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葉啟政
定價:NT$ 1000
優惠價:79 折,NT$ 790
優惠截止日:至2024年12月31日
運送方式:超商取貨、宅配取貨
銷售地區:全球
即時庫存=1
掌握資本主義的「概念史」
才能找出推翻體制之道!
超越左翼思潮的物質性論述
從人性角度對資本主義提出真正關鍵的批判
葉啟政集數十年思想大成之鉅著
本書從西方社會思想史出發,檢視資本主義體制的發展,及相應的各方論述。無論是資本主義的擁戴者或反對者,雙方對這種經濟體制的想像,往往聚焦在物質性的層面,而未能關注其背後的人性底蘊。這正是為什麼某些社會主義思想未能擺脫經濟主義的泥淖,仍擁抱發展至上的信條,甚至走向歧途,演變成史達林主義式的獨裁壓迫。本書主張,在資本主義體制及相關論述的背後,存在著一套關於「人性的心理學」之預設。古典自由主義者霍布斯、洛克、亞當斯密的學說,將人人共享的「動物性」──自我保全的本能、慾望、需求──抬升到存有論上的核心地位,當「自利」的概念得到語意上的洗白,因應而生的「追求私利可成就公益」之論述,則為資產階級的心態打下了基礎,也讓「貪婪」的概念愈來愈得到正當化。
馬克思作為最知名的資本主義反對者,其共同體主義(communism,多被翻作「共產主義」)的理念,時常遭到世人誤解,當中最遭受忽略的部分,莫過於他的思想對亞里斯多德的承繼。根據亞里斯多德,共同體的最小單位應是家庭,而非自由主義哲學家所設想的「個人」,而經濟的發展更不應該導向財富無止盡的積累。馬克思延續這名古希臘哲學家的說法,指出政治的目標在於令人們實現潛能,也就是讓人可以成為「全人」,以此發展出公正、消弭剝削的社會關係。事實上,資本主義的剝削,除了存在於資方與勞方、權貴與人民之間,更展現於人類與生態之間,馬克思對於「自然」的看法,便早已預示到了這一點。為此,要超越資本主義,我們就必須超越資本主義誘使眾人信以為真的「動物性」預設,並以「共同體主義」傳統下的「人文性」主張來分庭抗禮。換言之,主導文明演進的驅力,不能再是利己、競爭、擴張等觀念,而是要以友愛、互惠、民主等「生命美學」原則為本,並且應當要鼓勵節制、自制、自足式的在地化生產模式,以便達成人對集體與自然的共感共應。
分冊介紹
上冊「從政經聯合體到共同體主義」首先從社會史著手,指出資本主義不只是經濟體制,而是打從誕生之初,就與政治力量有著共生關係。其次,本書分別爬梳以霍布斯為首的「持具個人主義」(possessive individualism)以及馬克思的共同體主義思想,最終則指出社會主義的初衷在遭受史達林式政權的扭曲下,如何激發西方馬克思主義者(Western Marxists)的危機意識,並引起左翼理論的革新。
下冊「從諸眾的反抗到產消合體」從左翼史學家艾倫.伍德(Ellen Meiksins Wood)與新「真正」社會主義者(NTS, the new “true” socialism)的辯論切入,接續先前章節對上/下層結構的討論,針對工人地位、社會民主vs.基進主義等議題進行探索。隨後則檢視「正統」馬克思主義相對忽視的「消費」現象,並指出當代的符號消費已成為資本主義的誘惑機制,而個人在其中達成的滿足,仍是私人性的,因而與共同體主義強調的共感原則有所區別。無論是NTS的爭論抑或左翼理論家晚近對日常生活消費的重視,都反映出隨著後工業社會的到來,馬克思主義的內容亦與時俱進,而網路的興起更是讓生產與消費的界線益發模糊。最終,作者強調我們需以「弱者」的姿態及修養,來對抗資本主義無窮、氾濫且失控的「慾望」,以避免當代資本主義誘發的過度消費傾向,帶給人類與地球永遠不可逆的後果。
本書特色
● 結合實然與應然的討論,本書探討支撐整個資本主義體制最核心、卻也最常遭到存而不論的議題──「人性」,並且從人性出發,關照各方論述對於「人與社會」的基本預設,如何反過來影響現實世界。
● 不是把「左派」視為鐵板一塊,而是詳細闡釋了馬克思主義內部的異質性;並且相較於單純的列舉與描述,本書反倒是考察了各路批判式社會理論的時代意義,包括其在思想上如何延續或質疑前人,以及當時的歷史情境帶來的文化焦慮,如何引導學者們所著重的面向。
● 觸角伸及眾多學科,像是哲學家對於權利概念的發明、歷史學家對於政經結構變遷的考究,以及社會學家關於集體的剖析。收錄的學者眾多,包含:涂爾幹學派(如Roger Caillois)、韋伯、齊美爾、盧卡奇、葛蘭西、阿圖塞、Nicos Poulantzas、Erik Olin Wright、Alex Callinicos、Guy Debord、布勞岱、列斐伏爾、拉克勞、布希亞、傅柯、哈特與奈格里、賽荷、柄谷行人。討論範圍的廣度不亞於教科書,而歷史深度與書寫架構的關聯度則遠勝於後者。
● 作者數十年來對於社會學本土化的推動始終不遺餘力。本書正是實踐「理論本土化」的典範與前置作業:透過指明西方(批判)思想的特殊性,遂以「知識社會學」的角度,拆解西方傳播至全球的「普世」概念,事實上亦有其時代背景上的緣由──乃至於侷限。
● 本書呼應作者前作《從因果到機制》對於經驗實徵主義(positivism)的批判,點出其與古典自由主義哲學、資產階級心態的幽微親近性,並揭露出它們隱含的道德觀及世界觀,也追溯了當今自然科學與人文學科的張力之起源。對於關注經濟學、科學哲學、倫理學、政治學、科技-媒介與生態議題、還有社會運動的讀者,本書都值得一讀。
佳句摘錄
☆資本主義面面觀:歷史、社會結構、文化
▍資本主義體制之所以成為一種具正當性的制度,其所內涵的基本運作原則必須先獲得普遍的肯認。因此,若欲顛覆這樣的體制,首先就得動搖人們對這些內涵之基本運作原則的肯認。無疑的,這涉及的是攸關一個社會裡人們的普遍認知與價值認定,也是對「人與社會」關係所持有之基本信念的問題。顯然這已非單純的客觀科學問題,而是觸及人們對「社會」(或謂「政治-經濟-文化體制」)所共同期待的理想圖像為何的課題,乃攸關倫理與生命美學的形而上想像。
▍資本主義之歷史本質的一大部分乃起源於暴力觀念所賜。
▍以資本主義的形式而形成的(經濟)力量,需要另外之「外於經濟」的政治建制力量來支撐,才得以彰顯堅韌的力道而頑強地持續並擴張出去。就此而言,國家(尤其國族國家〔nation state〕)的力量,可以說是最為紮實的靠山。 回歸到歷史來看,其中最為明顯的現象莫過於是,透過國家的建制,對無產階級作為公民的政治意義儘可能予以壓低,保留其在經濟生產關係上所具有之無奈的被動位置。
▍透過文化(因此意識)來展呈人所具的人文性,可以說是人之所以為「人」的存在目的,這就是無產階級革命追求的宗旨。……人類所真正需要面對的毋寧是,處於社會和自然不斷互動之中,人所具的普遍人性逐漸實現,其過程是緩慢但卻是自覺的。無疑的,在此,盧卡奇[Georg Lukacs]的「普遍人性」所指涉的,正是前面一再提及之馬克思有關人作為「類存有體」所呈顯「全人」形象的種種特質。
☆自由主義哲學的思想史爬梳
▍亞里斯多德之「人類在本性上是一個政治動物」此一命題……強調的是人性所開展出來的複雜性。到了十七世紀,這樣的觀點徹底為笛卡兒、霍布斯、史賓諾沙與洛克等人所摧毀。簡單來說,他們將整個焦點轉移到人類自身在身心體質上面所具有的特質,本能性的官能生理特質於是乎成為思考社會組合和運作的概念起點。
▍當論及勞動與財產在概念上的關係時,首先,洛克視財產為上帝恩賜給人類的共同恩典。因此,人總是擁有某種的特殊事物作為個人財產,這被洛克認定是一種自然權利。同時,這種以「自然權利」的名分來包裝的財產,也衍生地包含其他人(如僕人、奴隸)的勞動在內。
▍霍布斯如此以人是一種具生機特質的生物存有體作為基本前提……這樣之經驗實徵化的論述方式,基本上很容易將可經驗實徵的現實「事實」偷渡成為一種具必然性(乃至應然性)的命題,而終焠練成為一種潛意識的哲學人類學存有信念。……相對於過去西方思想家(如亞里斯多德)從形而上(乃至倫理的)立場出發來組構人的圖像,霍布斯如此深受自然科學(特別幾何學)影響且「生理體質化」的人觀,重視的是行為現象的結果體現,而非背後的動機或意圖。因此,即使最終引出了良善與邪惡的倫理問題,它彰顯的僅是源自生理體質結構的人性而體現在道德倫理層面上的基本困境而已。
☆為馬克思溯源
▍馬克思承繼自亞里斯多德從具特定應然性質的倫理(與生命美學)立場來討論社會-政治事務(和現象),基本上是一種深具結果主義(consequentialism)特質的論述取徑,強調的是如何在不同的時空之中具體體現著人性。相對的,馬克思所強力抨擊的英國自由主義哲學則是,不計其結果為何,從一種制度所創造的功效或其所認同的權利(rights)觀點出發,來判定制度的運作與績效。
▍對馬克思而言,道德又是必須出自於人的意志,因此,自由乃是所有精神存在的原初精髓。此一自由作為精神存在的原初精髓,基本上,必然是出自特殊個體所具有的特質,繼而才發展成為所有人類的普遍特質。具體來說,在道德共同體裡,自由不是如資本主義社會所主張的,表現在市場上擁有的選擇與消費品味,而是體現在作為一個積極參與政治事務的公民身上:透過道德的選擇和以具創造性的方式,追求自我實現,並展顯人們彼此之間的相互照顧與關愛(由家庭、鄰里、社區、村落、市鎮而至國家)。
▍具體來說,馬克思並非主張實施共同體主義即是完全廢除私有財產,而是廢除資產階級將私有財產予以「資本化」,讓「資本」轉換為屬於社會所有成員的共同財產。它不屬於個人,而是成為一種的社會權能力(social power)。所以,個人財產並非轉化為社會財產,而是財產的社會特徵改變了:喪失了階級的特質。
▍但因為相互交易是不可避免的社會現象,所以因應廣大的社會需求,理想的交易必得是以適度的比例來進行,才算得是公正。至於強調無限追求財富的市場交換則是不公正的,應當避免。顯而易見,對經濟作為所進行的上述區別,有助於後來馬克思區分簡單的商品交換(即具家戶經濟〔oikonomikē〕性質的C-M-C模式)和使用商品作為財富和利潤的交換介體(即具獲取錢幣〔chrēmatistikē〕性質M-C-M’模式),而後者正是資本主義市場經濟運作的基本原則(即創造極大化的剩餘價值)。
☆眾聲喧嘩的左翼理論
▍普蘭札[Nicos Poulantzas]反對過去正統馬克思主義者的經濟至上論,而是強調著政治面向的自主性與其對革命的特殊意義。這樣子重視意識型態與文化整合的立場,可以說是受到前文中提及之一九六八年五月的巴黎學生/工人運動所鼓勵的。
▍社會學家所慣稱的白領階級……萊特[Erik Olin Wright]即認為,此一另類「新階級」乃處於具「矛盾階級關係中的矛盾位置」(contradictory location in contradictory class relationship, CLCR)特徵的一種尷尬處境。這意思是說,與傳統的藍領工人一樣,這類人也是受僱於資本家,因此其與資本家之間的階級利益關係,本質上是互相矛盾的。但不同於藍領工人,或者,他們因介入管理「工人無產階級」的工作而染上了資本家的「剝削」特質,又或者,因為具有專業的技術或知識,他們擁有資本家本身無法完全控制的資源(如著作權、專利權、專業知識和技術等等)。
▍整個NTS[New “True” Socialism]陣營的重點在於強調人民的認同,而非單純之狹義的階級認同。就社會屬性而言,其所涉及的是多元且多端的權力鬥爭,而非單純基於具經濟意涵之資本家/勞工之間的剝削關係所引起的鬥爭。情形既是如此,他們於是肯定地認為,被「壓迫」的多方「人民」勢力採取人民聯合陣線(popular alliance)的方式,透過選舉或種種社會運動的形式等等,滲透資本主義的體制來逐步實現社會主義的理想,不但在現實上是較為具體可行的策略,也具有理論上的基礎。
▍艾倫.伍德[Ellen Meiksins Wood]即提出四組命題來支持自己所矜持之如此具歷史質性的基本論點。這四個命題分別是:(1)工人階級乃是有著最具直接而客觀之利益的社群,以帶動社會主義的轉型。(2)工人階級乃是最為基本且具決定性的壓迫形式所施及的直接對象,儘管他們並非是唯一的。同時,他們的利益並不是仰賴壓迫其他階級而獲得,因此,在解放的鬥爭過程中,可以創造出解放所有人類的條件。(3)在壓迫的核心結構中,剝削與被剝削階級間的對立是根本且終究無解的,所以階級鬥爭必然是此一解放轉型的基本動力。(4)工人階級是一個有著具策略性之社會權能力的社會力量,足以發展成為革命力量。
▍羅莎.盧森堡[Rosa Luxemburg] ……指出,運動需要有著群眾,而他們是在既有體制內生活著,但運動的歷史目標卻是在既存社會的體制理路外面。再者,我們既有著日常的局部鬥爭,但卻又需要整體社會的革命。這些雙重的情境,為從事社會主義運動過程中的參與者,帶來需要面對的矛盾。
▍哈特[Michael Hardt]與奈格里[Antonio Negri]借用傅柯之「生命權力」一詞彙衍繹出「生命政治的勞動」(bio-political labor)一概念。他們意圖告訴我們,勞動力性質的多元分歧化與模糊化,動搖了「資本」此一概念的固有定型地位,讓勞動與資本的歷史關係脫了勾。
☆論消費、共感與誘惑
▍正統馬克思主義者始終是將消費現象看成為一種由生產面向自然「溢出」的衍生現象,是政治經濟學論述的終點。也就是說,他們總是認為,一旦生產的問題處理好了,消費的問題也就順理成章跟著解決。然而,情形顯然並非這樣的簡單。
▍現代消費主義的重點不在於貪婪與物慾橫流的本身,而是難以熄滅的白日夢所點燃的根本想望。
▍集體歡騰狀態可以說是人類透過制度化過程形塑集體意識(如民族主義)的社會心理前置狀態,也是人類由動物性「跳躍」至人文性在心理上的臨界場域……就在以這樣的社會源起說作為論述基礎的背景下,具純粹形式的象徵交換乃被認定具有哲學人類學存有論上的崇高意涵。於是乎,初民社會裡人們處於集體歡騰情境時所彰顯具共感共應的集體情操,不只被西方(特別法國)社會理論家視為是實際孕生「社會」(也是孕生「文化」)之源起狀態的基本社會心理機制,更是形塑具神聖性之理想社會的必要集體心理要件。於是,如何孕育和經營這樣子具共感共應的集體情操,遂成為實現「共同體主義」的基本期待。
▍看起來,人們的消費行為是自由的,但根據前面引述列斐伏爾[Henri Lefebvre]之「受控消費的科層社會」論點,這樣的體制事實上是透過種種的社會機制力量(如透過種種傳播媒體的廣告帶動時尚與流行)以潛藏且默然的手法控制人們的(消費)行為。
▍誠如布希亞[Jean Baudrillard]一再提示的,在資本主義體制的市場理路支撐下,大眾傳播媒體(包含網際網路)以「異化」的姿態充斥於人們的日常生活世界裡,透過結構性的有利條件,它以冷誘惑的致命策略方式對大眾進行著褻瀆性的誘惑,但終其最後,頂多只是讓諸眾自我褻瀆著,帶來的是獨自感受的寂寞快感而已。
☆朝烏托邦邁進
▍由於種種相應技術的發展,晚近三、四十年間逐漸浮現之新型小規模生產模式的發展樣態,若能充分獲得具期許性之適當理念的支持,則有了(至少部分)改變整個資本主義生產模式與生產關係的潛在可能性。這個期許性的信念(如分享創造的喜悅、無私的「服務」精神、藝匠精神等等)可以說是推動在地化共同經營的經濟型態得以順利運作的重要集體心理機制,也正是實踐前面一再提及馬克思所心儀之「共同體」理念的基礎。
▍柄谷行人……同樣強調「心靈」(或謂「精神」)面向的啟迪。譬如,形塑「自助而助人」的倫理價值實即意味著,自助(簡單的情況概如一個母親織毛衣給兒女)是一種成就的表現,有著「自我」的投入努力,其背後是以「愛」的精神作為支撐的。準此立論,若以奈格里與哈特的「大愛」(而非小愛)主張為例來說,這自然是不同於消費導向之資本主義社會所習慣接受那種具「自利」性的態度。也就是說,當代的消費強調的是「對等報償性的給予」,物品以毫無努力跡象的授與「他者」姿態攻克自我的領域,且僅以象徵符號的方式展現它的價值(如名牌衣飾、豪宅、名車)。
▍倘若我們將羅莎[Hartmut Rosa]的論點換成賽荷[Michel Serres]的語言來說,那麼,人與世界的互動關係所內涵之具敞開與不可完全被掌控的性質其實即意味著,任何人與世界的互動關係本質上即是一種「無人所有之物」的「租賃」性關係,呈顯的並非毫無忌憚的「佔有」(即完全受掌控),而是心懷戒慎的「使用」(即徘徊於不可受掌控與半受掌控之間)狀態,它總是暫時、流動、應變、有分寸且不時修正的。
▍就社會體制而言,瓦解被神聖化之追求「現代化」的集體潛意識,不是一再跨界發展,而是自我約束,形塑小而美之自我約束的經濟型態(如透過網路之生產者與消費者合體即是一例)是對抗的利器。……特別是桑內特[Richard Sennett]力主在生產面向上發揮足以證成「全人」形象、並反映「自我」之人格內涵的「藝匠精神」,都是具體的表呈。
作者簡介:
葉啟政
已完全退休,目前專心從事學術性論述的寫作。
曾獲得國立臺灣大學心理學學士與碩士、美國密蘇里大學哥倫比亞校區(University of Missouri at Columbia)社會學博士。
1974年回台任教後,先後服務於國立政治大學民族社會學系(副教授)(2年)與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教授)(30年)。在2007年退休後,轉任世新大學社會心理學系(講座教授)(8年),於2015年完全退休。一生以從事理論性的思考社會現象為職志,重要著作計有
▍《社會、文化和知識分子》(1984,東大)
▍《制度化的社會邏輯》(1991,東大)
▍《臺灣社會的人文迷思》(1991,東大)
▍《進出「結構-行動」的困境:與當代西方社會學理論論述對話》(2000,三民)
▍《傳統與現代的鬥爭遊戲》(2001,巨流)
▍《社會學和本土化》(2001,巨流)
▍《觀念巴貝塔:當代社會學的迷思》(2005,群學)
▍《現代人的天命:科技、消費與文化的搓揉摩盪》(2005,群學)
▍《期待黎明:傳統與現代的搓揉》(2005,上海人民)
▍《社會理論的本土化建構》(2006,北京大學)
▍《邁向修養社會學》(2008,三民)
▍《象徵交換與正負情愫交融:一項後現代現象的透析》(2013,遠流)
▍《深邃思想繫鏈的歷史跳躍:霍布斯、尼采到佛洛依德以及大眾的反叛》(2013,遠流)
▍《實證的迷思:重估社會科學經驗研究》(2018,三聯)
▍《穿越西方社會理論的省思》(2019,浙江大學)
▍《社會學家的絮言絮語》(2019,浙江大學)
▍《從因果到機制:經驗實徵研究的概念再造》(2020,群學)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徵求價 | 數量 |
2折 | 1 |
3折 | 1 |
4折 | 1 |
5折 | 3 |
6折 | 1 |
7折 | 1 |
8折以上 | 2 |
作者:葉啟政
優惠價: 79 折, NT$ 790 NT$ 1000
優惠截止日:至2024年12月31日
運送方式:超商取貨、宅配取貨
銷售地區:全球
即時庫存=1
掌握資本主義的「概念史」
才能找出推翻體制之道!
超越左翼思潮的物質性論述
從人性角度對資本主義提出真正關鍵的批判
葉啟政集數十年思想大成之鉅著
本書從西方社會思想史出發,檢視資本主義體制的發展,及相應的各方論述。無論是資本主義的擁戴者或反對者,雙方對這種經濟體制的想像,往往聚焦在物質性的層面,而未能關注其背後的人性底蘊。這正是為什麼某些社會主義思想未能擺脫經濟主義的泥淖,仍擁抱發展至上的信條,甚至走向歧途,演變成史達林主義式的獨裁壓迫。本書主張,在資本主義體制及相關論述的背後,存在著一套關於「人性的心理學」之預設。古典自由主義者霍布斯、洛克、亞當斯密的學說,將人人共享的「動物性」──自我保全的本能、慾望、需求──抬升到存有論上的核心地位,當「自利」的概念得到語意上的洗白,因應而生的「追求私利可成就公益」之論述,則為資產階級的心態打下了基礎,也讓「貪婪」的概念愈來愈得到正當化。
馬克思作為最知名的資本主義反對者,其共同體主義(communism,多被翻作「共產主義」)的理念,時常遭到世人誤解,當中最遭受忽略的部分,莫過於他的思想對亞里斯多德的承繼。根據亞里斯多德,共同體的最小單位應是家庭,而非自由主義哲學家所設想的「個人」,而經濟的發展更不應該導向財富無止盡的積累。馬克思延續這名古希臘哲學家的說法,指出政治的目標在於令人們實現潛能,也就是讓人可以成為「全人」,以此發展出公正、消弭剝削的社會關係。事實上,資本主義的剝削,除了存在於資方與勞方、權貴與人民之間,更展現於人類與生態之間,馬克思對於「自然」的看法,便早已預示到了這一點。為此,要超越資本主義,我們就必須超越資本主義誘使眾人信以為真的「動物性」預設,並以「共同體主義」傳統下的「人文性」主張來分庭抗禮。換言之,主導文明演進的驅力,不能再是利己、競爭、擴張等觀念,而是要以友愛、互惠、民主等「生命美學」原則為本,並且應當要鼓勵節制、自制、自足式的在地化生產模式,以便達成人對集體與自然的共感共應。
分冊介紹
上冊「從政經聯合體到共同體主義」首先從社會史著手,指出資本主義不只是經濟體制,而是打從誕生之初,就與政治力量有著共生關係。其次,本書分別爬梳以霍布斯為首的「持具個人主義」(possessive individualism)以及馬克思的共同體主義思想,最終則指出社會主義的初衷在遭受史達林式政權的扭曲下,如何激發西方馬克思主義者(Western Marxists)的危機意識,並引起左翼理論的革新。
下冊「從諸眾的反抗到產消合體」從左翼史學家艾倫.伍德(Ellen Meiksins Wood)與新「真正」社會主義者(NTS, the new “true” socialism)的辯論切入,接續先前章節對上/下層結構的討論,針對工人地位、社會民主vs.基進主義等議題進行探索。隨後則檢視「正統」馬克思主義相對忽視的「消費」現象,並指出當代的符號消費已成為資本主義的誘惑機制,而個人在其中達成的滿足,仍是私人性的,因而與共同體主義強調的共感原則有所區別。無論是NTS的爭論抑或左翼理論家晚近對日常生活消費的重視,都反映出隨著後工業社會的到來,馬克思主義的內容亦與時俱進,而網路的興起更是讓生產與消費的界線益發模糊。最終,作者強調我們需以「弱者」的姿態及修養,來對抗資本主義無窮、氾濫且失控的「慾望」,以避免當代資本主義誘發的過度消費傾向,帶給人類與地球永遠不可逆的後果。
本書特色
● 結合實然與應然的討論,本書探討支撐整個資本主義體制最核心、卻也最常遭到存而不論的議題──「人性」,並且從人性出發,關照各方論述對於「人與社會」的基本預設,如何反過來影響現實世界。
● 不是把「左派」視為鐵板一塊,而是詳細闡釋了馬克思主義內部的異質性;並且相較於單純的列舉與描述,本書反倒是考察了各路批判式社會理論的時代意義,包括其在思想上如何延續或質疑前人,以及當時的歷史情境帶來的文化焦慮,如何引導學者們所著重的面向。
● 觸角伸及眾多學科,像是哲學家對於權利概念的發明、歷史學家對於政經結構變遷的考究,以及社會學家關於集體的剖析。收錄的學者眾多,包含:涂爾幹學派(如Roger Caillois)、韋伯、齊美爾、盧卡奇、葛蘭西、阿圖塞、Nicos Poulantzas、Erik Olin Wright、Alex Callinicos、Guy Debord、布勞岱、列斐伏爾、拉克勞、布希亞、傅柯、哈特與奈格里、賽荷、柄谷行人。討論範圍的廣度不亞於教科書,而歷史深度與書寫架構的關聯度則遠勝於後者。
● 作者數十年來對於社會學本土化的推動始終不遺餘力。本書正是實踐「理論本土化」的典範與前置作業:透過指明西方(批判)思想的特殊性,遂以「知識社會學」的角度,拆解西方傳播至全球的「普世」概念,事實上亦有其時代背景上的緣由──乃至於侷限。
● 本書呼應作者前作《從因果到機制》對於經驗實徵主義(positivism)的批判,點出其與古典自由主義哲學、資產階級心態的幽微親近性,並揭露出它們隱含的道德觀及世界觀,也追溯了當今自然科學與人文學科的張力之起源。對於關注經濟學、科學哲學、倫理學、政治學、科技-媒介與生態議題、還有社會運動的讀者,本書都值得一讀。
佳句摘錄
☆資本主義面面觀:歷史、社會結構、文化
▍資本主義體制之所以成為一種具正當性的制度,其所內涵的基本運作原則必須先獲得普遍的肯認。因此,若欲顛覆這樣的體制,首先就得動搖人們對這些內涵之基本運作原則的肯認。無疑的,這涉及的是攸關一個社會裡人們的普遍認知與價值認定,也是對「人與社會」關係所持有之基本信念的問題。顯然這已非單純的客觀科學問題,而是觸及人們對「社會」(或謂「政治-經濟-文化體制」)所共同期待的理想圖像為何的課題,乃攸關倫理與生命美學的形而上想像。
▍資本主義之歷史本質的一大部分乃起源於暴力觀念所賜。
▍以資本主義的形式而形成的(經濟)力量,需要另外之「外於經濟」的政治建制力量來支撐,才得以彰顯堅韌的力道而頑強地持續並擴張出去。就此而言,國家(尤其國族國家〔nation state〕)的力量,可以說是最為紮實的靠山。 回歸到歷史來看,其中最為明顯的現象莫過於是,透過國家的建制,對無產階級作為公民的政治意義儘可能予以壓低,保留其在經濟生產關係上所具有之無奈的被動位置。
▍透過文化(因此意識)來展呈人所具的人文性,可以說是人之所以為「人」的存在目的,這就是無產階級革命追求的宗旨。……人類所真正需要面對的毋寧是,處於社會和自然不斷互動之中,人所具的普遍人性逐漸實現,其過程是緩慢但卻是自覺的。無疑的,在此,盧卡奇[Georg Lukacs]的「普遍人性」所指涉的,正是前面一再提及之馬克思有關人作為「類存有體」所呈顯「全人」形象的種種特質。
☆自由主義哲學的思想史爬梳
▍亞里斯多德之「人類在本性上是一個政治動物」此一命題……強調的是人性所開展出來的複雜性。到了十七世紀,這樣的觀點徹底為笛卡兒、霍布斯、史賓諾沙與洛克等人所摧毀。簡單來說,他們將整個焦點轉移到人類自身在身心體質上面所具有的特質,本能性的官能生理特質於是乎成為思考社會組合和運作的概念起點。
▍當論及勞動與財產在概念上的關係時,首先,洛克視財產為上帝恩賜給人類的共同恩典。因此,人總是擁有某種的特殊事物作為個人財產,這被洛克認定是一種自然權利。同時,這種以「自然權利」的名分來包裝的財產,也衍生地包含其他人(如僕人、奴隸)的勞動在內。
▍霍布斯如此以人是一種具生機特質的生物存有體作為基本前提……這樣之經驗實徵化的論述方式,基本上很容易將可經驗實徵的現實「事實」偷渡成為一種具必然性(乃至應然性)的命題,而終焠練成為一種潛意識的哲學人類學存有信念。……相對於過去西方思想家(如亞里斯多德)從形而上(乃至倫理的)立場出發來組構人的圖像,霍布斯如此深受自然科學(特別幾何學)影響且「生理體質化」的人觀,重視的是行為現象的結果體現,而非背後的動機或意圖。因此,即使最終引出了良善與邪惡的倫理問題,它彰顯的僅是源自生理體質結構的人性而體現在道德倫理層面上的基本困境而已。
☆為馬克思溯源
▍馬克思承繼自亞里斯多德從具特定應然性質的倫理(與生命美學)立場來討論社會-政治事務(和現象),基本上是一種深具結果主義(consequentialism)特質的論述取徑,強調的是如何在不同的時空之中具體體現著人性。相對的,馬克思所強力抨擊的英國自由主義哲學則是,不計其結果為何,從一種制度所創造的功效或其所認同的權利(rights)觀點出發,來判定制度的運作與績效。
▍對馬克思而言,道德又是必須出自於人的意志,因此,自由乃是所有精神存在的原初精髓。此一自由作為精神存在的原初精髓,基本上,必然是出自特殊個體所具有的特質,繼而才發展成為所有人類的普遍特質。具體來說,在道德共同體裡,自由不是如資本主義社會所主張的,表現在市場上擁有的選擇與消費品味,而是體現在作為一個積極參與政治事務的公民身上:透過道德的選擇和以具創造性的方式,追求自我實現,並展顯人們彼此之間的相互照顧與關愛(由家庭、鄰里、社區、村落、市鎮而至國家)。
▍具體來說,馬克思並非主張實施共同體主義即是完全廢除私有財產,而是廢除資產階級將私有財產予以「資本化」,讓「資本」轉換為屬於社會所有成員的共同財產。它不屬於個人,而是成為一種的社會權能力(social power)。所以,個人財產並非轉化為社會財產,而是財產的社會特徵改變了:喪失了階級的特質。
▍但因為相互交易是不可避免的社會現象,所以因應廣大的社會需求,理想的交易必得是以適度的比例來進行,才算得是公正。至於強調無限追求財富的市場交換則是不公正的,應當避免。顯而易見,對經濟作為所進行的上述區別,有助於後來馬克思區分簡單的商品交換(即具家戶經濟〔oikonomikē〕性質的C-M-C模式)和使用商品作為財富和利潤的交換介體(即具獲取錢幣〔chrēmatistikē〕性質M-C-M’模式),而後者正是資本主義市場經濟運作的基本原則(即創造極大化的剩餘價值)。
☆眾聲喧嘩的左翼理論
▍普蘭札[Nicos Poulantzas]反對過去正統馬克思主義者的經濟至上論,而是強調著政治面向的自主性與其對革命的特殊意義。這樣子重視意識型態與文化整合的立場,可以說是受到前文中提及之一九六八年五月的巴黎學生/工人運動所鼓勵的。
▍社會學家所慣稱的白領階級……萊特[Erik Olin Wright]即認為,此一另類「新階級」乃處於具「矛盾階級關係中的矛盾位置」(contradictory location in contradictory class relationship, CLCR)特徵的一種尷尬處境。這意思是說,與傳統的藍領工人一樣,這類人也是受僱於資本家,因此其與資本家之間的階級利益關係,本質上是互相矛盾的。但不同於藍領工人,或者,他們因介入管理「工人無產階級」的工作而染上了資本家的「剝削」特質,又或者,因為具有專業的技術或知識,他們擁有資本家本身無法完全控制的資源(如著作權、專利權、專業知識和技術等等)。
▍整個NTS[New “True” Socialism]陣營的重點在於強調人民的認同,而非單純之狹義的階級認同。就社會屬性而言,其所涉及的是多元且多端的權力鬥爭,而非單純基於具經濟意涵之資本家/勞工之間的剝削關係所引起的鬥爭。情形既是如此,他們於是肯定地認為,被「壓迫」的多方「人民」勢力採取人民聯合陣線(popular alliance)的方式,透過選舉或種種社會運動的形式等等,滲透資本主義的體制來逐步實現社會主義的理想,不但在現實上是較為具體可行的策略,也具有理論上的基礎。
▍艾倫.伍德[Ellen Meiksins Wood]即提出四組命題來支持自己所矜持之如此具歷史質性的基本論點。這四個命題分別是:(1)工人階級乃是有著最具直接而客觀之利益的社群,以帶動社會主義的轉型。(2)工人階級乃是最為基本且具決定性的壓迫形式所施及的直接對象,儘管他們並非是唯一的。同時,他們的利益並不是仰賴壓迫其他階級而獲得,因此,在解放的鬥爭過程中,可以創造出解放所有人類的條件。(3)在壓迫的核心結構中,剝削與被剝削階級間的對立是根本且終究無解的,所以階級鬥爭必然是此一解放轉型的基本動力。(4)工人階級是一個有著具策略性之社會權能力的社會力量,足以發展成為革命力量。
▍羅莎.盧森堡[Rosa Luxemburg] ……指出,運動需要有著群眾,而他們是在既有體制內生活著,但運動的歷史目標卻是在既存社會的體制理路外面。再者,我們既有著日常的局部鬥爭,但卻又需要整體社會的革命。這些雙重的情境,為從事社會主義運動過程中的參與者,帶來需要面對的矛盾。
▍哈特[Michael Hardt]與奈格里[Antonio Negri]借用傅柯之「生命權力」一詞彙衍繹出「生命政治的勞動」(bio-political labor)一概念。他們意圖告訴我們,勞動力性質的多元分歧化與模糊化,動搖了「資本」此一概念的固有定型地位,讓勞動與資本的歷史關係脫了勾。
☆論消費、共感與誘惑
▍正統馬克思主義者始終是將消費現象看成為一種由生產面向自然「溢出」的衍生現象,是政治經濟學論述的終點。也就是說,他們總是認為,一旦生產的問題處理好了,消費的問題也就順理成章跟著解決。然而,情形顯然並非這樣的簡單。
▍現代消費主義的重點不在於貪婪與物慾橫流的本身,而是難以熄滅的白日夢所點燃的根本想望。
▍集體歡騰狀態可以說是人類透過制度化過程形塑集體意識(如民族主義)的社會心理前置狀態,也是人類由動物性「跳躍」至人文性在心理上的臨界場域……就在以這樣的社會源起說作為論述基礎的背景下,具純粹形式的象徵交換乃被認定具有哲學人類學存有論上的崇高意涵。於是乎,初民社會裡人們處於集體歡騰情境時所彰顯具共感共應的集體情操,不只被西方(特別法國)社會理論家視為是實際孕生「社會」(也是孕生「文化」)之源起狀態的基本社會心理機制,更是形塑具神聖性之理想社會的必要集體心理要件。於是,如何孕育和經營這樣子具共感共應的集體情操,遂成為實現「共同體主義」的基本期待。
▍看起來,人們的消費行為是自由的,但根據前面引述列斐伏爾[Henri Lefebvre]之「受控消費的科層社會」論點,這樣的體制事實上是透過種種的社會機制力量(如透過種種傳播媒體的廣告帶動時尚與流行)以潛藏且默然的手法控制人們的(消費)行為。
▍誠如布希亞[Jean Baudrillard]一再提示的,在資本主義體制的市場理路支撐下,大眾傳播媒體(包含網際網路)以「異化」的姿態充斥於人們的日常生活世界裡,透過結構性的有利條件,它以冷誘惑的致命策略方式對大眾進行著褻瀆性的誘惑,但終其最後,頂多只是讓諸眾自我褻瀆著,帶來的是獨自感受的寂寞快感而已。
☆朝烏托邦邁進
▍由於種種相應技術的發展,晚近三、四十年間逐漸浮現之新型小規模生產模式的發展樣態,若能充分獲得具期許性之適當理念的支持,則有了(至少部分)改變整個資本主義生產模式與生產關係的潛在可能性。這個期許性的信念(如分享創造的喜悅、無私的「服務」精神、藝匠精神等等)可以說是推動在地化共同經營的經濟型態得以順利運作的重要集體心理機制,也正是實踐前面一再提及馬克思所心儀之「共同體」理念的基礎。
▍柄谷行人……同樣強調「心靈」(或謂「精神」)面向的啟迪。譬如,形塑「自助而助人」的倫理價值實即意味著,自助(簡單的情況概如一個母親織毛衣給兒女)是一種成就的表現,有著「自我」的投入努力,其背後是以「愛」的精神作為支撐的。準此立論,若以奈格里與哈特的「大愛」(而非小愛)主張為例來說,這自然是不同於消費導向之資本主義社會所習慣接受那種具「自利」性的態度。也就是說,當代的消費強調的是「對等報償性的給予」,物品以毫無努力跡象的授與「他者」姿態攻克自我的領域,且僅以象徵符號的方式展現它的價值(如名牌衣飾、豪宅、名車)。
▍倘若我們將羅莎[Hartmut Rosa]的論點換成賽荷[Michel Serres]的語言來說,那麼,人與世界的互動關係所內涵之具敞開與不可完全被掌控的性質其實即意味著,任何人與世界的互動關係本質上即是一種「無人所有之物」的「租賃」性關係,呈顯的並非毫無忌憚的「佔有」(即完全受掌控),而是心懷戒慎的「使用」(即徘徊於不可受掌控與半受掌控之間)狀態,它總是暫時、流動、應變、有分寸且不時修正的。
▍就社會體制而言,瓦解被神聖化之追求「現代化」的集體潛意識,不是一再跨界發展,而是自我約束,形塑小而美之自我約束的經濟型態(如透過網路之生產者與消費者合體即是一例)是對抗的利器。……特別是桑內特[Richard Sennett]力主在生產面向上發揮足以證成「全人」形象、並反映「自我」之人格內涵的「藝匠精神」,都是具體的表呈。
作者簡介:
葉啟政
已完全退休,目前專心從事學術性論述的寫作。
曾獲得國立臺灣大學心理學學士與碩士、美國密蘇里大學哥倫比亞校區(University of Missouri at Columbia)社會學博士。
1974年回台任教後,先後服務於國立政治大學民族社會學系(副教授)(2年)與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教授)(30年)。在2007年退休後,轉任世新大學社會心理學系(講座教授)(8年),於2015年完全退休。一生以從事理論性的思考社會現象為職志,重要著作計有
▍《社會、文化和知識分子》(1984,東大)
▍《制度化的社會邏輯》(1991,東大)
▍《臺灣社會的人文迷思》(1991,東大)
▍《進出「結構-行動」的困境:與當代西方社會學理論論述對話》(2000,三民)
▍《傳統與現代的鬥爭遊戲》(2001,巨流)
▍《社會學和本土化》(2001,巨流)
▍《觀念巴貝塔:當代社會學的迷思》(2005,群學)
▍《現代人的天命:科技、消費與文化的搓揉摩盪》(2005,群學)
▍《期待黎明:傳統與現代的搓揉》(2005,上海人民)
▍《社會理論的本土化建構》(2006,北京大學)
▍《邁向修養社會學》(2008,三民)
▍《象徵交換與正負情愫交融:一項後現代現象的透析》(2013,遠流)
▍《深邃思想繫鏈的歷史跳躍:霍布斯、尼采到佛洛依德以及大眾的反叛》(2013,遠流)
▍《實證的迷思:重估社會科學經驗研究》(2018,三聯)
▍《穿越西方社會理論的省思》(2019,浙江大學)
▍《社會學家的絮言絮語》(2019,浙江大學)
▍《從因果到機制:經驗實徵研究的概念再造》(2020,群學)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徵求價 | 數量 |
2折 | 1 |
3折 | 1 |
4折 | 1 |
5折 | 3 |
6折 | 1 |
7折 | 1 |
8折以上 | 2 |
請在手機上開啟Line應用程式,點選搜尋欄位旁的掃描圖示
即可掃描此O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