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清代光緒年間,沙井就與香港廈村簽約在白泥到流浮山一帶的灘涂養蠔,而后海灣更成為當時香港唯一養殖蠔的地方。流浮山著名的景點——蠔場因此而起。
作者及其兄弟姊妹就在這全港獨一無二的賣蠔市場中長大,並見證著養蠔業的發展及該區的風土人情。此書紀錄了作者數十年來的第一手資料,從與父親的出海經歷、蠔民信仰、養蠔技藝等描寫出后海灣的立體面貌。
神聖的天后娘娘一直眷顧著我們,護佑我們平安。海神按時掀開那張巨大的水幕,把蠔田展露出來,讓我們落灘工作。當風神恚怒,從西北把海水鼓動起,正面打向我們,威力強大,到處蹂躪;然後轉吹大西南風,把一切推向深圳河口去。這一吞一吐,又把這一切送出伶仃洋去。海水隨潮汐來訪和退去,每日兩回,有情有信,永恆不變。高低起伏,它迎來了夏雲暑雨,冬日祁寒;也洗淨了人間污穢,送走並安撫了溺水者的孤魂,見證了這一片海灣的變遷。
海底世界的神秘令人渴望探索其中,但海底世界潛藏的危機卻令人卻步。《后海灣的波瀾》中不少篇章來源自海底奇遇,有些是危機,有些則是寶藏。在作者的帶領下,讀者安全地探索海底世界。不論是危機,還是寶藏,一一盡收眼底。
作者簡介:
流浮山人
本名陳偉強(Timothy Wai Keung Chan)。生於香港,畢業於流浮山公立小學。先後任職於美國、澳洲及香港等地各大學,現為中國語言文學教授,研究並教授中國古典文學、比較文學及宗教文學。曾出版舊體詩文集《東西南北集》及一些關於文學、文化方面的研究專著和論文。
章節試閱
蠔場
蠔場如戰場
「先生,買蠔呀,好靚生蠔…… 」蠔販們百鳥爭鳴般使勁地喊著。
這樣壯觀的叫賣場景,多少年來依舊清晰可聞可見。每當有貌似買蠔的外來人駕臨,各個攤檔都用盡氣力叫喊,有時一呼百應,有時不約而同,就看誰先見到客人,看誰賣力,也看誰最有吸引力。那是一場又一場的較量:有的憑著攤檔位置佔優,有的憑誠實贏得熟客,有的就憑青春美貌,各展所長。日日如是,為求賣得幾桶蠔,靠這丁點兒收入養家餬口。
那是流浮山著名的景點——蠔場。我們兄弟姊妹都在這個環境中長大。它是當時全港獨一無二的賣蠔市場,因為后海灣是香港唯一養殖蠔的地方;再者,當時交通不便,條件有限,很少有運載到其他地區分銷出售。因此,那些遊客——我們都這樣稱呼那些來觀光、吃海鮮的人,如要吃新鮮肥美的生蠔就一定要親臨蠔場買蠔。
蠔場由正大街海旁向岸上伸延,攤檔林立。除了正大街起點即海濱的冼良記、蕭澤記和陳九記之外,丁字路口是海傍街,約五十米長的這一段,便是蠔場的主要部分:先是蕭成記、曾光記,我們陳成記在第三檔。再往後還有幾檔,其中最厲害的是斜對面竹記海鮮旁邊的陳權記,因為有長期坐鎮的毛叔的女兒鳳美。她與二哥同齡,我們兄弟沒有一個敵得過她。除了因為男孩子腼腆害臊,不好意思高聲叫賣,更主要是鳳美俏麗可人,加上洪亮卻又高頻的噪子和那尖牙利嘴,這些都是她致勝的主要原因。每次遊客到來,那一陣囂鬧,大都以遊客駐足於陳權記前而全場頓然變得鴉雀無聲:又是鳳美勝出了。後來有一次聽說鳳美半夜中了邪,幾個月後再出來時已是手腳行動不便,我們都很心痛,對這個「敵人」不禁生起憐憫。但她還是繼續在蠔場賣蠔,可是吸引力就較之前減半:熟客們有痛惜她的,更多的是嫌棄她的,生客就更望而生厭,因她的嬌俏玲瓏不再而門庭冷清。這一下我們感受到人情的冷暖。再過了幾年,從大陸出來的阿慧比她更厲害,更招遊客喜歡,成為了新一代的台柱。
蠔場
蠔場如戰場
「先生,買蠔呀,好靚生蠔…… 」蠔販們百鳥爭鳴般使勁地喊著。
這樣壯觀的叫賣場景,多少年來依舊清晰可聞可見。每當有貌似買蠔的外來人駕臨,各個攤檔都用盡氣力叫喊,有時一呼百應,有時不約而同,就看誰先見到客人,看誰賣力,也看誰最有吸引力。那是一場又一場的較量:有的憑著攤檔位置佔優,有的憑誠實贏得熟客,有的就憑青春美貌,各展所長。日日如是,為求賣得幾桶蠔,靠這丁點兒收入養家餬口。
那是流浮山著名的景點——蠔場。我們兄弟姊妹都在這個環境中長大。它是當時全港獨一無二的賣蠔市場,因為后海灣是香...
作者序
序曲
海面上輕泛著層層疊疊的波瀾,奏唱著纏綿的樂章,舞動著閃爍的豔光。不計日夜,迎來送往,它們永不止息地見證著這個海灣自古以來的潮汐高低起伏,千迴萬轉,旋繞蕩漾,衝擊奔騰,白日下展現著燦爛若金,夕陽下反映著殘紅如血,月色下鋪滿了銀波燐影。黑暗裏,這些浪濤微波,一個接一個,一層趕一層,向岸上推進,打到石頭、泥灘、木碼頭、蠔殼山,化成泡沫,消失於無形,靜悄悄地又退回海水裏;不知何時,以何種形貌,形成新的波瀾,循環再生,不捨晝夜。雖然是生生不息,但消失了的浪濤,逝者如斯,只有萬不及一的水點印象,依稀映現,縈繞思海之中,時而平靜如鏡,時而洶湧崩奔,撫弄著那寧謐的心田,驅動著那怒海中的孤舟。
神聖的天后娘娘一直眷顧著我們,護佑我們平安。海神按時掀開那張巨大的水幕,把蠔田展露出來,讓我們落灘工作。當風神恚怒,從西北把海水鼓動起,正面打向我們,威力強大,到處蹂躪;然後轉吹大西南風,把一切推向深圳河口去。這一吞一吐,又把這一切送出伶仃洋去。海水隨潮汐來訪和退去,每日兩回,有情有信,永恆不變。高低起伏,它迎來了夏雲暑雨,冬日祁寒;也洗淨了人間污穢,送走並安撫了溺水者的孤魂,見證了這一片海灣的變遷。
夜裏,潮水來時,帶著無數閃亮著的眼睛。它們靜悄悄地,只有喁喁細語,瞬間已淹浸了淺岸,彷彿在說:「我們又來了。」那些閃光原來是水中的浮游生物,夜裏隨水紋的簸動而閃爍晶縈。如果把石頭往水中扔去,落水處更會濺起火花。父親說那是肥水,蠔會有充足的食物,因此那黑暗中的晶亮於我們是希望的閃光,它們的到來、湧起,預告著一年的豐收。
那海波漲退,風雨氣象,送來和捲走了多少事物?它們為人們帶來了希望和驚險,也帶走過寶貴的生命,在我們回憶的思海中泛起過連綿不絕的波瀾,不論是溫柔的微波還是凶猛的巨浪,在心坎中刻蝕了永不磨滅的印記。所有這些,都會隨著儵忽生命的消亡而銷聲匿跡。不論是侯鳥歸還,驚濤拍岸,偷渡越境,浮屍覓主,都總要找到歸宿。
這些凌亂的思緒,多少年來一直在腦海飄浮。有時怒濤霜雪,有時落花流水,忽而又水平如鏡,一碧萬頃。何時靠岸?何時銷亡?只恐怕有日這些碎沫漣漪,旋渦激流,會隨著我的離去而回復波瀾不驚。潛藏深處的那些事物,不再為人所知所聞。當後浪興起,推著前浪,隨著前浪的毀碎散亂,那些記憶便散作浪花,消亡淨盡。趁著那頹而未廢的長波餘韻,我撒下這張思憶的魚網,看看還能撈到些甚麼剩餘的寶物。雖知網眼疏漏,魚蝦任意逃逸,只能萬不寫一;但如果再不捕撈,恐怕甚麼都沒有了,恐怕也無力撒網了。
后海灣三面環山,懷抱著我們一大段的生活經歷。半個多世紀過去了,有些山已無稜,依舊是水深激激。橫亙灣口的西部通道,打亂了水流。彼岸前海的高樓燈火,繁華早已超越了此岸的野徑雲黑。這小村落依然故我,而我對於它的情懷眷念遠遠超越了繁華世變。
后海灣的名字,一直寫作「后」,不作「後」。也許是自古以來刪繁就簡的原則所致。起初以為「后」字與天后有關,因為天后廟的「總廟」在赤灣,位於后海灣彼岸蛇口附近。後來詢之父親,方得知:后海相對前海而言,以寶安縣南頭為準,其前曰前海,後曰後海。今日深圳特區的后海蓬勃發展,高樓林立,雄視海灣。大陸用簡化漢字,當然寫作「后海」;而這個海灣,也一直隨俗而維持后海灣之名。
流浮山的名稱卻未見歷史文獻的解說。正因如此,給予我杜撰的空間。此地以山為名,卻不是真正意義的山,大概是早期人們每日在海灣漂浮,到岸上來,回望一片汪洋而忽然覺得身處高地,遂名之曰「山」。至於流浮就更能捕捉神理:
一方面是此「山」在海灣波瀾灩漾映照下,仿若流動,亦似浮游,不禁令人想到蓬萊「日月照耀金銀臺」的景致。另一方面是鄉人從大陸逃到此地,跨越了后海灣,卻又每天面對后海灣的波瀾起伏,不禁聯想到自己過去的「流」和「浮」的生活狀況,眼前的波瀾每日每天的流浮,提醒著我們海灣的波瀾起伏,見證著鄉村的這座「山」的海水和時間流動,人浮於事,浮生於世,這種種歷史變遷和情懷。
這樣的杜撰解說,定為長輩所不允。但作為后海灣孕育成長的兒子,以此奉上對此地的最崇高敬意,是本書寫作的動機,亦為拯救小村的歷史瀕臨銷跡而作最大的努力。保存歷史,保存這份最真摯的情誼。那些波瀾的點滴,流入了這文字世界。
二〇二三年夏初稿;
同年冬日修訂。
序曲
海面上輕泛著層層疊疊的波瀾,奏唱著纏綿的樂章,舞動著閃爍的豔光。不計日夜,迎來送往,它們永不止息地見證著這個海灣自古以來的潮汐高低起伏,千迴萬轉,旋繞蕩漾,衝擊奔騰,白日下展現著燦爛若金,夕陽下反映著殘紅如血,月色下鋪滿了銀波燐影。黑暗裏,這些浪濤微波,一個接一個,一層趕一層,向岸上推進,打到石頭、泥灘、木碼頭、蠔殼山,化成泡沫,消失於無形,靜悄悄地又退回海水裏;不知何時,以何種形貌,形成新的波瀾,循環再生,不捨晝夜。雖然是生生不息,但消失了的浪濤,逝者如斯,只有萬不及一的水點印象,依稀映現...
目錄
序曲
蠔場
出海
海灣拾荒
魚之樂
海上飄流記
狗的故事
人蛇
撞鬼
捕鳥記
邊界風波
滿天鬼神
玩耍
學習班與三合會
買賣與出賣
出城
後記
序曲
蠔場
出海
海灣拾荒
魚之樂
海上飄流記
狗的故事
人蛇
撞鬼
捕鳥記
邊界風波
滿天鬼神
玩耍
學習班與三合會
買賣與出賣
出城
後記
商品資料
出版社:初文出版日期:2024-07-19ISBN/ISSN:9789887034063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256頁開數:25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