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經濟×社會×文化×宗教×外交
各個歷史時期的重大事件、思想潮流以及文化特色
揭開歷史的序幕,從上古至近現代,
呂思勉談中國的深厚底蘊與漫長歷程──
【上古史】民族起源與文化
在論述上古歷史的部分,呂思勉深入挖掘中國民族的起源,並詳細描繪了太古的文化和社會。他講述了古代政治制度的演進,如唐虞、夏、商、周時期的政治和教育制度。此外,本節還包括了對古代封建制度、民族融合、春秋戰國時期的霸業與學術思想的詳盡描述。
【中古史】王朝更替與文化交流
中古史章節涵蓋了從秦朝到宋朝的廣泛話題。作者細述秦朝的統一政策,漢朝的政治與制度,以及魏晉南北朝時期的社會與文化。這一時期的重點還包括佛教和道教的發展,以及對外交流,為中國古代文化的多元化與開放性提供了生動的證據。
【近代史】外來影響與內部變革
近代史章節著重於明末清初至民國成立的這段歷史。作者描寫了明清之際的政治動蕩、歐洲勢力的東來、基督教與西方科學的傳入,以及清朝的內政和外交。這部分尤其著重於鴉片戰爭、太平天國起義、晚清改革運動等重大事件,展現了中國近代史的複雜性與重要性。
【現代史】革命與現代化
在現代史的探討中,呂思勉著重於20世紀初的革命思想,特別是孫中山的革命運動和辛亥革命。他還深入分析了民國初年的政治動態、帝制運動、中國的軍閥混戰,以及國民政府的成立與發展。這一時期的中國面臨著巨大的內部與外部挑戰,作者細緻地描繪了這一時期的社會變革和文化發展。
本書特色:本書為著名歷史學家呂思勉所著,從上古時期至近現代,細膩描繪了中國各時期的政治、文化、社會及外交事務。作者對歷史細節的描寫和分析使這部通史不僅僅是歷史事件的陳述,更是一部結合理論與實際、通俗與學術的作品。全書涵蓋了從遠古到近代的龐大歷史脈絡,對於理解中國悠久的歷史文化背景和社會發展具有重要價值。
作者簡介:
呂思勉(西元1884~1957年),字誠之,筆名駑牛。歷史學家,被視作「現代四大史學家」之一。著有《呂著中國通史》、《中國社會史》、《先秦學術概論》、《史學四種》、《呂思勉遺文集》、《三國史話》、《歷史研究法》等。
章節試閱
第一章 中國民族的起源
中國現在所吸合的民族甚多,而追溯皇古之世,則其為立國之主的,實在是漢族。漢族是從什麼地方遷徙到中國來的呢?這個在現在,還是待解決的問題。從前有一派人,相信西來之說。他們說:據《周官.大宗伯》和《典瑞》的鄭注,古代的祭地祇,有崑崙之神和神州之神的區別;神州是中國人現居之地,則崑崙必是中國人的故鄉了。崑崙在什麼地方呢?《史記.大宛列傳》說:「漢使窮河源,河源出于闐。」「天子案古圖書,名河所出山曰崑崙。」這所指,是現在于闐河上源之山。所以有人說:漢族本居中央亞細亞高原,從現在新疆到甘肅的路,入中國本部的。然而鄭注原出緯書。緯書起於西漢之末,不盡可信。河源實出青海,不出新疆。指于闐河源為黃河之源,本是漢使之誤;漢武帝乃即仍其誤,而以古代黃河上源的山名,為于闐河上源的山名,其說之不足信,實在是顯而易見的。漢族由來,諸說之中,西來說較強;各種西來說之中,引崑崙為證的,較為有力;而其不足信如此,其他更不必論了。民族最古的事蹟,往往史籍無徵。中國開化最早,又無他國的史籍可供參考。掘地考古之業,則現在方始萌芽。所以漢族由來的問題,實在還未到解決的機會。與其武斷,毋寧闕疑了。
現在所能考究的,只是漢族既入中國後的情形。古書所載,類乎神話的史蹟很多,現在也還沒有深切的研究。其開化跡象,確有可徵的,當推三皇五帝。三皇五帝,異說亦頗多。似乎《尚書大傳》燧人、伏羲、神農為三皇,《史記.五帝本紀》黃帝、顓頊、帝嚳、堯、舜為五帝之說,較為可信。燧人、伏羲皆風姓。神農姜姓。黃帝姬姓。燧人氏,鄭注《易緯通卦驗》,說他亦稱人皇,而《春秋命歷序》說:人皇出暘谷,分九河。伏羲氏都陳。神農氏都陳徙魯。黃帝邑於涿鹿之阿。據地理看來,似乎風姓、姜姓的部落在河南,姬姓則在河北。燧人氏,《韓非子》說他,因「民食果蓏蜯蛤,腥臊多害腸胃」,乃發明鑽木取火之法,教民熟食。這明是蒐集和漁獵時代的酋長。「伏羲」氏,亦作庖犧氏。昔人釋為「能馴伏犧牲」,又釋為「能取犧牲,以充庖廚」,以為是游牧時代的酋長。然而「伏羲」二字,實在是「下伏而化之」之意,見於《尚書大傳》。其事蹟,則《易.繫辭》明言其做網罟而事佃漁。其為漁獵時代的酋長,亦似無疑義。從前的人,都說人類的經濟,是從漁獵進而為游牧,游牧進而為耕農。其實亦不盡然。人類經濟的進化,實因其所居之地而異。大抵草原之地,多從漁獵進入游牧;山林川澤之地,則從漁獵進為耕農。
神農氏,亦稱烈山氏。「烈山」二字,似即《孟子》「益烈山澤而焚之」的烈山,為今人所謂「伐栽農業」。則中國民族居河南的,似乎並沒經過游牧的階級,乃從漁獵徑進於耕農。黃帝,《史記》言其「遷徙往來無常處,以師兵為營衛」,這確是游牧部落的樣子。涿鹿附近,地勢亦很平坦,而適宜於游牧的。中國民族居河北的,大約是以游牧為業。游牧之民,強悍善戰;農耕之民,則愛尚平和;所以阪泉涿鹿之役,炎族遂非黃族之敵了。
阪泉涿鹿,昔人多以為兩役。然《史記.五帝本紀》,多同《大戴禮記》的〈五帝德〉、〈帝系姓〉兩篇,而《大戴禮記》只有黃帝和炎帝戰於阪泉之文,更無與蚩尤戰於涿鹿之事,而且蚩尤和三苗,昔人都以為是九黎之君,而三苗和炎帝,同是姜姓。又阪泉、涿鹿,說者多以為一地。所以有人懷疑這兩役就是一役;蚩尤、炎帝,亦即一人。這個亦未可斷定。然而無論如何,總是姜姓和姬姓的爭戰。經過此次戰役而後,姬姓的部落就大為得勢。顓頊、帝嚳、堯、舜,稱為共主的,莫非黃帝的子孫了。
中國歷史,確實的紀年起於共和。共和元年,在民國紀元前二千七百五十二年,西元前八百四十一年。自此以上,據《漢書.律歷志》所推,周代尚有一百九十二年,殷代六百二十九年,夏代四百三十二年。堯、舜兩代,據《史記.五帝本紀》,堯九十八年,舜三十九年。如此,唐堯元年,在民國紀元前四千一百四十二年,西元前二千二百三十一年;三皇之世,距今當在五千年左右了。
第二章 太古的文化和社會
太古的社會,情形畢竟如何?古書所載,有說得極文明的,亦有說得極野蠻的。說得極野蠻的,如《管子》的〈君臣篇〉等是。說得極文明的,則如《禮記.禮運篇》孔子論大同之語是。二說果孰是?我說都是也,都有所據。
人類的天性,本來是愛好和平的。唯生活不足,則不能無爭,而生活所資,食為尤亟。所以社會生計的舒蹙,可以其取得食物的方法定之。蒐集和漁獵時代,食物均苦不足。游牧時代,生活雖稍寬裕,而其人性好殺伐,往往以侵略為事。只有農業時代,生計寬裕;而其所做的事業,又極和平,所以能產生較高的文化。
古代的農業社會,大約是各各獨立,彼此之間,不甚相往來的。老子所說:「郅治之極,鄰國相望,雞狗之聲相聞,民各甘其食,美其服,安其俗,樂其業,至老死不相往來。」所想像的,就是此等社會。唯其如此,故其內部的組織,極為安和。孔子所謂:「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己;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為己。」所慨慕的,也就是此等社會。內部的組織既然安和如此,其相互之間自然沒有爭鬥。這就是孔子所謂「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這就是所謂「大同」。假使人類的社會都能如此,人口增加了,交通便利了,徐徐地擴大聯合起來,再謀合理的組織,豈不是個黃金世界?而無如其不能。有愛平和的,就有愛侵掠的。相遇之時,就免不了戰鬥。戰鬥既起,則有征服人的,有被征服於人的。征服者掌握政權,不事生產,成為治人而食於人的階級;被征服的,則反之而成為食人而治於人的階級,而前此合理的組織,就漸次破壞了。合理的組織既變,則無復為大眾服務,而同時亦即受大眾保障的精神。人人各營其私,而貧富亦分等級。自由平等之風,漸成往事了。人與人之間時起衝突,乃不得不靠禮樂、刑政等來調和、來維持,社會風氣遂日趨澆薄了。先秦諸子,所以慨嘆末俗,懷想古初,都是以此等變遷為其背景。然而去古未遠,古代的良法美意究竟還破壞未盡,社會的風氣也還未十分澆漓,在上者亦未至十分驕侈。雖不能無待於刑政,而刑政也還能修明,這便是孔子所謂小康。大約孔子所慨想的大同之世,總在神農以前;而階級之治,則起於黃帝以後。《商君書.畫策篇》說:「神農之世,男耕而食,婦織而衣。刑政不用而治,甲兵不起而王。神農既沒,以強勝弱,以眾暴寡。故黃帝作為君臣上下之義,父子兄弟之禮,夫婦妃匹之合。內行刀鋸,外用甲兵。」可見,炎、黃之為治,是迥然不同的,而二者之不同,卻給我們以農耕之民好平和,游牧之民好戰鬥的暗示。
以上所說,是社會組織的變遷。至於物質文明,則總是逐漸進步的。〈禮運篇〉說:
昔者先王未有宮室,冬則居營窟,夏則居橧巢。未有火化,食草木之實,鳥獸之肉;飲其血,茹其毛。未有麻絲,衣其羽皮。後聖有作,然後修火之利。范金合土,以為臺榭、宮室、牖戶。以炮以燔,以烹以炙。
這是說衣、食、住進化的情形,大約從生食進化到熟食,在燧人之世。中國的房屋,是以土、木二者合成的。土工原於穴居,木工則原於巢居。構木為巢,據《韓非子》說,是在有巢氏之世。其人似尚在黃帝以前。至於能建造棟宇,則大約已在五帝之世。所以《易.繫辭傳》把「上古穴居而野處,後世聖人易之以宮室」,敘在黃帝、堯、舜之後了。《易.繫辭傳》又說:「黃帝、堯、舜,垂衣裳而天下治。」《正義》說:「以前衣皮,其制短小。今衣絲麻布帛;所作衣裳,其制長大,故言垂衣裳。」這就是《禮運》所說以麻絲易羽皮之事。此外,《易.繫辭傳》所說後世聖人所做的事,還有:「刳木為舟,剡木為楫。」「服牛乘馬,引重致遠。」「重門擊柝,以待暴客。」「斷木為杵,掘地為臼。」「弦木為弧,剡木為矢。」以及「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葬之中野,不封不樹,後世聖人易之以棺椁」、「上古結繩而治,後世聖人易之以書契」各項。這「後世聖人」,或說即蒙上黃帝、堯、舜而言,或說不然,現亦無從斷定。但這許多事物的進化,大略都在五帝之世,則似乎可信的。
第一章 中國民族的起源
中國現在所吸合的民族甚多,而追溯皇古之世,則其為立國之主的,實在是漢族。漢族是從什麼地方遷徙到中國來的呢?這個在現在,還是待解決的問題。從前有一派人,相信西來之說。他們說:據《周官.大宗伯》和《典瑞》的鄭注,古代的祭地祇,有崑崙之神和神州之神的區別;神州是中國人現居之地,則崑崙必是中國人的故鄉了。崑崙在什麼地方呢?《史記.大宛列傳》說:「漢使窮河源,河源出于闐。」「天子案古圖書,名河所出山曰崑崙。」這所指,是現在于闐河上源之山。所以有人說:漢族本居中央亞細亞高原,從現...
推薦序
導讀(節錄)
這部中國史,原名《復興高級中學教科書本國史》,是呂思勉先生早年為高中學生寫的一本教科書(下文簡稱《中國通史》)。呂先生是史學名家,實在也是一名文史教學家。這不僅是因為他一生都在學校任教,教的都是文史一類的課程;還因為他撰寫過好多種文史類的教科書。早年,他就撰寫過中小學使用的《國文教科書》、《修身教科書》和《地理教科書》,但他一生撰寫的教科書,最多的還是歷史教科書和歷史教授書。《呂著中國通史》是大學用的教科書。《白話本國史》原名《自修適用白話本國史》,是他歷年在學校教學時的稿子聯綴,出版後也被用作教科書。按照中小學教學要求撰寫的教科書,按出版的先後,有《高等小學校用新式歷史教授書》、《高等小學校用新法歷史參考書》、《新學制高級中學教科書本國史》、《復興高級中學教科書本國史》、《初中標準教本本國史》、《高中複習叢書本國史》、《初級中學適用本國史補充讀本》和《更新初級中學教科書本國史》等八種,還有不少刊登於報紙雜誌上的有關文史教學的學術文章。所以,說呂先生是一位文史教學家,也是名至而實歸了。
《中國通史》原分上下兩冊,上冊一九三四年二月初版,下冊一九三四年八月初版。這部教科書當時很受歡迎,上冊在一九三四年十月就印刷了第十版,下冊到一九三五年五月印刷了第十一版。一九四七年十二月印刷的七十九版是修正本,次年十月修正本印刷到第八十二版。自二〇〇六年以後,多家出版社都重印過此書的新版。翻印的新版,大都按照此書的初版本,本次我們採用的是一九四七年的修正本,後者比之於初版,增加了現代史部分的六章約一萬五千字的內容。
這部出版了將近九十年的高中歷史教科書,為什麼今天還在不斷地重印,還值得向讀者介紹推薦呢?十六年前,我曾寫過一篇「導讀」。十餘年間,我又重讀這部書好幾遍,頗有常讀常新的感覺,一些原先不甚清晰的想法,現在更清晰了,也有不少新體會、新感受。借這次機會,我把這些年得到的更清晰的新體會、新感受寫出來,與讀者分享,或可用作閱讀時的參考。
眾所周知,歷史是複雜的,史事有多個面向,任何一本史學著述,都不可能把所有的史事都寫下來,把所有的面向都寫出來。一般說來,編撰者往往只寫他所認為重要的史事,或史事的某些側面。有時,因為某些外界因素的影響或制約,編撰者還會特意淡化一些史事、迴避一些側面。然而,對於歷史學習而言,這樣的淡化和迴避,是不妥當的,因為讀者學了這樣的書,只能得到很片面的知識,甚至還有被誤導的危險。這對於只讀了中小學歷史教科書,或者只以中小學歷史教科書為標準答案的讀者來說,尤其如此。所以,呂先生教學生學史,總是強調不能只讀一本書、一類書。他說:「這不關乎書的好壞。再好的,也不能把一切問題包括無遺的,至少不能同樣注重。這因為著者的學識,各有其獨到之處,於此有所重,於彼必有所輕。如其各方面皆無所畸輕,則亦各方面無所畸重,其書就一無特色了。無特色之書,讀之不易有所得。然有特色的書,亦只會注意於一兩方面,而讀者所要知道,卻不是以這一兩方面為限的。這是讀書所以要用幾種書互相參考的理由。這一層亦是最為重要的。呂先生深知一本書、一類書的局限,所以他編著史書,就要克服這個局限。如何克服這個局限,那就是盡量寫出一些為人所忽視、或者有意迴避,但實在是很重要的史事或史事的側面。比如,史書中提到關於漢初休養生息造成武帝朝的富庶,都會引用《史記.平準書》的記載:「非遇水旱之災,民則人給家足,都鄙廪庾皆滿,而府庫餘貨財。京師之錢累巨萬,貫朽而不可校。太倉之粟,陳陳相因,充溢露積於外,至腐敗不可食。眾庶街巷有馬,阡陌之間成群,而乘字牝者,儐而不得聚會。」引用這段材料,目的是印證當時「國家經濟實力的充備和民間經濟生活的富足」。
比對本書第三編第十一章,呂先生論述武帝時代的富庶,也引用了這段文字,但還引了緊接這段引文後的幾句話:「網疏而民富,役財驕溢,或至兼併。」可見,司馬遷的《史記》原是告訴讀者武帝時期社會富庶的兩個面向,但後來的編著者,卻只引述、書寫一個面向。這樣的書寫,大約是想塑造一個完美無缺的盛世景象。但只書寫史事的A面,不寫史事的B面,讀者得到的歷史知識就是片面的。所以,呂先生在引述了這幾句話後設問:「果真人給家足,誰能兼併人?又誰願受人的兼併?可見當時的富庶,只是財富總量有所增加,而其分配的不平均如故。所以漢代的人,提起當時的民生來,都是疾首蹙額。」這就把史事的另一面給揭露無遺了。唯有這樣,讀者才不會被「京師之錢累巨萬,貫朽而不可校」等記載所迷惑、誤導。
類似的情形,在第四編第四章「清初的內政」也是如此。清康熙年代的盛世,也是歷史編撰者津津樂道的話題。當然,清康熙的功績和清初政治的相對清明,這也是史實。所以呂先生說:「聖祖的聰明和勤於政治,在歷代君主中,也頗算難得的,而在位又很長久。內政外交,經其一番整頓,就頗呈新氣象了。」「而清初的政治,也確較明中葉以後為清明。」但是,這只是造成社會富庶的一個原因、一個方面,對此切不可評述過頭。讀者應該明白:「中國的國民,自助的力量,本來是很大的。只要國內承平,沒甚事去擾累他,那就雖承喪亂之餘,不過三四十年,總可復臻於富庶。」同樣,漢初行「休養生息之治」,「社會上頓呈富庶之象」,其背後也有這層原因,並不是統治者有什麼特別高明的本事。
歷史書寫最怕就是抱著某種目的去掩蓋史事的真相。因為普通讀者相信史書,以為書上寫的就是真實的歷史,除非他能有意識地核對史料,或查閱其他專業史書;但能夠核對史料、查閱專業史書的人,那已是歷史研究者了。這是歷史學習上特有的困難。如何克服這種困難,簡易可行的辦法,就是選一些像呂先生撰寫的可靠的史書用作學史的基本讀物。歷史讀物的挑選,並非一定是今勝於昔、新勝於舊。比如,中國作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戰勝國,但未能在一九一九年的巴黎和會上收回山東的權益。近代以來的歷史教科書大都類似於這樣的寫法:一九一九年一月至六月在法國巴黎召開所謂的「和平會議」。作為戰勝國之一的中國政府也派代表參加了會議。中國代表在會議上提出取消帝國主義在華特權、廢除「二十一條」、收回青島主權等正當要求。然而,英法美等列強操縱了會議,對中國的要求置若罔聞,竟然將德國在中國山東的特權全部轉讓給日本。
導讀(節錄)
這部中國史,原名《復興高級中學教科書本國史》,是呂思勉先生早年為高中學生寫的一本教科書(下文簡稱《中國通史》)。呂先生是史學名家,實在也是一名文史教學家。這不僅是因為他一生都在學校任教,教的都是文史一類的課程;還因為他撰寫過好多種文史類的教科書。早年,他就撰寫過中小學使用的《國文教科書》、《修身教科書》和《地理教科書》,但他一生撰寫的教科書,最多的還是歷史教科書和歷史教授書。《呂著中國通史》是大學用的教科書。《白話本國史》原名《自修適用白話本國史》,是他歷年在學校教學時的稿子聯...
目錄
導讀
例言
第一編 緒論
第二編 上古史
第三編 中古史
第四編 近代史
第五編 現代史
第六編 結論
導讀
例言
第一編 緒論
第二編 上古史
第三編 中古史
第四編 近代史
第五編 現代史
第六編 結論
商品資料
出版社:複刻文化出版日期:2024-02-29ISBN/ISSN:9786267426463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354頁開數:18K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