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霍爾.布蘭茲
定價:NT$ 499
優惠價:79 折,NT$ 394
優惠截止日:至2024年12月31日
運送方式:超商取貨、宅配取貨
銷售地區:全球
即時庫存>5
作者簡介:
霍爾.布蘭茲 Hal Brands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高等國際研究學院全球事務的季辛吉傑出教授(Henry A. Kissinger Distinguished Professor of Global Affairs at the Johns Hopkins School of Advanced International Studies),也是美國企業研究所(American Enterprise Institute)的學者。曾撰寫與編輯多本著作,包括《川普時代的美國大戰略》(American Grand Strategy in the Age of Trump)、《創造單極時刻》(Making the Unipolar Moment: U.S. Foreign Policy and the Rise of the Post-Cold War Order)、《大戰略有什麼好處?》(What Good is Grand Strategy? Power and Purpose in American Statecraft from Harry S. Truman to George W. Bush),以及《拉丁美洲的冷戰》(Latin America’s Cold War),同時也是《彭博觀點》(Bloomberg Opinion)的專欄作家,並曾擔任國防部長戰略規劃特別助理,以及美國國防戰略委員會的主要撰稿人。
相關著作:《當代戰略全書1.戰略的原點:從早期的思想家到近代的策略家》《當代戰略全書4.兩極霸權時代的戰略:冷戰時期美、蘇以及其他國家,如何融合戰略、競爭與外交》
譯者簡介:
吳煒聲 美國蒙特瑞國際研究學院中英口筆譯組碩士,目前任教於陽交大學和淡江大學,致力於英語教學與中英翻譯研究。
名人推薦:
推薦序》了解過去的決策方式,啟發面對未來的判斷
王立/「王立第二戰研所」版主
很榮幸可以向各位讀者推薦這套《當代戰略全書》,可說是戰略的教科書入門。本書歷經時代考驗,收集從古代到現代的戰略名家學說,不論是對戰略有興趣,或是想研究地緣政治的朋友,都不能錯過。
戰略學到底是不是一門學問,關鍵在戰略是否能被定義,很可惜的是至今戰略的定義仍是沒有公論,唯一可以確定的,是定義不停地被擴張。因為戰略一詞的使用是在近代,若我們從戰略思想史追溯源頭,會發現戰略的本意很接近「謀略」,是一種為了追求目標而制定的手段,也可以說是思想方法。
會被納入西方戰略思想研究內容者,多是其思想方法被推崇,而不是手段本身。也就是戰略的本質,更接近於方法論,每個時代的大戰略家不外乎兩種,一種是結合當代社會發展、技術層次、政治制度諸多不同要素,完善了一套軍事理論,使其可以應用到軍隊;另一種則是在軍事思想停滯的年代,找出突破點並予以擴大。
這也是讀者在閱讀本書時會產生的疑惑,更是多數人對戰略的困惑。談到戰略(Strategy),中文的「戰」字給人連結到軍隊上,強烈的暴力氣息,但原意其實偏向策略。故可說國家政策本身就是一種戰略,為了追求國家目標制定的手段也是戰略。
回到戰略本質是思想上,那麼用兵手段、軍隊編制、政治改革,其實都可以算進戰略中。而要了解戰略,從這就可發覺需要接觸的範圍太廣了,於是了解戰略史、地緣政治史、重要決策者如何判斷,統統變成戰略教科書的一部分。於是戰略研究的第一步是歷史,第二步則是了解當代環境,從中抽絲剝繭,追尋決策者為何在當下的環境中,做出正確或錯誤的決策。而為了還原情境,現代戰略學已經納入人類學、民族學、心理學、行政學諸多領域,不停地更新過往的論點。
無論戰略研究變得多複雜,起步都是戰略思想史,從古代到現代,唯有了解過去的決策方式,才能啟發我們面對未來的判斷。而不同時代的戰略思想史,看似沒有重複之處,實則處處相合,我們不是在找尋模板套用到現代上,戰略研究是希望從過往,確認做計劃的方向,是否合乎古今中外的原則。
有人會覺得遺憾,本書除了孫子兵法外,沒有收錄任何的中國古代戰略史。這其實沒有影響,戰略至今仍然無法明確定義,恰好證明大道歸一,東西方戰略思想,最終追求的都沒有差別。
《當代戰略全書》,收錄各家學者對古今戰略思想、重要決策的詮釋,對於初窺戰略一道者有極佳幫助。你不見得能認同詮釋者的意見,但透過專家的解讀,對已有一定程度者更能有所啟發。
推薦序》戰略的本質、意義與影響力
張國城/台北醫學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教授、副主任
《當代戰略全書》系列(原文書名為The New Makers of Modern Strategy: From the Ancient World to the Digital Age),集結了當代西方戰略、軍事學者的一時之選,合計四十五位的重要著作,2023年5月於美國出版。這類大部頭的書(原文書高達一千二百頁),雖然是研究戰略、軍事及安全者的寶書,畢竟和一般讀者的閱讀習慣有些差異。因此商周出版將繁中版拆為五冊,將原文書中的五篇各自獨立成冊,對於這種普及知識的作為,筆者要表達最大的敬意。
「戰略」這個詞,經常為人所聞,但究竟什麼是「戰略」,根據書中所述,是指一種操縱和利用某個國家資源(或幾個國家組成的聯盟)的技巧,包括軍隊,以確保重要的利益能有效地維持,並免受敵人的威脅,無論是實際、潛在或假設的情況都一樣。重點是「資源」和「利益」這兩者之間的衡量與運用,因此,「戰略」是一門涉及治國方略的多樣化學科,適用於和平與戰爭時期,也適用於國家、團體與個人的策略規劃。
就筆者看來,本書的價值在於:
首先,明確闡述了戰略的意義,以及戰略思想家形成這些思想的脈絡,還有他們產生這些思想的歷史背景。戰略思想多半源於「思想家對於當時的重要戰爭和國際衝突的分析與詮釋」,關於這點,這套著作提供了完整的歷史敘述(如第二冊),許多是在相關歷史著作中也不易論述完整的。因此,本書還可作為重要的歷史參考書使用。
其次是與時俱進。原文書於1943年發行第一版(書名為Makers of Modern Strategy),1986年發行第二版。1986年時冷戰還沒有結束,眾所周知冷戰結束後,全球的軍事與安全環境都面臨了巨大的變化,因此又推出第三版,這次由約翰霍普金斯大學(Johns Hopkins University)高等國際研究學院霍爾.布蘭茲(Hal Brands)教授主編,堪稱是西方戰略學者所共著、在這一個領域的九陰真經。
第三,本書內容非常豐富。揭露的原則不僅是研究國際關係和安全者所必知必讀,同時也能運用在管理甚至人際關係上。譬如書中揭櫫一個重要的戰略原則,就是「……當你擊敗一個對手,另一個對手又出現,或者優先事項有所變化之際,正確列出主要對手的順序非常重要。」對筆者這種無論工作還是興趣都是戰略研究的人來說,這個原則並不陌生,但對一般讀者來說,釐清「要解決的問題其順序」,不僅是毛澤東擊敗國民黨的指導原則,在日常工作上也適用。但是,作者用了大量的歷史資料去論證這一個簡單卻清晰的原則,這對於易於淺碟化思考的現代社會,更是令人心折。
對於台灣的讀者而言,對韓戰、越戰、波斯灣戰爭等多半耳熟能詳,但世界上仍有許多地方有衝突,對於國際關係的影響一樣重要,譬如許多殖民地的反殖鬥爭。書中提出印度和許多國家在反帝國主義殖民做法中「自我去殖民化」的過程,非常寶貴。此外,書中指出國家權力只要採取脅迫、專橫的手段,就會面臨各種形式的異議與抗爭,事實上從中東到香港,異議和抗爭始終是國際新聞長期的焦點;但反殖民思想家也提醒我們,相較於「策略」(結果論)考量,去殖民化的關鍵更在於找回倫理思維的能力。對台灣讀者來說,幾百年來的歷史充滿著外來政權,今天許多問題根源於此。另一方面,要理解中國領導人的想法,也不能僅從西方人的角度出發,理解(當然不一定要同意)中共長期「反帝反殖」的民族主義號召也是非常必要的(所以他們對香港人爭民主會有那樣的詮釋)。本書是在這一方面提供台灣人反思並找回倫理思維的重要工具。
今天中國實力的崛起,從本書中可以看出,雖然中國實力大幅躍進是近二十年(軍事方面),但是其來有自。潘恩(S.C.M. Paine)在第三冊第八章(原文書第二十六章)中指出,羅斯福(Theodore Roosevelt)會在整個總統任期中尋求與蘇聯合作的原因。他認為蘇聯缺乏海軍實力,對美國不構成軍事威脅;也因為蘇聯是獨裁者中唯一處於其他獨裁者之間的國家,他預見到蘇聯有朝一日可能會樂於協助美國,甚至提供協助。後來美國撤銷對台北的外交承認,和北京建立外交關係,和羅斯福與蘇聯合作的邏輯相同。目前美中間的關係,也和二戰後杜魯門(Harry S. Truman)和蘇聯進入冷戰很類似。但是之後會如何?
克里斯多福.葛里芬(Christopher J. Griffin)在第五冊第一章(原文書第三十五章)中寫道,「……冷戰結束後,美國的國防戰略基本上都離不開國防部長理查.錢尼(Richard Cheney)和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科林.鮑爾(Colin Powell)首次闡述的政策路線。簡單說,就是美國會尋求捍衛並擴大在冷戰中取得勝利的「自由區」(zone of freedom),同時將其軍事力量從圍堵與蘇聯的全球戰爭轉向於因應區域危機上。」但是本書認為,這個做法主要是因應冷戰後國防資源的減少,不是真的意會到新的地緣政治。在面臨中國這種霸權崛起時,筆者認為就會捉襟見肘。因為因應區域衝突的軍事力量,壓倒伊拉克、塔利班(Taliban)並無問題,但很難壓倒中國這種大國。但美國長期卻是習慣成自然,把美國在冷戰後成為唯一主導大國的事實,很快地看作是影響其他政策選擇的前提假設。但現實狀況是和區域霸權客觀實力對比,美國作為唯一主導大國的地位已經相當削弱。
這些都是我們身處台灣,不得不認清的殘酷現實。但這並不等同於簡單地化約為「疑美論」或「親美論」,要做的是在和他國互動的過程中,釐清手中資源和利益的相對關係。畢竟國際關係理論中有具體定義的「後冷戰」時代已經結束,一個尚未命名或定義的新時代已經開始。在這個時代,國際關係的發展對台灣的每一個普通人來說,影響力會超過以往;所以,我們有必要對影響國際關係的「戰略」增加更多了解。對於無暇進入學術環境研讀,但又不想被片面、局部的知識所誤導的聰明人來說,本書是無與倫比的選擇。
推薦序》藉由經典史籍,一探領袖人物的戰略思維
張榮豐、賴彥霖/台灣戰略模擬學會理事長、執行長
對於何謂「戰略」,東西方文化長期以來存在著各式各樣的詮釋與說法,過去多年從事國安工作的經驗告訴我,凡是定義不明確的概念,都難以實際操作,最終只能成為抽象的名詞。因此,我個人認為對「戰略」二字最適當、通俗且實用的定義就是:根據明確的目標,在對的時間、對的地點、投入正確的資源。
在制定戰略時,首先必須要有清晰的願景與/或明確的目標。「目標」是整個戰略中最關鍵的部分,所以美國陸軍參謀指揮學校在訓練學員時特別強調,在擬定戰略方案的實務操作上應投入至少三分之一的時間針對目標進行討論。其次則是必須盡可能地了解「未來的戰場」和「對手的行為模式」。接著則應對「現況」進行客觀、完整的盤點,包括自身的優劣勢、所掌握的資源,以及在執行方面的限制條件。最後,在上述關鍵元素都確認後,再利用動態規劃(dynamic programming)的概念,以逆向推理(backward induction)的方式,從「目標」逐步往「起始點」逆向推導出最佳的戰略路徑,在此路徑上,包含了每一個子局所需要達成的次目標與相關的戰術方案及資源配置。至此,一個完整的戰略規劃方可完成。
在《當代戰略全書》系列中可以看到,歷史上許多具備戰略思維的頭腦,其實都呼應了我們對於戰略制定程序的理解。這些被世人冠以「雄才大略」的領袖人物,具備明確的願景與目標作為引導,熟知自身的優劣勢,並能夠客觀分析當下所處的戰略地位及未來的戰略環境,因此能制定出各種影響深遠的偉大戰略。以馬漢(Alfred Thayer Mahan)為例,他分析出未來的戰略競爭為海權的競爭,美國面臨的軍事威脅最好發生在領土之外,因此呼籲無論在和平或戰爭時期,都必須充分準備好海軍的實力。這不僅影響了美國建軍發展,更奠定了美國近百年來國家戰略最關鍵的底層邏輯──決戰境外,保持戰略優勢。
國家戰略的考量自不限於軍事層面,事實上,就國家整體戰略的規劃與執行上,更著重的會是國與國之間在政治、經濟、社會、產業等方面長期政策的博弈。以過去李登輝總統時期為例,李總統在進行通盤考量後,為當時的台灣所訂定的國家整體戰略目標就是「民主化」,當時身為李總統幕僚的我曾問總統「要如何處理統獨問題?」李總統明確地告訴我:「統獨議題和民主化無關,所以我不會處理,事實上目前也沒有處理這個問題的條件」。由此可見其對目標有清晰的理解。為了達成此目標,李總統首先宣布終止「動員戡亂時期」,讓凌駕於憲法之上四十三年的《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走入歷史,但為了不讓此動作的「副(負)作用」影響到推動民主化的目標,因此提出了《兩岸人民關係條例》且設立了「國統會」、頒布了《國統綱領》。此外,為了達成民主化最關鍵的績效指標(KPI)──總統直接民選──也透過民主機制修憲,來推動國會全面改選,讓所謂的「萬年國會」走入歷史。除了在政治上讓台灣完成民主化,李總統亦在兩岸戰略競爭上提前布局,提出當時被工商界質疑、批判的「戒急用忍」政策,限定「高科技、五千萬美元以上、基礎建設」這三類的對中投資,其戰略作用有二:其一是盡可能保持台灣對中國在科技上的優勢,其二是避免台灣的資金與人才於短時間內大量流入中國,導致對本國的產業與市場產生負面效果。最後,為了最大限度減低中國對我們推動民主化所可能施加的阻礙,李總統也在任內提升國防,尤其針對海、空軍的強化以及新式飛彈的研發。由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國家整體戰略的規劃不但需要有清晰的願景,其規劃與執行上更是需要整合諸多不同領域與部門,而當所有預期的結果在不同的時空逐步產生時,其所獲得的綜效就會形成一股「看不見的力量」,推動著國家達到預定的戰略目標。
實務經驗有助於培養戰略思維,然而我們的生命經驗有限,沒辦法親自參與歷史上每一場戰爭和戰役的規劃,也不可能親身走過人類社會發展過程中,那些足以影響世界或區域發展之大戰略的年代。每個時代根據時空背景、國家發展目標的不同,領導者制定出不同的戰略,但其規劃原理卻有相似之處。藉由閱讀高品質的經典史籍,能夠幫助我們俯視不同時空背景下,不同戰略理論的興起背景、互動,以及不同國家所制定的戰略方針,推薦《當代戰略全書》給對戰略思維有興趣的讀者。
推薦序》以全面的視野,理解戰爭、戰略及其深層原因
蘇紫雲/國防安全研究院國防戰略與資源研究所所長
晶瑩剔透的光芒在身著德國灰軍服的士兵手中顯得格格不入,但是德軍官兵異常小心地捧著這些精緻琥珀,這是來自元首的直接命令。經過一番苦戰攻入列寧格勒(Leningrad),目標之一就是要將俄國視為國寶的琥珀宮給搬回德國,發現這藝術瑰寶令德軍欣喜不已。零下二十度是1941年10月德國北方集團軍面對的戰場氣溫,這只是俄國早冬的開始。同一時間,遠在半個地球外的普林斯頓大學(Princeton University),一位學者看著窗外的美國晚秋,思索著希特勒(Adolf Hitler)的軍事戰略,以及人類文明史中占據重要地位的戰爭。
這位學者正是厄爾(Edward Mead Earle),當然不會知曉希特勒掠奪藝術是戰爭願望清單的小心思,但在二十世紀的前四十年美國就第二次面對大型現代戰爭令他憂心忡忡,於是嘗試著手解釋情勢的發展過程,以利更加了解並協助戰略的制定,他構思的《當代戰略全書:從馬基維利到希特勒的軍事思想》(Makers of Modern Strategy: Military Thought from Machiavelli to Hitler),就是由一群學者共同寫就,跳脫傳統純軍事框架,寫手包括經濟、政治、外交乃至於地理學者,這本書詳細地介紹了自文藝復興時期以來,歷史上具代表性的戰略制定者和思想家,以及他們對戰爭和國際關係理論的重要觀點。其後跨越世代多次改版,由全領域來透視國家競爭與戰略的規劃,對新時代的戰略進行補充。可以說,這本書從馬基維利到核時代,探討了一系列戰略制定者的思想和行為,讓我們一窺歷史上的戰略大師們是如何指點江山、謀劃戰略,堪稱是總統級的教科書。
傳統的戰略著重軍事領域,就如同經典的「坎尼會戰」(Battle of Cannae),迦太基(Carthage)將領漢尼拔(Hannibal)只有一萬餘名雜牌部隊,對上的是四萬名重裝羅馬軍團,在依靠鐵器與肌肉能量的冷兵器時代,人多好辦事是戰場鐵律,任誰也不會看好劣勢的迦太基可以擊潰羅馬大軍。但是漢尼拔跳脫戰場規律將老弱部隊置於方陣中央,精銳部隊則配置於兩翼,因此兩軍接觸後,強勢挺進的羅馬軍團將迦太基中央陣線擠壓後退,但迦太基青壯兵力則在兩翼奮力抵擋,使得戰場呈現新月型將羅馬軍隊包圍在中央,勝利女神開始向原本居於劣勢的迦太基招手,漢尼拔的騎兵再由後方包圍,造成羅馬大軍團滅,以寡擊眾的勝利為軍事研究者所樂道。
但拉高視角來看,迦太基與羅馬的戰爭是因著地緣政治與經濟衝突的深層原因,也就是地中海區域的貿易與制海權爭奪導致兩國長期的布匿戰爭(Punic War),這就說明了「戰爭構造」,軍事只是其中的一項手段,也是使用暴力改變現狀的激烈選項。此正是本書作者以跨領域方式闡明戰略的初衷。
與一般的經驗法則不同,戰略從來不會是直線思考,反而是曲線的思維。軍師燒腦的是,戰略需同時考慮所處環境、政治、外交、經濟、軍事條件以設定目標,困難的是由於資源並非無限,因此這些條件的運用往往是相互制肘,需要拿捏優先順序。更傷腦筋的是,外部環境的情報資訊也是有限,因此即使是「情報國家隊」也不乏預測「翻車」窘況,英法誤信希特勒「善意」並縮減自己軍費導致二次大戰,美國蔑視日本帝國海軍新興的航艦戰力,使珍珠港遭到突襲,以色列梅爾(Golda Meir)政府誤判戰略情報遭突襲幾近亡國,以及二十一世紀二○年代的俄烏戰爭,都是輕忽敵人遭致侵略的實證。
或許可以這麼說,只想倚賴敵人的善意,或過度自信、貶抑對手,都使己方成為攻守中的弱勢,誘使對手軍事冒險。進一步說,筆者借用社會學領域的「自證預言」(self-fulfilling prophecy)理論,潛在敵對雙方對於情感的投入不同,形成「避戰」、「備戰」的不同認知,一旦實力失去平衡,雙方認知交集的「戰爭」惡夢就會成真。因此,在經歷一、二次大戰災難後,西方國家面臨核大戰恐懼發展出較為成熟的「嚇阻」模式,以確保足夠反擊的「第二擊」能力作為靠山,就可避免先下手為強的誘惑,也同時阻卻對手的偷襲意圖。事實也證明「相互保證毀滅」的確成功避免核大戰的爆發。
整體而言,這本書有著讓人無法停止閱讀的魔力,除了對歷史上戰略思想回顧與綜整,筆觸紙間更訴說著當代戰略問題的思考和探討。比較戰爭史中的不同戰略思想與國際情勢分析,作者們提煉出的戰略原則與規律即使在技術進步的今日依然適用。不同的年代與案例,作者將戰略思想置於歷史切片和文化的底蘊中進行解讀,可以帶著讀者穿越時空,廣泛地與不同思想家對話,身歷其境地感受君王、總統、將軍的視角以及其觀點背後的思路。再以春秋之筆對各個時期的戰爭和衝突深入描繪,從而使讀者理解並體會應對實際戰爭和國際關係問題時,戰略家出謀劃策的底氣何來。如同北京派遣海警船、軍機、軍艦騷擾台灣,並不是因著誰當台灣總統而改變,其真正企圖是國家戰略的轉型:由一個陸權國家走向海權強國,就此而言北京可說是海權論之父馬漢(Alfred Thayer Mahan)的好學生,也符合人類發展由江河文明走向海洋文明的歷史脈動,但軍力擴張與國家權力槓桿的過度操作將可能重蹈希特勒敗亡的風險。
從古代到現代,每位戰略大師都有自己獨到的思路和手路。從馬基維利的城府機心、拿破崙的軍事天才,到冷戰時期的核戰略,再到今日醞釀中的新冷戰,每一個時代都有獨特的挑戰和策略。戰略思維伴隨著人性和權力的思考。這些戰略大師的故事,刻劃人類本性和權力本質的糾結,如同量子纏繞般地啟發人心,我們可以從中汲取智慧,並將其應用到我們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中。也許你不是一位將領、政治家或企業家,但是你也可以從大師們的成功或失敗中,領悟、掌握自己的人生戰略,採取明智的決策,做自己的軍師。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徵求價 | 數量 |
3折 | 1 |
4折 | 1 |
6折 | 1 |
7折 | 2 |
作者:霍爾.布蘭茲
優惠價: 79 折, NT$ 394 NT$ 499
優惠截止日:至2024年12月31日
運送方式:超商取貨、宅配取貨
銷售地區:全球
即時庫存>5
作者簡介:
霍爾.布蘭茲 Hal Brands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高等國際研究學院全球事務的季辛吉傑出教授(Henry A. Kissinger Distinguished Professor of Global Affairs at the Johns Hopkins School of Advanced International Studies),也是美國企業研究所(American Enterprise Institute)的學者。曾撰寫與編輯多本著作,包括《川普時代的美國大戰略》(American Grand Strategy in the Age of Trump)、《創造單極時刻》(Making the Unipolar Moment: U.S. Foreign Policy and the Rise of the Post-Cold War Order)、《大戰略有什麼好處?》(What Good is Grand Strategy? Power and Purpose in American Statecraft from Harry S. Truman to George W. Bush),以及《拉丁美洲的冷戰》(Latin America’s Cold War),同時也是《彭博觀點》(Bloomberg Opinion)的專欄作家,並曾擔任國防部長戰略規劃特別助理,以及美國國防戰略委員會的主要撰稿人。
相關著作:《當代戰略全書1.戰略的原點:從早期的思想家到近代的策略家》《當代戰略全書4.兩極霸權時代的戰略:冷戰時期美、蘇以及其他國家,如何融合戰略、競爭與外交》
譯者簡介:
吳煒聲 美國蒙特瑞國際研究學院中英口筆譯組碩士,目前任教於陽交大學和淡江大學,致力於英語教學與中英翻譯研究。
名人推薦:
推薦序》了解過去的決策方式,啟發面對未來的判斷
王立/「王立第二戰研所」版主
很榮幸可以向各位讀者推薦這套《當代戰略全書》,可說是戰略的教科書入門。本書歷經時代考驗,收集從古代到現代的戰略名家學說,不論是對戰略有興趣,或是想研究地緣政治的朋友,都不能錯過。
戰略學到底是不是一門學問,關鍵在戰略是否能被定義,很可惜的是至今戰略的定義仍是沒有公論,唯一可以確定的,是定義不停地被擴張。因為戰略一詞的使用是在近代,若我們從戰略思想史追溯源頭,會發現戰略的本意很接近「謀略」,是一種為了追求目標而制定的手段,也可以說是思想方法。
會被納入西方戰略思想研究內容者,多是其思想方法被推崇,而不是手段本身。也就是戰略的本質,更接近於方法論,每個時代的大戰略家不外乎兩種,一種是結合當代社會發展、技術層次、政治制度諸多不同要素,完善了一套軍事理論,使其可以應用到軍隊;另一種則是在軍事思想停滯的年代,找出突破點並予以擴大。
這也是讀者在閱讀本書時會產生的疑惑,更是多數人對戰略的困惑。談到戰略(Strategy),中文的「戰」字給人連結到軍隊上,強烈的暴力氣息,但原意其實偏向策略。故可說國家政策本身就是一種戰略,為了追求國家目標制定的手段也是戰略。
回到戰略本質是思想上,那麼用兵手段、軍隊編制、政治改革,其實都可以算進戰略中。而要了解戰略,從這就可發覺需要接觸的範圍太廣了,於是了解戰略史、地緣政治史、重要決策者如何判斷,統統變成戰略教科書的一部分。於是戰略研究的第一步是歷史,第二步則是了解當代環境,從中抽絲剝繭,追尋決策者為何在當下的環境中,做出正確或錯誤的決策。而為了還原情境,現代戰略學已經納入人類學、民族學、心理學、行政學諸多領域,不停地更新過往的論點。
無論戰略研究變得多複雜,起步都是戰略思想史,從古代到現代,唯有了解過去的決策方式,才能啟發我們面對未來的判斷。而不同時代的戰略思想史,看似沒有重複之處,實則處處相合,我們不是在找尋模板套用到現代上,戰略研究是希望從過往,確認做計劃的方向,是否合乎古今中外的原則。
有人會覺得遺憾,本書除了孫子兵法外,沒有收錄任何的中國古代戰略史。這其實沒有影響,戰略至今仍然無法明確定義,恰好證明大道歸一,東西方戰略思想,最終追求的都沒有差別。
《當代戰略全書》,收錄各家學者對古今戰略思想、重要決策的詮釋,對於初窺戰略一道者有極佳幫助。你不見得能認同詮釋者的意見,但透過專家的解讀,對已有一定程度者更能有所啟發。
推薦序》戰略的本質、意義與影響力
張國城/台北醫學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教授、副主任
《當代戰略全書》系列(原文書名為The New Makers of Modern Strategy: From the Ancient World to the Digital Age),集結了當代西方戰略、軍事學者的一時之選,合計四十五位的重要著作,2023年5月於美國出版。這類大部頭的書(原文書高達一千二百頁),雖然是研究戰略、軍事及安全者的寶書,畢竟和一般讀者的閱讀習慣有些差異。因此商周出版將繁中版拆為五冊,將原文書中的五篇各自獨立成冊,對於這種普及知識的作為,筆者要表達最大的敬意。
「戰略」這個詞,經常為人所聞,但究竟什麼是「戰略」,根據書中所述,是指一種操縱和利用某個國家資源(或幾個國家組成的聯盟)的技巧,包括軍隊,以確保重要的利益能有效地維持,並免受敵人的威脅,無論是實際、潛在或假設的情況都一樣。重點是「資源」和「利益」這兩者之間的衡量與運用,因此,「戰略」是一門涉及治國方略的多樣化學科,適用於和平與戰爭時期,也適用於國家、團體與個人的策略規劃。
就筆者看來,本書的價值在於:
首先,明確闡述了戰略的意義,以及戰略思想家形成這些思想的脈絡,還有他們產生這些思想的歷史背景。戰略思想多半源於「思想家對於當時的重要戰爭和國際衝突的分析與詮釋」,關於這點,這套著作提供了完整的歷史敘述(如第二冊),許多是在相關歷史著作中也不易論述完整的。因此,本書還可作為重要的歷史參考書使用。
其次是與時俱進。原文書於1943年發行第一版(書名為Makers of Modern Strategy),1986年發行第二版。1986年時冷戰還沒有結束,眾所周知冷戰結束後,全球的軍事與安全環境都面臨了巨大的變化,因此又推出第三版,這次由約翰霍普金斯大學(Johns Hopkins University)高等國際研究學院霍爾.布蘭茲(Hal Brands)教授主編,堪稱是西方戰略學者所共著、在這一個領域的九陰真經。
第三,本書內容非常豐富。揭露的原則不僅是研究國際關係和安全者所必知必讀,同時也能運用在管理甚至人際關係上。譬如書中揭櫫一個重要的戰略原則,就是「……當你擊敗一個對手,另一個對手又出現,或者優先事項有所變化之際,正確列出主要對手的順序非常重要。」對筆者這種無論工作還是興趣都是戰略研究的人來說,這個原則並不陌生,但對一般讀者來說,釐清「要解決的問題其順序」,不僅是毛澤東擊敗國民黨的指導原則,在日常工作上也適用。但是,作者用了大量的歷史資料去論證這一個簡單卻清晰的原則,這對於易於淺碟化思考的現代社會,更是令人心折。
對於台灣的讀者而言,對韓戰、越戰、波斯灣戰爭等多半耳熟能詳,但世界上仍有許多地方有衝突,對於國際關係的影響一樣重要,譬如許多殖民地的反殖鬥爭。書中提出印度和許多國家在反帝國主義殖民做法中「自我去殖民化」的過程,非常寶貴。此外,書中指出國家權力只要採取脅迫、專橫的手段,就會面臨各種形式的異議與抗爭,事實上從中東到香港,異議和抗爭始終是國際新聞長期的焦點;但反殖民思想家也提醒我們,相較於「策略」(結果論)考量,去殖民化的關鍵更在於找回倫理思維的能力。對台灣讀者來說,幾百年來的歷史充滿著外來政權,今天許多問題根源於此。另一方面,要理解中國領導人的想法,也不能僅從西方人的角度出發,理解(當然不一定要同意)中共長期「反帝反殖」的民族主義號召也是非常必要的(所以他們對香港人爭民主會有那樣的詮釋)。本書是在這一方面提供台灣人反思並找回倫理思維的重要工具。
今天中國實力的崛起,從本書中可以看出,雖然中國實力大幅躍進是近二十年(軍事方面),但是其來有自。潘恩(S.C.M. Paine)在第三冊第八章(原文書第二十六章)中指出,羅斯福(Theodore Roosevelt)會在整個總統任期中尋求與蘇聯合作的原因。他認為蘇聯缺乏海軍實力,對美國不構成軍事威脅;也因為蘇聯是獨裁者中唯一處於其他獨裁者之間的國家,他預見到蘇聯有朝一日可能會樂於協助美國,甚至提供協助。後來美國撤銷對台北的外交承認,和北京建立外交關係,和羅斯福與蘇聯合作的邏輯相同。目前美中間的關係,也和二戰後杜魯門(Harry S. Truman)和蘇聯進入冷戰很類似。但是之後會如何?
克里斯多福.葛里芬(Christopher J. Griffin)在第五冊第一章(原文書第三十五章)中寫道,「……冷戰結束後,美國的國防戰略基本上都離不開國防部長理查.錢尼(Richard Cheney)和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科林.鮑爾(Colin Powell)首次闡述的政策路線。簡單說,就是美國會尋求捍衛並擴大在冷戰中取得勝利的「自由區」(zone of freedom),同時將其軍事力量從圍堵與蘇聯的全球戰爭轉向於因應區域危機上。」但是本書認為,這個做法主要是因應冷戰後國防資源的減少,不是真的意會到新的地緣政治。在面臨中國這種霸權崛起時,筆者認為就會捉襟見肘。因為因應區域衝突的軍事力量,壓倒伊拉克、塔利班(Taliban)並無問題,但很難壓倒中國這種大國。但美國長期卻是習慣成自然,把美國在冷戰後成為唯一主導大國的事實,很快地看作是影響其他政策選擇的前提假設。但現實狀況是和區域霸權客觀實力對比,美國作為唯一主導大國的地位已經相當削弱。
這些都是我們身處台灣,不得不認清的殘酷現實。但這並不等同於簡單地化約為「疑美論」或「親美論」,要做的是在和他國互動的過程中,釐清手中資源和利益的相對關係。畢竟國際關係理論中有具體定義的「後冷戰」時代已經結束,一個尚未命名或定義的新時代已經開始。在這個時代,國際關係的發展對台灣的每一個普通人來說,影響力會超過以往;所以,我們有必要對影響國際關係的「戰略」增加更多了解。對於無暇進入學術環境研讀,但又不想被片面、局部的知識所誤導的聰明人來說,本書是無與倫比的選擇。
推薦序》藉由經典史籍,一探領袖人物的戰略思維
張榮豐、賴彥霖/台灣戰略模擬學會理事長、執行長
對於何謂「戰略」,東西方文化長期以來存在著各式各樣的詮釋與說法,過去多年從事國安工作的經驗告訴我,凡是定義不明確的概念,都難以實際操作,最終只能成為抽象的名詞。因此,我個人認為對「戰略」二字最適當、通俗且實用的定義就是:根據明確的目標,在對的時間、對的地點、投入正確的資源。
在制定戰略時,首先必須要有清晰的願景與/或明確的目標。「目標」是整個戰略中最關鍵的部分,所以美國陸軍參謀指揮學校在訓練學員時特別強調,在擬定戰略方案的實務操作上應投入至少三分之一的時間針對目標進行討論。其次則是必須盡可能地了解「未來的戰場」和「對手的行為模式」。接著則應對「現況」進行客觀、完整的盤點,包括自身的優劣勢、所掌握的資源,以及在執行方面的限制條件。最後,在上述關鍵元素都確認後,再利用動態規劃(dynamic programming)的概念,以逆向推理(backward induction)的方式,從「目標」逐步往「起始點」逆向推導出最佳的戰略路徑,在此路徑上,包含了每一個子局所需要達成的次目標與相關的戰術方案及資源配置。至此,一個完整的戰略規劃方可完成。
在《當代戰略全書》系列中可以看到,歷史上許多具備戰略思維的頭腦,其實都呼應了我們對於戰略制定程序的理解。這些被世人冠以「雄才大略」的領袖人物,具備明確的願景與目標作為引導,熟知自身的優劣勢,並能夠客觀分析當下所處的戰略地位及未來的戰略環境,因此能制定出各種影響深遠的偉大戰略。以馬漢(Alfred Thayer Mahan)為例,他分析出未來的戰略競爭為海權的競爭,美國面臨的軍事威脅最好發生在領土之外,因此呼籲無論在和平或戰爭時期,都必須充分準備好海軍的實力。這不僅影響了美國建軍發展,更奠定了美國近百年來國家戰略最關鍵的底層邏輯──決戰境外,保持戰略優勢。
國家戰略的考量自不限於軍事層面,事實上,就國家整體戰略的規劃與執行上,更著重的會是國與國之間在政治、經濟、社會、產業等方面長期政策的博弈。以過去李登輝總統時期為例,李總統在進行通盤考量後,為當時的台灣所訂定的國家整體戰略目標就是「民主化」,當時身為李總統幕僚的我曾問總統「要如何處理統獨問題?」李總統明確地告訴我:「統獨議題和民主化無關,所以我不會處理,事實上目前也沒有處理這個問題的條件」。由此可見其對目標有清晰的理解。為了達成此目標,李總統首先宣布終止「動員戡亂時期」,讓凌駕於憲法之上四十三年的《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走入歷史,但為了不讓此動作的「副(負)作用」影響到推動民主化的目標,因此提出了《兩岸人民關係條例》且設立了「國統會」、頒布了《國統綱領》。此外,為了達成民主化最關鍵的績效指標(KPI)──總統直接民選──也透過民主機制修憲,來推動國會全面改選,讓所謂的「萬年國會」走入歷史。除了在政治上讓台灣完成民主化,李總統亦在兩岸戰略競爭上提前布局,提出當時被工商界質疑、批判的「戒急用忍」政策,限定「高科技、五千萬美元以上、基礎建設」這三類的對中投資,其戰略作用有二:其一是盡可能保持台灣對中國在科技上的優勢,其二是避免台灣的資金與人才於短時間內大量流入中國,導致對本國的產業與市場產生負面效果。最後,為了最大限度減低中國對我們推動民主化所可能施加的阻礙,李總統也在任內提升國防,尤其針對海、空軍的強化以及新式飛彈的研發。由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國家整體戰略的規劃不但需要有清晰的願景,其規劃與執行上更是需要整合諸多不同領域與部門,而當所有預期的結果在不同的時空逐步產生時,其所獲得的綜效就會形成一股「看不見的力量」,推動著國家達到預定的戰略目標。
實務經驗有助於培養戰略思維,然而我們的生命經驗有限,沒辦法親自參與歷史上每一場戰爭和戰役的規劃,也不可能親身走過人類社會發展過程中,那些足以影響世界或區域發展之大戰略的年代。每個時代根據時空背景、國家發展目標的不同,領導者制定出不同的戰略,但其規劃原理卻有相似之處。藉由閱讀高品質的經典史籍,能夠幫助我們俯視不同時空背景下,不同戰略理論的興起背景、互動,以及不同國家所制定的戰略方針,推薦《當代戰略全書》給對戰略思維有興趣的讀者。
推薦序》以全面的視野,理解戰爭、戰略及其深層原因
蘇紫雲/國防安全研究院國防戰略與資源研究所所長
晶瑩剔透的光芒在身著德國灰軍服的士兵手中顯得格格不入,但是德軍官兵異常小心地捧著這些精緻琥珀,這是來自元首的直接命令。經過一番苦戰攻入列寧格勒(Leningrad),目標之一就是要將俄國視為國寶的琥珀宮給搬回德國,發現這藝術瑰寶令德軍欣喜不已。零下二十度是1941年10月德國北方集團軍面對的戰場氣溫,這只是俄國早冬的開始。同一時間,遠在半個地球外的普林斯頓大學(Princeton University),一位學者看著窗外的美國晚秋,思索著希特勒(Adolf Hitler)的軍事戰略,以及人類文明史中占據重要地位的戰爭。
這位學者正是厄爾(Edward Mead Earle),當然不會知曉希特勒掠奪藝術是戰爭願望清單的小心思,但在二十世紀的前四十年美國就第二次面對大型現代戰爭令他憂心忡忡,於是嘗試著手解釋情勢的發展過程,以利更加了解並協助戰略的制定,他構思的《當代戰略全書:從馬基維利到希特勒的軍事思想》(Makers of Modern Strategy: Military Thought from Machiavelli to Hitler),就是由一群學者共同寫就,跳脫傳統純軍事框架,寫手包括經濟、政治、外交乃至於地理學者,這本書詳細地介紹了自文藝復興時期以來,歷史上具代表性的戰略制定者和思想家,以及他們對戰爭和國際關係理論的重要觀點。其後跨越世代多次改版,由全領域來透視國家競爭與戰略的規劃,對新時代的戰略進行補充。可以說,這本書從馬基維利到核時代,探討了一系列戰略制定者的思想和行為,讓我們一窺歷史上的戰略大師們是如何指點江山、謀劃戰略,堪稱是總統級的教科書。
傳統的戰略著重軍事領域,就如同經典的「坎尼會戰」(Battle of Cannae),迦太基(Carthage)將領漢尼拔(Hannibal)只有一萬餘名雜牌部隊,對上的是四萬名重裝羅馬軍團,在依靠鐵器與肌肉能量的冷兵器時代,人多好辦事是戰場鐵律,任誰也不會看好劣勢的迦太基可以擊潰羅馬大軍。但是漢尼拔跳脫戰場規律將老弱部隊置於方陣中央,精銳部隊則配置於兩翼,因此兩軍接觸後,強勢挺進的羅馬軍團將迦太基中央陣線擠壓後退,但迦太基青壯兵力則在兩翼奮力抵擋,使得戰場呈現新月型將羅馬軍隊包圍在中央,勝利女神開始向原本居於劣勢的迦太基招手,漢尼拔的騎兵再由後方包圍,造成羅馬大軍團滅,以寡擊眾的勝利為軍事研究者所樂道。
但拉高視角來看,迦太基與羅馬的戰爭是因著地緣政治與經濟衝突的深層原因,也就是地中海區域的貿易與制海權爭奪導致兩國長期的布匿戰爭(Punic War),這就說明了「戰爭構造」,軍事只是其中的一項手段,也是使用暴力改變現狀的激烈選項。此正是本書作者以跨領域方式闡明戰略的初衷。
與一般的經驗法則不同,戰略從來不會是直線思考,反而是曲線的思維。軍師燒腦的是,戰略需同時考慮所處環境、政治、外交、經濟、軍事條件以設定目標,困難的是由於資源並非無限,因此這些條件的運用往往是相互制肘,需要拿捏優先順序。更傷腦筋的是,外部環境的情報資訊也是有限,因此即使是「情報國家隊」也不乏預測「翻車」窘況,英法誤信希特勒「善意」並縮減自己軍費導致二次大戰,美國蔑視日本帝國海軍新興的航艦戰力,使珍珠港遭到突襲,以色列梅爾(Golda Meir)政府誤判戰略情報遭突襲幾近亡國,以及二十一世紀二○年代的俄烏戰爭,都是輕忽敵人遭致侵略的實證。
或許可以這麼說,只想倚賴敵人的善意,或過度自信、貶抑對手,都使己方成為攻守中的弱勢,誘使對手軍事冒險。進一步說,筆者借用社會學領域的「自證預言」(self-fulfilling prophecy)理論,潛在敵對雙方對於情感的投入不同,形成「避戰」、「備戰」的不同認知,一旦實力失去平衡,雙方認知交集的「戰爭」惡夢就會成真。因此,在經歷一、二次大戰災難後,西方國家面臨核大戰恐懼發展出較為成熟的「嚇阻」模式,以確保足夠反擊的「第二擊」能力作為靠山,就可避免先下手為強的誘惑,也同時阻卻對手的偷襲意圖。事實也證明「相互保證毀滅」的確成功避免核大戰的爆發。
整體而言,這本書有著讓人無法停止閱讀的魔力,除了對歷史上戰略思想回顧與綜整,筆觸紙間更訴說著當代戰略問題的思考和探討。比較戰爭史中的不同戰略思想與國際情勢分析,作者們提煉出的戰略原則與規律即使在技術進步的今日依然適用。不同的年代與案例,作者將戰略思想置於歷史切片和文化的底蘊中進行解讀,可以帶著讀者穿越時空,廣泛地與不同思想家對話,身歷其境地感受君王、總統、將軍的視角以及其觀點背後的思路。再以春秋之筆對各個時期的戰爭和衝突深入描繪,從而使讀者理解並體會應對實際戰爭和國際關係問題時,戰略家出謀劃策的底氣何來。如同北京派遣海警船、軍機、軍艦騷擾台灣,並不是因著誰當台灣總統而改變,其真正企圖是國家戰略的轉型:由一個陸權國家走向海權強國,就此而言北京可說是海權論之父馬漢(Alfred Thayer Mahan)的好學生,也符合人類發展由江河文明走向海洋文明的歷史脈動,但軍力擴張與國家權力槓桿的過度操作將可能重蹈希特勒敗亡的風險。
從古代到現代,每位戰略大師都有自己獨到的思路和手路。從馬基維利的城府機心、拿破崙的軍事天才,到冷戰時期的核戰略,再到今日醞釀中的新冷戰,每一個時代都有獨特的挑戰和策略。戰略思維伴隨著人性和權力的思考。這些戰略大師的故事,刻劃人類本性和權力本質的糾結,如同量子纏繞般地啟發人心,我們可以從中汲取智慧,並將其應用到我們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中。也許你不是一位將領、政治家或企業家,但是你也可以從大師們的成功或失敗中,領悟、掌握自己的人生戰略,採取明智的決策,做自己的軍師。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徵求價 | 數量 |
3折 | 1 |
4折 | 1 |
6折 | 1 |
7折 | 2 |
請在手機上開啟Line應用程式,點選搜尋欄位旁的掃描圖示
即可掃描此O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