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人心中亟待的光明指引人世間,總有許許多多的無常,
世間人,總在跌跌撞撞中成長。
聖嚴法師以深刻的觀察,平易的智慧文字,
為世間男女釋疑解惑,引你走向圓滿的人間世。
當前的世界多元而分歧,社會步調急促且善變,令許多人生活備感壓力,甚至無所適從。聖嚴法師自生活中汲取真實的題材與最受大眾關心的話題,從個人生活如何紓解壓力、珍惜照顧自己、善用失業空檔,到人我關係中的走出感情挫折、建立和諧家庭、經營幸福婚姻、如何邁向成功等,提供了寶貴的建議。
此外亦談到大環境的改善、佛教對占卜看法、如何看待預言、後現代佛教觀等議題,書中可以看到法師對於生命全體的關懷之心,滿溢字裡行間。期待人人皆能從中得到啟發,獲得真正的安心喜悅。
「人生的價值,應建立在社會生命及歷史生命上,對自己的過去、現在、未來,都能做好本分中事,便能對自己的生命有所交代。
你可以許這樣的好願:希望我此生中,不說謊、不造假、不投機取巧、不損人利己;我願盡分盡責隨分隨力,使自己健康平安快樂,使他人健康平安快樂。」
──聖嚴法師
作者簡介:
聖嚴法師(1930〜2009年)
1930年生於江蘇南通,1943年於狼山出家,後因戰亂投身軍旅,十年後再次披剃出家。曾於高雄美濃閉關六年,隨後留學日本,獲立正大學文學博士學位。1975年應邀赴美弘法。1989年創建法鼓山,並於2005年開創繼起漢傳禪佛教的「中華禪法鼓宗」。
聖嚴法師是一位思想家、作家暨國際知名禪師,曾獲臺灣《天下》雜誌遴選為「四百年來臺灣最具影響力的五十位人士」之一。著作豐富,中、英、日文著作達百餘種,先後獲頒中山文藝獎、中山學術獎、總統文化獎及社會各界的諸多獎項。
聖嚴法師提出「提昇人的品質,建設人間淨土」的理念,主張以大學院、大普化、大關懷三大教育推動全面教育,相繼創辦中華佛學研究所、法鼓文理學院、僧伽大學等院校,也以豐富的禪修經驗、正信的佛法觀念和方法指導東、西方人士修行。
法師著重以現代人的語言和觀點普傳佛法,陸續提出「心靈環保」、「四種環保」、「心五四運動」、「心六倫」等社會運動,並積極推展國際弘化工作,參與國際性會談,促進宗教交流,提倡建立全球性倫理,致力世界和平。其寬闊胸襟與國際化視野,深獲海內外肯定。
章節試閱
書摘1
開放的心境
一般人思考事情時,總是喜歡從自己的角度來看,所以遇到挫折時,若不是怨恨他人,就是覺得自己很差勁、沒有前途,心情因而變得很沮喪、無奈,意志也跟著消沉;但是,遇到順境時,又覺得自己的福氣好、能力強、貢獻大,彷彿有著三頭六臂,可以呼風喚雨、八面玲瓏。
其實,這兩種極端都是錯誤的想法。無論在得意或失意時,都不應該忘記環境的力量,畢竟事情的成敗必須靠全體環境來配合。當然,會身處在這樣的環境中,自然和過去所累積的功德及所造的惡業,脫離不了關係,但是我們不能只思考到過去的功德或罪惡,而忽略了目前的現實狀況。
以我個人為例,最近因為經常和宗教界、政治界、工商界等世界級的大人物一起開會、座談、對談,很多人都將之歸諸於我的成就。但我並不以為自己有多大的能力,有什麼了不起。因為如果現今的環境仍然像過去那樣,是非常封閉的時代,是威權偏執的社會,我就不可能成為一個公眾人物。我之所以成為公眾人物,完全是由於整個大環境的改變,大環境需要像我這樣的人,大時代允許我有奉獻心力的機會,於是我就應運而成了具有相當知名度的宗教師。
因此,我應該感謝大時代、大環境的改變,我的成功與成就,不應該歸功於自己,而是屬於這個時代環境中的全體大眾。所以我相信「時勢造英雄,英雄造時勢」這句話,因為有時代環境的需求,所以有適時的人物出現。我不是英雄,我只是因為這個時代環境的關係,而用上了我的心力。能如此想,我就不會驕傲、自大、自以為是,以為自己能力很強了。所以我們每一個人,不論身處哪個行業,都應該要有遠見,要有遠大的看法和心胸,不能只就自己眼前的狀況或利益去考量,這樣才不會老是在自卑與自滿之間擺盪。
所謂心胸廣大,眼光看遠,就是open mind。雖說「開放」,但並不代表沒有原則,也不是空口說大話。而是要先確立大方向和遠目標,為眾生設想,為長久打算,然後放開心胸待人,腳踏實地處事,這才是真正的開放。
目前臺灣正面臨一場大考驗,有很多人都因失業而陷入失望之中,甚至到了痛苦的谷底。在這個時候,我們除了思考是否是出於個人的問題外,更應該思考大環境的因素,別忘了逆境也是因為環境的關係而存在,所以不要覺得自己太失敗、太失落。即使是因為沒有好好把握機會用力、用心,並且太大意、太驕傲,那也只要自我反省,立即改進就好,不必耽溺在悔恨的痛苦中。
無論發生了好事或壞事,好事不必得意忘形,壞事不必焦頭爛額,那都是由於因素機緣所促成,不如面對它、接受它;並以客觀的角度來反省,找出問題形成的因素及思考因應的辦法,進一步運用一己的所有及所能來處理它;處理之後就可以放下它了,讓一切都成為過去,不必沾沾自喜,不用耿耿於懷;這就是我常講的「四它」哲學。其實只要擁有「四它」──面對它、接受它、處理它、放下它的智慧心,就能夠在順境及逆境中遊刃有餘,自由自在地向前看、向前行了。
我經常是以這種方法來幫助人,因為我也是這麼一路走過來的。雖然我經常遇到失敗,但也好像經常是成功的,成功與失敗不是絕對的,當遇到失敗時,卻往往也是成功的轉機。
書摘2
新時代的工作態度
我們每天接觸到的人事以及資訊的數量,是非常驚人的,所以現代人的時間感也變短促了。例如,臺灣每天約有幾百本新書問世,全世界每天出版的新書數量,更是難以估算。莊子曾說:「生有涯,知無涯。」相較於古代人,現代人要學習的知識就更多了,怎麼學也學不完。資訊擁塞,知識爆炸,相對於我們所擁有的時間,就顯得格外短缺了。
因此,現代社會中出現了許多身兼數職的人;有能力的人,一個人可以兼任數項職務,時間當然不夠用。在時間不夠用的情況下,還非得在限期之內完成職分內的工作,當然就會緊張。有些人白天做不完的工作,下班以後還得帶回家做,而明天一早起來,又有新的進度要趕。在這麼忙碌的工作中,如果不善於支配時間,不懂得調整自己的心情與心態,就很容易害病。面對繁重的工作,最好是練習著「要趕不要急,要忙不要亂,要鬆不要緊」。
我自己也是非常忙碌的人,我的經驗是:「要趕不要急。」工作要趕,但是心不要急。心一急,身體一定跟著緊張;身體一緊張,就會影響到工作效率,不僅工作品質不好,對身體健康也不好。忙,沒有什麼關係,但是「要忙不要亂」,如果急急忙忙地趕工作,很可能因忙亂而造成錯失。
如何才能不急不亂?那就得練習著「要鬆不要緊」,便是要使身體放鬆,平常可以練習著讓自己的臉部肌肉、眼球以及小腹放鬆。如果眼球無法放鬆,臉部肌肉一緊,小腹就會跟著緊;長時間下來,就會感到身心疲憊,做事容易疏漏,也容易生病了。隨時隨地練習著讓自己做幾分鐘的休息是很重要的,在辦公室也好,在交通工具上也好,只要一有時間,就要掌握機會練習將身體放鬆,這是小小的休息;如果更進一步,練習著隨時可以睡著,隨時可以醒來,哪怕只有三、兩分鐘也很有用。許多大忙人都必須練成這個本領。
人必須認真工作,卻不要變成工作狂。所謂工作狂,就是有工作的時候拚命做;沒工作的時候覺得無聊,非得多找事情來做不可,把自己逼得非常忙碌,才能過日子。實際上這是因為心不能安頓,由於無處安心,所以要找工作來填補空虛。
如果把工作當成是一種奉獻的機會,是一種藝術的把玩,是一種生命的欣賞,就能在輕鬆的身心狀態下,把工作做好了。(摘錄)
書摘3
心靈環保
人的心境,往往會因為受到環境的誘惑、刺激而產生情緒的波動,輕者覺得困擾,重者喪失自主的能力。如果有了心靈環保的措施,遇到狀況發生時,便可淺則保持平靜、穩定,深則自主、自在。
依據心靈環保的原則,每一個人都應該具備三個層面的修養,那就是保持身體、心理、精神的平衡與平常,通稱為身、心、靈的健康。然而一般人僅在意自己的身體是否健康,卻忽略了心理是否健康,尤其會疏忽了保持平常心的精神修養。因此,在順境中尚能揮灑自如,似乎沒有不能克服的難題,一旦遇到逆境當前,便哀聲嘆氣,不知如何自處了。這必須透過「心靈環保」的修為,才能做到「以平常心」來看待一切順境及逆境。
佛家強調因果觀念,所謂「種瓜得瓜、種豆得豆」;但是如果種瓜、種豆,不得其土,不順其時,不如其法,那麼種瓜未必能得瓜,種豆也未必能得豆。因為,從「因」至「果」的過程中,尚須有其他條件配合,稱之為「緣」。所以,事物的成敗,都必須「因、緣、果」三者具足。
「因果觀」必須配合「因緣論」,才是正確的現象論。從因到果,並沒有一定的必然性,個人主觀的因素固然重要,外在客觀的因緣能否如我們所希望的,也極為重要,不論是自己的因素或外在的因素,都充滿了不確定性,因此,我們只能做最好的努力,也要做最壞的打算。否則,過分樂觀或過分悲觀,都不是成熟健康的心態。
如何培養這種成熟健康的心境呢?有四個步驟:
一、遇事要做正面的評估,避免做負面的預測。人生的旅途總是起起落落,「起」是前進的過程,即使是「落」,那也是人生另一種前進的過程。
二、要能逆向思考,如此才能勝而不驕,敗而不餒。當在成功的巔峰之際,便要有走向下坡的準備;當因為失敗而跌落至谷底時,也要有攀登下個巔峰的願景。
三、凡事應當進退有度、收放自如。古人說:「達則兼善天下,窮則獨善其身。」也就是說如果一展抱負的機會來了,應該當仁不讓;萬一時運不濟,此路不通,就要養精蓄銳、候機待發。
四、不論成敗,都要抽離自我的私利與私欲,都要肩負起奉獻自我、利益眾生的責任。這便是一個有智慧、有慈悲的人了。
然而,如果你只在字面上理解,只知在道理上認同,心靈環保的力量不容易產生,必須輔以方法的練習,才能奏效;禪修就是相當有效的方法之一。
剛開始時,可先練習放鬆身心,等到不再心猿意馬時,就可練習體驗身心的覺受;觀照自己呼吸的大小、長短、深淺、涼暖等感覺,這能讓內心平靜、安定、清明,若於此時忘卻身心的負擔,就能夠進入身心統一乃至身心與環境統一的境界了。禪修的最高境界,是超越對立及統一,那便是無我無相而又不離諸相的境界。
在這個境界中,你除了能夠掌控自己的身心,更能包容他人的缺點,尊重他人的優點,同時能夠感受到個人的小我,是不能脫離大環境而獨立存在的,個人是有限的,大環境是無限的。
如果能再進一步放下身心,不執著環境,就能達到《金剛經》所說「無相」的境界,如此不但能適應各種狀況,而且只要是對眾生有利益的事,都能盡自己的力量去做,那就是《金剛經》所說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也就是心靈環保的最高境界了。
書摘1
開放的心境
一般人思考事情時,總是喜歡從自己的角度來看,所以遇到挫折時,若不是怨恨他人,就是覺得自己很差勁、沒有前途,心情因而變得很沮喪、無奈,意志也跟著消沉;但是,遇到順境時,又覺得自己的福氣好、能力強、貢獻大,彷彿有著三頭六臂,可以呼風喚雨、八面玲瓏。
其實,這兩種極端都是錯誤的想法。無論在得意或失意時,都不應該忘記環境的力量,畢竟事情的成敗必須靠全體環境來配合。當然,會身處在這樣的環境中,自然和過去所累積的功德及所造的惡業,脫離不了關係,但是我們不能只思考到過去的功德或罪惡,而忽略...
目錄
自序 祝願人間平安多
第一篇 新時代宗教觀
怎麼樣才算是佛教徒呢?
穢土化為淨土
話說鬼月
恐怖主義與宗教
佛教對占卜的看法
如何看待預言
死後的世界
正信的宗教
恭迎佛指舍利的省思
後現代佛教
宗教與新興宗教
如何處理民族、宗教與政治的糾葛
第二篇 心靈與環境的對話
開放的心境
化混亂為祥和
健康的飲食觀
彩券賭博的省思
好運大家轉
心靈環保
將心靈環保推向世界
有條件的虛榮心
呼籲偶像藝人應以身作則
世界末日何時降臨
人與生存的環境對話
心靈環保是全球性的運動
珍惜生命照顧自己
孝道倫理與新道德律
我們都是相互依存的地球細胞
第三篇 勇敢面對挫折
聯考的「得」與「失」
如何走出感情的陰霾
悲智雙運破除煩惱
面對問題才能走出憂鬱
如何運用生命的低潮
人身可貴不得自殺
如何面對意外的生離死別
善用失業的空檔
如何紀念九二一
失業時怎麼辦
當被癌症撞上時怎麼辦
第四篇 生活的指引
紓解壓力的法寶
如何種植福田
經營婚姻的法寶
邁向家庭和諧之路
退休生活是另一種風光
成為「是」的父母
健康的工作態度
新時代的工作態度
不要在起跑點上把孩子絆倒了
怎樣看待貧富差距
第五篇 生命的智慧
原諒的智慧
如何看待「只在乎曾經擁有」
互信的建立
理直氣「和」
生命的意義及生命的價值
如何不生氣
怎樣才能成功
如何改掉壞習慣
勿把可敬的對手當作敵人
利人便是利己
為自己的人生許一個好願
大家都可以成為富翁
無常與創新
自序 祝願人間平安多
第一篇 新時代宗教觀
怎麼樣才算是佛教徒呢?
穢土化為淨土
話說鬼月
恐怖主義與宗教
佛教對占卜的看法
如何看待預言
死後的世界
正信的宗教
恭迎佛指舍利的省思
後現代佛教
宗教與新興宗教
如何處理民族、宗教與政治的糾葛
第二篇 心靈與環境的對話
開放的心境
化混亂為祥和
健康的飲食觀
彩券賭博的省思
好運大家轉
心靈環保
將心靈環保推向世界
有條件的虛榮心
呼籲偶像藝人應以身作則
世界末日何時降臨
人與生存的環境對話
心靈環保是全球性的運動
珍惜生命照顧自己
孝道倫理...
商品資料
出版社:法鼓文化出版日期:2024-05-15ISBN/ISSN:9786267345283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232頁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