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東亞,正處於危機之中?!
重新審視東亞的歷史,追索戰爭、衝突的根本原因
「在人類的歷史中崛起的東亞、東南亞與東北亞構成了我們的區域世界,如今,它正處於危機狀態!」
《東亞近現代通史》是由和田春樹、後藤乾一、木畑洋一、山室信一、趙景達、中野聰、川島真,七位日本學者組成的編輯委員合力撰述而成,第一冊書寫19世紀至1930年代;第二冊書寫1935年至今,貫通近代國與國間重要的事件與轉捩點,涵蓋重大歷史事件。
第二次世界大戰過後,原以為將迎來沒有戰爭的和平年代,但和平非但未發生,我們反而仍置身於亂世。台灣、日本、中國、韓國……東亞範圍內的國家、民族、經濟、政治,在過去近代歷史的交錯演變之下,有了諸多彼此牽連的問題。這個情況一直延續至今,不但左右現下的局勢,也與其他區域的勢力相互拉扯,諸如北韓問題、美中角力問題、東海與南海領土、中日對立、中韓對立……等。這究竟是為什麼呢?
要真切理解我們所在的時代、所處的境況「為何如此」,必須將視野放寬,離開單一或二元的視角,轉而以區域的角度看全面的歷史版圖與流變。如此一來,才能徹底了解現今的問題是從何而來?未來我們可能會如何發展?又有哪些發展方向呢?
重新檢視歷史,為的不是整理舊恨、找到報復的手段,而是在於真正擁有東亞的形象,如此一來,才能在東亞的危機中找到良好的歷史定位、塑造出屬於自身的歷史面貌。更重要的是,在「和解與合作」的基礎上,締造和平。
每一次重新探討歷史,都像在打磨鏡子,映照過去、現在,與未來。
國內外好評推薦
王文岳/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東南亞學系副教授兼系主任
野島剛/資深媒體人、作家
趙中麒/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東南亞學系副教授
藍適齊/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系副教授
羅士傑/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副教授
(依姓氏筆畫排序)
作者簡介:
和田春樹:1938年生,東京大學名譽教授,俄羅斯近現代史、現代朝鮮研究學者。
後藤乾一:1943年生,早稻田大學名譽教授,東南亞近現代史、日本與亞洲關係史研究學者。
木畑洋一:1946年生,東京大學名譽教授、成城大學名譽教授,英國現代史、國際關係史研究學者。
山室信一:1951年生,京都大學名譽教授,近代日本政治史、法政思想連鎖史研究學者。
趙景達:1954年生,前千葉大學文學部教授,韓國近代史、近代日韓關係史(比較思想史)研究學者。
中野聰:1959年生,一橋大學研究所社會學研究科特任教授、一橋大學校長,國際關係史、美日關係史研究學者。
川島真:1968年生,東京大學研究所綜合文化研究科教授,東亞國際關係史、中國近現代史研究學者。
譯者簡介:
郭清華
淡江大學東方語文學系畢業,一直沒有離開翻譯的工作,也曾任出版社的日文主編,譯有《殺人人形館》、《古希臘原來是這樣》、《天璋院篤姬》、《我愛廚房》、《絢爛的世界帝國》等等推理、文學小說,及歷史書、生活散文和實用書。
章節試閱
結語
作者群代表 中野聰
關於岩波講座的《東亞近現代通史》(全十章+別章)的企劃,二○○八年五月在馬場公彥先生的呼籲下開始進行討論,同年裡開了五次企劃會談,二○○九年一月成立本書的七位作者(和田春樹、後藤乾一、木?洋一、山室信一、趙景達、中野聰、川島真)所組成的編輯委員會,同年夏天之前,經過七次編輯會議,決定了各篇章的負責執筆者,於一年後的二○一○年十月,開始刊載,二○一一年九月刊載別章〈亞洲研究的來歷與展望〉,結束了全部十一章的刊載。相對於這麼大規模的企劃,可以說是在短時間內完成了企劃與刊載的工作。
幾乎所有的歷史書、歷史敘述,都在敘述對象的時代之上,成為被敘述的時代的鏡子。尤其像這樣集中編纂的本講義,更可以說是鮮明地反映了二○○八年到二○一一年間的東亞世界情勢,以及我們編輯委員、各章的負責執筆者的歷史意識與對現狀的認知。作為在這樣的背景與特徵下的歷史敘述嘗試,也能夠成為今後批評與研究的對象吧?
其中,收錄在歸類到一九九○年以後的第十章〈邁向和解與合作的未來〉中「共同討論」的內容,是二○一一年五月十二日,七位編輯委員在東京都千代田區的岩波書店總社會議室內的討論結果。當時在兩個月前所發生的東日本大地震與福島核能發電廠的意外事故,所造成的衝擊,依然籠罩著整個日本社會,直接反映在編輯委員們的問題意識與關注點上。二○一四年夏天,和田春樹先生代表編輯委員所寫的本書〈序言〉,文中必須以「東亞的危機」來敘述現況,這強烈反映出本講座完結後三年來的東亞情況。
對當下(二○一四年)拿著本書的讀者來說,或許會覺得第十章題名的〈邁向和解與合作的未來〉過於樂觀,或覺得用「東亞的危機」來敘述已經過時。然而,過時的敘述卻是新的課題。回顧過去,對於好不容易擺脫涵蓋了近現代史各個戰爭與暴力的東亞,開始探索能夠迅速加強東北亞與東南亞經濟方面區域內關係的合作方向時,「和解與合作」在一九九○年代中首次被提出成為現實課題。如本書的〈序言〉所述,從日本的角度來看,「和解與合作」不僅是狹義的戰爭、殖民地統治時代的結束,還涉及到亞洲近現代戰爭帶來的破壞、傷害、受害,以及相關的真相、責任和記憶,這是一個複雜而深刻的問題需要接受,同時也是藉此反思建立和平的區域合作構造的歷史性機會。然而,從冷戰結束至今日,歷經四分之一個世紀後,東亞各國關係的開展上,「和解與合作」的種子時而生根發芽,時而被扼殺,時而面臨逆風,甚至經常被捲入動盪不安的局勢中。
本講座的企劃原本就不是以樂觀的態度來看「邁向和解與合作的未來」,反而是抱持著憂心與危機意識,擔憂那樣的未來會被封閉。一九九○年代以來,在分裂與統合之間傾軋的亞洲,歷史認知的問題不只在學術界是爭論的火種,更是捲入亞洲各國政治、輿論,成為刺激國家對立與排他性民族主義的火種。本講座企劃的目的,就是面對這樣的現狀,編纂超越狹隘的本國史,並且以史料與實證為背景的通史性叢書,確立學術平衡,希望能對東亞的現況有所貢獻。
從開始進行這樣的企劃起,我們就對東亞諸國不斷擴張的排他性民族主義擔心不已,這樣的擔憂在此講座的企劃進行的三年間有增無減,而且企劃完結到本書出版的這三年間,情況惡化的速度更可以用滑落來形容。企劃當初所預想的,例如中國的GDP超越日本,而為世界第二經濟大國時,會對中日兩國人民的心理帶來很大的影響,而現實的展開是更直接的衝擊事件接踵而至。特別是在中國處於領導體制的世代交替時,日本的民主黨政權正為處理沖繩縣普天間基地問題而焦頭爛額,雙方的國內都處於緊張的局勢時,偏偏在東海地方爆發了釣魚台列嶼的領土問題,導致二○一二年四月中國開始了大規模的反日暴動。另外,以中國的軍事力量為靠山的中國海軍海上活動,也引起了東南亞國家的不滿,尤其是越南與菲律賓與中國的關係惡化了,關係到東海與南海的領土、領海問題,造成了中國與東南亞國家的摩擦,讓人擔心會演變成軍事衝突。
還有,因為「從軍慰安婦」問題的解決方案與竹島(獨島)問題,日韓關係處於緊張的狀態,而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參拜靖國神社之舉(二○一三年十二月),又趁著內閣會議傾向於容許行使集團性自衛權的憲法解釋之機(二○一四年七月),進行歷史認知與安保政策的轉換,中國與韓國對日本的這些作為感到不滿,於是形成了中韓攜手與日本對立的局面。這些都只是政府間外交關係上的摩擦,還有更讓人擔心的事,那就是日本社會出現了前所未見的大規模反中、反韓,厭惡中韓的言論在出版界、輿論界大為流行,並通過網際網路和媒體等廣泛傳播,仇恨性的言論甚至演變成為街頭行動的事態。最讓人憂心的,莫過於一九九○年代以來活絡了東亞,穩定的人流、物流、資本流動的活動,都因此開始受到不容忽視的影響。
編輯委員中的一人(中野聰)在本書出版前的一年裡,偶然獲得了在華盛頓DC進行研究的機會,他表示東亞的歷史認知問題,以領土、安保相連結的日本和與中韓對立為焦點,在美國首都聚集了超乎意想的關注。原本東亞就是高科技、電子設備生產和流通合而為一的地方,關係著美國資本主義的生死,對美國而言是經濟性關聯非常深刻的不可取代之地,所以美國當然打從心底希望一直維持在這個區域的影響力。而東亞各國間存在著對立的局面,美國只要能管理、控制好各國間對立的局面,就是為美國維持這個區域的軍事、政治影響力提供很好的理由,但一旦失控,美國本身所依賴東亞的安定與繁榮,恐怕也會就此破壞。美國對於刺激各國的國民情感,可能就會引發民族主義衝突的歷史認知感到十分的困惑,現在就是採取旁觀的態度。
目前的情況也反映了美國現在不能發揮力量,無法在東亞地區表現出積極行動的狀況。這也突顯了世界政治、經濟多元化的世界越來越有真實性的現狀(從冷戰後期起,美國經常就被說是冷戰結束後唯一的超級大國,與經過反恐戰爭變強的美國,其單獨行動主義的時代,似乎已經蒙上陰影了)。美國在以維持在東亞的軍事、政治存在感為絕對目標的同時,也不得不依賴東亞本身解決區域問題的能力。
在這樣的二十一世紀初的世界中,歷史認知問題一定會持續成為東亞的對立火種、討論的焦點。但是,在此同時我們要問的是:東亞各國對現在與未來抱有多強的和平意志?或者能共存嗎?這是不能忘記的問題。從這個意義上,關於東亞的過去──很多時候背負著歸屬國──那些各國執政者、媒體、評論者逞口舌之能互相指責、批評的樣子,真讓人覺得是不是已經對過去的教訓感到麻木了呢?只要想想歐洲與中東因為民族對立與過去戰爭的記憶,經常反覆釀成新的戰爭的悲劇,就應該抱著戒慎之心,因為語言的戰爭很容易轉化成真正的戰爭。另一方面,東亞經過諸戰爭的時代,好不容易才抓住的和平與繁榮尚未演變至遭到破壞的地步,所以東亞還是可以抱持希望。在東亞世界的區域合作上,發揮了積極作用的東南亞,其未來也交錯著恐懼與希望。越南、菲律賓與中國的關係越來越緊張;泰國國內正面對著看不到出口的政治混亂局面;擔心權威主義體制結束後會發生紛擾的印尼,期待藉由選舉,穩定地達成政權交替。另外,在眺望烏克蘭的內戰、中東的動蕩與血腥局面成為世界焦點的二○一四年夏天的世界政治時,我更深切地感覺到東亞必須同時抱持戒慎恐懼與希望之心。
作為本書基礎的岩波講座《東亞近現代通史》,在岩波書店編輯部部長馬場公彥先生的構想與強大的領導力下,此企劃才得以實現。此外,也要感謝中山永基先生與石川憲子小姐,由於他們的全力付出,才能讓如此大的規模的企劃沒有延誤地進行。在此感謝編纂本書時幫助我們的各位。期待本書的讀者能藉此機會將手伸向本講座的第十一章。
結語
作者群代表 中野聰
關於岩波講座的《東亞近現代通史》(全十章+別章)的企劃,二○○八年五月在馬場公彥先生的呼籲下開始進行討論,同年裡開了五次企劃會談,二○○九年一月成立本書的七位作者(和田春樹、後藤乾一、木?洋一、山室信一、趙景達、中野聰、川島真)所組成的編輯委員會,同年夏天之前,經過七次編輯會議,決定了各篇章的負責執筆者,於一年後的二○一○年十月,開始刊載,二○一一年九月刊載別章〈亞洲研究的來歷與展望〉,結束了全部十一章的刊載。相對於這麼大規模的企劃,可以說是在短時間內完成了企劃與刊載的...
作者序
總序
作者群代表 和田春樹
岩波講座《東亞近現代通史》從二○一○年十月開始刊載,二○一一年八月刊載第十章後,終於完成了主文的部分。這部《東亞近現代通史》有七位編輯委員:和田春樹、後藤乾一、木畑洋一、山室信一、趙景達、中野聰、川島真。從第一章到第九章的各章開頭處由所有編輯委員分工,分別記述各章所涵蓋時期的通史。第十章是編輯委員討論一九九一年之後二十年間的歷史記錄。這七位委員記述的通史與討論的內容所編成之書,就是這一部《東亞近現代通史》。
日本與鄰近諸國所構成的區域世界,以小範圍來說稱之為東北亞。因擔心北韓的核武發展問題,而自二○○三年開始的六方會談以東北亞的協調者自居。所謂的六方,便是指中國、南韓、北韓、日本、俄羅斯和美國這六個政治體。日本所屬的區域世界,以大範圍來說稱為東亞。一般認為的東亞核心國家當然是中國(包括台灣)、韓國和日本。一九九七年時,東南亞國家協會諸國邀請中國、日本、韓國參加其主辦的首腦會議,促成了東協加三(ASEAN+3)的會議。那次會議呼籲以在二○○一年成立東亞共同體為目標。因為上述的過程,東南亞與東北亞合併為一體,成為我們所說的東亞地區。
在人類的歷史中崛起的東亞、東南亞與東北亞構成了我們的區域世界,如今它正處於危機之中。從九○年代開始的北韓問題;對歷史修正主義的反動,讓國家的政治外交陷於混亂迷失,對外政策傾於強硬的日本問題;還有中國問題,伴隨著其國力越來越強大,對外以與美國之間的共同掌權為競爭,同時又與鄰近國家頻頻發生衝突,此外國內的內政也有諸多困擾;美國問題,則是希望能維持自身在東南亞政治、軍事的現狀,並希望能如願擴大經濟影響力;在美日中三國的糾結中,則有美軍基地與當地居民的對立情況越來越嚴重的沖繩問題;除此之外,還有置身於這些問題的連接點,明明已經完成民主革命,卻不能發揮國民期待的主導權的韓國問題等等。當以上的種種問題相互呼應、交織在一起,就無可避免地出現了危機充斥的局面。在這樣複雜的局勢下,領土問題已令目前的東海與南海雙方處於隨時可能爆發軍事衝突的形勢。
現在的形勢到底已經演變成什麼狀況呢?是什麼樣的歷史演變,才造成現在這樣的形勢?往後還會有什麼樣的發展?會出現多少發展的選項,又希望從中選擇哪個選項呢?思考上述這些問題時,我們有必要回頭重新檢視歷史。要在東亞的危機中占據良好的歷史定位,首先必須要擁有東亞的歷史形象,並且塑造出屬於自己的歷史形象。
十八世紀的東亞是繁榮而和平的時代,但以英國為首的西方諸國自十九世紀起,便大舉入侵東亞,東亞的社會因此被改變,東南亞面臨殖民地化。這個大變化的最後就是甲午戰爭的爆發。因為甲午戰爭,身為東北亞國家之一的日本,躋身成為了帝國主義國家。日本、大清、朝鮮之間的原有關係,也因為甲午戰爭而有了決定性的變化。新的東亞近現代史,就此展開。甲午戰爭十年後,日本與俄羅斯因為爭奪朝鮮與滿洲地方的權益,爆發了日俄戰爭,結果日本海軍在對馬海峽海戰中打敗俄羅斯的海軍,獲得了壓倒性的勝利。日本帝國主義之力勢不可當,併吞了朝鮮後,讓朝鮮成為日本殖民地。不久之後在歐洲發生的世界戰爭雖然是改變世界史的巨大原因,但東亞並沒有被捲入那場世界戰爭,所以受到的影響自然也不大。不過,在那場世界戰爭中出現的俄羅斯社會主義革命波及到西伯利亞,美國與日本則因「西伯利亞干涉」,而出兵對抗俄羅斯革命。
蘇聯在俄羅斯革命中誕生,而蘇聯所建立的世界革命運動組織─共產國際則運用了最大的力量去影響中國,並進一步擴及日本、朝鮮和中南半島。中國人民革命受到共產國際的影響,而與中國共產黨合作。就這樣,日本與革命的中國對峙了。日本從西伯利亞撤兵約十年後,目標轉向進攻滿洲,不僅出兵滿洲,還在滿洲建立滿洲國。之後不到十年的時間內,日本開始了在中國本土的戰爭,朝鮮、台灣人還被皇民化,大量投入戰場。然而日本在中國發動的戰爭無法粉碎中國人的頑強抵抗。中日戰爭開始四年後,日本將戰爭擴大至東南亞的歐美殖民地,與英、美、荷蘭、澳大利亞等國展開戰事,開始了所謂的「大東亞戰爭」。日本雖然打著「建設大東亞共榮圈」的口號,但東南亞的人民並不接受「大東亞共榮圈」的號召,也採取激烈的抗爭。這場亞洲的太平洋戰爭最終以大日本帝國敗北收場,「建設大東亞共榮圈」的計畫當然也就付之流水。
從甲午戰爭到一九四五年八月十五日為止的這五十年歷史,可以說是一段因為日本發動的戰爭,而對東亞的人們的生活造成嚴重影響的歷史。日本發動的侵略戰爭以及與之對抗的反侵略戰爭,是那五十年歷史的主軸,但各國與各個地區在侵略戰爭與抗侵略戰爭中,仍然持續發展經濟文化,人與物的移動及往來並沒有因為戰爭而停止。
作為引發東亞戰爭主體的日本,在戰敗後發表了要轉變為「和平國家」的宣言,制定了放棄戰爭、放棄擁有戰力的新憲法。戰後的日本重新出發了,但是,東亞這個地區的和平卻沒有因此到來。美國與蘇聯的體制對抗所形成的冷戰雖然始於歐洲地區,但東亞也深受美蘇兩國體制對抗的影響。只是,出現在東亞的不是冷戰,而是東亞地區各自為了自身利害關係而行使武力的「熱戰」,不斷上演實質的戰爭。自帝國主義中得到解放的東亞諸國的建國問題,到底該由誰來承擔呢?共產主義的民族主義者與反共主義的民族主義者圍繞著此事,爭奪被解放的東亞諸國的建國權;而歐美各國介入其中,開始了新的亞洲戰爭,進入「亞洲戰爭時代」。中國發生內戰,中南半島各國也處處戰火。當中國的內戰以中國共產黨軍獲勝告終後,戰火轉移到朝鮮,韓戰開始了。在美國與中國介入韓戰的情況下,韓戰變成了中美之戰。被美軍占領的日本雖然能夠協助美軍作戰,但日本受限於新憲法第九條的規定絕不參戰,僅僅只是在戰爭中謀求經濟上的利益。那個時代最後的戰事是越戰。美國因為不願見到越南共產主義的民族主義者獲勝,便讓韓國軍隊參與越戰,開始了「殘酷的戰爭」。然而,在全世界掀起反戰的聲浪下,美軍終究在一九七五年敗給了越南人民。
在「亞洲戰爭時代」裡,東亞雖然淪為戰場,但各國在經濟文化上仍然有所發展,人與物的移動及往來也沒有因為戰爭而中斷。不過,在歷經了五十年日本戰爭時代之後,馬上又開始持續了三十年的「亞洲戰爭時代」,這斷斷續續加起來長達八十年的戰爭不僅讓東亞人民死傷無數,也在人們的心中留下生活遭受破壞的記憶,以及種種損失與創傷所帶來痛苦,也累積了濃濃的仇恨與憎惡。直到越戰結束,美軍失利撤離越南時,人們才終於在希望與不安中看到了未來。這次戰爭結束後,應該就會有穩定的和平到來吧?就像日本在戰爭後改變了,美國也會在戰爭後脫胎換骨吧?回首長達八十年的戰爭時代曾經發生過的侵略、壓迫統治、犯罪般的行為,侵略者必須為自己的行為道歉、把應該反省的問題都說清楚、請求原諒,賠償損失並且請求赦免。接著,就必須建立起一個以和解為基礎的地域合作和平組織。
然而,越戰之後並沒有出現人們期待的幸福戰後世界。越戰後的第十五年,美國與蘇聯的冷戰結束,蘇聯發生巨大的變化,其國家社會主義體制瓦解了。在東亞,韓國與菲律賓完成了民主革命;日本藉著河野談話與村山談話,進行了對過去的反省;朝鮮半島邁向舉行南北首腦會談的目標;中國與越南利用共產黨國家體制,走向資本主義的發展之路,在經濟成長上獲得了相當大的成功。東協不斷提升能力,並且發揮了主動權。然而,戰爭的歷史如今已被選擇性遺忘,對抗性的民族主義言論卻甚囂塵上。政治的腐敗與開發的弊害,控制了所有的國家,中國、韓國、日本等東亞的核心國家陷入了嚴重的對立關係。這個地區的人們未能抓住歷史創造出來的和平與和解的罕見機會。也正因如此,不得不說,如今的東亞正處於危機之中。
為了跳脫這樣的局面,希望各位能從本書作者們敘述的東亞近現代史中進行反思,從中領略出各自所能看到的東亞歷史,以此作為引導,積極地突破那段失去的歲月。這麼做的目的,為的是讓各位創造出和解與和平的新東亞。
總序
作者群代表 和田春樹
岩波講座《東亞近現代通史》從二○一○年十月開始刊載,二○一一年八月刊載第十章後,終於完成了主文的部分。這部《東亞近現代通史》有七位編輯委員:和田春樹、後藤乾一、木畑洋一、山室信一、趙景達、中野聰、川島真。從第一章到第九章的各章開頭處由所有編輯委員分工,分別記述各章所涵蓋時期的通史。第十章是編輯委員討論一九九一年之後二十年間的歷史記錄。這七位委員記述的通史與討論的內容所編成之書,就是這一部《東亞近現代通史》。
日本與鄰近諸國所構成的區域世界,以小範圍來說稱之為東北亞。因擔...
目錄
【上冊】
第一章 東亞的近代──十九世紀 川島真
前言──東亞的「近世」
1. 十九世紀前半的秩序變化
2. 不平等條約的時代意義
3. 開放港網絡的形成
4. 東南亞各國的殖民地化
5. 十九世紀的社會變化──移民、宗教、軍事化
6. 內陸亞洲的變化
7. 近代國家與《萬國公法》
8. 日本崛起與東亞
9. 甲午戰爭與東亞
結語──東亞的「近代」
第二章 日俄戰爭與日本併吞韓國──十九世紀末~一九○○年代 和田春樹
1. 甲午戰爭後的東北亞
2. 世紀末帝國主義者瓜分亞洲的行動
3. 義和團事件與清俄戰爭
4. 從締結英日同盟到日俄戰爭
5. 日俄戰爭與東亞
6. 《樸茨茅斯條約》
7. 日俄戰爭後的東亞
8. 日本併吞韓國
第三章 世界戰爭與改造──一九一○年代 趙景達
1. 日本大國化
2. 武統政治與三一運動
3. 大正民主與朝鮮
4. 辛亥革命與其影響
5. 五四運動的開始
6. 第一次大戰與印度
7. 第一次大戰與東南亞
第四章 社會主義與民族主義──一九二○年代 川島真
1. 世界史中的一九二○年代
2. 東亞的一九二○年代
3. 威爾遜的十四點和平原則與民族主義
4. 國際、非國際組織與「文化」
5. 國際聯盟託管地與殖民地
6. 凡爾賽、華盛頓體系與東亞
7. 共產國際與「東方」
8. 蘇聯的形成與西伯利亞
9. 蘇聯的形成與中亞
10. 「滿洲」周圍的環境
11. 日本帝國與殖民地
12. 中國的政權轉換
13. 東南亞的民族主義
14. 一九二○年代的東南亞經濟
15. 對一九三○年代的展望
第五章 新秩序的摸索──一九三○世紀 山室信一
1. 危機與摸索中的一九三○年代
2. 生活「改革」運動與農村秩序的重整
3. 殖民地的抵抗與走向自治、獨立的摸索
4. 日本帝國的戰時體制
5. 中日戰爭與中國的政治空間
6. 探索大區域秩序與跨境人口流動
文獻一覽
年表(一七八二—一九三九)
【下冊】
第六章 亞洲太平洋戰爭與「大東亞共榮圈」──一九三五年~一九四五年 後藤乾一
1. 波濤洶湧的時代開始了──一九三五年~一九三七年
2. 中日戰爭期的東亞
3. 「大東亞共榮圈」的時代
結語
第七章 亞洲諸戰爭的時代──一九四五年~一九六○年 木畑洋一
1. 戰後的亞洲與日本
2. 去殖民地化過程的開始
3. 冷戰開始
4. 新區域秩序的探索
5. 新生亞洲中的日本
6. 冷戰與去殖民地化的交錯
第八章 越戰的時代──一九六○年~一九七五年 中野聰
前言
1. 走向越戰之路
2. 美國的戰爭
3. 東亞轉換期
結語──高度成長時代的日本與東亞的轉換期
第九章 經濟發展與民主革命──一九七五年~一九九○年 和田春樹
1. 越戰結束後的亞洲
2. 新的對立構圖──兩個同盟
3. 三個局部戰爭
4. 經濟發展
5. 「新冷戰」的動態
6. 民主革命
7. 戈巴契夫的經濟改革與美蘇冷戰的結束
8. 波斯灣戰爭與蘇聯解體
第十章 共同討論、邁向和解與合作的未來──一九九○年以後
1. 世紀交替期的國際秩序
2. 亞洲的民主化潮流與逆流
3. 戰後處理與歷史認知問題
4. 東亞世界的未來
結語 中野聰
文獻一覽
年表(一九三五—二○一一)
【上冊】
第一章 東亞的近代──十九世紀 川島真
前言──東亞的「近世」
1. 十九世紀前半的秩序變化
2. 不平等條約的時代意義
3. 開放港網絡的形成
4. 東南亞各國的殖民地化
5. 十九世紀的社會變化──移民、宗教、軍事化
6. 內陸亞洲的變化
7. 近代國家與《萬國公法》
8. 日本崛起與東亞
9. 甲午戰爭與東亞
結語──東亞的「近代」
第二章 日俄戰爭與日本併吞韓國──十九世紀末~一九○○年代 和田春樹
1. 甲午戰爭後的東北亞
2. 世紀末帝國主義者瓜分亞洲的行動
3. 義和團事件與清俄戰爭
4. 從締結英日同盟到日俄...
商品資料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568頁開數:25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