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的時代,影響各國之間的強力相互連結,雙語教育逐漸成為教育領域的一個重要議題。臺灣因應國際趨勢,積極推動雙語教育相關政策,由行政院設立2030年成為雙語國家之目標,帶領臺灣走向國際。
雙語教育策略指標的建構能夠協助學校和教育機構更全面地評估學生的學習成果,亦能協助教師瞭解雙語教育的意涵及其可受力之處。若能探究出並建立具指標性的指標體系,教育者便能發揮指導教學和課程設計至最大化,亦能夠更瞭解學生的優勢和需求,提供選擇最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法,使學習成果具有成效,進而達成雙語教育實施的目標。
商品特色
雙語教育為全球化下一個重要議題,其策略指標引領著教師教學成效以及學生學習成效。影響雙語教育策略指標的因素眾多,若能探究出並建立具指標性的指標體系,教育者便能發揮指導教學和課程設計至最大化,亦能更瞭解學生的需求,提供選擇最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法,使學習成果具有成效。
作者簡介:
蔡金田
現職
彰化縣政府教育處處長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教育政策與行政學系教授
研究專長
校長學、教育行政、學校行政、教育管理
學歷
國立中正大學教育學研究所博士
考試
全國高等考試教育行政及格
臺灣省督學課長儲備訓練班結業
經歷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學務長、教育政策與行政學系主任、教育領導培育中心主任;國小教師、組長、校長;縣立體育場場長;教育局課員、督學、體建課長、學管課長
著作
專書15本,其中獨立著作5本、合著10本;專書專章6篇,獨立著作包括《智慧學校》、《學校行政理念》、《知識、智慧與領導》、《組織變革》、《未來教育.教育未來》。另發表之專題研究論文120餘篇。
郭喬雯
現職
臺中市大明高中校長
研究專長
教育行政、學校經營、國際教育、雙語教育
學歷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國際教育與比較教育學系碩士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教育政策與行政學系博士
經歷
國中教師、組長、主任、副校長、校長
教育部國際教育1.0教師講師
教育部國際教育2.0雙語課程講師
教育部國際教育2.0分流課程講師
彰化縣政府教育處國際教育顧問
著作
中文期刊論文
〈從臺灣國民小學教師參與國際教育融入課程之過程,探究教師專業成長歷程〉
〈建構國際教育融入課程的教師專業成長團體規劃:三所偏鄉學校策略聯盟的經驗〉
〈英國國際學校獎對我國中小學推動國際教育之啟示〉
〈打造以人為本的幼兒優質學習環境〉
〈親子共讀開啟喜閱人生〉
英文期刊論文
Embracing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A Junior High School Teacher’s Perspective
章節試閱
【第一章 緒論】
在全球化的浪潮下,世界的情勢正在經歷極大的轉變,各國之間的關係更為緊密,改變了世界上教育發展的樣貌,在教育的進程上也是一大進展。資訊的快速傳播,營造地球村的環境,開創了國際競爭及合作的多樣化模式,使得各國之間的文化差異以及溝通互動,需透過教育之媒介,彼此增進差異理解,而這即成為當代教育的趨勢與使命。近年來各國政府積極在教育的改革與轉型上投入極大的心力,透過改善教育系統的政策與提升教育品質的訴求,冀望教育能夠更為永續發展。
順應全球化浪潮以及教育改革趨勢,雙語教育(Bilingual Education)逐漸被各國所重視,成為外語及國際教育研究的顯學。許多國家致力於語言教育改革時,將雙語教學列為重要教育政策,試圖透過雙語課程增進人們的國際溝通能力,擴展國際視野。因此,各方的雙語教育人士試圖找出最佳的雙語教學策略,以提升學生在雙語教育的學習成效。
為求雙語教育的有效推行,從中探求雙語教育指標有其必要性。本章共包括四節,第一節研究背景與動機、第二節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第三節名詞釋義、第四節研究限制,以下分別說明之。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本節茲就研究背景與動機,說明如下:
壹、研究背景
一、全球化後語言成為各國溝通的橋樑
語言是人類用來溝通及傳達思想的一個媒介,亦是用來實施教育的一個工具,它在人類發展上具有不可或缺的存在價值。近年來由於全球化的興起,資訊科技迅速發展,使得國與國的疆界概念越來越模糊。各國往來日益頻繁,不論在經濟上、社會上或是文化上,透過語言作為與他國之間的溝通工具。在全球化的時代,隨著科技的進步和跨國交流的增加,語言作為溝通的工具變得更加重要。在現代社會中,語言已成為各國之間溝通的橋樑。當不同國家的人們想要交流時,語言的隔閡可能會成為阻礙,而掌握多種語言的能力將會變得越來越重要。英國著名的語言學者Graddol(2006)認為在全球化的趨勢下,英語的重要性日增,不可避免地發展成為全世界人與人用來溝通的重要工具。換而言之,英語能力成為一個全球公民所不可或缺的基本能力。黃涵榆(2022)提到,在全球媒體、商業與教育等方面,英語成為最通用、最強勢的語言。同時,英語不再只是英格蘭、美國、澳洲等國的國家語言,英語不再只是英語,而已變身為「全球語」(Globish)。
此外,多語言的能力也能夠促進跨文化的理解和溝通。不同的語言背後蘊含著不同的文化和思維方式,學習多種語言有助於人們更好地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的差異。此外,語言學習還有助於促進個人的思維能力和學習能力。
總之,全球化使得語言成為各國溝通的橋樑,掌握多種語言的能力將會變得越來越重要。學習多種語言不僅可以幫助人們更好地進行跨語言溝通,還有助於促進跨文化的理解和學習能力的提升。
二、雙語教育成為各國教育改革重要趨勢
教育的成功與否,影響著一國的社會文化與人力品質,同時也被視為觀察、衡量一國國力的重要面向。目前所處的二十一世紀是一個高度競爭與充滿變化的世紀,世界上許多先進國家為取得競爭上的優勢,先後進行一連串的經濟、政治、社會及教育改革,其中教育改革攸關人力素質的良窳,對提升教育品質及國家整體競爭力影響甚深。
「雙語教育」一詞於1660年代起始於美國,在17、18世紀大批移民湧入美國,源自歐洲的移民為了能保留自己的語言和文化,各自設立教授本國語言與文化的學校,而當時美國政府對雙語教育採取放任的政策,這也是美國雙語教育的起始點(吳婷婷,2003)。
英國1998年7月《教育改革法》(Education Reform Act)公布之後,並於次年9月開始實行(Anning, 1995: 1),正式透過法律來加強教育績效責任。加拿大種族多元,是雙語教育的先驅,以英、法雙語國家著稱。由國小、國中至高中皆採沉浸式教育,將教學內容與真實生活結合,學校提供非母語的教學環境,使學生能夠很自然地學習第二外語。新加坡自1966年之後就力行雙語教學(姜宏德,2002),相當重視學生的語言發展,從小學就將學生分流,升中學強調聽、說、讀、寫四種能力,到了高中再進修第三外語課程。可以看出新加坡的雙語課程結合學習測驗形成一套完整的體系,使新加坡人才的英語能力得以躋身亞洲前段。
為了因應這波潮流,教育部於2011年提出「中小學國際教育白皮書」(以下簡稱國際教育1.0),期透過教育國際化活動,培育學子具備國家認同、國際素養、全球競合力及全球責任感,冀望達到中小學國際教育的目標;訴求透過學校本位的方式,以「融入課程」、「教師專業成長」、「國際交流」、「學校國際化」等四軌並進方式,尋求國際教育在全球視野與國際知能培育方面的具體落實(教育部,2011)。國際教育1.0的宣示及推動,可謂我國中小學教育史上劃時代的重大工程(教育部,2020),不但促使英語成為一項重要的溝通工具,期待透過英語的學習媒介,培養國人的世界觀、多元文化及國際理解能力。
教育部為符應國際趨勢,接續於2019年4月成立「中小學教育國際化專案辦公室」(Primary and Secondary Education Internationalization Office, PSEIO),針對國際教育1.0執行結果進行重新檢視,與2020年提出「中小學國際教育白皮書 2.0」(以下簡稱國際教育2.0),進行為期為六年的計畫,以「接軌國際、鏈結全球」為願景,尋求「培育全球公民、促進教育國際化及拓展全球交流」等三項目標之達成(國家發展委員會,2018)。為體現國際教育2.0的政策規劃,近年來雙語教育在臺灣蓬勃發展,行政院於107年12月通過國家發展委員會所提的「2030雙語國家政策發展藍圖」,以「提升國人整體英語力」與「提升國家競爭力」兩大政策目標,推動雙語國家計畫(國家發展委員會,2018)。自行政院設立2030年成為雙語國家之目標,各級學校紛紛著手於雙語教育的實施上,從政策的頒布、教師的專業成長以至於學校行政端的執行,皆投入相當大的心力。
在全球化的時代,推動雙語教育是有其必要的,語言的學習和應用是否具有相當的品質,對整體學習的影響甚鉅。換句話說,教育品質對於各國而言,皆是最重要的教育目標,倘若教育品質成效佳,學生的學習成效彰顯,自然國家的競爭力也就越大,更能於全球化的潮流中站穩不搖。在此脈絡下,雙語教育之質量成為攸關雙語教育成敗的先決要件。因此,教育品質相關問題的探討,包括:教育品質的判斷指標、影響因素、現況評估及提升成效之方法等,乃為當前重要的研究課題,亦是學校教育品質改進系統的重要內涵。
貳、研究動機
一、雙語教育的實施內涵為推動雙語教育的重要課題
在面對瞬息萬變的世局,各學校正如火如荼地推行雙語教育,希望藉此協助學子們增加適應世界的能力,累積國際競爭力。因此各國教育單位從初等教育階段、中等教育階段至於高等教育階段,無不在教育改革上日益精進,協力打造全方位的雙語國家,強化學生在生活中應用英語的能力及未來的職場競爭力。然而,雙語教育並非一蹴集成的教育型態,因著各校所具備的校內、外資源以及組織文化的不同,所達到之雙語教育所展現之成效亦有所差異。
世界上多數國家將提高教育品質作為首要任務,在全球社會轉型的過程中,教育品質扮演了哲學思維與工具骨幹的關鍵因素。為強化師資培育與教育系統的改進,歐洲聯盟委員會(European Commission)建立了績效責任,強調語言教學的品質指標,更建置了師資培育與教育系統(Dincer, 2016; European Commission, 2001; Hughes, 2007; Kelly et al., 2004)。同時,意識到此世界教育改革趨勢,其他國家亦紛紛建立了語言教學教育品質指標,使得教育在推行時,更具品質上的掌握以期達到理想的教育實施狀態。
為使能順應全球化的發展,各國在教育的推動上朝向國際化的目標前進,而外語或雙語學習被認為是推動教育國際化與孕育世界公民素養的起點,亦是協助國際發展之必要生存條件。美國於立國之初即已接受不少移民,同時著重移民家庭的母語以及官方英語的雙語教育,受歷史及文化影響深厚。加拿大有兩種官方語言:英文和法文。它的由來有其特殊的英、法殖民的歷史背景,加拿大政府也費莫大的功夫在維繫該國雙語政策的成功。亞洲國家如韓國、日本由於國內外來移民相對單純,除了本國已具備的母語外,亦推動外語學習。韓國不但重視移民家庭的母語教育,也於國內推廣高階外語人才。我國在2020年全國教育局處長會議中,教育部潘文忠部長明確地宣示,教育部將於2021年把雙語教育之預算提升十倍,預計投入二十億新臺幣(潘乃欣,2020),此政策揭示了我國在對於成為雙語國家以及推廣雙語教育目標上具有其未來願景。許家齊(2021)表示,教育部設定目標,未來希望達到2030年全國三千多所中小學的英語課程,皆能採全英語教學上課方式,且三分之一以上的國中小,部分領域課程能採用雙語授課的方式。章凱閎(2020)也提到,為配合雙語國家政策,教育部規劃從2021年起,每年引進300個外師,提供給學校單位共同來協助雙語教育的推行。由以上觀之,雙語教育對於世界上許多國家而言,代表了一種國際上的競爭力,更是與世界接軌的一個重要的媒介。為此,瞭解雙語教育的內涵為本書所著重的研究動機之一。
二、雙語教育策略指標之建構有助於提升雙語教育實施品質
面對全球化及國際化浪潮,英文已成為跨國與跨族群溝通的通用語之一(English as a lingua franca, ELF)(Jenkins, 2006)。雙語教育在我國的發展正如火如荼展開,各個學校不論在教師專業發展、課程發展、學校國際化、國際交流等方面都投入了相當大的心力。在全球化競爭之下,行政院計畫推動雙語國家政策,由前行政院長、現任副總統賴清德於2018年12月6日在行政院會拍板「2030雙語國家政策發展藍圖」,希望推動我國成為使用「中文」與「英文」的雙語國家。王承中(2018)表示,教育部推動雙語政策,把英語融入教學領域,部分科目用英語來教。雙語教育之政策目標期望透過雙語教育讓臺灣更與世界接軌、提升臺灣競爭力及增進經濟優勢(國家發展委員會,2018)。我國的「2030雙語國家政策發展藍圖」更揭示了兩個目標:提升國家競爭力以及培植國民的英文能力(NDC, 2018a),落實雙語教育,有效實踐雙語國家的到來。
推動雙語教育必須達到理想的成效,方能使學生受益。我國以2030年成為雙語國家為目標,然而實施雙語教育之時,也浮現了教育現場上許多教育人員所面臨的困境。由上而下的雙語教育推動,亟需國家政策的完善規劃,協助各方教育單位朝向雙語國家目標邁進。黃琇屏(2021)指出,公立中小學在雙語教育實施時,呈現雙語師資與課程審查機制尚未完善、中小學雙語師資缺乏與城鄉師資不均的現象。換句話說,學生的英語資源沒有被平均分配,造成學生雙語學習城鄉差距以及學習有落差。鮑瑤鋒(2021)認為加速雙語教育師資培育系統有其重要性。葉若蘭、翁福元(2021)亦表示,教育現場欠缺具備雙語專長的教師,雙語推動專責單位及預算政策尚未完善,進行雙語教育者有必要增強雙語教學相關知能。李振清(2021)建議應從政策面規劃雙語教師的培育,如英語文能力管控、規劃在職訓練、編列預算讓優質的英語教師出國進修、設立英文電臺提升全民英語能力等,方能協助雙語教育的順利推行。未來雙語國家的推行,需要藉由政府單位的大方向政策擬定,政策的部分規劃完善,有助於教育單位的推行。若要使教師能夠在教學上能夠自我精進、依循正確的方向,進而達到具有績效的雙語教育,必須建立一個具參考性且公正的教育指標,如此不但能讓第一線的老師能夠更有信心來推動雙語教育,亦能協助各級學校在實施上更為順暢。
在探求雙語教育的實施之時,建構其指標有其必要性,因指標的建立有助於在檢視雙語教育實施時,提供學校、教師掌握有哪些方向及技巧可依循,也可協助學生在接受雙語教育時能更為順利。林子斌、吳巧雯(2021)提出,學校校內自主性地對雙語教師增能與培訓、英語教師與有意願投入雙語教育的老師組成共備社群,有其必要性。林子斌(2021)認為,學校需意識到投注更多的資源與關注,協助教師有意願投入雙語教育之推動、英語教師與其他雙語教育教師組成專業學習社群,將增加雙語教育推動成效。鄒文莉(2021)亦認為跨領域的教師共備、發展課程包與平臺皆能提升雙語教學的成效。葉若蘭、翁福元(2021)表示學校端應爭取外籍教師分配,減少雙語師資之城鄉差距;學校需協助教師提升雙語教學相關知能,且英語教師對於協助雙語社群運作有幫助。「校內的行政端」投入亦是學校推動雙語教育的一個重要因素,行政端的帶領與支持,能鼓勵校內老師對雙語教育的投入意願。林子斌(2021)表示,學校的校長及行政扮演好「角色典範」有其必要性,其角色典範為學校雙語環境中的一部分。楊瑞濱(2021)也提到,學校須建立正確的雙語教育認知,提供共識來解決方法,化解教育現場所面臨實施雙語教育上的衝突;學校領導者應提供資源,並於公開場合給予投入雙語的教師鼓勵與肯定。郭彥廷(2021)表示,在臺就學的外籍生觀點,亦有助於校園內雙語環境的建置。楊怡婷(2022)強調建置校內雙語環境有其必要性,且應善用數位工具來打造雙語環境。
為了符應2030雙語國家政策,近年來中央和地方政府都很積極規劃各種雙語教育計畫,投入大量經費,從小學到大學,從課程教學到師資培育,皆規劃與雙語連結。因此,各地區的教育單位,於校內開始著手實施並推行雙語教育,提升英語此一國際語言的能力。而對於學校而言,雙語教育是促使學生在面對全球化的變化時,認識世界的一個途徑與媒介。因此,建立雙語教育策略指標來提供給各教育單位做參照有其必要性與價值,因指標的建立是評價雙語教學政策之績效的重要依據。因此,本書乃針對雙語教育策略實施之指標面向,進行權重分析,歸納出學校、教師與學生可參照的雙語教育實施方向與重點,此乃本書動機之二。
三、我國雙語教育之相關研究有待深耕
政府宣示2030年要成為雙語國家,目前為推行的起始階段,教育單位或是教育現場的教師易迷失正確的方向。故對於雙語教育/雙語教學的內涵、實施策略、指標等等,亟需有參考或指引之處。學術上有關教育指標的研究汗牛充棟,而針對「雙語教育策略指標」主題之相關研究付之闕如,仍有相當大的研究空間。
而針對雙語教育的相關研究,筆者經由臺灣博碩士論文資料庫,以「雙語教學」為關鍵字查詢,針對2010年至2021年近二十年的研究,發現以「雙語教學」為研究主題,以「國小」領域的研究仍屬多數。由於碩博士論文中,查閱到關於雙語教學的議題為數不多。關於雙語教學議題之碩博士論文,在臺灣博碩士論文資料庫中,109年的研究有3篇;108年的研究有1篇;106年的研究有1篇;103年的研究有1篇;99年的研究有1篇;98年的研究有1篇;96年的研究有1篇;92年的研究有1篇;90年的研究有1篇。就此結果而言,可知「雙語教學」的議題,在近幾年有逐漸被關注的趨勢。儘管近年來已經有越來越多的研究開展,但在研究論文數量、研究主題、研究對象等方面仍存在許多限制和局限性。因此,有必要進一步深入探討雙語教育相關研究的問題,從多個角度進行探究和分析,以期能夠更好地瞭解雙語教育的發展趨勢和應對策略,進一步推動雙語教育的發展和實踐。
因此,雙語教育策略指標的研究,更突顯其研究的必要性及價值。本書即著眼於此,希冀經由雙語教育指標之建構,瞭解指標層面、向度及細目之重要性排序,提供學校端之參考,此為本書動機之三。
【第一章 緒論】
在全球化的浪潮下,世界的情勢正在經歷極大的轉變,各國之間的關係更為緊密,改變了世界上教育發展的樣貌,在教育的進程上也是一大進展。資訊的快速傳播,營造地球村的環境,開創了國際競爭及合作的多樣化模式,使得各國之間的文化差異以及溝通互動,需透過教育之媒介,彼此增進差異理解,而這即成為當代教育的趨勢與使命。近年來各國政府積極在教育的改革與轉型上投入極大的心力,透過改善教育系統的政策與提升教育品質的訴求,冀望教育能夠更為永續發展。
順應全球化浪潮以及教育改革趨勢,雙語教育(Bilingual Educ...
作者序
在今處於全球化的時代,各國之間高度互賴與影響,在政治、經濟、文化方面促成跨國界的相互連結。因此,語言不僅成為交流工具,更是連接世界的關鍵。在此背景下,雙語教育逐漸成為教育領域的一個重要議題,因為雙語教育成為一種培養學生在兩種語言的環境中進行溝通的教育模式,其重要性已經被廣泛地關注和持續推動。
各國於積極推動雙語教育的情況下,臺灣亦符應國際趨勢,逐步推動雙語教育的相關政策。自行政院設立2030年成為雙語國家之目標,各級學校紛紛著手於雙語教育的推動,從政策的頒布、相關研習的籌備以至於學校行政端的執行層面,皆投入相當大的心力。然而,臺灣欲實現具有成效的雙語教育,必須確保雙語教育的品質和有效性,因此,建立合理的雙語教育指標成為了不可或缺的一環。這些指標不僅能提供第一教育現場的學校端有可參酌的方向,亦能協助教師瞭解雙語教育的意涵及其可受力之處,更能有助於評估學生的學習成效,達到雙語教育的實施成效。
筆者投入教育現場已達20多年,於雙語教育推動上已參與數年。在這些過程中,觀察到許多第一線的老師對於雙語教育的概念不甚瞭解而感到徬徨及焦慮,不知從何著手。有些學校亦不知道該如何統整規劃雙語教育的校務推動,缺乏相關經驗,亟需更多資源的協助。而學生們在無適當或適時的引導下,出現習得無助感。有鑑於此,筆者認為透過研究去協助更多人瞭解雙語教育的意涵和推動的相關策略,有其必要性。雙語教育策略指標的建構能夠幫助學校和教育機構更全面地評估學生的學習成果。若能探究出並建立具指標性的指標體系,教育者便能發揮指導教學和課程設計至最大化,亦能夠更瞭解學生的優勢和需求,提供選擇最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法,使學習成果具有成效。
本書共分為三個部分。首先,第一部分為理論探究。內容包括雙語教育的背景探究,對於雙語教育的起源和各國實施之政策統整出脈絡,並綜合歸納國內外雙語教育相關論文及期刊文獻,整理出雙語教育策略之內涵,建構出雙語教育策略指標之雛形。其次,第二部分為資料統整及分析。內容包括設計研究流程與架構、研究方法與工具、進行資料處理及統計分析。針對先前所建構之雙語教育策略指標系統進行系統化分析,使用量化工具來做出檢核結果。最後,第三部分為歸納資料分析結果進行綜合討論、提出相關的結論與建議,以建構雙語教育策略指標之內容。
筆者在撰寫此書的過程中,承蒙多位專家學者的指導,針對此書的分析研究進行相當多的交流,讓筆者受益良多,在雙語教育研究這條路上收穫滿溢、能量加倍。亦承蒙元華文創股份有限公司的專業協助與引導,方能順利完成出版一事。在此謹致上最大的敬意與謝意。秉持著嚴謹的研究之精神,本書於撰寫過程力求周全,若仍有疏漏之處,尚祈各方教育先進不吝予以指導,是幸。
在今處於全球化的時代,各國之間高度互賴與影響,在政治、經濟、文化方面促成跨國界的相互連結。因此,語言不僅成為交流工具,更是連接世界的關鍵。在此背景下,雙語教育逐漸成為教育領域的一個重要議題,因為雙語教育成為一種培養學生在兩種語言的環境中進行溝通的教育模式,其重要性已經被廣泛地關注和持續推動。
各國於積極推動雙語教育的情況下,臺灣亦符應國際趨勢,逐步推動雙語教育的相關政策。自行政院設立2030年成為雙語國家之目標,各級學校紛紛著手於雙語教育的推動,從政策的頒布、相關研習的籌備以至於學校行政端的執行層面...
目錄
序
摘 要
表目次
圖目次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
第三節 名詞釋義
第四節 研究限制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我國雙語國家相關政策
第二節 雙語教育的意涵及其相關研究
第三節 教育指標之建構
第四節 雙語教育策略指標之建構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第一節 研究流程與架構
第二節 研究方法與工具
第三節 研究實施
第四節 資料處理與統計分析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第一節 雙語教育策略指標系統之分析
第二節 雙語教育策略指標系統權重之分析結果
第三節 綜合分析與討論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結論
第二節 建議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二、英文部分
附 錄
附錄一 焦點團體座談結果
附錄二 雙語教育策略指標系統──模糊德懷術問卷調查
附錄三 雙語教育策略指標系統──相對權重問卷調查
序
摘 要
表目次
圖目次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
第三節 名詞釋義
第四節 研究限制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我國雙語國家相關政策
第二節 雙語教育的意涵及其相關研究
第三節 教育指標之建構
第四節 雙語教育策略指標之建構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第一節 研究流程與架構
第二節 研究方法與工具
第三節 研究實施
第四節 資料處理與統計分析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第一節 雙語教育策略指標系統之分析
第二節 雙語教育策略指標系統權重之分析結果
...
商品資料
出版社:元華文創股份有限公司出版日期:2023-11-30ISBN/ISSN:9789577113450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262頁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