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 高雄文史采風
第一本同時收錄高雄車站第一代至第四代的車站傳記
收錄許多歷史照片,彌足珍貴!
車站,不僅僅是城市玄關、門戶,也可以是城市文化內涵的表徵。1908年縱貫鐵道的通車,不僅影響臺灣的經濟發展,也改變了聚落發展樣態。本書從第一代高雄車站開始講述,看它如何一步步由潟湖、鹽埕旁的車站,成為城市核心的樞紐。
鐵道由車站輻射而出,隱然奠立了城市擴張的脈絡,隨著時間流轉,車站周遭的各行各業蓬勃發展、變遷,而車站作為門戶的交通轉運功能及面對遷移的過程,也牽動著城市中人們的生活。車站,發散又聚攏了生活,是空間的轉折,推動人們邁向下一站;也是時間的停留,讓我們看見歲月痕跡。透過本書10+1個主題,以一則則故事,讓大家看見高雄帝冠式車站近百年的發展軌跡。
【此書為高雄文史采風第24種】
作者簡介:
莊建華
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研究部企劃專員兼代理主任
前言、第2、7-10講及結語撰寫人
莊天賜
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資深研究員兼文化資產小組召集人
第1、3-6講及番外篇撰寫人
章節試閱
前言 城市玄關的百年物語
高雄帝冠式車站不僅僅是城市玄關、門戶,其特殊的建築特色及人文空間的構築,也成為城市文化內涵的表徵。古今中外,在諸多都市發展歷程中都能見到代表城市的重要車站,只要一見到就能立刻想起所在的城市名,舉凡如東京都內的「東京驛」、巴黎里昂車站(Gare de Lyon)、倫敦的十字車站(King’s Cross Railway Station)及紐約的中央車站(Grand Central Terminal),無不證明車站本身不僅是重要交通的節點,更是觀光旅遊的熱門打卡點,及凝聚市民記憶的城市公共建築。
因此,2021年(民國110年)9月,帝冠式車站從暫時安置點逐日移回城市中軸線的過程,睽違19年,能再見證車站回到那熟悉的位置上,對於老車站有著深刻記憶的市民無不感動。高雄帝冠式車站不是僅日常的生活旅遊、工作的通勤出差、學生通學,人們都可以在車站中找尋屬於自我的獨特青春記憶。含淚的告別、幸福的團聚、送往迎來的人際互動,帝冠式車站可謂承載了上世紀幾代人的悲歡離合。
見證城市發展的軌跡
早期南臺灣擁有稻米及砂糖等豐富農產品,為了運送農產品,多靠著牛車搬運,或利用河運進行運輸。然而,臺灣南北交通常因東西向的大河橫加阻斷,交通往來極為不便,在鐵道通車之前,利用牛車運送至鄰近港口後,再利用帆船運往他處,成為臺灣早期的運輸模式。這也說明俗話中「一府、二鹿、三艋舺」──臺灣城市發展的歷程均以「港口」為主。交通的不便,也造成旅途不順暢及高昂的南北貨運運輸成本。劉銘傳時期,曾一度計畫建設基隆至臺南的鐵道,但直至清末,也僅完成基隆到新竹間的鐵道。
日本領臺後,1898年(明治31年)起臺灣總督府民政長官後藤新平以「殖產興業」為策略,廣作港灣、鐵道等基礎建設。因此,自1899年起縱貫鐵道興建便如火如荼的展開,鐵道興築是由南北兩端開始,縱貫線南部路段於同年11月起由打狗往北鋪設,1900年11月完成打狗至臺南間縱貫鐵道。
縱貫鐵道全線於1908年完工,對於臺灣總督府統治在軍事方面能更快速動員和部署,有效嚇阻中南部的反抗運動。在經濟方面,也因鐵道通車,南北貨物得以相對迅速轉移,從基隆與高雄兩港快速流通至世界各地,使得臺灣整體經濟規模大幅成長;另外,旅客南北往來時間也能縮短至一日可達,且安全可靠。正因如此,縱貫鐵道的通車,可說是臺灣的第一次空間革命,不僅影響經濟發展,也默默改變了聚落發展樣態。
縱貫鐵道南部段的通車有效連結打狗與臺南間,串接橋仔頭新式糖廠。然而,當時位於南部農產及行政中心的鳳山仍僅有輕便軌道。為此,1907年10月後,縱貫鐵道南部路段興工延長至九曲堂間,成為首座跨越打狗川(今愛河)的鐵道橋,最初設鳳山、九曲堂二處停車場;後又增設三塊厝、後庄二處。1913年(大正2年)縱貫線更延長至阿緱(今屏東),當時跨越下淡水溪的鐵道橋,在飯田豐二技師的督工下成為當時東亞最長的鐵橋。
完成築港工程及鐵道連結的高雄市區一帶,隨著移入人口不斷的增加,市區範圍亦不斷擴大。1936年(昭和11年)高雄州公告「大高雄都市計畫」,提出設置「高雄新驛」,作為大高雄市區的中心點。「新高雄驛」於1941年6月20日正式啟用,成為「未來大高雄的玄關」。高雄新驛落成後,原位於新濱町的舊高雄車站改稱為高雄港驛,負責處理貨運運輸,達到客貨分流的目的。
1941年高雄新驛啟用後,靠著「昭和通」(今中山路)的三線道連接仍屬市區的鹽埕及哈瑪星一帶,車站四周仍未發展。隨著工業移民的增加及經濟加工區吸納更多農村剩餘人力,高雄車站前後均快速發展。1960年(民國49年),建國路貫通至鳳山,1970年代九如路亦連接至鳳山一帶,帶動車站周邊的商業聚集,如站前的補習街、後站的皮鞋街等,帶來相當多人潮。為解決前後站動線及方便旅客出入,1971年10月31日增建後火車頭,加速「後驛」及周邊區域發展,正因如此,增加的車潮及人流,為高雄車站周邊交通帶來挑戰,這才有了中山地下道的開發契機。
1990年代高雄鐵路地下化議題浮上檯面,市民希望能推動地下化工程,解決市區鐵路橫亙所造成的土地分割、交通壅塞等諸問題。然而,進行鐵路地下化工程中,帝冠式車站的保存成為眾人討論的焦點。經過長期規劃,中央與地方終究對於鐵路地下化後帝冠式車站的保存達成共識,讓城市開發與文化資產保存取得了平衡,為高雄留下重要的城市記憶。2003年,終在眾人的努力下,高雄帝冠式車站被指定為市定古蹟。
高雄車站是城市交通樞紐、其帝冠式建築樣式更是獨屬高雄的重要標的。帝冠式車站見證了站前商業繁榮,亦親歷城市半世紀的歷史脈絡。2002年車站遷移暫置保存後,接續的都會區捷運系統、高速鐵路、鐵路地下化工程讓高雄市正進行一場翻天覆地的城市再造工程。
2018年10月,當高雄鐵路地下化工程完成第一階段切換至地下軌道營運,結束了百年來地上鐵路所帶來的不便,對於既有路廊的處理,高雄市政府吸取了臺北鐵路地下化工程的經驗,以全然不同的思考邏輯,一面進行城市縫合的大工程,也連帶進行從左營至鳳山長達15公里的綠色廊帶──園道的鋪設。園道的建設除了提供市民通行、停車的需求,更成為都市中重要的休憩空間,成為地下化工程後最受矚目的公共工程。這20年來隨著鐵路地下化工程的推進,也改變了鐵路沿線居民的生活習慣,對於城市地景亦是重要的翻新及改變。全部工程預計於2025年完工,高雄將迎來全新的門戶及城市意象。
談及高雄車站的專書、紀錄、論文及各類工程報告相當多元且各具特色,最早有2001年高雄市政府文獻會(杜劍鋒執筆)出版《高雄火車站今昔──南來北往人潮如湧六十秋》,是第一本以高雄車站為主題的專書,2016年高雄市政府文化局委託國立成功大學執行「高雄市歷史建築──『高雄火車站』修復及再利用計畫」,其中由李文環執筆的歷史篇,亦整理出高雄車站百年的發展脈絡。
近期,謝明勳拍攝、執編的《新驛境.鐵道記憶:高雄車站遷移及鐵路地下化紀念影像集》則是第一本以「影像」為素材,記錄高雄城市地景/地貌在這20年來因鐵路地下化而改變的過程──這本影像集不僅記錄了鐵路地下化工程的當下,更保存了高雄城市消逝的鐵道地景,是證明高雄市區地面曾有鐵道的重要歷史文獻。另外,2021年為配合高雄車站二次遷移,《高雄文獻》第11卷2期以特刊形式,邀集了蔡侑樺、楊玉姿、謝明勳及鄭銘彰等學者專家針對高雄帝冠式車站撰寫專文,呈現帝冠式車站的建築語彙及2002、2021年的遷移過程。
為了能使市民、讀者能更容易閱讀本書,我們在上述學者們研究基礎上重新探討高雄車站近百年來的各項發展,嘗試多利用影像、文獻、越加豐富的歷史文獻,了解帝冠式車站的歷史脈絡。希望在閱讀的過程中,會與作者有相似的感覺──原來看似平凡的車站,竟是市民記憶的交匯點,無論哪個年齡層,都能在其中找到屬於自我記憶的瞬間。
因此,本書便以聚焦主角──「高雄帝冠式車站」的方式,從第一代車站開始講述,如何一步步由潟湖、鹽埕旁的車站,成為城市核心的樞紐──高雄鐵道的故事,也是城市擴張的軌跡。當然,帝冠式車站周遭的各行各業,作為門戶的交通轉運功能及面對遷移的過程,都是我們所要談的焦點,透過10個主題,讓讀者以一則則故事,了解帝冠式車站近百年的發展脈絡。歷史總是在不同時空中,出現各種交錯疊加的巧合,例如1937年承作高雄新驛的建設公司,與2002年施工高雄帝冠式車站遷移的工程單位,同為清水建設或有所關係的企業。因此,我們也另外將這有趣的巧合以〈番外篇〉的形式補充於書末,讓本書充滿更多值得細品的故事。
前言 城市玄關的百年物語
高雄帝冠式車站不僅僅是城市玄關、門戶,其特殊的建築特色及人文空間的構築,也成為城市文化內涵的表徵。古今中外,在諸多都市發展歷程中都能見到代表城市的重要車站,只要一見到就能立刻想起所在的城市名,舉凡如東京都內的「東京驛」、巴黎里昂車站(Gare de Lyon)、倫敦的十字車站(King’s Cross Railway Station)及紐約的中央車站(Grand Central Terminal),無不證明車站本身不僅是重要交通的節點,更是觀光旅遊的熱門打卡點,及凝聚市民記憶的城市公共建築。
因此,2021年(民國110年)9月,帝冠式車...
推薦序
館長序 城市新玄關──記憶所繫之處
高雄自1900年以來,隨著縱貫線南部段通車及港口的興築便捷了內陸貨運連結港口,加速了城市的興起及行政中心的轉移。1930年代為了疏緩哈瑪星及鹽埕等舊市區的擁擠,一個擴及未來40年的城市規劃躍然出現於在人們眼前。1936年提出的都市計畫中,高雄州廳預計新建高雄的第三代車站,也是本書的主角──高雄帝冠式車站。這座嶄新的車站於1941年落成啟用,直至2002年因為進行鐵路地下化先期工程而熄燈遷站。
很長一段時間,車站已融入市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不僅是通勤、通學及交通轉運,更有將其圍繞於中心的旅宿業、補習班、計程車及各行各業。它不僅是交通樞紐、更是歷史建築及記憶象徵的城市地景。法國史學大師皮耶諾哈(Pierre Nora)在面對如何書寫法國史時,提出的「記憶所繫之處」(lieu de memoire),透過人類或時間的轉變,讓某個建築/物質成為社群的象徵代表。或許,當我們在訴說高雄城市的轉變時,帝冠式車站便是屬於高雄獨有的「記憶所繫之處」。每位過往的旅客及市民,都能在車站大廳、出站口或各個角落中找到屬於自己的記憶。透過公眾記憶交疊追溯帝冠式車站背後豐富且多元的歷史脈絡,使其了解高雄城市發展的面貌。然而,老車站曾因為建築工程關係險些拆除,是集眾人之力才得以保存,2021年隨著鐵路地下化工程逐步完成,帝冠式車站才得以重回到眾人的視界。
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屬於城市的博物館,鐵道文化記憶的傳承與記錄,亦是我們重要的任務。因此,趁帝冠式車站二次遷移的時機,我們梳理了從1900年開始至今的五代車站的故事,同時也回顧了曾經因車站聚集的人群。其中,我們特別感謝謝明勳老師,在車站的歷史影像或專業意見上都給予很大的協力,去年高史博為記錄鐵路地下化工程的進行對於近20年來的城市地景地貌的改變,便以謝老師長期的影像紀錄為基礎出版了《新驛境.鐵道記憶:高雄車站遷移及鐵路地下化紀念影像集》,這是全臺第一本忠實呈現即將消逝的鐵道地景影像紀錄,同時也將留在市民人們的記憶中,供日後人們回想高雄城市鐵道地景的憑藉。
今年,高史博2位研究人員的努力下將高雄帝冠式車站的前世今生,以主題故事形式,搭配文物、照片及文獻資料娓娓道來,期盼這2本記錄鐵道文化的專書能成為記錄高雄鐵路地下化重要的文獻資料。最後,亦感謝文化部、國家鐵道博物館籌備處、交通部鐵道局南部工程分局、臺灣鐵路管理局高雄工務段及高雄車站在文獻資料及經費上給予支持。讓高史博能為即將成為高雄新門戶的帝冠式車站留下一頁美麗的篇章。
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代理館長 李旭騏
推薦序 城市的遠見
2018年10月,從左營到鳳山長達15公里的高雄市區鐵路,從地面上消失,改走地下隧道,沿線也增加了許多捷運化車站,及啟用新的高雄車站。時間往前倒轉77年,1941年6月,一樣的地點,在大港庄廣袤農田間,矗立著新的帝冠式建築──高雄新驛,從逍遙園茶室就可以望見。
為什麼要將高雄驛,從繁華熱鬧的高雄港,大費周章,搬到這沒什麼住宅,也沒什麼店家的小溪旁呢?真是跌破大家的眼鏡。從歷史的軌跡看來,當時的決定,真是頗具魄力的遠見,它奠定了城市發展的基本盤,開創了未來發展的大格局,成為我們現在大都會面貌。
1940年當時的田園風光,到了1990年,開始面臨新的都市規劃問題。例如,環繞市區的臨港線和平交道要不要廢止?高雄都會區捷運系統要不要興建?高速鐵路要不要進高雄站?高雄市區鐵路地下化從哪裡到哪裡?東臨港線也要地下化嗎?機務段檢車段是否要遷走?
然而,隨著時間軸的推移,所有的議題又聚焦回來高雄火車站。進入2000年,高雄帝冠式車站的遷移保存,三鐵共站的可能性,南北交通軸線中博地下道的替代,乃至新高雄車站的設計風格、車站特定區及都市更新策略等,都陸續浮上檯面,成為高雄市民關心、熱烈參與討論的議題。
於是我們將具歷史意義,乘載市民記憶的老車站保存下來,新一代的車站是對所有人展現歡迎與包容的生態綠建築。一百多年來阻隔都市南北的障礙都消除了,都市重新縫合,就連鐵路騰空之後的路廊,也捨棄另建高架快速道路,而是遍植樹木,以綠園道都市之肺,成為晨昏海陸風換氣的廊帶。
這正是高雄市中心再發展的現在進行式,我相信,再過十年、二十年,未來的高雄市民會說,那時候真有遠見啊!
交通部鐵道局南部工程分局正工程司、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典藏委員 謝明勳
推薦序 見證歷史、開創新局
彷彿是上天註定的緣分,和鐵路完全沒有相關背景的我在26歲那年進入臺灣鐵路管理局高雄站,開始了將近40年精采的鐵道職涯。從以站務員進入高雄站服務,到將以高雄站長退休,除了是臺灣鐵路首位女性特等站長以外,期間在高雄站4進4出,經歷高雄車站帝冠式車站、臨時車站以及地下化新站三代的變遷,可說是空前絕後的歷史紀錄!
這20年來高雄人共同見證了重要的變遷,帝冠式車站的遷移保存,19年後再遷回原址成為新站的永久入口意象。連接南、北高雄的中博地下道變身為中博高架橋,服務17年後拆除。高雄臨時車站代替帝冠式舊站為旅客服務16年半後功成身退拆除,這些都是高雄彌足珍貴的城市記憶,值得保存與傳承。
高雄車站承載著許多旅客和市民的期望,未來新車站全部完工後更是提供食、衣、住、行、育、樂全方位的車站。撫今追昔,感謝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在這重要的時刻編撰這本《驛遊未盡──高雄車站百年物語》,為這座與高雄市發展息息相關的車站留下紀錄,期待不久的將來,高雄車站能引領城市持續發光,再創高雄驛世紀!
臺灣鐵路管理局高雄車站站長 上官慧珠
館長序 城市新玄關──記憶所繫之處
高雄自1900年以來,隨著縱貫線南部段通車及港口的興築便捷了內陸貨運連結港口,加速了城市的興起及行政中心的轉移。1930年代為了疏緩哈瑪星及鹽埕等舊市區的擁擠,一個擴及未來40年的城市規劃躍然出現於在人們眼前。1936年提出的都市計畫中,高雄州廳預計新建高雄的第三代車站,也是本書的主角──高雄帝冠式車站。這座嶄新的車站於1941年落成啟用,直至2002年因為進行鐵路地下化先期工程而熄燈遷站。
很長一段時間,車站已融入市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不僅是通勤、通學及交通轉運,更有將其圍繞於中...
作者序
總序――開啟高雄文史工作的另一新頁
文化是人類求生存過程中所創造發明的一切積累,歷史則是這段過程記載。每個地方所處的環境及其面對的問題皆不相同,也必然會形成各自不同的文化與歷史,因此文史工作強調地方性,這是它與國史、世界史的差異所在。
高雄市早期在文獻會的主導下,有部分學者與民間專家投入地方文史的調查研究,也累積不少成果。唯較可惜的是,這項文史工作並非有計畫的推動,以致缺乏連貫性與全面性;調查研究成果也未有系統地集結出版,以致難以保存、推廣與再深化。
2010年高雄縣市合併後,各個行政區的地理、族群、產業、信仰、風俗等差異更大,全面性的文史工作有必要盡速展開,也因此高雄市政府文化局與歷史博物館策劃「高雄文史采風」叢書,希望結合更多的學者專家與文史工作者,有計畫地依主題與地區進行調查研究與書寫出版,以使高雄的文史工作更具成效。
「高雄文史采風」叢書不是地方志書的撰寫,也不等同於地方史的研究,它具有以下幾個特徵:
其一、文史采風不在書寫上層政治的「大歷史」,而在關注下層社會的「小歷史」,無論是一個小村落、小地景、小行業、小人物的故事,或是常民生活的風俗習慣、信仰儀式、休閒娛樂等小傳統文化,只要具有傳統性、地方性與文化性,能夠感動人心,都是書寫的範圍。
其二、文史采風不是少數學者的工作,只要對地方文史充滿熱情與使命感,願意用心學習與實際調查,都可以投身其中。尤其文史工作具有地方性,在地人士最瞭解其風土民情與逸聞掌故,也最適合從事當地的文史采風,這是外來學者所難以取代的。
其三、文史采風不等同於學術研究,書寫方式也與一般論文不同,它不需要引經據典,追求「字字有來歷」;而是著重到田野現場進行實際的觀察、採訪與體驗,再將所見所聞詳實而完整的記錄下來。
如今,這套叢書再添陸寶原《驛遊未盡──高雄車站百年物語》專書出版,為高雄的文史工作開啟另一新頁。期待後續有更多有志者加入我們的行列,讓這項文史工作能穩健而長遠的走下去。
「高雄文史采風」叢書總編輯 謝貴文
總序――開啟高雄文史工作的另一新頁
文化是人類求生存過程中所創造發明的一切積累,歷史則是這段過程記載。每個地方所處的環境及其面對的問題皆不相同,也必然會形成各自不同的文化與歷史,因此文史工作強調地方性,這是它與國史、世界史的差異所在。
高雄市早期在文獻會的主導下,有部分學者與民間專家投入地方文史的調查研究,也累積不少成果。唯較可惜的是,這項文史工作並非有計畫的推動,以致缺乏連貫性與全面性;調查研究成果也未有系統地集結出版,以致難以保存、推廣與再深化。
2010年高雄縣市合併後,各個行政區的地理、族群、...
目錄
總序 開啟高雄文史工作的另一新頁
館長序 城市新玄關──記憶所繫之處
推薦序 城市的遠見
推薦序 見證歷史、開創新局
前言 城市玄關的百年物語
第1講 高雄車站的前世
第2講 遷移到大港──城市規劃下的高雄新驛
第3講 獨特的帝冠式建築
第4講 因站來去的移民
第5講 噤聲的故事──高雄車站二二八
第6講 改造與擴建
第7講 中山地下道──串接城市動脈,打造都市中軸線
第8講 因車站而聚集的日常──車站周遭的各行各業
第9講 站前的公路交通及轉運系統
第10講 建構新三鐵、保留舊車站
結語 鐵路地下化進行曲
番外篇 情牽一甲子的清水組
高雄帝冠式車站大事記
延伸閱讀
總序 開啟高雄文史工作的另一新頁
館長序 城市新玄關──記憶所繫之處
推薦序 城市的遠見
推薦序 見證歷史、開創新局
前言 城市玄關的百年物語
第1講 高雄車站的前世
第2講 遷移到大港──城市規劃下的高雄新驛
第3講 獨特的帝冠式建築
第4講 因站來去的移民
第5講 噤聲的故事──高雄車站二二八
第6講 改造與擴建
第7講 中山地下道──串接城市動脈,打造都市中軸線
第8講 因車站而聚集的日常──車站周遭的各行各業
第9講 站前的公路交通及轉運系統
第10講 建構新三鐵、保留舊車站
結語 鐵路地下化進行曲...
商品資料
出版社:巨流圖書股份有限公司出版日期:2023-11-30ISBN/ISSN:9786267171745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168頁開數:18開(長23.5cm x 寬 17cm)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