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民主憲法、起草獨立宣言、宣導現代經濟……
立下不朽功勳的偉人,以服務國家為己任!
「世界不會注意或長久記憶,我們在這裡所說的,
但永遠不會忘記他們在此所做的。
我們生者,更是應該奉獻我們自己,
去繼續他們取得了壯麗的進展卻尚待完成的工作。」
【班傑明・富蘭克林(Benjamin Franklin)】
▎一名堅持為國家效勞的「印刷工」
18世紀美國的實業家、科學家、思想家和外交家,資本主義精神最完美的代表,他一生最真實的寫照是他自己所說過的一句話「誠實和勤勉。應該成為你永久的伴侶。」除了這些,他還是一位傑出的社會活動家。他一生用了不少時間去從事社會活動。富蘭克林特別重視教育,他興辦圖書館、組織和創立多個協會都是為了提高各階層人的文化素養。
「我不會說任何人的壞話,即使在真理問題上;相反的如果我聽說別人有錯我也會原諒他,我會在適當的場合說每一個人的好話。」
──班傑明・富蘭克林
【約翰・昆西・亞當斯(John Quincy Adams)】
▎以謙虛無畏的信心爭取掌握自己的命運,和國家未來的前程
美國歷史上第一位繼其父親之後成為總統的總統,他二十歲就成了有名的外交官,曾出使歐洲多年,熟悉歐洲事務。西元1817年門羅總統上臺以後,亞當斯被任命為國務卿,任職八年,曾協助起草《門羅宣言》,解決與英國的許多糾紛,從西班牙手中取得佛羅里達,因此,被認為是美國歷史上「最有成就的國務卿之一」,西元1825年亞當斯當選總統。
【亞伯拉罕・林肯(Abraham Lincoln)】
▎南北戰爭中堅守立場、廢除奴隸制、擁護自由民主
亞伯拉罕・林肯是美國南北戰爭時期的總統,為廢除奴隸制建立了不朽功勳,是美國人民心目中最偉大的人物之一。馬克思曾高度評價林肯:「他是一個不會被困難所嚇倒,不會為成功所迷惑的人,他不屈不撓地邁向自己的偉大目標,而從不輕舉妄動,他穩步向前,而從不倒退……總之。他是一位達到了偉大境界而仍然保持自己優良品格的罕有人物」。
「光榮的死者,已經竭盡他們最高的忠誠,我們應該在這事業上更加忠誠。我們在這裡下定決心,那些死難者不會白白犧牲;我們的國家將在上帝的護佑下獲得自由的新生;我們民有、民治、民享的政府也將永世長存。」──亞伯拉罕・林肯
【本書特色】:
本書收錄歷史上12位偉大的政治家,他們維持國家統一、擁護民主自由、促進獨立,對於引領國家進步有巨大的貢獻,也都因此留名青史。本書透過回顧這些政治家在各自生涯中遭遇的挫折及一生的際遇,一窺偉人如何在艱苦的逆境中成就自我、彰顯價值,並以自身影響力成為後人景仰的人生楷模。
作者簡介:
阿爾伯特‧格林‧哈伯德(Elbert Green Hubbard,1856-1915),美國作家、出版商、藝術家和哲學家。工藝美術運動頗具影響力的人物。
王瀠萱,專職譯者。
章節試閱
第一章 喬治・華盛頓
George Washington,西元1732~1799,美國第一任總統,華盛頓這樣德才兼備的人對美國人民是幸運的。翻開南美和非洲各國的歷史。我們可以看到即使是一個以民主憲法開始的新國家,墮落成為軍事專制國家也是易如反掌。華盛頓是一位堅定的領導者,他保持了國家的統一。但卻無永遠把持政權的野心,既不想做國王,又不想當獨裁者。他開創了主動讓權的先例——一個至今美國仍然奉行的先例。
他留下了公平的聲譽,因為那曾經是他的個性……在這個悲傷的時刻,我敢冒昧地斷言,對於他的離去,沒有人比我更加感到遺憾,因為沒有人比我更加了解他的價值……雖然我可以得到這樣的自我安慰,就是他在世時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尊重,因此他的離去也讓人倍加感到惋惜。
——喬治・華盛頓
迪安・史坦利說所有古代神話中的神仙都曾經是人,他認為由人到神的進化是這樣的:普通人變成英雄,英雄再變得半神半人,最後,半神半人再演變成神。人是透過一個緩慢的過程,擺脫了人類普遍的缺陷和弱點,然後便具有了神的特質,宣布脫離人類,消失於天上。
格林奧夫把華盛頓的塑像放在面對主神殿的地方,好像有意無意地詔告人們:人是可以變成神的。
然而人類已經達成這樣的共識:「我只是人。」不再成為道歉時的藉口,我們人類逐漸了解了神的世界。
宙斯讓我們覺得害怕,但對華盛頓,我們卻致以崇高的敬意。那些離我們遙遠的東西不屬於我們:我們不能愛一個神,但我們可以愛一個人。我們了解華盛頓就像我們可以了解任何一個人一樣。我們非常了解他,比和他住在一個王室的人更了解他。我們有他的日記:《我在哪裡以及怎樣度過時光》;我們有他的遊記,有他的帳簿(再也沒有哪個會計比他更辛苦了);我們珍藏了他的信件,還有他寫給別人的成千上萬信件的草稿——這些所有的原件都已丟失或被毀壞了。
根據我們的這些珍藏,結合當代歷史,我們可以得出結論:他是一個人——一個了不起的人。從他的帳簿裡,我們知道他經常施贈財物於他人,他借給那些沒有指望還錢的人上千美元;在他親手撰寫的最後的遺囑中,他取消了這些債務,並將遺產贈予許多親戚;他釋放了奴隸,並承擔起對於僕人的應盡的責任。他是一個真真切切的人,他是一個人,因為他有胃口,有野心,有人的欲望。藝術家斯圖爾特說過:「他的所有的特點都表明他有最強烈的、最難以控制的熱情,如果他出生在森林裡,他必定是那原始部落中最兇猛的人。」
他一直控制自己的脾氣,就像守衛一座休眠火山,直到他讓自己習慣於溫文爾雅、慷慨大方、神采奕奕,而且簡單真實;在所有這些的背後,我們可以感受到他那堅定不移、始終不渝的決心。
所以,我們這篇文章不是為了表現華盛頓的超人特性,或者華盛頓的與眾不同,而是讓大家了解一個有抱負、有恐懼、有希望,也曾愛過,並勇敢地死去的普通的人。
第一位為喬治・華盛頓寫傳記的作者是威廉姆斯教士。如果你擁有一本威廉姆斯的《華盛頓的一生》,你最好用軟皮紙把它包起來,留給你的子孫,因為說不定以後會升值。威廉姆斯的這本書被印刷了55次,其受歡迎的程度在當時無人能及。在美國文學史上,威廉姆斯是占第一位的。我們感謝他給我們介紹了短柄斧的傳說,一匹小馬在路上受傷而且死去的故事,以及華盛頓青年時期的一些浪漫事蹟。威廉姆斯的文學體裁善於揭示虛偽的邪惡本質,在當時假日學校的課本中掀起了高潮。他搜集了所有的「勵志小故事」,並套上華盛頓的名字,還聲稱是為「年輕人的改良」所寫的,似乎表示年輕的時候我們應該小心地隱藏真實。即使華盛頓可能從未說過謊,但威廉姆斯似乎也沒有因為杜撰華盛頓的小段子而失去什麼。
透過大量愚蠢的說教,他埋藏了真實的華盛頓,描寫的抑或一個自負的、無用的年輕人,抑或杜莎夫人用臘像塑成的全副武裝的將軍。
值得高興的是,我們現在所處的時代不再視威廉姆斯和艾博特這類作家為最終權威了。不是我們拋棄他們,但是,我們更願意保留像塞謬爾・派比斯這樣的為我們的民族帶來歡樂精神的作家。
在過去的日子裡,為了證明華盛頓的「貴族血統」,人們付出了過多的努力——彷彿人的與生俱來的高尚需要一個理由——儘管後來各入殊途,但我們都是上帝的兒子。
貝克的「貴族名冊」也沒有發生任何影響,經過這些年的仔細地、公平地、耐心地考究為華盛頓找到的也只是普通人的血統。
華盛頓自己說他的祖輩的歷史「只是一段很短的時間,是什麼血統,說真的,我不是很在乎。」
他有一張藏書標籤,在他的四輪馬車門上還有一枚盾形徽章。牧師威廉姆斯先生這樣描述華盛頓的藏書標籤:「銀色的,中間有兩條槓,第二條槓上有三條鯔魚。頂上有一隻展翅的烏鴉,背面有簽名,可能是公爵的象徵。」
瑪麗・貝爾是奧古斯汀・華盛頓的第二任妻子。在奧古斯汀・華盛頓的遺囑裡,這位好男人把他的這次婚姻比作「我的第二次投機」。遺憾的是,他在有生之年都不知道他的這次投機讓整個美國成為了他的債務人。他們的結合對於二婚的人是一個很好的例證。他們一共有四個孩子,當瑪麗・貝爾接管這個家的時候,老大已經成年了。她那時候27歲,丈夫比她大10歲。他們於西元1731年3月16日結婚,並在次年2月22日生下了一個男孩,取名叫喬治。
華盛頓一家是平凡、勤勞的貧農。他們住在一座小房子裡,樓下有三間房間,還有一間閣樓,孩子們在閣樓裡睡覺,如果起床時身子直起得太快了頭就會被撞到。
華盛頓的優良特質是繼承自貝爾家庭,而不是華盛頓家族。喬治遺傳了他媽媽健康的體魄,以及來自她內心深處的斯巴達人的美好品德。不論是個人特質,還是精神特徵,他都像極了他的母親。貝爾一共生了六個小孩,但是其他五個都不如頭一個那麼成功。
我前面已經提到過「斯巴達」。對於孩子們來說,母親並不是軟弱的、多愁善感的。身為一個生活在先驅時代的女人,做飯、紡織、縫補、清洗、做衣服,以及照顧一大家子的生活都是由她一個人承擔。瑪麗・華盛頓的孩子們很聽她的話,她跟他們說什麼事情總要打破沙鍋問到底——而且可能同樣的事情父親也要講一遍。
女孩子穿棉毛織品裙子,男孩子則穿燕尾西服,到了冬天還有帽子和靴子。如果天氣非常冷的話,西服也只是簡單的重複——男孩子穿兩條或三條褲子。
每天早上就是母親第一個起床,而晚上最後一個睡覺。如果哪個孩子睡覺時踢開了被子,或是咳嗽了一聲,她就會爬起來照顧他。不管誰生病了,她不但要照顧他,還要陪著他度過漫漫長夜。
我曾經觀察過以色列的這種堅強的母親,她們願意為了別人獻出自己的一切,只有靠斥責別人來發洩她們的過度疲勞,而我認為,我們應該很樂意賦予她們這樣的特權。華盛頓的母親常常責怪和抱怨她的出生日期。她用抽煙來尋求慰藉。這讓我想起了有位知名的精神病專家最近說過,如果女人適度地抽煙,疲乏的神經可以得到暫時歇息,但緊張的情緒將會是個奢侈的未知數。
華盛頓的所有的勤勉、節儉、和誠實的傳統美德都是受了這位優秀母親的諄諄教誨,她的堅強無疑在兒子的腦海中形成了難以磨滅的印象。
瑪麗・華盛頓對喬治的判斷持懷疑態度,她從來沒把他當一個成年人看待。在她的眼裡,喬治還只是一個孩子。因此,她有時會喝斥喬治,或者批評他的某些行為,這樣使得喬治心裡很不舒服。在革命戰爭期間,她時刻關注喬治的作戰紀錄:喬治打了勝仗的時候,她也只是笑一笑,說一些「我是這樣教你的」之類的話,然後去塞她的煙管;當喬治被擊退的時候,她從不打擊他,她預言說喬治會當上總統,並且認為「他會比別人都做得好」。
母親曾經跟喬治抱怨過她在腓烈德利斯堡的房子;他寫信過去答覆說,她的生活習慣不適合住在摩弗農(譯者注釋:華盛頓住的房子),語氣溫和,簡單明瞭。關於這一點,母親回答說她從來沒有期望或打算住到摩弗農去,並且不管有多急切,她也不會。在她的本性裡有一種優良的堅韌的特質,她對於兒子的成就並不表現出外在的喜悅,但是我們有足夠的證據證明她把自己的一生都繫在了兒子身上。
華盛頓很關心他母親的需求,為她提供任何她需要的東西,並且她通常不知道來歷;無論如何她都接受了一切她應得的東西,她那帶點幽默的包容力是非常好的。
華盛頓啟程去紐約任職總統的時候,他停下來去看了母親。為了這次見面,母親戴了一頂新的白色鴨舌帽,繫了一條乾淨的圍裙。一位鄰居大媽表示很驚訝,因為他們之前想像「這個了不起的夥計將會帶來一點小意外」。這是母親和兒子是最後一次見面。當時母親83歲,「她的孩子」55歲。那之後不久,母親就去世了。
第一章 喬治・華盛頓
George Washington,西元1732~1799,美國第一任總統,華盛頓這樣德才兼備的人對美國人民是幸運的。翻開南美和非洲各國的歷史。我們可以看到即使是一個以民主憲法開始的新國家,墮落成為軍事專制國家也是易如反掌。華盛頓是一位堅定的領導者,他保持了國家的統一。但卻無永遠把持政權的野心,既不想做國王,又不想當獨裁者。他開創了主動讓權的先例——一個至今美國仍然奉行的先例。
他留下了公平的聲譽,因為那曾經是他的個性……在這個悲傷的時刻,我敢冒昧地斷言,對於他的離去,沒有人比我更加感到遺憾,...
推薦序
出版者言
阿爾伯特.哈伯德已經去世,或許我們應該說,他順著他那偉大的小旅程走向了來世。然而他的智慧已在這個時代扎根、成長,永遠鮮活,為後人銘記。
為了使今天這些阿爾伯特.哈伯德的經典之作能夠面世,我們已準備了十四年。從1894年,《拜訪世界名人之旅》(Little Journeys to the Homes of the Great)這套叢書開始寫作起,這十四年來的每個月,我們都把這些令人景仰的文字奉獻給世界,從無間斷。這些珍寶般的文字已被奉為經典,並將永世流傳。累積下來,共有一百八十篇,帶領我們造訪那些變革了時代、創造了帝國甚至打下文明烙印的人類傑出者。透過哈伯德,這些不朽的豐功偉績和燦爛思想展示在我們面前,並且將在未來世紀中不斷迴響。
普魯塔克(Plutarch)曾為希臘與羅馬名人作傳,寫下了四十六部作品,哈伯德的系列作品同樣是關於偉人們,在這個領域,他們倆都取得了無人能及的成就。這些偉大的作品,在現代文明第一縷曙光出現在地平線之前,就已奉獻給了世人。普魯塔克用一個微小的瞬間、一個簡單的詞語,或是一個無傷大雅的俏皮話,就揭示了他筆下傳主的功過是非,古典著作中沒有哪一本可以如此穿越時空,來到我們身邊,也沒有哪一本給予世界領袖人物如此重大的影響。誰能夠數清楚,有多少傳記是以這樣的方式開頭:「在他年輕時,我們的主人公總是閱讀普魯塔克的《希臘羅馬名人傳》……」愛默生曾說:「所有的歷史都很容易被分解為一些勇敢堅定、熱誠認真的人物的傳記。」他在說這句話的時候一定想到了普魯塔克的傳記──它塑造了二十世紀這些偉人。
普魯塔克生活在聖保羅時期,他記載了早期的希臘人與羅馬人。兩千年後,哈伯德出現了,他的作品宛如一座直通古雅典的橋梁,把伯里克里斯(Pericles)的黃金時代與愛迪生的美國時代連接起來。他運用他的生花妙筆,造訪了諸多已逝的大師,並激發出如泉湧般的靈感。
休.查莫斯曾經評論道,若他要做一本關於美國的藍皮書,他可能會把阿爾伯特.哈伯德的著作表印刷出來即可。無論我們是否贊同這個權威的觀點,但這位不朽的人物在他的一生中,與任何其他美國作家相比,他那枝奇妙的筆,確實激勵了更多的出類拔萃的心靈。優秀的作家研究揣摩哈伯德的風格技巧:無數人在疲憊的工作之餘,打開他的書,尋覓智慧的火花。說實在的,此君揮舞著他的筆,如同天使揮舞著神杖。
他不僅作為一名作家顯示出讓我們讚嘆景仰的才華,在其他領域也非常出色。他一手創立的羅伊克洛夫特連鎖店,反映了美國最有能力、最敏銳的商人所能達到的成就與聲望。整個行業都將看到,哈伯德身為創立者,為羅伊克洛夫特帶來了高度原則性與系統性,從而具備了強大的實用性。這不僅能從書籍印刷中體現,更能從他傾注了心血的平臺上體現。在此,我敢說,身為一位公共演說家,他比其他同行吸引了更多的聽眾,鼓舞了更多的人。有人曾驚訝地問,這個非凡的人,從哪裡得到這麼多靈感,來完成他偉大的著作?這裡面沒有祕密。它源自他對那些卓越前人的崇敬與追隨。並且,和普魯塔克一樣,這些小傳記是作者的一樁個人收益,是他對激發出這些作品的高尚情操與靈感的一個總結。
隨著哈伯德令人悲傷的去世,東奧若拉區宣布《腓力斯人》雜誌停刊。哈伯德已經離去,踏上了長長的旅程,也許他也需要他的《腓力斯人》伴隨他同行。再說,還有誰能接過他的筆呢?這種告別,也算晚輩對長輩最好的紀念吧。
同樣的熱忱,也促使了羅伊克洛夫特成員發行了《拜訪世界名人之旅》的紀念版。再沒有更好的方法可以貼切地表達他們對這位創立者的追思,因為這套書對他的智慧成型,有著無與倫比的影響力。如果他能回眸一看的話,必會為此點頭稱許。若需要建一座紀念館的話,不妨讓這套書造福人類吧,他一定會非常樂意與我們分享,因為,正是同樣的歷程,激發了他的靈感。
出版者言
阿爾伯特.哈伯德已經去世,或許我們應該說,他順著他那偉大的小旅程走向了來世。然而他的智慧已在這個時代扎根、成長,永遠鮮活,為後人銘記。
為了使今天這些阿爾伯特.哈伯德的經典之作能夠面世,我們已準備了十四年。從1894年,《拜訪世界名人之旅》(Little Journeys to the Homes of the Great)這套叢書開始寫作起,這十四年來的每個月,我們都把這些令人景仰的文字奉獻給世界,從無間斷。這些珍寶般的文字已被奉為經典,並將永世流傳。累積下來,共有一百八十篇,帶領我們造訪那些變革了時代、創造了帝國甚至打...
目錄
出版者言
第一章 喬治.華盛頓
第二章 班傑明.富蘭克林
第三章 湯瑪斯.傑弗遜
第四章 塞謬爾.亞當斯
第五章 約翰.漢考克
第六章 約翰.昆西.亞當斯
第七章 亞歷山大.漢彌爾頓
第八章 丹尼爾.韋伯斯特
第九章 亨利.克萊
第十章 約翰.傑伊
第十一章 威廉.H.西華德
第十二章 亞伯拉罕.林肯
出版者言
第一章 喬治.華盛頓
第二章 班傑明.富蘭克林
第三章 湯瑪斯.傑弗遜
第四章 塞謬爾.亞當斯
第五章 約翰.漢考克
第六章 約翰.昆西.亞當斯
第七章 亞歷山大.漢彌爾頓
第八章 丹尼爾.韋伯斯特
第九章 亨利.克萊
第十章 約翰.傑伊
第十一章 威廉.H.西華德
第十二章 亞伯拉罕.林肯
商品資料
出版社:崧燁文化事業有限公司出版日期:2023-09-19ISBN/ISSN:9786263576063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250頁開數:25K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