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如何降低成本?
價值活動又如何創造有形的客戶價值?
在企業面對其他競爭者亟欲分一杯羹的同時,該如何因應?
本書將提供深入、結構性的分析答案。
競爭優勢——以低成本提供產品(服務),或是以與眾不同的效益獲得溢價——正是企業成功或失敗的基礎。但是,究竟企業如何達到低成本地位?如何與眾不同?
波特教授在他的另一本著作《競爭策略》中說明了「產業與競爭者分析」的技術。在本書中則進一步解釋「企業如何建立並維持競爭優勢」。詳細說明:企業經理人如何評估本身的競爭地位?如何採取特定行動提升競爭地位?
本書提供企業經理人,藉由成本或差異化創造競爭優勢的重要概念與實用工具。書中所提出的「價值鏈」概念更是強而有力的分析工具。它能夠協助經理人界定並分析研發、生產、行銷、銷售通路等方面,企業藉以形成競爭優勢的各種基本價值活動。
透過價值鏈分析,波特展現出:
如何了解成本特性?如何創造並持續成本優勢?
如何辨別會創造客戶價值的因素?如何成功地採行差異化策略?
如何選擇對企業有益的技術策略,以及技術領導廠商的優缺點?
如何分辨良性與惡性競爭對手?如何藉由競爭對手改善企業的競爭地位?
如何劃分產業區段,並藉以形成持續、有利可圖的焦點化策略?
如何因應未來的不確定性?情境模擬該如何進行?
面對挑戰者時應該如何防禦?何時該進行攻擊性策略?
波特的理論,早已是知名商學院的必修課程。對於想領先群倫、以及想尋找策略規劃指南的經理人而言,《競爭優勢》是不容錯過的經典之作。
作者簡介:
26歲任教於哈佛商學院,為該學院有史以來最年輕的教授。波特專精於競爭策略,自1980年起陸續出版了《競爭策略》(Competitive Strategy)、《競爭優勢》(Competitive Advantage)、《國家競爭優勢》(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Nations)、《競爭論》(On competition)等書(以上各書中文版均由天下文化出版),被譽為當代經營策略大師,他所提出的競爭策略理論更是商學院的必修課程。波特曾於美國雷根總統任內被延攬為白宮「產業競爭力委員會」(Commission on Industrial Competitiveness)委員,同時也是世界各國政府與企業爭相諮詢的知名顧問。波特十餘年前開始研究健康照護。
波特畢業於普林斯頓大學航空工程系,取得哈佛商學院的企業管理碩士學位,並且榮獲貝克學者獎(George F. Baker Scholar),進而取得哈佛大學的商業經濟學博士學位。獲有無數獎項和殊榮,包括全國商業經濟學人協會(National Association of Business Economists)的亞當斯密獎(Adam Smith Award)、許多國家的全國性榮譽勳章,以及管理學院(Academy of Management)的學術性管理貢獻最高榮譽。
譯者簡介:
邱如美/譯者
台灣省台南巿人,東海大學政治系畢業,美國密蘇里州立中央大學大眾傳播碩士。曾任《自立晚報》記者,目前為世界新聞傳播學院新聞系講師。 譯有《企業成功轉型8 Steps》﹙天下文化出版﹚、《國家競爭優勢》﹙與李明軒合譯,天下文化出版﹚、《競爭優勢》﹙與李明軒合譯,天下文化出版﹚。
李明軒/譯者
美國密蘇里州立中央大學大眾傳播碩士、台灣師範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法學博士。曾任《中央日報》記者、《天下》雜誌資深編輯、《遠見》雜誌副主編、世新大學與實踐大學高雄分校講師。現任教於慈濟大學傳播學系。
章節試閱
競爭策略:核心概念
基本上,企業的競爭優勢源自於「它能為客戶創造的價值」,並且此一價值高於其創造成本。而「價值」也就是客戶願意付出的價格。優異的價值則來自於「以較低的價格,提供和競爭者相當的效益,或提供足以抵消其價差的獨特效益」。競爭優勢的兩種基本形態就是,成本領導(cost leadership)和差異化(differentiation)。本書描述企業如何建立成本優勢,或使自己與眾不同;並解釋,競爭或企業活動的範疇選擇,如何對競爭優勢產生舉足輕重的影響。同時不僅討論個別產業中的競爭策略,也考慮多角化企業所需的整體性策略。如果某企業在關聯產業中競爭的各個經營單位(business unit),彼此能夠建立交互關係,這層交互關係極有助於提升它在個別產業的競爭優勢。因此,經營單位之間的交互關係是多角化企業創造價值的重要手段,也是整體策略的運作基礎。我也將說明,經營單位間的交互關係應如何界定,並轉化為整體策略,以及如何在現實環境中,避開多角化企業的種種組織障礙,建立此一交互關係。
縱覽全書
本書闡述的是企業如何選擇並執行一般性策略,以形成並維持競爭優勢的方法。它說明了競爭優勢的形態—成本和差異化、及其與企業活動範疇間的相互作用。診斷競爭優勢並尋求改善的基本工具就是「價值鏈」(value chain),價值鏈把企業運作的各種活動,劃分為產品設計、生產、行銷和運送等獨立領域。透過對價值鏈的影響,這些企業活動的範疇—就是我所強調的競爭範疇(competitive scope),對競爭優勢產生舉足輕重的效應。本書中,我將說明企業如何在小範疇(焦點化)中,藉著調整價值鏈創造競爭優勢,又如何在廣泛的範疇中,經由服務不同區段、產業、或地理區域的價值鏈間的交互關係,提升競爭優勢。本書除了探討競爭優勢,同時也加強企業界分析產業和競爭對手的能力,並對《競爭策略》做更多的補充。
本書共分四部。第一部闡述「競爭優勢的形態,以及企業如何獲得這些優勢」。第二部則討論「個別產業的競爭範疇,及其對競爭優勢的影響」。第三部討論「相關產業的競爭範疇,以及如何以企業的整體策略協助不同經營單位提升競爭優勢」。第四部分析「發展競爭策略的整體含意,包括如何因應不確定性、及如何改善或維護競爭位置」。
第二章中,我將提出「價值鏈」的概念,說明如何以價值鏈作為診斷競爭優勢的基礎工具,並描述如何將企業分解成奠定競爭優勢的各項基礎活動,以及如何找出重要活動之間的關聯性。這一章也指出競爭範疇對價值鏈的影響力,以及如何透過與其他企業的合縱連橫,取代在價值鏈內部進行的活動。最後扼要討論價值鏈在規劃組織結構上的用途。
第三章闡述企業如何獲得「持久的成本優勢」。包括如何運用價值鏈了解成本特性(behavior of costs)、及價值鏈對企業策略的意義。了解成本特性不僅是改善企業相對成本地位的要件,也是顯示差異化所需成本的重要關鍵。
第四章闡述企業如何「有別於競爭對手」。在此,價值鏈協助企業,辨認本身進行差異化的資源,以及驅動差異化的基本因素。客戶的價值鏈則能夠讓企業了解支撐差異化策略的基礎—透過降低客戶成本或改善客戶績效,為客戶創造價值。唯有當企業能夠為客戶創造獨特的價值、並引導客戶接受此一價值之後,才能達成差異化的目標。
第五章探討「技術」和競爭優勢的關係。技術因素遍布在價值鏈中,對於成本與差異化兩種競爭優勢,具有重大的影響。本章將指出技術的變革如何影響競爭優勢和產業結構,並說明影響產業技術變革的種種變數。接著分析企業應如何選擇技術策略,以增進競爭優勢,包括是否應成為技術領導廠商,以及策略性運用技術授權等。本章也討論到產業中搶先行動者的優、缺點,可幫助企業了解變革領導者所面對的潛在風險和報酬。
第六章討論「對手的選擇」,或是說:競爭者在增進競爭優勢及產業結構中的角色。讀者將可了解,為何適當的對手有利於企業的競爭位置?如何確認「良性」競爭對手?如何影響競爭對手陣營?以及企業如何決定預期的市場占有率?這是一個重要的議題,因為高市場占有率不見得對企業有利。
第七章是本書第二部的開始,探討的是「產業區段如何區隔」,這一章是第三章與第四章的引申。由於產業區段是因產業內客戶的需求、與成本特性的差異而區段。因而產業區段,成為選擇焦點化策略的核心要素,也是廣泛經營的企業評估風險時的重點。讀者可從此章了解如何訂定能獲利、又易防禦的焦點化策略。
第八章討論「替代品」的決定因素,以及企業應如何以自己的產品取代他人,或防範替代品的威脅。替代品是五種競爭力之一,它的驅動因素是:替代品對應於其本身成本及移轉成本(switching cost)的相對價值,以及個別客戶如何衡量替代品經濟效益,兩者之間的相互影響。替代品的分析,對於找出擴大產業界線的方法、發現較不受替代品威脅的區段、擬訂推動替代品的策略、或防範替代品的威脅,都是重要的核心要素。因此,了解替代品對擴大和縮小競爭範疇兩方面都非常重要。
第九章是第三部的開始,也是「多角化企業公司策略」相關議題的四章中的第一章。公司策略所關心的重點是:如何運用經營單位間的交互關係創造競爭優勢。第九章檢視這種交互關係間的策略邏輯,描述產業間的三種關係類型,及為何其重要性與日俱增的理由,接著再說明,如何評估交互關係在競爭優勢上的重要性。
第十章則探討交互關係對橫向策略(horizontal strategy)—包含許多徑渭分明經營單位的策略—所具有的意義。當企業在相關產業擁有許多經營單位時,它必須對營運群(group)、事業部(sector),以及企業(corporate)等層級分別制訂策略,以便整合企業整體的策略。本章除了說明處理上述情況的原則外,同時旁及於企業以多角化方式進入新產業時,這種交互關係的含意。
第十一章則闡述「經營單位間的交互關係應如何確立」。在確立交互關係的過程中,從本位主義到同仁動機不強等,許多組織上的障礙都會形成阻礙。本章將會詳細指出這些障礙,並說明如何透過我稱為「橫向組織」的方式來克服。企業在相關產業中競爭時,必須要依靠橫向的組織將經營單位鏈結在一起,用以補充而非取代垂直層級組織在管理和控制上的不足。
第十二章所要探討的是一種「特殊但極重要的交互關係」,通常出現在某種產業的產品必須和附屬產品(complementary product)同時使用或購買的情況。本章說明在何種情況下,企業必須控制附屬產品的供應,而非放手讓其他業者供應。這一章也檢視了「配套」(bundling)策略—將數個獨立產品組合成單一產品來銷售的情況,以及適用此一方式的狀況。最後本章將討論「交叉補貼」(cross-subsidization)—也就是反應互補品之間關係的定價方式。
第四部則利用本書和《競爭策略》的概念,來發展「攻擊策略與防衛策略的廣泛原則」。第十三章討論企業在面臨重大不確定性時,應如何制訂競爭策略。此章描述產業情境的觀念,並說明我們應如何建構情境,來顯示未來可能發生的產業結構範疇。接著列舉企業在所選擇的策略中,因應不確定性的各種可能方法。如果能更清楚考慮可能產生的企業情境範圍,並認清策略在處理不同情境時,一致或不一致的程度,競爭策略就會更具威力。
本書最後以防禦型和攻擊型策略的討論作為總結。第十四、十五章主要在整合前面各章的概念。第十四章討論「防禦型策略」,描述企業地位被挑戰的過程,以及如何用防禦戰術來制止或阻擋對手。隨後由這些觀點建構出防禦型策略的含意。第十五章說明「攻擊產業龍頭」的方法,包括挑戰領導者必須具備的條件,以及如何成功改變競爭法則以攻擊產業龍頭。形成這些攻擊策略的原則,同樣也適用於對抗競爭者。
競爭策略:核心概念
基本上,企業的競爭優勢源自於「它能為客戶創造的價值」,並且此一價值高於其創造成本。而「價值」也就是客戶願意付出的價格。優異的價值則來自於「以較低的價格,提供和競爭者相當的效益,或提供足以抵消其價差的獨特效益」。競爭優勢的兩種基本形態就是,成本領導(cost leadership)和差異化(differentiation)。本書描述企業如何建立成本優勢,或使自己與眾不同;並解釋,競爭或企業活動的範疇選擇,如何對競爭優勢產生舉足輕重的影響。同時不僅討論個別產業中的競爭策略,也考慮多角化企業所需的整體性策略...
作者序
【自序】
自序
從策略到執行
一九八五年出版的《競爭優勢》(Competitive Advantage)是《競爭策略》的姊妹作。《競爭策略》討論產業問題,《競爭優勢》則鎖定企業。我的重點在於分析企業競爭優勢及其持續力的相關要素。
本書的核心概念是,以價值活動為本的企業理論。無論在哪個產業競爭,企業必然包含如訂貨流程、客戶服務、組裝產品、員工訓練等一系列分工明確的活動。這些活動的範圍比傳統的行銷或研發更窄,也是形成成本與創造客戶價值的關鍵。它們是發展競爭優勢的基本單位。
《競爭優勢》提出價值鏈的觀念,這也是策略性思考企業內部各項價值活動,以及評估它們對成本和差異化影響的基本架構。一項產品或服務吸引客戶購買的價值,與創造這項價值的活動成本之間的落差,關係到利潤的多寡。價值鏈也是一套嚴謹的分析方法,幫助我們了解產品溢價的價值來源,以及為什麼一項產品或服務會取代另一項產品。所謂策略,其實就是由一套彼此一致,並能使企業形成差異的活動所構成。
將企業視為一套價值活動的組合,也是思考跨事業策略的重要基礎。《競爭優勢》探索輔助產品或服務在市場競爭的角色,以及在一些產業的競爭優勢。在檢驗多角化的競爭優勢或劣勢上,價值活動提供了最基本的工具。從共用活動或技術移轉來看,企業確實可以在多重產業中競爭而增加價值。這將使原本捉摸不定的綜效概念更具體且嚴謹。此外,《競爭優勢》還論及跨事業合作的組織問題。當購併的競爭功用尚無定論,但又蔚為風潮之際,這些問題也是我重視與討論的重心。
最後,價值活動也是一個檢驗跨國策略,或說得更廣義些,跨越地理位置競爭的有力架構。在國際間競爭,企業可以將活動延伸到幾個不同的地點(我稱之為活動設計),並藉由全球性網絡協調,讓不同地點的活動產生潛在的競爭優勢。由於《競爭優勢》篇幅已經太長,這個國際化的議題將改在另一本著作中討論,思考方向也著重於地理位置在競爭優勢中的角色。競爭優勢三部曲的第三本書,《國家競爭優勢》(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Nations)就在討論這個問題。
優勢來自於價值活動
《競爭優勢》出版於十三年前,如今回頭思考,最令我欣慰的是,書中的重要概念已被廣泛採用。「競爭優勢」、「持續的競爭優勢」等用語也已經普遍流行。價值活動的概念不僅在診斷競爭與策略上變得很重要,而且更深入到服務管理和資訊科技等更實際的課題。以價值活動為基礎的成本分析已經是會計管理的新標準,但是它作為策略工具的潛在功能仍待發揮。
即使從學者角度回顧,《競爭優勢》也很令我滿意。《競爭策略》延續熱門的產業經濟傳統,而《競爭優勢》則是綜合經濟與管理的創見。事實上,它是我企圖解答謎團時的產物。我關切的是,如何從成本和差異化的角度,找出一套診斷競爭優勢來源的系統性方法,並能清楚顯示出企業之間的真正區別。如今,我更肯定價值活動就是最重要的工具。隨著我的工作進展,這些概念又比預期更有力。
為什麼呢?因為《競爭優勢》不再只是空泛或片面地解釋競爭優勢。早期這方面著作將競爭優勢歸因於企業規模或市場占有率。這種論點失於簡陋的理由有好幾點。首先,規模和占有率對成本或差異化的重要性,有些產業就是大過其他產業。此外,在大多數產業中,中小企業往往是產業主力。最後,即使規模和占有率攸關企業的卓越表現,它們通常是競爭優勢帶來的結果,而非原因。
其他對競爭優勢的解釋,例如長處與弱點、關鍵性成功因素、或特殊競爭條件等,雖然都點出企業的成功因素很複雜,卻沒有提供一個系統性探索優勢來源的途徑,或未能將它們與獲利能力連結起來。《競爭優勢》則揭櫫一個前提,競爭優勢可以來自企業內許多活動,而這些優勢又如何與特定活動產生關連,進而探索企業內部活動之間,甚至與供應商或客戶的活動之間的關連性,如何影響競爭優勢。這本書也說明價值活動形成優勢的原因:為什麼企業能降低成本,價值活動又如何創造有形的客戶價值等。它強調一個事實,最具競爭力的地位往往是由許多價值活動累積而成。建立在少數價值活動上的優勢,既容易診斷,也很容易被模仿。最後,價值活動與價值鏈的觀點顯示,企業其實是一個交互依賴的系統,系統中的各部分必須維持內部一致性。
更廣泛的看,《競爭優勢》有助於制定出更具體、也更可行的策略。價值活動既然是企業行動的具體表現,它們是有形、可觀察、並可掌控的事務。因此策略不再只是一個概略的願景,而是一套有別於競爭對手、特定的活動設計。一個低成本策略就需要一套特有的活動組合。
價值活動是策略與執行間的橋梁。當策略界定得很廣泛時,企業必須清楚區隔策略與結構。「是什麼」與「如何做」畢竟大不相同。而且,根據企業是個別活動集合體的概念,原先對策略、戰術和組織的區分就模糊掉了。策略變成企業提供特定客戶、特定價值的一套特定活動。每項活動設計各自的運作方式,包括所運用的人力與物力形態,以及相關的組織安排。如此一來,競爭條件也變成特定活動的一部分,而非抽象、無關乎成本與客戶價值的口號。
獎勵制度、訓練系統或整個決策結構等組織功能,也是價值活動—我將這類活動稱為支援性活動,以區隔那些直接涉及產品生產、交貨、行銷、或服務的活動。支援性活動也是競爭優勢的來源之一。針對特定競爭方式的活動設計,也能增強企業與其他廠商,以及本身員工間適當的緊密關係。價值活動也是劃定適當組織界限的一個參考架構。
因此,價值活動讓策略變為可行。換言之,將企業視為一套活動的集合體,每位員工也因此清楚地成為策略的一部分。這也解釋了為什麼員工必須了解公司策略,好讓他們明瞭所負責活動的作用,以及活動彼此間的關係。
在付諸行動上,《競爭優勢》的挑戰性可能比《競爭策略》還要高,因為《競爭優勢》要求針對企業所有作為,進行深入、結構性的分析。在經理人傾向化繁為簡的世界裡,鉅細靡遺的活動分析是很有挑戰性的。以案例說明價值鏈的作用,也有實際的限制。企業的複雜性更無法從簡略的事例中看出。問題是,有深度的個案研究很難做到,因為這需要相關企業提供更進一步的細部資料。成功的企業往往將價值活動的細部設計視為專屬技術。事實上,對企業而言,讓外界難以了解其細部活動設計,也是持續競爭優勢的一項重要條件。
歷久彌新
在《競爭優勢》出版超過十年後的今天,這本書的想法仍然廣泛適用。一般研究競爭與策略,一直強烈傾向將內部因素(核心競爭力、重要資源)與外部因素(產業結構與定位)一分為二,有些人甚至辯稱,內部因素比較重要。事實上,拿《競爭策略》與重要資源∕核心競爭力做對比既不恰當,也是一種錯誤的二分法。
乍看之下,企業地位(產品在市場的競爭力)與較具持續力的內部技能、聲譽、乃至於組織競爭力之間是不相干的。現實中,價值活動將這兩類貫穿起來。企業並非只是價值活動的集合體,或一套完整的資源與能力。很明顯的,企業兼具這兩者。因為價值活動是企業的所作所為,它們會影響相關的資源與能力,也使生產因素和產品市場地位相連結。價值活動是可以觀察的,可以操作的,而且直接關連到成本與差異性。如果區隔資源或能力與價值活動、策略乃至於產業的關係,企業就會開始內向發展。資源和能力是因特定策略而變得有價值,一旦策略生變,這些價值也就不復存在。因此,企業資產固然有很多值得學習之處,但絕不能單獨看待。
《競爭優勢》提供描繪與評估策略的基本架構,使企業行為能與策略連結,並理解競爭優勢的各種來源。這些都是深入研擬策略的基礎。回顧過去,《競爭優勢》確實引導我進入更高層次的問題,也就是目前我正在研究的:為什麼價值活動的差異會導致不同的市場地位?不同的市場地位在何時產生抵消作用?什麼因素使得價值活動難以模仿?價值活動如何搭配?獨特的地位如何能歷久不衰?
可以肯定的是,我們對企業表現差異的原由還有很多要學習的。而企業發現獨特策略的過程,如何發動策略,以及一旦條件改變時,策略如何修正,更隱含豐富的研究空間。這些問題的答案絕對是錯綜複雜的,透過整合性思考才能得到好答案。
波特
【自序】
自序
從策略到執行
一九八五年出版的《競爭優勢》(Competitive Advantage)是《競爭策略》的姊妹作。《競爭策略》討論產業問題,《競爭優勢》則鎖定企業。我的重點在於分析企業競爭優勢及其持續力的相關要素。
本書的核心概念是,以價值活動為本的企業理論。無論在哪個產業競爭,企業必然包含如訂貨流程、客戶服務、組裝產品、員工訓練等一系列分工明確的活動。這些活動的範圍比傳統的行銷或研發更窄,也是形成成本與創造客戶價值的關鍵。它們是發展競爭優勢的基本單位。
《競爭優勢》提出價值鏈的觀念,這也是策略性思考企業...
目錄
上冊
自 序 為誰辛苦為誰忙
新版序 從策略到執行
第一章 競爭策略:核心概念
.產業結構分析.一般性競爭策略.縱覽全書
第一部 競爭優勢的原則
第二章 價值鏈與競爭優勢
.價值鏈.競爭範疇與價值鏈.價值鏈與組織結構
第三章 成本優勢
.價值鏈與成本分析.成本特性.成本優勢.策略性成本分析的步驟
第四章 差異化
.差異化的來源.差異化的成本.客戶價值與差異化.差異化策略.差異化的步驟
第五章 技術與競爭優勢
.技術與競爭.技術策略.技術演進.制定技術策略
第六章 選擇競爭對手
.競爭對手的策略性利益.良性競爭對手的條件.影響對手的競爭型態.最佳的市場狀態.選擇競爭對手的陷阱
第二部 產業內的競爭範疇
第七章 產業區段和競爭優勢
.產業區段的基礎.產業區段矩陣.產業區段與競爭策略.產業區段與產業的定義
下冊
第八章替代
.辨識替代品.替代的經濟效益.替代威脅的變化.替代途徑.替代和競爭策略
第三部 企業策略與競爭優勢
第九章 經營單位間的交互關係
.重要性與日俱增的橫向策略.經營單位間的交互關係.有形的交互關係.無形的交互關係.競爭者交互關係
第十章 橫向策略
.橫向策略的必要性.交互關係與多角化策略.橫向策略的陷阱
第十一章 建立交互關係
.建立交互關係的障礙.達成交互關係的組織機制.管理橫向組織
第十二章 附屬產品與競爭優勢
.掌控附屬產品.配套銷售.交叉補貼.附屬產品與競爭策略
第四部 攻擊策略與防禦策略
第十三章 產業情境模擬與不確定狀況下的競爭策略
.建構產業情境模擬.產業情境模擬與競爭策略.情境模擬和規劃流程
第十四章 防禦策略
.進入或重新定位的流程.防禦戰術.評估防禦戰術.防禦策略
第十五章 攻擊產業龍頭
.攻擊龍頭廠商的條件.攻擊龍頭廠商的途徑.遲滯龍頭廠商報復的動作.龍頭廠商弱點的訊號.產業結構與攻擊策略
參考文獻
上冊
自 序 為誰辛苦為誰忙
新版序 從策略到執行
第一章 競爭策略:核心概念
.產業結構分析.一般性競爭策略.縱覽全書
第一部 競爭優勢的原則
第二章 價值鏈與競爭優勢
.價值鏈.競爭範疇與價值鏈.價值鏈與組織結構
第三章 成本優勢
.價值鏈與成本分析.成本特性.成本優勢.策略性成本分析的步驟
第四章 差異化
.差異化的來源.差異化的成本.客戶價值與差異化.差異化策略.差異化的步驟
第五章 技術與競爭優勢
.技術與競爭.技術策略.技術演進.制定技術策略
第六章 選擇競爭對手
.競爭對手的策略性...
商品資料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714頁開數:25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