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腦的能耐,超乎現今人類的想像
釋放大腦超能力,反轉退化老化的生命歷程!在生理大腦之上,有一個靜觀一切的「超腦」存在
它是一個全知的創造者,可以讓大腦做更極致的發揮。
國際權威雙作者,聯手突破人類極限
如何「解鎖」大腦,啟動「超腦」實際解決生活難題,感受生而為人的幸福美好!
你的「超腦」有哪些超能力?
・反轉老化,延長壽命
・主動修復細胞
・強化基因優勢
・修補記憶缺損,避免失智
・強化細胞IQ
・自然戒除上癮症狀
・大幅改善學習效能
・自動過濾負面想法,掃除憂鬱
・排拒環境危險因子
・強化自我療癒,擺脫病痛
【本書簡介】腦神經科學家告訴我們,人類大腦含有大約一千億個神經細胞,形成從一兆到一千兆個稱為突觸的接頭。為了回應周遭環境,這些接頭不斷在重組。這樣驚人的活動量,每天都在你的腦袋裡靜默無聲地運作。
但這些回應多數是出於大腦的自動駕駛模式,只能讓你的表現安份守己,無法突破自我的限制。現在你的意識可以當家作主,升級大腦成為「超腦」。這個超腦可以解決基礎大腦難以解決的人生難題,甚至病痛,提升生命的品質。
學有專精的雙作者,攜手結合最先進的研究與心靈智慧,引導你踏出人類演化的一大步,破除限制大腦潛能的常見迷思,藉此改變你的生命及人生。你將擁有不可思議的自我療癒能力,自然脫離老化、憂鬱、文明病,迎向一個超級人生。
作者簡介:
狄帕克‧喬布拉醫師(Deepak Chopra, M.D.)
「喬布拉基金會」創辦人,「喬布拉健康中心」共同創辦人,世界知名的整合醫學與自我蛻變先驅。名列《世界郵報》與《哈芬登郵報》全球網路調查,世界最具影響力思考家第17名、醫學領域最具影響力思考家第1名。著有《超腦零極限》、《人生成敗的靈性7法》等書,其著作以43種語言流通,包括多本「紐約時報」暢銷書。
魯道夫.譚茲 博士(Rudolph E. Tanzi, Ph.D.)
哈佛大學約瑟夫與蘿絲甘迺迪獎助神經學教授,麻州綜合醫院遺傳學與老化研究部主任。1980年代開始研究神經疾病遺傳學,並分離出第一個阿茲海默症基因,畢生致力於開發治癒阿茲海默症的新療法。學術生涯獲獎無數,曾參與發表逾四百多篇科學研究論文。
譯者簡介:
隋芃
輔仁大學翻譯學研究所畢。從事翻譯十餘年,熱愛閱讀與旅行。相信人類的靈魂只是來地球短暫旅行,有一天,我們終將再相遇。譯作有《源場》、《死過一次才學會愛》、《宇宙從我心中生起》等書。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各界讚譽】
「《超腦零極限》是一本大腦的使用者手冊,立論依據並非過時的資訊,而是世上最先進的研究結果,為讀者提供全新的不同觀點,而且確實有效!從過度肥胖到憂鬱症和焦慮症,能幫助各種類型的自我療癒。請閱讀此書,它一定會改變你的信念、行為與人生。」
──肯恩.威爾伯(Ken Wilber),暢銷書《恩寵與勇氣》作者
「在這本精采的著作中,喬布拉與譚茲清楚說明現代科學界最先進的突破,如何幫助你充分利用神奇的三磅宇宙。」
──拜倫.卡拉蘇醫師(T. Byram Karasu),愛因斯坦醫學院精神病學與行為科學系教授兼系主任
「兩位各有專長的世界級專家生動描繪大腦的精采故事,洗鍊的深知灼見將幫助你的大腦常保年輕。」
──梅默特.奧茲醫師(Mehmet Oz),哥倫比亞大學醫學中心教授兼外科副主任
「狄帕克.喬布拉的每本著作都很精采。這次他與魯道夫.譚茲合著了《超腦零極限》,這本可以輕鬆閱讀的著作一定能幫你發揮最大潛能。」
──賴瑞.金(Larry King),知名電視節目主持人
「《超腦零極限》一書中的故事與科學原理,闡述了內在感知如何讓我們擺脫自動駕駛模式,打開通往新生活的大門。在這樣的新生活裡,我們將與自己和我們身處的廣大世界有更豐富的連結。何不趁現在創造一個更幸福、更有意義的人生?」
──丹尼爾.席格醫師(Daniel J. Siegel),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醫學院第七感研究中心執行長兼教授
「解讀大腦之謎,拆穿最常見的迷思,同時提供有力又實用的做法,幫助讀者找到屬於自己的超級大腦。如果想讓自己最有力的工具保持健康、長壽,發揮最大潛能,一定要看《超腦零極限》。」
──狄恩.歐尼斯醫師(Dean Ornish),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醫學系臨床教授
「驚人巨作……請仔細閱讀,再用全新的超級大腦吸收內容。」
──韋恩.戴爾博士(Wayne W. Dyer),《正能量修成手冊》作者
「整合心智與大腦科學所產生的智慧,喬布拉與譚茲提供了重要而實用的建議,能幫助我們促進幸福,過著更有意義的人生。」
──威廉.摩布利醫師(William Mobley),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阿茲海默症研究中心主任
「尼采說:『人類是唯一需要被鼓勵努力活下去的動物。』精準地點出人不認識自己的神奇,未認知到人本身就是奧祕與奇蹟。兩位各有專精的作者,駕馭豐富的大腦科學新知與靈性洞察智慧,給出了確實可行的應用技巧,足以令人當下活得更好,不愧為一本希望之書。」
──廖閱鵬,美國催眠治療師學會催眠導師
名人推薦:【各界讚譽】
「《超腦零極限》是一本大腦的使用者手冊,立論依據並非過時的資訊,而是世上最先進的研究結果,為讀者提供全新的不同觀點,而且確實有效!從過度肥胖到憂鬱症和焦慮症,能幫助各種類型的自我療癒。請閱讀此書,它一定會改變你的信念、行為與人生。」
──肯恩.威爾伯(Ken Wilber),暢銷書《恩寵與勇氣》作者
「在這本精采的著作中,喬布拉與譚茲清楚說明現代科學界最先進的突破,如何幫助你充分利用神奇的三磅宇宙。」
──拜倫.卡拉蘇醫師(T. Byram Karasu),愛因斯坦醫學院精神病學與行為科學系教授兼...
章節試閱
第一部:突破人類極限
1.零極限,大腦的黃金時代 (節錄)
超級大腦的超級任務:使用大腦的方式決定了你的未來
神經科學的重大突破都指著同一個方向:人類大腦的能耐遠遠超過每個人的想像。事實上,大腦之所以發展受限,是我們自己困住了大腦,而不是大腦本身的生理缺陷,這點與舊觀念完全相反。例如,在我接受醫學與科學訓練時,對於記憶的性質完全無解。當時流行一句話:「我們對記憶的了解程度,就像腦袋裡裝滿了木屑。」幸好後來出現了大腦掃描,讓研究人員可以即時觀察大腦「發亮」的區域,也就是受試者想起特定回憶時神經元放電的區域。或許我們可以這麼說,現在休士頓巨蛋體育館的屋頂換成透明玻璃了。
但記憶依然難以捉摸。記憶不會在腦細胞留下任何生理痕跡,沒有人知道大腦如何儲存記憶。但我們不能因此就為大腦的記憶能力設限。
有個年輕的印度數學天才做了一場示範,她被要求把兩個長達32位數的數字相乘,而且只能用心算。在聽見題目幾秒之後,她給出了一個64或65位數的答案。一般來說,多數人如果只看一眼,平均只能記住六或七位數。哪一種記憶力才算正常?是一般人或這個數學天才?與其說這位數學天才的基因比較好或擁有特殊天賦,不如問自己一個問題:你有沒有訓練大腦的超強記憶力?市面上有訓練記憶力的課程,普通人接受訓練後也可以背誦欽定版《聖經》,他們使用的基因與天賦也是與生俱來的。關鍵就在於:你是如何與大腦建立關係的。只要設立更高的期待,你也可以進入功能更高的境界。
人類大腦最獨特的一點,在於只要它覺得自己可以做到,就一定能做到。當你說:「我的記憶力不比從前了」或「我今天什麼事都記不住」,就等於是在訓練大腦滿足你的負面期待。期待變低,結果自然變差。超級大腦的第一個信條就是:大腦隨時都在偷聽你的想法,而且邊聽邊學習。如果你一心想的是限制,大腦就會受到限制;但倘若你扭轉想法又會如何呢?如果你告訴大腦,說它沒有任何限制又會如何呢?
把大腦想成是一架鋼琴,鋼琴上有完整的琴鍵等你去彈奏。無論是初學者或是魯賓斯坦(Arthur Rubinstein)等世界級的鋼琴大師在琴鍵前坐下,這架鋼琴的構造都是一模一樣的,但是 彈出來的音樂卻有天壤之別。初學者只能讓鋼琴發揮不到一%的能力,而鋼琴大師卻可以把鋼琴發揮到淋漓盡致。
如果沒有這些音樂大師,我們永遠也不知道一架鋼琴能發出這麼美妙的音樂。大腦,也一樣。幸好有大腦功能的研究報告提供了驚人的案例,讓我們得以看見尚未開發的潛能如何從無到有。
這些天才接受大腦的掃描研究,他們的能力顯得更驚人也更為神祕。以挪威的西洋棋天才卡爾森(Magnus Carlsen)為例,他年僅十三歲就贏得西洋棋界的最高頭銜。他曾在一場快棋賽中把 前世界冠軍卡斯帕洛夫(Garry Kasparov)逼到和局。「我既緊張又害怕,」卡爾森回憶道,「否 則一定可以打敗他。」到了這個等級,對弈時必須立刻自動在腦中搜尋記憶中的數千場比賽。
雖然我們都知道大腦裡不是裝滿了木屑,但是一個人要如何在裝滿個別棋步(高達上億種的組合可能)的巨大倉庫裡,抓出對的回憶完全是個謎。卡爾森小時候在電視上示範下棋,他同時與十位對手快棋對弈,而且他還背對著棋盤。也就是說,他必須把十個棋盤都牢牢記住。每個棋盤上都有三十二個棋子,而且每一步都只能思考短短的幾秒,卡爾森展現了記憶力的極限(或只是極限的一小部分)。一般人難以想像的超強記憶力,卡爾森的大腦做來卻不費吹灰之力。他說,記住棋步的感覺再自然不過了。
我們相信每一種偉大的心理成就,都是指引方向的路標。沒有考驗過大腦極限並要求它超越極限之前,你永遠不會知道大腦的能耐。無論你使用大腦的方式多麼沒有效率,有件事是肯定的:使用大腦的方式決定了你的未來。人生是否成功取決於大腦,道理非常簡單:因為所有的經驗都來自大腦。
我們希望超級大腦可以盡量發揮實用功能,因為它能解決基礎大腦難以或無法解決的難題。本書每章結尾都有「超腦的解決方案」,針對人生最常見的挑戰列出許多創新的建議。
第二部:創造實相世界
4.你的大腦,你的世界(節錄)
你的願景決定了你的人生方向,但首先它必須啟動大腦,然後才會有行動、各種可能性、機會、好運氣,以及實現夢想所需要的一切因素。這個過程,就是「創造實相」。
當你閱讀本書的時候,你會發現心智、大腦與身體其實密不可分。生命是一個連續的過程,你把過程掌控得越深入,距離超級大腦的目標就越接近。像魯道夫這樣的研究者在觀察神經可塑性的數據時,可能會對大腦創造新路徑的方式感到驚奇。但是更令人驚奇的,是心智可以創造物質。
這件事正在大腦中發生,而且一秒鐘發生數千次。無論是贏樂透時的興奮感,或是詩人布朗寧(Robert Browning)在聽見歌鶇婉轉啼聲後所感受到的「美妙而無憂無慮的狂喜」,這些經驗都需要靠大腦找到相呼應的生理反應。狂喜需要腦部自然產生的化學物質,就像每個念頭、感受與感官覺知一樣。神經科學已證實了這一點。
我們想要告訴你的是,如何獲得真正的掌控能力,因為「大腦」與「心智」的關係不是前者待在顱腔裡,而後者自由自在地流動。這樣的差異性是人為的,而且會引起誤解。心智與大腦是一體的,而超級大腦的誕生取決於一個控制開關,而你要學的是如何操作這個開關。
真正的力量存在於覺察力那微妙的世界裡。上台領取奧斯卡獎的人通常會說:「這是美夢成真!」夢想很微妙卻充滿了力量。你的願景決定了你的人生方向,但首先它必須啟動大腦,然後才會有行動、各種可能性、機會、好運氣,以及實現夢想所需要的一切因素。我們稱這個過程為「創造實相」。
這是一個持續不斷的過程,雖然科學很關注大腦的產物:突觸、電位與神經化學物質,但這些都只是表面的陳述。現實,來自一個更微妙且無形的層次。
那麼,你如何控制現實的創造呢?以下是一些相關的遊戲規則:
創造實相的規則
☉ 你不是你的大腦。
☉ 你創造出你所看到與感受到的世界。
☉ 感官覺知不是被動的。你不是單純地在接收一個已然定型的既成現實,你更是在形塑它。
☉ 自我覺察力會改變你的認知。
☉ 覺察力越強,你掌控現實的能力就越強。
☉ 覺察力有能力轉變你的世界。
☉ 你的心智與宇宙的創造力是在非常微妙的層次上融合在一起。
我們將會一一說明這些規則。創造實相是一種自然而不費力的過程,卻神奇得令人難以相信。當你在心眼中在某處看見了一朵玫瑰,宇宙也在同一處創造了一顆星星。讓我們告訴你這句不可思議的描述為什麼千真萬確。
你不是你的大腦,你是大腦的主人
創造實相的第一個原則,就是「你不是你的大腦」。我們已經知道,對憂鬱症患者來說,了解這一點至關緊要(其實這對任何一種情感疾患的病人都很重要,例如焦慮症)。當你重感冒時,再怎麼難受你也不會說「我是感冒(I am a cold.)」,你說的是「我得了感冒(I have a cold.)」。但是,憂鬱症患者不會說「我得了憂鬱(I have depression.)」,而是「我很憂鬱(I am depressed.)」。對很多感到憂鬱和焦慮的人來說,「我很」二字變得極為強烈。當你認為自己很憂鬱時,世界會反應出你的感受。你不會因為看見檸檬,就以為自己是黃色的,憂鬱症也同理可證。心智利用大腦創造出了黃色,就像它創造出憂鬱症一樣。從生理學角度來說,心與腦存在著緊密的連結,若你能控制這個連結,就能改變一切。
如果是大腦決定你的身分,「我是一顆黃色檸檬」和「我很憂鬱」,這兩句話同樣合理。那麼,我們要如何分辨兩者之間的差異呢?為什麼你知道自己不是一顆黃色檸檬,但是憂鬱症患者卻痛苦得想要自殺呢?有一部分的差異來自情緒,在此可用生物學來解釋。海馬迴與杏仁核關聯密切,負責管理情緒記憶與恐懼反應。在人類受試者接受功能性核磁共振造影時(fMRI,即時觀察腦部活動的掃描方式),讓他們看恐怖的臉孔,造影結果顯示杏仁核會像耶誕樹一樣閃閃發光。恐懼反應湧入高等腦,高等腦會花一點時間才知道無需對這些可怕的照片感到恐懼。失控的恐懼,就算沒有實際根據,也可能會造成長期的焦慮與憂鬱。
增加神經細胞可以抵銷這種作用。最近的研究指出,海馬迴裡新生的神經細胞能夠抑制杏仁核所誘發的負面情緒。舒緩壓力的活動,例如運動與學習新事物,都會促進神經細胞的生成,並形成新的突觸與神經電路。像這樣的神經可塑性,可以直接調節情緒、預防憂鬱,因此成年人的海馬迴產生新的神經細胞,有助於解決神經化學物質失衡所造成的情感疾患,例如憂鬱症。
在神經科學方面,這還是一個新觀念,但在現實生活中有許多人早已發現慢跑可以讓心情變好。有些研究指出百憂解等抗憂鬱藥物,有部分作用也會促進海馬迴的神經生成(也就是製造新的神經細胞)。
聰明的讀者會說,我們好像在自打嘴巴。如果百憂解會讓心情變好,那麼吃藥刺激大腦出現正面反應有什麼不對?
首先是,藥物無法治癒情感疾患,只能減輕症狀。一旦病人停止服用抗憂鬱藥物或鎮定劑,被壓抑的情感疾患就會復發。其次,所有藥物都有副作用。第三點,藥物的療效會隨著時間減退,所以劑量必須逐漸增加才能達到原本的效果。最後,有研究指出抗憂鬱藥物的療效沒有製造商宣稱得那麼神奇,而且多數的憂鬱症患者透過心理治療也能達到同樣療效。我們的文化把藥丸當法寶,但事實上,聊天談話也可以治療憂鬱症。
實相會隨著大腦的改變而改變。憂鬱症患者不只活在悲傷的情緒裡,也活在一個悲傷的世界裡。陽光染上一層灰色,所有顏色不再明亮;而沒有情感疾患的人,眼中的世界會更生動。紅燈是紅色的,因為大腦說它是紅色的,但在色盲者眼中,紅燈卻是灰色的。糖是甜的,因為大腦說它是甜的,但是對失去味覺的人來說,糖一點也不甜。此外,還有其他更微妙的特質在發揮作用。如果糖會讓你想起你是個糖尿病患者,你對糖的滋味裡會添加個人情緒;如果紅燈讓你想起過去不愉快的車禍經驗,你也會對紅燈添加情緒。
事實上,你所見到的所有現象都是個人化的,外在世界的每一種特質都是由你所創造出來的。你的大腦不是創造者,它只是一個翻譯工具,真正的創造者是心智。
我們需要拿出更多證據,才能說服你現實是由你自己所創造。這是因為世人不知道心智如何與「外面的」世界互動,所以難免心存懷疑。
一切的關鍵,在於神經系統的經驗。人類沒有翅膀,因此無法體會蜂鳥的經驗。蜂鳥的大腦調節出每秒八十下的振翅速度,以及每分鐘超過一千下的心跳,人類無法體會這樣的經驗,你只能看著鳥類世界紀錄大呼驚奇。
為了探索現實世界,神經系統必須隨時監控新的經驗,同時控制身體的其他部位。水鳥天生就會潛水,帝王企鵝可以潛入一五八四呎的深海,德國的遊隼是俯衝速度的紀錄保持者……,鳥類的生理結構可以達到這些極限,關鍵在於牠們的神經系統,而不是翅膀或心臟。鳥類的腦,創造出飛行的實相。
這個論點可以進一步用來了解人類的大腦,因為我們的心智擁有自由意志,而鳥類的覺識(姑且稱之)純粹依靠本能運作。對人類來說,在現實創造上大躍進是有可能的。
但是我們要先指出狄帕克特別強調的一件事:說大腦「創造」念頭、經驗或感覺是不正確的,就像我們不會說收音機創造了莫札特。大腦的角色就像收音機裡的電晶體,它提供了一個傳遞思想的生理結構,就像收音機能讓你聽見音樂一樣。當你看見一朵玫瑰、聞到它的香氣、輕撫它絲絨般的花瓣時,大腦中會出現有關玫瑰的各種關聯,透過fMRI可以觀察到這一切。但是你的大腦並沒有看見、聞到或摸到玫瑰。這些都是經驗,而且是只有你才會有的經驗。這一點很重要,你不只是你的大腦。
一九三○年代有一位腦外科醫學先驅叫潘菲爾(Wilder Penfield),他發現用微弱電力電擊大腦的運動皮質區會使肌肉動起來(後來大量研究以這個結果為基礎開枝散葉,比如電擊記憶中樞能看見清晰的記憶,電擊情緒中樞可以觸發各種感情)。不過,潘菲爾後來發現心智與大腦這兩者的區別才是關鍵。
潘菲爾刺激運動皮質區的局部區域,使病患的手臂突然舉了起來。他問病患發生了什麼事,病患說:「我的手臂舉起來了。」然後潘菲爾請病患舉起另一隻手臂,再問他發生了什麼事,病患會說:「我舉起手臂了。」透過這個簡單又直接的實驗,潘菲爾展示了一個大家都知道的事情:手臂舉起來,跟自己舉起手臂兩者大不同:想要舉起手臂的行動來自心智,而不自覺舉起手臂則來自大腦受到觸發。
這個差異聽起來也許有點雞蛋裡挑骨頭,但是非常重要。對大腦下命令的心智才是真正的創造者,就像收音機播放的音樂是由莫札特創造的一樣。你並非被動地接受外面世界的一切,而是扮演主動創造的角色。如此一來,你才能真正地開始學習創造實相。
創造力是創造新事物的基礎。畢卡索經常把左右臉畫在同一側,與人臉一點都不像,因此有些人認為畢卡索畫錯了。還有個笑話說,有個一年級老師帶學生去現代美術館參觀,他們站在一幅抽象畫前面,老師說:「這應該是一匹馬。」站在最後面的小男生大聲說:「那牠為什麼不像馬?」
抽象畫「犯錯」是為了創造新事物,而畢卡索用全新的方式觀察人臉。因為認知可以不斷地適應新環境,如果你能給畢卡索一個機會,這樣的你也許能扭曲自己的視覺,用非比尋常的方式觀察人臉。出現不安的情緒時,你可能會哈哈大笑或緊張發抖,或覺得畢卡索的抽象風格很美。新的方式刺激你,而你會成為它的一部分。大腦允許每個人創造新事物。如果大腦是一台電腦,它會儲存資訊、用不同的方式整理資訊,並且用飛快的速度加以計算。
但創造力不僅於此。創造力把生活中的原料變成全新的面貌,而且是前所未見的面貌。如果你連續五天晚餐都吃微波食品,你可能會覺得很膩、會抱怨、會懷疑生活為什麼一成不變。但是,你也可以選擇改變。此時此刻你正在拼湊自己的世界,就像玩拼圖一樣,每片拼圖都由你掌控。
創新──如何改變你的認知
☉ 為自己的經驗負責。
☉ 對固定反應心存懷疑,無論是自己的或別人的反應。
☉ 挑戰老舊的制約,它會帶出無意識的行為。
☉ 注意自己的情緒與情緒從哪裡來。
☉ 檢視你的核心信念。把它們攤在陽光下看清楚,丟棄會讓你卡住的信念。
☉ 問問自己排斥現實的哪個部分。隨時徵詢周遭人的觀點,並尊重對方對當下情況的理解。
☉ 發揮同理心,透過別人的觀點來體驗世界。
這些要點都以自我覺察為中心。在你做任何事的時候:吃早餐、做愛、思考宇宙、創作流行歌曲……,你的心智只可能處於以下三種狀態的其中一種:無意識的、有覺察的與有自我覺察的。處於無意識時,心智是被動接收來自外在世界源源不絕的資訊,反應最小且毫無創造力。處於覺察狀態時,你會注意到來自外在世界的輸入資訊,你會挑選、決定、分類、處理,選擇接受和拒絕哪些資訊。處於自我覺察狀態時,你會反省你在做什麼,問自己:「這對我有何意義?」這三種狀態無時無刻都同時存在。我們不知道蜂鳥是否也如此,當心跳每分鐘超過一千下時,牠會不會想:「我累嗎?」這是一個出於自我覺察的問題。或是牠會想:「我的心臟真的跳得非常非常快嗎?」這是一個單純的覺察問題。在不知道答案的情況下,我們暫且假設蜂鳥沒有自我覺察力,甚至沒有覺察力。牠的一生可能都在無意識的狀態中度過。
(略)
第一部:突破人類極限
1.零極限,大腦的黃金時代 (節錄)
超級大腦的超級任務:使用大腦的方式決定了你的未來
神經科學的重大突破都指著同一個方向:人類大腦的能耐遠遠超過每個人的想像。事實上,大腦之所以發展受限,是我們自己困住了大腦,而不是大腦本身的生理缺陷,這點與舊觀念完全相反。例如,在我接受醫學與科學訓練時,對於記憶的性質完全無解。當時流行一句話:「我們對記憶的了解程度,就像腦袋裡裝滿了木屑。」幸好後來出現了大腦掃描,讓研究人員可以即時觀察大腦「發亮」的區域,也就是受試者想起特定回憶時神經元...
作者序
心智是騎士,大腦是馬,而握著疆繩的是你(節錄)
如果你凡事只用有形證據來測量,世界上有太多無形的東西會被你忽視,比如愛與同情心。完成這本書之後,我終於理解:對再平凡不過的生活來說,上帝並非奢侈的存在或附加的存在。在宗教組織之外(雖然已有許多人摒棄了宗教),人們需要意識做為源頭。
如果什麼都沒有,我們將會像第一部《超人》裡的女主角露易絲.連恩一樣,從摩天大樓頂端被拋下來,一路往地面墜落。看見她墜樓的克拉克.肯特衝進電話亭,第一次換上他的超人裝。他一飛沖天接住露易絲,說道:「別擔心,小姐,我接住妳了。」露易絲害怕地睜大眼睛,她大叫:「那誰來接住你?」
同樣的問題也適用於意識。它需要某樣東西或某個人的支持,而這個某人就是無限的意識,我們一向稱它為「上帝」。如果沒有上帝,祂就必須被創造出來。為什麼?請仔細想想「大腦第一」的理論,倘若意識真的像這個理論的擁護者所說的只是源自大腦裡的化學交互作用,所以我們根本不需要上帝,原子跟分子自己就能把心智照顧好。
但是我們的論點是大腦不可能創造意識。從來沒有人能證實有一種神奇的力量,可以讓鹽、葡萄糖、鉀和水學會思考。現代人覺得古人崇拜樹靈、山神、圖騰等神靈是原始、民智未開的表現;沒錯,我們的祖先認為凡是物體都有心智,但神經科學宣稱思想來自大腦的化學物質,這不也是一種萬物有靈論嗎?
事實恰恰相反,是意識(心智的無形代理人)創造了大腦,而且打從第一個能感知這個世界的生物出現以來,一直都是意識在支配大腦。隨著意識的演化,它會調整大腦來配合它的目的,因為大腦是心智唯一的有形代理人。
用這種方式扭轉神經科學的見解,一開始當然會令人震驚,但是這麼做能讓上帝重生(當然上帝從未死去)。請你暫時放下你對上帝原本的想像,然後想像一個所有特質跟你一模一樣的心智。它會思考,會創造;它喜歡各種新的可能性;它能愛也懂得愛,而且它最愛的就是生命本身。這就是上帝的心智。這個心智之所以具有爭議性,是因為它沒有固定的位置。它跨越所有疆界,無邊無際。它無所不在,超越過去、現在和未來。每一個靈性傳統都認為這就是上帝。然而,這樣的觀念已隨著時間消逝,現在我們把上帝當成信仰,而非一個本該如此的事實。
心智一直都在,而且瀰漫了整個宇宙。如果這個想法太難接受,那就想想中世紀用天然磁石來航海的人:磁石吊在線上,指著北方,是原始的指南針。如果你告訴那時候的航海員磁力無所不在,不是只存在一顆石頭裡,他會相信你嗎?
今天我們假設每個人都有心智,它就像握著磁石的航海員一樣緊握著一片珍貴的意識。但事實上,我們共享著同一個心智,雖然它存在於每一個小小的人類身上,卻沒有失去無邊無際的狀態。
我們與自己的想法和渴望緊密相依,所以才會常把「我的心意」(my mind)掛在嘴邊。但意識可能是一種場域,就像電磁場一樣,蔓延全宇宙。這些電子訊號滲透進大腦,但是我們不會說「我的電力」,而是說「我的心意」。量子物理學的先驅歐文.薛丁格(Erwin Schrödinger)曾在不同的場合針對這個議題直接發表看法,以下是其中三個:
「分割或增加意識毫無意義。」
「事實上,只有一個心智。」
「意識是沒有複數狀態的單一存在。」
如果你覺得這聽起來還是太抽象,可以想想雖然我們為了方便而把空間跟時間切割成小段,但其實宇宙只有單一的空間和時間。
總有一天科學會追上這些議題。這是無可避免的,因為事情已經起了頭。丟一顆石頭到池塘裡,沒人知道漣漪會擴散到多遠。一個多世紀前推動量子革命的馬克斯.普朗克(Max Planck),曾說過一句奇妙又神祕的話:「宇宙早已知道我們即將到來。」心智場至少跟宇宙一樣年代古老,而人類大腦卻是演化的產物。大腦接下來將會如何演化?沒有人知道,但是我願意相信下一步就是大躍進,好讓我們都能接受源自古梵文的一個詞:Aham Brahmasmi,意思是「我是宇宙」。這看起來像是跳回到過去,但是吠陀先知的這句話出自一個更高層次的覺察力。無論經過多少時間,「我是誰?」都是一個亙古不變的大哉問。如果現代人能追上古老的智慧,必能造成驚人的結果。有何不可呢?
無論是佛陀、耶穌、聖哲或開悟的印度智者,他們的大腦都已到達一個高度,足以啟發好幾世紀的人類。但是從生物學的角度來看,他們的大腦跟現在任何一個健康的成年人毫無二致。佛陀的大腦跟隨心智的引導,這就是為什麼每個偉大的靈性導師都宣稱任何人都能完成他們走過的旅程。問題在於你是否願意跨出第一步,並留意大腦接收到的微妙訊號。既然我們的大腦已經調諧到量子的層次,當然能接收到宇宙的任何訊息。所以,上帝並未偏心偉大的聖徒、賢者與先知,他們只是比你我更勇敢,大膽跟隨引領他們找到覺察力源頭的線索。
如果過去那些受到啟迪的智者精通科學語言,他們可能會說:「宇宙是一個不停流動著、不可分割的整體。」當然這句話不是古代聖哲說的,而是出自一位有遠見的英格蘭物理學家大衛.波姆(David Bohm)。這句話的意思等同於「你不可能踏進同一條河的同一個地方兩次」。神祕的謎團搖身一變,成為科學上的假設。
我是一個樂觀的人,我希望能在十年後看見意識被科學全面的接受。把我們困在凡塵俗世裡的障礙,是我們自己製造出來的。有些障礙把世界區分成「裡面」跟「外面」;有些障礙把人類心智獨立出來,視為宇宙獨一無二的產物,並認為若少了人類心智,宇宙就沒有了智慧──這就是現行宇宙論的主張。然而,思辨的火花讓越來越多的宇宙學家開始大膽探索新方向,這個新方向是:宇宙擁有智慧、創造力及自我覺察力。這樣的宇宙的確會知道我們即將到來。
本書觸及了許多困難的觀念。不過,有一個觀念是其他觀念的基礎,那就是:創造實相是每個人的任務。這個世界沒有真實的樣貌,也不可能永遠固定不變。實相會不斷演化(謝天謝地),最大的線索就在你的大腦裡。實相一個接一個被裝進大腦裡,爬蟲腦的實相還在我們的大腦裡,但是透過演化,它被納入更高階的實相中,每一個實相都對應到一個新的生理結構。
此時此刻,每一個人的大腦都映照出自己的實相。你的心智是騎士,你的大腦是馬。騎過馬的人都知道馬會畏怯,會抗拒轡頭,會害怕,會停下來吃路邊的青草,或是快速衝回家。騎士緊緊抓牢韁繩,但是大部分時候情況都在他的掌控之中。當原本的印記、衝動、驅動力和習慣想要反客為主時,就會出現這些插曲,這時候我們會緊緊抓住大腦的韁繩。馬兒再怎麼橫衝直撞,瘋狂的程度都比不上大腦。藥物上癮、精神分裂症與許多其他病症的生理偏差,都是不爭的事實。
然而多數時候,主控權都在心智手裡。我們一直都握有意識的控制權。大腦一旦受到啟發,潛力無窮無盡。如果有人因為不相信有超級大腦而背棄它,那就太可笑了,原因是:如果你能看見自己尚未開發的潛力,就會明白你已經擁有了一顆超級大腦。
狄帕克.喬布拉(Deepak Chopra)
心智是騎士,大腦是馬,而握著疆繩的是你(節錄)
如果你凡事只用有形證據來測量,世界上有太多無形的東西會被你忽視,比如愛與同情心。完成這本書之後,我終於理解:對再平凡不過的生活來說,上帝並非奢侈的存在或附加的存在。在宗教組織之外(雖然已有許多人摒棄了宗教),人們需要意識做為源頭。
如果什麼都沒有,我們將會像第一部《超人》裡的女主角露易絲.連恩一樣,從摩天大樓頂端被拋下來,一路往地面墜落。看見她墜樓的克拉克.肯特衝進電話亭,第一次換上他的超人裝。他一飛沖天接住露易絲,說道:「別擔心,小姐,我接住妳了...
目錄
【作者序】心智是騎士,大腦是馬,而握著疆繩的是你 狄帕克‧喬布拉
【作者序】支配大腦,就能支配你的現實 魯道夫.譚茲
第一部:突破人類極限
1.零極限,大腦的黃金時代
2.強者恆強,打破大腦的五大迷思
3.超腦的各路英雄
第二部:創造實相世界
4.你的大腦,你的世界
5.無限升級,你的大腦正在演化
6.情緒腦:處理情緒與記憶的中樞
7.從智能到直覺
8.尋找永恆的幸福
第三部:啟動超級大腦
9.訓練大腦對抗老化
10.在終點之前,開發大腦之旅
11.真實的錯覺
【超腦的解決方案索引】
超腦解方1:記憶力衰退
超腦解方2:憂鬱症
超腦解方3:肥胖
超腦解方4:焦慮
超腦解方5:個人危機
超腦解方6:找出你的個人力量
超腦解方7:自我療癒
超腦解方8:壽命最大化
超腦解方9:找到神
超腦解方10:幸福感
【作者序】心智是騎士,大腦是馬,而握著疆繩的是你 狄帕克‧喬布拉
【作者序】支配大腦,就能支配你的現實 魯道夫.譚茲
第一部:突破人類極限
1.零極限,大腦的黃金時代
2.強者恆強,打破大腦的五大迷思
3.超腦的各路英雄
第二部:創造實相世界
4.你的大腦,你的世界
5.無限升級,你的大腦正在演化
6.情緒腦:處理情緒與記憶的中樞
7.從智能到直覺
8.尋找永恆的幸福
第三部:啟動超級大腦
9.訓練大腦對抗老化
10.在終點之前,開發大腦之旅
11.真實的錯覺
【超腦的解決方案索引...
商品資料
出版社:橡實文化出版日期:2023-07-05ISBN/ISSN:9786267313183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288頁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