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樸質卻深刻的小人物故事★
即使只是賣大湯圓的小麵店,也能過得有滋有味
一起咀嚼故事裡的純真與樂觀身為新住民母親與聽障父親的兒子,永安從小就懂得「可惜」的滋味。因為家裡開麵店、賣大湯圓,放學後無法跟同學去打籃球,是一種可惜;欣賞學校老師的女兒梁雅蘋,卻自覺家境不同而羞於開口,是另一種可惜;而唯一一次跟梁雅蘋出去玩的機會──一生一次的國小畢業旅行……還是一樣只能「可惜」嗎?
雖然為了畢業旅行存了一筆錢,但永安看著辛苦煮湯圓的父親、思念家鄉的母親,心想,除了畢業旅行,還有沒有更重要、更值得這筆錢的事情呢?
SDGs永續發展目標
#消除貧窮
#消除飢餓
#良好健康與福祉
#優質教育
#潔淨水與衛生
#尊嚴就業與經濟發展
#產業創新與基礎建設
#減少不平等
#永續城市與社區
#負責任的消費與生產
#夥伴關係
系列緣起有一次,看到一群孩子放學了,在路邊嬉鬧,有個小孩拆開一盒糖果,包裝紙順手往地上扔,另一個孩子說:「你亂丟紙屑。」這孩子回答:「有什麼關係,反正每天都有人掃馬路,太乾淨了,清潔隊員就沒工作了。」其他孩子哄笑起來,大家搶著分糖吃,再沒人去管那片包裝紙。
可是那片紙屑一直留在我心裡,像胚布上一點不經意沾染的墨,不礙事,卻一個不留神就非要看到。我知道我拿不掉那個異樣的點,但是,多麼希望這種不經意的沾染可以少一點,單純的布面可以更完整的留給真正要下筆的彩繪。
「關心家人」、「尊重他人」、「愛護社區」、「珍惜資源」、「體貼生命」……這樣的論調經常被提起,可是,怎麼付出行動呢?如果「關愛」只是一道測驗題,知道作答就好,和行動不必相應的話,那將是一件多麼嚴重的事!到底要有什麼準備,才能讓人「理解」關愛的重要,又要「怎麼付出」關愛呢?我首先想到的是,對需要被關愛的對象得先有認識,不是認識標準答案喔,而是讓孩子(甚或每個人)都意識到:其實我們並不是在家庭生活、學校生活之後才進入社會生活,而是一出生就投入這個共生共榮的大鎔爐。生病了,找醫生;迷路了,問警察;冰箱空了,上市場;筆記本用完了,到文具店;電話不通,找電信局;寄信到郵局;買菜到市場;貓狗生病找獸醫;要種植找土地;要救援找消防隊;要分享找朋友;要溫暖找家人……我們和社會上的每件事、每個人都有直接或間接的關係。有了這層息息相關的認同,才能以自己的立場去思索行動方式。這樣,要「愛屋及烏」的付出關愛,是不是會容易些呢?
基於這些理由,「陽光少年遊」這個系列的構想於是成形。在這裡,不是要為大人物作傳,而是為小人物寫精神,為尋常工作找價值。希望透過作者的筆,傳達出不同崗位上的人樂天安命、認真積極的生活智慧;透過小說的形式,提供孩子一些思考的依據;更希望初探社會的孩子能因此對周遭的人事物多一分愛惜與尊重。
說「生活教育」或「生命教育」都太沉重,如同聽人「說教」令人不舒服;不過,聽人「說故事」卻令人開心。從故事當中發現原來有許多別人的事情可以反射在自己身上,有許多別人採用的方法可以借取,有許多別人的觀念值得參考,有許多別人的是非成敗可以拿來反思檢討,要比讓人家直指鼻子說:你就是這樣那樣,所以才這樣那樣……好多了。
價值觀的養成需要靠外在的示範、經驗累積和獨立的探索判斷,為了避免一廂情願的置入性給予,所以除了文本之外,這個系列還增設了仿「眉批」欄,用來做提問或註解,並供路人甲乙丙發表看法,當然,所有的空白處就留待讀者填補了。章末或文末的「達人筆記」是知識的整理,協助孩子有系統的、輕鬆的了解一個概念或技能,希望全書能達到知性、感性盡收的目的。
期待「陽光少年遊」像一串鑰匙,可打開不同領域的思索空間,讓孩子們願意進來駐足留連,並採擷能夠滋養自己生活的養分。
作者簡介:
李光福
省立花蓮師專、國立新竹師院畢,於小學服務31年退休,任教期間曾當選桃園縣語文教學特殊優良教師,並曾榮獲師鐸獎。目前仍繼續推廣語文教學。從事兒童文學創作,作品曾獲得各類徵文比賽之大小獎項,出版一百六十餘本兒童文學書籍,獲得「好書大家讀」及文化部優良圖書推薦。
繪者簡介
尤淑瑜
生於炎熱的南臺灣高雄,現居臺中。生活中除了畫圖、看書,還有兩隻個性截然不同的橘貓──10歲的橘次郎和2歲的三吉,作品靈感部分來自貓與自己的生活。作品散見於童書及各報章雜誌,合作出版的作品有:《去問貓巧可》、《貓巧可你選誰》、《貓熊・日常》等。
作品請見:www.behance.net/yushuyu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人的高尚,不在華服、財富,而在善良、熱情、仁慈、正義、勇敢、本分等品德。每個人秉著良好的品德,努力為社會深耕美好的未來,讓學生有夢想可追尋、遇到挫折的人可以重新站起、農夫全心珍愛大地、有能力的人願無私的付出……就是大美。大美的涵養需從小薰陶,「陽光少年遊」能以此為出發點,也可稱是「少兒生活美學」的種子。──名作家 李家同
在部分國小老師與故事媽媽熱中推廣繪本以及簡易橋梁書的時候,這一系列書給了有心推廣抽象文字教學的人士另一種選擇,因為除了幽默有趣的故事外,它們還給小讀者上了重要的生命教育,在啟蒙之餘,不忘成長的真義。──前臺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所長 張子樟
孩子的認知有些靠自我探索,有些靠外在的給予,每天遇到的人、事、物都會在腦袋裡轉化成特有的價值觀。很高興看到「陽光少年遊」提供孩子一個新的媒介,好讓孩子們能從閱讀中,領悟到尊重與反思的重要。──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語文與創作學系 孫劍秋教授
小說有它的創作背景,雖是清代名著《紅樓夢》,隨著時間流逝,讀者越來越難理解書中大觀園的生活情境,當下有耐心讀完此書者,幾人哉!
東方出版社發行之「陽光少年遊」系列,乃為時下小學生量身訂作之小說,它的故事取材切合學生生活經驗,或「追求夢想」、或「土地保育」、或「義工付出」、或「困境突圍」,皆能引起學生閱讀興趣和共鳴。此外,作者文筆流暢,娓娓敘來精采故事,在潛移默化中,可建立學生正確的價值觀。──臺北市立明湖國中教師/報紙專欄作家 施教麟
名人推薦:人的高尚,不在華服、財富,而在善良、熱情、仁慈、正義、勇敢、本分等品德。每個人秉著良好的品德,努力為社會深耕美好的未來,讓學生有夢想可追尋、遇到挫折的人可以重新站起、農夫全心珍愛大地、有能力的人願無私的付出……就是大美。大美的涵養需從小薰陶,「陽光少年遊」能以此為出發點,也可稱是「少兒生活美學」的種子。──名作家 李家同
在部分國小老師與故事媽媽熱中推廣繪本以及簡易橋梁書的時候,這一系列書給了有心推廣抽象文字教學的人士另一種選擇,因為除了幽默有趣的故事外,它們還給小讀者上了重要的生命教...
章節試閱
2放學後
午餐時間到了,同學們卻無動於衷,因為今天是星期三,吃的是特餐。同學們笑稱「特餐」就是「特別爛的餐」,就像今天,主食是鹹稀飯,配上一條小香腸和兩塊麥克雞塊。
午餐的時間很短,吃完就要放學,加上稀飯又燙,根本不可能吃得快,大部分同學把香腸和雞塊吃了,稀飯又倒回餐桶,只有幾個不怕燙的人把稀飯吃完了。
說到稀飯,我想到梁雅蘋。待會兒,她要練一個下午的羽球,熱能消耗量很大,光靠一根香腸和兩塊雞塊是不夠的。就算她把稀飯吃了,稀飯裡的「稀」沒了,飯也消耗了,怪不得她常常練球練到一半,就來我們家的麵店吃麵或米粉。
放學了,我東摸西摸的收拾好東西,跟著班上的路隊下樓。走在前面的趙建鴻和游明雄怕爽約的互相提醒。
「別忘了下午打籃球喔!」游明雄說。
「你要記得打電話給我才是啦!」趙建鴻大聲回答。
聽他們的對話,說真的,我很羨慕,如果我家不是開麵店,我應該就可以和他們去打籃球了。我說的是「應該」,而不是「一定」!
下到樓梯間的轉角,趙建鴻看到了我,說:「巫永安,你下午如果忙完了,一起來打球喔!」
我笑一笑,心裡說著「我哪可能忙完」,嘴巴卻回:「好,我儘量。」
下到一樓,路隊繼續往前走,我忽然停下腳步,想起數學習作沒帶到,沒帶到習作回家就不能寫作業,於是我轉過身,上樓,回教室拿數學習作。
剛爬上三樓,正好和要下樓的老師打照面,「巫永安,你為什麼又折回來?」老師問。
我有點不好意思的答:「我的數學習作忘了帶,所以回來拿。」
老師用無奈的眼神看我一眼,說:「都六年級了,還這麼迷糊,快去拿。」
「是!是!」我一邊說,一邊往教室走去。
剛才回老師話的時候,其實我是很心虛的,因為我並不迷糊,數學習作其實是我故意忘記帶的。
下午梁雅蘋不是要練羽球嗎?在到練球時間之前,她會留在教室裡寫作業。我故意忘了帶數學習作,就是想利用回教室拿習作的時候,藉機和她說說話,或是多看她幾眼……所以,我才不迷糊呢!
進到教室,梁雅蘋正埋頭寫作業,看到她,我的心隨即怦怦的跳起來,但只跳了兩下就停了,因為廖美鵑也在教室裡……我忘了廖美鵑同樣是羽球隊員,她也會留在教室寫作業。
看到我走進教室,梁雅蘋沒說話,廖美鵑問:「巫永安,你幹麼又回來?」
「幹麼又回來?當然是回來看梁雅蘋的!」我心裡這麼想,嘴巴說:「我回來拿數學習作啦!」
因為廖美鵑也在,我沒機會和梁雅蘋說話,只偷偷瞄了她幾眼,拿了數學習作,大失所望的離開教室。
出了校門,向右走不到一百公尺,門前倒掛著一個白色塑膠水桶,水桶上用紅漆畫著一個大圓圈的,就是我家的麵店。我家的麵店沒有店名,那個畫著紅圓圈的白水桶就是招牌,紅圓圈則表示店裡的招牌食物──大湯圓,裡面包肉餡、像高爾夫球般大的鹹湯圓。
其實我很快就可以到家,可是我故意慢慢的走,只差沒有走一步退兩步,因為慢一點到家,我就可以少忙一點……然而,畢竟是不到一百公尺的距離,事實終究是要面對的,我還是進了家門!
店裡的八張桌子有七張坐了客人,媽媽在桌子間穿梭,忙著出餐、收杯盤碗筷,爸爸則在開放式的料理區裡亂中有序的幫客人煮麵、煮米粉、煮大湯圓。
看到我,爸爸一面煮東西,一面對我啊吧啊吧、咿喔咿喔的叫起來。爸爸的「啊吧啊吧、咿喔咿喔」除了我和媽媽,大概沒有人聽得懂,因為他是聾啞人士,聽不到,也不會說話,他剛才的啊吧啊吧、咿喔咿喔就是叫我不要慢吞吞的,趕快幫忙做事。
其實爸爸很厲害,雖然他聽不到,點餐時,只要講慢一點、把嘴型做完整,他就能知道客人點的是什麼。不然,客人可以指指牆上貼的食物名稱,或是透過媽媽的嘴巴告訴爸爸。
媽媽也很厲害,她是從印尼嫁過來的外籍配偶,竟然聽得懂爸爸的啊吧啊吧、咿喔咿喔,甚至幫客人當翻譯點餐,和爸爸一起撐起這間麵店。
記得有一次,我聽到輔導主任和一位老師談話,輔導主任說:「許多外籍配偶嫁到台灣來,夫家的原生家庭都是弱勢……」別人家是不是如主任所說的,我不知道,但我們家就是。雖然生在爸爸是聾啞、媽媽是外籍配偶的弱勢家庭裡,但我很慶幸自己很健康沒有遺傳到爸爸的聾啞!
一桌客人離開了,沒等爸爸啊吧啊吧、咿喔咿喔,我很識相的把杯盤碗筷收到料理區旁的大臉盆裡,正好爸爸煮好一碗大湯圓,用手對我比了一個「5」,我知道爸爸的意思,隨即把大湯圓端給第五桌的客人。
從進門後被爸爸啊吧啊吧、咿喔咿喔開始,我就忙著做這些事,當然,也不是一直都這麼忙,翻桌率不高時,我可以坐下來喘一口氣,欣賞一下客人吃東西的百態。
又有一桌客人離開了,這桌客人有五、六個,人多,杯盤碗筷就多,我特地拿了個小臉盆去收拾。
靠近桌子一看,我差點兒氣個半死,桌上除了杯盤狼藉外,這些客人竟然把半包面紙都用完了,還丟得到處都是,桌面、碗盤裡,還有地上。
我一面收拾杯盤碗筷,還要挑揀出用過的面紙,挑得我一肚子火,一直在心裡咒罵「缺德的大人」、「沒品的客人」、「不要以為花錢的就是大爺」……
把杯盤碗筷放進大臉盆後,一對情侶模樣的年輕男女進到店裡,對爸爸說:「老闆,煮兩碗米粉。」
爸爸沒聽到,媽媽不在旁邊,這次換我當翻譯,「請問要乾米粉?還是米粉湯?」
女的說:「我要米粉湯。」
男的說:「我要乾米粉,再一個餛飩湯。」
乾米粉和餛飩湯!為什麼不直接點餛飩米粉呀?但我沒說出來,把他們點的「告訴」爸爸。我這樣做,是為了「客人至上」、「以客為尊」,還有……幫爸爸多賺一碗餛飩湯的錢!
3洗碗工
兩點多,過了午餐時間,店裡的客人差不多走光了,只剩下一桌三個人。
這三個人也真奇怪,點的東西都吃完了,卻還賴著不走,嘰嘰喳喳的不知在講些什麼,也不管爸爸、媽媽和我是不是還有事要做,是不是要休息。
有一次上課,老師說到「現代有很多人缺乏同理心,做事都不會替別人著想」。缺乏同理心!做事不會替別人著想!在這三個客人的身上就可以看到。
經過兩個多小時的忙碌,午餐吃的一根香腸和兩塊雞塊,早已化成熱量用光了,停下來之後,才發現肚子餓了。
餓了,店裡有的是吃的東西,但大湯圓要煮二十多分鐘才熟,不管乾麵、湯麵、乾米粉、米粉湯,再快也要五、六分鐘,所以我選擇了最快的:先抓一把煮麵和米粉用的青菜丟進湯鍋裡煮,然後盛一碗白飯,淋上一勺肉臊,再加一顆滷蛋和一塊滷豆干。準備這些東西的時候,青菜已經燙熟了,撈起來放進碗裡,一碗點心就完成了。
我在最角落那張桌子旁坐下,舒舒服服、自由自在的慢慢享用我精心調製的點心。
說到點心,我又想到梁雅蘋,她中午也是吃香腸和雞塊,練球練到現在,應該早已化成熱能消耗掉了,不知道她餓了沒?不知道她等一下會不會來店裡吃麵、吃米粉?如果她來的話,我一定要親自煮給她吃。
想到這裡,我一邊吃飯,一邊盯著門外,看梁雅蘋會不會突然出現。看了好一會兒,沒看到梁雅蘋出現,倒是看到那三個客人離開了。
我把他們用過的杯盤碗筷收到料理區旁的大臉盆裡,倒進一些洗碗精,抓過一張矮凳,屁股一坐,開始當起洗碗工──清洗杯盤碗筷。
忘了曾經聽什麼人講過這樣一句話:「予豈好辯哉?予不得已也」,用在我身上則是「予豈好洗哉?予不得已也」!不要以為我喜歡洗這些杯盤碗筷,其實我很討厭呢,而且討厭到了極點,除了要在矮凳上坐很久,冬天的時候,雙手浸泡在冰冷的水裡,那種冷入骨髓的感覺流竄到全身,常常冷得我差點兒呼天搶地的叫出來。
我一邊胡思亂想,一邊洗杯盤碗筷,忽然手一滑,一個盤子掉到地上,嘩啦一聲後,盤子變成了碎片。
媽媽聽到嘩啦聲,立刻靠過來,看到地上的碎片,沒當一回事的說:「小心一點嘛!」
「我很小心呀!是洗碗精太滑了啦!」我找理由辯解。
同樣一件事,爸爸的態度和媽媽就截然不同。不久前,我清洗杯盤碗筷時,因為手滑打破一個碗,爸爸聽到……不,是看到後,劈口就是一陣啊吧啊吧、咿喔咿喔。他的啊吧啊吧、咿喔咿喔,我當然懂,就是「小心一點好不好?你打破一個碗,我就要多煮一碗麵耶!」
雖然爸爸啊吧啊吧、咿喔咿喔的念了我一頓,不過他是刀子口、豆腐心。他用清水沖掉我手上的泡沫,把我的手翻來覆去的看了又看,深怕碗的碎片割傷了我的手。
杯盤碗筷用洗碗精洗好後,要再用清水沖一遍,順便檢查看有沒有洗乾淨。有一次,爸爸煮好大湯圓,從碗架上拿一個碗,要把大湯圓放進去時,發現碗裡竟然黏著一段約三、四公分的乾麵條。
他拿給我看,又啊吧啊吧、咿喔咿喔的念起來,意思是:「看看你怎麼洗的?給客人看到會怎麼樣?」
幸好是爸爸看到,頂多就是被他啊吧啊吧、咿喔咿喔的念一頓而已,如果是被客人看到,可就沒完沒了了,尤其現在資訊這麼發達,說不定還會上電視新聞呢!
好不容易把一堆小山似的杯盤碗筷洗好、擦乾、擺到碗架上,看看牆上的時鐘,已經快四點了,哪還有時間和趙建鴻、游明雄去打籃球?從矮凳上站起來,我的腰痠得快挺不直了,又哪有辦法趙建鴻、游明雄去打籃球?
四點了,梁雅蘋一直沒出現,可見她有多堅忍不拔。因為梁雅蘋沒出現,我就失去表現的機會,說真的,我有點……不,是非常失望!
一個客人進到店裡,看了看牆上貼的食物名稱後,說:「老闆,麻煩煮一碗米粉,湯的。」
店裡只有我一個人,其實我可以站上料理區,像爸爸那樣幫客人煮,但怕被客人嫌棄,還是叫在內間打盹的爸爸出來煮。
這個客人也很奇怪,四點才來吃東西,吃的是午餐,還是晚餐?
「老闆,」客人又說話了:「我要外帶,不是在這裡吃喔!」
喔!要外帶!爸爸正低頭煮米粉,我怕他沒「聽」到客人說要外帶,趕緊翻譯讓爸爸知道,以免弄錯而發生紛爭。
媽媽拿出包大湯圓的米糰和內餡,看也知道,她要包大湯圓。
「媽,我先去寫作業,寫完再來幫妳包。」我先下手為強的說。
媽媽瞪我一眼,說:「我不包,你不寫,我要包,你才寫,你故意的?」
「才不是咧!我是真的要寫,而且今天的作業很多,不信,我拿給妳看。」吃定媽媽看不懂國字,我一邊解釋,一邊作勢要從書包拿簿本給她看。
「好啦!我相信你,快去寫,寫完趕快來幫忙包。」媽媽深信不疑的說。
進到房間,我從書包裡拿作業出來寫。作業其實很少,數學習作一頁、國語圏詞每個寫兩遍,加起來不過五、六行而已,不用多久的時間就可以完成。
為了證明我說的「作業很多」是真的,我故意慢慢寫、慢慢算,把寫作業的時間拉長一點,才不會穿幫。
經過我的東拉西拖,作業終於寫完了,再東拉西拖的收拾簿本後,來到店裡,我愣住了,原來媽媽也在施展東拉西拖的功夫……她花了那麼久的時間,竟然只包了幾個而已,果然一山還比一山高!
我坐下來,拿起一個媽媽分好的米糰,捏成碗狀,舀一些肉餡進去,把米糰捏合,再用兩手搓一搓、揉一揉,搓揉成一個白白胖胖、像高爾夫球般大的大湯圓。
接下來,我就像一臺包大湯圓的機器,一次、二次、三次……的反覆著包大湯圓的動作……
4老闆是聾子
感覺還沒有休息到,晚餐時間就到了,店裡又開始忙了,像這樣從午餐忙到晚餐,我根本不可能忙完,更不可能和趙建鴻、游明雄去打籃球。
啊!有啦!我想到了,有一個星期三下午,趙建鴻和游明雄抱著籃球來店裡找我,大概是為了給我面子吧,爸爸竟然網開一面,讓我和趙建鴻、游明雄去公園打籃球。那次,我不但感到很意外,還感動到差點兒痛哭流涕呢!
客人陸陸續續上門了,我們一家三口開始忙碌起來,爸爸在料理區幫客人煮麵、煮米粉、煮大湯圓,媽媽負責切滷菜、收錢,我則是把爸爸煮好的食物端給客人,再把客人用過的杯盤碗筷收到大臉盆裡。
有一桌客人把我叫過去,嫌惡的說:「麻煩你把這張桌面擦一擦。」
把桌面擦一擦?剛才收拾的時候,我已經擦過了呀!
「我剛才擦過了。」我說。
「擦過了還這樣油油的,好噁心啊!你有沒有認真擦?」女客人說。
聽到「有沒有認真擦」,我的臉忽然一熱,心想:「我當然有認真擦呀!妳這樣說對我是一種侮辱耶!」不過嘴裡卻說:「對不起!對不起!我再擦一次!」
說完,我拿了一條較乾淨的抹布,當著他們的面,直的擦、橫的擦、左邊斜著擦、右邊斜著擦,只差沒把桌巾上的顏料擦掉。
「小朋友,你擦得很不情願是不是?」女客人口氣冷冷的問。
「沒有啊!」我忍著氣回答:「我如果不情願的話,就不會這麼用力擦了。」
「可是……我覺得你很不情願。」女客人一邊說,一邊坐下來。
既然坐下來,表示他們會在店裡吃東西;會在店裡吃東西,我們就有錢賺,看在有錢賺的份上,我忍著氣,吞著聲,轉身走開。
電視新聞裡常常報導一些「花錢就是大爺」的奧客,我們店裡也常常遇到,剛才那個女客人就是個活生生的例子,還有下午把用過的面紙丟得滿桌都是的那桌客人……
兩個小姐進到店裡,看了看牆上貼的食物名稱,對料理區裡的爸爸說:「老闆,兩碗米粉湯,一盤燙青菜。」
她的聲音很小,爸爸沒「聽」到,自顧自的煮著東西。
「老闆好像沒聽到,妳再點一次啦!」另一個小姐說。
「老闆,兩碗米粉湯,一盤燙青菜。」
爸爸還是沒「聽」到,繼續自顧自的煮著東西。
我正想開口當翻譯,排在兩個小姐後面的一個老顧客問:「小姐,妳們是第一次來嗎?」
「是啊!」兩個小姐異口同聲說。
老顧客笑笑說:「老闆是個聾子,聽不到,妳們要趁著和他面對面的時候,用嘴形講慢一點告訴他,或是指牆上的菜單,他才會知道。」
這時,爸爸正好轉過身,和兩個小姐面對面。老顧客向爸爸指指兩個小姐,其中一個用老顧客教她的方式說:「兩碗米粉湯,一盤燙青菜。」爸爸看完,點點頭,表示「我知道了」,再用手指指裡面,要兩個小姐「裡面坐」。
這種情形在店裡當然是屢見不鮮的,知道爸爸是聾子的客人,自會有和爸爸應對的方法;不知道爸爸是聾子的客人,會以為爸爸的態度不好,不把客人放在眼裡,剛才那兩個小姐一定有這種感覺。不過,來店裡吃東西的大多是常客,發生在兩個小姐身上的事,只有偶爾才會發生一次。
2放學後
午餐時間到了,同學們卻無動於衷,因為今天是星期三,吃的是特餐。同學們笑稱「特餐」就是「特別爛的餐」,就像今天,主食是鹹稀飯,配上一條小香腸和兩塊麥克雞塊。
午餐的時間很短,吃完就要放學,加上稀飯又燙,根本不可能吃得快,大部分同學把香腸和雞塊吃了,稀飯又倒回餐桶,只有幾個不怕燙的人把稀飯吃完了。
說到稀飯,我想到梁雅蘋。待會兒,她要練一個下午的羽球,熱能消耗量很大,光靠一根香腸和兩塊雞塊是不夠的。就算她把稀飯吃了,稀飯裡的「稀」沒了,飯也消耗了,怪不得她常常練球練到一半,就來我們家的麵店吃...
推薦序
品味生命中的現實與挑戰
教育部新住民語文課綱委員/桃園市中原國小校長 黃木姻
在我們居住的環境周遭,傳統小吃店並不陌生,早已是我們生活中的日常,作者將巫永安家中賴以為生的大湯圓麵店,透過生動的筆觸,讓我們深有所感,例如如何準備各種食材,包含處理豬皮的過程:要燙過及洗過,接著一根根拔毛,還要刮內側的肥油,才能下去滷,真的很繁複!無論天熱或是天冷,每天永安都要清洗像山一樣的杯盤碗筷;還得面對各式各樣的客人,包含老客人的念舊、奧客的無理、酒醉客人險些鬧事,以及嫌棄他們麵店的設備及環境衛生等,各種狀況都考驗他們一家人。
永安的父母很特別,他的爸爸是一位又聾又啞的身心障礙人士,只能發出「啊吧啊吧、咿喔咿喔」來表達意思,但這只有永安和媽媽能夠理解,也因此造成許多誤解與經營麵店的困擾。大家在閱讀的過程中,一定也會心疼永安的懂事與體貼,並且更佩服他們一家人的韌性與努力。
永安的媽媽是來自於印尼的新住民,什麼是「新住民」呢?是指來自國外的人與臺灣人結婚後,組成跨國婚姻家庭,目前大部分是來自於東南亞國家及中國大陸的配偶。在臺灣,跨國婚姻移民有各種稱呼,早期被稱為「外籍配偶」、「外籍新娘」,如今大家都叫他們「新住民」,因為「外籍新娘」這個稱呼容易被標籤化,也代表對第三世界女性的歧視,無論來自哪裡、來臺多久,總被這樣稱呼,後來民間團體不斷發起正名運動,而如今官方和社會大眾則逐漸使用「新住民」這個稱呼。
永安的媽媽家鄉在印尼,是一個位於東南亞的萬島之國,總人口超過二‧七億,為世界上人口第四多的國家,也是人口數最多的穆斯林國家。當地終年天氣炎熱,傳統印尼料理通常使用辣椒、咖哩、椰奶和香料等獨特的調味料,打造出酸、辣和甜味的組合,與臺灣差距甚大;大家可以想像,永安的媽媽嫁來臺灣之後,要面臨氣候、飲食及語言等生活適應的問題,在這陌生的國度要重新生活,加上丈夫又聾又啞,為了家計開了大湯圓麵店維生,可想而知她的艱辛。其實,從故事中永安的想法:「當初媽媽要嫁給爸爸之前,不曉得她知不知道爸爸是個又聾又啞的人,嫁給爸爸後,因為經濟的關係,不能時常回印尼,不知道她有沒有後悔過?」可以發現,他知道媽媽的辛酸,包含媽媽不懂中文、不能常回外婆家的現實,但從來沒勇氣當面問過媽媽。
從故事中可察覺到永安對於家庭一直很自卑,「如果真的來採訪,爸爸是聾啞人士,媽媽是外籍配偶的「祕密」就全臺灣都知道了……」但他同時也能夠同理媽媽的無奈,「梁雅蘋的媽媽是臺灣人,看外婆是輕而易舉的事。不像我,媽媽是印尼人,想看外婆得漂洋過海……」然而,當媽媽提出想回印尼時,家中因為經濟問題,導致爸媽不斷的爭吵,也使他回想當初與媽媽一起回印尼的景況,「……也不知道怎麼和他們交流,加上天氣又熱,飲食也不習慣,那一趟外婆家之行,給我留下不怎麼好的印象。」而永安當時的感覺其實就是很多新住民的寫照,他們在臺灣天氣差異很大,飲食完全不習慣,語言又無法溝通,要能夠融入臺灣社會,必須付出非常多的心力才能夠克服,語言可以學習,但是氣候及生活習慣的改變真的很難。
記得在二十多年前,臺灣開始關注新住民的教育與輔導,讓他們有機會學習中文與各項生活適應課程。當時的社會環境,東南亞料理店並不普遍,想吃家鄉味真的不容易,加上他們使用的香料及食材取得不易、料理費時,有些還有特殊氣味,如魚露、蝦醬、薑黃等等,在家中烹煮時容易被嫌棄。那時筆者剛好擔任全臺第一座新住民學習中心的執行秘書,負責北區十一個縣市的新住民教育與輔導,在端午節時特別規劃了「南國粽葉情」的活動,找了許多新住民在中心耗費三天三夜的備料及烹煮。活動現場親眼看到來自於各縣市的新住民,邊吃家鄉粽子邊流淚感動,一方面是每逢佳節倍思親,另一方面是那一口濃濃的家鄉味絕對不是其他山珍海味能夠替代的,所有的辛勞我們都在此時此刻忘卻了。
請大家細細品味這本小說,一起理解永安一家生活的現實與突破,也可感受身障父親與新住民母親跨國婚姻家庭的挑戰,希望能給予目前在臺約五十八萬的新住民更多的友善與同理的對待,因為他們不管何時來、來自哪一國,都已經是我們臺灣的一分子,需要更多積極性的關懷與肯定。如果大家有機會聽到他們有點特殊的口音,或是看到他們的身影,記得要翻轉刻板印象,尊重接納與欣賞他們哦!
品味生命中的現實與挑戰
教育部新住民語文課綱委員/桃園市中原國小校長 黃木姻
在我們居住的環境周遭,傳統小吃店並不陌生,早已是我們生活中的日常,作者將巫永安家中賴以為生的大湯圓麵店,透過生動的筆觸,讓我們深有所感,例如如何準備各種食材,包含處理豬皮的過程:要燙過及洗過,接著一根根拔毛,還要刮內側的肥油,才能下去滷,真的很繁複!無論天熱或是天冷,每天永安都要清洗像山一樣的杯盤碗筷;還得面對各式各樣的客人,包含老客人的念舊、奧客的無理、酒醉客人險些鬧事,以及嫌棄他們麵店的設備及環境衛生等,各種狀況都...
作者序
大湯圓裡的小故事
還在職時,任教學校附近有一間沒有招牌的麵店,招牌料理是客家大湯圓(當然,還有粄條、麵、米粉……),煮湯圓的老闆是個瘖啞人士。
我不喜歡吃學校的營養午餐,可是又非吃不可,常常忍到學生上半天課那天(中年級學生一個星期有兩天上半天課),陪學生吃完營養午餐、看學生放學後,和好友填了外出單,到那間麵店吃午餐。
因為常去,和老闆熟了,客人多時,我和好友會很守秩序的填點餐單;客人少時,就一邊咿咿呀呀,一邊比手畫腳的點要吃的東西。或許是老闆真的冰雪聰明,更或許是我的咿咿呀呀和比手畫腳真的像一回事,點的東西都能很順利的端上桌。
店裡可以吃的選項很多,我是個標準的「米蟲」,對米飯很死忠,所以滷肉飯是我唯一選擇。好友是道地的客家人,對客家米食粄條情有獨鍾,乾粄條是他的最愛。兩個人再合點一盤燙青菜、切一盤滷菜,一餐「豐沛pongˊ pai 」的午餐就解決了──這午餐比營養午餐好吃多了!
媽媽還在人世時,很喜歡吃那間麵店的餛飩湯,每隔幾天,我就會去店裡買碗餛飩湯給她吃。因為媽媽牙齒剩不到幾顆,硬的東西咬不動,我拜託老闆不要放豆芽菜、不要放青菜梗,最重要的,不要放味素。一次拜託、兩次拜託、三次拜託後,不用再拜託,老闆看到我點餛飩湯,自動的不放豆芽菜、不放青菜梗、不放味素。其實他心裡應該很高興,因為同樣的價錢,他還賺到了豆芽菜、青菜梗和味素。
老闆有個兒子是我任教學校高年級的學生,星期三中午放學後,他會在店裡幫忙出餐、收碗筷。大概是難為情吧,看到我和好友,他明明知道是學校老師,卻從來不曾打招呼。我和好友知道他正處於尷尬的年紀,還要這樣拋頭露面,一定很難為,也沒想要糾正他,我們純粹就是去吃東西的客人,他就是很單純的麵店小老闆。
有一次,我去幫媽媽買餛飩湯時,看到店門口貼著一張法院寄來的單子,好奇的「問」老闆怎麼回事。看到我關心,老闆怒氣沖沖的又是咿咿呀呀,又是比手畫腳的。應該是我冰雪聰明吧,他「說」:他和隔壁起爭執(他指隔壁錯在先),他打了對方,對方告他……
我帶了一個兒童文學寫作坊,《我家在賣大湯圓》這個點子本來是要給寫作坊裡的一個徒弟寫的,無奈徒弟火候不夠,故事醞釀了兩年寫不出來,只好師父親自出馬,因為不趕快寫,怕會喪失先機——我曾經在電視看到一則新聞,想把它拿來改寫,還沒來得及寫,就被一個導演拿去拍電影,後來那部電影還紅透半邊天……
《我家在賣大湯圓》這個故事的原型來自於老闆的兒子,每次看到他在店裡來回穿梭時,我總會這樣想:星期三下午,其實他可以像很多同學一樣,去上英文班、上才藝班,也可以像很多同學一樣,去公園打籃球、溜滑板……可是,他卻得待在麵店裡送往迎來,也許,他也有不平,但他的不平只能藏在心裡……設身處地的想了後,我有了寫這個故事的衝動,再把衝動化為行動。
《我家在賣大湯圓》是一個小人物的故事,因為我喜歡用低視角看一些小人物,我也喜歡寫小人物的故事,在小人物的故事裡,可以看到我們的不足和豐裕;在小人物的故事裡,也可以看到純真、良善與美麗,掩蓋掉現實生活裡的虛假、邪惡和醜陋,讓生活過得踏實些。
寫《我家在賣大湯圓》時,常和我去麵店吃午餐的好友已經英年早逝,喜歡那間店的餛飩湯的媽媽也雲遊仙鄉了,偶爾想起時,我會去店裡重溫和好友共進午餐、幫媽媽買餛飩湯的溫馨滋味。
至於《我家在賣大湯圓》裡的大湯圓是什麼味道,就請翻開這本書,一頁一頁的跟著我慢慢咀嚼吧!
大湯圓裡的小故事
還在職時,任教學校附近有一間沒有招牌的麵店,招牌料理是客家大湯圓(當然,還有粄條、麵、米粉……),煮湯圓的老闆是個瘖啞人士。
我不喜歡吃學校的營養午餐,可是又非吃不可,常常忍到學生上半天課那天(中年級學生一個星期有兩天上半天課),陪學生吃完營養午餐、看學生放學後,和好友填了外出單,到那間麵店吃午餐。
因為常去,和老闆熟了,客人多時,我和好友會很守秩序的填點餐單;客人少時,就一邊咿咿呀呀,一邊比手畫腳的點要吃的東西。或許是老闆真的冰雪聰明,更或許是我的咿咿呀呀和比手畫腳真的像一回...
目錄
企劃緣起
名家推薦
導讀
作者序
1星期三上午
2放學後
3洗碗工
4老闆是聾子
5女神蒞臨
6豬皮和我
7龜毛的客人
8先來後到
9看外婆後遺症
10老顧客
11自作主張
12不定期公休
13破牆事件
14煥然一新的感覺
15湯燙手
16畢旅參加意願調查表
17偏心
18街友和五十元
19最後一面
20小和尚撞鐘
達人筆記
企劃緣起
名家推薦
導讀
作者序
1星期三上午
2放學後
3洗碗工
4老闆是聾子
5女神蒞臨
6豬皮和我
7龜毛的客人
8先來後到
9看外婆後遺症
10老顧客
11自作主張
12不定期公休
13破牆事件
14煥然一新的感覺
15湯燙手
16畢旅參加意願調查表
17偏心
18街友和五十元
19最後一面
20小和尚撞鐘
達人筆記
商品資料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224頁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