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析論先秦至魏晉南北朝的哲學思想,兼顧歷時性與共時性,選取重要思想家與著作,依時序分章論述,著重文獻,深入各個哲人的心靈。先秦諸子面對禮壞樂崩,各自提出相應的論述,試圖使社會回復秩序。本書不以「家」稱之,還原諸子的思想樣貌,呈現爭論的內容。漢初盛行黃老思想,為道法合流,西漢董仲舒將儒學陰陽化,東漢王充則批判天人感應。兩漢流行陰陽五行與氣化論,深入經、緯之學,是漢人的世界觀與生命論。魏晉盛行玄學,王弼以「本/末」建立儒道會通的架構,嵇康、阮籍探究生命的自然之道,郭象則以獨化玄冥之論,消解儒道差異。魏晉南北朝為佛教與道教興起時期,兩教各有教義,相互影響。佛教在傳法過程中,與中國傳統思想碰撞交融,道教也在發展中吸收儒佛思想,建立獨特教法,兩教皆成為中國思想的重要內容。從先秦至南北朝,各個思想螺旋交錯,動態發展,涓滴匯為中國思想史長流。
作者簡介:
李宗定
實踐大學應用中文學系副教授兼學系主任,曾任副教務長。研究專長為中國思想史、儒家哲學、道家道教哲學、詮釋學與當代文論。著有《葛洪抱朴子內篇與魏晉玄學》(臺灣學生書局)、《老子「道」的詮釋與反思──從韓非、王弼注老之溯源考察》(花木蘭)、《先秦儒家政治理論研究》(花木蘭)以及學術論文數十篇。主編《悠遊文哲之間:唐亦男學術著作集》(五冊)(成功大學出版中心)、《現代生活應用文》(五南圖書)、《揮灑生命的五色筆:走進悅讀與舒寫的世界》(復文圖書),另有多篇現代散文創作。
章節試閱
凡 例
1.因本書大量徵引古典文獻,為免注釋龐雜,部份引文未加註腳,請查閱「引用文獻」所列舉之書目資訊。
2.為使行文簡潔,正文以古典文獻為主,近現代學者論述,多於註腳徵引,並加以評論說明。
3.引用古典文獻,依徵引書目之點校,少部分文句的標點有所調整。
4.文中各章節標題多依所論思想家之著作摘出,近似「關鍵字」,藉以闡明各家思想重點。
5.本書將古代哲人思想以系統化的方式梳理論述,為本書作者之理解與詮釋,並不意謂所論思想家的認知已有條理,也不必然具有系統層次。
緒 論
第一章 緒 論
深夜仰望穹蒼,星空浩瀚,宇宙的寬廣映照人類的渺小。生命從何而來?死後往何處去?關於生命的思索,縈繞所有人心中。既然生命有限,則生命的意義為何?人們為何而活?短暫的生命如何具有價值?古今中外的哲學家,試著提出關於生命、生活與生存的解答。生命中的偶然與必然,巧合與注定,何者為真?有個主宰萬物的神,設計安排所有萬物?還是人類有自我意識,能夠決定自己的人生?哲學始於思索,思索生命的問題,生命的種種可能,在哲學中,生命有了深度,從生存的欲望走向追尋生命的價值。生命有了價值,就有目標,成為至人、真人、神人或聖人,生命不只是活著,在追求目標的過程中成就生命的意義。生命雖是個人,但是生命的意義關乎群體,在人與人,人與物的關係之中。歷來中國哲人對於生命的思索,留下許多發人深省的論述,這些論述是思想的結晶,涓滴成中國思想史長流,研讀中國思想史,便是在文獻中尋思字裡行間的生命意義,設身處地體會哲人的心靈。欲進入中國思想史,得先了解何謂「思想史」,以下析論「中國哲學史」與「中國思想史」的異同,再說明中國思想史的分期與起源。
第一節 中國哲學史與中國思想史
目前臺灣各個大學的中文系開設「中國思想史」課程,哲學系為「中國哲學史」,而歷史系也多有「中國思想史」。 不同課名與各學系的專業與學科歷史延革有關,兩個學科的性質、範疇與研究方法,實有所別。然而在實際研究與教學時,卻又大多不分,之所以如此,為兩學科雖各有所長,但是在教學時常相互援引。辨析兩者異同,以及相關專著,是進入中國哲學領域的第一步,以下就名稱、專著與課程分述之。
一、「哲學」、「哲學史」與「思想史」
「哲學」(Philosophy)一詞,是日本明治初期教育家西周(Nishi Amane),根據中國《說文解字》:「哲,知也。」以及《爾雅.釋言》:「智,智也。」將「Philosophy」譯為「哲學」。 「哲學」原義為「愛智之學」,此字源於希臘文,譯成拉丁文為「Philosophia」。「Philos」之義為「愛」,「Sophia」為「智慧」,即「愛好智慧之學」。追溯哲學最早譯名,應是明末清初義大利傳教士艾儒略於《西學凡》介紹西方學科時,稱為「理學」,並音譯「斐祿所費亞」。「理學」之義,艾儒略定為「義理之大學也」,其內容包含邏輯、物理、形上、倫理與數學。此譯名與中國宋明盛行之「理學」同名,但兩者內容並不相同。以「理學」為「philosophy」之譯名,至清末仍為學術界所使用,此譯名亦傳至日本,之後日本使用「哲學」譯名,而「理學」則逐漸成為自然科學之專稱。
中國學術界本有「理學」之譯名,又有「格學」、「智學」、「愛智學」等名,唯民國初年自日本引進「哲學」譯名之後,在梁啟超、蔡元培、王國維等學者大力推廣下,逐漸為中國學術界使用。 國民政府於1913年頒行〈大學令〉、〈大學規程令〉,明定大學分為文、理、法、商、醫、農、工七科。 這個學科架構基本延續清末〈奏定大學堂章程〉,然廢止經學科,十三經散入改制後的大學文科。 文科下設哲學、文學、歷史學、地理學四門,哲學門有「中國哲學類」,其中有「中國哲學史」科目,另有「外國哲學類」;文學門則有「中國文學類」和細分的各外國語文類,「中國文學類」以文學和語言學為主,且有「哲學概論」課。 基本上,「文科」所分四個學門,已具後來大學文學院之哲學系、中文系、外文系、歷史系與地理系的雛型。而且「中國哲學史」已做為一個學科的課名,歸屬於哲學門,之後也一直是哲學系的重要學科;至於「中國文學類」以文學和語言為兩大主軸,也成了後來中文系授課的重要方向。
從學科角度視之,西方「哲學」有其研究範疇、歷史與方法,「哲學」的定義、內容與方法,是哲學概論或哲學史討論的起點。若以西方哲學的理論架構或論證方式討論中國學術,就會引發「中國是否有哲學」的疑問。此一疑問是民初學界爭論的焦點,為西學東漸的時代背景之下,帶有民族主義的中西對抗所致。若不以西方哲學規範其他文化,「哲學」應可視為人類求知的文明發展,各個文化都有自己的「哲學」。此一論題可以牟博(Mou Bo)編《中國哲學史》的說法為參考,他對「哲學」的認定為:「哲學對世界和人類的根本性問題探究,可以有不同的關注。在這個意義上,哲學所具有的批判性,使其不是一門封閉的學科,也沒有一個絕對的路徑或方法。基本上,只要能通過論證,辯論和解釋,對結論加以討論,就可視之為哲學。」 所以他編著以《中國哲學史》為書名,而非「中國思想史」或「中國宗教史」。這種對哲學的定義,不以哲學為西方所獨有,可使「中國哲學」乃至「中國哲學史」得以成立。
一般來說,西方哲學大致可區分為三大範疇,其一,「知識論」(Epistemology)或「方法論」(Methodology),討論認識與知識的問題,包含「邏輯」(Logic)與「論證」(Argument)。其二,「形上學」(Metaphysics),討論關於宇宙、本源與存有諸問題,包含「宇宙論」(Cosmology)與「本體論」(Ontology)。其三,「倫理學」(Eethics),研究道德、價值與人生議題。另外,還有「美學」(Esthetics)、「宗教哲學」(Philosophy of Religion)、「社會哲學」(Philosophy of Society)、「政治哲學」(Political Philosophy)以及許多學科進行哲學分析與討論的各個哲學分支。中國哲學因語言、歷史與文化之故,討論議題與內容有別於西方,大致可區分為道論、天論、氣論、名論、心性論與政治論等範疇。而中國思想三大主流儒、釋、道的理論思辨與交融,從先秦時諸子便討論有關於人與人,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的關係,乃至如何建立一個理想的社會秩序,都是中國哲學探討的論題。
至於在「哲學」之後加「史」字,使成「哲學史」一詞,即關聯「時間」,不僅是哲學問題,還有哲學的發展。論者除了敘述各個哲學家的學說外,還須以「歷時」及「共時」為軸,呈現彼此差異之「共時」關係,以及互相影響與繼承發展之「歷時」關係。 「哲學史」與「哲學」所討論的重心不同,哲學史必須涉及每一個哲學家的思想及論點,期能忠實呈現出一個時期的哲學現象;同時,藉由陳述個別哲學家的思想,釐清某一個問題或概念的發展與轉變。由於哲學史的重心在呈現哲學的發展,必須儘量客觀「如實」地說出文獻與論題,又必須梳理各個論述,有所評論,哲學史應於客觀與主觀間取得平衡。 雖然哲學史不是哲學,哲學也不是哲學史,但是兩者卻又不能截然二分,哲學史由哲學論題發展而成,哲學思辨則立基於哲學史,從理解歷代哲學家討論問題的過程,才能建構哲學觀點。
凡 例
1.因本書大量徵引古典文獻,為免注釋龐雜,部份引文未加註腳,請查閱「引用文獻」所列舉之書目資訊。
2.為使行文簡潔,正文以古典文獻為主,近現代學者論述,多於註腳徵引,並加以評論說明。
3.引用古典文獻,依徵引書目之點校,少部分文句的標點有所調整。
4.文中各章節標題多依所論思想家之著作摘出,近似「關鍵字」,藉以闡明各家思想重點。
5.本書將古代哲人思想以系統化的方式梳理論述,為本書作者之理解與詮釋,並不意謂所論思想家的認知已有條理,也不必然具有系統層次。
緒 論
第一章 緒 論
深夜仰望穹蒼,星...
作者序
自 序
在臺灣的大學中文系課程中,「中國思想史」是研究所考試必考的專業科目,相較於另外兩個專業科目「中國文學史」與「小學」(文字學、聲韻學),一般認為思想史的難易介於這兩科。文學史雖然範圍廣泛,但相對容易,因為從小的語文教育,幾乎都從文學的角度選文與授課,對文學史自然有幾分親切感。而小學最難,因為有許多專有名詞,陌生難解。反觀「中國思想史」,看似相對熟悉,但大多僅限於先秦諸子,早期中學時有《中國文化基本教材》,但是一度被改為選修,甚至被改名,大概就是對中國哲學的認識。然而「中國思想史」不只是先秦,兩漢之後還有諸多論題,相關文獻龐雜,年輕學子大多不識。而且思想史著重文獻解讀,涉及提問、分析與論證,思考判斷能力雖為社會所重,但是現今的義務教育未有哲學思辨訓練,在升學主義的壓力下,獨立思考只能淪於口號。
學生不懂哲學思考方法,也沒有讀過相關文獻,對於進入「中國思想史」有一定障礙,教師授課必須帶領學生克服這個困難。課程有一定的進度,教師設計教材教法,而課後的進修就需要一部適合的《中國哲學史》。目前所見前輩學者的《中國哲學史》或《中國思想史》各有所長,也各有觀點立場,但是在學術與教材之間,似乎難以兼顧平衡。在多年教學過程中,起心動念撰寫一部「中國思想史」,能作為教材,又能讓學生自修。在嘗試寫作第一編先秦之後,又因為自我要求與論證所需,更改為思想史的學術專著。教材與學術專著,兩者的形式和內容大不相同,後者對於各種文獻與學術專著,都必須經過嚴謹的論證,更必須對文獻進行考察解讀,進而提出觀點,並非僅是彙集資料而已。然而心目中的學術專著,又不只是學術研究,還得有流暢的行文,以及清楚的章節與重點,讓每個專題都能簡潔完整的呈現,這是本書努力的目標。
幾經嘗試,數易其稿,最後立定幾項原則。其一,以文獻為主,理解與詮釋皆依文獻,儘量讓文獻自我解釋,近於「以孔解孔」、「以莊解莊」,其後再舉證後世注解與現代詮釋,並提出個人觀點。其二,章節標題盡可能以文獻中的原文標示,可以突顯文獻的關鍵詞,也方便讀者掌握重點。其三,引用論著多置於註腳,除了使本文簡明,也能區別原始文獻與學界的詮釋論述。其四,徵引出土文獻,藉由考古研究,補充各個專題的文獻資料,更全然地展示思想史的面貌。第五,把握思想史的歷時性與共時性,敘述學派與概念的前後發展,也比較同時期的相異觀點。思想史是流動且交錯進行的,涉及歷史、地理以及政治等背景,各個領域相互關聯與影響,思想家對人生與現實問題提出的解答,本書寫作時盡可能加以呈現。牟宗三先生曾論及為什麼研究中國哲學需特重文獻,他認為相較於西方哲學,中國古代哲學家「不是很注重系統,並不是邏輯的入路,他們的著作文獻,固然蘊涵很深刻的見解,但因為不重系統,不是問題性的思考入路,則他們的見解必須對文獻作正確的了解,然後可以見到。……所以寫一本中國哲學史必須引證相當多的文獻,而且扣緊文獻來疏解。」(〈研究中國哲學之文獻途徑〉)牟先生之說,是本書寫作的宗旨,引證文獻,依文獻疏解,務求論述有所憑據。
思想是文化的根基,中國文化有獨特的哲學思想,古代哲人關注人生、天地與社會,提出各種問題,也進行思辨,形成中國文化的內涵。今日的科技與經濟發展,影響對文史的評價,尤其是哲學。除了大學哲學系,幾乎未有哲學專業課程,「中國哲學」無關謀生技能,也沒有相關證照,為何讀「哲學」,一直是大眾的疑惑。其實,古代哲人提出許多問題和解決方法,對於現代社會具有相當啟示,這些內容是文化的根本。學習中國哲學或許不能增加謀生技能,也無關金錢收入,卻能反省自己,了解自己,認識自己的文化,進而發現安身立命之道。人要活下去,也需要知道為什麼而活,如何活得幸福有意義,需要經過思考探索才能領悟。本書試圖引領讀者進入中國思想史的殿堂,從中國哲學思考生命的價值與意義,不只是學習知識,還能體會古代哲人對生命的觀照,如宋代哲人張載所言:「富貴福澤,將厚吾之生也;貧賤憂戚,庸玉汝於成也。存,吾順事;沒,吾寧也。」(〈西銘〉)不論富貴窮達,都應一本初衷,不隨波逐流,才不致於喪失自我。中國哲學中的人生啟事,是現代價值混亂的社會,最好的心靈治療。
本書之所以名為「中國思想史精要」,在於「哲學史」較著重理論體系與思辨,而「思想史」則更留意時空背景,重視理論的發展與流動。本書試圖在「思想史」的架構中論及社會整體的思想面貌,如兩漢時的生死觀,魏晉時期的佛道思想,除了官方學術,還觸及民間。為避免論題過於龐大而成為文化史,本書把握各個時期的「思想」主題,先秦以諸子論述為主,兩漢則為氣論與陰陽五行,以及儒學的發展,而魏晉則是玄學以及佛道思想,各個時期選擇重要的思想家、經典文獻與重要的論題,針對思想的發展與演變安排章節。由於篇幅所限,仍多有疏漏,如兩漢未論揚雄,東晉未述張湛,之後若有機會再行增補。本書寫作立基於原始文獻,徵引學界研究成果,資料龐大,耗費心神無數,自草擬初稿至今,歷時十載,字數篇幅不斷增加,遠遠超過預期。原本計畫完整呈現先秦至清代的思想史,不得不在主客觀因素下先行折半。然而行百里者半九十,目前行至魏晉南北朝,只是中繼站,之後仍將繼續朝百里的目標前進。
學問之路,孤獨而漫長,相較於專題研究,中國思想史更為廣泛,瀏覽研讀各類文獻,查證資料出處,是十年寒窗的日常。由於書海浩瀚,相關文獻資料與研究論著繁多,個人所見難及萬一,是以本書徵引必多有疏漏,論述亦囿於成見或有偏頗,若有未盡之處,還請讀者給予指正,俾能再做修訂。寫作之時,數度進入一種冥想狀態,仿佛穿越時空,和古代哲人進行對話,感受他們的心靈,有時針對議題討論,有時暢談理想抱負,有時是把酒宣洩胸中塊壘。孟子訴說在齊宣王前滔滔雄辯,只為說服君王關照百姓;看到墨子在簷下的孤獨身影,散發為天下人的大愛精神;莊子不多話,安靜地擺蕩著一葉扁舟。王充博學,天南地北閒聊,時時透露懷才不遇的感慨。嵇康冷靜,思路清晰,阮籍熱情,絕無冷場,然而私下無人時,嵇康有著誠摯的真情,阮籍則會自顧自的喃喃自語。古代哲人住在字裡行間,靜待有緣人登門到訪。
本書獻給啟蒙恩師唐亦男教授,猶記年少時於大學課堂聽講「中國思想史」的震撼,哲學是生命的學問,唐老師身體力行,是為哲人典範,雖然她在天上,爽朗笑聲仍不時迴盪心中。業師林安梧教授,包容溫暖,能與林老師談學論道,是人生莫大福分。感謝給予許多幫助的陳昌明教授,點滴在心頭。還有王偉勇教授,元亨書院的師友,年邁雙親,以及人生中的許多貴人,銘感在心。最後感謝莊小芩老師的題字,以及買欣鴻小姐的詩經窗花設計,為本書增色不少,也感謝五南圖書公司,在當今艱困的圖書市場,出版學術書籍,不啻為善行義舉。
期許本書能為學術傳承,略盡綿薄之力,是為序。
自 序
在臺灣的大學中文系課程中,「中國思想史」是研究所考試必考的專業科目,相較於另外兩個專業科目「中國文學史」與「小學」(文字學、聲韻學),一般認為思想史的難易介於這兩科。文學史雖然範圍廣泛,但相對容易,因為從小的語文教育,幾乎都從文學的角度選文與授課,對文學史自然有幾分親切感。而小學最難,因為有許多專有名詞,陌生難解。反觀「中國思想史」,看似相對熟悉,但大多僅限於先秦諸子,早期中學時有《中國文化基本教材》,但是一度被改為選修,甚至被改名,大概就是對中國哲學的認識。然而「中國思想史」不只是...
目錄
自序
凡例
第一章 緒 論
第一節 中國哲學史與中國思想史
一、「哲學」、「哲學史」與「思想史」
二、「中國哲學史」課程與專著
三、「中國哲學史」與「中國思想史」
第二節 中國思想史的分期
第三節 中國思想史的起源
一、軸心突破
二、天人合一
三、儒、道思想源頭
小結
先秦
第二章 仁禮合一 ──孔子
第一節 仁
一、性相近
二、推己及人
三、為仁由己
第二節 禮
一、禮之本
二、因革損益
三、禮法之別
第三節 道德政治
小結
第三章 由仁義行──孟子
第一節 性善
一、性
二、心
三、知言養氣
第二節 孟學三辨
第三節 仁政
一、仁者無敵
二、民貴君輕
小結
第四章 性惡善偽──荀子
第一節 人之性惡
一、性惡
二、化性起偽
第二節 知道之心
第三節 天人之分
第四節 仁義之政
一、尊君隆禮
二、從道不從君
三、王霸之別
小結
第五章 道法自然──老子
第一節 有無相生
第二節 有生於無
第三節 道法自然
第四節 無為而無不為
第五節 小國寡民
小結
第六章 逍遙乎無為之業──莊子
第一節 得意忘言
第二節 無所逃於天地
第三節 道通為一
第四節 物我兩忘
一、心齋
二、坐忘
第五節 死生一體
第六節 逍遙乎無為之業
小結
第七章兼愛交利──墨子
第一節 三表法
第二節 兼以易別:兼愛與非攻
第三節 天之欲義:天志與明鬼
第四節 上下齊同:尚同與尚賢
第五節 興天下之利:節用、節葬與非樂
小結
第八章 正名實以化天下──惠施與公孫龍
第一節 惠施:合同異
一、天地一體
二、方生方死
三、天與地卑
四、至大至小
第二節 公孫龍:離堅白
一、白馬非馬
二、離堅白
三、指非指
第三節 墨辯
小結
第九章 因道全法──韓非子
第一節 因道全法
第二節 人性「好利惡害」
第三節 重「法」、「術」以立「勢」
一、法
二、術
三、勢
第四節 明主「不道仁義」
小結
兩漢
第十章 秦漢之際思想趨勢
第一節 「定於一」的期望
第二節 諸子思想合流
一、《呂氏春秋》
二、《淮南子》
第三節 諸子思想興衰
一、儒家──陸賈、賈誼
二、道家(黃老道家)
三、陰陽家以及「陰陽」觀念的起源與變化
小結
第十一章 黃老學──《黃帝四經》
第一節 「黃老」釋義
一、黃老思想文獻
二、黃老思想與稷下學宮
第二節 治身與治國合一
第三節 道體法用
第四節 審其形名
第五節 陽德陰刑
第六節 「因天」與「尊君」
小結
第十二章 陰陽儒學──董仲舒
第一節 天人相應(人副天數)
一、天數
二、陰陽
三、五行(四時)
第二節 天正王政
一、災異遣告
二、陽德陰刑
第三節 三綱五紀
第四節 仁貪兩性
小結
第十三章 經學、讖緯與孝道
第一節 兩漢博士與經學
一、「博士」淵源與含意
二、兩漢博士設置與經學關係
第二節 今古文經學之別
一、五經傳承
二、今古文經之別
第三節 讖緯學
一、讖
二、緯
三、讖緯之興衰
四、讖緯與術數
第四節 《孝經》之「事君」同「事父」
小結
第十四章 辨偽疾虛之學──王充
第一節 疾虛妄
第二節 證驗實然
一、實核事理
二、推類驗之
三、推此以論
第三節 天道自然
一、福禍無應
二、祥瑞無徵
三、天不言(譴告、寒溫、卜筮)
第四節 生死與鬼神
第五節 性成命定
一、命定不移
二、性分三品
三、國命在數
小結
第十五章 兩漢死亡觀、鬼神信仰與神仙方術
第一節 兩漢死亡觀
第二節 鬼神信仰
一、「鬼」、「神」釋義
二、鬼神形象
第三節 長生成仙
一、不死願望
二、仙人形象
三、元氣始生
四、成仙方術
小結
魏晉南北朝
第十六章 魏晉玄學釋義與分期
第一節 玄學興起的歷史背景
一、孝心與孝行
二、人物品評
第二節 魏晉玄學的分期
第三節 魏晉玄學的論題
小結
第十七章 以無為本的崇本息末之學──王弼
第一節 詮釋方法──「崇本息末」
一、以無為本
二、崇本息末
第二節 得意忘言
第三節 仁義本於自然
一、《老子道德經注》
二、《周易注》
三、《論語釋疑》
小結
第十八章 越名教而任自然的竹林玄風──嵇康、阮籍
第一節 「越名教而任自然」的自然觀
第二節 音聲論
第三節 養生論
小結
第十九章 適性逍遙的玄冥之境──郭象
第一節 自生獨化
第二節 性各有分
第三節 適性逍遙
第四節 迹冥圓融
一、任性忘迹
二、外內相冥
小結
附論:裴頠〈崇有論〉
第二十章 道教興起、傳播與清整
第一節 道教的興起與發展
第二節 成仙理論與方術
一、成仙的可能
二、成仙的方法
第三節 道教戒律:出世與入世的辨證
第四節 道佛交涉
一、夷夏之爭
二、承負報應
小結
第二十一章 佛教東傳與中國化
第一節 原始佛教發展與概念
一、佛教傳法歷程
二、佛教基本教義──「緣起性空」
第二節 魏晉南北朝佛教的傳播與發展
一、格義佛教
二、六家七宗
三、佛性論
第三節 佛教傳法中國的挑戰
一、孝道
二、輪迴報應
三、形盡神不滅
小結:佛教與儒道的交流與會通
引用文獻
自序
凡例
第一章 緒 論
第一節 中國哲學史與中國思想史
一、「哲學」、「哲學史」與「思想史」
二、「中國哲學史」課程與專著
三、「中國哲學史」與「中國思想史」
第二節 中國思想史的分期
第三節 中國思想史的起源
一、軸心突破
二、天人合一
三、儒、道思想源頭
小結
先秦
第二章 仁禮合一 ──孔子
第一節 仁
一、性相近
二、推己及人
三、為仁由己
第二節 禮
一、...
商品資料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636頁開數:16K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