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中西哲學比較到各流派的社會背景和核心思想,
不只重現歷史,更詮釋了中國哲學的流變與當代意義!
▎中國哲學和西洋哲學的比較研究
本章融合了兩大哲學傳統的發展脈絡,並從發展過程和思想實質兩方面進行比較,為讀者提供了一個獨特的角度,從而更好地理解中西哲學的異同與交錯。
▎儒家的倫理觀
從儒家思想的社會背景開始,本章深入挖掘了儒家倫理思想的核心特質,並在最後部分探討了儒家與新儒家的關聯,展現了儒學思想的延續和發展。
▎墨家的尚同說及其實踐精神
墨家,以其獨特的尚同說和實踐精神聞名,本章不僅探究墨家的起源和社會背景,還深入分析了墨子的主要思想和形式論理。同時,也指出墨家在中國歷史文化中的深厚影響。
▎道家的宇宙觀
本章從《老子》的產生背景開始,解讀了道家的自然主義、辯證法等核心思想。此外,也從社會背景的角度,評價了道家思想對中國哲學的貢獻。
▎名家之觀念論的辯證法與形式論理
名家與墨家的差異、其辯證法的特點以及觀念論的核心概念都在此章中進行了詳細探討。透過對惠施、公孫龍等人的分析,更能深入理解名家的觀念論。
▎《中庸》的哲理
《中庸》作為儒家經典的代表,本章從與《孟子》的關聯入手,探討了《中庸》的基礎理論、修養法等核心思想,並分析了其在中國哲學史上的重要地位。
▎禪家的哲理
禪宗作為佛教的一個重要分支,本章首先澄清了佛法與禪的關係,然後進一步研究了《參同契》、《五位頌》等重要文獻,並探討了禪家對後世思想界的深遠影響。
▎什麼是理學
探究宋代思想的背景,本章重點介紹了理學的發展和晦庵的思想體系,同時也對晦庵思想進行了深入的批判。
▎體用一源論
船山思想是清代哲學的代表,本章從船山的哲學體系出發,深入分析了他的性論、對理和欲的看法,以及其在中國哲學史上的地位。
▎生的哲學
本章結合清代的社會變革,著重於戴東原的「生的哲學」思想,並從王顏兩氏對戴東原的影響中提煉出該思想的精髓。
本書特色:本書是全面概述中國哲學發展與特色的著作,深入探討中國哲學與西洋哲學的比較、儒、墨、道、名等各家的核心思想,以及其在中國歷史與社會背景中的演變和影響,是一部集結了中國哲學精髓、學術深度和廣泛視角的重要著作。
作者簡介:
李石岑(西元1892~1934),原名李邦藩,字石岑,中國現代哲學家,曾於多所大學擔任哲學系教授。著有《人生哲學》、《希臘三大哲學家》、《現代哲學小引》、《哲學概論》、《新唯物論》
章節試閱
第一講 中國哲學和西洋哲學的比較研究
一 從發展過程觀察中國哲學和西洋哲學
在我們研究中國哲學和西洋哲學之史的發展過程上,有一件事是值得我們注意的,便是中國哲學從成長期到發展期的各個階段,就形式上講,竟和西洋哲學發展的各階段有極相同的地方。由於歷史條件所決定的哲學思想,在同一個時期內,我們可以從形式上,從各家思想的總匯上,找到它們的一致的傾向。這樣,我們拿來作一回比較研究,絕不是一件沒有意義的事。
為研究便利起見,把中國哲學和西洋哲學的發展過程,同樣劃分為三時期。每一時期舉出幾個哲學家的思想作為代表,同時把它們的社會背景加以簡單的說明,然後尋出它們的異同,作我們研究的指針。
第一,成長期中國哲學成長期(西元前3世紀以前)
西洋哲學成長期(西元前4世紀以前)
第二,嬗變期中國哲學嬗變期(西元前3世紀至17世紀中)
西洋哲學嬗變期(西元前4世紀至17世紀初)
第三,發展期中國哲學發展期(17世紀中至現在)
西洋哲學發展期(17世紀初至今)
現在依次將各期哲學思想分別比較如下:
第一期「成長期」的比較
中國哲學的成長期,完成在秦代以前的一個時期,亦即完成在封建制度一個完整時期。封建制度的核心,是建築在地主對農民的經濟剝削基礎上。從西周以後,這種剝削關係,日甚一日,春秋戰國以後,因商業資本的發達,雖然對封建制度是一個打擊,如自然經濟的破壞,土地私有及土地買賣的促成等等,是其最顯著的徵象,可是封建制度並不因而破壞;它的整然的體系即地主對農民剝削的體系,仍是存在的。這種體系不僅存在,而且更鞏固一步。在自然經濟時代,生產的目的只在滿足自己的要求,所以剝削的程度尚有一定的制限;及至商業資本發展以後,地主的奢侈的慾望,無形中一天一天地增高,因之對農民的剝削遂一天一天地加重。這不是剝削的體系更鞏固一步嗎?政治上的情形正復如此。所以政治上主要的力量總在封建地主階級的手中。就講到從秦朝以後一直到近代的政治,又何莫不然?不過自秦以後,封建社會的形態發生多少變化而已。在秦代以前,既為封建制度的完整時期,又經過商業資本的發達,因此反映在哲學思想中,遂有維護封建和反封建的兩種思想,是為中國哲學成長期的大概情勢。
西洋哲學的成長期完成在亞歷山大時代。那時因希臘和波斯戰爭,得到最大的勝利,獲取了大量的奴隸,遂促成以僅僅九萬的雅典市民鎮壓三十六萬的奴隸的局面。在那種局面之下,當然形成以奴隸生產為基礎的奴隸社會。而那時候的經濟形態,便是奴隸勞動的農業經濟。伴著奴隸生產的發展,商工業亦因而呈現相當的進步。因此反映在哲學思想中,便是立於「農業—種姓」的基礎之上的舊秩序和立於「商業—貨幣」的基礎之上的新秩序,乃至立於二者之間的折中思想。是為西洋哲學成長期的大概情勢。西洋哲學成長期的社會背景是奴隸制度,中國哲學成長期的社會背景是封建制度,這兩種社會背景本質上雖不同,但在統治階級對被統治者的剝削一點是相同的,因此,反映在思想上,正決定兩個相同的傾向。
以上是把當時的社會背景加以概括的說明,現在舉出幾派重要的哲學思想作一比較。
一、儒家和觀念派
(A)孔子和蘇格拉底孔子是春秋時代一個倫理學家。春秋時代是封建制度外形上開始動搖的時代,孔子是維護封建制度最熱切的一個人,所以他的思想的出發點,就在於提供一個維護的方法。
中國封建制度有一種特色,便是以宗法制度為經,封建制度為緯,將貴族穩固地安放在農業社會之上,而組成一種嚴密的階級制度。封建制度尚不過是政治上之表面的組織,若宗法制度乃是使這種組織深入於社會內層而築成一種牢固不拔的基礎的東西。孔子為了要維護這特殊組織的封建制度,遂提出了一個「正名」。而正名定分的思想,遂成為中國社會一般生活的指針。孔子說道:
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事不成,則禮樂不興;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刑罰不中,則民無所措手足。
可見「正名」在孔子思想上的重要。「正名」成為一切政治、道德的基礎,從這段談話中,是顯而易見的。
在封建社會中,「名」便是統治階級一種絕大的精神武器,一種最有效的支配工具,一種最靈驗的麻醉劑,孔子特別地提出一個「正名」,可謂善於維護封建制度者。
我們再看蘇格拉底是怎樣地維護奴隸社會。這真奇怪,他和孔子的用心一樣,便提出一個「概念」。他以為事物的本質可以用概念表明,認識便是事物的概念的確定,換句話說,真正的知識便是概念的確定。因為概念是具有普遍性的,是具有永久不變性的。蘇格拉底所以提出概念,主要的在應用到道德上,因此昌言:知識即道德。意思是說知識是普遍的,是永久不變的,所以道德也是普遍的,是永久不變的。在當時希臘征服波斯以後,忽然間增加無量數的奴隸,非有一種普遍的概念以範圍人心,維繫社會,勢必陷於潰散不可收拾之地。蘇格拉底的思想本是傾向貴族政治的,故極力倡導概念的正確和知識的尊嚴。概念具有上抑下尊凌卑的潛力。譬如說:「天王聖明,臣罪當誅」,非個別的天王皆聖明,乃概念的天王皆聖明。概念在社會上的作用,比任何物質上的權威還大。它可以入人於不覺,懾人於隱微。蘇格拉底看透了這點,所以極力倡導知德一致的思想,這對於奴隸社會的維護是具有很大的功效的。
蘇格拉底倡導概念的正確,孔子提出正名,這東西兩聖人,在當日的階級制度下,是何等的用心之苦啊!孔子為對抗當時的「邪說暴行」,所以提出「正名」,蘇格拉底為對抗當時的哲人派,所以倡導概念的正確。又孔子為說明「名」的功用,所以自稱「無知」,而提出「叩兩端而竭焉」的方法。蘇格拉底為說明概念的普遍性,所以亦自稱「無知」,而提出一種「反詰法」(Maieutic Method)。這東西兩聖人,在當日的複雜環境下,又是何等的用力之勤啊!可見他們的努力正有相同的特徵,便是維護統治階級的企圖。
(B)孟子和柏拉圖孟子雖不是孔子的直屬弟子,也不是孔子同時代的人,但他的思想是承繼孔子的。孟子比孔子大約晚生一世紀有半,那時封建制度外形上的動搖更加劇烈,孟子既以「學孔子」為夙願,當然對於封建制度的維護,非加一番更大的努力不可。於是反映春秋末年封建社會的孔子正名論,到了孟子手裡,便更體系化深刻化了。我們現在單從他的根本思想去檢討。
孔子當然是個觀念論者,但他的觀念論的思想並不如何的顯明,一到了孟子手裡,這觀念論的本質便完全暴露無遺了。我們可以從《孟子》裡面找到不少的證據,姑選幾條說明。
萬物皆備於我矣。
仁義禮智根於心。
仁義禮智非由外鑠我也,我固有之也。
耳目之官不思而蔽於物,物交物,則引之而已矣。心之官則思,思則得之,不思則不得也。
孔子提出一個「名」,孟子便提出一個「我」,一個「心」。單就「名」說,還是知識論上的見解,若就「我」說,或就「心」說,便含有形上學的見解了。孟子想在觀念論上築成一個鞏固的基礎,所以提出這樣一個口號,便是「萬物皆備於我」。觀念論者認宇宙萬物都從「我」出發,都從「心」出發。一切都「根於心」,而為「我固有」。這無論是柏拉圖、柏克萊、馬赫、阿維納留斯,都是如此。由「心」便產生理性,所謂「心之官則思」。但「心」的根原是什麼呢?這就不得不歸之於「神」了。所以《孟子》書上這樣大書特書著:
聖而不可知之之謂神。
所存者神。
孔子的觀念論,到了孟子手裡,便體系化了,深刻化了。封建統治階級得了這樣一扇障壁,可以高枕無憂了。孟子的論理哲學、政治哲學乃至教育哲學,都是從這種根本思想推衍出去的,暫且打住,以後再詳。
那麼,柏拉圖又是怎樣的呢?蘇格拉底提出一個概念,他便提出一個「觀念」或「理念」,是把蘇格拉底的概念改造而成的。柏拉圖將蘇格拉底的知識論,加以嚴密地組織,予以超越的存在,遂成為一種形上學。柏拉圖認宇宙萬物都是「觀念」的幻影,一切都在模仿「觀念」,思慕「觀念」。他在《斐多》(Pheado)一部書上說:「觀念之來也,則萬物產生;觀念之去也,則萬物消滅。」「觀念」為宇宙萬物的本質,而為理性認識的對象。由於理性之知的直觀,便有「觀念」;由於悟性的論證,便有概念;由於感性的信念和臆測,便有萬物和心像。這樣,便把蘇格拉底的概念論體系化、深刻化了。無論概念或「觀念」都屬於觀念界,而觀念界之至高無上的絕對者,便是神。關於神,柏拉圖有單數和多數之別。因把創造主叫做永遠的神,而認直接被創造的星辰和天界的靈體為諸神。這麼一來,觀念論者的論據充實了。在希臘的奴隸社會中,得了這麼一種精神武器做支配的工具,希臘的統治階級也可以無憂無患了。這樣看來,孟子的用心和柏拉圖的用心是一致的。
觀念論者的特殊本領便是將宇宙萬物作一種系統的說明,但所謂系統是心的系統,或是神的系統。就心的系統說,則觀念論常變成「唯我論」,就神的系統說,則觀念論常變成「一神論」。但心的系統和神的系統每每連成一氣,因為要這樣,才可以為統治階級作成一個天衣無縫的理論。而不幸我們的孟子和柏拉圖,便成了這樣的一個御用學者。
荀子和亞里斯多德孔子提出一個「名」來,荀子便特別在「名」字上著力,而有《正名篇》之作。他以為「名守慢,奇辭起,名實亂,是非之形不明,則雖守法之吏,誦數之儒,亦皆亂」。他把「名守」看得非常的重要,以為亂之所以發生,就由於不看重「名守」。他在《富國篇》裡面,說得很明白:
人之生不能無群,群而無分則爭,爭則亂,亂則窮矣。故無分者天下之大害也,有分者天下之大利也。而人君者所以管分之樞要也。……古者先王分割而等異之也,故使或美或惡,或厚或薄,或佚或樂,或劬或勞,非特以為淫泰誇麗之聲,將以明仁之文,通仁之順也。
荀子所謂「名守」,即是「分」。有貴賤之分,有尊卑之分,推而至於美惡、厚薄、佚樂、劬勞之分;而「管分之樞要」的,便是「人君」。這是何等顯明的為統治階級作成寶塔式的階級思想。他以為人生而有「欲」,「欲」即是「性」,我們必須化「性」起「偽」,才能發生禮義。禮與名的關係是相需為用的。正名以定分,守分則崇禮。如果禮不立,則一切紛爭便無由遏止。荀子因此訂出「三本」的禮。他在《禮論》上說:
禮有三本: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類之本也;君師者治之本也。無天地惡生?無先祖惡出?無君師惡治?三者偏亡焉,無安人。
在特殊組織的中國封建社會裡,提出禮的「三本」,而以「天地」「先祖」「君師」為主題,荀子的法術確實比孟子又進了一步。這種寶塔式的階級思想,無論在封建制度上或宗法制度上,無論在橫的組織中或縱的組織中,都是精義入神,盛水不漏的。
亞里斯多德正具有同樣的特徵。亞里斯多德在哲學上最大的貢獻,便是他的形質論。他根據蘇格拉底、柏拉圖的觀念論作成一個實體。他以為實體非個物,亦非普遍性,乃是含藏普遍性的個物。換句話說,實體在個物生成變化之中實現自己,發展自己。他把個物的生成變化名為「運動」。而運動所以成立的原因共有四種:一、物質因;二、形式因;三、動力因;四、目的因。但二、三、四三因可以歸納為一因,即形式因。質言之,宇宙運行便由於物質和形式,即所謂形質。亞里斯多德認世間沒有無形式的物質,亦沒有無物質的形式,二者是互為聯繫的。但二者的本質有不同,形式是主動的東西,物質是受動的東西。不唯如此,形式之上,還有第一形式,物質之下,還有第一物質。第一形式是最高級的東西,任對何物,不承受物質的待遇;第一物質是最低級的東西,任對何物,沒有做形式的資格。我們看,亞里斯多德所砌的寶塔,不會比荀子所砌的寶塔難看吧!亞里斯多德想把統治階級體系地穩固地安放在奴隸社會之中,因而造出第一形式第一物質種種名目,這並不是論理學上的遊戲,而是他對奴隸社會維護的一種可憐的企圖。
由上面的比較,我們可以看到儒家在中國哲學史上的地位和觀念派在西洋哲學史上的地位正同。這並不是偶然的暗合,而是它們的社會背景正有相同的因素。所謂相同的因素便是統治階級對被統治階級的剝削,因此反映到哲學思想上,便有維護統治階級的觀念派和儒家。
第一講 中國哲學和西洋哲學的比較研究
一 從發展過程觀察中國哲學和西洋哲學
在我們研究中國哲學和西洋哲學之史的發展過程上,有一件事是值得我們注意的,便是中國哲學從成長期到發展期的各個階段,就形式上講,竟和西洋哲學發展的各階段有極相同的地方。由於歷史條件所決定的哲學思想,在同一個時期內,我們可以從形式上,從各家思想的總匯上,找到它們的一致的傾向。這樣,我們拿來作一回比較研究,絕不是一件沒有意義的事。
為研究便利起見,把中國哲學和西洋哲學的發展過程,同樣劃分為三時期。每一時期舉出幾個哲學家的...
目錄
第一講 中國哲學和西洋哲學的比較研究
一 從發展過程觀察中國哲學和西洋哲學
二 從思想實質觀察中國哲學和西洋哲學
第二講 儒家的倫理觀
一 儒家思想的社會背景
二 儒家倫理思想的特質
三 儒家和新儒家
第三講 墨家的尚同說及其實踐精神
一 墨家思想的社會背景及「墨」字的含義
二 墨家思想產生的旁因
三 墨子的根本思想──尚同說
四 墨子的形式論理
五 墨家的實踐精神
六 墨家思想在中國社會的潛勢力
第四講 道家的宇宙觀
一 《老子》的產生年代及其思想的來源
二 道家的自然主義
三 道家的辯證法
四 道家思想的社會背景及略評
第五講 名家之觀念論的辯證法與形式論理
一 名家和別墨的不同
二 兩種辯證法
三 觀念論的辯證法與形式論理
四 惠施、公孫龍及其他辯者的觀念論的
第六講 《中庸》的哲理
一 《中庸》和《孟子》二書的關係
二 《中庸》的基礎理論
三 《中庸》的修養法
四 《中庸》的影響
第七講 禪家的哲理
一 佛法與禪
二 《參同契》
三 《五位頌》與《四料簡》
四 禪家對唐宋以後思想界的影響
第八講 什麼是理學
一 宋代思想發生的背景
二 晦庵思想體系的概說
三 晦庵思想的批判
第九講 體用一源論
一 船山思想的體系
二 船山的有和動
三 船山的性論
四 船山對理和欲的看法
五 船山思想略評
第十講 生的哲學
一 清代思想發生的幾個原因
二 王顏兩氏給予戴東原的影響
三 戴東原的「生的哲學」
第一講 中國哲學和西洋哲學的比較研究
一 從發展過程觀察中國哲學和西洋哲學
二 從思想實質觀察中國哲學和西洋哲學
第二講 儒家的倫理觀
一 儒家思想的社會背景
二 儒家倫理思想的特質
三 儒家和新儒家
第三講 墨家的尚同說及其實踐精神
一 墨家思想的社會背景及「墨」字的含義
二 墨家思想產生的旁因
三 墨子的根本思想──尚同說
四 墨子的形式論理
五 墨家的實踐精神
六 墨家思想在中國社會的潛勢力
第四講 道家的宇宙觀
一 《老子》的產生...
商品資料
出版社:複刻文化出版日期:2023-11-01ISBN/ISSN:9786269780372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512頁開數:18K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