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節試閱
【第一章 緒論】
科技是透過技術將生活經驗和智慧累積與傳承的工具,是塑造人類文化的媒介,同時也是社會變革的催化劑,科技的嵌入與交織,為人類未來帶來機遇與挑戰,面對未來歷史的劇變,必須尋求創造教育的新常態,反映批判性科學和哲學反思的價值觀(Means, 2019)。此外,未來是反傳統枷鎖,強調自覺與開放的象徵,為了生存與適應環境,新時代的學生要能與科技同時成長,學習與日俱增的科技知識與科技技巧,學會解決問題、實踐知識,成為生活與教育重要的部分(McCormick, 2004)。同樣地在學校場域中,教師在教學上的科技因素難以避免,這意味著在教學歷程中,要能藉用科技之技術來改變知識建構的方式,增強學生學習的成效,成為教學活動中發展智能、文化以及智慧經驗的主流(郭實渝,2000),也就是在教育中適當使用科技,可以支持學生的學習,提高教學和學生學習成效(Prinsloo et al., 2022;Sholekah et al., 2023;Suzana et al., 2020)。
變革社會要有一位能預測未來和領導未來的領導者,未來的領導者仰賴的不再是地位和威權,需經由科技、知識、智慧與能力,對教育的未來作出承諾,確保領導品質,共同實現組織願景(蔡金田,2021)。此外,Skantz-Åberg 等人(2022)也指出教師數位專業能力的概念,從個別教師的數位專業能力和基本實踐科技能力,開始轉向以學校領導為中心的集體責任和問責制。同時2020年COVID-19大流行後,數位教學的發展成為教師教學的新趨勢,發展教師數位教學能力,是將學生學習成果從舊常態轉變為新常態的利器之一(Anthonysamy et al., 2020;Clark-Wilson et al., 2020;Evans-Amalu & Claravall, 2021;Suroso et al., 2021;Xie et al., 2018, 2021)。因此,面對全球化和數位科技時代,領導者必須以科技來領導學校,要能運用科技管理和創建組織科技氛圍,鼓勵師生使用科技進行教學和學習,提高教師和員工的科技能力,讓他們能夠有效地使用科技(Apsorn et al., 2019)。因為在科技革命的年代,學校要能擺脫傳統教育枷鎖,運用資訊科技領銜教育趨勢,進而影響整體教育的變革(蔡金田,2021)。可見,新時代領導者運用科技領導,是一種探求、預測未來教育情境的實踐,同時引領組織成員具備數位科技能力,讓未來教育充滿想像空間,實踐翻轉創新的教育變革。
學習是個人與環境互動的過程,通過自己的經驗,獲得新的行為改變的過程(Manan et al., 2023)。學習也是人類心理模式建構和改變的經歷,而有意義的教學,是在學習過程中知識和經驗不斷的累積,透過教學活動加以建構與解決問題,藉此改變認知、行為與態度的歷程(邱秀香,2022;張春興,2007;潘慧玲等人,2014)。學生的學習成果是教育成功的基準之一(Djamarah, 2004;Supriyanto, 2019),因此,學生學習成效近年來廣泛地受到關注,有效能的校長與教師,對於學生在學習與認知上的成長,具有顯著的正向直接影響效果(蔡金田,2014)。其次,有效的教育領導在改善學生學習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Leithwood et al., 2004),加上教育的良莠、成敗取決於學生的學習成效,表現在學生心智、行為及學習態度的轉變,以及在知識、態度、技巧與能力上正向增進的效果(Adawiyah et al., 2023;Sholekah et al., 2023;Susanto et al., 2020;Yeung et al. 2021)。若能藉由校長的科技素養,發揮科技領導的作用,引領教師數位教學能力,開展智慧科技經驗的教學主流,進而增進學生學習成效,是當代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務。
整體看來,全世界已經走向資訊科技的社會,資訊化社會藉由科技進步帶動社會的文明,也成為提升國家競爭力的重要指標之一,科技浪潮的衝擊和影響,教育變革勢在必行。在教育現場,校長的科技領導與素養、教師的數位教學能力與策略以及學生學習的成果與績效,是每位教育工作者必須積極面對的挑戰,才能讓教育品質臻至真善美的境界。
本書旨在探討國民小學教師知覺校長科技領導、教師數位教學能力與學生學習成效之間的關係,研究方法為量化研究,資料蒐集採用問卷調查,再透過統計工具進行分析及討論,發現其現況並檢證其相關及影響效果,最後提出結論與建議。本章主要分為以下四節:第一節為研究背景與動機;第二節為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第三節為名詞釋義;第四節為研究範圍與限制。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本章節在探討:壹、研究背景與貳、研究動機,以了解國民小學校長科技領導、教師數位教學能力與學生學習成效之背景與動機,據此說明,國民小學教師知覺校長科技領導、教師數位教學能力與學生學習成效之關係研究,付之闕如尚待開發,探討本書有其價值性。說明如下:
壹、研究背景
一、領導者新角色,重建科技領導力
後現代社會來臨,教育改革的腳步亦不曾停歇,目前教育現場中校長的領導不再擁有科層體制下絕對的法職權,學校的經營、教師的教學與學生的學習績效是需要學校成員共同合作與付出,況且在資訊流通快速、知識傳播無遠弗屆的時代,校長能否運用科技領導於學校辦學與校務經營之中,就顯得更為重要(張坤宏,2016)。
科技的快速發展以及科技在教育體系中的有效利用,揭示了一個國家科技領先的概念,學校管理者被視為科技領導者(KORKMAZ et al., 2022)。可見,未來領導者面臨的首要任務,需要了解新的科技和經濟秩序的性質,並幫助組織適應新的社會衝擊。領導者應扮演的角色,是科技領導者、數位關係的建構者以及科技文化的形塑者,藉此重建學校領導者科技領導力,透過科技的技術,將生活智慧與經驗傳承不斷的累積,促進學校組織的發展與實踐(Ghavifekr & Wong, 2022;Hernez-Broome & Hughes, 2004;Mark, 2022)。可見,新一代的校園領導者,重建科技領導力為當務之急。
二、校長科技領導,領銜教師數位教學
教育發展受到社會變遷與科技發達的影響,也撼動教育現場的變革,領導模式從「順從」、「衝突」到「抗拒」,教學模式從「傳統面對面」到「線上遠距教學」模式,這些都是教育改革的蛻變。教育要能擺脫傳統枷鎖,在急遽變遷的環境與科技革命的年代,資訊科技領銜教育趨勢,影響整體教育的變革(蔡金田,2021),而新一代的教師具備「科技素養」與「科技意識」,是不可或缺的專業能力,未來科技導向的教學和學習是極為重要的一環。
對領導者來說,要能確定科技應用策略,管理、支持和創建科技氛圍,鼓勵教師和學生使用科技進行教學和學習,制定科技發展計畫,提高教師和員工的科技技能,並讓他們能夠有效地使用科技(Apsorn et al., 2019)。且國家政策從2002年「數位學習國家型科技計畫」的推動,開始積極推展數位學習的浪潮(陳舜德等人,2014),加上2019年十二年國教課綱,將「資訊科技」列為國、高中必修科目,以及2020至2023年的「邁向數位平權」、「強化智慧學習暨教學計畫」、「5G示範教室與學習載具計畫」以及2022-2025年全面推動「數位學習精進計畫」達成「班班有網路 生生用平板」等計畫(教育部,2022),在在顯示教育領域,數位科技廣泛地使用於教材形式和教學方法,已經成為加速和優化學生學習過程的現代方式之一(Elmurzaevich, 2022)。
COVID-19大流行後,停課不停學的政策下,數位教學成為顯學,甚至2023年新北市長侯友宜市長在全市公私立國小校長會議中宣示,新北市正式啟動教育數位轉型,因為數位力就是競爭力,教師及學校要教會學生選擇及正確使用數位科技(李定宇,2023)。可見,校長要成為科技領導者,一方面帶頭擁抱不可避免且不斷變化的數位時代,另一方面帶領教師數位教學和數位科技的實踐,促進數位科技在教學相關的創新,持續改造和精進教師數位教學能力。
三、教師數位教學能力與學生學習成效相輔相成
科技變革年代,科技領銜教育發展,影響整體教育的變革。Sánchez-Prieto 等人(2021)也指出教師必須不斷接受數位教學能力的培訓,提高教師的數位素質與實現教學品質,才能提高學生學習時進行批判性發展的能力,進而獲得永續性的教育。
COVID-19疫情發生後,數位教學對教師而言是個新的教育里程,因為實體教室失去了中心地位,教師的數位教學與學生的數位學習,必須在傳統的教學以及固有型態上產生變革,透過「教」與「學」的互動性過程,重塑數位教學方式,擴大學生參與的可能性(陳舜德等人,2014;Ertmer & Ottenbreit-Leftwich, 2010)。研究發現COVID-19疫情流行之前,國際教育成就評估協會(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valuation of Educational Achievement, IEA)對教師資訊素養之研究於2018年記錄了不到50%的教師在教學中經常使用科技(Fraillon et al., 2019)。 2018年世界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rganis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OECD)在Teaching and Learning International Survey(TALIS)的調查結果,也顯示只有43%的教師準備在教學中使用科技(Thomson & Hillman, 2019)。但在2020年之後,COVID-19大流行後的強制隔離與封鎖之下,加上停課不停學的政策,學校部門緊急實施線上教學帶來的變化,科技和數位工具不再是補充課程而已,而是成為課程交付和教學的核心(Turchi et al., 2020),也是每一位教師所必須面對的課題。
由此可見,教育和教學科技專家建議在教學中使用數位科技是毫無疑問的,尤其在2020年COVID-19大流行於席捲全球後,數位教學的發展已成為教師教學的一種趨勢,同時教師數位教學能力的實踐,是將學習成果從舊方式轉變為新方式的利器,同時與學生學習成效相輔相成(Anthonysamy et al., 2020;Clark-Wilson et al., 2020;Evans-Amalu & Claravall, 2021;Suroso et al., 2021;Xie et al., 2018, 2021)。可見,數位化教學成功的因素取決於教師必須具備數位教學的能力與作為,加上教學環境數位化有效的整合,教師與學生良性的互動之下,才能有利於教師進行數位教學的規劃,提升學生學習成效。
四、校長科技領導與學生學習成效影響關係
學生卓越的學業成績,等同於最高品質學生的整體形象,也是一種教育期望。因此,提高學生學業成績的因素,不外乎外控因素以及學生自我期望的信心,同時也是學術機構最重要的任務。個人因素、環境因素、心理問題和社會因素都會影響學生的學業成功,但不同的國家對學生的學業成功有不同程度的影響,學者研究指出教育環境、學生心理和社會經濟因素在提高學業成績方面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Kaviyarasi & Balasubramanian, 2018),包括:學生的性格、學生的品格、教育環境等(Susilawati et al., 2022),這些對提高學生的學業有至關重要的影響。
但是眾所皆知學生學習成效或學生學習表現,「教師」各項之因素,在教學與學生學習具有一定程度的影響,尤其在「教學效能」部分有正向且直接的影響效果(吳國銘,2019;陳忠明,2022;蔡金田,2014)。然而,教師的教學要能擺脫傳統教學枷鎖與窘境,在急遽變遷的環境與科技革命的年代,有能力的領導者至關重要,可以帶領教師洞悉教育趨勢,影響整體教育的變革(蔡金田,2021),可見,校長的科技領導風格影響教師的工作思維與模式,彼此交互作用,久而久之形成學校授課結構中獨特的教學模式,加上校長、老師共同規劃組織數位科技課程,也能幫助學生提高學業成績(Hamzah et al, 2021)。因此,校長科技領導與學生學習成效影響關係,是值得探究的層面,校長的科技領導行為和教師教學行為,形成學校授課模式中影響教師教學行為的因素,可以幫助學生提高學業成績,並且促進學校組織的發展與學生學習成效的實踐(Hamzah et al, 2021;Hernez-Broome & Hughes, 2004;KORKMAZ et al., 2022;Mark, 2022)。可見,校長科技領導是不可或缺的專業能力,與教師教學行為彼此交互作用,對於學生學習成效的影響將是極為重要的一環。
五、校長科技領導、教師數位教學能力與學生學習成效關係研究之價值
科技已經改變人類的生活方式,尤其在工業4.0時代,人工智慧和網際網路等先進科技的出現,學校校長的領導作為、教師教學方式與學校創新經營也發生了變化。其次,科技的快速發展以及科技在教育體系中的有效利用,國外研究也認為學校管理者被視為科技領導者(KORKMAZ et al., 2022),領導者應扮演推動科技的角色、數位關係的建構者以及了解不同形式的科技文化,以促進組織的發展與實踐(Mark, 2022; Hernez-Broome & Hughes, 2004)。
當COVID-19席捲全球,教育系統面臨著最具挑戰性的任務,就是使用數位教學為學生提供教育,疫情改變了教學樣態,教師在教學的本質及固有習性上產生變革,教師運用數位科技工具的教學態度與信念發生了質變,數位教學成為教學場域中的催化劑,教師必須以此重塑教學方式,擴大與學生合作的可能性。Vongkulluksn等人(2018)研究也指出,教師數位能力信念與價值,已被確定為教師在課堂上實踐數位科技教學時,有密切相關的因素,教師能夠成功地把數位科技融入課堂,將數位科技整合在教學策略以及師生互動模式的體現,如此教育才能真正的翻轉。
可見,學校領導者要能確定科技應用策略與管理,進而支持和營造科技氛圍,鼓勵教師和學生使用科技進行教學和學習,提高教師和員工的科技能力,並讓他們能夠有效地使用科技(Apsorn et al., 2019)。換句話說,校長的領導風格影響教師的工作思維與模式,校長的科技領導行為和教師數位教學行為之間彼此交互作用,久而久之形成學校授課結構中獨特的教學模式,加上校長、老師共同規劃組織數位科技課程,也幫助學生提高學業成績(Hamzah et al, 2021)。
在此背景之下,國民小學校長科技領導之技巧與素養,是否真為教師教學與學生學習之關鍵?教師開始使用數位科技於教學,其準備程度到什麼階段?對學生學習會產生什麼樣的程度影響?在校長科技領導與教師數位教學能力影響下,學生的學習成效又為何?一直是筆者想要深入探索的議題。
【第一章 緒論】
科技是透過技術將生活經驗和智慧累積與傳承的工具,是塑造人類文化的媒介,同時也是社會變革的催化劑,科技的嵌入與交織,為人類未來帶來機遇與挑戰,面對未來歷史的劇變,必須尋求創造教育的新常態,反映批判性科學和哲學反思的價值觀(Means, 2019)。此外,未來是反傳統枷鎖,強調自覺與開放的象徵,為了生存與適應環境,新時代的學生要能與科技同時成長,學習與日俱增的科技知識與科技技巧,學會解決問題、實踐知識,成為生活與教育重要的部分(McCormick, 2004)。同樣地在學校場域中,教師在教學上的科技因素難以...
作者序
【序】
知天命的年紀,汲深綆短力有未逮,還能完成此書,要謝謝蔡教授金田博士的鼓勵與協助,在書寫過程循循善誘,博我以文,不厭其煩,忍受學生的無理請謁,從題目訂定開始到最後的完稿,總是鉅細靡遺的給予許多修正與寶貴建議,讓此書得以共同創作順利完成,在此謹向這位恩師,致上我最誠摯的敬意與謝意!還有這趟旅程重要的貴人許瑞芳校長,不僅提攜還指點迷津,在學術研究的精神與統計的素養,仰之彌高,鑽之彌堅,是吾輩之典範,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爾,雖欲從之,末由也已,佩服!佩服!
科技是人類生活經驗和智慧累積與傳承的工具,是社會變革的催化劑,科技的嵌入與交織,為人類未來帶來機遇與挑戰,面對未來教育的劇變,尋求創造教育的新常態,反映批判性科學和哲學反思的價值觀,是無可避免的重要任務。變革社會要有一位能預測未來和領導未來的領導者,面對數位科技時代,領導者必須以科技來領導學校,運用科技管理和創建組織,探求、預測未來教育情境的實踐,並對教育的未來作出承諾,實現組織願景。除此之外,校長科技領導一方面帶頭擁抱不可避免且不斷變化的數位時代,另一方面帶領教師數位教學和數位科技的實踐,促進數位科技在教學相關的創新,持續改造和精進教師數位教學能力,讓數位教學的發展成為教師教學的新趨勢,同時成為將學生學習成果從舊常態轉變為新常態的利器之一。
此外,學生學習是孩子與環境互動的過程,透過自身的經驗,獲得新的行為改變的過程,也是心理模式建構和改變的經歷。而有意義的教學,是在學習過程中知識和經驗不斷的累積,透過教學活動不斷的解構與建構,藉此改變認知、行為、情意與態度的歷程。未來是反傳統枷鎖,強調自覺與開放的象徵,為了生存與適應環境,教育模式打破傳統教學樣態,教學場域從傳統到數位,新時代的學生要能與科技同時成長,學習與日俱增的科技知識與科技技巧。因此,未來領導者首要任務,運用科技領導幫助教師適應新的資訊科技社會,協助老師在教學過程中採用和注入數位科技的元素,並培養學生數位科技技能,激發孩子結構化的思考力與創造力,藉此增進學生學習成效。由此可知,國民小學校長科技領導、教師數位教學能力與學生學習成效三者之間的交錯因果關係,值得進一步的分析探討。
本書旨在探討國民小學教師知覺校長科技領導、教師數位教學能力與學生學習成效之關係,以111學年度臺灣地區不含離島之公立國民小學的教師為研究對象。抽取學校樣本數101所,教師1,141人,共計回收有效問卷1,062份。資料蒐集後採用SPSS與AMOS統計套裝軟體進行分析,以了解變項現況分布情形、差異情形以及各變項間的相關情形,最後則以結構方程模式(SEM)驗證各變項間之適配度情形。依據問卷之分析結果發現,國民小學教師知覺校長科技領導量表、教師數位教學能力量表與學生學習成效量表均屬於高程度,且這三個變項之相關分析,在整體變項及分層面均呈現有中程度且正向的相關,並具有高解釋力,更重要的是校長科技領導對學生學習成效不具直接效果,校長科技領導透過教師數位教學能力對學生學習成效有總效果與間接效果的影響效果,教師數位教學能力具完全中介效果。依據上述的研究結果與發現,提出對國民小學教師、校長、學校、教育行政機關與研究方式之建議,並提供未來後續研究之參考。
最後,從教書匠走上學術創作,要謝謝暨南大學教育政策與行政學系師長的指導,諸位師長的教導與啟發,讓我能感受學術殿堂的奧妙,擴展個人研究的視野與能力。同時感謝博士班同窗好友,學習過程中相互的激勵打氣,在此致上萬分感激。還要感謝我服務學校臺中市東勢區東新國小的同仁們,各位在工作崗位上的無私、鼎力相助,讓我無後顧之憂的完成此著作。更要感謝這一路走來曾經幫助過我的「貴人」,尤其是我的家人,父母、太太、女兒的包容體諒,願與您們共同分享我的喜悅。
【序】
知天命的年紀,汲深綆短力有未逮,還能完成此書,要謝謝蔡教授金田博士的鼓勵與協助,在書寫過程循循善誘,博我以文,不厭其煩,忍受學生的無理請謁,從題目訂定開始到最後的完稿,總是鉅細靡遺的給予許多修正與寶貴建議,讓此書得以共同創作順利完成,在此謹向這位恩師,致上我最誠摯的敬意與謝意!還有這趟旅程重要的貴人許瑞芳校長,不僅提攜還指點迷津,在學術研究的精神與統計的素養,仰之彌高,鑽之彌堅,是吾輩之典範,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爾,雖欲從之,末由也已,佩服!佩服!
科技是人類生活經驗和智慧累積與傳承的工...
目錄
序
表目次
圖目次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
第三節 名詞釋義
第四節 研究範圍及限制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校長科技領導之內涵與研究
第二節 教師數位教學能力之內涵與研究
第三節 學生學習成效之內涵與研究
第四節 校長科技領導、教師數位教學能力與學生學習成效之相關研究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第一節 研究步驟與流程
第二節 研究架構
第三節 研究對象與抽樣
第四節 研究工具
第五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
第四章 研究結果分析與討論
第一節 國民小學校長科技領導、教師數位教學能力與學生學習成效現況分析
第二節 國民小學校長科技領導、教師數位教學能力與學生學習成效之差異分析
第三節 國民小學校長科技領導、教師數位教學能力與學生學習成效之相關分析
第四節 國民小學校長科技領導、教師數位教學能力與學生學習成效之結構方程模式效果分析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結論
第二節 建議
參考文獻
附 錄
附錄一 國民小學校長科技領導、教師數位教學能力與學生學習成效關係之研究調查問卷(專家效度)
附錄二 國民小學校長科技領導、教師數位教學能力與學生學習成效關係之研究調查問卷(預試問卷)
附錄三 國民小學校長科技領導、教師數位教學能力與學生學習成效關係之研究調查問卷(正式問卷)
序
表目次
圖目次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
第三節 名詞釋義
第四節 研究範圍及限制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校長科技領導之內涵與研究
第二節 教師數位教學能力之內涵與研究
第三節 學生學習成效之內涵與研究
第四節 校長科技領導、教師數位教學能力與學生學習成效之相關研究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第一節 研究步驟與流程
第二節 研究架構
第三節 研究對象與抽樣
第四節 研究工具
第五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
第四章 研究結果分析與討論
第一節 國民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