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特色
•針灸,是中醫學自古以來被廣泛採用的治病方法。本書依人體之陰陽經絡、奇經八脈等分門別類、各立章節,深入淺出論其循行、相關病候、穴位主治,並述明取穴、針灸、拔罐、刮痧等手法及宜忌。
•彌足珍貴的是筆者以其積累逾四十年之臨床經驗,學理與實務並重,例舉諸多病症之診治選穴與施治方法,學者在理解內容之餘,可以提升個人醫學專業之深廣度,更可在行醫執業上充分應用發揮。
針法和灸法合之為「針灸」,是中醫學自古沿用的治病方法之一,且是應用最廣泛,並發揚光大者,直至現代仍持續有新式針灸方法之演繹。
《圖解針灸學》從人體十二經脈循行與其是動病、所生病著手,參合任督二脈、奇經八脈、經外奇穴之診治,透過經脈學、解剖學和病理學之學理交流,加上筆者四十餘年的臨床實務經驗,指導學習者如何提綱挈領、明確辨證,選擇適宜的針灸、拔罐、刮痧等多角度的施治方法。藉由簡易明瞭之圖表,讀者可以由淺入深,一窺針灸學之全貌。
自《圖解內經》、《圖解傷寒論》……《圖解中醫藥物學》延續一貫傳統醫學命脈,兼顧做學問與教本之效,《圖解針灸學》可廣用於臨床之外,足可因應研究所及中醫師國家考試。
作者簡介:
李家雄醫師
1951年生,1980年中醫特考及格,現為李家雄中醫診所所長及負責人、臺北市體會總會鐵人三項協會名譽理事長。
經歷:
中國醫藥學院中醫內科醫師、中醫研究所針灸推拿指導老師、遼寧中醫藥大學國際教育學院客座教授、各大報章雜誌養生專欄執筆、廣播節目主講、日本、新加坡各地巡迴演講中醫、養生操、從臉看病等健康主題。
著作:
《幸福素女經》、《妙用經穴養生DIY》、《從氣色看病》、《經絡診治》、《關節診治》、《十二種要你命的病》、《圖解內經》、《圖解傷寒論》、《圖解金匱要略》、《圖解溫病學》、《圖解中醫診斷學》、《圖解難經》、《圖解中醫學概論》、《李家雄養生術─乾坤手》等超過兩百本著作,目前仍每日持續不斷寫作中。
章節試閱
前言
十二經脈、十二時辰等,攸關慢性生活習慣病;體內十二經脈、體外十二時辰(因應日夜、四季寒暑而有五臟之一日應四時)與內分泌系統及神經系統關係密切。針可以死活人,不可以活死人,因此,針灸前的診斷勢必務求精確。
認識十二時辰與十二經脈,重視生活步驟:
寅、卯時辰(凌晨三點到早上七點)是肺、大腸經脈時辰,重視活動與陽光(需求優質氧氣時間)。肺主「魄」,肺經脈出問題,就會魄不安穩,白天見鬼,胡言亂為,右七魄不自在。
辰、巳(早上七點到早上十一點)是胃、脾經脈時辰,重視補充營養(需求優質營養時間)。
午、未時辰(早上十一點到下午三點)是心、小腸經脈時辰,重視舒暢與愉悅(需求優質調理時間)。
申、酉時辰(下午三點到晚上七點),是膀胱、腎經脈時辰,重視休息與享受(需求優質輕鬆時間)。
戌、亥時辰(晚上七點到晚上十一點)是心包、三焦經脈時辰,重視安寧與情趣(需求優質生活品質時間)。
子、丑時辰(晚上十一點到凌晨三點)是膽、肝經脈時辰,重視睡眠與美容(需求優質心靈時間)。肝主「魂」,肝經脈出問題,魂不守舍,鬼話連篇,鬼影幢幢,睡不安寧,左三魂不安然。
現代講「十二經脈」已融入「自然醫學」中,有中國道家的思想神韻,與「傳統中國醫學」的神采,兩者各領風騷,各自表態,頗有互補與輝映之功。十二經脈代表活生生的人體工學,從第一次呼吸到最後一次呼吸,所有的「生理和行為演變」,分為三個生命迴路「互相連結關懷與聯繫」。
第一知性迴路:生存—呼吸,進食,活動。上天好生之德,「七魄開始」。
1. 肺經:呼吸—接受—「感知世界」。
2. 大腸經:咀嚼—排泄—「品味人生』。
3. 胃經:消化—本能—「體認自我」。
4. 脾經:進一步消化 —心理過程—「認知生命」。
第二理性迴路:互動—社會影響力。
1. 心經:人際關係—內心智慧—「理解生命」。
2. 小腸經:進一步同化—「回饋生命」。
3. 膀胱經:警報系統—敏感性與脆弱性—「警覺生活」。
4. 腎經:自我進化的關係—重新定義自己是誰—「肯定生命」。
第三感性迴路:分化與進化,睡覺。人有自知之明「三魂關門」。
1. 心包:心臟保護器:應對機制—控制感情—「珍愛生命」。
2. 三焦:處理機制—剛性—「恆溫生命」。
3. 膽囊:勇氣—真我的認知與決定—「勇愛生命」。
4. 肝臟:自我認同與肯定—創造「生命無悔」。
我常常享受很吃力的泰式按摩,保健我的筋骨與十二經脈,通常最吃力的穴區是秉風穴與肩貞穴,是全身最強的激痛點,泰式按摩背部先壓揉督脈與膀胱經脈,「每一條經脈」連鎖經營十二經脈的三個生命迴路「互相Link聯繫」。十二經脈三個生命迴路邏輯,每一條經脈就是一條生活鏈,每個穴道,都是一個生活動靜以息,每個穴道都述說著喜怒哀樂。泰式按摩最後壓揉頭臉部,任脈與胃經脈,讓被按摩的人緩慢、深層的呼吸,深深養護十二經脈的三個生命迴路,互相聯繫生命訊息,生老病死走向不歸路也已矣。
十二經脈三個(呼吸中樞)生活運轉邏輯:
1. 猶如寺廟的兩位金剛門神,阿形金剛,開口口音以瀉之;吽(ㄏㄨㄥ)形金剛,閉口鼻音以補之。
2. 猶如迎神賽會的七爺八爺,七爺甩著兩手上下走,以急瀉之,八爺左右兩腳搖晃著走,以緩補之。
兩位金剛與七爺八爺,都護衛著正直的人們。道者一也,古今中外的歷史文化都一樣,端看我們願不願意去感受體會。
《發現人體新器官》二零一九年三月二十七日,美國紐約大學為首的研究團隊在《Scientific Reports》雜誌中發表論文,宣布發現了人體內一個未知的「新器官」,充滿流體的「間質組織」,他們利用最新技術發現了一條「流動流體的高速公路」。新發現的質液網絡遍布全身,它們所處的位置:
1. 皮膚表層下方。
2. 沿著消化道與肺和泌尿系統。
3. 圍繞動脈與靜脈和肌肉之間的筋膜(幾乎就是黏膜下淋巴組織)。
很多人認為,這就是中醫的人體「經絡」。研究人員解釋稱,長期以來,科學家在解剖過程中,無意識地破壞了間質組織的結構,當其中的液體被排空,放在顯微鏡下觀察時,它們僅是一層簡單的結締組織,因此,人們從未意識到它們的存在。中醫「經絡」的存在,解釋了癌症容易蔓延的原理,一些媒體認為,長期以來,西醫否定中醫的一個重要依據就是「經絡不存在」,真相大白了以後,整個醫學就面臨一場巨大的變革,很多西醫會忽視微觀的治療方式,自然界的規律永遠是整體決定局部,微觀決定宏觀,人體的經絡就是微觀路線,運用好中醫原理,治病就有了一種全新的更有效的方法。這次發現是對人體普遍聯繫方式的一種描述。
宏觀的層次就是神經和血管,微觀的就是十四經絡,它們主要是由組織間隙組成,上連神經和血管,下接局部細胞,直接關係著細胞的生死存亡。經絡其實在全身是無處不在的,因為人體含有百分之七十的水,所有細胞都浸潤在組織液當中,整體的普遍聯繫就是通過連續在全身的水來實現的,所以,中醫上還有全身無處不經絡之說。事實上,中藥就是疏通經絡來治病,這與西藥直接殺死病變細胞的藥理有根本的不同。可以這樣說,證明了經絡的存在,也就間接證明了中藥藥理的科學性,可以理解為什麼癌症在侵襲某些人體部位後容易蔓延。同理,西醫對病因認識上的錯誤也顯現出來了,它並不只是因為細胞病變,而是細胞所依賴生存的組織液環境,畢竟細胞相對於它所依賴生存的環境,力量是微不足道的,它們之所以病變,是組織環境異化,使它們不得不變。要想真正的從根本上消除疾病,必須改變細胞所依賴生存的組織液環境,即整體的管理。
中醫的科學性越來越被證明,中醫的優越性開始全面體現,中醫就得到全世界的公認,成為世界醫學的主導。
前言
十二經脈、十二時辰等,攸關慢性生活習慣病;體內十二經脈、體外十二時辰(因應日夜、四季寒暑而有五臟之一日應四時)與內分泌系統及神經系統關係密切。針可以死活人,不可以活死人,因此,針灸前的診斷勢必務求精確。
認識十二時辰與十二經脈,重視生活步驟:
寅、卯時辰(凌晨三點到早上七點)是肺、大腸經脈時辰,重視活動與陽光(需求優質氧氣時間)。肺主「魄」,肺經脈出問題,就會魄不安穩,白天見鬼,胡言亂為,右七魄不自在。
辰、巳(早上七點到早上十一點)是胃、脾經脈時辰,重視補充營養(需求優質營養時間)。
午...
作者序
序
《圖解針灸學》從「十二經脈循行與是動病所生病」著手,是我將《經絡診治》去蕪存菁,再加乘這十幾年的砥礪錘煉,讓經脈更深入的與解剖學和病理學交流,提綱挈領,讓讀者逐步登堂入室,一窺全貌。《經絡診治》不同於《圖解針灸學》的地方,是不夠深入淺出,卻簡單易懂、方便使用。《圖解針灸學》相較於《經絡診治》,則是重學理、無法全然簡單化。《圖解針灸學》雖未臻爐火純青之境,但是,要求每一章節,都可以獨立直接用於生活中與臨床上,Julian《圖解針灸學》襄助良多,小林《圖解診斷學》助益不少,在寫作過程中,背書、讀書與運動都一樣堅持,我要更持久、永續的經營,才看得到一點點成果。昔日,如果(目前,國家圖書館藏書140餘種)沒有大冠出版社《內經臨床診治叢書》等二十幾本書的領導,今朝,我就無法勝任五南出版社的《圖解系列》十本鉅著。回想起來,大冠游老闆與五南王小姐及其編輯團隊惠我良多。
《圖解針灸學》從十二經脈循行著手,因應手六經脈與足六經脈之間互相影響極大,手的經脈有問題,腳所對應的經脈也會有問題,不論是循行路線,或是動病所生病。例如:手的第二指(大腸手陽明經脈)腫脹,對應腳第二、三腳趾(胃足陽明經脈)可能會有麻木現象,排泄與消化問題常互為因果。手第三指(心包手厥陰經脈)痙攣,腳大趾(肝足厥陰經脈)也多有僵滯的問題,心臟的工作狀況,與肝臟功能息息相關。手第四指(三焦手少陽經脈)抽筋,對應腳第四趾(膽足少陽經脈)多會有問題,精神原氣與新陳代謝功能關係密切。手第五指(心手少陰經脈、小腸手太陽經脈)麻木,對應腳第五趾(腎足少陰經脈、膀胱足太陽經脈)必有不靈活的問題,心臟血管疾病與腎臟內分泌功能關係微妙。從經脈角度去思考身心靈的問題,參照循環與神經等系統,必可以提高針灸診治效率。當身體有某些警訊時,初期多為經脈是動病,症狀若有若無。日久多演變成經脈所生病。這一切已經告訴我們,人一定要調整生活習慣,包括作息、運動、飲食、工作都要全面調整,否則,年紀愈大,病苦會毫不留情的來臨。《圖解針灸學》希望讓讀者感受到認識十二經脈可以更豐富身心靈。
我四十多年來的臨床經驗,再加上自身體驗,這幾年冬天我晨跑十公里時,右小指較麻;游1000公尺冷水池,右食指較麻,反映頸臂神經叢及肺心經脈較弱,我全身上下退行性血管(「鬼血管」、「幽靈血管」)歌聲魅影不歇三十年,我只好天行健以自強不息(鐵人三項運動與易筋經)三十年。我父親54歲第四次中風往生,祖父58歲第一次中風往生,我先天不足,後天就要有自知之明。我確定Ghost blood vessel退行性血管Bad(壞)Worse(更壞)the Worst(最壞)之於嚴重事故,幾乎都是自己忘了自求多福蔭而已矣~咎由自取,小病不斷,大病不遠矣!
人的組織和器官中,一條或幾條微動脈和微靜脈,及其間的毛細血管組成微循環的基本單位。因其內微血管的配布和組成,分為:
1. 微動脈→毛細血管→微靜脈,是最常見樣式,微動脈與微靜脈間沒有動靜脈吻合,最重要的是手腳末梢的A-V shunt(動脈與靜脈交接的通道)~十二經脈的所出為井。
2. 微動脈→毛細血管→微靜脈,微動脈與微靜脈間有動靜脈吻合。
3. 毛細血管→靜脈→毛細血管,通連兩組毛細血管的靜脈稱門靜脈,只見於肝門靜脈和丘腦下部-腦垂體靜脈~肝經脈與督脈會於巔。
4. 輸入微動脈→毛細血管→輸出微動脈→毛細血管,見於腎和胰島~腎經脈與脾經脈之於舌本與舌下。
人的活動量(運動、勞動)越少,A-V shunt循環越差,失明、失聰、糖尿病、中風、失智的機會也相對增加。所出為井的穴道色澤開始不良,就是退行性血管鬼影幢幢,所入為合的穴道色澤,與關節功能不良,十之八九小病不輕,退行性血管全身上下歌聲魅影不歇,即使不常上醫院,也常常藥不離手。很多疾病,多會先出現末梢動脈硬化(PAD)或暫時性腦缺血(TIA)的前兆,手腳懶得動多會造成 PAD,頭腦不用久了就會造成 TIA。 PAD與TIA互相影響很大,從手六經脈與足六經脈診治之,可以提高療效。常常覺得暈暈,又檢查不出大疾病,多是暫時性腦缺血(TIA)。坐著時腳會不舒服,起來走一走就好了,就是末梢動脈硬化(PAD),從經脈是動病所生病來抽絲剝繭,確也精彩。
手腳末梢的A-V shunt(動脈與靜脈交接的通道),幾乎就是毛細血管的活力寫照,毛細血管分布在各器官的組織和細胞間,是人體最微細的血管,毛細血管數量極多,成網狀分佈,平均直徑七~九微米。毛細血管管壁只有一層扁平的內皮細胞,血液中的氧及營養物質經內皮細胞滲透入組織間。細胞和組織間的代謝產物,再由內皮細胞進入血液,內皮細胞有窗孔,讓毛細血管進行物質交換,人體質不好或老化加速,「幽靈血管」就會取代正常的毛細血管,即使是童年時期患有多發性間質性角膜炎,成年後,患眼都有基質瘢痕,伴有退行性血管。
Cushing Syndromes(庫欣氏病),是類固醇吃多、吃久後所產生的徵狀:月亮臉、水牛背、青蛙肚、末梢腫大。表面上,是循環系統出問題,暫時性腦缺血與末梢動脈硬化,已經發生在其中,手腳會腫,雖沒Cushing Syndromes這種疾病,卻多已經往類似的疾病在進行了,如果不治療或改善生活步調,慢慢的,背會駝、肚子會漸大,腳腫、手腫。初期多經脈是動病,日久多經脈所生病。
Behcet’s disease(貝塞特氏症)症狀有口腔黏膜潰瘍、皮膚有結節紅斑過敏、皮疹、眼睛有發炎現象(包括紅膜炎、葡萄膜炎、網膜炎等等)、外陰部潰瘍(如感覺睪丸過敏、小便時會癢等等)、關節發炎疼痛、副睪丸炎、消化器官病變、血管病變、中樞神經病變、大小腦、腦幹等問題,其診斷標準:
1. 完全型-什麼都有。
2. 不完全型-有一部分。
3. 懷疑。
4. 可能沒有,但有特殊病變。
只要有一個症狀就可能屬這種疾病,兩個以上機會就更大了。像紅斑性狼瘡,在檢驗的八個免疫指數中,只要有四個有問題就屬紅斑性狼瘡了。從經脈是動病、所生病來抽絲剝繭,初期多經脈是動病的發炎症狀,日久多經脈所生病的疼痛症狀。
十二經脈循行,十指與十趾的經脈中,最重要的是腳大拇趾,它外側指甲邊有大敦穴是肝經脈的起點,大拇趾上的三毛處是膽經脈的終點,它內側指甲邊有隱白穴是脾經脈的起點,大趾間是胃經脈的終點。一個大腳趾就有四條經脈在其上。十指與十趾中,只有第二腳趾沒有經脈,所以它是最呆的,走路不小心就會踢到。診治十二經脈,就是要優質化微循環系統,少讓Ghost Blood Vessel退行性血管作怪。
「肺經脈」起於中焦,「營氣」出於中焦(負責吸氣與副交感神經優勢),泛指消化系統的吸收營養部分,循順著胃口(食道與氣管),上行過橫膈膜歸屬於肺,出大拇指之端。大腸經脈「大腸經脈」起於大指次指之端,下行過橫膈膜歸屬於大腸,「衛氣」出於下焦(負責呼氣與交感神經優勢),泛指消化系統的排泄部分。人活著的時候,消化系統於呼吸系統,一直呈恆續活塞動作,排泄出狀況,呼吸不困難才奇怪。手大拇指與食指常常麻木或冰冷,「呼吸」系統與「神經」系統、「循環」系統及「消化」系統,開始談不攏也擺不平,不久,就會進階腦心血管病患群。再不然,失智與癡呆也不遠矣!經脈「決死生,處百病,調虛實」是中國醫學的神髓。
序
《圖解針灸學》從「十二經脈循行與是動病所生病」著手,是我將《經絡診治》去蕪存菁,再加乘這十幾年的砥礪錘煉,讓經脈更深入的與解剖學和病理學交流,提綱挈領,讓讀者逐步登堂入室,一窺全貌。《經絡診治》不同於《圖解針灸學》的地方,是不夠深入淺出,卻簡單易懂、方便使用。《圖解針灸學》相較於《經絡診治》,則是重學理、無法全然簡單化。《圖解針灸學》雖未臻爐火純青之境,但是,要求每一章節,都可以獨立直接用於生活中與臨床上,Julian《圖解針灸學》襄助良多,小林《圖解診斷學》助益不少,在寫作過程中,背書、讀書與運...
目錄
目錄
序
前言
第一章 十二經脈—太陰陽明篇
1-1 手太陰肺經(一)
1-2 手太陰肺經(二)
1-3 手太陰肺經(三)
1-4 手太陰肺經(四)
1-5 手陽明大腸經(一)
1-6 手陽明大腸經(二)
1-7 手陽明大腸經(三)
1-8 手陽明大腸經(四)
1-9 手陽明大腸經(五)
1-10 足陽明胃經(一)
1-11 足陽明胃經(二)
1-12 足陽明胃經(三)
1-13 足陽明胃經(四)
1-14 足陽明胃經(五)
1-15 足陽明胃經(六)
1-16 足陽明胃經(七)
1-17 足太陰脾經(一)
1-18 足太陰脾經(二)
1-19 足太陰脾經(三)
1-20 足太陰脾經(四)
第二章 十二經脈—少陰太陽篇
2-1 手少陰心經(一)
2-2 手少陰心經(二)
2-3 手少陰心經(三)
2-4 手太陽小腸經(一)
2-5 手太陽小腸經(二)
2-6 手太陽小腸經(三)
2-7 手太陽小腸經(四)
2-8 足太陽膀胱經(一)
2-9 足太陽膀胱經(二)
2-10 足太陽膀胱經(三)
2-11 足太陽膀胱經(四)
2-12 足太陽膀胱經(五)
2-13 足太陽膀胱經(六)
2-14 足太陽膀胱經(七)
2-15 足太陽膀胱經(八)
2-16 足太陽膀胱經(九)
2-17 足少陰腎經(一)
2-18 足少陰腎經(二)
2-19 足少陰腎經(三)
2-20 足少陰腎經(四)
2-21 足少陰腎經(五)
2-22 足少陰腎經(六)
2-23 足少陰腎經(七)
2-24 足少陰腎經(八)
第三章 十二經脈—厥陰少陽篇
3-1 手厥陰心包經(一)
3-2 手厥陰心包經(二)
3-3 手厥陰心包經(三)
3-4 手少陽三焦經(一)
3-5 手少陽三焦經(二)
3-6 手少陽三焦經(三)
3-7 足少陽膽經(一)
3-8 足少陽膽經(二)
3-9 足少陽膽經(三)
3-10 足少陽膽經(四)
3-11 足厥陰肝經(一)
3-12 足厥陰肝經(二)
3-13 足厥陰肝經(三)
3-14 足厥陰肝經(四)
第四章 奇經八脈篇
4-1 任脈(一)
4-2 任脈(二)
4-3 任脈(三)
4-4 任脈(四)
4-5 督脈(一)
4-6 督脈(二)
4-7 督脈(三)
4-8 督脈(四)
4-9 督脈(五)
4-10 衝脈(一)
4-11 衝脈(二)
4-12 帶脈(一)
4-13 帶脈(二)
4-14 陽蹻脈 陰蹻脈(一)
4-15 陽蹻脈 陰蹻脈(二)
4-16 陽蹻脈 陰蹻脈(三)
4-17 陽維脈 陰維脈(一)
4-18 陽維脈 陰維脈(二)
第五章 經外奇穴篇
5-1 經外奇穴五十穴
5-2 頭面部十五穴—四髮太印
5-3 頭面部十五穴—魚球內金海
5-4 頭面部十五穴—耳機翳安安興
5-5 胸腹部五穴—頸脅肓臍胞
5-6 背部十一穴—百喘定中四華
5-7 背部十一穴—騎痞腎腰竹
5-8 手部三陽大絡
5-9 手部十一穴—十大小拳中四
5-10 手部十一穴—五八中二肘
5-11 腳部八穴—鬼髖鶴膝
5-12 腳部八穴—女八內獨
第六章 針法篇
6-1 古今製針法(一)
6-2 古今製針法(二)
6-3 練習針
6-4 施針手法
6-5 用針與穴位
6-6 下針與進針
6-7 進針方法
6-8 行針
6-9 暈針、滯針、彎針、出針、折針
6-10 治療手法—補瀉(一)
6-11 治療手法—補瀉(二)
6-12 治療手法—補瀉(三)
6-13 治療手法—補瀉(四)
6-14 特殊針的用法—三棱針、火針、皮膚針
6-15 特殊針的用法—耳針
6-16 特殊針的用法—電針與電療
6-17 針法適應證
6-18 針法禁忌
6-19 針刺深度和針灸配穴法
第七章 灸法篇
7-1 灸的燃料—艾
7-2 艾灸法與藥灸法
7-3 非艾灸法
7-4 灸法的適應證、禁忌與養生應用
第八章 頭皮針、耳針、拔罐、刮痧、埋針、埋線
8-1 頭皮針
8-2 內經之頭與腦
8-3 內經之頭部穴道
8-4 標準頭穴線的定位和主治
8-5 焦氏頭針體系的定位和主治
8-6 頭皮針的臨床運用
8-7 耳針
8-8 腦與耳靈光互動
8-9 耳咽管與耳針
8-10 內經理論
8-11 耳穴治療點
8-12 注意事項
8-13 拔罐
8-14 背部拔罐最強壯
8-15 胸腹部拔罐最養生
8-16 拔罐調理人體重要區域
8-17 拔罐療法常用種類與部位
8-18 拔罐療法的種類及分類
8-19 拔火罐法與特殊拔罐吸引方法
8-20 背部與胸腹部刮痧
8-21 刮痧器材準備與範圍及注意事項
8-22 常用刮痧療法
8-23 埋針、埋線
8-24 埋針注意事項與種類和方法
第九章 疾病治療篇
9-1 疾病治療入門
9-2 神經系統疾病
9-3 頭痛、偏頭痛、顏面神經痛
9-4 顏面肌疾患(顏面神經麻痺)
9-5 脅肋痛
9-6 坐骨神經痛
9-7 頸肌痛
9-8 肩胛、背肌及臂肌痛(五十肩)
9-9 腰肌痛
9-10 關節炎
9-11 咳嗽
9-12 支氣 管性哮喘
9-13 肺氣腫
9-14 心悸(怔忡)
9-15 心肌梗塞
9-16 高血壓
9-17 胃脘痛
9-18 嘔吐
9-19 便秘、泄瀉
9-20 肝硬化、黃疸
9-21 膽石症
9-22 慢性腎炎
9-23 陽痿、遺精
9-24 經前期緊張、月經不調、痛經
9-25 功能性子宮出血、子宮脫垂
9-26 妊娠嘔吐、更年期症候群
9-27 鼻炎、牙痛
9-28 濕疹、痤瘡
9-29 蕁麻疹、帶狀皰疹
9-30 嬰兒腦性麻痺
後記
目錄
序
前言
第一章 十二經脈—太陰陽明篇
1-1 手太陰肺經(一)
1-2 手太陰肺經(二)
1-3 手太陰肺經(三)
1-4 手太陰肺經(四)
1-5 手陽明大腸經(一)
1-6 手陽明大腸經(二)
1-7 手陽明大腸經(三)
1-8 手陽明大腸經(四)
1-9 手陽明大腸經(五)
1-10 足陽明胃經(一)
1-11 足陽明胃經(二)
1-12 足陽明胃經(三)
1-13 足陽明胃經(四)
1-14 足陽明胃經(五)
1-15 足陽明胃經(六)
1-16 足陽明胃經(七)
1-17 足太陰脾經(一)
1-18 足...
商品資料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368頁開數:20K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