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中國的官場是怎麼從貴族政治變成布衣卿相的嗎?
皇帝為了集中自己的權力,又是如何各顯神通?
國家好缺錢,但開源節流的方法,該從哪裡找?
隨著時代潮流不斷變化的帝國骨幹;
遇到問題、解決問題的最佳典範……
一窺那些影響中國社會數千年的制度,究竟有怎樣驚人的前世今生!
▎是階級複製?還是谷底翻身?想要好好當官,也太難了吧!
父死子繼的封建制度是穩定政局的解方,還是僵化腐朽的毒藥?
百里奚、馮諼、蘇秦等人,又是如何在其中成就階級翻轉的傳奇?
「上品無寒門,下品無世族」,在選拔人才這條路上開了數百年倒車的九品中正制,有什麼屹立不搖的本事?
影響中國社會數千年的科舉制度,剛開始不但錄取率低的嚇人,居然還可以合法作弊?
躺平就有官做!靠著恩蔭入仕的官二代們,真的有那麼爽嗎?
只能靠著「年資」升官,是公平公正公開的德政,還是扼殺創新思考的昏招?
▎都說「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但皇帝想要親手掌握天下,可沒那麼簡單!
從晉靈公到隋文帝,君相之間永恆的衝突,到底該如何解決?
拿著節杖就代表皇帝的權威……嗎?也許你拿到的,只是一根人人都有的吉祥物而已!
帝國很大,該怎麼管?藩王、軍鎮、節度使,誰才是皇上最可靠的左膀右臂?誰又是意圖顛覆國家的亂臣賊子?
垂簾聽政、權臣專橫,要等多久才能自己親政?等著等著還會被迫禪位!當個皇帝,未免也太憋屈了吧?
▎打仗要不要錢?徵兵要不要錢?求仙丹要不要錢?國庫的錢,到底要從哪來?
鹽鐵通通收歸國營,是穩定民生,還是弄得民不聊生?
耕者有其田,農民有地種,政府有稅收……均田制看起來簡直完美,實際上卻無法長久執行,這其中到底出了什麼問題?
里長、鄰長可不是現在才有,可是你知道為什麼這個制度剛剛問世,就差點被罵到胎死腹中嗎?
身為皇帝,想查個戶口也要被行政機關踢皮球!只好出動特別任務小隊,來場快、狠、準的改革行動了!
官制、刑法、稅收、戶政、軍事……
快跟著本書一起,領略中國古代那些精彩紛呈的制度吧!
【本書特色】:
所謂「制度」,是建構起一個民族社會的綱領,更是在進行歷史研究時貫串其中的骨幹部分,本書以淺白易懂的筆調,聚焦於中國古代制度的創建與崩壞。從財政到軍政,從官場到民間,書中各個章節涵蓋不同的領域,並以有趣生動的故事加以引導出專業的歷史知識,力求以輕鬆而又不失專業的風格,帶給讀者一個看待歷史的全新視角。
作者簡介:
張程,青年學者,研讀政治學、外交學。著有《洞悉中國史,只看這18件事!》、《歷史陣痛期,不合時宜的民國》、《從天朝大國到瓜分中國,只需要走錯「五步」!》等作品多部。
章節試閱
泓水之戰:規則與貴族的榮譽
泓水是河南省東部地區的一條河流,是渦河的支流。西元前638年的冬天,在泓水的北岸爆發了春秋前期的一場重要戰爭。這場戰爭不僅塑造了春秋的政治格局,而且代表著中國政治的重要轉折。
如此重要的泓水之戰,是宋國國君宋襄公主動挑起的。說起宋襄公這個人,可謂是大名鼎鼎。有人說宋襄公是「春秋五霸」之一,也有人說他志大才疏,根本算不上是當時的霸主,甚至批評他是「蠢豬」一樣的政治人物。那麼,宋襄公到底是什麼樣的人?為什麼要發動泓水之戰呢?
宋襄公名叫茲甫,是宋桓公的嫡長子。西元前651年,宋桓公病重。按照當時的嫡長子繼承制,宋桓公要立茲甫為太子,準備繼位。但是,茲甫向父親懇求,要把太子之位讓賢給庶長兄目夷。目夷年紀比茲甫大,但卻是宋桓公和妾室生的兒子。春秋時期,中國封邦建國,政治和社會是建立在宗法制基礎上。在宗法制下,嫡庶有別,嫡長子繼承一切。所以,宋桓公沒有同意,大哥目夷也不敢繼位,逃到外國去躲避弟弟茲甫的讓賢。不久,宋桓公去世,茲甫繼位,是為宋襄公。茲甫讓賢失敗,博得了謙謙君子的名聲。但是,大家在心裡估計都在嘀咕,宋襄公就是一個傻子,連國君的寶座都要推讓一番。
宋襄公更「傻」的事情還在後面。春秋五霸中最先稱霸的齊桓公死後,天下霸主之位空缺,宋襄公就想效仿齊桓公,會合諸侯,爭奪霸主地位。他覺得自己爭奪霸主的理由很充分:首先,宋國是一個公國,宋襄公是公爵,是爵位最高的諸侯之一;其次,宋國延續的是商朝的血脈,宋襄公是商王後裔,血統高貴。在周朝的封邦建國體系中,宋國是非常重要的一個諸侯國。所以,宋襄公覺得自己既有資格,也有道義和責任,在齊桓公之後把天下霸主的旗幟給樹立起來。
我們來看看宋襄公是怎麼做的。當時,宋國稱霸最大的阻力是南方的楚國。楚國勢力膨脹,從漢江流域向中原地區滲透。楚國奉行的是赤裸裸的強權邏輯,依靠強大的軍隊侵略和威脅其他諸侯國。中原地區的不少小國都依附於楚國。宋襄公覺得楚國的這種做法是不對的。怎麼能恃強凌弱呢?為了解決楚國的威脅,為了恢復中原的和平,宋襄公想到了一個解決辦法:召開國際會議,和平協商。於是,宋國向各國發出號召,建議各國在盂地召開諸侯大會,討論恢復和平與國際秩序的問題。
宋襄公的大哥目夷勸諫他說:「我們宋國從實力上來講,是一個小國。以小國之力召集諸侯,是不會有好結果的。」目夷認為,國際交往是建立在國家實力基礎上的,一個小國在國際舞臺上是辦不成大事的。但是宋襄公認為,國際交往是建立在道德與正義的基礎上的,只要有理有據,即便是小國也可以縱橫天下。目夷見弟弟執意要做,提醒他說楚國人不講信義,勸宋襄公帶上軍隊去參會,以防有變。宋襄公反感地說:「這是一場和平的大會,況且是我倡導的,怎麼能帶頭不守信用呢?」於是,宋襄公不帶軍隊,充滿期待地開會去了。
到了開會的那一天,諸侯們都來了。還沒有進入討論和平秩序的內容,宋襄公和楚成王就因為爭當會議的盟主發生了爭執。宋襄公說:「宋國爵位最高,理應由我來主持。」楚成王說:「論爵位,我是王,比你的公爵要高。」宋襄公憤怒了,他說,周朝建立時,僅僅冊封楚國為子爵,楚國國君稱「楚子」,所謂的「楚成王」是自封的。天下只有周天子才是王,擅自稱王本身就是大逆不道!楚成王才不管什麼制度、什麼禮法。如果遵守禮法,按照制度行事,楚國只是江漢地區的一個小國,怎麼可能和宋國爭高下?楚國奉行實力原則,相信實力決定地位。正是透過恃強凌弱,楚國才能陸續吞併了周邊的數十個小國,擴張到江淮和中原一帶。楚成王根本不相信開會能解決糾紛。楚國人把國際會議當作另外一個戰爭的舞臺,早就暗地調兵埋伏在會場周圍。如今,楚成王突然召出伏兵,抓住了宋襄公,帶回楚國囚禁起來。所謂的國際會議,立刻不歡而散。宋襄公被楚軍關押了一陣子,受到羞辱。其他諸侯覺得這樣實在有違禮法,最終在魯僖公的調停下,楚國釋放了宋襄公。
經過了這次風波,宋襄公應該吸取教訓了吧?外交和政治是不管什麼制度、道德和禮法的,一切由實力說了算。但是,宋襄公固執己見,堅持道義才是政治的根本。他決定大興「仁義之師」,討伐大逆不道的楚國。當時,依附楚國的鄭國國君鄭文公向楚國行朝禮。諸侯只有在朝見天子的時候才行朝禮。鄭文公嚴重違規亂紀,踐踏禮法,宋襄公完全看不下去,決定先教訓鄭文公。宋襄公要攻打鄭國。大哥目夷再次勸阻他,宋襄公不聽,親自領兵進攻鄭國。鄭國向楚國求救。楚國派兵反攻宋國,雙方的軍隊在泓水相遇。泓水之戰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發生的。
戰鬥打響之前,宋國的司馬子魚想勸宋襄公退兵。子魚說:「我們宋軍的兵甲不如楚軍堅利,戰士不如楚軍強壯,我們依靠什麼戰勝楚軍?」子魚建議暫且退兵,將來再說。宋襄公卻信心滿滿地說:「楚兵甲有餘,仁義不足。我雖兵甲不足,但仁義有餘。仁義道德,在我們這一邊。如果以有道之君,避無道之臣,我這樣活著還不如死了的好。」宋襄公堅持不退兵。他堅信「道義必勝」,勝利一定是屬於宋國的。
兩軍對壘,泓水作戰正式開始。宋軍在泓水北岸,占據地利,擺好了陣勢。楚軍採取攻勢,搶渡泓水,向北進攻。當楚軍還在渡河,沒有全部渡完的時候,司馬子魚對宋襄公說:「楚軍人多,我軍人少。趁著他們現在沒有全部渡過泓水,請您下令進攻。」趁著楚軍慌忙渡河的時刻,宋軍發動突襲,勝算很大。宋襄公搖搖頭反對。過了一會,楚軍全部渡過了泓水,開始在河邊布陣。子魚又建議宋襄公下令進攻,趁著楚軍還沒做好準備發動突然進攻,宋軍還有勝算。宋襄公還是回答:「不行。」
宋襄公為什麼不同意利用楚軍沒有做好準備的時機發動突襲呢?因為在宋襄公看來,對正在渡河或者還沒有布陣完畢的敵人發動突襲,是不道德的,是不符合禮法制度的。夏商周的作戰規範是這樣的:雙方軍隊會集在開闊地,約定時間,分別列隊布陣,然後擊鼓前進,直接發動正面衝鋒,決出勝負。所以,先秦的戰爭,往往是「一個戰場」、「一次交鋒」、「一天之內」決出勝負。大家堂而皇之地列隊布陣,然後用主力對主力、從正面發動攻擊,光明正大、直接了當。宋襄公完全接受不了子魚「突然襲擊」的意見。
等楚軍擺好了陣勢以後,宋襄公就率軍對楚軍發動正面攻擊。宋襄公勇敢地衝在了最前面。從實力對比上來看,楚國地大物博,楚軍人多勢眾,而宋國國力薄弱,宋軍規模較小,正面作戰肯定不利於宋軍。泓水大戰的結果是宋軍大敗,幾乎全軍覆沒。衝鋒陷陣的宋襄公多處受傷,在司馬子魚的拚命掩護下才僥倖逃脫。宋襄公的護衛們都在泓水岸邊陣亡了。宋國元氣大傷,從此再也沒有力量參與諸侯爭霸,只能依附強國、隨波逐流。
事後,宋國人都責備宋襄公。宋襄公辯解說:「君子作戰,不傷害受傷的敵人,也不俘虜鬚髮斑白的敵人。古時候指揮作戰,也不依託地勢、據守險要。這些都是我們應該遵守的。即便是亡國,我也不去進攻沒有擺好陣勢的敵人。」
很多人對宋襄公的辯解不以為然。司馬子魚就很不客氣地對宋襄公說:「您不懂作戰的道理。強大的敵人因地形不利而沒有擺好陣勢,這是上天在幫助我們。我們為什麼不能對敵人發動突襲?在戰場上,只要是我們的敵人,不管是具有很強戰鬥力的敵人,還是受了傷或者年紀很大的敵人,能進攻就該攻擊他們,能抓到就該俘虜他們。敵人有什麼值得憐憫的呢?我們奮勇作戰,就是為了消滅敵人。敵人受了傷,不忍心再去殺傷他們,就等於放過了他們;憐憫年紀老的敵人,就等於屈服於他們。軍隊憑著有利的戰機,或者利用敵人的困境,完全是可以的。」子魚的觀點是從現實出發的、務實的。戰鬥就是為了勝利,只要能夠達成勝利,過程和手段可以忽略不計。這是典型的現實主義觀點。估計許多讀者也贊同子魚的觀點,也認為宋襄公太迂腐、太刻板了,是一個愚蠢的傻子。不少人也都笑話宋襄公,笑他不懂軍事和政治,笑他的傻和蠢。
泓水之戰:規則與貴族的榮譽
泓水是河南省東部地區的一條河流,是渦河的支流。西元前638年的冬天,在泓水的北岸爆發了春秋前期的一場重要戰爭。這場戰爭不僅塑造了春秋的政治格局,而且代表著中國政治的重要轉折。
如此重要的泓水之戰,是宋國國君宋襄公主動挑起的。說起宋襄公這個人,可謂是大名鼎鼎。有人說宋襄公是「春秋五霸」之一,也有人說他志大才疏,根本算不上是當時的霸主,甚至批評他是「蠢豬」一樣的政治人物。那麼,宋襄公到底是什麼樣的人?為什麼要發動泓水之戰呢?
宋襄公名叫茲甫,是宋桓公的嫡長子。西元...
目錄
泓水之戰:規則與貴族的榮譽
摘纓大會:身分制的尷尬
百里奚求官:從奴隸到宰相
顏斶說齊王:士的誕生
長鋏之歌:馮諼客孟嘗君
鬧朝擊犬:君相纏鬥先聲
子產為政:「鑄刑鼎」與政治公開
呂后專權:后妃干政之弊
七國之亂:宗藩爭權之鑑
緹縈救父:西漢廢除肉刑改革
張釋之執法:皇權與司法公正
桑弘羊理財:政府與市場
長生不老:漢武帝的實驗
蘇武牧羊:節杖與氣節
曹髦之死:中國古代正統之爭
九品中正:門閥制度的濫觴
漢獻帝禪位:羞答答的謀朝篡位
均田制:理想主義土地制度
三長制:激辯基層社會治理
停年格:論資排輩的前因後果
軍鎮制度:六鎮的興起與反叛
三省六部:朝廷的千年主幹
科舉取士:中國第五大發明
張蘊古案:死刑核奏與司法公正
王維行卷:科舉的舞弊與反舞弊
恩蔭入仕:賀知章的難題
宇文融括戶:論使職的誕生
節度使:跋扈藩鎮猛如虎
進奏院:強盛的古代駐京辦事機構
後記
泓水之戰:規則與貴族的榮譽
摘纓大會:身分制的尷尬
百里奚求官:從奴隸到宰相
顏斶說齊王:士的誕生
長鋏之歌:馮諼客孟嘗君
鬧朝擊犬:君相纏鬥先聲
子產為政:「鑄刑鼎」與政治公開
呂后專權:后妃干政之弊
七國之亂:宗藩爭權之鑑
緹縈救父:西漢廢除肉刑改革
張釋之執法:皇權與司法公正
桑弘羊理財:政府與市場
長生不老:漢武帝的實驗
蘇武牧羊:節杖與氣節
曹髦之死:中國古代正統之爭
九品中正:門閥制度的濫觴
漢獻帝禪位:羞答答的謀朝篡位
均田制:理想主義土地制度
三長制:激辯基層社...
商品資料
出版社:崧燁文化事業有限公司出版日期:2023-11-01ISBN/ISSN:9786263577213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334頁開數:25K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