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卡特琳.古特
定價:NT$ 480
優惠價:9 折,NT$ 432
運送方式:超商取貨、宅配取貨
銷售地區:全球
即時庫存=2
藝術家應該挑戰不可能,且持續嘗試這樣的創作;「不可能」不是無法克服,關鍵在於切入角度。許多作品被孕育並且引發一些生活經驗,如果沒有它們,我們在這個世界的生活將過於貧瘠。
——卡特琳.古特 Catherine Grout
本書作者長期在公共空間策劃展覽活動,將公共空間的定義,從公共廣場拉到我們所在、與他人同在,並且相互交流的地方。交流的前提是身體、感官體驗,因此藝術等於在創造一個可以公共分享的場域。作者認為,公共藝術是一種揭露多元經驗與感性的創作形式,所以瞬間、即興、短暫停留的視覺性、抽象感知或事件性創作,有形、無形作品都可屬之,這樣的觀點提供我們一個很不同的認知視野。書中從不同角度探討藝術、空間與人的關係,以及藝術家計畫中參與、介入與合作的多種形式,藉由不同案例提供了更多元的操作模式與議題。
作者簡介:
卡特琳.古特 Catherine Grout
法國里爾國立景觀與建築高等學院(ENSAPL: Ecole nationale supérieure d’architecture et de paysage de Lille)美學教授、該學院建築概念與環境歷史實驗室(LACTH: Laboratoire d’Architecture Conception Territoire Histoire)研究員與日本京都九条山藝術村受獎人(1994-1995)。她的工作結合了現象學、動作分析和空間人類學,著重於景觀、公共空間以及作品帶來的空間體驗。目前正擔任「醫院作為場域」研究案的共同主持人、法語區日本建築與城市景觀研究Japarchi主題科學網絡的聯合主席,同時也是期刊Projets de paysage的編輯委員會成員。中文出版的著作有《藝術介入空間》與《重返風景》二書。
譯者簡介:
姚孟吟
資深藝文工作者,1998年自法國返台後有幸參與文化政策研究與國際交流等專案工作,編譯工作因此成為多向資訊傳達的必要環節。2002年初版的《藝術介入空間》是她的第一本翻譯作品,與此平行推動的則是卡特琳.古特在竹圍工作室策劃《城市與河流的交會——竹圍環境藝術節》展覽,為本書描繪公共空間的藝術體驗在島內的實踐。另外譯有《臺北的企圖心》(臺北市都市更新處,2015)、《閱讀設計的13個關鍵課題》(遠流,2015)以及《遊牧世界的市民城市》(馬可孛羅文化,2019)等書。
名人推薦:
介入日常生活的藝術
黃海鳴(曾任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藝術與造形設計學系教授、臺北市立美術館館長)
現代大都市中不斷地出現一些「失落的空間」,而這些空間的成因大多數是由於互動、共享的「公共空間」的隔離、破裂,以及消失。「藝術」,這裡所說的是另一種可以成為形成「公共空間」的有利條件的介入型藝術,就如作者所說:「……難道我們不能說,因為藝術品的出現,它創造的時空分享對於『公共空間』的形成有相當的助益?一個『公共空間』不是空間或是社會組織,而是一個讓『公共空間』不受拘束地隨機出現的條件,也就是說,讓共享的世界展現出來。這個『公共空間』可以在事前就存在,或是和共享的世界同時產生。」
政治解嚴前後,台灣當代藝術大多數專注在極為聳動的政治和社會衝突的議題上,這類的作品當然已經在藝術與實際的生活之間拉上了關係,但是這類的作品仍然是被放在藝術的領域中欣賞以及討論,藝術總還是主角。在九○年代中期之後,我們看到了另一種現象:戶外裝置藝術直接進入城鎮的街道上或郊區的親水空間、一些所謂公共藝術不斷地蔓延在各地新建公共建設的周邊空間中、各地公有閒置空間陸續再利用為開放性藝術展演空間、與社區總體營造相關的所謂城市或鄉鎮的多樣性藝術節也陸續地在各地隆重推展,在一些商圈周邊的廣場或人行道上,也出現了一些年輕人自發的街頭表演。可以看得出,藝術不光進入到日常生活空間,也逐漸變成人與人,人與環境互動的媒介。從另一個角度來看,2000 年之後,就連台北市立美術館中的雙年展,和當代美術館中的專題展等,也讓公共空間中的自由、休閒、互動、遊戲的特質直接大量地滲透於其中,藝術已經逐漸轉移為以遊戲、互動為主要目的的公共行為。
不管是一種對於台灣當代生活處境的自發回應,一種對於全球化普遍生活處境的回應方式的感染,或是台灣的中央文化政策由上而下的推動結果,這些交織在一起的事件以及現象,都告訴我們:藝術已經不再總是與日常生活相互區隔、藝術可以直接為我們日常生活做點什麼、我們也需要藝術為我們的日常生活做些什麼、最終這個繁華富足社會的骨子裡實際上缺少了一些什麼,而這正好是藝術可以促成的。台灣這幾年來,這些相關的活動以及設施相當的蓬勃,但也往往流於一種瞬息即逝的熱鬧藝術節慶、一種點狀地裝飾環境的藝術行為,或過度強調促進產業的藝術包裝,而忘掉了更細膩、更重要的部分:藝術可以作為人與人,人與遠、近自然及人文環境之間密切互動關係的永續經營與調整的重要媒介,也就是說,藝術可以成為不斷改變型態的「公共空間」的促成媒介。當然,不同社會有它不同的發展進程以及個別的需求,但是,「公共空間」的建立或是重建都會是過去、現在以及未來每一個社會的重要課題,不管怎樣,人還是喜歡聚集、分享共有空間,這是永遠不會過時,甚至由於大都會的發展而更形重要。「公共空間」並非有一個廣場就必然會成就為「公共空間」,它是由實際運行的互動、分享關係網路所形成的,就如開頭那段引文所說的;而超越迫切利害關係的藝術正是最容易形成一種非強制性的互動、分享關係的條件。在這個角度上,這本有關藝術介入日常空間並促成公共空間的書,將是非常具有啟發性的。
而最近幾年,台灣藝術生態中產生了極大的改變,逐漸又從小確幸,回到大尺度的社會關懷甚至是集體的社會改造,甚至還有將尺度拉到更深、更廣,超過多少具封閉性社區、被人類影響的整個世界。這個時候藝術經常不再是個人行為以及個人成果,而是包括各種專業的群體持續工作,群體持續參與共同合作,或更正確的說是群體參與「共同的操作」。藝術家或藝術團體在這裡擔負啟動參與、對話、合作的角色,而不是最後在作品上簽名,成為收成者。其實大家也很害怕,這些努力最後只是宣揚某種意識形態或某種政策的一種船過後水無痕的花火式節慶活動,幾乎已經發展為一種社會虛擬情境產業。
共同參與型的藝術創作必須有一個好動機,好時機。我非常同意作者將空間的發展比作一種自己說故事的過程,的確每個地點都在講述自己的成長故事。「這個地點的故事源自於日常生活的過程,衍生自許多層次的複雜對話—物質與生物、社會與政治、經濟以及美學,抑或是,在極少的狀況下,憐憫的態度」。在這本書中所倡導的社會空間介入式的藝術,首先是某種促成共同說自己的過去 / 現在 / 未來的故事的方式。這永遠是一個大尺度的世界的觀察以及思考。藝術家揭示主題的方法是由這個提問開始,「這裡有多大?」,「其目的是要確定該地的界線條件。特別在地理界線內,可行模式呼之欲出。這些社會、經濟與生態的模式決定了我們在這裡研究的路徑,文字、圖片甚至作品呈現的形式」。
參與型藝術必須有必要的「在現場」的特性,這個物件的現場性的觀念和傳統作品是不同的,它比較是做為代表該地狀態的裝置作品,「使現場成為對話與聚會的場域,也是說明大家構思與規劃作品方式的模型」。對話的介入都是促進交流與理解不可或缺的元素。「而最重要的元素首先是當下的共同生活,也就是在一起的事實,沒有權力的操弄或是誰對誰的支配,並清楚或直覺地了解這樣的共同存在是一種承諾,是一起建構共同計畫的時機」。
台灣有很多經由菁英代理的所謂公共藝術,公共參與往往是完成後的被動式參與。相反的,這裡的參與這些對話的主角並沒有經過任何篩選,並且也是從一開始就進行對話參與。「開始,經常是代表投資,需要注入更多的精力。參與伴隨著民間社會、研究人員、市政府職員、政治人物等等的行動,他們會根據他們的權限與能力來為共同利益投資」。
計畫進行時,「大家都在一起」,不論在計畫進行中或後續,「人們也發起他們自己的計畫」。這不是合作(這些人不是要實施核心藝術家的計畫),而是,共同操作。它沒有任何前提也沒有預定的成果(可宣揚的),「只有事情的發生與發展」,我認為還包括最終相互交織、相互支援。
一個處處講求政治正確、講求立即成效、習慣從眾的普遍習性,經常壓抑了真正需求的社會,這本書的第五章所強調的這種具開放性以及任何改變都源自複雜脈絡的參與者的共同操作的觀點,極具啟發性。從碰觸問題、多方瞭解溝通、形成計畫,到持續發展的狀態的社會介入型藝術集體共同操作模式,是一具有多元專業互動、高度民主素養的社會介入型的藝術集體創作模式。
這本書耐心地在藝術專業或非專業,或不同領域的專業讀者之間導入了這樣的思考,這樣的共同操作。它在台灣民主深化轉型的時代的藝術社會空間介入的實踐具有某種啟發的作用。除了理論的部分,每一章都有大量的個案分析,這些收集的作品非常地多元化,作者的描述和分析也非常的詳盡深入,就算您對社會介入型的藝術興趣不大,這本書也是很好的有關於「觀念藝術」的書籍。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最多人成交
平均成交價7折338元
最近成交價(折扣)
徵求價 | 數量 |
5折 | 1 |
7折 | 1 |
影片僅供參考,實物可能因再版或再刷而有差異
作者:卡特琳.古特
優惠價: 9 折, NT$ 432 NT$ 480
運送方式:超商取貨、宅配取貨
銷售地區:全球
即時庫存=2
藝術家應該挑戰不可能,且持續嘗試這樣的創作;「不可能」不是無法克服,關鍵在於切入角度。許多作品被孕育並且引發一些生活經驗,如果沒有它們,我們在這個世界的生活將過於貧瘠。
——卡特琳.古特 Catherine Grout
本書作者長期在公共空間策劃展覽活動,將公共空間的定義,從公共廣場拉到我們所在、與他人同在,並且相互交流的地方。交流的前提是身體、感官體驗,因此藝術等於在創造一個可以公共分享的場域。作者認為,公共藝術是一種揭露多元經驗與感性的創作形式,所以瞬間、即興、短暫停留的視覺性、抽象感知或事件性創作,有形、無形作品都可屬之,這樣的觀點提供我們一個很不同的認知視野。書中從不同角度探討藝術、空間與人的關係,以及藝術家計畫中參與、介入與合作的多種形式,藉由不同案例提供了更多元的操作模式與議題。
作者簡介:
卡特琳.古特 Catherine Grout
法國里爾國立景觀與建築高等學院(ENSAPL: Ecole nationale supérieure d’architecture et de paysage de Lille)美學教授、該學院建築概念與環境歷史實驗室(LACTH: Laboratoire d’Architecture Conception Territoire Histoire)研究員與日本京都九条山藝術村受獎人(1994-1995)。她的工作結合了現象學、動作分析和空間人類學,著重於景觀、公共空間以及作品帶來的空間體驗。目前正擔任「醫院作為場域」研究案的共同主持人、法語區日本建築與城市景觀研究Japarchi主題科學網絡的聯合主席,同時也是期刊Projets de paysage的編輯委員會成員。中文出版的著作有《藝術介入空間》與《重返風景》二書。
譯者簡介:
姚孟吟
資深藝文工作者,1998年自法國返台後有幸參與文化政策研究與國際交流等專案工作,編譯工作因此成為多向資訊傳達的必要環節。2002年初版的《藝術介入空間》是她的第一本翻譯作品,與此平行推動的則是卡特琳.古特在竹圍工作室策劃《城市與河流的交會——竹圍環境藝術節》展覽,為本書描繪公共空間的藝術體驗在島內的實踐。另外譯有《臺北的企圖心》(臺北市都市更新處,2015)、《閱讀設計的13個關鍵課題》(遠流,2015)以及《遊牧世界的市民城市》(馬可孛羅文化,2019)等書。
名人推薦:
介入日常生活的藝術
黃海鳴(曾任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藝術與造形設計學系教授、臺北市立美術館館長)
現代大都市中不斷地出現一些「失落的空間」,而這些空間的成因大多數是由於互動、共享的「公共空間」的隔離、破裂,以及消失。「藝術」,這裡所說的是另一種可以成為形成「公共空間」的有利條件的介入型藝術,就如作者所說:「……難道我們不能說,因為藝術品的出現,它創造的時空分享對於『公共空間』的形成有相當的助益?一個『公共空間』不是空間或是社會組織,而是一個讓『公共空間』不受拘束地隨機出現的條件,也就是說,讓共享的世界展現出來。這個『公共空間』可以在事前就存在,或是和共享的世界同時產生。」
政治解嚴前後,台灣當代藝術大多數專注在極為聳動的政治和社會衝突的議題上,這類的作品當然已經在藝術與實際的生活之間拉上了關係,但是這類的作品仍然是被放在藝術的領域中欣賞以及討論,藝術總還是主角。在九○年代中期之後,我們看到了另一種現象:戶外裝置藝術直接進入城鎮的街道上或郊區的親水空間、一些所謂公共藝術不斷地蔓延在各地新建公共建設的周邊空間中、各地公有閒置空間陸續再利用為開放性藝術展演空間、與社區總體營造相關的所謂城市或鄉鎮的多樣性藝術節也陸續地在各地隆重推展,在一些商圈周邊的廣場或人行道上,也出現了一些年輕人自發的街頭表演。可以看得出,藝術不光進入到日常生活空間,也逐漸變成人與人,人與環境互動的媒介。從另一個角度來看,2000 年之後,就連台北市立美術館中的雙年展,和當代美術館中的專題展等,也讓公共空間中的自由、休閒、互動、遊戲的特質直接大量地滲透於其中,藝術已經逐漸轉移為以遊戲、互動為主要目的的公共行為。
不管是一種對於台灣當代生活處境的自發回應,一種對於全球化普遍生活處境的回應方式的感染,或是台灣的中央文化政策由上而下的推動結果,這些交織在一起的事件以及現象,都告訴我們:藝術已經不再總是與日常生活相互區隔、藝術可以直接為我們日常生活做點什麼、我們也需要藝術為我們的日常生活做些什麼、最終這個繁華富足社會的骨子裡實際上缺少了一些什麼,而這正好是藝術可以促成的。台灣這幾年來,這些相關的活動以及設施相當的蓬勃,但也往往流於一種瞬息即逝的熱鬧藝術節慶、一種點狀地裝飾環境的藝術行為,或過度強調促進產業的藝術包裝,而忘掉了更細膩、更重要的部分:藝術可以作為人與人,人與遠、近自然及人文環境之間密切互動關係的永續經營與調整的重要媒介,也就是說,藝術可以成為不斷改變型態的「公共空間」的促成媒介。當然,不同社會有它不同的發展進程以及個別的需求,但是,「公共空間」的建立或是重建都會是過去、現在以及未來每一個社會的重要課題,不管怎樣,人還是喜歡聚集、分享共有空間,這是永遠不會過時,甚至由於大都會的發展而更形重要。「公共空間」並非有一個廣場就必然會成就為「公共空間」,它是由實際運行的互動、分享關係網路所形成的,就如開頭那段引文所說的;而超越迫切利害關係的藝術正是最容易形成一種非強制性的互動、分享關係的條件。在這個角度上,這本有關藝術介入日常空間並促成公共空間的書,將是非常具有啟發性的。
而最近幾年,台灣藝術生態中產生了極大的改變,逐漸又從小確幸,回到大尺度的社會關懷甚至是集體的社會改造,甚至還有將尺度拉到更深、更廣,超過多少具封閉性社區、被人類影響的整個世界。這個時候藝術經常不再是個人行為以及個人成果,而是包括各種專業的群體持續工作,群體持續參與共同合作,或更正確的說是群體參與「共同的操作」。藝術家或藝術團體在這裡擔負啟動參與、對話、合作的角色,而不是最後在作品上簽名,成為收成者。其實大家也很害怕,這些努力最後只是宣揚某種意識形態或某種政策的一種船過後水無痕的花火式節慶活動,幾乎已經發展為一種社會虛擬情境產業。
共同參與型的藝術創作必須有一個好動機,好時機。我非常同意作者將空間的發展比作一種自己說故事的過程,的確每個地點都在講述自己的成長故事。「這個地點的故事源自於日常生活的過程,衍生自許多層次的複雜對話—物質與生物、社會與政治、經濟以及美學,抑或是,在極少的狀況下,憐憫的態度」。在這本書中所倡導的社會空間介入式的藝術,首先是某種促成共同說自己的過去 / 現在 / 未來的故事的方式。這永遠是一個大尺度的世界的觀察以及思考。藝術家揭示主題的方法是由這個提問開始,「這裡有多大?」,「其目的是要確定該地的界線條件。特別在地理界線內,可行模式呼之欲出。這些社會、經濟與生態的模式決定了我們在這裡研究的路徑,文字、圖片甚至作品呈現的形式」。
參與型藝術必須有必要的「在現場」的特性,這個物件的現場性的觀念和傳統作品是不同的,它比較是做為代表該地狀態的裝置作品,「使現場成為對話與聚會的場域,也是說明大家構思與規劃作品方式的模型」。對話的介入都是促進交流與理解不可或缺的元素。「而最重要的元素首先是當下的共同生活,也就是在一起的事實,沒有權力的操弄或是誰對誰的支配,並清楚或直覺地了解這樣的共同存在是一種承諾,是一起建構共同計畫的時機」。
台灣有很多經由菁英代理的所謂公共藝術,公共參與往往是完成後的被動式參與。相反的,這裡的參與這些對話的主角並沒有經過任何篩選,並且也是從一開始就進行對話參與。「開始,經常是代表投資,需要注入更多的精力。參與伴隨著民間社會、研究人員、市政府職員、政治人物等等的行動,他們會根據他們的權限與能力來為共同利益投資」。
計畫進行時,「大家都在一起」,不論在計畫進行中或後續,「人們也發起他們自己的計畫」。這不是合作(這些人不是要實施核心藝術家的計畫),而是,共同操作。它沒有任何前提也沒有預定的成果(可宣揚的),「只有事情的發生與發展」,我認為還包括最終相互交織、相互支援。
一個處處講求政治正確、講求立即成效、習慣從眾的普遍習性,經常壓抑了真正需求的社會,這本書的第五章所強調的這種具開放性以及任何改變都源自複雜脈絡的參與者的共同操作的觀點,極具啟發性。從碰觸問題、多方瞭解溝通、形成計畫,到持續發展的狀態的社會介入型藝術集體共同操作模式,是一具有多元專業互動、高度民主素養的社會介入型的藝術集體創作模式。
這本書耐心地在藝術專業或非專業,或不同領域的專業讀者之間導入了這樣的思考,這樣的共同操作。它在台灣民主深化轉型的時代的藝術社會空間介入的實踐具有某種啟發的作用。除了理論的部分,每一章都有大量的個案分析,這些收集的作品非常地多元化,作者的描述和分析也非常的詳盡深入,就算您對社會介入型的藝術興趣不大,這本書也是很好的有關於「觀念藝術」的書籍。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徵求價 | 數量 |
5折 | 1 |
7折 | 1 |
最多人成交
平均成交價7折338元
最近成交價(折扣)
請在手機上開啟Line應用程式,點選搜尋欄位旁的掃描圖示
即可掃描此O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