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為新媽媽們量身打造的育兒手記
詳細記錄從懷孕到育兒這段旅程的點點滴滴
尋找個人與母親角色間的平衡,
享受多重身分帶來的喜悅與挑戰!
本書不僅是一本貼心的育兒指南
更是一份關於成長、愛與自我發現的禮物──
▎肚子裡的陪伴──懷孕的那段時光
作者細述了在懷孕四到七個月間的經驗與感受。這不僅包括了身體上的變化,更有對未來母親角色的心理準備和情感波動。作者透過真實的描述,讓讀者深刻體會到懷孕期間的喜悅與挑戰。
▎哺乳,最原始的陪伴──育兒的初期階段
從現代餵養的靈活性到哺乳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如夜裡堵奶的經歷,作者坦率地分享了自己的故事。這些故事不僅提供了實際的建議,也表達了無論選擇哺乳還是人工餵養,母愛都是不變的主題。
▎愛和粗養──如何平衡陪伴與管教
從日常記錄到耐心等待孩子成長,作者強調每一次的陪伴和回應都是對孩子的一種投資,可以培養出一個自信且穩定的小個體。
▎做個自私的媽媽又何妨──面對自己時,要誠實而自私
作者鼓勵媽媽們在育兒的同時,也要照顧好自己。無論是女兒第一次游泳時作者選擇去按摩,還是夜間不陪睡的決定,都闡述了作為一個媽媽,自我關愛同樣重要。
▎長到多大帶出去玩才合適──每段遷徙故事都帶有私人化的標籤
作者分享了自己帶著孩子旅行的經歷。從70天開始的旅程,到250天孩子的成長過程,這些故事不僅是關於旅行,更是關於如何在孩子成長的同時,享受生活和探索世界。
▎隔代之愛──三代之間延續的愛
作者探討了三代家庭成員間的互動。這一部分不僅描述了與祖父母的關係,也討論了如何透過日常生活的小細節傳承家族的愛和教養。
▎我是妻子,我是我自己──愛,不必在一時一刻
作者探討了如何在成為媽媽的同時,保持作為一名妻子和一個獨立個體的身分。從「喪偶式育兒」到工作與家庭的平衡,這部分作者提供了深入的見解。
【隨著孩子的出生,媽媽也出生了】──打破全職媽媽的迷思
作者深入探討了成為媽媽後的自我轉變,包括尋找個人的「心流」、平衡「自我」與「媽媽」角色,以及如何在育兒中持續自我實現、自我成長。
本書特色:從懷孕到孩子一歲,作者以真誠和幽默的筆觸,分享了育兒旅程中的各種經歷和心得。本書強調了母親自我照顧的重要性,提倡在育兒中找到自我平衡,並鼓勵媽媽們擁抱不完美,享受母親角色帶來的喜悅和挑戰。從哺乳到陪伴,從家庭關係到自我發展,作者以親身經歷告訴所有新手媽媽,你不必完美,只需做自己。
作者簡介:
蔣瞰,作家、資深媒體人。著有《晚上好,親愛的陌生人》、《深夜書房》、《山居普陀》、《山居莫幹》等。
章節試閱
女兒第一次游泳時,我在按摩
當女兒臍帶脫落、體重超過4.68公斤的時候,她就可以游泳了。相比大一點的小孩,她的要求有點多:不能太餓也不能剛吃飽,但新生兒本來就是每隔兩小時要吃一頓;不能在睡覺也不能太睏,但新生兒除了吃,大多時間都在睡覺。所以,等到一個能去游泳的機會很不容易。
那天,我在隔壁的護理部做產後修復,月嫂來了,說:「你家女兒要游泳了,你不去看嗎?」
我想都沒想:「你們去吧,拍個影片我看看就行。」
月嫂和護理部所有人都傻住了:「這可是你家寶貝第一次游泳啊,媽媽粗心大意?」也有人說:「你是意外懷孕的吧,對孩子顯得不太上心。」總之,都歸結為:「你這個媽媽怎麼回事?」
其實我也想看,但我也覺得,不必糾結於這個「首次」。
因為我知道,新生兒游泳只有五分鐘,要是等我擦淨身體穿好衣服匆匆奔去,估計她都游完了。要讓她等我,那怎麼可能,誰知道這個暴脾氣小孩會耍什麼花招。
「我有很多次機會可以看她呢,甚至以後要一起游泳的,不差這一次。」我向旁邊的人解釋。
後來我看到,影片裡的她在水裡非常自在,哪怕是第一次也不怯場。她以後也會有很多很多第一次,第一次上學、第一次領獎、第一次帶男朋友回家……媽媽不必強求自己都在場,更不必苛責。
媽媽坦然,孩子也會更從容,我一直這麼要求自己。也因此,在面對她突然大哭甚至哭得很傷心時,我都告訴自己:不要著急,慢慢來,她會等你的。
為母則剛?
在月子中心,每次餵奶的時候,月嫂都只顧著「寶寶吃奶時很熱」而掀開被子,我告訴她「請你幫我蓋下被子,現在是冬天,我覺得有些冷」;月嫂會習慣性關掉寶寶一側的燈,但為了隨時觀察寶寶的動態,尤其是溢奶等情況,而開啟我這一側的燈──難道我就不覺得刺眼嗎?
我還因此找到當時對接我的銷售人員,向她建議在以後的培訓裡加上「對產婦的照顧」。媽媽生了孩子,全世界都會自然而然把重心轉移到孩子身上,但他們忘了產婦此刻面對的疼痛、沮喪、無奈。
後來,月嫂也漸漸會在我餵奶的時候給我溫開水,裡面加根吸管方便我喝水,或幫我在肚子和肩膀上添塊毯子。因為,我好,寶寶才會好帶。
我看到很多新手媽媽在面對疼痛的時候都會用「為母則剛」這個詞,她們忍著生理上的疼痛和心理上的無望,不得不看似勇敢成熟地拚命為自己打氣。因為媽媽不能有情緒,哪怕有,也是「過會就好了」、「不就是不開心情緒低落啊,沒事的」。也因此,我反而覺得這個詞對媽媽非常不友好。我做了媽媽,但也應當允許我有柔軟和脆弱的一面,我也想要偷偷懶,想要舒適的人生。王爾德(Oscar Wilde)有句經常被引用的話:「愛自己,是終生浪漫的開始。」
如意快五個月的時候,我應邀參加TED杭州的演講。當天,也是外婆、外公要來接她的日子,我們已經在蕭山的奶奶家住了半個多月。我爸媽上午坐高鐵來,然後我開車帶他們一起參加TED分享,再回湖州,正好順路。
成年後,除非需要家長幫忙,我越來越少將諸如此類的「榮譽」提前告知他們,越將之視為家常便飯越輕鬆。但這次不同,我曾是個TED迷。TED不是綜藝節目,父輩們並不了解,加上當天他們也會親臨現場,所以,我特地整理了一些介紹,提前發在家庭群組裡。
剛發出去,我爸秒回:「如意的照片有嗎?」
從出生一直沒離開過外婆、外公的如意,讓他倆惦念得不行,每天要求發影片、發照片。這本來是愛,但此刻的回應讓我著實不爽。
我發了一串刪節號過去,意思是「我對你的反應表示不可思議,我不想和你說話」。
我爸果然沒有意識到我的情緒轉變,還補充了一句:「隨便拍拍就行了,現在的照片有沒有?」
我想都沒想,直接告訴他:「沒有!」
過了十分鐘,我媽在群組裡傳了個大拇指,算是對我的肯定。
其實,這麼多年獨自在外,有殊榮也有挫敗,我早就學著「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自己的寵辱得失並不仰仗另一個人的肯定,就像《夜航西飛》(West with the Night)的作者柏瑞爾.馬卡姆(Beryl Markham)在書裡說的,「我獨自度過了太多的時光,沉默已成一種習慣」。
媽媽也會和女兒爭寵,這並不奇怪。因為媽媽也還是小女孩,也需要被聽到和看到。
中年是整個社會中最有擔當的年齡層,多重關係讓他們不得不無私,所以在面對自己的時候,反而要誠實而自私。
用自己的方式陪伴
生下如意後,我就沒怎麼回過杭州。
因為老陳在異地工作,如意需要老人家幫忙養育,頭三個月,一直住在我的家鄉湖州;等她稍大點就兩地生活,有時去老陳的家鄉、婆婆的現居地蕭山。
但那都不是我的主場。
這點和蕾切爾.卡斯克很像,她生完孩子後,從大城市搬到了某個大學城,她形容自己「不得不承擔起撤離倫敦、放棄過去幾年裡我那不受約束的慾望所形成的生活方式的責任」。
無論是湖州還是蕭山,我都喪失了熟悉的生活節奏和社交,除了家人,幾乎沒有朋友,也沒有想去的咖啡館、餐廳──事實上我還不敢喝咖啡。我們做得最多的事情就是散步,頻率高的時候,早晚各一次,一次最多可達兩個小時。
湖州是我的家鄉,我在這座城市生活到二十歲。我們也曾搬過家,從城市的西邊到東邊再回到西邊,家門口的小西街成了必經之路和必逛之地。
第一次把如意抱下樓的那個春末,我們踩在小巷中江南味十足的青石板上,金銀花從黑瓦屋頂蓬鬆地垂下來;白色的絡石攀緣在斑駁的牆上,粉色、橘色的月季都撐挺了,大朵大朵地裝點著矮牆;繡球花像是點著胭脂、面色紅潤的糯米糰子,勾引人們彎下腰去捧它們。
街邊的冰淇淋店散發出冷氣,把人捲進去趕緊要一個香草味的冰淇淋球解暑;從大城市回來的年輕人再也不會抱怨家鄉只有星巴克和喜茶了,手沖咖啡毫不遜色,奶茶還有了健康品牌的加持。
這是和如意共度的第一個江南的夏天,也是我最熟悉不過的小西街的動人之處。沒有永久的少女,但每個夏天仍然熾熱。
雷雨過後的那個傍晚,說要去給正在同學聚會的外婆一個驚喜,我帶著如意就這樣往酒店方向走,不經意走到了老房子附近。在那個家裡,我度過了人生中重要卻又黑暗的時光──大考、升學、叛逆的青春期。那個房子的周邊住著成績很好的「別人家的孩子」;沒有手機的年代,我曾在社區門口的小店打電話向爸爸求助,因為被男同學跟蹤;那些年輕歲月裡,我無比想走出去,想盡快擁有自己的世界;在那個兩室一廳的房子裡,我一遍遍聽披頭四(The Beatles)唱「I believe in yesterday(我相信昨天)」。
盛夏讓我想起五味雜陳的青春時代,我從那個去親戚家都會害羞的小女孩,長成了天天和陌生人打交道的記者。如意很安靜,不知道是不是因為五個月的她已經可以在背帶裡面朝外坐了,花花世界多好看,連瞌睡都忘了。而她的安靜,正好給了我回憶的可能。如今的她也如盛夏的陽光,萬物生長,交給生命一個不可預知的未來。
個體心理學家阿爾弗雷德.阿德勒(Alfred Adler)認為,決定我們自己的不是「經驗本身」,而是我們「賦予經驗的意義」。我們賦予過去的經歷什麼樣的意義,才直接決定著我們的生活。因為這些過往,我們的散步有了方向,這也是我們和一座城市連結的方式。
蕭山是老陳的家鄉,雖然現在屬於杭州的一個區,但在地鐵開通前,在我印象裡這裡一直是一個遙遠的地方。與此同時,除了蘿蔔乾和花邊製造業,這個大杭州概念裡的東邊大區的其他我一概不知,甚至在我參與撰寫和運河有關的書籍時,也沒意識到蕭山和運河的關係,直到我帶著如意出門散步。
我先是發現這座城市裡有無數的橋,出門便是。
從我們所在的高橋社區出門往西走,有夢筆橋、倉橋、市心橋、永興橋;往東走,則是惠濟橋、東暘橋、回瀾橋,恰恰是橫跨在城河上的七座單孔石橋,而這城河,就是浙東運河,也叫蕭紹運河,俗稱官河。
婆婆跟我說,有一陣她心情不好,就沿著城河從西走到東,再從東走到西,只做一件事:數橋。
我也喜歡數橋。熟門熟路後,我又改為每天只去一座橋,把如意裝在我胸前的背帶裡,以橋為圓心,探索周邊。比如,抵達夢筆橋,當天的遊覽便是夢筆園公園。夢筆園公園是當地人的遊樂場,早茶、打牌、遛鳥、練太極、家長裡短,在這裡你能聽到最正宗的蕭山話;我也會去旁邊的江寺公園,始建於南朝的江寺已經不是寺廟,但寺院黃依然掩映在豐茂的植被中間,午後陽光穿過,頗有一種在京都逛寺廟的感覺,靜謐、深邃。
一路梧桐參天,紅白夾竹桃映綴其中,夏日帶如意散步也感覺不到熱。這些自然形成的城市空間成了當地人重要的戶外活動空間:遛狗、遛娃、吹拉彈唱、跳廣場舞、買賣自家種的蔬菜,它們構成了城市最市井的一面。但我好像從來不和其他媽媽或者外婆、奶奶們聊天,儘管有人說「跟其他媽媽見面有好處,你可以聊天,可以訴苦,願意的話,寶寶和寶寶之間也能互動」。
我看看如意,她天生一副「不屑和你玩」的表情,就像所有的「行拘」對她都產生不了作用。
這是我和老陳的家鄉,有我們的童年。每個人的童年時代,都在成為生命密不可分的一部分後,長久蟄伏在我們內心深處。被孩子「誘導」重走這些路,隱藏在媽媽體內的往事也一一浮現。
也許,這個時候,我應該開始某種早教了,翻滾、爬、坐、抓握之餘還要聽聽英語、日語什麼的;又或許得聽聽我的朋友們善意的勸導:「你別什麼都無所謂,你知道嗎?兒子四歲的時候我幫他報英語班,老師都說太晚了。」但我依然不想過早陷入競爭,哪怕她真的會輸在起跑線上。養育方式有很多種,而我接受並希望她只是一個普通人,就地取材,認識身邊的藍天綠樹和人情。
唐納德.威尼科特(Donald Winnicott)是英國家喻戶曉的兒童心理學大師,一生接待、治療過近六萬個母嬰及家庭,他有一個簡單好記且極為重要的觀點:信賴你的本能。
他認為,循著自己的天性去實現親子間的互動與溝通,才是最好的親子教育模式。當一個母親相信自己的判斷時,她會做得更好。
我的朋友特特媽是杭州本地人,也是一位超有主觀能動性的媽媽。為了陪伴孩子,身為工科生的她去了一個親子旅遊粉絲專頁做主筆,以便工作生活兩不誤,且能互相補充和增色。她的陪伴不完全是在陽光沙灘、高奢酒店,更多時候,她陪兒子去九溪蹚水、去黑暗裡找尋螢火蟲、去九曜山登高俯瞰蘇堤,在自己家門口,在熟悉的家鄉,用另一種全新的方式,重新成長一次。
她跟我說:「去走走一條小路也可以感受到杭州的四季。茶園裡、梧桐樹下、彩色的落葉、家門口的老銀杏……我也希望有更多的新杭州家庭,可以找到與這個城市溫情的連結,不應該只是買學區房、抽籤、塞車,這些連結,就蘊含在家門口平凡的四季裡。」
女兒第一次游泳時,我在按摩
當女兒臍帶脫落、體重超過4.68公斤的時候,她就可以游泳了。相比大一點的小孩,她的要求有點多:不能太餓也不能剛吃飽,但新生兒本來就是每隔兩小時要吃一頓;不能在睡覺也不能太睏,但新生兒除了吃,大多時間都在睡覺。所以,等到一個能去游泳的機會很不容易。
那天,我在隔壁的護理部做產後修復,月嫂來了,說:「你家女兒要游泳了,你不去看嗎?」
我想都沒想:「你們去吧,拍個影片我看看就行。」
月嫂和護理部所有人都傻住了:「這可是你家寶貝第一次游泳啊,媽媽粗心大意?」也有人...
推薦序
自序 人竟然能造出人
當妳成為了媽媽,大多數人會說「恭喜」;已經成為媽媽的,會對妳說「辛苦了」;剛剛成為媽媽的會再加一句「別為難自己」。
她們比我早一步做媽媽,剛剛從原始餵養中逃離或者還在進行中,有一些記憶猶新的餵養心得,她們叮囑我「千萬不要跟自己較勁,請人幫忙,父母或是月嫂」。
有個朋友,在我生完孩子幾天後,跟我要地址,說要寄禮物。我說:「不要啦,寶寶的東西夠多了。」她說:「是給你的,你辛苦了。」沒過多久,我收到一條微笑項鍊和夾在裡面的一張紙條:無論何時,記得微笑。
「新生兒第一年相對簡單啦,孩子不是睡就是吃,吃也無非是到媽媽身上吃。」懷孕的時候,有人這麼寬慰我。
直到女兒將近一歲,我一想起這句話都會覺得這謊真是撒到南半球去了──何止是睡和吃啊,還有許多的表情、變化、故事,意想不到和意料之中,大多是毫無秩序的雞毛蒜皮。也許因為太細太碎了,也許因為新手媽媽太疲倦了,總之,反而沒有人好好記錄過這一年。
但真的只有屎尿屁嗎?
「感覺我離那個年代很久遠了。」
因為我是大齡產女,身邊朋友早已是大孩子的爸爸、媽媽,他們最感慨的就是:看似細碎的小事,卻是那個特定階段的財富,也是新手爸媽們不能輕視的。
有些人生經驗是沒用的,因為你不會經歷第二次。但作為「經歷」來說,是值得的。「經歷」分為兩種,一種是主動爭取來的,比如讀書、旅行、跳槽……一種是被動接受的,比如坐月子、奶娃──對我一個高齡意外懷孕,還沒做好準備的人而言。
《女人,四十》裡說「人生是很過癮的」,回過頭來想想,也許是對的。
我很快進入了狀態,養娃,也養自己,甚至比「瀟灑的文藝青年」時代更好。
很多人說「你能做這麼多事,因為你強大啊」、「還不是因為你有媽媽和婆婆幫忙」、「你能接受喪偶式育兒,還不是老公賺得多」。以前我總是解釋,是哦,也許是我運氣好吧;哎呀,我老公賺得就很一般啦。後來我發現,生活中就有那麼一些人,對一丁點的困難都會再三強調,卻幾乎不願意去回想自己的幸福時刻。非得這麼想的人,注定難以取悅,也是不會成功的。人生的任何一個階段,都有無數值得他們抱怨的事情。因為,他們的世界觀裡是沒有自我追求的,最好一路坦蕩,老公賺大錢還能陪著你,婆媳關係良好還能發紅包給你,孩子生病有醫生朋友,出門旅遊有免費酒店……事實上,就算真的這樣,還有他們覺得不順心的事情呢!
再進一步說,這種想法的底層邏輯是:他們認為幸福是本應該得到的,從不想著幸福是爭取和努力來的。
哪有什麼好事是天上掉下來的。
生孩子是不能有功利心的,因為付出和得到肯定不對等。偶爾可以給自己一點甜頭,比如,我一直覺得,如意大概是來渡我的,因為她的到來迫使我規律合理地攝入營養;比如母乳餵養,除了疼痛,隨時都有堵奶、乳腺炎的風險,也把我死死拴住,哪裡都去不了,但能幫助乳房二次發育,有助於乳腺結節的疏通。當然,它們不是目的,你不可能因為這些才想要生個孩子。
陪伴,其實是非常私人的事情,而且細碎磨人。
媽媽,從來不是為了別人的眼光而做。《無聲告白》裡說得好:我們終其一生,就是要擺脫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我媽媽跟我說,人三歲之前通常沒有記憶,養小孩剛好陪他重新長一遍。但小孩不是複本,他有自己的秉性和意志。太神奇了,人竟然能造出人。
自序 人竟然能造出人
當妳成為了媽媽,大多數人會說「恭喜」;已經成為媽媽的,會對妳說「辛苦了」;剛剛成為媽媽的會再加一句「別為難自己」。
她們比我早一步做媽媽,剛剛從原始餵養中逃離或者還在進行中,有一些記憶猶新的餵養心得,她們叮囑我「千萬不要跟自己較勁,請人幫忙,父母或是月嫂」。
有個朋友,在我生完孩子幾天後,跟我要地址,說要寄禮物。我說:「不要啦,寶寶的東西夠多了。」她說:「是給你的,你辛苦了。」沒過多久,我收到一條微笑項鍊和夾在裡面的一張紙條:無論何時,記得微笑。
「新生兒第...
目錄
推薦序 當媽啊,首先得自己爽
自序 人竟然能造出人
01 肚子裡的陪伴
02 哺乳,最原始的陪伴
現代餵養不強調事事正確
夜裡塞奶,我被送進了發熱門診
確定是媽媽
明明想斷奶的我,卻選擇了追奶
無論什麼時候、選擇什麼方式斷奶,都好
03 愛和粗養
時時記錄的理由
好好回應
被耐心等待過的孩子
愉快的家庭氣定神閒
陪伴孩子的意外所得
用自己的方式陪伴
家族的形式
孩子和誰玩比較好?
04 做個自私的媽媽又何妨
女兒第一次游泳時,我在按摩
為母則剛?
解放勞動力的高科技也是愛
不是凡事不管才叫信任,也不是事事介入才是關心
夜間不陪睡的媽媽
你不用特別愛她
05 長到多大帶出去玩才合適?
70天,開車回杭州
100天,陪爸媽過結婚紀念日
120天,去鄉村
160天,蘇州酒店遊
199天,看上去很美
250天,孩子的成長是個減壓的過程
一直在路上
06 隔代之愛
三代之間延續的愛
生活的教養在日常
最美的事莫過於美有美的後代
關於離別
和嬰兒做遊戲一點都不無聊
女人未必掌握獨家竅門
07 我是妻子,我是我自己
如果不得不「喪偶式育兒」,也沒什麼大不了
既然選擇了婚姻,就要努力見面和講話啊
提出要求,明確而具體
愛,不必在一時一刻
誰去工作?
上班的爸爸和自僱的媽媽
08 隨著孩子的出生,媽媽也出生了
願你也找到自己的「心流」
「自我」和「媽媽」
「雞毛蒜皮」和「養育浪漫」
不是別人替代不了,是我非常想做
全職媽媽的迷思
媽媽要時刻學習
後記 歲末,新手媽媽快滿一年了
推薦序 當媽啊,首先得自己爽
自序 人竟然能造出人
01 肚子裡的陪伴
02 哺乳,最原始的陪伴
現代餵養不強調事事正確
夜裡塞奶,我被送進了發熱門診
確定是媽媽
明明想斷奶的我,卻選擇了追奶
無論什麼時候、選擇什麼方式斷奶,都好
03 愛和粗養
時時記錄的理由
好好回應
被耐心等待過的孩子
愉快的家庭氣定神閒
陪伴孩子的意外所得
用自己的方式陪伴
家族的形式
孩子和誰玩比較好?
04 做個自私的媽媽又何妨
女兒第一次游泳時,我在按摩
為母則剛...
商品資料
出版社:崧燁文化事業有限公司出版日期:2024-03-27ISBN/ISSN:9786263940901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214頁開數:25K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