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以學界關注度不高的中古時期兩支山居族群為研究對象,著重探討了山居族群的形成過程、中央政權與山居族群的關係、漢化歷程及差異原因等課題,提出了一些新的觀點。作者充分利用一些尚未得到重視的金石、考古資料,試圖更加全面的分析、揭示入塞族群的「廬山真面目」。同時繪製了大量地圖,以求展現、釐訂諸多相關細節,討論前輩學者的可議之處。
傳唱〈敕勒歌〉的胞族竟然曾將燕趙大地作為活動舞臺?匈奴的混血後裔直到中晚唐仍然在山、陝山區生活?匈奴後裔如何尊崇佛法?
……
更多內容還請翻閱本書。
商品特色
深入探討未受關注的兩支中古華北入塞族群,利用多種材料呈現山居族群與統治者的相互關係,解析匈奴等族漢化歷程。
作者簡介:
嚴昊
譜名恩昊,字任之,號荒唐齋主人。西元1989年生,江蘇吳縣人。華東師範大學歷史學碩士、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博士。非著名喜劇演員。東森電視「超級新人王」搞笑冠軍、江蘇衛視「一站到底」名人堂選手。曾獲第六屆兩岸學子論壇論文特等獎。著有《面具之下的蘭陵王》。
章節試閱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緣起
十六國北朝在國史上是一個草原游牧族群入塞,掀起一連串多米諾骨牌式變化的動盪時期。「五胡」諸族原本生活於塞外草原、河西邊陲,卻自漢末以來紛紛入居中原,上演了一齣齣金戈鐵馬的歷史話劇,其影響也頗為深遠。
到十六國後期,嘯聚中原的諸族有不少已名存實亡,或者說在舊族基礎上脫胎換骨、改頭換面,以新的族群身份出現。這些族群雖為游牧族群之後,但生活的地理環境與祖先卻截然不同——由草原、平原策馬揚鞭轉為進入山區生存。此二者之代表即丁零與稽胡,以此二族群為例,對於探討山居族群的生活、其族與政府之互動等問題具有典型意義。
丁零早在秦漢以前就已進入中原人的視野,時常出現在有關匈奴的記載中。兩漢之交,北疆邊郡也有了丁零分佈。漢末戰亂四起,不少丁零人淪為各軍閥勢力的傭兵,為之衝鋒陷陣。魏晉以前,南下或東遷丁零多分佈在邊境,緣塞而居。晉代匈奴入塞,進而丁零也逐漸隨之南入中原。匈奴時有入塞十九種,丁零之「赤勒」種亦在其中。南下之入塞丁零主要分佈於華北太行山區,在十六國時期多次與羯胡、鮮卑諸政權發生關係,戰和不定,甚至在淝水之戰後積極參與後燕復國運動。到北魏時期,丁零的反抗成為北魏不得不面對的頭痛問題。
與丁零這一古老族群相對的新興族群則為呂梁山區、黃土高原之稽胡,匈奴劉氏政權覆滅後,曾經叱吒風雲的匈奴(胡)雖然在史籍中仍時有出現,但頻率漸少,取而代之的是與其存在密切聯繫的稽胡。稽胡又稱山胡、步落稽,為與原匈奴有關的諸雜胡之後,可以視為新興的融合胡人,對匈奴習俗多有繼承之處。與丁零相似,其族亦為統治政權役使的對象,從北魏至唐,反抗起事不絕於史。
事實上,這兩大族群不止在祖先經濟形態、自身生活環境方面存在相似之處,語言上也存在互通可能。丁零在塞外之胞族——敕勒所使用的語言與匈奴大同小異,稽胡作為匈奴後裔,語言自然多有承襲匈奴語之處。二者語言可互通並不意外。此共性之外,在統治者眼中,二者身份性質也較為相似。丁零亦被稱為「丁零胡」,在北魏對外戰爭中,有時也與稽胡處於同一作戰序列。儘管兩者存在諸多相近處,可最後的消失途徑、過程卻大相徑庭。二者均在十六國時期登上歷史舞臺,前者作為區別於他族的獨立實體至北魏中後期已罕見史冊,但後者直到中晚唐仍然活躍,在族群身份上較早已被同化的丁零多延續了三百餘年。
在少數族入塞建立政權,華夷秩序重構的時代背景中,這些山居族群與統治族之間的關係不能不說是個值得注意的問題。釐清二者在漢族統治之下與少數族統治之下的異同,對於揭示這一階段族群關係也有一定意義。
以往學界對此一時期族群問題之研究不可謂不充分,然而前輩學者多將目光集中於北方少數族之入塞、建政以及漢化諸問題,中央與少數族之關係亦以鮮卑、柔然等統治族或邊疆強勢族居多。研究重點多置於曾建立政權之統治族與邊疆域外族群,而對於域內諸少數族,雖也有涉及,但綜合對比較為欠缺。故此一時期域內諸族之生活地域與經濟形態的關係如何?其對中央之策略與祖先之習俗是否存在繼承之處,對其與中央之互動有何影響?除政府之壓迫外,其反抗是否有其他因素影響?中央治理下,本族地位之高低由哪些因素決定?面對中央政權試圖控制自身時,該族又有何種應對策略?何以在相似的居住環境、歷史傳統下,不同族群的漢化過程卻差異巨大?這些問題無疑值得思考。另一方面,從統治者角度而言,中央政權將其納入統治秩序的用意究竟為何?何種原因影響策略轉變?這也是需要深思的問題。因此,本書選擇稽胡與丁零這兩個相似的族群進行對比,在相似的地理環境中,其發展、漢化過程以及面對中央之應對之策有何異同?此異同由何種原因造成?這些將是本書試圖探討的問題。
第二節 研究回顧
本書研究探討的對象族群為北方之丁零與稽胡(山胡、步落稽)。關於這兩種族群之研究,以下分別略述以往學者之見。
一、稽胡
相較於匈奴研究的歷史悠久,成果汗牛充棟,對稽胡的探討則相形見絀,不過仍有一定數量的研究成果見諸於世。目前學界對於稽胡之研究主要集中於以下幾方面:
(一)族源問題
雖然《周書.稽胡傳》將其祖先定為入塞匈奴五部,山戎赤翟起源也備一說。不過學界對此並未完全認同,各種族源推測議論紛紛。
1、匈奴說
較早提出稽胡與匈奴關係密切者為馬長壽先生,其從分佈地域、姓氏、語言特徵等方面考證,認為稽胡「可能是由幾種胡人融合而成的,但就其大多數來說,應該是匈奴之裔為主」。其高足周偉洲先生深化了老師的觀點,在〈試論魏晉時與匈奴有關的諸胡〉中,認為稽胡主體應該是內遷之匈奴五部,以後融合了山居土著、西域胡等。促成其族形成的關鍵為前趙之滅亡,餘部在「并州之西山谷間,與當地居民雜處」,逐漸融合。田毅、王傑瑜也持「稽胡定以大量的匈奴人為基礎而形成」之觀點。
2、西域胡說
據筆者掌握之資料,周一良先生是目前可見最早研究稽胡族源問題者,西域胡後裔說為其主張。在〈北朝的民族問題與民族政策〉中,周一良先生認為其族源為匈奴別種,而非匈奴本部。當匈奴稱霸西域時,有不少西域胡人部落附屬於匈奴,成為所謂匈奴別種,即「匈奴胡」,因為「本非匈奴,所以下面贅以胡字」。這些西域胡隨匈奴來到中原,其中部分在并州居住,成為後來之稽胡。對於稽胡姓氏多為匈奴舊姓之問題,周先生認為此乃胡酋對匈奴冒姓,目的在於「提高自己的地位」。
3、土著戎狄說
林幹先生所持意見為稽胡既非匈奴後裔,也非西域胡,其主體「是一個土生土長的獨自形成的部族,不過後來羼入了少數的匈奴和西域胡的民族成分」。認為稽胡在族群特性、人口、姓氏等方面均有別於匈奴與西域胡。總之,依林幹先生之見,稽胡主體當為山居之土著族群。
加拿大學者蒲立本(E. G. Pulleyblank)認同《周書》所錄稽胡祖先之另一說——山戎赤翟,認為稽胡與先秦之義渠、山戎存在密切關係,為北狄之後。至於林幹之土著居民觀點,蒲立本對前者未進一步認同戎狄起源感到奇怪。呼籲「人們應該更認真地研究他們是早期生活在這一地區戎狄之後裔的可能性」。蒲立本主張稽胡祖先主體為很久以前已遷到陝北、晉西之土著,即所謂戎狄。
4、鐵勒說
鐵勒之說最早見於李志敏〈魏晉六朝「雜胡」之稱釋義問題〉,作者認為「史載北魏初期鐵勒(高車)多居住在離石以西,安定以東的山區」,稽胡與之「居住地又合,可見其成分應以鐵勒為主」。不過必須指出,李氏對史書及地理之理解可能存在一些偏差,有穿鑿附會之嫌。
相比李氏曲解《魏書》,林梅村之鐵勒說主張要嚴謹得多,通過對語言及民族遷徙史之分析,認為「稽胡主體屬於講突厥語的北狄系統民族,源於中亞鐵勒」。
5、混合說
混合說以唐長孺先生為代表,其在〈魏晉雜胡考〉中指出,北齊之山胡即北周之稽胡,推測到北魏之後,除與漢族同化的部分外,其族退入山谷者一律被稱為稽胡。對於周一良先生之西域胡族源說,唐先生表示「稽胡既然為各種族之混合,必然也包含西域胡以外的其他各族」。其次,稽胡中的匈奴著姓,不能一概認為假冒。在稽胡的歷史地位方面,唐先生認為稽胡是最後出現的各種雜胡的混合,「稽胡的同化與分化是漢代以來入塞匈奴及其別部在長期分併過程中最後的消失」。杜登在總結各家之說時,將唐先生之觀點提煉為其「並不認為哪個族體是稽胡的構成主體」,「傾向認為稽胡(山胡)是個混雜體,包含了許多的部族」。最早研究稽胡的歐美學者——西方漢學巨擘卜弼德(Peter A. Boodberg)亦認同稽胡的混血屬性,其論述僅一筆帶過,未如唐先生之深入。然卜弼德根據某些詞彙之相似讀音,推測稽胡可能與保加爾人(Bulgars)存在聯繫,藉以強調其族之混合性。但此論點未提供其他論據。「酈學」泰斗陳橋驛之子陳三平先生也指出在稽胡形成過程中除匈奴舊部外,高加索人種也扮演了重要作用。換言之即大量西域胡融入其中。
呂思靜在其碩士論文〈稽胡史研究〉中,對此問題之看法更為折衷,稱之為「複合型民族結構」。在肯定其以入塞匈奴為主體外,也主張促成稽胡形成的其他族群為「與匈奴有密切歷史聯繫的諸別部,曾受匈奴統治的西域胡和先秦以來就生活在此古老突厥語民族白狄」也在其中。不同於周偉洲所主張之前後趙興衰推動族群形成的觀點,呂氏認為蓋吳起事在稽胡形成過程中起了關鍵作用。
(二)與政府之關係
在稽胡與政府之關係方面,周一良先生分析了北魏時期政府對該族與敕勒之統治差異,認為其中既存在相同點,又有相異之處。相同點即「徵發為兵」,相異之處為敕勒得以保存部落,稽胡則「大部分列於編戶」,政府對其所謂「輕其徭賦」之說「未儘可信」。
唐長孺先生在〈北魏末年的山胡敕勒起義〉中,將周一良先生的看法進一步深化,在對所謂「輕其徭賦」的看法上,唐先生與周先生觀點一致,認為「由於官吏貪污、兵役繁重和所居都是山谷貧瘠之地,實際的負擔絕不會輕」。在軍鎮、護軍設置之考證方面,唐先生亦更加細化,對於稽胡(山胡)的反抗運動,唐先生肯定其行為正義性與作用積極性,認為這些抗爭「不僅每一次都打擊了北魏的統治,而且還制止了北魏統治者的南侵」。
馬長壽先生的分析較為細緻,認為北魏等政權對其統治主要是經濟剝削以及戍役。為了統治稽胡,北朝統治者在稽胡集中分佈之地設立軍事重鎮。稽胡與北朝統治階級之間的關係十分緊張,原因是統治階級不斷的剝削和壓迫。難能可貴的是,在當時鼓吹、肯定階級鬥爭的氛圍中,馬長壽先生區別對待胡變,指出雖然胡民受到壓迫,但並不能認為其一切行動都是正義的,在文化方面使用巫術為反抗組織武器,無疑是落後的,而其中存在的擄掠亦是奴隸制殘餘。稽胡的所有制雖然落後於北朝當局,但多次鬥爭使得北朝周齊政權進行政治上的某些改革,因此在互動之下,其奴隸制殘餘被進一步加速消滅。
呂思靜對稽胡與政府之關係探討較為全面,細化了諸位前輩學者之觀點,將政府之統治方式歸納為三點:其一,增設郡縣,加強統治;其二,徵收貢賦、租調和徭役;其三,徵發兵役。並敘述歷代政府對稽胡之鎮撫經過。
廖幼華先生則從歷史地理學的角度闡發政府對稽胡之管理以及隨之而來的漢化問題。〈丹州稽胡漢化之探討——歷史地理角度的研究〉一文中,廖先生以丹州稽胡為研究對象,分析了丹州境內不同區域胡人漢化的先後順序、開發方向,提出當地開發在北魏中期邁向高峰,胡人與漢人接觸亦增多,漢化速度加快,武則天朝完全漢化。廖先生通過對丹州的個案研究,為其他地區稽胡之漢化歷程提供了一些可能的參考。
同樣從歷史地理學角度討論稽胡與政府之關係者,還有田毅、王傑瑜,在〈南北朝時期呂梁山區的稽胡叛亂與行政區劃變遷〉中,二人認為「稽胡在呂梁山區的頻繁活動,迫使政府對呂梁山區的行政區劃作出調整,對呂梁山區的政治格局產生了深刻的影響」。
安介生在《山西移民史》中討論了稽胡的遷徙,列舉歷代政府對其族群實施之移民政策。推斷稽胡為當時山西地區人口僅次於漢人的第二大族群,稽胡問題「是山西文化史上具有特殊意義的重要課題」。
日本學者滝川正博在政府與胡人關係之論述上,視角較為獨特。其在〈北周における「稽胡」の創設〉中,認為「稽胡」一族是北周時期創造的族群詞彙,此前為山胡或地區胡。北周政府在以「周禮」作為立國指導思想的前提下,需要確立與中華相對的四夷,故北周將作為夷狄集團的「稽胡」列為北狄,以圖符合「周禮」。
(三)經濟形態
關於稽胡主要經濟形態之見解,主要存在兩種觀點,即農業說與農牧混合說。
持農業說者,主要為林幹先生。其根據《周書.稽胡傳》「亦知種田」之記載,認為稽胡是農業部族,且在以麻布生產為代表的手工業方面較匈奴發達。憑藉此二區別,林幹先生進一步認為稽胡與匈奴並非同類。
強調農牧混合經濟之學者,以史念海先生、譚其驤先生為代表。史先生並不否認稽胡中存在農業,但對「亦知種田」之看法與林幹先生相左。認為此記載說明稽胡「並不一定以種田為主」,推測居於平原者多從事農耕,居於山谷者仍從事畜牧,並強調為畜牧,而非游牧。譚其驤先生觀點與史念海先生相近,也認為「種田並不是他們的主要生產活動」,山谷居住者,「大致仍以畜牧為主」。
呂思靜觀點較為折衷,認為稽胡經濟為以農業主導的混合經濟,「畜牧仍然保持有相當的地位」。北朝後期其主要經濟類型為農耕,糧食為重要產品。不過畜牧傳統仍體現在生活習俗、地名遺址上,胡人亦多有憑藉舊俗成為政府治下牧子者。此外在佛藏中亦留下了稽胡從事狩獵的記載,當時較為良好的生態環境支撐了胡中狩獵業的存在。呂氏通過對當時胡人風俗、信仰之推測,進一步提出胡中存在商業交換與商品經濟。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緣起
十六國北朝在國史上是一個草原游牧族群入塞,掀起一連串多米諾骨牌式變化的動盪時期。「五胡」諸族原本生活於塞外草原、河西邊陲,卻自漢末以來紛紛入居中原,上演了一齣齣金戈鐵馬的歷史話劇,其影響也頗為深遠。
到十六國後期,嘯聚中原的諸族有不少已名存實亡,或者說在舊族基礎上脫胎換骨、改頭換面,以新的族群身份出現。這些族群雖為游牧族群之後,但生活的地理環境與祖先卻截然不同——由草原、平原策馬揚鞭轉為進入山區生存。此二者之代表即丁零與稽胡,以此二族群為例,對於探討山居族群的...
推薦序
【推薦序一 張廣達/中央研究院院士】
作為嚴昊博士的口試委員,在相隔數月後收到其博士論文修改而成的書稿,倍感欣喜。歷史治學講究「左圖右史」,還記得口試之時,嚴博士在論文中列入大量手繪圖表,不但鮮明地呈現出歷次事件的經緯,對於史籍中一些可能存在的訛誤也有校讎之裨益。其書稿又補充了一些論文未收入的細節材料,豐富了其研究課題。
對於匈奴、丁零等族群問題,中外學者已有廣泛探討,取得了豐碩的研究成果。然而對於這些族群的入塞後裔,學界卻存在關注不足之處。入塞匈奴的研究往往止於十六國,對丁零的探討則集中於其塞外族群。在匈奴諸國滅亡後,匈奴餘部避入山、陝山中,與其他族群融合形成了稽胡,直到隋唐之時,此族仍有活動。一部分丁零從中亞啓程,跋涉千里入居中原,最後定居於太行山區。在十六國末丁零甚至躍馬黃河,建立了曇花一現的翟魏政權。雖然近世以來不乏學者研究這段歷史,但論述多散見各家文中,相關問題點到即止,難稱系統性研究。
不得不說該書為嚴博士在搜集傳統史料及近現代考古資料後,作出的系統整理與總結之作,對此前學者未深入涉及的問題進行了探討,並提出了一些新穎的觀點。比如稽胡中鮮卑的融入問題,嚴博士從胡部首領的姓名入手,提出鮮卑某些部落與入塞匈奴融合,進而發展為稽胡的可能性。雖非鐵證如山,但可自圓其說,成一家之言。其利用圖表研究的方法,也校正了《魏書》等史籍可能存在的訛誤之處。在撰寫過程中,其較為重視使用墓誌、造像記等考古金石資料,書中收入的〈劉細利造像記〉、〈郝伏顛墓誌〉等資料雖然出土已有時日,但未被以往學者重視。嚴博士卻發現其中存在對於稽胡研究頗有助益的文字資料,以之探討稽胡族群信仰轉變、心理認同等問題。
值得一提的是,嚴博士為了尋訪當地可能存在的相關史蹟,搜集民間傳說,親赴太行山區、黃土高原、呂梁山區考察,取得了一些有利研究的口碑史料,也自我修正了一些觀點。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司馬遷為撰寫《史記》曾走遍大江南北,有時只有身臨其境才能理解同情古人之所作所為。這種實地調查之治學方法無疑是當代學人不能忽視的。
當然由於本書涉及族群較多,時間線較長,故其中一些論述未免武斷,是否成立存在值得商榷之處,一些觀點也期待將來或有考古發現能予以支持。不過總體來說,本書對稽胡與入塞丁零作出了全面性論述,堪稱目前該課題研究的總結性著作,具備一定的學術價值。不管嚴博士將來如何發展,在此預祝其更上一層樓。
【推薦序二 劉學銚/中國邊政協會秘書長】
自西元304年南匈奴劉淵建立漢魏式政權「漢」後,北方諸胡族紛紛建立政權,中國北方進入諸胡列國時代,也就是一般史書所說的「五胡十六國」或「五胡亂華」。其實當時建立政權者,不止匈奴、鮮卑、羯、氐、羌五族,另有丁零、盧水胡等,所以稱五胡並不合適;至於說「亂華」,更是不妥,試問自古以來可曾有一律法規定黃河流域只能由華夏之族建元立號,如有非華夏之族命王稱帝,則斥之為「亂華」?因此「五胡亂華」之詞絕不可取,稱之為諸胡列國較為妥適。
北方諸胡列國最後為鮮卑拓跋氏的北魏所統一,也有許多胡族融入鮮卑之中,再隨鮮卑融入廣義的漢人之中。這是眾所周知的歷史,如元稹為鮮卑族裔,劉禹錫是匈奴族裔,但是仍有一些胡族遁入秦、晉山區伺機而動。這一部分歷來史傳鮮少提到,而這些山居胡族卻對中古時期的社會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響。但在既有的歷史著作中,卻少見這一方面的論著,造成史學上的一個缺口。
政治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嚴昊專攻中古時期山居民族活動歷史,正好填補了史學上的空白。所謂山居民族以丁零、稽胡為主,丁零歷史悠久,史傳稱西漢蘇武曾被匈奴放逐北海牧羊,其羊又被丁零所盜,可見丁零一族源遠流長,其分佈地域極為廣袤,自貝加爾湖(北海)周邊,西至鹹海以東均有丁零之族游牧其間,之後南下大漠南北,更有進入華北地區者。丁零或稱敕勒,北朝以其俗乘高輪車,多稱之為高車,南朝則稱之為丁零,一度在今新疆建有高車汗國。至於稽胡,其族源極為複雜,形成於北朝後期,多分佈於秦晉山區,遂成為中古時期之山居民族,為中古時期社會造成一定程度之影響。以往史傳對此往往未多著墨,或雖曾提及,但僅三言兩語輕輕帶過,對山居民族之來龍去脈仍然無法明瞭。
嚴昊以〈中古時期華北的山居族群:以丁零、稽胡為例〉作為其博士論文,並經中央研究院張廣達院士等五位知名教授口試通過,可見此論文確具相當學術水準。筆者忝為口試委員,對論文曾詳加閱讀,並提出若干意見,對全書有頗為深入瞭解,此書有以下幾項特色:
一、對中古時期山居民族的源流及分佈作了清晰的敘述。丁零分佈地域廣袤,其進入中原為時頗早,其中一支高車與拓跋魏屢有接觸,《敕勒歌》一曲即是歌詠敕勒人駐牧地區之風光。敕勒乃丁零之一支,此一《敕勒歌》傳唱千年。至於稽胡,其族源複雜,但嚴昊於著作中詳加剖析,按稽胡又稱步落稽或山胡,自諸胡列國匈奴漢趙、羯族石氏之後趙滅亡後,稽胡即出現於秦、晉一帶,至隋、唐之數百年間,諸史傳均零星提到稽胡,但均未能作較詳細之敘述,嚴昊之書對此一部分有極詳盡之析論,頗為難得。
二、丁零、稽胡也均有嘗試建立政權(王朝),其與中原王朝之關係,時服時叛。丁零一支翟氏曾建有國祚短暫之「魏」政權,嚴著對此等情況有深入之敘述及分析,並附以地圖,使讀者有一目瞭然之感。
三、中原王朝如何治理境內丁零、稽胡,歷來史傳雖有記載,卻極為零碎,難窺真貌。嚴著對此作了系統化之整理,加以分門別類,如置之以鎮州、徵之以賦役、行之以教化、誘之以官爵等(詳見該書第四章),讀之秩序井然。
四、該書詳細論述了入塞丁零、稽胡與中原漢人融合的情形。不過該書使用「漢化」一詞並不十分妥適,因為「漢人」並不是單一血緣之民族,最早期之漢人(應指兩漢時期)已包含了華夏系、東夷系、百越系及荊吳系四大族群。之後由於各民族之接觸(包括武力衝突及和平交流),使漢人的內涵隨時代演進而不斷擴大,如兩漢時有不少匈奴降於漢,當然也有不少漢人降於匈奴,因此稱之為相互融合較為合適,稱「漢化」總帶有大漢族主義之嫌。然該書對丁零、稽胡與中原漢人之融合有頗詳細的敘述,也為此書的一個亮點。
五、此書最難能可貴之處時嚴昊在寫作過程中曾親赴山西、陝西中古時期丁零、稽胡之聚居地區實地考察並訪問耆老,探詢古老傳說,這是一般歷史論著者所辦不到的。因為要去這些偏遠縣鄉調研,除了主觀的身體因素、經濟因素外,還有客觀的政治因素,嚴昊能克服這些主客觀因素,使本書更具可信度。
由於以上五種原因,嚴昊在該書即將出版時請我為之作序,乃樂為之。
【推薦序一 張廣達/中央研究院院士】
作為嚴昊博士的口試委員,在相隔數月後收到其博士論文修改而成的書稿,倍感欣喜。歷史治學講究「左圖右史」,還記得口試之時,嚴博士在論文中列入大量手繪圖表,不但鮮明地呈現出歷次事件的經緯,對於史籍中一些可能存在的訛誤也有校讎之裨益。其書稿又補充了一些論文未收入的細節材料,豐富了其研究課題。
對於匈奴、丁零等族群問題,中外學者已有廣泛探討,取得了豐碩的研究成果。然而對於這些族群的入塞後裔,學界卻存在關注不足之處。入塞匈奴的研究往往止於十六國,對丁零的探討則集中於其塞...
目錄
推薦序一/張廣達(中央研究院院士)
推薦序二/劉學銚(中國邊政協會秘書長)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緣起
第二節 研究回顧
一、稽胡
二、丁零
第三節 研究方法
一、史料的搜集與考證、分析
二、比較法與歸納法
三、分析綜合法
四、圖表分析法
五、比較語言學
六、歷史人類學理論
七、田野調查法
八、文化心理學分析
第二章 丁零之入塞與分佈
第一節 丁零之概述
第二節 丁零之內徙路線
一、西線
二、東線
三、其他族群之融入
第三節 入塞丁零之分佈
一、定州
二、西山
三、北山
四、榆山
五、上黨
六、井陘
七、白澗
八、西河
九、代郡
十、密雲
十一、白鹿
第三章 稽胡之形成
第一節 稽胡之名稱由來
第二節 稽胡的族源構成
一、匈奴、屠各
二、西域胡
三、羯、契胡
四、鮮卑
五、烏桓
六、羌
七、蜀
八、高車
第三節 稽胡的分佈
第四章 中央政權對丁零、稽胡之治理
第一節 歷代政權之華夷觀與山居族群地位
第二節 中央王朝對丁零、稽胡之治理方式
一、置之以鎮、州
二、輔之以交通
三、徵之以賦役
四、行之以教化
五、誘之以官爵
六、凌之以兵威
七、與政府治下他族之對比
第五章 入塞族群與中央政權之衝突
第一節 十六國至北魏丁零之舉事
一、十六國之丁零舉事
二、北魏之丁零舉事
第二節 十六國至唐之稽胡舉事
一、十六國之稽胡舉事
二、北魏之稽胡起事
三、東魏北齊之稽胡起事
四、西魏北周之稽胡起事
五、隋唐之稽胡起事
第三節 起事、衝突之分析
一、起事原因分析
二、起事所用戰術
三、起事無法成功之原因
第六章 面對中央的應對之策——反抗中的嘗試
第一節 外援之尋求
第二節 包容與排他——兩族建政之嘗試
一、丁零之包容合作
二、稽胡之胡族本位
第三節 稽胡的新凝聚手段——宗教綜述
一、稽胡彌勒信仰來源
二、稽胡中其他宗派及流行崇拜
三、從造像記看胡漢信仰之差異
第七章 入塞族群的漢化及差異原因
第一節 丁零之漢化
第二節 稽胡之漢化
第三節 丁零、稽胡漢化差異之原因
一、地理因素
二、經濟形態
三、外部作用
四、文化類型差異及原文化保留程度
結論 兼論漢化後續與文化遺蹤
參考書目
一、傳統史料
二、近人著述
三、漢譯著作
四、其他語言
五、工具書
六、電子資源
附錄一 丁零、稽胡活動大事記
附錄二 金石資料中稽胡婚姻關係表
後 記
推薦序一/張廣達(中央研究院院士)
推薦序二/劉學銚(中國邊政協會秘書長)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緣起
第二節 研究回顧
一、稽胡
二、丁零
第三節 研究方法
一、史料的搜集與考證、分析
二、比較法與歸納法
三、分析綜合法
四、圖表分析法
五、比較語言學
六、歷史人類學理論
七、田野調查法
八、文化心理學分析
第二章 丁零之入塞與分佈
第一節 丁零之概述
第二節 丁零之內徙路線
一、西線
二、東線
三、其他族群之融入
第三節 入塞丁零之分佈
一、定州
二、西山
三、北山
四、榆山
五、上...
商品資料
出版社:元華文創股份有限公司出版日期:2024-05-29ISBN/ISSN:9789577113740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534頁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