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善於解讀犯罪現場的微物跡證,
卻困於權力場的暗潮洶湧。
一個四處碰壁的實驗室怪胎,
如何成為推動英國刑事偵查革命的鑑識科學先驅?雷•費許原是效力於英國倫敦警察廳實驗室的毒理學家,於九○年代轉調至當時甫成立的英國鑑識科學服務中心,成為首批「專家顧問」之一,負責整合各種最新鑑識科技,與警方合作辦案。
一心想貢獻長才的雷,很快就發現人心遠比微物跡證更難解讀。警方認為他不懷好意,對他心懷戒備;習慣朝九晚五公務員生活的科學家則是抗拒改變,不願聽從指揮;就連高層長官也磨刀霍霍,隨時準備裁撤他所屬單位。
飽嚐各方冷眼的雷,用耐心與實力與各界斡旋。終於在坐了八個月的冷板凳後,一件震驚全英的少女謀殺案,成為他鑑識生涯的轉機。他靠著薄如噴霧的血跡噴濺,成功偵破這起血案,一夕成名。
隨後他更首開先例,與考古學、植物學、化學、工程學等各界菁英聯手,屢次讓陷入僵局的懸案絕處逢生,把物證解析帶入全新境界,成為推動英國刑事偵查革命的鑑識科學先驅。
本書是雷.費許二十年鑑識生涯回憶錄,詳述他參與過的駭人重案,也記錄了他與體制抗爭的過程。這是一本重大刑案實錄,更是一部當代鑑識科學演進史!
花粉、纖維、血霧,都是他的破案利器;
權力、鬥爭、人心,是比懸案更難解的謎。
►被斬斷四肢的無頭男童屍體,如何以骨骼中的同位素解開身分之謎,再透過腸道花粉微粒還原生前足跡,從倫敦一路追查到西非,揭開活人獻祭眞相?
►全心照顧病妻的好好先生,被警方認定是橫行倫敦十七年的戀老癖性侵犯。堅持喊冤的他,能推翻鐵證如山的DNA鑑定嗎?
►令全英舉國憤慨的八歲女童性侵棄屍案,為何要出動考古學家協助?歷經大雨連日沖刷的屍體,還能找出蛛絲馬跡?
►暴斃的俄國富豪,體內查無毒物反應。是純屬意外,還是俄國情報單位已研發出能躲避化驗的致命毒素?
作者簡介:
雷.費許(Ray Fysh)
他在1971年加入英國倫敦警察廳實驗室,迅速成為該團隊的核心成員。1996年,英國政府成立鑑識科學服務中心(Forensic Science Service),雷被任命為重案小組專家顧問,成為該單位不可或缺的一分子。
「雷,給我來點DNA!」這句話很快就成為高階警官們之間的口頭禪,顯然他從未讓任何人失望過。
譯者簡介:
吳妍儀
中正大學哲研所碩士畢業,現為專職譯者,譯作散見各出版社,包括社會科學、心理學、哲學、科普、小說等,近年譯作包括《憂鬱:牛津非常短講007》(左岸文化)、《扭曲者》(獨步文化)、《犯罪手法系列6-刑案偵訊室》(麥田)等。
曾志傑
出版界的底層生物。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專業推薦
鑑識專家|謝松善(阿善師)
卡達警官學院特聘鑑識專家|李承龍教授
原生電子推理雜誌《PUZZLE》主編|冬陽
●亞馬遜狂破一千兩百則評論,4.6顆星好評
●入圍2023年真實犯罪獎(True Crime Awards)最佳犯罪實錄作家新人獎
名人推薦:專業推薦
鑑識專家|謝松善(阿善師)
卡達警官學院特聘鑑識專家|李承龍教授
原生電子推理雜誌《PUZZLE》主編|冬陽
●亞馬遜狂破一千兩百則評論,4.6顆星好評
●入圍2023年真實犯罪獎(True Crime Awards)最佳犯罪實錄作家新人獎
章節試閱
第六章 金翅雀一號行動(節錄)
二○○一年
拜那些由真實犯罪改編的戲劇之賜,「懸案」這個經典詞彙如今已被眾人熟知。這是個被流行文化廣泛接納使用的詞彙,也是我試圖在鑑識科學服務中心禁用的詞彙。我就是討厭它。對我來說,這個詞彙削弱了受害者的人性,聽在他們親人的耳裡似乎過於殘酷。而且這個詞彙也傳達出一種案件高「懸」的印象,換句話說,就是放棄調查了。事實是,謀殺調查可能會暫時休眠,但從未被棄之不顧。警方會每兩年就做一次懸案回顧。隨著DNA與其他科學技術日新月異,永遠都還有希望。
在很多謀殺懸案裡,警方對於是誰幹的好事抱有堅定想法,只是一直無法找到可以起訴的證據。但時不時就會有種案子冒出來,會讓警方跟科學家們徹底暈頭轉向,毫無頭緒。
金翅雀行動就是這樣的案子。
在我專家顧問的生涯裡,我不斷重新檢視這個案子,嘗試新的作法。我不介意承認,這個案子令我心煩意亂。
我對此案的初步理解,是透過坦布里奇威爾斯(Tunbridge Wells)的一位公車司機伊安.普拉斯(Ian Plass)所做的陳述;他是本案第一位受害者,二十五歲的溫蒂.聶兒(Wendy Knell)的男友。
溫蒂是坦布里奇威爾斯當地人,她在市中心肯頓路(Camden Road)上的「超級快照」(SupaSnaps)擔任店經理。一九八七年六月二十二日傍晚,她在下午五點半下班,把一些衣物送去洗衣店,然後前往伊安跟他母親在魯斯豪爾(Rusthall)同住的家。魯斯豪爾是位在坦布里奇威爾斯西邊的村莊。
溫蒂與伊安當天晚上都在規畫不久之後的巴黎之旅,他們打算在那裡訂婚。
大約十一點的時候,伊安騎摩托車載她回家。溫蒂住在市中心喬佛路(Guildford Road)十四號後方的九號公寓地下室雅房。伊安陪著溫蒂走到前門,與她吻別。他騎車離開時,她站在打開的前門對他揮手,他則按了一下喇叭示意。
第二天早上溫蒂沒去上班。同事打電話給分公司經理,經理建議她跑一趟溫蒂的公寓。她抵達後按了好幾次門鈴,卻沒人回應。另一位同事接著聯絡溫蒂的母親潘蜜拉,想確認溫蒂是否安好。潘蜜拉完全沒有頭緒,所以打電話給工作中的伊安,請他繞到溫蒂的公寓去看看是怎麼回事。
伊安敲了溫蒂家的前門,喊了她的名字,但都無人回應,於是他繞到後門試試看。
他後來告訴警方:「公寓內部沒有任何動靜。我接著從其中一個扇型採光窗爬進去。我看到溫蒂的身體被棉被蓋住,只有頭露出來。我舉起她的右手臂,撥起她其中一邊的眼皮。她動也不動。我不敢相信她就這麼走了。」
伊安找不到溫蒂的公寓鑰匙,所以必須回頭從窗口爬出去,才能到附近的消防局報警求助。
「我衝進去坐下來嚎啕大哭。我沒有一天不為她的死感到內疚。要是那天晚上我留下來陪她,她現在還會活得好好的。」
警方抵達時看見溫蒂赤裸冰冷的屍體躺在床上,枕頭上有血,身體下方墊著被套跟一條毛巾。
警方找不到強行進入的痕跡,推測兇手是從一扇窗閂被油漆黏住導致無法上鎖的後窗進入屋內。
警方搜索這間雅房後發現溫蒂的前後門鑰匙不見了。警方動員約五十名警力發起一場謀殺案追捕行動,幾小時內就有了一位主要嫌犯。
根據鄰居們描述,在溫蒂屍體被發現的前一天晚上,有看到一個男人從喬佛路十四號前方的窗戶往裡看。
證人安東尼.連(Anthony Len)住在七號公寓,他告訴警方在過去五週裡,每週有三次看到同一個男人在這棟房子附近閒晃。他或者喬佛路十四號的其他居民都不認識這個男人。他們在溫蒂去世當晚,也沒聽到溫蒂的公寓裡傳來任何騷動。
然而一位當地計程車司機安東尼.泰特(Anthony Tate)揭露,他在當天大約凌晨一點十分的時候,碰上一輛藍色掀背車高速從喬佛路開走,逼得他必須緊急煞車。這個人是殺害溫蒂的兇手嗎?如果是,他在謀殺現場跟被害者待在一起兩小時左右,這似乎極不尋常。
病理學家的報告讀來令人心情沉重。溫蒂的頭蓋骨後方有好幾處鈍器創傷,她的大腦也有瘀傷,這指出她的頭曾經被反覆撞擊至某個堅硬表面——例如鋪了地毯的地板。
而脖子上的嚴重瘀傷,還有她眼瞼、臉部與口腔內部爆裂的血管,都指出她是被勒死的。頸部壓迫被列為她的主要死因。
鑑識人員在溫蒂的棉被上發現不屬於她男友的精液。此時DNA相關技術還處於起步階段,只能取得一種粗糙、低階的圖譜。警方在當地進行大規模DNA篩檢,卻沒能找到相符者。犯罪現場調查員還發現其他引人注目的線索,足以指出犯人身分。擺在她身體底下的毛巾,上頭有著跟她認識的人都不相符的唾液。一只塞在床頭板後方的戶外用品店購物袋上有一枚殘缺的血指紋。不過這枚指紋的品質太差了,無法跟資料庫交互比對。在她床上的一件女性襯衫上有枚染血鞋印,我相信這是兇手留下的,而且肯定可以拿來定他的罪。
但我們必須先找到他才行……。
第七章 史瓦爾克理夫行動(節錄)
二○○一年九月二十一日,星期五
剛過下午四點,三十二歲的資訊科技顧問艾登.敏特(Aidan Minter)離開位於倫敦市的辦公室,要出席倫敦南岸的一場會議。當天是紐約世貿中心遇襲後第十天,首都仍安靜得有些詭異。許多倫敦人擔心會出現恐怖攻擊模仿犯,因此盡量遠離最可能被攻擊的目標——就是被暱稱為「平方哩城」(Square Mile)的金融樞紐倫敦市。
穿越倫敦塔橋半途中,艾登心不在焉地朝著底下狂暴洶湧的灰色河流瞥了一眼。他看到有個棕色球狀物體,順著水流強勁的季節性潮流,速度頗快地向西朝著橋樑漂來。
艾登心想,這一定是只啤酒桶,來自在泰晤士河上做生意的許多「派對船」之一。然而在他看到那個「啤酒桶」穿著橘色短褲的時候,他猜想那肯定是某個裁縫用模特兒假人。好奇心被勾起的他往下走到河邊,等著那個物體漂過。
隨著河水波動,假人翻了個身,露出被切斷的骨頭殘樁。艾登慌亂地抽出手機打電話報案。
幾分鐘內,泰晤士河水上警察分隊就派出一組人前往倫敦塔橋。在塔橋上游一點六公里處,靠近環球劇場的地方,黑暗水中一抹橘色吸引了他們的注意力。過沒多久,一位警員把一具孩童殘缺的軀幹從水裡撈出。一位參與本案後續調查的高階警官表示,這是倫敦警察廳史上最艱辛的調查之一。
九月二十四日,星期一,屍體被發現後第三天
鑑識科學服務中心總部,南倫敦蘭貝斯
偵緝督察威爾.歐雷利將手伸入一個棕色馬尼拉紙大信封,抽出一疊A5彩色列印紙張,然後把它們攤平放在會議室的桌子上。我的大腦花了點時間才開始接收那些影像。或許我的大腦並不想看。
這些照片裡是一具營養良好的年輕男孩屍體,只是少了頭跟四肢。另一位出席的警官,偵緝警司戴夫.貝格斯(Dave Beggs),是他在週末打電話給我,要我出席今天這場緊急會議。我以前跟戴夫共事過,他是一位強悍的南倫敦人,但電話中他的語調緊張到不像他,現在我知道為什麼了。
伴著吊扇的嗡嗡運轉聲,威爾.歐雷利對著整個房間裡的人發言。「星期五傍晚,他從泰晤士河裡被撈起。我們不知道這孩子是誰、他從哪裡來、或者出了什麼事。我們只能猜測他有非洲或者加勒比血統。」
在我檢視這孩子本該有頭跟四肢的地方時,我聽到自己帶著幾分樂觀地問道:「我們確定這些傷口沒有一個是船隻螺旋槳造成的嗎?」
威爾鬱悶地搖搖頭。
「麥克.希斯(Mike Heath)醫師在星期六進行了驗屍。他表示受害者是黑人男性,年齡在四到七歲之間。死因是頸部遭受劇烈創傷。因為沒有任何大力掙扎的跡象,希斯醫師相信這名男孩在頭部跟四肢被切除時已經死亡。
「如果你看一眼頸部的切割痕,它是非常精確的。一把刀被插進頸部的右後側,然後往前抽出,這種方式他只在屠宰動物時看過。」
我努力讓自己聚焦於眼前的冰冷事實,好讓自己不再去思考耳邊聽到的細節有多殘忍。這是眼下唯一的應對之道。
「希斯醫師認為刀子隨後又被磨利了,然後用來切掉雙臂,再來是雙腿。」威爾給我們一點時間,讓我們慢慢消化這一切。
「希斯醫師認為這男孩在遇害之後,曾被放在水裡大約二十四小時。他認為橘色短褲是在他下水前才有人替他穿上的,因為短褲上有微量血跡。」
我很納悶他們為何讓他穿上如此搶眼的顏色。無論是誰殺了這男孩又將其斬首,應該都不會希望有人看到男孩的軀幹沿著泰晤士河漂流吧?
威爾繼續說:「他在水裡最多待了十天,因為皮膚剛開始剝落。他的生殖器官完好無損,沒有任何性侵害的跡象。
「雷,照你的經驗,為什麼會有人要砍掉一個孩子的頭?」
我頓了一下,先讓眼前的驚嚇與暴力在腦海中沉澱下來。「正常來說,有三種理由。」我語帶遲疑地說道,「為了掩蓋孩子的身分,因為你沒辦法去查一副軀幹的牙科或指紋紀錄。另一個理由是為了容易存放屍體。分屍以後,就能把屍塊放到狹小空間裡藏匿或者搬運。不過在這個例子裡,這理由不成立。這孩子這麼小,他的軀幹幾乎只有一把三十公分的尺那麼長。他們大可以把他塞進一個普通手提旅行袋裡,然後隨便丟在任何地方。替他的軀幹穿上亮橘色短褲,然後丟進世界上最繁忙的河流之一,這完全不合理。」
「那某人肢解一個小孩的第三個理由是什麼?」戴夫問道。
「以我的經驗,恐怕是有心理健康問題。」我如此解釋。
威爾看了我一眼,揚起一邊眉毛,像是在說「做好心理準備吧」,然後開口說道:「希斯醫師相信這具屍體在死後曾經被水平放置、甚至是倒掛著,好把血放乾。」他猛抽了一口氣,繼續補充,「他認為這個作法可能是出於某種儀式性需求。」
我發現自己打起冷顫。儀式性是什麼意思?黑魔法?活人獻祭?都二十一世紀了,倫敦市中心怎麼可能發生這種事?他們從哪裡弄來這個可憐的男孩?我三十年來的工作裡,碰過的恐怖事件如銀河般包羅萬象,但從沒有遇過如此令人不安的案件。
「我能幫什麼忙?」我問道。
「我們現在要做的第一件事是辨識他的身分,」威爾說,「這是唯一的起點。在我們找出他是誰以前,我們便無法追蹤到他的家人、犯罪現場或可能的嫌犯。所以,雷,請用上各種必要的手段,找出這個可憐的男孩是誰吧。」
要想迅速找出這名男孩的身分,最大的希望就寄託於取得DNA圖譜。不過要利用DNA辨識身分,你需要有資料可供比對。不用說也知道,全國資料庫裡並沒有這個小男孩的DNA圖譜紀錄。不過我們猜想,可能會有他父母或親戚的圖譜。
DNA的核心就是遺傳學與遺傳特徵,這個孩子的DNA圖譜在某些關鍵區域,會跟他親生父母的圖譜吻合。近年來,利用電腦程式在DNA資料庫裡追蹤某人的親戚已相當普遍,這種方法就叫做親族搜尋。
然而在二○○一年可不是這麼回事。
第十七章 敏斯泰德行動(節錄)
一九九九年至二○○九年
二○○○年代末期有幾件倍受矚目的案件,象徵著鑑識科學服務中心的進步——至少對我來說是如此。在我擔任專家顧問十多年之後,我們不再只是負責檢驗證物跟樣本,然後送回結果。我們協助警方想辦法辨識並追蹤罪犯。我們領先全球,率先將其他學科的科學方法應用於現場犯罪調查,如今世界各地的警方都在尋求我們的專業協助。
有個案子特別能代表這種演變。這個案子持續多年,跨越了兩個時期。此案仍然是倫敦警察廳史上規模最大、最複雜的強暴案調查,共延續了十七年,耗費超過一千萬英鎊。
不過對於警方來說,最難堪的或許不是偵辦此案耗費的時間與金錢,而是在於:要不是因為一個文書錯誤,這案子本來可以整整提前十年偵破。我們耗費這麼多時間追逐一個影子。然而,純粹從鑑識學的角度而言,這個案子逼迫我們把DNA科學推進到一個至今仍在持續探索的大膽新領域裡。
一九九九年,我首次接觸敏斯泰德行動的周邊工作。前一年,在薩里郡沃林漢(Warlingham)發生一宗入室行竊、猥褻與強暴一名八十一歲女性未遂的案件,現場發現的精液,被證實跟大約六年前發生在靠近克洛敦謝利區(Shirley)的八十四歲婦女強暴案中採得的DNA相符。
對兩個毫無抵抗能力的老婦人犯下這種暴力性侵,著實令人不安。兩名受害者都獨居。嫌犯先是很有技巧地卸除一塊窗玻璃或牆板,在清晨進入她們屋裡。
他切斷電力,斷開家用電話線,並且摘下燈泡,然後才潛入熟睡受害者的臥室裡。兩名女性醒來時都發現有個強力手電筒照著她們的臉,還有一隻手摀住她們的嘴。那個男人全身黑衣,戴著只露出眼睛的巴拉克拉瓦頭套,起初先是輕聲細語地要錢,接著就發動漫長而粗暴的性侵。在第一起入室行竊案中,他偷走了兩百七十五英鎊的現金跟一只獵殼懷錶。第二起案件裡他則無視於現金與珠寶,反而花了兩小時跟那位嚇壞了的婦人待在一起。兩名受害者都無法提供太多線索,只說他貌似膚色較淺的黑人男性,講話帶有當地腔調。我們手邊只有他的DNA樣本,然而國家資料庫裡查無他的DNA圖譜。
這兩起相關案件留下許多謎團。為什麼一名嫌犯會冒險在犯罪現場待上好幾小時?案件之間為什麼會相隔六年?
一九九九年,他變得更為忙碌。一樣的犯罪手法,一樣的受害者類型——都是獨居在南倫敦克洛敦、布羅姆利(Bromley)與奧爾平頓(Orpington)區的長者。不過這波大量攻擊中卻多了一個讓人不寒而慄的轉折——他性侵的長者不分男女。
夏季兩個月的時間裡,他至少進行了五次攻擊,而且看似變得更驕傲自滿。
他在一處民宅留下一條頭巾,上面有他的微量唾液。他在另一個現場替自己拿了飲料,然後又把啤酒帶到另一位受害者家中,留下半空的罐子。然而,在他對一個老婦人秀出他的陰莖時,對方很快就打擊了他日益膨脹的自信。
「如果你母親看到你現在這樣子,會怎麼說呢?」她厲聲責問。
警方深信,這位膽量十足的退休老婦人正是因為怒斥了這名嫌犯,才拯救了自己免於性侵。然而隔天晚上嫌犯又闖進另一棟房子,兇殘地強暴一位八十八歲老婦人。這場攻擊導致受害者腸道穿孔,在長達六小時的手術中差點撐不過去,術後餘生都活在痛苦之中。
這個調查行動初期,正值我擔任專家顧問的頭幾年,當時實驗室的我們恪遵職守,表現優異地核實各種證據。舉例來說,位於克洛敦的艾迪斯康區(Addiscombe)發生一起強暴案,嫌犯拿了一碗水來清洗受害者的睡衣,我們設法從水中遺留的精液成功取得DNA圖譜。
我們的工具痕跡專家也著手分析各民宅被侵入的痕跡。他們透過顯微鏡觀察,發現有六處房屋的窗戶壓條上的工具痕跡完全相符。如果警方捕獲嫌犯,他手上又還持有這項工具,就能毫無疑問證明他就是那名入侵者。不過問題就在這裡:我們得仰賴警方先抓到人,我們的鑑識成果才能派上用場。我希望我們能做得更多,但我必須等待時機。
就當時的狀況,警方除了嫌犯的DNA以外,沒多少線索可以繼續追查。受害人的描述很模糊,只知道嫌犯是黑人男性、膚色看似較淺、疑似混血、年約三十到四十歲之間、講話輕聲細語、有運動員體格;警方還在一處案發現場發現一枚十號的耐吉運動鞋印。除此之外,其他關於嫌犯的一切都是間接推測。他似乎頗為熟悉獨居老人。從他偷走的那點微不足道的小錢,暗示他不需要靠這些竊案戰利品謀生,所以他一定另有正職。受害者們另一個驚人的觀察是,他對付他們的手法十分有技巧。他會抬起受害者的手肘,然後從他們的下背部撐住他們;某個案例中他甚至非常專業地卸掉一位婦人的假牙。他是在養老院或者當地醫院工作嗎?他是看護嗎?除非他的DNA圖譜突然因為另一項犯罪出現在國家資料庫裡,否則警方完全不知道該從何開始。
第六章 金翅雀一號行動(節錄)
二○○一年
拜那些由真實犯罪改編的戲劇之賜,「懸案」這個經典詞彙如今已被眾人熟知。這是個被流行文化廣泛接納使用的詞彙,也是我試圖在鑑識科學服務中心禁用的詞彙。我就是討厭它。對我來說,這個詞彙削弱了受害者的人性,聽在他們親人的耳裡似乎過於殘酷。而且這個詞彙也傳達出一種案件高「懸」的印象,換句話說,就是放棄調查了。事實是,謀殺調查可能會暫時休眠,但從未被棄之不顧。警方會每兩年就做一次懸案回顧。隨著DNA與其他科學技術日新月異,永遠都還有希望。
在很多謀殺懸案裡,警方對於是...
作者序
這是一個出身倫敦東南部的勞工階級子弟,湊巧得到世界上最棒工作的故事。
過去近二十年裡,我協助調查了某些英國最受矚目的刑案,包括莎拉.佩恩(Sarah Payne)與碧莉喬.詹金斯(Billie-Jo Jenkins)的謀殺案,到倫敦的七七、七二一公共運輸爆炸案,還有亞歷山大.利特維年科(Alexander Litvinenko)毒殺案。
更棒的是,多數案件我都幫忙抓到了兇手。
我並非警探,我是一位鑑識科學家,一九九○年代中期,湊巧發現自己佔了天時地利之便。過去向來是警察主導調查,而我這樣的科研人員負責核實證據。我們是無菌實驗室裡沒有臉孔的科學宅,唯一的功能就是確認或排除證物。
然而一九九一年鑑識科學服務中心(Forensic Science Service,簡稱FSS)成立後,一切都改變了。該中心啟用像我這樣的人,希望能讓鑑識科學成為重大刑案的調查核心。
一九九六年,我成為該中心的重大犯罪專家顧問。我的轄區是南倫敦與東南英格蘭區;職責是從頭參與外界矚目的重案調查,協助辨識並發掘有助於破案的鑑識證據。
鑑識學就此「鹹魚翻身」,成為調查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身為專家顧問,我熟知每起案件的重大決定、不斷演變的推論以及所有嫌疑犯,了解團隊所承受的壓力、過程中遭遇的誤導與突破,也跟調查團隊共度每個高低起伏。
但專家顧問這個角色確實管用!在這些調查中,鑑識學變成先發制人的力量,開發並驅動警方的關鍵調查路線。在鑑識科學領域裡,我們首開先例,大膽踏出犯罪專業之外,探索學術界、考古學與工業界的科學突破,然後把這些發現應用於現場調查。我們把像是DNA、化學跟纖維辨識這類已知科學,大膽應用於新領域中。
少了那些與我共事的卓越科學家們,這一切都不會發生。他們的獨創性、勤勉與堅持不懈——通常還承受著無邊壓力——應該廣為人知並得到認可。身為折磨他們的頭號大魔王,我早該給他們這份遲來的肯定才對。
這趟旅途並非一帆風順,我們也犯過一些該由我負起責任的錯誤;我也曾在最意想不到之處遭遇過勢利眼與抗拒改變的守舊力量。
不過多謝那些願意一起努力的同伴,我們成功讓鑑識科學協助破解了某些英國有史以來最具代表性、最令人困惑不安的案子。我藉由本書重新回顧這些案件,詳述鑑識學在破案過程中所扮演的角色。
這是一個出身倫敦東南部的勞工階級子弟,湊巧得到世界上最棒工作的故事。
過去近二十年裡,我協助調查了某些英國最受矚目的刑案,包括莎拉.佩恩(Sarah Payne)與碧莉喬.詹金斯(Billie-Jo Jenkins)的謀殺案,到倫敦的七七、七二一公共運輸爆炸案,還有亞歷山大.利特維年科(Alexander Litvinenko)毒殺案。
更棒的是,多數案件我都幫忙抓到了兇手。
我並非警探,我是一位鑑識科學家,一九九○年代中期,湊巧發現自己佔了天時地利之便。過去向來是警察主導調查,而我這樣的科研人員負責核實證據。我們是無菌實驗室裡沒有臉孔的科學...
目錄
推薦序
自序
第一章:「擺脫管理職」行動,一九九四年至一九九六年
面對中年危機的毒理學家,職業生涯的最後一搏。
第二章:主教座堂行動,一九九七年二月十五日
十三歲少女在自家後院遭人謀殺,唯一的線索是薄霧般的血點。
第三章:堅定行動,一九九八年六月
兩位年輕母親在自家遭人冷血射殺,調查團隊卻起內鬨。
第四章:楓樹行動,二○○○年七月
八歲女童在祖父母家附近被擄走,英國史上最令人揪心的兒童綁架案。
第五章:楓樹二號行動
被棄屍荒野、遭大雨連日沖刷的屍體,是否還能找到破案證據?
第六章:金翅雀一號行動,二○○一年
即將訂婚的熱戀情侶,再見面卻是天人永隔……。
第七章:史瓦爾克理夫行動,二○○一年九月二十一日
一具無頭、無四肢的男童屍體漂浮在泰晤士河,他的名字是亞當。
第八章:史瓦爾克理夫二號行動,二○○二年春天
沒有指紋與面孔的無名屍,該如何查明受害者身分?
第九章:史瓦爾克理夫三號行動,二○○二年
調查團隊遠征西非,能否釐清亞當是否為巫術活人獻祭的受害者?
第十章:球體行動,二○○一年十一月十五日
十歲女孩慘遭性侵,調查團隊能否助她從這場惡夢中醒來?
第十一章:球體二號行動
懂得隱藏鑑識證據的公路性侵犯,與鑑識團隊鬥智誰能技高一籌?
第十二章:特修斯行動,二○○五年七月七日
令全英國陷入恐懼的倫敦七七爆炸案,也炸出了鑑識團隊的危機。
第十三章:活潑行動
成功逮捕嫌犯並不是調查的終點,而是司法證據攻防戰的起點。
第十四章:主教座堂二號行動,二○○四年十一月至二○○六年二月
已定罪入獄的嫌犯,咬定鑑識證據出現瑕疵,出獄倒數中……。
第十五章:溫布瑞爾行動,二○○六年十一月十八日
前俄國情報員投誠英國後慘遭下毒,警方能否在他毒發前查明真相?
第十六章:達芙妮行動,二○一二年,十一月十日
世上真有無色、無臭、無味、無症狀、無法追蹤又即時發作的毒藥嗎?
第十七章:敏斯泰德行動,一九九九年至二○○九年
專挑老人下手的「夜行者」,搶劫、猥褻、性侵,不分男女。
第十八章:霍爾布魯克行動、塔布羅行動、粉彩行動
嬰兒床上有一具幼童的乾屍,懷中還緊抱著一隻泰迪熊……。
終曲
致謝
推薦序
自序
第一章:「擺脫管理職」行動,一九九四年至一九九六年
面對中年危機的毒理學家,職業生涯的最後一搏。
第二章:主教座堂行動,一九九七年二月十五日
十三歲少女在自家後院遭人謀殺,唯一的線索是薄霧般的血點。
第三章:堅定行動,一九九八年六月
兩位年輕母親在自家遭人冷血射殺,調查團隊卻起內鬨。
第四章:楓樹行動,二○○○年七月
八歲女童在祖父母家附近被擄走,英國史上最令人揪心的兒童綁架案。
第五章:楓樹二號行動
被棄屍荒野、遭大雨連日沖刷的屍體,是否還能找到破案證據?
第六章:金...
商品資料
出版社:本事出版出版日期:2024-09-13ISBN/ISSN:9786267465165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464頁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