力將保健食品產業進一步提升到「類新藥」層級,且可以此為基礎,開始學習推展外銷,包括素材推廣、通路佈建及佈局策略等等,只有向外推展才是樟芝產業永續發展的契機,值得國內企業投入心力、好好發展。
國內樟芝產值超過26億
根據穀研所調查:2020年國內樟芝產值已達26億以上(產值指的是生產廠商的出廠全額,而非市場銷售額),成長率約13%,且已外銷到中、馬、新、美、日、越等多國;而今隨著更多人體臨床研究論文問世,樟芝之功效信賴度也漸為世人接受。雖然2021 年受疫情影響,多個行業受到衝擊,但樟芝的市場卻一再翻出新高,顯示出民眾面對疫情的恐慌,在即使打完三劑疫苗亦可能確診的情況下,有的人只好求助保健食品,期待發揮一些作用。而樟芝的研究在缺乏政府經費挹注下,民間企業在有限的自有經費中,亦不漏氣地完成多項樟芝抗COVID-19病毒的研究,本書出版恭逢其時,故亦儘量廣集資料以饗讀者。
為了提升民眾對樟芝的認知,從十多年前開始,我就陸續編寫了三本樟芝的相關書籍(上一本出版於2010年),以較通俗、容易吸引人閱讀的方式,搜羅民間傳奇、趣聞,置於篇首以吸引讀者,再談樟芝的性狀、功能與效用分析、實驗,讓讀者有初步的了解。於今時機更加成熟,多數人應該都聽過「樟芝」之名,服食過的也不在少數。因此乃再與年輕一輩的研究者合作,將最近十二年來發表於科學期刊的文獻整理出來,大大增加了樟芝的科學性與學術性份量,但也擔心過於枯燥乏味,因此團隊特別遠赴花蓮富里、竹山、社子島等地,走訪前輩先賢,訪查他們的親身體驗,作為樟芝有益於保健養生防病的見證。在此特別感謝林宗正先生、林如祥先生及陳順旺先生等人,除了分享他們多年取得樟芝素材並充分利用的各種資訊,還提供珍貴照片作為佐證。
為了提高樟芝的科學價值,本書選譯了多篇發表於國際知名期刊上的論文,再加編排整理,包括樟芝的安全性與藥理活性研究、樟芝及粗萃物的功效性、由樟芝分離出來的純化合物芝動物體外及體內試驗等等;也談及樟芝抗新冠肺炎病毒的嘗試,以及未來的藥用遠景。另於附錄摘錄兩場研討會的樟芝最新研發成果,以供需要者參考。
此外,前陣子發生樟芝研發銷售大咖不幸被槍擊事件,有的新聞媒體以「牛樟芝之父」形容,似覺言過其實,有損樟芝之父名號。為了「正名」,特別在前言中敘明足以擔此(牛樟芝之父)名號者的條件與可能人選,讓識者評斷。再於附錄二中引述當年樟芝命名的經過,以釋群疑。
在新書付梓之際,要特別感謝弘光科技大學喬長誠教授大方賜稿,解說樟芝鹼萃多醣的開發故事;感謝學者專家賜序,增添了本書的光彩與價值。為了鼓勵研究團隊成員林靖倚、朱心彤、林定威與李宗儒的用心,也讓他們就本書參與的部分分別寫作者序,請大家多多指教。
此外,為了增加本書的可讀性,書中紀錄了很多故事,祈願未來有更多人投入樟芝的研發與推廣行列,讓台灣國寶的牛樟芝能繼續向全球發光發熱。
2023年3月謹識於實踐大學食品營養與生技保健學系、台灣大學食品科技研究所、
中原大學生物科技學系
作者序1
廣收樟芝文獻呈現科學樣貌
林定威
筆者剛開始接觸樟芝,是利用生物科技,以液態發酵方式,進行工業化量產樟芝菌絲體發酵液和粉末。後來才慢慢從期刊文獻中收集、發現,樟芝還有許多其他「面貌」;參加了幾次研討會,並與其他生產業者(廠商)互相交流,才大大擴展了自己的視野,瞭解到除了我日常所從事的工作之外,樟芝的栽培方式其實還有很多種,包括椴木栽培的子實體、太空包固態栽培菌絲體、皿培菌絲體等等,當然還有來自野生牛樟芝的子實體(但已經愈來愈少見了)。而且各家在培養樟芝上各有獨到之處,以前若要獲得這些資料,必須花費很多心力;而今資訊發達,只要勤於上網收集期刊文獻和研究報告,再仔細研究、歸納分析,就可以理解不同的樟芝栽培方式所產生的差異和影響,對未來的研究方向很有助益。
個人研究樟芝首先從安全性評估開始,而且一直都相當順利;畢竟要確保食用安全,才能以食品的方式推廣。不料2013年出現「亂流」,新聞報導了「毒樟芝事件」,一度打擊社會大眾對樟芝的信心,有些業者與研究人員也難免受到影響。好在隨著樟芝的研究論文不斷增加,安全性評估報告也逐漸累積,在在證明樟芝不管食用或藥用均安全無虞,大大提高了社會大眾對樟芝產品的了解和信心(安心),也引起政府對樟芝產業的重視;隨著樟芝的研究論文和安全性評估報告陸續發表,樟芝的生產與栽培也愈來愈多,在在促使樟芝產業蓬勃發展。
在樟芝的研究方面,各家廠商都是從菇類最常見的免疫調節、抗發炎、抑制癌細胞,以及樟芝最讓人傳說論道的護肝效果開始,從而帶動產官學研界深入探討。直至2022年,國內仍有許多的碩士以樟芝為題發表研究論文,加上國內外學者所發表的期刊文獻,顯示樟芝研究開發的熱度至今仍絲毫不減。在單一物種的研究裡,樟芝已然成為台灣國寶,甚至在全世界也逐漸嶄露頭角。不管從體外細胞試驗、動物體內試驗到人體臨床試驗,也從粉末、粗萃取物到純化合物的發現及應用,這是整體研究的演進,也是開發樟芝的躍進。在越來越多純化合物應用在疾病治療的研究出現時,代表對於樟芝影響的作用機制有更清楚的了解和更深入的發展,並讓大眾能更安心的去食用樟芝,且讓世界更了解樟芝。近年還有許多台灣廠商向美國FDA提出樟芝的食品新膳食補充登記,很多申請多已通過;也有廠商是以「樟芝植物新藥」申請臨床試驗審查,多數通過且已在進行接下來的人體臨床試驗,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就會有植物新藥是以樟芝為主來提供醫療使用。
本書盡量將近22年研究的樟芝報告期刊文獻收集納入,以安全性研究和功能性研究進行分類,安全性研究從基因毒、急毒、28天餵食毒性、90天餵食毒性和致畸胎毒性等劑量數據統整,和不同栽培方式之安全性一起探討,功能性研究則包含護肝、抗癌、抗發炎、神經及代謝症候群等功效研究,整合討論,同時將樟芝所發表過,總共150個純化合物進行整理,依照結構的分類,進行體外細胞試驗和動物體內試驗的純化物功效介紹;當然,樟芝相關的命名、各地起源傳說和見證資料,也多有敘述,並對各種栽培方式,以及相關的成品製作,如滴丸,皆有詳盡介紹,相信在閱讀時會如同進入研發樟芝的時光隧道,可以好好的探索和了解,在不同的研究時空下,和各個團體持續開發出的研究成果,整合起來之後,勢必會再次激發出不同的發展方向。
希望本書能對樟芝產業有所助益,對人類健康能有幫助,讓樟芝成為屹立不搖的台灣國寶。
作者序2
樟芝具有植物新藥的潛力
----臨床醫學研究為人類健康奉獻
李宗儒
很榮幸有這個機會參與此新書的部分章節,在此序首要感謝的是人生中的貴人陳勁初博士給予機會,讓我能站在巨人們的肩膀上網上奮鬥,也很慶幸自己的研究生涯沒錯過這國寶級食藥用菇。
這本書結合了學者前輩們的心血與最新的科學實驗成果,讀者可藉由此書來全面了解樟芝的發展,從基礎學術研究轉譯到最新的臨床醫學實證。在以前,筆者的基礎醫學研究生涯就了解到抗癌之不易,許多第一線的西方藥物,其使用目的就是為了讓病患能有多一點時間繼續奮鬥,等到下一次奇蹟出現。而樟芝子實體的三萜類化合物之抗癌功效逐漸受到重視,藉由現代科學化發酵樟芝菌絲體所發現的泛醌類衍生物,可在更少的劑量、在實驗中展現更有效的抑制癌細胞結果,象徵樟芝未來在植物新藥之潛力。再次感謝各大領域前輩所提供的文獻素材,讓本書得以順利出版。
作者序3
願盡棉薄之力成就樟芝
朱心彤
牛樟芝研究生氣蓬勃,各研究員們寢心研究,將樟芝的功效及潛力用科學實證的方式,證明給國人以至於說服世界其他國家。本人有幸參與其中,最先要感謝的是恩師陳勁初博士,在其引領下,集結整理牛樟芝科學實證,並在牛樟芝發酵生產上的實務經驗,與讀者們分享,相信可以成為研究者的敲門磚,並將最新科學的研究提供給社會大眾知道。
為避免知識艱深,難以咀嚼,筆者遠赴台灣各地尋訪樟芝前輩,訪間、紀錄其述說樟芝妙用故事及歷史,到過之處遍及北中南東,包括台北社子島、桃園大溪、南投竹山及杉林溪、花蓮富里,每位前輩對樟芝均情有獨鍾,自信滿滿,相信讀者看過之後亦能有所體會,並大大增強對樟芝的信心。
書成之日,非常感謝以上各地牛樟芝前輩如張金海先生、林如祥先生及林宗正先生鼎力協助與分享,讓本書添增風采,且感謝書中所引述的期刊論文及研究生論文。蟲草之於中國,人蔘之於韓國,牛樟芝之於台灣,期許牛樟芝可為台灣發光發熱敲開國際的大門。
作者序4
願盡生技產業的社會責任
林靖倚
台灣牛樟芝的保健效用淵遠流長,從原住民口耳相傳到近年來世界各地學者紛紛發表論文,更彰顯樟芝名不虛傳。很感恩現在生物技術發達,我們已經可以利用更友善的方式大量生產樟芝,讓更多的人能感受樟芝的效用。
如今,樟芝已成為人們生活的保健品選項之一。我在碩士班時讀的是中醫系,同時專研天然物化學領域。當時並沒有機會一睹野生牛樟芝的風采。後來因參與本書的撰寫,才有幸跟著陳勁初老師的腳步,一起深入民間,細細探訪與追尋這美麗紅寶石的古老故事,再將這些感動用最客觀的方式記錄下來,呈現給大家。
還記得拜訪花蓮富里鄉的林先生時,我特別注意到他院子裡那隻體型異常健壯的黃色土狗,和一群氣勢非凡的放山雞,他自豪的說「牠們都是吃樟芝長大的」,聽了讓人對樟芝的未來發展更加充滿信心。相信看過本書之後,您也會像我一樣對樟芝的未來滿懷希望。
主編序:
欣見樟芝科學化引導產業升級
陳勁初
1998年我們向經濟部技術處,申請一項為期兩年的業界科專計畫(高等真菌開發計劃,樟芝就是其中之一),承財團法人生物技術開發中心(DCB)向明博士、郭曼娫博士、詹宜兒小姐等人協助,順利獲得通過。隔年食品工業發展研究所亦獲得農委會的補助,開始執行樟芝開發計劃。他們首先廣邀國內學者專家座談,建立共識後,再依計畫研究、推廣。我們則一面出書宣導理念,一面研發產品且量化,提供給需要者。一時之間風起雲湧,掀起一股研發熱潮,三十多年來風行不衰。
最...
目錄
推介序1:期許樟芝產業成為另一座護國神山
----數十篇論文證實樟芝純化物確實具有多種有效成分…郭悅雄博士
意外從萃取物中分離到ST1 樟芝純化合物EK100評價100分
推介序2:致力宣揚推廣國寶樟芝…陳水田博士
推介序3:善用優勢開發『樟芝國寶』…王伯徹博士
食藥用菇的種類繁多 何說樟芝是「國寶」?
食藥用菇的生理活性漸受重視
主編序:欣見樟芝科學化引導產業升級…陳勁初
最早研發樟芝者應為董大成博士 過去保健食品素材多為進口
國內樟芝產值超過26億
作者序1:廣收樟芝文獻呈現科學樣貌…林定威
作者序2:樟芝具有植物新藥的潛力
----臨床醫學研究為人類健康奉獻…李宗儒
作者序3:願盡棉薄之力成就樟芝…朱心彤
作者序4:願盡生技產業的社會責任…林靖倚
前言:為「誰是牛樟芝之父」正名
產官學研界各有不同看法 有功人士均屬樟芝之父
第一章 樟芝野史 ---- 再探樟芝印象
樟芝的價格似有下降趨勢
原住民早就知道樟芝能解毒抗病
1.解滴滴涕(DDT)粉中毒 2.老母親以樟芝抗子宮頸癌
3.見證同鄉好友的樟芝抗病傳奇 4.親眼目睹伐木工人找樟芝賺錢
5.樟芝就賣給「掛藥包」人員
真正賺到錢的是客家人
那瑪夏鄉迎回千年KAMANU(牛樟木)
樟芝太搶手致詐騙案頻傳 大學校長也投入研發
第二章 從學術研究到產業化
命名與生物分類 分佈、形態與特徵
子實體:年採收量約三噸 孢子與菌絲
生物特性:黃樟精油特別濃烈
從學術到產業化成為可能
利用精油特性開發並大量生產
牛樟菇---牛樟樹精油為促進樟芝生長的寶貝
「可溶」與「可萃出」之不同
第三章 樟芝的安全性研究一波三折
「健」字號食品都要做安全性評估
安全性研究力求公正 以野生樟芝子實體為對象
子實體是否具有毒性引發爭論
經過十年坎坷再造樟芝輝煌路 還有一些美中不足處待改善
最好做好做滿五大試驗最安全
一、單一劑量急性毒性試驗 二、28天連續餵食毒性試驗
三、90天連續餵食毒性試驗 四、致畸胎試驗
五、三項基因毒試驗
第四章 樟芝及其粗萃物的功效性研究
具多種藥理與生理活性
一、保護及強化肝臟機能 樟芝的護肝效果值得期待
二、鎮痛、抗發炎等功能
三、抗癌活性功能研究 「循環腫瘤細胞 」的研究與發展
四、神經保護活性研究
五、代謝症候群 (血糖血脂血壓)活性研究
六、其他功效性研究
人體臨床試驗及植物新藥
第五章 純化合物動物實驗
----由樟芝分離出來的純化合物
要先通過體外及動物體內試驗
第一節 純化合物體外試驗
一、三萜類化合物:效果不如西藥,但具有潛力
二、苯環類:未見突出亮點
三、馬來酸及琥珀酸衍生物:只做抗癌及抗發炎
四、泛醌類:應是樟芝最具潛力的成分
五、萜類:懷疑非樟芝成分
六、內酯衍生物類:可能是樟芝特殊香氣來源
七、木酚素類
八、其他類化合物:還有非樟芝本來成分
比較樟芝化合物的抗癌活性
第二節 純化合物動物(體內)試驗
-----藥理活性或功能性試驗
一、三萜類 (Triterpenoids) ---三萜類結構化合物動物體內試驗
二、苯環類 --- 苯環類(Benzenoids)結構化合物動物體內試驗
三、Antrocin藥理活性研究
四、Antrodins藥理活性研究
五、 Antroquinonol藥理活性研究
六、 Antrosterol (Ergostatrien-3β-ol, ST1, EK100)的藥理活性
七、4-Acetyl antroquinonol B (4-AAQB)藥理活性研究
八、Antrodan (安綽醣)藥理活性研究
第六章 防治Covid-19的新嘗試
現階段只能採支持性療法 已有多家業者投入研發
樟芝抗病毒遠景可期
第七章 樟芝培養方式與製品簡介
第一節 三種較常見的樟芝培養方式
一、固體形式開發 二、液態培養 三、洋菜培養(皿培式)
培養方式各有優劣
第二節 樟芝製品及劑型簡介
一、子實體直接煮水或泡酒 二、目前樟芝製品約四種
製品品質與產量均有待提升
第三節 未來還是應走上人工培養一途
──液態培養的技術效用
液態培養生產的製程與技術
1.菌種來源:自己篩選菌株最佳
2.菌種保存:可選三種
液態培養菌絲體含有三萜之實證 還有其他足夠量的有效成分
附錄一: 2022年兩大樟芝研討會側記
附錄二:牛樟芝的發現及命名… 吳聲華
附錄三: 樟芝專利及碩博士論文統計
附錄四: 衛生福利部核可的樟芝健康食品
參考文獻
推介序1:期許樟芝產業成為另一座護國神山
----數十篇論文證實樟芝純化物確實具有多種有效成分…郭悅雄博士
意外從萃取物中分離到ST1 樟芝純化合物EK100評價100分
推介序2:致力宣揚推廣國寶樟芝…陳水田博士
推介序3:善用優勢開發『樟芝國寶』…王伯徹博士
食藥用菇的種類繁多 何說樟芝是「國寶」?
食藥用菇的生理活性漸受重視
主編序:欣見樟芝科學化引導產業升級…陳勁初
最早研發樟芝者應...
商品資料
出版社:元氣齋出版社有限公司出版日期:2023-05-03ISBN/ISSN:9786269715718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