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賣點】
本書以實物證史的方式,帶領讀者走遍香港新界各地著名古墓,從歷史、建築等方面,分析香港有名的古代墓地。
【一句話推介】
首本香港古墓的通論性著作
【內容簡介】
(1) 提到許多被人忽略的香港重要古墓,從中可見中原文化在香港的影響。
(2) 不單討論個別古墓,更談到古墓相關建築如墓廬等。書中所談,不單是掌故,更多的是詳細的歷史考證,從中可看到香港墓葬與華南墓葬一脈相承中亦見變奏。
(3) 此書既是香港墓葬文化史,也可視為香港知識份子和世家大族史。
名人推薦
基永兄出身廣州西關書香門第,家學淵源,自幼潛心書畫古籍,學養深厚,尤對廣府文化認識精到。近年於研究古代文獻之餘,走訪港九新界古墓,並編纂成書,對形制、工藝、銘文、風水,一一考證,娓娓道來,知識與趣味兼具,文中提出「廣府墓前半部在廣州,後半部在香港」,旨哉斯言,誠意向大家推薦。
——香港學者 丁新豹教授
古墓史,替亡者說事,為生者尋根。
採石江邊探舊墓,繞田無限草連雲,梁基永讓沉默的墓地有機會發聲。聲音裏,有人情與世變,有斷裂與延綿,一切其實跟人間故事不離不棄。如巫師,如召魂,這書,引領亡者與生者對話,是歷史研究,亦是人倫功德。
——香港作家 馬家輝
作者簡介:
梁基永,生於廣州,古典文獻學博士,文獻學者與書畫家。現任香港中文大學榮譽副研究員,香港古琴研究會會長,香港天風畫會主席等,專長為藝術史,明清歷史人物研究,近著包括《道從此入:清代翰林與香港》等多部。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基永兄出身廣州西關書香門第,家學淵源,自幼潛心書畫古籍,學養深厚,尤對廣府文化認識精到。近年於研究古代文獻之餘,走訪港九新界古墓,並編纂成書,對形制、工藝、銘文、風水,一一考證,娓娓道來,知識與趣味兼具,文中提出「廣府墓前半部在廣州,後半部在香港」,旨哉斯言,誠意向大家推薦。
——香港學者 丁新豹教授
古墓史,替亡者說事,為生者尋根。
採石江邊探舊墓,繞田無限草連雲,梁基永讓沉默的墓地有機會發聲。聲音裏,有人情與世變,有斷裂與延綿,一切其實跟人間故事不離不棄。如巫師,如召魂,這書,引領亡者與生者對話,是歷史研究,亦是人倫功德。
——香港作家 馬家輝
名人推薦:基永兄出身廣州西關書香門第,家學淵源,自幼潛心書畫古籍,學養深厚,尤對廣府文化認識精到。近年於研究古代文獻之餘,走訪港九新界古墓,並編纂成書,對形制、工藝、銘文、風水,一一考證,娓娓道來,知識與趣味兼具,文中提出「廣府墓前半部在廣州,後半部在香港」,旨哉斯言,誠意向大家推薦。
——香港學者 丁新豹教授
古墓史,替亡者說事,為生者尋根。
採石江邊探舊墓,繞田無限草連雲,梁基永讓沉默的墓地有機會發聲。聲音裏,有人情與世變,有斷裂與延綿,一切其實跟人間故事不離不棄。如巫師,如召魂,這書,引領亡者...
作者序
引言
筆者撰寫本書初衷,是源於多年前,第一次閱讀《香港碑銘彙編》,這部三大冊的文獻綜錄,乃是研究香港以致華南歷史的重要工具書。筆者注意到,書中收錄的碑銘,最早是著名的西貢大廟灣南宋咸淳十年(1274)刻石,而緊隨其後的,卻是康熙四十九年(1710)的錦田便母橋碑。
從南宋到康熙末年,這差不多五百年中,香港的碑碣石刻,竟然是一片空白?
從出土文物可知,整個元明時代,香港有年款的文物,寥寥可數,能列舉出的,如元朗廈村東頭村出土的成化十一年(1475)款石柱礎,足以說明,明初此地已是文明之區。
香港因為獨特的歷史地理原因,躲過了近代多次的文物劫難,例如太平天國、抗戰,「文革」等。但是對香港歷史稍有涉獵者,都知道香港地面文物的一次重大浩劫,是清初的「遷界」,即清初為禁止華南沿海居民接濟反清之台灣鄭氏,從順治十八年(1661年)開始,由兵部尚書蘇納海等倡議,頒布遷海令。遷海範圍各省不一,有的從海邊起算五十里,有的是四十或三十里。負責勘界的官員在界線上立碑,並設立墩台,派兵駐守,位於界外的居民須全部遷走,私自出界者為死罪。這次遷界在香港分三期執行,順治末年為第一期,康熙二年(1663年)再遷,康熙三年(1664年)的一次最為徹底,這次遷界的結果,是連香港所屬的新安縣也裁撤掉,因為新安縣大部分都在遷界之內,,絕大部分村落哀鴻遍野、渺無人煙。整個新安歸併東莞縣,恢復了明代中葉的狀態。
康熙八年(1669年),兩廣總督周有德與廣東巡撫王來任有感於沿海內遷居民的苦況,上奏請求復界,遂於是年准許遷回復業,但仍然規定以海邊為界,不得出海。
關於香港遷界時期的歷史,研究者極少,雖然從官方文件看,這段時期的香港理論上是「邊防禁區」,除了守軍之外,當然乏善可陳,可是經歷過漢唐到宋元明朝,這裏已經是海濱的一片沃土,各大家族在元朗附近的平原上,已經生息了數百年,這裏的房屋田產,是無法背井離鄉,帶到別處的。可以想像,在這片山高皇帝遠的偏僻之地,遺留下來的大量田宅,祠堂廟宇,必定成為守軍和潛入界內的當地人覬覦的目標,甚至本族人也很可能在遷走之前,將能拆走的盡量拆走。
這就是為甚麼現時香港的地面上,幾乎沒有明代及之前的完整民居和祠廟建築,也是史學界與文物學界的一個初步共識。筆者曾多年考察珠三角以及廣府地區的祠堂寺廟,在廣府地區,明代祠堂有相當數量的留存,其特徵也非常明顯,容易識別。
從香港現存最古老的幾座宗祠看(香港的廟宇和寺院現存最早的都是清中晚期建築,比祠堂晚得多),例如屏山鄧氏祠堂、龍躍頭松嶺鄧公祠等,從族譜記載來看都是明代始建。考察其細節,可以發現,地面鋪砌的紅砂巖地磚,紅綠砂巖柱礎等,均為典型的明代手法。但是兩座祠堂的樑架,下部雕鏤精工富麗,顯然是康熙末年的做工。
從松嶺鄧公祠的中座「萃雲堂」更可以看出明顯的痕跡,面向天井的一組綠砂巖柱礎,為仰覆蓮花紋八角綠砂巖,這是典型的明代中後期手法,然而其上的樑架,無論用料和裝飾手法,與珠三角的康熙中後期祠堂完全一致。
年紀稍長的讀者,尤其是經歷過抗戰或者曾在內地生活過的,都有類似的經驗,即木頭和瓦片門窗這類容易拆解的建材,在以前都是很受歡迎的。一間荒廢的房屋,最先被拆走的,一定是木構和瓦片門窗,而石柱礎、牆和地磚,則不易搬動。這就完美地解釋了為甚麼香港目前找不到一座原裝的明代磚木建築,反而在東莞增城一帶,並不罕見。
走筆至此,筆者要帶出寫作本書的緣起,即香港明代史跡並非一片空白,相反,香港仍保存了從宋到明的地面建築,這就是香港的古墓。
墓地俗稱「陰宅」,本來就是陽間建築的一種體現,在經歷了遷界的劫難後,只有安靜地避居在深山老林裏的這些古墓,躲過了洗劫。它們靜靜地守護着墓主,以碑銘上的文字,告訴來者墓主的身分,甚至還具備民居建築的形態,充分展示了香港明代到清代的某些建築特點。
廣東的習俗,一向重視祖先祭拜與安葬,現存的唐宋時代古墓,大部分經過後代重修和改建,保持原貌的鳳毛麟角,而明清古墓,在當時除了具有慎終追遠的意義,還多了一重顯示家族威儀的社會功用。在這種功能的驅使下,墓葬在地面的建築部分,愈發顯得複雜,裝飾功能明顯,並且重視碑銘文字與風水布局。
正因墓葬具有這樣複雜的功能,在香港金石文獻文物極為缺乏的情況下,這些隱藏在山林中的古代墓葬,就成為研究宋代以來社會史的第一手資料。墓主的身分、墓葬的形式、碑銘文字的含義,甚至裝飾上的藝術與書法價值,都是一部生動的香港風土歷史,並且很可以彌補香港沒有明代以前建築文物的遺憾。
香港開埠以來,呈現出另一種情形,從一個海邊的小縣,一下子成為東方的都會,在這一百多年中,香港墓葬也呈現出明顯的變化:一方面,墓葬的特色,從廣府系摻以客家風格,轉變為以近代廣式墓為主;另一方面,則是因為廣府墓葬文化已經深遠地影響到香港。
由於內地在1949年之後,一直在「移風易俗」的口號下改革殯葬,並且墓葬地的產權幾乎不受保護,因此廣式墓葬的研究極為缺乏。但事實上,近代廣式墓葬是一種極具藝術與人文價值的綜合建築。
晚清以來,廣府地區流行一句諺語:順德祠堂南海廟,番禺笨蛋修山墳。這是指南海、番禺、順德這三個廣府最核心、最富庶之地的建築之精美。順德以祠堂著稱,南海的廟宇最精緻,而番禺,最多的卻是「山墳」,此話怎講?
原來這裏的「番禺」,並非今日廣州下轄的番禺區,乃是指昔日的番禺縣所管轄,即今日廣州北京路以東和環市路以北的範圍,也就是越秀區北部和天河、白雲兩區的大部分,晚清以來屬於白雲山範圍。昔日這裏是省城的靠山,羣山連綿起伏,自宋代以來就是省城以及附近廣府地區上流社會的墓葬集中地。明清以來尤其是清末,白雲山墓葬的奢華精美,已經成為當時一景,甚至連外國遊客也將之製成明信片。可以毫不誇張地說,晚清的廣式墓,其藝術和建築價值與民居住宅中的「西關大屋」是等量齊觀的。
抗戰前的香港,其文化參照以廣州為最高標準,墓葬形式當然也完全照搬廣州,這就使香港保存了數量可觀的完整的廣府風格墓葬。雖然香港沒有保存「西關大屋」式青磚石腳的晚清廣式大宅(澳門有少量留存),然而值得慶幸的是,香港保存的近代廣式大墓,其年代與數量,剛好接上廣州白雲山的餘緒,成為廣式墓葬的最後一章。
更值得一書的是,香港在辛亥之後,開闢了屬於華人的永久墓園,這樣就將源自西方的公墓形式引入廣式墓葬中。在廣州,没有完整保存1949年之前的公共墓地,這是一大遺憾,而香港的公墓制度一直很健全,也使得其中的廣式名墓在一百多年中一直保存完好。如果說廣式墓葬是一部大書,那麼她的上半部在廣州,下半部則在香港。
香港擁有令人着迷的古墓資源,坊間此前也有不少關於香港古墓的書籍問世。不過筆者發現,這些書籍,絕大部分都是以談論風水為主,所謂覆墳證穴、尋龍問山,而真正從形制、工藝、銘文等方面進行學術的探討者甚少,尤其是研究香港舊文化者,往往對於廣府非常陌生,離開了香港的實例,不知道類似的事物在廣府是怎樣的,這樣談論各種建築或者文物,便很容易成為無源之水,原因很簡單,香港的風俗文化,與廣府息息相關。
由於篇幅和文化背景不同,本書只探討香港華人墓葬的歷史。1841年以來長眠在此的外國人墓葬,其實也是一部值得研究的大書,只能待有志者繼續開拓。筆者的專業是古代文獻學,古墓研究只是業餘愛好,希望這部小書能吸引更多的讀者,去關心和愛護這些屬於香港,屬於全體市民的珍貴遺產,更要知道這片土地上並不是沒有文化歷史,足以有引以為自豪的亮色。
引言
筆者撰寫本書初衷,是源於多年前,第一次閱讀《香港碑銘彙編》,這部三大冊的文獻綜錄,乃是研究香港以致華南歷史的重要工具書。筆者注意到,書中收錄的碑銘,最早是著名的西貢大廟灣南宋咸淳十年(1274)刻石,而緊隨其後的,卻是康熙四十九年(1710)的錦田便母橋碑。
從南宋到康熙末年,這差不多五百年中,香港的碑碣石刻,竟然是一片空白?
從出土文物可知,整個元明時代,香港有年款的文物,寥寥可數,能列舉出的,如元朗廈村東頭村出土的成化十一年(1475)款石柱礎,足以說明,明初此地已是文明之區。
香港因為獨特的歷史地理...
目錄
引言
上篇 古墓中的半部香港史
第一章 上古至漢代古墓
第二章 晉唐至宋元墓葬
第三章 明代香港墓葬:並非空白期
第四章 清代早期至開埠前墓葬
第五章 晚清至民國墓葬
中篇 香港古墓叢談
第一章 廣式墓葬的構件與工藝演化
第二章 福德公、義塚與壽基
第三章 墓廬:禮失求諸野
第四章 繞不過的風水:香港堪輿觀念史
第五章 翰墨之光:墓碑中的香港書法史
下篇 香港名墓探尋
結語
引言
上篇 古墓中的半部香港史
第一章 上古至漢代古墓
第二章 晉唐至宋元墓葬
第三章 明代香港墓葬:並非空白期
第四章 清代早期至開埠前墓葬
第五章 晚清至民國墓葬
中篇 香港古墓叢談
第一章 廣式墓葬的構件與工藝演化
第二章 福德公、義塚與壽基
第三章 墓廬:禮失求諸野
第四章 繞不過的風水:香港堪輿觀念史
第五章 翰墨之光:墓碑中的香港書法史
下篇 香港名墓探尋
結語
商品資料
出版社:香港商務印書館出版日期:2024-03-05ISBN/ISSN:9789620767005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344頁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