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源佛陀的聖言
直斷無明生死大患
千古流傳
度一切苦厄------------------------------------
佛光山住持心保和尚近年於各處講說《阿含經》,以幽默、生活化的方式,闡述佛陀的智慧,針對生命、生活、生死問題,給予安頓身心之方,帶領大家一同領略千古法音。
每個人都有困難,
透過無我,可以突破。
很多煩惱是自己想出來的,
它本來沒有,
不過我們很厲害,可以無中生有;
本來可以自在,
但是就把自己搞得很苦惱,
佛陀有什麼辦法呢?
只能說I am sorry!
~心保和尚
「阿含」義譯是「佛陀傳來的聖教」,以佛法核心教義,揭示凡夫到聖者究竟解脫之道。生活裡遇到人、遇到事情,我們用什麼觀念來處理?可能貪小便宜、計較、對立,甚至打罵、毀謗、煩惱……。佛陀又是怎麼處理?他以慈悲、智慧、忍辱……讓煩惱少一點,甚至不生煩惱。
我們不想煩惱,煩惱會帶來痛苦,因此要清楚苦從哪裡來?知道原因,還要知道去除煩惱的方法。經典就跟地圖一樣,可以導正、引導到目的地,心保和尚透過《阿含經》選讀,為大眾點明消除煩惱、趨向自在的SOP。
作者簡介:
心保和尚
台灣台中人,1988年禮星雲大師披剃出家,同年於美國西來寺受具足戒。曾任職紐約鹿野苑、溫哥華講堂、西來寺監寺、西來寺住持,並兼任西來大學董事,國際佛光會世界總會副祕書長等職。對於人間佛教國際化的發展,努力不懈。
自幼在佛化家庭成長,為人善良正直,敦厚謙讓,嚴以律己,隨和待人。善於演教,精研禪法及梵唄唱誦。常應邀至各界與佛光山全球別分院講演,樂於說法結緣,深得人望。
2012年當選佛光山宗務委員會主席,2013年起接任佛光山住持,2014年起任國際佛光會世界總會總會長、2021年起任中華傳統宗教總會總會長。2023年8月經佛光山長老、宗務委員推舉為「佛光山教團依止之剃度師及得戒和尚代表」的「依止大和尚」。
章節試閱
經典選錄 (51-55頁內容摘錄)
正觀者,則生厭離;厭離者,喜貪盡;喜貪盡者,說心解脫。
正觀之後就是產生正見、正念,所以「正觀者,則生厭離」。
一千六百年前是用「厭離」這兩個字表述,如果沒有多做解釋,一般人聽到可能會反感。所謂厭離,不是故意要去討厭,以現代的講法,應該是說如果對色身能夠起無常想,不會太注重或太在意色身,就能放下。
講「放下」,是不是比較容易懂?只要能夠放下,「厭離者,喜貪盡」,能夠捨,貪就沒有了。不再貪著色身的種種,不管是感受、好與壞,這些都能去掉。當然,基本照顧還是要有,只是不要執著在色身上,花太多時間在這上面,修行時間就沒有了。
為什麼能捨?因為知道帶不走什麼東西,包括身體都帶不走,到頭來就是一堆骨灰。所以聰明的話,一定會養成布施結緣的習慣。這要慢慢養成,不是等要往生了,才趕快來捨,為時已晚!沒有習慣捨,到那個時候可能捨不得。
十二因緣講「愛、取、有、生、老、死」,一次又一次不斷輪迴,如果聽不到佛法,好的觀念沒有了,壞的行為出來了,那可能越輪迴越慘,越輪迴福報越少。平常就要習慣布施,不然突然要布施,馬上就要捨,我們可能「難割難捨」。若沒有依佛陀的言教來改變行為,那麼「捨」對我們來說,只是書本上的東西。
星雲大師不是有教我們嗎?在這一生當中要把自己最喜歡的東西都能夠送給別人。做得到嗎?會不會難割難捨?還是捨的時候一把鼻涕一把淚?這跟下輩子都有關係,不要以為十二因緣只是佛學名相、基礎佛學,這輩子「愛、取、有」,一定有「生、老、死」,那是必然的,有因,果自然就呈現出來。就像要搬家了,就知道平常的「捨」很重要,不然很辛苦,幾牛車、幾卡車都載不完。
「喜貪盡者,說心解脫。」喜貪盡,對自己或他人就不會執著色身、貪戀色身。能夠破除貪、把貪捨掉,這個叫心解脫,也就是不會再被外在的物質所束縛,基本上就能自在。
「貪」是遍三界的,欲界貪、色界貪乃至無色界貪。尤其是色界貪以上,連阿那含都斷不了,阿羅漢才有辦法。比如說打坐,貪著禪悅法喜,那不叫修禪,叫增長煩惱,不修還好,越修越貪,這不對啊。修禪不是貪禪悅法喜,是要觀生滅無常,這才是正確的方法。
前面一直在談方法,我們真的有在觀生滅無常嗎?到禪堂裡面想要讓自己的身心靜下來,這基本上有問題,但很多人都覺得是對的,所以要產生正見不容易,尤其是對修行的正見。
在禪宗裡面有一個很典型的公案,就是南嶽懷讓跟馬祖道一。南嶽懷讓做住持的時候,有一個年輕人(馬祖道一)很會打坐,南嶽懷讓就問他:「你打坐做什麼?」年輕人答:「打坐是為了成佛。」如同現代人說,打坐讓心靜下來一樣。
南嶽懷讓為了度這個年輕人,每天在禪堂外面磨磚頭。磨久了,馬祖道一覺得奇怪:「你磨磚頭做什麼?」答:「要把磚頭磨成鏡子。」馬祖道一就笑:「磨磚豈能成鏡?」南嶽懷讓反問他:「磨磚不能成鏡,打坐豈能成佛?」因為這句話,馬祖道一被點醒:「那怎麼樣才能成佛?」南嶽懷讓才跟他談重點在「心」。
有的人以為打坐就是解脫,其實差了十萬八千里,因為佛陀說「貪瞋痴永盡」才叫涅槃、才叫解脫。這和「見取見」就有關係,都是知見的問題。知見沒有弄好,再怎麼修都沒用。
不是每天坐著不動叫解脫。坐的再好,甚至到了無想天、非想非非想天,坐八萬四千大劫,有解脫嗎?八萬四千大劫都沒有解脫,何況坐一天兩天三天四天……,不要以為能坐很久就了不起,怎麼跟八萬四千大劫比!所以要知道什麼是解脫,重點還是熄滅貪瞋痴,佛陀也講熄滅貪瞋痴就是無上止息。
想不想解脫?不解脫就是煩惱、束縛,真的很辛苦。如果貪戀,就沒有辦法覺悟,就是一直沒完沒了,也因為沒完沒了,苦不會斷,所以叫苦海無邊。我們很有福報能夠在修行上起正見,因為了解,就會想:我要趕快修行、趕快放下、趕快解脫,我不要再痛苦、不要再煩惱!
心解脫和究竟解脫一樣嗎?心解脫是不是證涅槃?這是可以討論的,當初部派佛教很多人意見不一樣,所以「論」一大堆。基本上「貪盡」,說心解脫。只要不貪了,心會很自在。但貪的範圍很廣,不是說今天不貪吃,我的心就自在,沒那麼簡單。今天不貪睡,我的心就自在,也沒那麼容易!因為貪的對象太多了。貪什麼呢?想要輕鬆、想要沒事、想要……,這個就是貪!但我們可能不知道自己在貪。
----------------------------------------------------------------------------
阿含經的修行之道(232-237頁內容摘錄)
佛陀的標月指
我們現在都在學佛─學佛所行、學佛所做、學佛所說。可以去思考一個問題:佛陀還沒成佛之前,有《阿含經》嗎?沒有《阿含經》,這個真理還在嗎?當然還是在的,就看能不能體驗。
師父引進門,修行靠自己
現在都是看經典、逐字記誦,透過文字再去找到道理,但基本上不是這回事,因為佛陀悟道之後,才有所謂的「經典」。佛陀還沒成佛之前,什麼經典都沒有,在這種情況下,他靠什麼成佛?
當然,佛陀看到了「因緣」,但這是我們聽到佛法後才知道的,還沒聽之前知道嗎?也有人說,佛陀是因為觀世間的苦。這也沒錯,四聖諦第一個就是「苦」,四苦、八苦、十苦甚至無量苦。很多人都在受苦,但是有覺悟嗎?一般人受苦就是─我生病了!我苦痛了!過後什麼都忘掉,他不知道這個苦的原因是什麼,用什麼方法可以讓這個苦不要生起,他不會想這個,他只要沒有苦就好。
所以佛法跟世間法不一樣,佛法很清楚了解苦的真實原因,有什麼方法可以解決。因為有方法可以解決,才有所謂的解脫、涅槃、自在。不然問題過去之後可能沒有了,但他不知道方法,還是處在無明裡面。
要了解這個層面,對於平常的觀照要很深入。當然佛陀會提醒,就像禪宗的「指月」一樣,有提醒當然是好,但若不解其意,終究還是知解宗徒。
我們可能認為:我已經看了很多經典,了解很多道理,甚至背誦了許多經文。但臨命終時用得上嗎?好像用的很有限。大多數的人,往生前都會昏迷,昏迷的時候,老實講連佛號都沒有了,甚至在痛苦中往生,那個時候正念在哪裡?要憑什麼解脫?
佛門常說師父引進門,修行靠自己,那只是一個助道法,幫助一下而已,真正來講要靠自己,就是自己要有力量去走。如果自己沒有力量,那其實不行。因為沒有人、沒有環境、沒有助緣,就不會動,說實在跟機器人不也一樣?
我們可能覺得:我工作很認真、做事情很努力。但要知道,是因為有這個環境,有這些人跟事,才有所謂的努力與認真。如果沒有這個環境、人事,還有認真可言嗎?這和修行完全一樣,自己有力量修行,去到哪裡都可以很自在。
學佛就是在學自己─自性眾生誓願度,要把內心的煩惱轉變為智慧、法喜、快樂,這是內化的功夫,若僅是囫圇吞棗,便得不到營養,消化了才能夠得到養分,才能夠對我們有所幫助。
可以從現在開始觀察,世間到底是怎麼樣的情況?我為什麼會在這裡?甚至有時候獨自在走路,天黑了,就能自我模擬是在輪迴
過程的一個階段。輪迴不就是一個人嗎?千山我獨行,沒有人相送,那個時候完全靠自己。不管是學佛乃至生死輪迴,其實就是這樣,完全靠自己,沒有人替代,我們要有這樣一個很重要的思惟過程。
擁有的歡喜VS. 放下的歡喜
佛教說聞、思、修,一般人大概就只有聽聞,聽聞能夠悟道也不容易,這個叫聲聞羅漢。緣覺則是更上一層樓,那是宿世的慧根、宿世累積的因緣。以輪迴來講倒也沒錯,慢慢累積,如果對累積因緣有信心的話,應該會對佛法、對自己有信心。
我們也要知道在這過程裡,所累積的實在是太微弱,或是說太渺小。就說所累積的,禁得起狂風暴雨嗎?禁得起日晒雨淋、風吹雨打嗎?當然很多人倒下來之後,還會繼續爬起來,這個才是自己的力量。
所以聽到佛陀開示,要能真正去思惟其中的含義。比如常常聽人家講「學佛學得很歡喜」,這個其實要注意。我的歡喜是哪一種?是擁有的歡喜,還是真正放下的歡喜?這完全不一樣。
人的我執滿強的,所謂我執,就是不想失去、想要擁有。為了要擁有,所以會很努力。經過努力,基本上會得到,但想擁有的那種念頭,是沒有辦法放下的,到最後所累積的種種越來越多、越來越大,所以跟佛陀的理念畢竟有所不同。
佛陀講《阿含經》,一直強調五蘊空。觀五蘊無常,佛陀說這叫正觀,也就是說無常是世間的正見。我們對於世間必須要有無常的觀念,其實人在世間很短,曇花一現,生命跟煙火完全一樣,等無差別,閃一下就沒有了。
要如何去看世間的有、無?所謂無常,是在有的立場上,去觀照它的變化,從有到無、從無到有,這些都是變化,而且不斷在進行。如果一切都在變化,實際上也找不到所謂實體的東西,六根、想法、觀念都在變化,外面的六塵也在一直變化。
什麼叫實體?有所謂的實體嗎?可以去印證一下。如果認為沒有所謂的實體,但是當得不到、失去的時候,又會感到悲傷、失望,這是怎麼回事呢?我們會思惟這樣的情況嗎?這個很重要。不是現在認同道理,但事情發生的時候傷心、難過,這表示沒有很清楚這個道理,只是自認為清楚。
在修行過程裡面常常要修正,其實會慢慢放下。放下也不是一下子,六祖惠能大師講頓悟,其實應該講頓悟之前都是漸修,所以一般會說「漸修頓悟」,這個可能比較容易接受。
經典選錄 (51-55頁內容摘錄)
正觀者,則生厭離;厭離者,喜貪盡;喜貪盡者,說心解脫。
正觀之後就是產生正見、正念,所以「正觀者,則生厭離」。
一千六百年前是用「厭離」這兩個字表述,如果沒有多做解釋,一般人聽到可能會反感。所謂厭離,不是故意要去討厭,以現代的講法,應該是說如果對色身能夠起無常想,不會太注重或太在意色身,就能放下。
講「放下」,是不是比較容易懂?只要能夠放下,「厭離者,喜貪盡」,能夠捨,貪就沒有了。不再貪著色身的種種,不管是感受、好與壞,這些都能去掉。當然,基本照顧還是要有,只是...
作者序
自序—
人間的佛陀
佛陀說法四十九年,可用一首偈語概括說明:
華嚴最初三七日,阿含十二方等八,
二十二年般若談,法華涅槃共八載。
意思是佛陀成道後,用二十一天講《華嚴經》,這是佛陀自內證的法要,大部分的人都聽不懂,如聾似啞,無法領受,於是改講《阿含經》。
《阿含經》是佛入滅後第一次結集時,由阿難誦出的經典。
星雲大師規劃的十六部《佛光大藏經》,第一部出版的也是《阿含藏》。
許多學佛者把它視為小乘經典而輕忽,其實它是原始佛教的聖典,內容包含了佛陀的世界觀、人生觀及實踐的方法綱目等,具有多重意義與價值。
因此,我從二○二○年到二○二三年,四年裡於佛光山禪學堂、人間佛教研究院短期研修班、線上佛學院,以及桃園講堂等地的佛學講座,講了二十場的《阿含經》,內容以《雜阿含經》為主。
此經以言行錄的形式,記述佛陀為弟子、信眾說法並除疑解惑,開示人生的真理,如:緣起、四聖諦、十二因緣、五蘊、八正道、三法印、四念處等等,這些都是佛教基本的、根本的教義,也是轉迷為悟、解脫自在的法鑰。
《雜阿含》是四阿含中最早成立的,因為是彙集文句之雜者,而稱「雜阿含」,分成五大類,每一類有各種的相應。簡單列舉如下:
一、五陰誦:有陰相應、羅陀相應、見相應、斷知相應。
二、六入處誦:即六入處相應。
三、雜因誦:有因緣相應、食相應、諦相應、舍利弗相應、阿難相應……
四、道品誦:有念處相應、正勤相應、如意足相應、安那般那念相應、外道出家相應、病相應……
五、八眾誦:有比丘相應、魔相應、婆羅門相應、梵天相應、比丘尼相應、諸天相應……
這些經文不長,但是內容具體,具有啟發性、教誡性,涵蓋諸多基礎的佛學義理。
佛陀出生在人間,他的生活、修道、成佛、說法,也都在人間。他是人間的佛陀,我們弘傳的可說是道道地地的人間佛教!無怪乎大師說:人間佛教是佛陀本懷。
這些講稿現由佛光文化整理成書。我將讀《阿含》的心得體會和大家分享,希望佛陀的法音能讓每一個人得霑清涼法益而平安歡喜。
自序—
人間的佛陀
佛陀說法四十九年,可用一首偈語概括說明:
華嚴最初三七日,阿含十二方等八,
二十二年般若談,法華涅槃共八載。
意思是佛陀成道後,用二十一天講《華嚴經》,這是佛陀自內證的法要,大部分的人都聽不懂,如聾似啞,無法領受,於是改講《阿含經》。
《阿含經》是佛入滅後第一次結集時,由阿難誦出的經典。
星雲大師規劃的十六部《佛光大藏經》,第一部出版的也是《阿含藏》。
許多學佛者把它視為小乘經典而輕忽,其實它是原始佛教的聖典,內容包含了佛陀的世界觀、人生觀及實踐的方法綱目等...
目錄
自序—人間的佛陀
阿含經概說
經典選錄
正觀五蘊
不顧過去 不欣未來
五蘊之喻
知五蘊虛幻
修行如彈琴
善護諸根 如龜藏六
第一義空經
掃地五法
五種希望
阿含經的修行之道
佛陀的標月指
從觀呼吸到去煩惱
解脫生死的SOP
結語
自序—人間的佛陀
阿含經概說
經典選錄
正觀五蘊
不顧過去 不欣未來
五蘊之喻
知五蘊虛幻
修行如彈琴
善護諸根 如龜藏六
第一義空經
掃地五法
五種希望
阿含經的修行之道
佛陀的標月指
從觀呼吸到去煩惱
解脫生死的SOP
結語
商品資料
出版社:佛光出版日期:2024-01-05ISBN/ISSN:9789574577507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軟精裝頁數:304頁開數:14.8*21cm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