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經解說佛法的總成:法、非法。由開解法、非法二義,說明了義佛法與世間戲論法的差異,指出佛法實證之標的即是法——第八識如來藏;並顯示實證後的智慧,如實擊大法鼓、演深妙法,演說如來祕密教法,非二乘定性及諸凡夫所能得聞,唯有具足菩薩性者方能得聞。正聞之後即得依於 世尊大願而拔除邪見,入於正法而得實證;深解不了義經之方便說,亦能實解了義經所說之真實義,得以證法——如來藏,而得發起根本無分別智,乃至進修而發起後得無分別智;並堅持布施及受持清淨戒而轉化心性,得以現觀真我真法如來藏之各種層面。此為第一義諦聖教,並授記末法最後餘八十年時,一切世間樂見離車童子將繼續護持此經所說正法。
作者簡介:
平實導師,甲申(一九四四)年生於台灣中部小鎮農家,世代務農,父祖皆三寶弟子。作者早年游於世務,厭惡迷信。中年歸命三寶,矢志求道,自成念佛功夫。未幾復探驪龍,額下得珠,發明智慧。遂發悲勇,誓願度眾,護正法眼,創辦台北市佛教正覺同修會、佛教正覺講堂。著有無相念佛等書問世。
章節試閱
經文:【「一切眾生悉有佛性,無量相好,莊嚴照明;以彼性故,一切眾生得般涅槃。如彼眼翳是可治病,未遇良醫,其目常冥;既遇良醫,疾得見色。如是,無量煩惱藏翳障如來性,乃至未遇諸佛,聲聞、緣覺計『我、非我、我所』為『我』;若遇諸佛,聲聞、緣覺乃知『真我』,如治病愈,其目開明。翳者謂諸煩惱,眼者謂如來性。」】
語譯:【世尊又開示說:「一切眾生全部都有佛性,無量的相好,也有莊嚴來照明一切;由於那個佛性的緣故,一切眾生能夠證得不生不死的涅槃。譬如那個眼睛有薄膜遮障的狀況,是可以醫治的病,但如果沒有遇到好的醫師,他的眼睛仍然是永遠暗冥;後來既然遇到了良醫,很快就可以看見色塵。就像是這個道理一樣,蘊藏無量煩惱的真實心,有薄膜翳障著自心如來的法性而看不見,乃至於尚未遇見諸佛之前,聲聞和緣覺錯誤的認知五陰有我,認知『五陰的這個我,或者認知非我,或是認知我所』作為真實的『我』;如果有因緣遇到了諸佛,聲聞和緣覺才終於真的知道『真正的我』,猶如眼病被治癒了一樣,他們的眼睛就能夠張開而明了。這個薄膜的翳障,是說各種的煩惱遮障了如來性,眼就譬如所說的如來性。」】
講義:「如來性」就是佛性,這裡說「一切眾生悉有佛性」,又說佛性「無量相好」,也許有的人就想:「那佛性大概有形相。」可是佛性沒有形相,雖然佛性可以眼見。這個眼見佛性和開悟明心是不同的,雖然佛性也是如來藏的法性之一,是如來藏的另一個層面,卻是跟明心大不相同。以往總是有人跟我們爭執,說我們的法是自己創造的,說我們的眼見佛性是沒有聖教根據的,這是第二次法難時就有的質疑。到後來也有個法師質疑我們:「說什麼佛性可以肉眼看得見?沒有這個道理!你們正覺自己亂講。」其實不是亂講,因為真的可以眼見哪!而我們弘法早期,也有很多人把看見如來藏的自性當作是眼見佛性,所以就來找我說:「我明心時就看見佛性了!佛性怎麼樣、怎麼樣。」我就說:「你講的都是明心的境界,跟眼見佛性無干。」可是有的人依舊不信,我就得以燈與光來作譬喻,所以這裡面是有差別的。
譬如說你看見了如來藏,想來是跟眼見佛性大概差不多,其實是相差很遠!開悟明心的人可以從自己身上看見如來藏,也可以從別人身上看見別人的如來藏;然而見性的人可以從自己身上看見自己的佛性,也可以從別人身上看見自己的佛性,那你明心的人能夠從別人身上看見自己的如來藏嗎?不能!當你見性的時候,可以從無情上面也看見自己的佛性,那你明心的人能從無情上面看見自己的如來藏或佛性嗎?也不能!你能從別人身上看見他的佛性,這個跟明心倒有一點類似,但明心的人不能從別人身上看見別人的佛性,也看不見自己的佛性,而且在別人身上連自己的如來藏都看不見,那明心與見性怎麼會相同呢?所以,明心與見性是完全不同的境界,雖然那佛性仍然是如來藏的一部分,也就是如來藏的另一總相上的層面。
所以見性的事情很玄,但是等你將來看見了佛性時,你會說:「本來就是這樣,沒什麼玄的。」若是沒有眼見的人,開悟明心了,聽到見性的人所說時也總是想,但是想不透。所以以前有人質疑,我不得不把這些差異講出來,但是有的人依舊懷疑。我再講一個差異好了,眼見佛性後,如果你的定力喪失了,就看不見佛性了;可是明心了以後,不會因為定力退失就不知道如來藏在哪裡。那麼看不見佛性了,繼續努力,把定力鍛鍊回來,又開始看見了;明心卻不會這樣,這就是完全不同的層面。所以,這佛性還真的難說,但是佛性不離於如來藏心。
我們弘法早期,那時有好多個學員是在一家工程顧問公司任職,那幾位現在都不在會裡了。他們一直跟我爭執:「看見如來藏了,就是看見佛性。」我說:「不!如來藏與佛性雖然不一不異,但可以從太陽和光來作譬喻。太陽與光不相離,但是光不等於太陽。」我又說:「猶如燈與燈光,光與燈不相離,但是光不等於燈。」我說:「如果你認為光就是燈,那麼把電源關了,燈還在,可是光哪裡去了?顯然光不等於燈。」那佛性也是如此,假使像阿羅漢一樣入了無餘涅槃,佛性就消失不見了,可是如來藏依舊常住不滅,那佛性怎麼會是如來藏呢?顯然不同啊!
這裡我倒想要告訴大家,如來藏是心體,而且如來藏有性用。這個性用,當如來藏住在三界中而未入無餘涅槃之前,祂是時時刻刻、剎那剎那都在作用的;但這個佛性不等於如來藏,所以如來藏是「體」,佛性是「用」。但是已經開悟的人或找到如來藏的人,一定會想:「啊!那我知道了,我看見如來藏有各種的作用,有各種自性,那我就是見性了。」對不起!那依舊不是見性,那只是看見如來藏的自性與功能。「欸!那佛性到底是什麼?」我說,這是唯證乃知的事。所以如果知道了佛性的名義,成為解悟的人,依舊看不見佛性,也一樣聽不懂我在說什麼。換句話說,佛性,如果是解悟的人,也聽不懂我在講什麼;而已經明心的人聽我這麼講時,他把如來藏套上佛性去印證時也都對。全都對啊!但就不是眼見佛性。你說這道理,古來有哪個祖師講過?說實話,就算祖師們之中有見性的人,他們也說不出個所以然,沒有人能像我這樣講解。
那麼有的人會想:「啊!既然是如來藏的自性,那我知道啦!祂就是本來清淨,本來涅槃,祂就是中道,這就是祂的自性。那我看見如來藏就是這樣啊,那我不是就見性了嗎?」其實不然,眼見佛性並不是見到這一些自性或功能。而我說的,佛性是如來藏或者說是真如的性用,但並不是你悟後用如來藏的性用套上去所想的那樣。在《護法集》中我也曾經講過,為了破斥月溪法師那個常見外道,為了破斥那些自性見外道,因為他們說:「佛性就是見聞覺知。」但我說:「佛性不是見聞覺知,卻跟見聞覺知同時同處。」這就難理解了。可是也不難理解,見聞覺知是六識心的體性,但佛性不是六識心的體性,卻跟六識心同在一起,也和意根同在一起,真的和如來藏同在一起。那諸位一定想:「那到底是什麼?」我說:「不可說、不可說;不可議、不可議,思惟之所難及。」即使真的開悟明心了也一樣,思惟不及。
那我說個「佛性隨緣應物」,開悟的人又想:「那我知道了,就是如來藏隨緣應物啊!」套上去說的都對,也符合法界中的實相,可就不是眼見佛性,你看到的只是如來藏的隨緣應物。要不然我再作個說明:「佛性其實就是如來藏的見分,祂了眾生心行。」欸!開悟明心的人聽了一定又會想:「對啊!我知道啊!如來藏了眾生心行啊。那我這樣不就是見性了嗎?」我說:「不!依舊不是見性。」「那到底佛性是什麼?」「啊!一切眾生悉有佛性,無量相好。」說了很多的解釋,用開悟明心的見地套上佛性去講時完全都對,百分之一百都對,但依舊不是眼見佛性的境界。
譬如說,你看見花好美、好美喔!但你也可以在花上面看見你自己的佛性,用佛性來看時那花更美,天下絕無僅有。這一放眼望去,不但那花兒夠美,連狗屎都美!但你從花、大地上的狗屎看見自己的佛性時,卻不能從那上面看見自己的如來藏,怎麼可能如來藏跟所見的佛性會是同一個?怎麼可以說:明心了就是見性?可是我說了這麼多,那到底佛性的本質是什麼?自古以來也沒人講過。其實佛性的本質,祂就是如來藏的五遍行心所法。然而古來有誰能知?全都不知道!連見性的大部分祖師們也都不知道。
可是我這一說,一定有很多人更覺得奇怪:「佛性是如來藏的心所法?心所法無形無色,憑什麼看得見?而且還說是眼見呢!」以前有人質疑:「什麼眼見佛性?那是你蕭平實自個兒說的。」可是我們把《大般涅槃經》請了出來,告訴他們,如來說了「十住菩薩眼見佛性」,這下沒話可說。如來又說了:「善男子!復有眼見,諸佛如來、十住菩薩眼見佛性。復有聞見,一切眾生乃至九地聞見佛性。」但 如來也有說:「十住菩薩見不分明,諸佛如來眼見分明。」這又有差別了。所以,這佛性是每一個眾生都有的,全都分明現前;因此說,眼見佛性的菩薩們,可以從別人身上看見對方的佛性,也可以從別人身上看見自己的佛性,這才是怪的地方。但是,當你看見了,覺得一點都不怪。叫你說明為什麼是這樣?你說:「沒有什麼道理可以說,因為本來就這樣。」
那麼問題又來了,既然每一個人的佛性都是「無量相好,莊嚴照明」,這表示一定是時時刻刻分明顯現的,但為什麼大家看不見?一定也會有人想:「既然你說這佛性是第八識的心所法,那心所法無形無色,怎麼可能看得見?」然而就是看得見,所以聰明伶俐、世智辯聰,到此皆無所用。世間好多人非常聰明伶俐,簡直就是口才便給,滔滔不絕猶如天河一般,但是來到佛性這裡,一點兒都派不上用場。既然 佛都說「無量相好,莊嚴照明」,為什麼看不見?這當然有原因。那麼這個道理:為什麼看不見呢?咱們先不說它,先回到經文來:
「無量相好,莊嚴照明。」看起來是有形相的呀!然而其實沒有!無形無色,卻不是明心所見的那樣。那佛性為什麼「無量相好」?因為佛性不但是在第八識上顯現,也在意根顯現,也在六識心顯現;見性的當下,不用去分別,也不需要分別,祂就那麼完整地顯現給你看見。可要是解悟佛性的話,或者一般人、一般的大法師們所謂的見性,都只是看見了六識的自性而已,那都只是凡夫隨順佛性,不是眼見佛性。而佛性在諸法上面不斷地顯現出來,只要你見性了,就可以看見,所以說祂「無量相好」。
那為什麼說祂「莊嚴照明」?因為假使沒有佛性,如來藏想要「了眾生心行」就不可能了;假使如來藏沒有佛性,這七轉識想要照見六塵,也不可能了!所以正因為有佛性,這八識心王才能夠照明一切諸法,才能在一切諸法之中運為不輟而不錯亂,當然要說祂「莊嚴照明」。也正因為有佛性的緣故,一切眾生才能得般涅槃;如果沒有佛性,你八識心王連動都動不了,又如何能夠證般涅槃及入般涅槃?欸!這就是佛性的妙用。所以,佛性不等於第八識真如,也就是不等於如來藏,因為祂是如來藏的妙用。當你看見佛性的時候,你發覺八識心王皆不離佛性,是一個整體。所以開悟以後,別在如來藏的自性上面去用心、去觀察、去思惟,想要如此看見佛性,那不可能成功的,一定要依止大善知識修學才行!稍後,我們再來說這一點。
如來說了:「如彼眼翳是可治病,未遇良醫,其目常冥。」眼病,有的可治,有的不可治。假使那個眼病是勝義根的眼根出了問題,那就不可治;若是扶塵根有問題,有可能治癒,尤其現代的醫學發達。但是勝義根出問題時,則無法治;若是扶塵根出問題而沒有遇到良醫,他終其一生都是住在暗冥的境界中。「既遇良醫,疾得見色。」既然遇到了好的醫師,很快就看見了色塵。但是不是一看見良醫馬上就好了?不會!得要動手術。所以呢,明心開悟後想要看見佛性,你得要遇見良醫。良醫是指誰呀?(眾答:導師。) 那 瞿曇老爸就不是嗎?欸!因為我這個眼見佛性也是從祂來的啊。
那以前很多人都說:「明心見性、明心見性;那明心等於見性,見性等於明心,所以明心與見性是擺在一起的。」其實不同,大大的不同啊!以前也有很多人說他們見性了。等到我們提出「見性」的定義,而且我們還有聖教依據,不是只有現量,所以大家閉嘴了。打從我們講「眼見佛性」以來,天下所有見性的人都死光了,再也看不見一個了。因為他們沒有遇到良醫蕭平實,所以就沒轍。可是遇到了,馬上就看見了嗎?良醫得要動手術啊!而在手術之前有很多準備功夫,然後動手術是最後,手術完了再等他痊癒,拆下繃帶時就看見了!所以「既遇良醫,疾得見色」,這個「疾」字還真急不來!這個「疾」是有個過程的,是相對於一生都不見色的人,來說「疾」。
接著 如來就解釋那個原因了:「如是,無量煩惱藏翳障如來性,乃至未遇諸佛,聲聞、緣覺計『我、非我、我所』為『我』;若遇諸佛,聲聞、緣覺乃知『真我』,如治病愈,其目開明。」如來藏所顯示的佛性其實永遠恆常顯示,非常分明而不隱覆,但是如果眾生被「無量煩惱藏」給遮覆了,那就看不見佛性了。就好像白內障,它只是一層薄膜蓋著,患者就是看不見色塵。遇到良醫,把那個薄膜拿掉了,患者就看見了。
所以你們悟後想求見性,我一定要作很多的準備。但這些準備,不是由我來準備,是我來教諸位要怎麼準備。準備好了,然後去到禪三,再精進努力個三天,我就動手了,等於是動手術。動手之後你就能看見嗎?不一定,因為動手之後,你如果還有其他的問題,就看不見了。換句話說,想要見佛性,必定要先把「煩惱藏」除掉。煩惱的聚藏,它是一堆、一團、一聚存在第八識心中,這些種子沒有除掉之前,不可能看見如來藏,更不可能看見佛性的。必須要把「煩惱藏」給滅除了,良醫才能動手術把那個翳障除掉。
譬如說,聲聞、緣覺已經可以出三界得解脫,但是他們對於真實的我——第八識,還是有所疑惑。能出三界就不得了了,已經成為人天應供,但是他們聽聞 如來說有第八識真實我,心裡面臆測、思量:「這真實我究竟是什麼?」推測的過程當中,往往把五蘊這個我的局部或少分當作真我。有時候也許想:「祂是有一個『非我』的,叫作真我。」但有時候又把「我所」當作真我,但他們始終無法明白:究竟什麼才是真正的「我」?一直要到迴小向大之後,般若義理熏習成就了,如來才會施予教外別傳,指導他們親證這個真實的我——「如來藏」;這就像一個眼睛有病的人被治癒了,他的眼睛就可以張開,可以有光明。
如來又說:「翳者謂諸煩惱,眼者謂如來性。」那一層遮住患者能見之性的「薄膜」是指各種煩惱的聚藏,名為「煩惱藏」,而「眼」講的是「如來性」,「如來性」就是「佛性」。請注意喔!這裡說:「佛性無量相好,莊嚴照明。」又說「如來性」,不是講「此經」,也不說是「無名相法」,也不是說「真我」,而是講「如來性」,這義理是有差別的。但是悟後要如何看見「佛性」?我還得再賣個關子,因為四種譬喻,現在只講了第一種,後面還有三個譬喻。我們要等這三個譬喻講完了,再來說明怎麼見性。
經文:【「一切眾生悉有佛性,無量相好,莊嚴照明;以彼性故,一切眾生得般涅槃。如彼眼翳是可治病,未遇良醫,其目常冥;既遇良醫,疾得見色。如是,無量煩惱藏翳障如來性,乃至未遇諸佛,聲聞、緣覺計『我、非我、我所』為『我』;若遇諸佛,聲聞、緣覺乃知『真我』,如治病愈,其目開明。翳者謂諸煩惱,眼者謂如來性。」】
語譯:【世尊又開示說:「一切眾生全部都有佛性,無量的相好,也有莊嚴來照明一切;由於那個佛性的緣故,一切眾生能夠證得不生不死的涅槃。譬如那個眼睛有薄膜遮障的狀況,是可以醫治的病,但如果沒有遇到好的醫...
作者序
佛法之修證義學淹沒已久,肇因於時局混亂而致外道法猖獗,是故末法時世仍有九千年而竟失傳,三十年前平實出世弘法而舉出標竿:佛法實證之標的即是第八識如來藏。於正覺同修會提出此項主張之後,引起兩岸佛教界側目,致有毀謗及謾罵正覺為邪魔外道者;嗣後經由正覺不斷以經典的講解整理成書而梓行,加之以禪宗公案的拈提及公開流通,繼之以阿含聖教中的八識論聖教依據而作說明,佛教界才終於確認正覺的主張為正確。但這項成果的顯示而獲得佛教界不得不的認同,已是正覺弘法將近三十年後的事了;由此可見第八識大法如 佛所說:眾生難信難以接受,是不可思議的勝妙法而難以生忍。是故證第八識的本來無生而能於此生忍者,即名證得大乘無生忍者。
今此《大法鼓經》中則以法與非法二者建立世間法及出世間法,而以出世間大法的第八識如來藏含攝世間諸法的非法,由此攝盡世間、出世間一切有情及一切諸法。然而此一大法亦名「此經」,即是第八識如來藏;所以者何?謂一切世間法及一切有情,莫不從此一大法而生住異滅,致有三界眾生的輪迴生死無盡,亦因此第八識而有三乘菩提的存在與施教。若無此一大法者,則十方三世一切諸有全歸於無;而 世尊一代聖教所說諸經,悉皆依此大法而開演、而教導弟子實證此一大法,故有三藏十二分教諸部經典的演示與教誡,莫不皆從此一大法而出,從各個不同層面而有極多演示,具令諸菩薩弟子得以早日進道乃至成佛;是故舉凡直接演示此一大法之經典,不論名稱為何,同樣皆名之為「此經」,謂此大法第八識如來藏也。
苟能勝解此理而廣修六度波羅蜜多,次第實修至第六住位滿心,加修四加行而求親證第八識如來藏,證已即能現觀此識本具之真如法性,名為證真如之賢聖。此後進修三賢位的非安立諦三品心,於入地前再加修安立諦十六品心及九品心後,依憑受持無盡的十大願,以發願久之,已經清淨而能永遠受持故,名為增上意樂清淨,即得入地;此後進修十度波羅蜜多,即得漸次進到十地滿心位;此後百劫修相好,圓滿極廣大福德而成妙覺菩薩,俟時由佛授記而成為一生補處,待緣下生人間即得成佛,並得廣益眾生。此即佛菩提道的概要,然皆由親證宇宙萬法本源的第八識如來藏而成就。
何以故?謂此第八識即是一切有情生命的本源,父母未生前的本來面目;一切器世間及有情生,莫不從之生,莫不從之滅,如是輪迴不已;是故證得此第八識而能現觀其真如法性並轉依成功者,即謂之為賢聖。若不肯依序實修六度波羅蜜多,始從布施去貪開始,繼之以持戒清淨,乃至末後修學四加行之法,即使偶遇善知識助益而得實證,亦將無法轉依成功,終必退轉而致謗法及謗賢聖,死後必墮三塗,無可救者,學人於此必須知之而且謹記於心。
由於此第八識如來藏難以實證,亦兼證已難以信受故,必須有人護持此一大法而救護眾生;亦因越至法滅之時,此一大法越難被世人所信受及受持,是故必須有大菩薩於末法最後八十年中加以護持,令已實證之人心得決定而不退轉,是故 佛於此經中授記「一切世間樂見離車童子」,於末法最後八十年中護持此經第八識如來藏妙法,如是成就此經宗旨。今以此部經典講述圓滿整理成書,並將於二○二三年初逐輯陸續出版,即簡說此經宗旨而以為序。
佛子 平 實 謹序
公元二○二一年小暑 謹誌於松柏山居
佛法之修證義學淹沒已久,肇因於時局混亂而致外道法猖獗,是故末法時世仍有九千年而竟失傳,三十年前平實出世弘法而舉出標竿:佛法實證之標的即是第八識如來藏。於正覺同修會提出此項主張之後,引起兩岸佛教界側目,致有毀謗及謾罵正覺為邪魔外道者;嗣後經由正覺不斷以經典的講解整理成書而梓行,加之以禪宗公案的拈提及公開流通,繼之以阿含聖教中的八識論聖教依據而作說明,佛教界才終於確認正覺的主張為正確。但這項成果的顯示而獲得佛教界不得不的認同,已是正覺弘法將近三十年後的事了;由此可見第八識大法如 佛所說:眾生難信難以接...
商品資料
出版社:正智出版社出版日期:2023-09-21ISBN/ISSN:9786269735549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