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花森安治
定價:NT$ 380
優惠價:93 折,NT$ 353
運送方式:超商取貨、宅配取貨
銷售地區:全球
即時庫存=1
《生活手帖》初代編集長花森安治
作品首次國際授權
「融入日常生活的美,才是名副其實的美。」
花森安治透過充滿慈愛的觀察之眼,
從平凡的日常生活中挖掘出不凡的「美」,
並以小巧細膩的隨筆插圖及發人深省的簡短文字,
捕捉這些動人的美麗時刻。
收錄500幅手繪插圖,搭配如詩的珠玉短句,
打造及守護「理所當然的生活」。
──本書特色──
▍關於美
無論男女,只要活著,
就會對美有所期盼,
這是人的本能。
而所謂的美,
不管是對於內在還是外在,
都是一種幸福。
既然如此,
就不要羞於渴望幸福。
▍關於設計
只要一點點的小小巧思,
就能創造出無限喜悅與滿心愉悅。
▍關於時尚
全身裝扮得宜的首要條件,就是切勿過度打扮。
搭配得體,並不需要散盡家財。
▍關於編輯
認為編輯這份工作,其實是講求「工匠」般的才能的。
因此,我希望能夠忠於編輯一職,至死方休。在那一刻到來之前,我會不斷地採訪拍照、撰稿寫作,讓那枝校正的筆染紅我的手指,讓我無愧於編輯這一現職。
──同聲美好推薦──
設計師、作家 Hally Chen
《The Affairs 週刊編集》總編輯 李取中
日本設計觀察家 吳東龍
藝術創作者 林怡芬
日本文化誌《秋刀魚》總編輯 陳頤華
跨界編輯人 黃威融
──編輯推薦──
很喜歡日文的「珠玉」一詞,用來形容書中花森安治如詩一般的溫婉短句,再適合也不過了。本書收錄了花森安治為書籍與雜誌繪製的各種內頁插畫,可以看見這位編輯大前輩靈光乍現的小小時刻,關於美感與生活的文字,也能在不知不覺中,熨平浮動不安的心。
──書籍裝幀──
圓背精裝典藏本、進口美術紙裱褙、溫潤米色映畫紙內頁,具象呈現大師心目中的日常之美。
作者簡介:
花森安治
1911年出生於神戶市。舊制松江高等學校畢業後,進入東京帝國大學文學部美學美術史學科就讀。在學期間,師事畫家佐野繁次郎,協助廣告製作,學習文案撰寫、手寫字、插圖、文字排列與色彩感覺。
畢業後受到徵召,前往戰地。因病除役後在大政翼贊會宣傳部任職。1948年日本戰敗後,與大橋鎮子共同創辦《生活手帖》,為初代編集長。在提出與庶民生活息息相關的衣食住等資訊同時,亦反對威脅日常生活的戰爭,在環境問題方面,更直接對國家與企業投以嚴厲批評。不僅如此,在封面畫、排版、書本裝幀、廣告與服裝設計等各方面,更是將其藝術才華發揮得淋漓盡致。
1978年1月14日,因心肌梗塞而永眠,享壽66歲。
直到當代,這位日本通俗文化與藝術氣質兼備的絕代總編輯,依然持續影響著許多國家的許多人。
譯者簡介:
何姵儀
經過《美少女美術史》及《美少年美術史》(均為悦知文化出版)這兩本書的洗禮之後,再次懷抱著濃濃的藝術氣質,鑽入花森安治美妙手繪世界的日文譯者。
名人推薦:
─推薦文─
我是一個喜歡逛舊書店、買舊書的人。最初開始寫作的動機,也和這些舊書所給予的啟發有關。在我的認知中,現在我們所做的刊物風格、主題,都可以在過去一百年找到相似的影子。簡單來說就是,都有人做過了。如果要說我最欣賞、無論是設計師或編輯都一定要認識的兩位前輩,那肯定非這兩位莫屬:一位是立石鐵臣,另一位則是花森安治。
特別是花森安治,他從採訪、文字、攝影、插畫、編排全一手主導的行事風格,讓我們知道今日出版工作的分工,有時是為了滿足資本市場的快速運作,並非唯一的創作方式。回顧他的作品,更能強烈感受到成就一份好的出版品,不能只有時下風潮的標題,或形式上視覺的表現。從他主導的雜誌,就能強烈感受到出版品存在的意義。你不會看到版面好看但文字空虛,或為了美觀把文字縮得小小的設計。刊物是否提出有意義的題目,照片是否補充文字無法表現的部分,美術有無把整體滋潤整合。在還沒有電腦完稿的時代,他就已經把這些事做得恰如其分、且出色。
他最讓人津津樂道的,就是當年在雜誌社內成立研究室,不惜得罪各家廠商,將市售商品買回做公正測試和分析,公布結果供讀者參考。我曾在東京神保町的舊書店裡辛苦翻找,最後買到我出生當月出版的那期《生活手帖》,那是1970年7月的夏季號,當時花森安治仍健在,封面插畫仍出自他手。從那期雜誌的幾個主題,就可領略他心目中一份生活刊物應該具備的條件。像是把市售冰棒依照價格分類,利用簡單的派圖,公開各家大腸菌和人工色料數據。或將市售伴手禮禮盒,依照包裝盒和內容物成本列舉,探討百貨店行銷的手法。在談這些消費議題的同時,雜誌同步也放了長達十個跨頁、十幅旅法畫家三岸節子的油畫。
今天,我們在看花森安治的《花森安治的設計書》、《那些美好的事物》時,若只從個人單純的美術創作來看,十分可惜,更應試著理解經歷戰爭的他,為何在日本戰後的社會,願意和大橋鎮子三姐妹一起做出《生活手帖》這樣服務生活(針對女性)的刊物。我理解的花森安治,他追求的美不只流於形式,而是腳踏實地、對眾人生活真正有幫助的知識之美。文字與美術都只是工具,能讓人生發光發熱引起共鳴的,唯有將專業用在助人益人,才是我從他身上領悟的美學。
──設計師、作家 Hally Chen
有人可以看到時間的顏色、有人可以看到風的輪廓、有人可以看到聲音的味道、有人可以看到行星在重力中共舞、有人可以在文字中看到光芒、有人可以看到無盡的彩虹、有人可以看到千種的灰、有人可以畫出一公尺的直線、有人可以畫出一個銅板般的圓、有人可以惦出情感的重量、有人可以看到氣候的情緒、有人可以看出陳腔濫調裡的智慧、有人可以看穿辭嚴義正裡的偽善、有人可以從森林中看到樹、有人可以從樹中看到森林、有人的頭髮是黑的瞳孔是綠的、有人是左撇子卻用右手寫詩、有人咒罵著世界卻掉下眼淚、有人喜歡質數、有人喜歡共和、有人喜歡喧囂、有人喜歡獨處、有人睡著了、有人一直醒著、有人看到 2019、有人看到 2021、有人喜歡這世界的怪、有人厭惡這世界的亂。有人只想靜靜地待著,看著世界,緩緩地走過。
有人,在戰亂中看到生活的本質,在貧瘠中感受著生命的富饒,在日常中挖掘出周遭事物的美,然後透過一本雜誌在你身邊輕輕地說:「這是妳的手帖,裡頭的內容包羅萬象,希望當中有一兩項,今日在妳生活中能立刻派上用場。縱使有一兩項似乎無法立刻派上用場,也期望能夠沉澱心中,終有一日,改變妳的生活方式。像這樣,這就是妳的生活手帖。」
我們說的是生活嗎?我們說的是花森安治。一個不屈服於習慣與流行的人,一個真實的生活者。
──《The Affairs 週刊編集》總編輯 李取中
花森安治擔任總編輯的《生活手帖》,從1948年創刊到1978年完成了二世紀的52期後因病過世,在這30年間、152期的生活雜誌影響了日本的生活美學,而他也被稱為改變日本生活的男人。
雜誌誕生的背景是二戰後物資匱乏的社會,創辦人也是社長的大橋鎮子於二戰期間躲在防空洞時引發對生活樣貌的想像,想在環境惡劣的環境裡出版讓無法就學的日本女性想讀、學著美麗過生活的刊物,演變後來便是《生活手帖》。雜誌由才華洋溢的花森安治擔任總編輯,他說:「希望這本雜誌是為了讓世界不再發生如此惡戰而做的。只要每個人都能珍惜自己的生活,我想戰爭就不會發生了。」
以現在的眼光來看,當時的花森安治就是品味絕佳又充滿創造力的神級人物,在他任職的30年間,雜誌謝絕廣告刊登、亦不畏企業與政府,就是為了守護生活、言論與自由。尤其第26期起的超高人氣「商品測試」單元,正是為庶民的優質生活把關,還讓雜誌銷量曾一度超越百萬,對社會與企業的影響甚鉅。
由此可見雜誌除了有著純真的靈魂,雜誌的採訪、拍照、撰稿、排版、繪製插圖與校稿都由他親自出馬,一點一滴打造出扎實內容與優雅而美麗的外貌,這是他認為身為編輯勝過一切的生存價值。
《那些美麗的事物:花森安治言葉集》與《花森安治的設計書》這兩本書,讓你看到的不只是花森安治這個名字,而是在這個名字之下所代表的時代意義與美感精神。一句句字句、一篇篇短文,堆疊出雜誌核心價值的堡壘,而一幀幀封面插畫原稿、攝影到內文插圖、手寫文字,都呈現出不可思議的創造力與創意能量,形塑出雜誌的美麗風格。在他和煦的風格與手感的線條筆觸裡,我看到當今鮮少的溫度與感動。
當過去的創作成為現在的經典,那未來的經典,會在現代以何種模樣存在呢?花森說:融入日常生活的美,才是名副其實的美;他也說:無論身處哪個時代,美麗的事物總與金錢或時間無關。唯有敏銳的感知、專注於日常生活的真誠眼光,以及不斷努力的勤奮雙手,才能時時創造出最美的事物。
想認識花森安治的設計與那個時代,這兩本書引領你開始探索……
──日本設計觀察家 吳東龍
花森安治先生的生活美學思想,在我的人生每個階段,都帶給我不同的影響。
回想起第一次遇見《生活手帖》雜誌大約是1996年,是我在東京學習設計的時期。設計學校離神田古書街很近,書店的外頭會有一些木箱放置著一些店長推薦的古書,我在木箱中發現了幾本1950-1970年代左右的《生活手帖》。
當時我還不知道花森安治先生,只因為封面的插畫深深吸引著我,素樸自在的線條中,卻又帶有成熟篤定,屬於大人的內斂。那時候的我對未來還有些迷惘,唯一篤定的是,對於美的事物有著強大的創作熱情。《生活手帖》雜誌在我年輕的心裡,種下了果實,自己也期許要做出如此感動人心,貼近生活的創作。
經過了十年,我又有了幾年到東京生活的機緣。此時的我,已從事著插畫與美術創作的工作,除此之外我也多了一個「主婦」的身份。在新婚的國外生活,有限的物資下,每天被繁瑣的家事所包圍,有時也會感到疲倦與無奈。而此時花森先生的話語,就像是一盞溫暖的燈,照亮著我的心。從花森先生的理念中,我學習到美的生活,不單是靠物質的購買來達成,多一點點的巧思,多一些的用心,在尋常的生活裡,心境會全然不同。我學習到了外形只是美的結果,美的根源在於心境,在於日日的累積。
我的身旁的日本友人,提過小時候家裡都會有幾本「生活手帖」,他們的母親會看著生活手帖做些菜給他們,或是跟著雜誌介紹的方式縫製一些手藝品。對他們的生活來說,生活手帖就像是兒時的記憶中家人般的存在。影響至今,日本的媽媽對於育兒和家庭生活中的美學巧思,相信大家也都是有目共睹的。
花森安治先生的精神,可以比擬禪學或是茶道精神對於日本文化的影響,早已潛移默化的深入日本人的生活裡。花森安治先生不單單只是在生活與藝術層面,對於社會結構和人類的價值,也都有自己的看法。他提出如何讓生命更有價值的事,以深入淺出的方式教育大眾。
花森安治先生有社會學家的熱情與正義,有總編輯的高度與內涵,有執行編輯的多元與細膩,有插畫家的自由與溫暖,有身為讀者角度的生活實踐能力。你可以在他的這兩本書中提升許多面向的自己,最重要的可以重新認識「美」對於生命的意義。
──藝術創作者 林怡芬
寫給人類擁抱生活美的情書
每到日本採訪總習慣走進當地書店,感受時間在此留下的軌跡。還記得與《生活手帖》相遇的午後,是在鎌倉的二手書店,書架上手繪水彩封面的二手雜誌宛如一幅高掛的畫作,縱使標註著昭和25年的出版字樣,仍在眾多時下流行的設計書籍中脫穎而出,像是對我說著:「歷經70年的配色與構圖,只要是美,永遠歷久不衰。」於是我僅用2000日幣的便宜價格入手早期的珍貴刊數,意外成為我認識總編輯花森安治的起點。
生於動盪的戰時,花森安治用雙手在人類浩劫所留下的廢墟中,種下名為「生活」的種子,以「個人style」做為養分、灌溉出「融入日常」的美。時常在想,如果沒有花森安治長達30年持續傳遞「生活美」的理念,你我將無從穿起一件適合自己的服裝、使用一組適切生活的餐具,也不會在餐桌擺上一盆插上當季花束的優雅花器,任何讓你感到舒適的「lifestyle」,都是花森安治留給這世界最美的禮物。
而這份禮物,如今成為兩封情書,給創刊超過一甲子後的讀者,再次閱讀的機會。第一封情書,是給編輯者的手寫信,透過《花森安治的設計書:首次國際授權!《生活手帖》初代編集長,長達30年的工藝美學》中的手繪封面,學習如何創造雋永用色與溫度感的構圖;在沒有排版軟體的年代,即使是內容黑白印刷、手寫廣告等製作手法,仍可窺見簡潔卻直指人心的文案力,每翻一頁都能成為一堂名為「生活編輯」的自我學習課。第二封情書,是給所有想「好好過生活」者的一封手繪信,跟著《那些美麗的事物:花森安治言葉集。》中的插畫與短文認真思考生活,學習用真摯的眼光看待環繞於你的周邊事物,不必是富裕的人,也能堆疊起屬於自己的美。
或許我們不是藝術家、大總編、攝影師,但花森安治就是希望人們能成為自己的品味引導者,就像他所說,「這是妳的手帖,裡頭的內容包羅萬象,希望當中有一兩項,今日在妳生活中能立刻派上用場,縱使有一兩項似乎無法立刻派上用場,也期望能夠沉澱心中。終有一日,改變妳的生活方式。」能在閱讀後創造屬於自己的《生活手帖》,就是對花森安治最美的回信。
──日本文化誌《秋刀魚》總編輯 陳頤華
不能跟傳奇日雜總編同一時代,幸好可以看到這兩本作品
如果你知道《生活手帖》是二次戰後日本最重要的生活雜誌,並且你知道這本雜誌有個超強創造力的總編輯花森安治,但是你跟我一樣太過年輕,錯過了花森安治擔任總編輯當下的才華洋溢(1948年創刊,1978年心肌梗塞過世),恭喜你,現在你可以透過《花森安治的設計書》和《這些美麗的事物》兩本書,好好看看他是個多麼厲害的總編輯和藝術家。
《生活手帖》從二十世紀中期創刊至今,伴隨著日本人走向現代生活,它的內容是理解當代日本飲食、穿著、居住、採買、日用品的入門。這個以婦女柴米油鹽、日常穿搭、空間改造為主題的生活文本,它的封面視覺採用類似印象派的寫意水彩呈現,它的文章用字平實,大量運用插畫和照片呈現,版型文雅大氣……這樣的文本和表達形式,根本就是用「藝術雜誌的視覺形式,大眾藝文雜誌的文字品質,呈現生活風格雜誌的實用內容」。
跟我們熟悉的許多雜誌總編的文科背景不同,花森安治是個具備藝術家才能的設計師和創作者。《生活手帖》在他任內的封面,幾乎都是他精心創作的繪畫或攝影或插畫;讓人吃驚的是,那是一個沒有蘋果電腦、沒有in Design排版軟體的古典年代,但是它的視覺卻如此前衛,現在看還是非常耐看。
不只是封面,花森安治總編輯就是《生活手帖》的總導演、總編劇、總美術、總攝影。這本雜誌從封面的繪圖、照片的拍攝、文稿的撰寫、一字一行的韻律感、字體級數、字距行距、插畫和留白細節,都是花森安治說了算。
曾經不只一次遇到比我還年輕的編輯們問我,現在已經是2020年了,為什麼要回頭去看60、70年前的雜誌呢?我一定先推薦幾本在所謂的前網路時代出現過的厲害雜誌文本,只要稍微看過,不必多說。
《生活手帖》就是其中一本,因為在他們的時代,所有最有創意的人都在雜誌圈,那個時代最優秀的作品就是雜誌,你透過雜誌可以看到它們最頂級的圖文整合、企畫專題和視覺傳達。現在我們只要透過幾本大合輯或個人作品就能一次看飽讀懂,真是太划算了。
──跨界編輯人 黃威融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徵求價 | 數量 |
2折 | 1 |
3折 | 2 |
6折 | 1 |
影片僅供參考,實物可能因再版或再刷而有差異
作者:花森安治
優惠價: 93 折, NT$ 353 NT$ 380
運送方式:超商取貨、宅配取貨
銷售地區:全球
即時庫存=1
《生活手帖》初代編集長花森安治
作品首次國際授權
「融入日常生活的美,才是名副其實的美。」
花森安治透過充滿慈愛的觀察之眼,
從平凡的日常生活中挖掘出不凡的「美」,
並以小巧細膩的隨筆插圖及發人深省的簡短文字,
捕捉這些動人的美麗時刻。
收錄500幅手繪插圖,搭配如詩的珠玉短句,
打造及守護「理所當然的生活」。
──本書特色──
▍關於美
無論男女,只要活著,
就會對美有所期盼,
這是人的本能。
而所謂的美,
不管是對於內在還是外在,
都是一種幸福。
既然如此,
就不要羞於渴望幸福。
▍關於設計
只要一點點的小小巧思,
就能創造出無限喜悅與滿心愉悅。
▍關於時尚
全身裝扮得宜的首要條件,就是切勿過度打扮。
搭配得體,並不需要散盡家財。
▍關於編輯
認為編輯這份工作,其實是講求「工匠」般的才能的。
因此,我希望能夠忠於編輯一職,至死方休。在那一刻到來之前,我會不斷地採訪拍照、撰稿寫作,讓那枝校正的筆染紅我的手指,讓我無愧於編輯這一現職。
──同聲美好推薦──
設計師、作家 Hally Chen
《The Affairs 週刊編集》總編輯 李取中
日本設計觀察家 吳東龍
藝術創作者 林怡芬
日本文化誌《秋刀魚》總編輯 陳頤華
跨界編輯人 黃威融
──編輯推薦──
很喜歡日文的「珠玉」一詞,用來形容書中花森安治如詩一般的溫婉短句,再適合也不過了。本書收錄了花森安治為書籍與雜誌繪製的各種內頁插畫,可以看見這位編輯大前輩靈光乍現的小小時刻,關於美感與生活的文字,也能在不知不覺中,熨平浮動不安的心。
──書籍裝幀──
圓背精裝典藏本、進口美術紙裱褙、溫潤米色映畫紙內頁,具象呈現大師心目中的日常之美。
作者簡介:
花森安治
1911年出生於神戶市。舊制松江高等學校畢業後,進入東京帝國大學文學部美學美術史學科就讀。在學期間,師事畫家佐野繁次郎,協助廣告製作,學習文案撰寫、手寫字、插圖、文字排列與色彩感覺。
畢業後受到徵召,前往戰地。因病除役後在大政翼贊會宣傳部任職。1948年日本戰敗後,與大橋鎮子共同創辦《生活手帖》,為初代編集長。在提出與庶民生活息息相關的衣食住等資訊同時,亦反對威脅日常生活的戰爭,在環境問題方面,更直接對國家與企業投以嚴厲批評。不僅如此,在封面畫、排版、書本裝幀、廣告與服裝設計等各方面,更是將其藝術才華發揮得淋漓盡致。
1978年1月14日,因心肌梗塞而永眠,享壽66歲。
直到當代,這位日本通俗文化與藝術氣質兼備的絕代總編輯,依然持續影響著許多國家的許多人。
譯者簡介:
何姵儀
經過《美少女美術史》及《美少年美術史》(均為悦知文化出版)這兩本書的洗禮之後,再次懷抱著濃濃的藝術氣質,鑽入花森安治美妙手繪世界的日文譯者。
名人推薦:
─推薦文─
我是一個喜歡逛舊書店、買舊書的人。最初開始寫作的動機,也和這些舊書所給予的啟發有關。在我的認知中,現在我們所做的刊物風格、主題,都可以在過去一百年找到相似的影子。簡單來說就是,都有人做過了。如果要說我最欣賞、無論是設計師或編輯都一定要認識的兩位前輩,那肯定非這兩位莫屬:一位是立石鐵臣,另一位則是花森安治。
特別是花森安治,他從採訪、文字、攝影、插畫、編排全一手主導的行事風格,讓我們知道今日出版工作的分工,有時是為了滿足資本市場的快速運作,並非唯一的創作方式。回顧他的作品,更能強烈感受到成就一份好的出版品,不能只有時下風潮的標題,或形式上視覺的表現。從他主導的雜誌,就能強烈感受到出版品存在的意義。你不會看到版面好看但文字空虛,或為了美觀把文字縮得小小的設計。刊物是否提出有意義的題目,照片是否補充文字無法表現的部分,美術有無把整體滋潤整合。在還沒有電腦完稿的時代,他就已經把這些事做得恰如其分、且出色。
他最讓人津津樂道的,就是當年在雜誌社內成立研究室,不惜得罪各家廠商,將市售商品買回做公正測試和分析,公布結果供讀者參考。我曾在東京神保町的舊書店裡辛苦翻找,最後買到我出生當月出版的那期《生活手帖》,那是1970年7月的夏季號,當時花森安治仍健在,封面插畫仍出自他手。從那期雜誌的幾個主題,就可領略他心目中一份生活刊物應該具備的條件。像是把市售冰棒依照價格分類,利用簡單的派圖,公開各家大腸菌和人工色料數據。或將市售伴手禮禮盒,依照包裝盒和內容物成本列舉,探討百貨店行銷的手法。在談這些消費議題的同時,雜誌同步也放了長達十個跨頁、十幅旅法畫家三岸節子的油畫。
今天,我們在看花森安治的《花森安治的設計書》、《那些美好的事物》時,若只從個人單純的美術創作來看,十分可惜,更應試著理解經歷戰爭的他,為何在日本戰後的社會,願意和大橋鎮子三姐妹一起做出《生活手帖》這樣服務生活(針對女性)的刊物。我理解的花森安治,他追求的美不只流於形式,而是腳踏實地、對眾人生活真正有幫助的知識之美。文字與美術都只是工具,能讓人生發光發熱引起共鳴的,唯有將專業用在助人益人,才是我從他身上領悟的美學。
──設計師、作家 Hally Chen
有人可以看到時間的顏色、有人可以看到風的輪廓、有人可以看到聲音的味道、有人可以看到行星在重力中共舞、有人可以在文字中看到光芒、有人可以看到無盡的彩虹、有人可以看到千種的灰、有人可以畫出一公尺的直線、有人可以畫出一個銅板般的圓、有人可以惦出情感的重量、有人可以看到氣候的情緒、有人可以看出陳腔濫調裡的智慧、有人可以看穿辭嚴義正裡的偽善、有人可以從森林中看到樹、有人可以從樹中看到森林、有人的頭髮是黑的瞳孔是綠的、有人是左撇子卻用右手寫詩、有人咒罵著世界卻掉下眼淚、有人喜歡質數、有人喜歡共和、有人喜歡喧囂、有人喜歡獨處、有人睡著了、有人一直醒著、有人看到 2019、有人看到 2021、有人喜歡這世界的怪、有人厭惡這世界的亂。有人只想靜靜地待著,看著世界,緩緩地走過。
有人,在戰亂中看到生活的本質,在貧瘠中感受著生命的富饒,在日常中挖掘出周遭事物的美,然後透過一本雜誌在你身邊輕輕地說:「這是妳的手帖,裡頭的內容包羅萬象,希望當中有一兩項,今日在妳生活中能立刻派上用場。縱使有一兩項似乎無法立刻派上用場,也期望能夠沉澱心中,終有一日,改變妳的生活方式。像這樣,這就是妳的生活手帖。」
我們說的是生活嗎?我們說的是花森安治。一個不屈服於習慣與流行的人,一個真實的生活者。
──《The Affairs 週刊編集》總編輯 李取中
花森安治擔任總編輯的《生活手帖》,從1948年創刊到1978年完成了二世紀的52期後因病過世,在這30年間、152期的生活雜誌影響了日本的生活美學,而他也被稱為改變日本生活的男人。
雜誌誕生的背景是二戰後物資匱乏的社會,創辦人也是社長的大橋鎮子於二戰期間躲在防空洞時引發對生活樣貌的想像,想在環境惡劣的環境裡出版讓無法就學的日本女性想讀、學著美麗過生活的刊物,演變後來便是《生活手帖》。雜誌由才華洋溢的花森安治擔任總編輯,他說:「希望這本雜誌是為了讓世界不再發生如此惡戰而做的。只要每個人都能珍惜自己的生活,我想戰爭就不會發生了。」
以現在的眼光來看,當時的花森安治就是品味絕佳又充滿創造力的神級人物,在他任職的30年間,雜誌謝絕廣告刊登、亦不畏企業與政府,就是為了守護生活、言論與自由。尤其第26期起的超高人氣「商品測試」單元,正是為庶民的優質生活把關,還讓雜誌銷量曾一度超越百萬,對社會與企業的影響甚鉅。
由此可見雜誌除了有著純真的靈魂,雜誌的採訪、拍照、撰稿、排版、繪製插圖與校稿都由他親自出馬,一點一滴打造出扎實內容與優雅而美麗的外貌,這是他認為身為編輯勝過一切的生存價值。
《那些美麗的事物:花森安治言葉集》與《花森安治的設計書》這兩本書,讓你看到的不只是花森安治這個名字,而是在這個名字之下所代表的時代意義與美感精神。一句句字句、一篇篇短文,堆疊出雜誌核心價值的堡壘,而一幀幀封面插畫原稿、攝影到內文插圖、手寫文字,都呈現出不可思議的創造力與創意能量,形塑出雜誌的美麗風格。在他和煦的風格與手感的線條筆觸裡,我看到當今鮮少的溫度與感動。
當過去的創作成為現在的經典,那未來的經典,會在現代以何種模樣存在呢?花森說:融入日常生活的美,才是名副其實的美;他也說:無論身處哪個時代,美麗的事物總與金錢或時間無關。唯有敏銳的感知、專注於日常生活的真誠眼光,以及不斷努力的勤奮雙手,才能時時創造出最美的事物。
想認識花森安治的設計與那個時代,這兩本書引領你開始探索……
──日本設計觀察家 吳東龍
花森安治先生的生活美學思想,在我的人生每個階段,都帶給我不同的影響。
回想起第一次遇見《生活手帖》雜誌大約是1996年,是我在東京學習設計的時期。設計學校離神田古書街很近,書店的外頭會有一些木箱放置著一些店長推薦的古書,我在木箱中發現了幾本1950-1970年代左右的《生活手帖》。
當時我還不知道花森安治先生,只因為封面的插畫深深吸引著我,素樸自在的線條中,卻又帶有成熟篤定,屬於大人的內斂。那時候的我對未來還有些迷惘,唯一篤定的是,對於美的事物有著強大的創作熱情。《生活手帖》雜誌在我年輕的心裡,種下了果實,自己也期許要做出如此感動人心,貼近生活的創作。
經過了十年,我又有了幾年到東京生活的機緣。此時的我,已從事著插畫與美術創作的工作,除此之外我也多了一個「主婦」的身份。在新婚的國外生活,有限的物資下,每天被繁瑣的家事所包圍,有時也會感到疲倦與無奈。而此時花森先生的話語,就像是一盞溫暖的燈,照亮著我的心。從花森先生的理念中,我學習到美的生活,不單是靠物質的購買來達成,多一點點的巧思,多一些的用心,在尋常的生活裡,心境會全然不同。我學習到了外形只是美的結果,美的根源在於心境,在於日日的累積。
我的身旁的日本友人,提過小時候家裡都會有幾本「生活手帖」,他們的母親會看著生活手帖做些菜給他們,或是跟著雜誌介紹的方式縫製一些手藝品。對他們的生活來說,生活手帖就像是兒時的記憶中家人般的存在。影響至今,日本的媽媽對於育兒和家庭生活中的美學巧思,相信大家也都是有目共睹的。
花森安治先生的精神,可以比擬禪學或是茶道精神對於日本文化的影響,早已潛移默化的深入日本人的生活裡。花森安治先生不單單只是在生活與藝術層面,對於社會結構和人類的價值,也都有自己的看法。他提出如何讓生命更有價值的事,以深入淺出的方式教育大眾。
花森安治先生有社會學家的熱情與正義,有總編輯的高度與內涵,有執行編輯的多元與細膩,有插畫家的自由與溫暖,有身為讀者角度的生活實踐能力。你可以在他的這兩本書中提升許多面向的自己,最重要的可以重新認識「美」對於生命的意義。
──藝術創作者 林怡芬
寫給人類擁抱生活美的情書
每到日本採訪總習慣走進當地書店,感受時間在此留下的軌跡。還記得與《生活手帖》相遇的午後,是在鎌倉的二手書店,書架上手繪水彩封面的二手雜誌宛如一幅高掛的畫作,縱使標註著昭和25年的出版字樣,仍在眾多時下流行的設計書籍中脫穎而出,像是對我說著:「歷經70年的配色與構圖,只要是美,永遠歷久不衰。」於是我僅用2000日幣的便宜價格入手早期的珍貴刊數,意外成為我認識總編輯花森安治的起點。
生於動盪的戰時,花森安治用雙手在人類浩劫所留下的廢墟中,種下名為「生活」的種子,以「個人style」做為養分、灌溉出「融入日常」的美。時常在想,如果沒有花森安治長達30年持續傳遞「生活美」的理念,你我將無從穿起一件適合自己的服裝、使用一組適切生活的餐具,也不會在餐桌擺上一盆插上當季花束的優雅花器,任何讓你感到舒適的「lifestyle」,都是花森安治留給這世界最美的禮物。
而這份禮物,如今成為兩封情書,給創刊超過一甲子後的讀者,再次閱讀的機會。第一封情書,是給編輯者的手寫信,透過《花森安治的設計書:首次國際授權!《生活手帖》初代編集長,長達30年的工藝美學》中的手繪封面,學習如何創造雋永用色與溫度感的構圖;在沒有排版軟體的年代,即使是內容黑白印刷、手寫廣告等製作手法,仍可窺見簡潔卻直指人心的文案力,每翻一頁都能成為一堂名為「生活編輯」的自我學習課。第二封情書,是給所有想「好好過生活」者的一封手繪信,跟著《那些美麗的事物:花森安治言葉集。》中的插畫與短文認真思考生活,學習用真摯的眼光看待環繞於你的周邊事物,不必是富裕的人,也能堆疊起屬於自己的美。
或許我們不是藝術家、大總編、攝影師,但花森安治就是希望人們能成為自己的品味引導者,就像他所說,「這是妳的手帖,裡頭的內容包羅萬象,希望當中有一兩項,今日在妳生活中能立刻派上用場,縱使有一兩項似乎無法立刻派上用場,也期望能夠沉澱心中。終有一日,改變妳的生活方式。」能在閱讀後創造屬於自己的《生活手帖》,就是對花森安治最美的回信。
──日本文化誌《秋刀魚》總編輯 陳頤華
不能跟傳奇日雜總編同一時代,幸好可以看到這兩本作品
如果你知道《生活手帖》是二次戰後日本最重要的生活雜誌,並且你知道這本雜誌有個超強創造力的總編輯花森安治,但是你跟我一樣太過年輕,錯過了花森安治擔任總編輯當下的才華洋溢(1948年創刊,1978年心肌梗塞過世),恭喜你,現在你可以透過《花森安治的設計書》和《這些美麗的事物》兩本書,好好看看他是個多麼厲害的總編輯和藝術家。
《生活手帖》從二十世紀中期創刊至今,伴隨著日本人走向現代生活,它的內容是理解當代日本飲食、穿著、居住、採買、日用品的入門。這個以婦女柴米油鹽、日常穿搭、空間改造為主題的生活文本,它的封面視覺採用類似印象派的寫意水彩呈現,它的文章用字平實,大量運用插畫和照片呈現,版型文雅大氣……這樣的文本和表達形式,根本就是用「藝術雜誌的視覺形式,大眾藝文雜誌的文字品質,呈現生活風格雜誌的實用內容」。
跟我們熟悉的許多雜誌總編的文科背景不同,花森安治是個具備藝術家才能的設計師和創作者。《生活手帖》在他任內的封面,幾乎都是他精心創作的繪畫或攝影或插畫;讓人吃驚的是,那是一個沒有蘋果電腦、沒有in Design排版軟體的古典年代,但是它的視覺卻如此前衛,現在看還是非常耐看。
不只是封面,花森安治總編輯就是《生活手帖》的總導演、總編劇、總美術、總攝影。這本雜誌從封面的繪圖、照片的拍攝、文稿的撰寫、一字一行的韻律感、字體級數、字距行距、插畫和留白細節,都是花森安治說了算。
曾經不只一次遇到比我還年輕的編輯們問我,現在已經是2020年了,為什麼要回頭去看60、70年前的雜誌呢?我一定先推薦幾本在所謂的前網路時代出現過的厲害雜誌文本,只要稍微看過,不必多說。
《生活手帖》就是其中一本,因為在他們的時代,所有最有創意的人都在雜誌圈,那個時代最優秀的作品就是雜誌,你透過雜誌可以看到它們最頂級的圖文整合、企畫專題和視覺傳達。現在我們只要透過幾本大合輯或個人作品就能一次看飽讀懂,真是太划算了。
──跨界編輯人 黃威融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徵求價 | 數量 |
2折 | 1 |
3折 | 2 |
6折 | 1 |
請在手機上開啟Line應用程式,點選搜尋欄位旁的掃描圖示
即可掃描此O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