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書於明萬曆年間的《菜根譚》,距今已近四百年,作者洪應明揉合儒家中庸、釋家出世和道家無為等思想,並結合自身經驗,形塑為一套出世入世的法則。書中包含為人處世的方法、進德修行的箴言、禪機佛理的闡發,以及鉤玄探幽的哲語,它豐富的思想內涵在近代逐漸引起重視,更被日本企業奉為經營管理的指南,是現代人追求心靈改革不可缺少之精神食糧。本書正文採較近實的明刻本,詳為校勘,注譯明白曉暢,每則並附有析評,幫助讀者深入咀嚼、體味菜根香。
作者序
導讀
《菜根譚》是明代的一部語錄體著作。
著者洪應明,字自誠,號還初道人,里貫未詳。根據他的另一部作品《仙佛奇蹤》,我們得知他早歲熱中於仕途功名,晚年歸隱山林,洗心禮佛。萬曆三十年(一六○二)前後曾居住在南京秦淮河一帶,潛心著述。與袁黃、馮夢楨等人有所過從。
書名《菜根譚》,取自宋儒汪革語:「人能咬得菜根,則百事可成。」意思是說,一個人只要能夠堅強地適應清貧的生活,不論做什麼事情,都會有所成就。明于孔兼在為《菜根譚》寫的〈題詞〉中,進一步闡述道:「譚以『菜根』名,固自清苦歷練中來,亦自栽培灌溉裡得。其顛頓風波,備嘗險阻可想矣。」又引用洪應明的話說:「天勞我以形,吾逸吾心以補之;天阨我以遇,吾亨吾道以通之。」于氏的解釋,增加了這樣一層含意,即一個人面對厄運,必須堅定自己的操守,奮發努力,辛勤培植與澆灌自己的理想。乾隆間署名三山病夫通理的〈重刊菜根譚序〉則說:「凡種菜者,必要厚培其根,其味乃厚。」並引用古語「性定菜根香」,說明只有心性澹泊沉靜的人,才能領會其中的旨意。
《菜根譚》成書於明萬曆年間,距今已有近四百年的歷史。在相當長的時間裡,它並未受到足夠的重視,清乾隆間編纂《四庫全書》,連「存目」都未收入。但是近年來,一股《菜根譚》熱風行於海內外,人們將其與《孫子兵法》、《三國演義》等書一起視作中國傳統文化的經典之作,這是出於何種原因呢?對此,本文作一簡略的分析。
洪應明生活的年代,明朝已全面走向衰敗,這不僅表現在朝綱廢弛,吏治黑暗上,整個社會文化也呈現江河日下之勢,這一點從稍前於《菜根譚》問世的《金瓶梅》中已可見一斑。一些有見識的知識分子,在經歷了仕途的風波挫折之後,紛紛退隱江湖。他們既不願意與當權者同流合汙,也不願意違心迎合鄙瑣的社會風氣,於是,表現隱者高逸超脫情懷的作品大量出現,《菜根譚》就是其中的代表。
總的來說,《菜根譚》反映了明代知識分子佛、儒、道三教合一的思想。或者說,是著者揉合了儒家中庸之道、釋家出世思想和道家無為思想,結合自身體驗,形成的一套出世入世的法則。具體地說,可以歸納為以下的一些方面。
一、為人處世的方法
著者認為,為人處世,立身要高,處世須退:「立身不高一步立,如塵裡振衣,泥中濯足,如何超達?處世不退一步處,如飛蛾投燭,羝羊觸藩,如何安樂?」立身高,就必須「不為君相所牢籠」,「不受造化之陶鑄」,充滿自主性和積極進取的精神。處世退,又必須懂得「人情反復,世路崎嶇。行不去處,須知退一步之法;行得去處,務加讓三分之功。」
政治鬥爭殘酷無情,知識分子既有安邦定國、匡世濟民的宏願,又不免為險惡的政治風雲所震駭,於是,「處治世宜方,處亂世宜圓,處叔季之世當方圓並用」,以及「達則仕,窮則隱」,便成為他們的處世法寶。這雖然有失於消極圓滑,但也是他們從無數的歷史教訓中總結出來的一套安身立命之法。
在社會上如何與人相處呢?著者認為要「藏巧於拙,用晦而明,寓清之濁,以屈為伸」;要戒疏於慮,警傷於察,謹言慎行,取道中庸;要寬恕待人,「當存含垢納汙之量,不可持好潔獨行之操」;要嚴於律己,「完名美節」要「分些與人」,「辱行汙名」要「引些歸己」。這樣,既可以「遠害全身」,又可以「韜光養德」。
二、進德修行的箴言
明萬曆朝,閹黨橫行,官場黑暗,緣附勢者獨得上枝,忠信鯁直者終成下僚。著者對此深惡痛絕,本書開卷第一篇即云:「棲守道德者,寂寞一時;依阿權勢者,淒涼萬古。達人觀物外之物,思身後之身,寧受一時之寂寞,毋取萬古之淒涼。」在他看來,道德氣節,是人生最可寶貴的。他說:「德者,事業之基,未有基不固而棟宇堅久者。」「心者,後裔之根,未有根不植而枝葉榮茂者。」又說:「節義傲青雲,文章高〈白雪〉,若不以德性陶鎔之,終為血氣之私、技能之末。」而道德氣節的形成,在於長期艱苦環境的錘鍊:「青天白日的節義,自暗屋漏室中培來;旋乾轉坤的經綸,自臨深履薄處操出。」基於這一認識,順境固不足喜,逆境亦不足憂:「橫逆困窮是鍛鍊豪傑的一副爐錘,能受其鍛鍊則身心交益,不受其鍛鍊則身心交損。」進德修行,必須聽得進別人的意見,看得到自己的不足:「耳中常聞逆耳之言,心中常有拂心之事,纔是進德修行的砥石。」涵養心性,必須有堅強的意志:「進德修道,要個木石的念頭,若一有欣羨,便趨欲境。」品行的鍛鑄,還必須從點滴小事做起:「小處不滲漏,暗中不欺隱,末路不怠荒,纔是個真正英雄。」著者認為,人必須有意識地加強自身修養,為達到這一點,既可「夜深人靜,獨坐觀心,始覺妄窮而真獨露」,從中悟得人生的機趣;又可「徜徉於山林泉石之間」,「夷猶於詩書圖畫之內」,在大自然和藝術的氛圍中去陶冶情操。一個人如果徹底擺脫了功名利祿的束縛,就可以消卻塵心和俗氣,達到「澹泊明志,寧靜致遠」的境界。
三、禪機佛理的闡發
在《菜根譚》一書中,闡述禪機佛理的部分佔了一定的比重。全書不少地方引用佛教典故,宣揚禪宗教義的頓悟說、無欲無我,並摻雜進宋明理學的色彩。如「世人只緣認得『我』字太真,故多種種嗜好、種種煩惱。前人云:『不復知有我,安知物為貴?』又云:『知身不是我,煩惱更何侵?』」在佛教看來,人的嗜欲是罪惡之源,而欲海無邊,回頭是岸,所以,「念頭起處,纔覺向欲路上去,便挽從理路上來。一起便覺,一覺便轉,此是轉禍為福、起死回生的關頭,切莫輕易放過。」著者認為,只要摒棄物欲,放下屠刀,每個人都可以成為聖賢,成為真佛:「人人有個大慈悲,維摩屠劊無二心也」,他因此勸誡世人,多種功德,勿貪名利,超越嗜欲,得見人生之真趣。
四、鉤玄探幽的哲語
《菜根譚》對事物發生發展的規律有許多精闢的論述,如告誡人們:「天道忌盈,物極必反」、「攲器以滿覆,撲滿以空全」。因此,君子應當謙虛謹慎,居安思危,功高不伐,激流勇退。指出,人犯有錯誤並不可怕,可怕的倒是一帆風順,沒有受過挫折:「為人多病未足羞,一生無病是吾憂。」如何看待眼前與長遠、暗中與明處的關係呢?著者認為應當未雨綢繆,有備無患:「閒中不放過,忙處有受用;靜中不落空,動處有受用;暗中不欺隱,明處有受用。」對社會上的人情世態,書中也有許多入木三分的分析,如「貪得者,分金恨不得玉,封公怨不受侯」,「炎涼之態,富貴更甚於貧賤;妒忌之心,骨肉尤狠於外人」等等。
五、經營管理的指南
八十年代以後,《菜根譚》在日本受到企業界人士異乎尋常的重視,其主要著眼點,就在於書中包含著豐富的經營管理方法。如:「德者才之主,才者德之奴。有才無德,如家無主而奴用事矣,幾何不魍魎而猖狂。」可以看作企業用人的標準,即用人必須德才兼備,而首要條件是德。又如:「毋因群疑而阻獨見,毋任己意而廢人言,毋私小惠而傷大體,毋借公論以快私情。」被視為調動職工的積極性,廣開言路,群策群力,做好企業管理的指南。創辦企業,靠艱苦奮鬥,有時甚至靠慘澹經營,這都離不開堅韌的精神,這又正如書中所云:「『登山耐側路,踏雪耐危橋。』一『耐』字極有意味。如傾險之人情,坎坷之世道,若不得一『耐』字撐持過去,幾何不墮入榛莽坑塹哉?」對待職工的缺點錯誤,也可以參照《菜根譚》中的方法:「家人有過,不宜暴怒,不宜輕棄。此事難言,借他事隱諷之;今日不悟,俟來日再警之。如春風解凍,如和氣消冰,纔是家庭的型範。」
日本企業界認為:「論企業經營管理的書籍成千上萬,而從根本道理上說,多數抵不上一部《菜根譚》。」一部中國古籍,在經歷了數百年的沉寂之後,能在異國他鄉迸發出如此強盛的生命力,大概也是絕無僅有的。
從上述這些方面,不難看出《菜根譚》具有何等豐富的思想內涵。書中既震盪著積極進取的時代音響,又縈繞著消極頹唐的失落者的悲嘆;既包孕著禪機佛理、哲人之語,又展現著道家仙骨、儒者風範,摻雜並存,乃至互相抵觸。而我們每個人由於自身學識、經歷、處境的不同,也會有不同的理解和感悟,但有一點是相同的,即不論你從事何種職業,也不論你是事業上的成功者還是失敗者,你都會從中擷取到有益你自己的東西,這便是《菜根譚》受到社會廣泛歡迎的原因所在。
在形式上,《菜根譚》採用語錄體,以格言、警句入書,駢語對句,音節和諧,文詞雋美,生動活潑,既有很強的文學意味,又有明白曉暢、雅俗共賞的藝術特色。
最後談一談《菜根譚》的版本情況。
《菜根譚》的版本比較複雜,簡單地說,可以分為兩個系統:一個是日本內閣文庫所藏明高濂編輯的《雅尚齋遵生八箋》附錄本,分前後兩集,共三百六十條,標還初道人洪自誠著,前有三峰主人于孔兼的〈題詞〉。文政五年(一八二二)五月,加賀藩儒生林瑜依據這種本子刊刻,成為日本最早的刻本。此後,日本各地大量翻印,流傳甚廣。一九一五年,奉化人孫鏘將這種文政本攜回國內。另一個系統是國內流行的版本,大都標洪應明著,以乾隆三十三年(一七六八)常州天寧寺校刻本為代表,分上下兩卷。上卷又列「修省」、「應酬」、「評議」、「閑適」四個小題,下卷稱「概論」,共三百八十三條。書前有署名三山病夫通理作的〈重刊菜根譚序〉,從序中可以得知其已非該書的原始面貌。這兩個系統的本子不僅在條目數量、編排次序上不同,在內容上也相差甚遠,其中有近半數的條目不同。目前,尚不能斷言何以會出現上述情況,但一般認為,日本流行本中因有著者同時代人于孔兼的〈題詞〉,更接近於原書版本,而國內本很可能在流傳的過程中,經過了後人較多的增刪取捨。
此次整理,採用南京圖書館藏日本文政五年本為底本,參照其他版本校勘。為便於閱讀,每一條目均加了小標題,全書作了注譯及評析。評析部分,筆者擬側重於從傳統文化的角度切入,作一點粗淺的剖析,以期有拋磚引玉的作用。但由於本人學殖有限,加上時間倉促,缺點和謬誤在所難免,敬祈讀者不吝賜教。
吳家駒謹識
一九九七年六月於南京師範大學
導讀
《菜根譚》是明代的一部語錄體著作。
著者洪應明,字自誠,號還初道人,里貫未詳。根據他的另一部作品《仙佛奇蹤》,我們得知他早歲熱中於仕途功名,晚年歸隱山林,洗心禮佛。萬曆三十年(一六○二)前後曾居住在南京秦淮河一帶,潛心著述。與袁黃、馮夢楨等人有所過從。
書名《菜根譚》,取自宋儒汪革語:「人能咬得菜根,則百事可成。」意思是說,一個人只要能夠堅強地適應清貧的生活,不論做什麼事情,都會有所成就。明于孔兼在為《菜根譚》寫的〈題詞〉中,進一步闡述道:「譚以『菜根』名,固自清苦歷練中來,亦自栽培灌溉裡得...
目錄
刊印古籍今注新譯叢書緣起
導讀
菜根譚題詞
前集
一、道德萬古權勢一時
二、與其練達不若樸魯
三、心事宜明才華須韞
四、紛華不染智巧不用
五、逆耳拂心德行砥石
六、和氣喜神不可或缺
七、真味是淡至人是常
八、閒時吃緊忙處悠閒
九、靜中觀心真妄畢見
一○、快意回頭拂心莫放
一一、澹泊明志肥甘喪節
一二、田地放寬惠澤要長
一三、路留一步味減三分
一四、脫俗成名減累入聖
一五、義俠交友素心做人
一六、德在人先利居人後
一七、退讓為高利人是福
一八、功勞戒矜罪過宜悔
一九、讓名遠害咎己養德
二○、天道忌盈業滿招損
二一、誠心和氣勝於觀心
二二、動靜合宜有道心體
二三、責毋太嚴教毋過高
二四、潔自汙出明從晦生
二五、降服客氣消殺妄心
二六、事悟癡除性定動正
二七、山林氣味廊廟經綸
二八、無過是功無怨是德
二九、憂勤勿過澹泊勿枯
三○、窮原初心成觀末路
三一、富宜寬厚智勿炫耀
三二、居卑處晦守靜養默
三三、放得心下超凡入聖
三四、意見害心聰明障道
三五、知退一步務讓三分
三六、不惡小人禮待君子
三七、正氣天地清名乾坤
三八、降魔自心馭橫氣平
三九、田除不淨交遠匪人
四○、欲路勿染理路勿退
四一、不陷濃豔不入枯寂
四二、不被牢籠不受陶鑄
四三、立身要高處世須退
四四、收拾精神修德讀書
四五、欲蔽情封咫尺千里
四六、有木石心具雲水趣
四七、善人和氣惡人殺氣
四八、欲得無禍勿罪冥冥
四九、多心為禍少事為福
五○、方圓處世寬嚴待人
五一、忘功念過忘怨念恩
五二、施不求報求報無功
五三、相觀對治方便法門
五四、惡人讀書適以濟惡
五五、奢不如儉能不如拙
五六、學尚躬行立業種德
五七、掃除外物直覓本來
五八、苦中有樂得裡有失
五九、富貴名譽植根道德
六○、思立好言思行好事
六一、兢業心思瀟灑趣味
六二、真廉無名大巧無術
六三、寧無不有寧缺不全
六四、拔去名根消融客氣
六五、心體光明念勿暗昧
六六、名位非樂飢寒勿憂
六七、惡中善路善處惡根
六八、逆來順受居安思危
六九、躁滯寡恩難建功業
七○、養喜召福去殺遠禍
七一、寧默毋躁寧拙毋巧
七二、清冷福薄和氣澤長
七三、天理路寬人欲路窄
七四、磨鍊福久參勘知真
七五、虛心明理實心卻欲
七六、含垢納汙君子之量
七七、優游不振便無進步
七八、一念貪私壞了一生
七九、惺惺不昧賊為家人
八○、保已成業防將來非
八一、品質修養切忌偏頗
八二、事來心現事去心空
八三、君子德行其道中庸
八四、窮愁寥落不可廢弛
八五、閒靜不懈暗處不欺
八六、欲念方起便轉理路
八七、寧靜閒淡觀心之道
八八、動中靜真苦中樂真
八九、舍毋處疑施毋責報
九○、厚德積福逸心補勞
九一、天機最神智巧何益
九二、人重晚節看後半截
九三、多施功惠勿貪權位
九四、念積累難思傾覆易
九五、不可詐善不可改節
九六、春風解凍和氣消冰
九七、圓滿無缺寬平無邪
九八、操履不變鋒芒勿露
九九、順境不喜逆境不憂
一○○、嗜欲權勢自取滅亡
一○一、真誠所至金石可貫
一○二、文宜恰好人宜本然
一○三、看破認真脫繮負任
一○四、事留餘地便無殃悔
一○五、寬厚待人養德遠害
一○六、持身勿輕用意勿重
一○七、人生百年不可虛度
一○八、德怨兩忘恩仇俱泯
一○九、持盈履滿君子兢兢
一一○、卻私扶公修身重德
一一一、勿犯公論勿涉權門
一一二、直不畏忌善不懼毀
一一三、家人從容朋友剴切
一一四、謹小慎暗末路不怠
一一五、愛重成仇薄極成喜
一一六、藏巧於拙寓清於濁
一一七、居安慮患處變堅忍
一一八、奇異乏識獨行無操
一一九、猛然轉念魔為真君
一二○、毋信偏言不恃己長
一二一、毋攻人短善誨人頑
一二二、陰者勿交傲者防口
一二三、昏散知醒吃緊要放
一二四、君子之心不滯不塞
一二五、有識有力勝私制欲
一二六、大量能容不動聲色
一二七、橫逆困窮鍛鍊身心
一二八、燮理功夫敦睦氣象
一二九、戒疏於慮警傷於察
一三○、辨別是非認識大體
一三一、親善防讒去惡守密
一三二、暗室節義履薄經綸
一三三、任德懷恩至親路人
一三四、不誇妍潔誰能汙我
一三五、冷腸平氣去煩惱障
一三六、分清功過勿顯恩仇
一三七、位盛危至德高謗興
一三八、惡隱禍深善顯功小
一三九、以德御才恃才敗德
一四○、窮寇勿追投鼠忌器
一四一、與人同過功讓他人
一四二、醒迷救難功德無量
一四三、趨炎附勢人情通患
一四四、淨拭冷眼勿動剛腸
一四五、量弘識高其德乃厚
一四六、一念迴光炯然返照
一四七、反己闢善尤人濬惡
一四八、精神萬古氣節千載
一四九、機變不測智巧何及
一五○、真懇為人圓活涉世
一五一、去混自清去苦自樂
一五二、一言一行都宜慎重
一五三、事宜寬緩人勿操切
一五四、不能養德終歸末節
一五五、謝事當盛居身獨後
一五六、謹德至微施恩不報
一五七、回歸自然述古暢懷
一五八、修身重德事業之基
一五九、心為根本根固葉榮
一六○、勿昧所有勿自誇耀
一六一、隨人接引隨事警惕
一六二、信人己誠疑人己詐
一六三、春風育物朔雪殺生
一六四、善益暗長惡損潛消
一六五、厚待故交禮遇衰朽
一六六、君子立德小人圖利
一六七、學貴有恆道在悟真
一六八、恕人之過忍己之辱
一六九、為奇不異求清不激
一七○、先淡後濃先嚴後寬
一七一、心虛意淨見性明心
一七二、世態炎涼不喜不怒
一七三、慈悲之心生生之機
一七四、心即天體廓然無礙
一七五、無事惺惺有事寂寂
一七六、議事深入任事超然
一七七、操履嚴明心氣和易
一七八、渾然和氣居身珍寶
一七九、誠心感化名義激勵
一八○、慈祥致和潔白垂芬
一八一、庸德庸行混沌和平
一八二、坎坷世道以耐撐持
一八三、瑩然本真堂堂正正
一八四、忙裡偷閒鬧中取靜
一八五、為民立命造福子孫
一八六、居官公廉居家恕儉
一八七、富當知貧壯須念衰
一八八、茹納垢辱包容賢愚
一八九、勿仇小人勿媚君子
一九○、勢理難醫理障難除
一九一、金須百鍊矢不輕發
一九二、戒小人媚願君子責
一九三、好利害淺好名害深
一九四、忘恩疑善刻薄之尤
一九五、讒言自明甘言侵肌
一九六、行戒高絕性戒褊急
一九七、虛圓立業執拗僨事
一九八、處世作事不即不離
一九九、末路晚年精神百倍
二○○、藏才隱智肩鴻任鉅
二○一、過儉傷雅過讓多機
二○二、喜憂安難勿介於心
二○三、聲色名位不可過貪
二○四、樂極生悲苦盡甘來
二○五、過滿則溢過剛則折
二○六、冷眼觀人理智處世
二○七、量寬福厚器小祿薄
二○八、惡不即信善不急親
二○九、性躁無成和平集福
二一○、刻失人和濫招惡友
二一一、急處站穩險地回首
二一二、和濟節義德承功名
二一三、居官有節居鄉敦舊
二一四、既畏大人亦畏小民
二一五、逆境比下怠荒思上
二一六、輕諾惹事倦怠無成
二一七、讀書至樂觀物融洽
二一八、勿逞己長勿恃所有
二一九、中才之人難與下手
二二○、守口須密防意須嚴
二二一、責人宜寬責己宜苛
二二二、幼不陶鑄長不成器
二二三、不憂患難不懼權豪
二二四、濃夭淡久早秀晚成
二二五、靜中真境淡中本然
後集
一、談者不真言者無行
二、省事為適無能全真
三、春為幻境秋見真吾
四、世間廣狹皆由自造
五、趣不在多景不在遠
六、醒夢中夢窺身外身
七、清徹玲瓏觸物會心
八、不以神用何以得趣
九、心無物欲坐有琴書
一○、樂極而哀興味索然
一一、會個中趣破眼前機
一二、非上上智無了了心
一三、不爭長短不較雌雄
一四、槁木死灰不免落空
一五、得休便休得了便了
一六、熱處無益閒中有味
一七、浮雲富貴醉酒耽詩
一八、法空不纏身心自在
一九、廣狹長短由於心念
二○、損之又損忘無可忘
二一、知足則仙善用則生
二二、趨炎速禍棲恬味長
二三、閒雲為友明月為伴
二四、消除幻業增長道心
二五、退步寬平清淡悠久
二六、修養定靜心性不亂
二七、隱無榮辱道無炎涼
二八、除去惱愁身涼心安
二九、進便思退著先圖放
三○、貪富則貧知足則富
三一、逃名有趣省事能閒
三二、超越喧寂悠然自適
三三、去留不係靜躁不干
三四、濃處味短淡中趣真
三五、有意反遠無心自近
三六、處喧見寂出有入無
三七、心無戀染仙都樂境
三八、喧雜則昏清寧則明
三九、臥雪眠雲絕俗超塵
四○、濃不勝淡俗不如雅
四一、出世涉世了心盡心
四二、身放閒處心安靜中
四三、雲中世界靜裡乾坤
四四、不求榮達無憂無畏
四五、徜徉夷猶借境調心
四六、春日繁華不若秋清
四七、詩家真趣禪教玄機
四八、機心生疑念息見真
四九、來去自如毀譽何妨
五○、憂喜取捨形氣用事
五一、幻形彫謝自性真如
五二、欲心火熾虛心寧靜
五三、貧者無慮賤者常安
五四、讀易曉窗談經午案
五五、人為乏趣天機自然
五六、煩惱由我嗜好自心
五七、以失意思制得意念
五八、世態變化萬事達觀
五九、鬧中冷眼冷處熱心
六○、事無絕對安樂尋常
六一、乾坤自在物我兩忘
六二、生死成敗一任自然
六三、流水落花身心自在
六四、乾坤妙趣天地文章
六五、猛獸易服人心難制
六六、心地平靜青山綠水
六七、自適其性宜若平民
六八、處世忘世超物樂天
六九、人生無常盛衰何恃
七○、寵辱不驚去留無意
七一、安分守己莫做蠢事
七二、求心內佛卻心外法
七三、冷情當事如湯消雪
七四、知哀破俗知樂臻聖
七五、胸中無欲眼前空明
七六、灞橋詩思鏡湖野趣
七七、不憂蹭蹬當消躁急
七八、華萼徒榮玉帛何益
七九、在世出世善自修持
八○、名有尊卑貪無二致
八一、毀譽褒貶一任世情
八二、凡事隨緣漸漸入無
八三、天然真機造作減味
八四、性天澄徹何必談禪
八五、絕慮忘憂游衍真境
八六、真不離幻雅不脫俗
八七、俗眼有別道眼是常
八八、神酣得和味足識真
八九、心了淨土未了俗家
九○、斷絕思慮光風霽月
九一、性天未枯機神觸發
九二、操持身心收放自如
九三、自然人心融合一體
九四、文以拙進道以拙成
九五、以我轉物逍遙自在
九六、理寂事寂心空境空
九七、幽人自適不牽不泥
九八、思及生死寂然超物
九九、卓智之人洞燭機先
一○○、雌雄妍醜一時假相
一○一、自然真趣閒靜可得
一○二、天全欲淡第一境界
一○三、觀心增障齊物剖同
一○四、勿待興盡適可而止
一○五、修行絕塵悟道涉俗
一○六、人我一視動靜兩忘
一○七、山居清灑物我都忘
一○八、物我合一鳥伴雲留
一○九、禍福苦樂一念之差
一一○、學道力索得道任天
一一一、機息不苦心遠無塵
一一二、生生之意天地之心
一一三、雨後山妍靜夜鐘清
一一四、登高心曠臨流意遠
一一五、萬鍾一髮存乎一心
一一六、以我轉物塵情理境
一一七、就身了身出世於世
一一八、抱身心憂耽風月趣
一一九、一念不生真境真機
一二○、順逆一視欣戚兩忘
一二一、過而不留空而不著
一二二、世間可樂苦自心生
一二三、花看半開酒飲微醉
一二四、不染世法臭味迥然
一二五、觀物自得勿徒留連
一二六、失身市井生不若死
一二七、非分之福人世機阱
一二八、根蒂在手超越提掇
一二九、事起害生無事為福
一三○、清淨之門淫邪之窟
一三一、身在事中心超事外
一三二、減省一分超脫一分
一三三、滿腔和氣隨地春風
一三四、超越嗜欲但求真趣
一三五、隨緣素位無入不得
刊印古籍今注新譯叢書緣起
導讀
菜根譚題詞
前集
一、道德萬古權勢一時
二、與其練達不若樸魯
三、心事宜明才華須韞
四、紛華不染智巧不用
五、逆耳拂心德行砥石
六、和氣喜神不可或缺
七、真味是淡至人是常
八、閒時吃緊忙處悠閒
九、靜中觀心真妄畢見
一○、快意回頭拂心莫放
一一、澹泊明志肥甘喪節
一二、田地放寬惠澤要長
一三、路留一步味減三分
一四、脫俗成名減累入聖
一五、義俠交友素心做人
一六、德在人先利居人後
一七、退讓為高利人是福
一八、功勞戒矜罪過宜悔
一九、讓名遠害咎己養德
二○、天道忌盈業滿招損
二一、誠心和...
商品資料
出版社: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出版日期:2024-04-24ISBN/ISSN:9789571477756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424頁開數:25K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