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掉美好、追求幸福
享受豐美的暮光人生
★王浩一繼餘命管理三部曲之後最新力作
★關於樂齡,關於生命最幸福的方程式,一次破解
★王曙芳(能量心理治療講師、作家)、許悔之(詩人、藝術家、有鹿文化社長)詩序推薦
幸福都在認同自己不再是一株玫瑰之後,才會擁有
世界因為一場疫情而徹底轉變,王浩一的退休生活也因此轉了彎。他開始走入山村,隱居台東都蘭山麓,山靜步調漸成作息常態。無論菜圃勞動,或是蒔花種樹,他身體力行,體驗四季更迭,「新、綠、晚綠到老綠,然後就開始橘紅了」,不再只是詩句欣賞,而是真實領悟。
在歲月長河擺渡之後,對自己的理解愈來愈清晰。曾經我們都勉力學習、選擇超越,追求如玫瑰般的「美好」,直到樂齡之後,昔日紅塵悄然退場,回首來時路,總算明白,平凡自在的「幸福」才是唯一任務。
「今年春天,我偶爾離開書桌,開始走向山野,走入菜圃,感受自然的節奏,面對榮枯,學習修剪與放下。享受『自由』。進入後中年,更明白了『仔細想想,其實沒有任何一件事是被強迫的。』所謂自由,不僅是時間或是空間,而是丟掉包袱,不要和自己過不去,更要會溫柔地對待自己、好好地愛自己。」——王浩一
●王浩一談「詩與人生」:詩在談自由、青春、愛情、搖滾、飛翔、美學、感動、倒影……所以,我在想「我們什麼時候開始變老?」答案有二,當你過度擁抱儒釋道的時候,或是當你不讀詩的時候。
●王浩一談「山居歲月」:在溽熱天氣中專注修剪乾枝雜葉,砍伐已經枯死的老枝,梳掃滿地堆疊落葉。四季更迭,體驗「新綠、晚綠到老綠,然後就開始橘紅了」,已經不是詩句的欣賞,而是領悟。
●王浩一談「心流哲學」:世界突然靜寂,此刻心思純然,不覺地融入了雋永意境。我們全然專注在手上的創作活動,煩惱頓時擺脫,所有負面情緒遠遠退去,精神進入無憂無慮的滿意空間。
●王浩一談「悲歡豁達」:豁達呢?這是比較東方的哲學境界,是一種博大的胸懷、超然心靈灑脫的態度,也是人類個性最高的境界之一。豁達產生寬容,寬容導致自由。
●王浩一談「及時行樂」:那是一種讓人能夠不受擔憂所束縛,不論順境逆境,都能全心地享受當下的心態。它重視的不是外在的物質享受,而是內在的平靜和專注。
●王浩一談「幸福任務:所謂「幸福任務」,只不過是在生活裡「尋找與學習」更好的自己。
作者簡介:
王浩一
學的是數學,喜歡的是建築,醉心的是歷史。對於知識的輸入,像是油井的挖井工人,從一個點鑽入之後,一直深入到最根底處開採。對於文字的輸出,則像是一位數學家的橫向思考,習慣把不相關的東西,找到新關係。
雜學的文字工作者,寫古蹟建築,總先拭去歷史塵痕,尋訪古人的風水與文化密碼;寫食材美食,喜歡帶著筷子,用胃來上地理、歷史課;寫城市旅行,總從菜市場小農的夏瓜秋果開始,記錄古廟老街和文創小店;寫珍貴老樹,往往另闢蹊徑,探討昔日種樹人的心思;寫歷史筆記,則是把各種英雄的智慧,對照《易經》每個卦的心理情境;寫心理哲學,孤獨心事總在一個人的旅行之後,開始飛翔。
生命有許多不同的速度,年輕時鮮衣怒馬,中年時蜻蜓趕路,現在則多慢行山路。看看花樹與新綠,領略生命最純粹的速度,跟著四季而行,順著節氣而活,把日子過得像是老農,這是現在的我。
章節試閱
水聲山色,隱居與旅行之間
二○二二年十一月,「浩克慢遊」走訪太魯閣,不是一般觀光客路線,我們前進到西寶森林小學。學校位於國家公園的深山中,中橫公路過了天祥後再往上走十分鐘,校舍建築是由四座斜角房舍相連,全部通透相連,沒有隔間。四周都是高山,我說這裡是雲住的地方。
唯一座落在國家公園裡的西寶小學創校時,是開鑿中橫公路之際,如果要輸送蔬菜入山太遠了,乾脆在西寶闢地種植,就學的小朋友就是那些墾地種菜的榮民眷屬,加上當地的太魯閣族孩子。隨著歲月更迭,這座在中央山脈深處的小學,因為所在的特殊地理位置與擁有多元的文化背景,多年前轉型成了名副其實的森林小學。
拍攝當天,腳本指示克襄與我要搭校車前去。在可樂公車站,我們與一群小學生一起等校車。先是一陣老小閒聊,當孩子們知道是我們兩位主持人要去參訪學校之後,有人竟說「來參訪我們學校的節目主持人,你們是最老最醜的……」哈哈,克襄與我一陣狂笑,也欣然接受。我們倆算是台灣版的花漾爺爺,早已享受敬老票優待了,「最老」沒啥好爭議的,想想我自己都已從職場退休七年了。至於最醜嘛,以小朋友的年老就算色衰的標準,也算是實話。
我倆以退休之身,還能主持公共電視旅遊節目,算是老而彌堅了。這個境遇,孩子們是不會懂得的。這次,我想先說說八百多年前,也是退休境遇的辛棄疾。
淳熙九年(一一八二),四十二歲詩人辛棄疾被罷官,現代人說法:「被退休」。之後,他在江西上饒城外的帶湖隱居,取意「人生在勤,當以力田為先」,自號「稼軒居士」。十四年後,慶元二年(一一九六)夏,因為帶湖居所失火,舉家遷往信州鉛山的瓢泉,繼續隱居、耕作。
五十五歲的他自云:「便此地,結吾盧,待學淵明,更手種,門前五柳。」他真的是陶淵明的粉絲,也在新家門口栽種了五株柳樹。閒雲野鶴的瓢泉生活,他平日遊山逛水,飲酒賦詩。此地日常的恬靜與質樸居民,讓他靈感翻飛,四時風光詩作不斷,遣興抒懷的作品更加悠遠。
歸隱,真是個人生好題材
在瓢泉的住家,設有一處「停雲亭」(這個名字取得真好,形容自己隱居,如同浮雲下錨,與他同住不再流浪)。近六十歲時的他,曾寫下〈賀新郎·甚矣吾衰矣〉以抒發壯志難酬而人卻老去的生命。文章前有一小序,說著:「有一天,我在鉛山縣的住家,獨坐在停雲亭,水聲山色,秀美舒坦。我想『彷彿』(有差不多,學學人家的意思)陶淵明思念親友的心情文字,作有了這闕詞」:
甚矣吾衰矣。
悵平生、交遊零落,只今餘幾。
白髮空垂三千丈,一笑人間萬事。
問何物,能令公喜。
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
情與貌,略相似。
一尊搔首東窗裏。
想淵明,停雲詩就,此時風味。
江左沉酣求名者,豈識濁醪妙理。
回首叫,雲飛風起。
不恨古人吾不見,恨古人不見吾狂耳。
知我者,二三子。
話說陶淵明曾經因為思念親友有了《停雲》詩組,他自己注解「停雲,思親友也。罇湛新醪,園列初榮,願言不從,嘆息彌襟」。陶淵明是魏晉時期的詩人,魏晉距辛棄疾的南宋約有七百五十年之遠,離現代二○二三年則有一千六百五十年之久。他自號「五柳先生」,作品〈桃花源記〉、〈歸去來兮辭〉、〈歸園田居〉等,依舊影響深遠,繼續撫慰現代人疲憊的心靈……。
陶淵明也是第一個大量寫飲酒詩的人,他有著名《飲酒》二十首並序,其中〈飲酒.其五〉有「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字句前後僅僅五十字,精采而且療癒。詩文前段:擺脫塵俗煩擾之後的感受,表現了詩人遠離官場、遠離喧囂的心思;詩文後段則說著,在南山的美好夕陽,和他從中獲得的悠閒自得與田園生活。
話題回到辛棄疾,這闕詞以「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流傳最廣。我在退休後,靜下心,梳理他的字裡行間。
辛棄疾因無物(實指無人)可喜,只好將深情傾注於自然,不僅覺得青山「嫵媚」,而且覺得似乎青山也為他而嫵媚多情了。這與李白〈敬亭獨坐〉「相看兩不厭」有同工之妙,當然我也喜歡李白另一句「孤雲獨去閒」,非常呼應我現在退休後的隱居。
小記者岳珂,紀錄辛棄疾在酒宴拍腿大笑
根據南宋岳珂的文章記載,他說辛棄疾「每逢宴客,必命侍姬歌其所作。特好歌〈賀新郎〉一詞,自誦其警句吟誦:『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又說:『不恨古人吾不見,恨古人不見吾狂耳。』每至此,輒拊髀自笑,顧問坐客何如。」足見辛棄疾對自己這二聯是很自負的,顯然岳珂對此情節是印象深刻的。(注:拊髀就是拍著自己大腿,很有畫面感的動作。)
順便介紹岳珂,他是誰?是岳飛的孫子!父親是岳霖(岳飛三子,岳雲的弟弟)。話說岳珂三十五歲時,一邊讀書一邊整理岳飛的遺文(這是父親未盡的志業),繼續為祖父辨誣。當他四十三歲時,宋理宗諡岳飛「忠武」,再一次平反岳飛的冤死(第一次平反,是宋孝宗的淳熙五年,一一七八,,當年宋孝宗召見岳霖,對著他說「卿家紀律,用兵之法,張、韓遠不及,卿家冤枉,朕悉知之,天下共知之」)。之後岳珂升遷為「大夫司農少卿總領浙西江東財賦」,管理淮東軍馬錢糧,那是從六品的官職。他的故事後話不表。
岳珂出生於一一八三年,卒於一二四三年,享壽六十一歲。
辛棄疾則出生於一一四○年,卒於一二○七年,享壽六十八歲。
兩人年紀差距四十三歲,忘年之交。辛棄疾寫下〈賀新郎〉,正是岳珂十七歲之際。顯然,之後幾次辛棄疾參加酒宴的時候,他總要求歌姬演唱「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這一切,岳珂都看在眼裡。十七歲,太年輕了,可以受邀酒宴?道理簡單,古人十六歲已經成年,再想想「他是岳飛的孫子耶!」哪個南宋的愛國抗金文青、憂國文老不喜歡親近他呢?歌聲裡,年輕的岳珂看著大叔辛棄疾的眼神,那個帶有寂寞的眼神裡,想是也會有「雲,被停住了」的苦悶,會有被投閒置散的委屈吧。
但是年輕的岳珂,可能尚未理解辛棄疾「60 +」歸隱自然之後的心理。此時此刻生活裡「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應該是生命主旋律。
中年後,我創造出自己的「停雲歲月」旅行
二○二一年,《聯合報》「橘世代」記者來電邀約訪談,談中年後旅行時的心境。年輕時與現在有何變化?旅行對我的意義為何?旅行的方式與目標,取捨又是什麼準則?每一次旅行,有無要「完成的儀式」?
年輕時,曾經跟過海外旅行團,一次曼谷,一次伊豆,不是滿意的行程,自忖再也不做這樣的事了,於是有了幾次海外自助旅行(也有多次出差)的經驗。我四十五歲開始書寫,轉行為斜槓文史工作者之後,多了資訊搜集的能力,也多了歲月視野的寬度。從輕旅行、兩天一夜小旅行、主體書寫旅行,甚是海外「一個人的旅行」,堆壘了「文學、哲學、史學」全觀點,於是品味旅行成了「思維認知」,享受邂逅不經意的趣味。
日劇《四重奏》裡有一名言:「人生有三個坡道:上坡道、下坡道、沒想到。」上坡道、下坡道說的是人生的起伏與跌宕。「沒想到」則是失誤或是無法預測,可能思慮不周,可能是計畫趕不上變化,也可能「不期待非直線的結果,就隨興吧」!我向採訪的記者解說「每次旅行,最開心的就是預料之外」,旅行事先要有路線架構,但是細節則不做預測。只要一路上保持好奇、嘗試與思索,總會有「沒想到」的驚喜接二連三。
二○一四年,與女兒在京都「兩個人的旅行」,我倆深入巷弄尋古味,恣意亂逛,不料尋到一座靜謐古宅,正舉辦一位女陶藝家的器皿展,隨興挑選了一只緋紅陶杯,樸拙韻雅,成了我的珍貴收藏,標記那一次父女的旅行。沒預期,沒想到,這才是旅行裡最迷人的變數。
二○一八年,深秋旅行西安,早晨獨步閒逛在大雁塔道路旁,沒想到偶遇一位書法老人,以地面當紙,水為墨,抓著大筆隨興在地磚上書寫唐詩,筆跡行雲飄逸。不幾分鐘,輕風幾陣,水痕消逝無蹤。我看得盡興,這無端端的行雲流水,成了這趟「一個人的旅行」的大驚喜。
二○一九年,為了書寫《哲學樹之旅》,也是一個人的旅行,選擇春分的日子去山東曲阜孔廟文史踏查。沒想到遇上了大成殿舉行春祭,那是網路遍查不到的活動。儀式中,我占了個好位置,記錄著這一次簡樸卻慎重的「快閃祭孔」,那一身穿著大唐紅袍的女佾生,舞姿莊嚴,成了這趟「一個人的旅行」的大驚喜。
中年後,我把「沒想到」當是「哲學機遇」,法國作家米蘭·昆德拉(Milan Kundera)在《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The Unbearable Lightness of Being)說:「機遇,只有機遇才能給我們啟示。那些出自必然的事,可以預期的事,日日重複的事,我總是無言無語。只有機遇,能勸我說話,朗讀出其中含義,就如吉普賽人從沉入杯底的咖啡渣裡讀出幻象。」
關於生命「停雲歲月」的「水聲山色,隱居與旅行之間」,我有幾次與桃花心木的機遇,多了一些生命想法……。
(未完,更多精采內容請見新書)
水聲山色,隱居與旅行之間
二○二二年十一月,「浩克慢遊」走訪太魯閣,不是一般觀光客路線,我們前進到西寶森林小學。學校位於國家公園的深山中,中橫公路過了天祥後再往上走十分鐘,校舍建築是由四座斜角房舍相連,全部通透相連,沒有隔間。四周都是高山,我說這裡是雲住的地方。
唯一座落在國家公園裡的西寶小學創校時,是開鑿中橫公路之際,如果要輸送蔬菜入山太遠了,乾脆在西寶闢地種植,就學的小朋友就是那些墾地種菜的榮民眷屬,加上當地的太魯閣族孩子。隨著歲月更迭,這座在中央山脈深處的小學,因為所在的特殊地理位置與擁有...
推薦序
【詩序】
只要有一隻貓
◎王曙芳(能量心理治療講師、作家)
當你的鼻尖輕觸
牠濡濕的鼻頭
貓的親吻到此為止
貓頭鷹站在樟樹枝
對鵝黃的月亮
呼喚誰:
Hu~Hu~Hu~
悠長的單音劃過夜空
像黑白底片的刮痕
一隻又一隻貓咪
蜷縮在你兩腿之間
低喃愛:
Purrrr~Purrr~ Purrr~
共鳴跌蕩成柔軟的浪
搖晃你入夜的搖籃
幸福被煮開了,沸騰著
一鍋熱稀飯,舀些柴魚鬆
饅頭如果夾蛋一定要撒胡椒
新種的紫藤終於爬上架子
總有一些微不足道的事
守護著你生活的滋味
但是只要有一隻貓依偎著你
你就
哪裡也不能去
哪裡也不想去
你的心被溫柔摩擦
起了毛球
繫在貓的項圈上
鈴鐺的聲音真好聽
守護貓咪的睡眠
是你此刻獨一無二的
幸福任務
【詩序】
原來如此
—為浩一兄新書而寫
◎許悔之(詩人、藝術家、有鹿文化社長)
蚯蚓繼續翻身於土壤
豆花開了
絲瓜累累於棚架
以鋤翻土
四周是早晨的清風與陽光
蟲鳴徬彿從昨夜傳來
疊沓此時之鳥叫
鋤地,剪枝,拔草
耕讀並且思想
打開電腦寫作
字裡行間
乃呼吸和汗
陪伴所愛之人
身旁還有犬貓
傍晚時分
摘了一些九層塔
來炒蛋
時間愈到傍晚
一壺茶
如此清閒自適
時光啊愈到秋天
一棵楓樹
愈是黃金燦爛
你的胸中
任朝陽與霞光
依序放散
所以你慢慢寫了一本書
隱逸之思
無非耕作時
好好鋤地
僅此一念而已
天地大美
乃因造化棄聖絕智
自然,而然
你想說者莫非我之所想
啊心是一方田地
可以種作
時光四季之收成
生生不息的願想
幸福是樂齡者唯一的任務
啊原來
原來如此
【自序】
每一朵玫瑰都有自己的荊棘
一
我以為每個人都是一株好看的玫瑰,飄逸著不同的香氣,只是日子過著過著,我們被自己的、他人的荊棘刺傷了,也不知不覺刺傷了別人。關於「荊棘」的文學象徵:美好與痛苦並存。對於太美好的東西,總有相對應的付出與成本。
年輕時,我為了綻放玫瑰最繽紛的顏色,有了「愈漂亮的東西,愈耐人尋味的念頭」;有了「愈有難度的任務,愈想挑戰完成的勇敢」。對於愛情也是一樣,當你擁抱了最美的那株紅玫瑰,要天堂做什麼?後來,才知道了看似溫柔的玫瑰,往往附有尖銳的棘刺。
中年時,我懂得「戴上璀璨鑽石的手指,也是被玫瑰刺傷的手指」。開始選擇聞著玫瑰花香即可,這個距離剛剛好,有仙香但不會被刺痛。
退休後的樂齡日子,我不再擁抱玫瑰,也不再抹上玫瑰的柔和芳香,只是偶爾在寫詩時,它才會出現身影。每一朵玫瑰,如同我們的生命中,都有自己的荊棘,會刺傷人也會自傷。走過自己的三個生命境界,有了一層一層的理解,這個樂齡階段,我已經戒掉「美好」,「幸福」是唯一的任務。
歲月長河裡,我們都在經歷喜歡與否的事、諸多情緒的事、周旋人際的事……懂得要面對、勉力要學習、明心要放下、選擇要超越……所謂雲淡風輕,平凡自在……我想,幸福都在認同自己不再是一株玫瑰之後,才會擁有。
二
一位海外朋友來信,她說近日參加「大人社團」講堂,聽著關於我的易經課程「樓梯微響.姤卦」的講解,心有戚戚焉。她分享自己與先生的故事,三十年前兩人的戀情公開後,立刻遭遇婆婆的反對。徬徨之中她去卜卦,得了「姤卦」。她說,如今聽著我娓娓解說這姤卦六根爻辭前因後果,像極了自己三十年來的婆媳問題。
聽課之中,她同時思索著三十年來,與婆婆之間的關係,也包含如何跟她互動。如今,多年後的現在,「我也饒了自己,不再想要討好她。我的婚姻很穩固,聆聽之中,我對應著每根爻義,思考著三十年來,我是哪裡做對了?或者做錯了?」
她說:「這是個很奇妙的卦,聽了,心曠神怡。」最後補說:「尋思我如果知道危機來了,因而放棄這段姻緣的話,現在我會走向那一條路?而當時,我選擇了這一條路,因此轉機也來了,我終於變成今天的自己,婆婆變成我的大貴人—磨刀石的貴人。啊!好棒的講解。」
姤卦,是相遇的卦,是人之間的遇合、相處與離散的道理。課堂之中,我說了預見、不見、難見,自然就會見的情境。
我回信謝謝她的分享。信中,我多說了一些卜卦的技術與哲理,也說了卜卦算命裡的「變卦」意義。所謂變卦的爻辭,往往含有易經建議「非常值得前往的方向」,或是告誡卜卦者「未來可能的發展」。「我不知道,當年幫你卜卦的人怎麼跟你解卦或是建議……」不論如何,恭喜她婚姻生活的現狀與自信。
生活中如果遇事了,不去卜卦,不去偷窺「自己的未來」,我以為那也是一種「勇敢」。我會卜卦,但不自卜,以為「人生本來就是摸著石頭過河的」,有些遭遇事過境遷,當我們到了彼岸,才領悟到「原來如此」,這不是很棒嗎?
與婆婆三十年之間,經過梳理後,她說「心曠神怡」,其實就是一路以來「起伏或跌宕,你有觀想與付出,如今『姤道』圓滿地走了一圈,不問對錯」。有些冗長的事件,當情緒淡了,也放過自己了,那些不愉快經歷通過了印證,內心會有舒服喜悅,如釋重負的生命之輕。
最後我回信,人生永遠在輾轉前進之中,總會有「遺憾哲學」。有遺憾是本能,如何讓遺憾減少,則是本事。我們永遠揣測著:如果我當時怎麼樣,現在應該會是這麼樣吧?其實,它(遺憾)才是修練與學習的主題,有時候,我們是來學習錯誤的,然後放過自己。
三
二○二二年底,星期五下午與舊友在大安捷運站附近的PuiBui Café聊天。這樣的單獨深談,沒有時間壓力的機會不多。她開心地說著剛回來的北海道旅行見聞與美食,我笑說你應該趕快追劇《初戀》,愛情故事的場景,就在北海道四季,你看了一定更有感覺。我的話題則是最近「浩克慢遊」的太魯閣之行、鹽埕之行的趣聞。
她點了拿鐵咖啡,我的咖啡是音樂家系列巴哈,甜點則是岩漿起司蛋糕、布朗尼。隱約知道她的身體有點狀況,但是今天氣色很好,臉上掛著甜甜笑意,露出許久不見的小酒窩。我沒詢問她身體近況,彼此只聊著近來的大小事情。
話說三十七歲的王陽明,得罪了大太監劉瑾,被貶謫到了貴州龍場,他當了小小的龍場驛驛丞,那是管理驛政事務的地方基層官員。在此期間他對《大學》的中心思想有了新的領悟:心是萬事萬物的根本,世上的一切都是心的產物。
官場之餘,他寫了《教條示龍場諸生》,史稱「龍場悟道」,那是哲學史上的大事。眾多弟子對於他的「心外無理,心外無物」理論迷惑不解,向王老師請教:「南山裡的花樹,自開自落,與我心有何關係?」他回答說:「爾未看此花時,此花與爾心同歸於寂。爾來看此花時,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便知此花,不在爾的心外。」本來花是花,你是你,可是當你看見了這株花色,你的內心已經不一樣了。
離上次見到舊友已經有一段日子,期間她發生了許多事,我也載浮載沉於工作之海。如王陽明的哲學所言,這次的見面,舊友已經不是上次見面的她,她已經又多看到新的花色。而我則多學習了一些事,我們各自增加了一些花色的觀想。這段沒有謀面期間,彼此離開認知對方的軌道,今天的三個小時天南地北長聊,也多熟悉了彼此這些日子來,各自所遇到新花色的觀點,多了疼惜與歷練。
她的健康令我掛懷,幽微的內心深處有我無法碰觸的一道線。前些日子,我寄出一部分的書稿,試圖向她邀約《原來如此:幸福是樂齡者唯一的任務》的序文。
我們的話題,終於轉到了她所看的書稿,我屏息聆聽她的讀後觀點。她婉謝了我的序文邀稿,她說曾經在哪裡看了一個關於「幸福」的故事,我好奇,請她說說看。
她說:「有一隻小狗問媽媽幸福是什麼?媽媽回答說:『幸褔就是你的尾巴尖。』於是小狗試圖追逐自己的尾巴,轉幾個圈圈後,又累又喘的牠,問說怎麼努力總是搆不著。媽媽說:『你沒必要用力去追逐,只要你抬起頭,往前走,幸褔就會跟著你。』」
我在網路搜尋這個寓言,發現星雲大師說過,幾個作家也寫過。關於幸福,她有自己的見解與行動,每個人也是。咖啡閒聊後,返回台南的高鐵車上,「關於她的生活與健康」,我對她的憂慮與掛念,大大地退後一步,決定逕自讓她「自己往前走」吧。幸福,就在每一個人的尾巴上。她的,我的,都是如此。
四
朋友在line上分享他近日的心得,說前些日子上陽明山花卉中心賞茶花,悵然花況不佳。才想起自家院子的茶花久沒巡查,次日探尋,驚喜開得出色。賞花之後,他想起王陽明晚年時的詩句「拋卻自家無盡藏,沿門持缽效貧兒」。
意思是,明明自家有珍寶而不自知,卻傻傻地像乞丐般到處去尋找……
詩句說得真好,這是退休之後的人們容易明白的真諦。我回信說,這個戚戚焉共鳴,前提是年輕歲月必須曾經逐花尋蜜熱情奔放,之後才能有「回到初心」的悟得。出外賞花,最終回到「自家」,怦然欣喜,原來家花更勝別人家,那是看山是山的新境界。這個感悟,連王陽明也是在晚年才能體會的。想想,如果太年輕就有此感慨,那他太矯情了,如果真有所感,那也是淺嚐新酒與微醺罷了。真正的美酒,永遠需要歲月釀泡,才能醇馥雋永。
這首詩,是王陽明寫的良知詩《詠良知四首示諸生》其中之一,全文是:
無聲無臭獨知時,此是乾坤萬有基。
拋卻自家無盡藏,沿門持缽效貧兒。
《中庸》裡面提到「上天之載,無聲無臭」至矣。無聲無臭,意思是沒有聲音與氣味,比喻湮沒不彰、默默無聞。但是「上天之載,無聲無臭」卻是說上天德性的最高境界,沒有察覺地充斥在我們的四周。
「此是乾坤萬有基」,王陽明說:「所謂人雖不知,而己所獨知者,此正是吾心良知處。」他說明「良知」是宇宙萬有的基礎、宇宙的本源。
「拋卻自家無盡藏,沿門持缽效貧兒」,說盡了年輕、壯年時,拋棄了自己內心中用之不盡、取之不竭的寶藏,卻學乞丐托著空缽挨家挨戶地乞討。王陽明說的是,日子裡,往往我們處在迷失自我的狀態,人的「良知」是內在本有、不假外求的,如果一味地外求(追逐外物),只會令人失去了自己的「本心」,反而活得像個乞丐,無依無附漂泊如萍。
本心,不會失去,只是「一時失去連結」。當樂齡者淡去了江湖倥傯,昔日紅塵已經悄然退場,「本心」會飄然歸來相聚,屆時我們恍然「無聲無臭,原來如此」,生命本來就是要走出去,磕磕碰碰,再走回原點,明白天涼好個秋。
五
山居都蘭三年了,書寫這《原來如此》期間,我屢屢回頭看看自己年輕時、中年時,日子過得匆促、凌亂,有時毫無章法。而今已非退休新鮮人,領悟漸深。觀察著當今50+的人們,覺得他們對於未來初老的路徑,多有了以前我所沒有的深深警戒,比起上一代的初老族,他們的心理建設更早開始形成。我從樂齡大學所開的課程、自主讀書會的閱讀選擇、書市受到關注的議題等等,看到了那些「新橘色世代」人們正在眺望未來的夕陽,動手整理行李。
也發現這一代樂齡者更懂得:理解了生命知識不僅是input也要output。讀了書,聽了講座,再將自己的生活思考轉換輸出。當我們把感想寫下來、講出來,才會創造真實的樂齡成長與轉折,也才會懂得沒有好事占盡的人生,人要懂得看見屬於自己的好。
有時候怎麼過一天,就是怎麼過一生。這是退休後,才漸漸領悟的哲理。我在都蘭的小日子,每天必須起床得早,先餵貓餵狗,否則那群小貓會暴動。然後到菜園澆水,順手修枝,採收蔬果,偶爾還要搶救大貓叼咬的活鳥。得閒時看書、寫書、臨近小村的微旅行;固定幾天上網授課;遠眺太平洋的海色,低頭蹲下來拔去幾株腳底的雜草……都是我的日子。
一位聰明的朋友說,退休多年的他,現在常做自我練習,就是「把每一個瞬間過成良辰,將觸目所及都化為美景」。對於「時間」的定義,他說:「它忽然而至、轟然而逝。」60+,他更加強烈體會:「人生在天地之間,只是突然、竟然、自然而然,不斷地交會交融而已。」
【詩序】
只要有一隻貓
◎王曙芳(能量心理治療講師、作家)
當你的鼻尖輕觸
牠濡濕的鼻頭
貓的親吻到此為止
貓頭鷹站在樟樹枝
對鵝黃的月亮
呼喚誰:
Hu~Hu~Hu~
悠長的單音劃過夜空
像黑白底片的刮痕
一隻又一隻貓咪
蜷縮在你兩腿之間
低喃愛:
Purrrr~Purrr~ Purrr~
共鳴跌蕩成柔軟的浪
搖晃你入夜的搖籃
幸福被煮開了,沸騰著
一鍋熱稀飯,舀些柴魚鬆
饅頭如果夾蛋一定要撒胡椒
新種的紫藤終於爬上架子
總有一些微不足道的事
守護著你生活的滋味
但是只要有一隻貓依偎著你
你就
哪裡也不能去
哪裡也...
目錄
【詩序】 只要有一隻貓 ◎王曙芳
【詩序】 原來如此 ◎許悔之
【自序】 每一朵玫瑰都有自己的荊棘
一、在人生路,偶爾讀首詩吧
二、都蘭山下,停雲歲月
三、水聲山色,隱居與旅行之間
四、心流,修剪水黃皮枝枒
五、常保好奇心,每個人都有魔法
六、幸福,就是你的尾巴尖
七、愛情需要學習,更需要修行
八、悲哀之後,幽默與豁達是解藥
九、那些寂寞美麗的獨立書店,有夢
十、閑情四事,我的幸福任務
十一、及時行樂,因為明日不可盡信
【詩序】 只要有一隻貓 ◎王曙芳
【詩序】 原來如此 ◎許悔之
【自序】 每一朵玫瑰都有自己的荊棘
一、在人生路,偶爾讀首詩吧
二、都蘭山下,停雲歲月
三、水聲山色,隱居與旅行之間
四、心流,修剪水黃皮枝枒
五、常保好奇心,每個人都有魔法
六、幸福,就是你的尾巴尖
七、愛情需要學習,更需要修行
八、悲哀之後,幽默與豁達是解藥
九、那些寂寞美麗的獨立書店,有夢
十、閑情四事,我的幸福任務
十一、及時行樂,因為明日不可盡信
商品資料
出版社:有鹿文化出版日期:2023-06-02ISBN/ISSN:9786267262207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304頁開數:15*21cm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