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宗,一種直指人心的生活意境與精神高度
壇經,一把最快速開啟內在智慧寶藏的鑰匙
「人雖有南北,佛性本無南北。」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不是風動,也不是幡動,是仁者心動!」
這些令人耳熟能詳的句子,顯示《六祖壇經》沒有太多的名相術語。而禪宗六祖惠能大師的風範行止所要示現的是:人不靠外在物質名利,以自己內在本有的智慧,就可以活得莊嚴精采。
《六祖壇經》是禪宗最重要的經典之一,也是漢傳佛教中唯一被尊為「經」的祖師著述,是禪宗六祖惠能大師於韶州大梵寺等地所說之法,由門人記錄、匯總並流傳於世。
從修行意義上說,《壇經》開顯的方法,能使我們以最快速度開啟內在智慧,親見本來面目。換言之,這是一條修行捷徑,故稱頓教,是「直指人心,見性成佛」的法門。
從本質來說,佛法是簡單而非複雜的,是直接而非迂迴的,能化繁為簡,因為佛法修行的重點不在別處,而是在我們的心。只是由於眾生的根機千差萬別,佛陀才會應病與藥,開示種種法門,演說諸般經教。但他所做的這一切,不是為了建立一套龐大的哲學體系,而是從不同的契入點,引導我們將目光轉向內心,轉向這個和我們生死相隨但又始終面目模糊的心,進而看見心的本來。
濟群法師講《壇經》,根據內容增加了重點標題,有系統的分析與講解,讓讀者可以更清楚其中講述了哪些問題;既讓我們的知見更清楚扎實,也可幫助我們,活出智慧與精采的人生。
作者簡介:
濟群法師
童真入道,出家四十餘載。為溈仰宗第十代傳人、斯里蘭卡佛教與巴利語大學榮譽文學博士、中國社科院特約研究員及多所大學客座教授。
1980年就讀於中國佛學院,隨後於閩南佛學院、戒幢佛學研究所等地任教。從事教育幾十年來,對如何有效修學,有著深入的觀察、思考和實踐。由此,提出修學五大要素,創建三級課程體系,令無數學人蒙益。
1992年起,面向社會及高校舉辦講座,開中國內地弘法之先,法音流布海內外。同時筆耕不輟,出版「智慧人生、修學引導、以戒為師」等叢書四百多萬字。以純正的佛法知見,剖析社會問題,釐清修學誤區,提出切實的解決之道。
相關著作:《探索》《真理與謬論:《辯中邊論》解讀》《認識與存在:《唯識三十論》解讀》《超越「二」的智慧:《心經》、《金剛經》解讀》《學著做菩薩:《瑜伽菩薩戒品》講記》《你也可以做菩薩:《入菩薩行論》講記(全套三冊)》《尋找心的本來》《菩提心與普賢行願》《走近佛陀》《菩提大道:《菩提道次第略論》講記(全套三冊不分售)》《道次第之道》《超越「二」的智慧:《金剛經》探微》
章節試閱
前言
一、禪宗建立的基礎
《六祖壇經》是禪宗最為重要的經典之一,也是漢傳佛教中唯一被尊為「經」的祖師著述。全稱《六祖大師法寶壇經》(以下簡稱《壇經》),是禪宗六祖惠能大師於韶州大梵寺等地所說之法,由門人記錄、匯總並流傳於世。
禪宗是漢傳佛教的八大宗派之一,曾盛極一時並流傳至今。太虛大師說過:中國佛教的特質在禪。
可見其特殊地位。由此延伸的禪意、禪心、禪茶一味等詞,也廣為教內外人士所熟知。或許人們未必能說出這些詞的真正內涵,但都知道它是代表了一種意境,一種精神高度。
從修行意義上說,《壇經》開顯的方法,能使我們以最快速度開啟內在智慧,親見本來面目。換言之,這是一條修行捷徑,故稱頓教,是「直指人心,見性成佛」的法門。
那麼,頓教何以能化繁為簡?又該如何認識頓教法門的特殊性?比如開悟、成佛,究竟向何處開啟,又靠什麼成就?這就需要知道,佛法修行的重點不在別處,而是在我們的心。開悟固然不離自心,成佛也要靠心體證。因為成佛不是成就外在的什麼,不是職稱,不是地位,不是功夫,而是對諸法實相的究竟通達,對一切眾生的平等慈悲。所以,禪宗自古以來就被稱為心地法門,是從內心入手,完成生命的覺醒和解脫。
學佛,首先要認清這樣一個重心,明確這樣一個目的。從本質來說,佛法是簡單而非複雜的,是直接而非迂回的。只是由於眾生的根機千差萬別,佛陀才會應病與藥,開示種種法門,演說諸般經教。但他所做的這一切,不是為了建立一套龐大的哲學體系,而是從不同的契入點,引導我們將目光轉向內心,轉向這個和我們生死相隨但又始終面目模糊的心,進而看見心的本來。
佛法認為,心分為兩個層面,一是妄心,一是真心。所謂妄心,即充滿顛倒妄想的心,是迷失本心後由無明演變的種種妄識。所謂真心,即心的真相,心的本質。
在佛教典籍中,阿含、唯識等經論側重從妄心闡述,以此構建修行法門。其中,阿含經典主要講到前六識,即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屬於我們能意識到的部分。而唯識學進一步講到第七末那識和第八阿賴耶識,這是屬於潛意識的部分。
我們之所以成為凡夫,正是因為這種潛在自我意識的作用。末那識的特點是執阿賴耶識的見分為我,由此形成對自我的錯誤認定。我們現在的人格就是建立在這種誤解之上,進而發展出貪嗔痴等種種煩惱。一旦改變染汙的末那識,即可轉染成淨,轉識成智。
唯識還告訴我們,在妄識系統中,除心王外,還有各種心理活動,即心所。每個心所的形成,都有各自的特徵、規律和條件。唯有了解凡夫心的運作規律,才能從根本上動搖它、解決它。心理學處理問題的方式,也是從妄心入手。可以說,這是一條常規路線,是立足於現有心行採取的對治手段。
此外,佛教還有一部分經典立足於真心的修行。所謂真心,又稱佛性、如來藏等,是每個眾生本自具足的覺悟本性,禪宗稱之為「本來面目」。這正是佛陀在菩提樹下悟到的──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只因無明妄想不能證得。《涅槃經》、《如來藏經》、《勝鬘經》等經典,就是圍繞這一思想展開。
不論立足於妄心還是真心,目的都是幫助我們看清自己的心──了解妄心的目的,是為了解除妄心;了解真心的目的,是為了體認真心。
1、從妄心入手的漸修
兩種不同的立足點,造就了頓漸兩大修行體系。所謂漸,是從妄心入手,認清由此展現的虛妄世界。
凡夫為無明所迷,不見真相,所以會以苦為樂,認假為真,把無常當作恆常,把現象當作本質。這就需要重新認識世界。所以,漸教的修行會側重說無常無我,幫助我們認清,現在這個迷惑系統的本質是苦、無常、無我的。
在凡夫的觀念中,很容易對妄心及妄心構建的世界有太多期待。雖然我們看得見生老病死,世事變幻,看得見四季更替,斗轉星移,但真的能接受無常嗎?事實上,一旦涉及「我」的時候,我們會本能地拒絕無常。
這個「我」是什麼?在緣起的現象中,什麼是不依賴條件而獨立存在的?身體中找得到嗎?念頭中找得到嗎?家庭、事業、財富中找得到嗎?在妄心的世界中,每個心念都是不能自主的。所以佛法告訴我們:你現在認為的「我」,其實不是「我」。如果把它當作是「我」,就是禪宗所說的「認賊為子」,就要上當受騙,為其所害了。所以,「無我」不是說沒有現前這些身心現象,而是對這個迷惑系統的否定,從而掃除障礙,認清心的本來面目。這個本來不在別處,就在迷惑系統的背後,那才是真正的你。
事實上,它一直都在,不染不淨,不增不減,不生不滅。
在漸教系統中,基本是採用一種否定的方式。講苦,是否定對快樂的執著,因為這些快樂的本質是痛苦的;講無常,是否定對恆常的執著,因為世間沒有什麼是固定不變的;講無我,是否定對自我的執著,因為這個「我」只是對身心現象的一個錯誤設定。如此,在逐步解除妄心的過程中,使智慧得以開顯。
《三主要道頌》講到,生命「常被四瀑流所沖」。四瀑流,即無明、見、欲、有。瀑流的特點,一是力量強大,勢不可擋;二是連續不斷,不曾少息,使人身不由己。如何才能有效對治?就要依戒定慧三學。其中,戒是規範言行,止息不良串習的延續;定是讓心安住,不再四處攀緣;慧是開啟內在覺性,徹底斷除煩惱相續。所謂由戒生定,由定發慧,這也是佛法修行的常規道路。
2、由真心建立的頓悟
頓教的修行則是從真心入手,直指人心,見性成佛。為什麼能做到這一點?因為在迷惑系統之外,每個眾生都具有覺悟的潛質,具有成佛的力量。修行所要做的,不是成就什麼,而是直接體認這個覺悟本體。
這一見地為大眾修行提供了信心。我們都知道,學佛是為了成佛,但怎麼才能成佛?很多時候,我們覺得這個目標遙遠得仿佛是個神話,又渺茫得讓人失去信心。每天在苦苦修行,不知怎樣才能把這個「佛」給修出來,結果越修越沒信心。但禪宗告訴我們,這個目標不在別處,就在我們心中。我們要做的,不是踏破鐵鞋,而是回到當下,反觀自照。這是多麼令人振奮的消息!
同時,這一見地也縮短了凡聖的距離。學佛的人,常常覺得自己是愚下凡夫,業障深重。在這種罪惡感中,成佛簡直是無法想像的。有些宗派刻意渲染凡夫的業障,使人妄自菲薄,覺得自己根本沒能力成佛,只有等待佛菩薩接引。即使準備依靠自力者,想到三大阿僧祇劫的遙遙無期,也會心生怯弱,失
去修行動力。而《壇經》告訴我們:「前念迷即是眾生,後念悟即是佛」、「前念著境即煩惱,後念離境即菩提」,何其痛快!佛和眾生之間,並不存在無法跨越的鴻溝,差別只是在迷悟之間,在明與無明之間。
所謂迷,即迷失覺悟本體。如果不能體認覺性,就是凡夫眾生。而在體認的當下,從某種程度上說,就與佛無二無別了。為什麼著境?因為我們處在無明、迷惑的系統,而這個系統是有黏性的,必然會對境界產生黏著。因為黏著,就會彼此糾纏,彼此阻礙,煩惱由此而生。而覺悟本體具有無住的功能,在無所得中,超然物外。
所以,禪宗修行是直接建立在覺悟本體之上。比如禪宗所說的三寶,並非通常認為的佛像、經典和僧伽,而是我們自身本具的覺、正、淨,是為自性三寶。我們具有覺悟本體,就是佛;具有念念無邪見的能力,就是法;具有清淨無染的特點,就是僧。
而禪宗所說的戒定慧,也有別於教下的持戒、修定、發慧,所謂「心地無非自性戒,心地無痴自性慧,心地無亂自性定」。當心安住於覺悟本體,便不會胡作非為,當下具足戒;也不會隨境而轉,當下具足定;更不被無明所覆,當下具足慧。
可見,頓教是立足於真心,所有見地和修法都是建立在這一基礎上。教下往往採取否定的態度,以此解除無明,解除迷惑。而頓教則採取肯定的手法,直接幫助我們體認佛性,體認覺悟本體。從漢傳佛教的傳統來看,與頓教一脈淵源極深。其重要依據典籍,如《涅槃經》、《楞伽經》、《金剛經》等,千百年來廣為流傳,影響至今不衰。
《涅槃經》中,提出了「一切眾生皆有佛性」的思想。關於此,還有一段為人樂道的典故。《涅槃經》的翻譯,除已經佚失的《梵般泥洹經》(後漢支婁迦讖譯)、《大般涅槃經》(曹魏安法賢譯)、《大般泥洹經》(吳支謙譯),現存最早的是法顯所譯的六卷本《大般泥洹經》,其中有「一切眾生皆有佛性在於身中,無量煩惱悉除滅已,佛便明顯,除一闡提」之說。當時有位義學高僧道生大師,乃羅什門下四聖之一,他仔細分析經文後,認為此經翻譯尚不完整,主張一闡提人皆可成佛。這個觀點在當時引起軒然大波,被群起而攻之,認為他離經叛道。道生大師在長安無法立足,來到蘇州虎丘。據傳,他曾聚石為徒,論及闡提亦有佛性時,群石頻頻點頭。這就有了「生公說法,頑石點頭」的美談。
此後不久,大本《涅槃經》傳入,印證了生公的觀點,大眾無不服膺。生公即於廬山開講「涅槃」,窮理盡妙。直到生公去世,仍有許多弟子紹承師說,專弘涅槃,使涅槃學從此盛行。
梁武帝時,達摩祖師東來,開宗傳禪,以四卷《楞伽》印心,並以此經授慧可:「我觀漢地,唯有此經,仁者依行,自得度世。」此外,還有《圓覺經》、《楞嚴經》等如來藏系經典的弘揚,為禪宗在中國的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
前言
一、禪宗建立的基礎
《六祖壇經》是禪宗最為重要的經典之一,也是漢傳佛教中唯一被尊為「經」的祖師著述。全稱《六祖大師法寶壇經》(以下簡稱《壇經》),是禪宗六祖惠能大師於韶州大梵寺等地所說之法,由門人記錄、匯總並流傳於世。
禪宗是漢傳佛教的八大宗派之一,曾盛極一時並流傳至今。太虛大師說過:中國佛教的特質在禪。
可見其特殊地位。由此延伸的禪意、禪心、禪茶一味等詞,也廣為教內外人士所熟知。或許人們未必能說出這些詞的真正內涵,但都知道它是代表了一種意境,一種精神高度。
從修行意義上說,《壇經》開顯的...
目錄
序一
序二
前言
一、禪宗建立的基礎
1、從妄心入手的漸修
2、由真心建立的頓悟
二、禪宗的起源及發展
三、如何看待《壇經》的版本
【行由品第一】
一、求道因緣
1.聞《金剛經》,心即開悟
2.初見五祖
二、得法經過
1.征選傳人
2.神秀作偈
3.惠能作偈
4.五祖傳法
三、接引惠明
四、剃度出山
【般若品第二】
一、釋摩訶般若──開顯覺悟本體的特徵
二、釋波羅蜜──此岸與彼岸
三、頓悟法門的攝機
四、即心是佛,自悟自救
五、般若法門的殊勝
六、無相頌
【疑問品第三】
一、功德非福德
二、淨土在心中
三、在家修行
【定慧品第四】
一、定慧一體
二、一行三昧
三、禪門三大要領
【坐禪品第五】
一、如何坐禪
二、何為禪定
【懺悔品第六】
一、五分法身
二、無相懺悔
三、發四弘誓願
四、無相三皈戒
五、自性三身佛
六、無相頌
【機緣品第七】
一、接引無盡藏尼,說諸佛義理非關文字
二、接引法海,說即心是佛
三、接引法達,說《法華經》開佛知見
四、接引智通,說三身四智
五、接引智常,說不著有亦不住空
六、接引志道,答生滅與寂滅
七、為行思印證,說聖諦亦不為
八、為懷讓印證,說似一物即不中
九、為玄覺印證,體悟無生之旨
十、接引智隍,開示禪定的修行
十一、一僧問法
十二、方辯塑像因緣
十三、一僧舉臥輪偈
【頓漸品第八】
一、接引志誠,開示戒定慧
二、接引志徹,開示佛性義
三、接引神會,說見不見義
【宣詔品第九】
一、馳詔迎請
二、中宗賜衣缽
【付囑品第十】
一、傳授說法的方便
二、付囑正法流傳
三、葉落歸根
四、辭別囑咐
五、入滅
結束語
序一
序二
前言
一、禪宗建立的基礎
1、從妄心入手的漸修
2、由真心建立的頓悟
二、禪宗的起源及發展
三、如何看待《壇經》的版本
【行由品第一】
一、求道因緣
1.聞《金剛經》,心即開悟
2.初見五祖
二、得法經過
1.征選傳人
2.神秀作偈
3.惠能作偈
4.五祖傳法
三、接引惠明
四、剃度出山
【般若品第二】
一、釋摩訶般若──開顯覺悟本體的特徵
二、...
商品資料
出版社:商周出版出版日期:2023-12-14ISBN/ISSN:9786263188938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288頁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