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瑜伽大師──斯瓦米‧拉瑪
帶你認識業力繩索的源頭
透過靜坐,學習控制心的所有面向,
同時在世間實踐無執之道,
就能獲得解脫。*希求行動成果的自私欲望,就是一切痛苦的根源。
*所謂無執之道,就是善巧無私且帶著愛地執行行動,並放下對行動成果的執著。
*一個能因為放下行動成果而感受愉悅的人,才可能證得圓滿。
◎何謂「業」
「業」(Karma,或音譯卡瑪),也就是「實行(doing)與存在(being)的行動」,經常被比喻為由眾多繩線串成的繩索,用以形容自身被困在業繩的綑綁中,被生命的痛苦以及經歷輪迴轉世的必然性所折磨。
業力是我們內在完美正義法則的展現,它是宇宙法則在人類小宇宙中的投射,並不包含武斷或懲罰的意味;這是宇宙通用的保證,保證每一個行為的結果最終都會回到其來源。因此,沒有任何一件事情的發生是偶然的。這並不是一種宿命的概念,因為無論發生何事,都是我們先前選擇和行動的結果,也是為了完成個人經驗的必然。
業繩的繩線,就是行動、想法、欲望,以及深藏於潛意識心中的隱伏人格傾向。在這些構成「業」的各種面向作用下,心一直處於持續被煽動、不斷向外尋求撫慰的狀態,結果讓許多物質、想法、幻想和享樂爭相奪取了人心的注意,於是人們變成了這些東西的奴隸。只要心依然處於這種分心與渙散的狀態,我們就喪失從業力中解脫的希望。
我們身上已然發生的事情,是過去行動的實現;未來的一切也同樣會是目前行動的結果。先前行動所創造的業無法被改變,但是我們有能力決定未來的業。
◎獲得智慧,從痛苦的束縛中解脫的三個原則:
1. 放棄行動的成果。
2. 善巧地履行責任,讓完成責任成為行動的唯一理由。
3. 放下自我享受的欲望。唯有放棄對享受標的物的自私欲求,我們才可能獲得自由。我們必須學習放棄對自私享受的渴求,並開始無私地為了他人執行行動。
◎無執是愛的最高形式
我們必須把自己當成這個人世間暫居的旅客,了解我們只是暫時借用這個身體、這些經驗,以及這些物質,它們並不屬於我們。我們的目的並不是去占有這些東西,而是為了超越而來使用它們。我們的行動不是個人的擁有物,我們不需要對它們產生執著。
帶著愛、耐心和勇氣善巧地行動。為他人無私地做一些事情就是真愛,懷抱愛去執行你的職責。學習活在人世間卻保持超然,學習這個道理:人世間的所有東西都為你所用,卻永遠不屬於你。
無執就是愛的最高形式,當我們透過培育無執,來讓心與終極至善連結時,我們就可以藉由無一例外地愛所有人,來獲得快樂。藉由奉獻出行動成果以及否定私我感,一個人可以實現生命的真實目的。如果不擺脫利用行動來滿足私慾的精神,我們就無法真正享受生命。圍繞在我們周圍的世界,就是一個至喜的阿特曼,而我們來到這世間的目的,就是為了享受這份無上的喜悅。但由於我們一直被自己那貪圖享樂的自私感受所束縛,所以我們看不出它豐富與真實的原貌。生命本身無需被改變;需要改變的是我們的態度。
◎本書簡介為了展示每個人都必須透過研讀自我,來為自己解開束縛,斯瓦米‧拉瑪在書中分析了業的架構和心的作用,並說明自我解脫的三個重要的階段。
首先,斯瓦米‧拉瑪明確地告訴我們,祈求得到我們各種行動的「結果」或「成果」的那個欲望,就是我們被俘虜為奴的根源。因此,我們必須培育自己練習無執,並為他人福祉供奉出我們行動的成果。無論行動的善惡,都會讓我們形同奴隸般受困;我們必須學習無私地在人間生活。
第二個被揭示的自我開悟必經階段,就是意識心和潛意識心的淨化,淨化那些欲望、念頭以及習性,這些東西有如黑幕遮蔽了我們,使我們無法觸及真理。心被幻象所蒙蔽,只要我們依然把非真誤以為真、把非永恆視為永恆,我們就不可能得到真正的自由。為了幫助求道者可以開始實踐自我淨化和明辨真偽的人生任務,斯瓦米‧拉瑪也為我們介紹了瑜伽的技巧。
最後,斯瓦米‧拉瑪告訴我們,只有當一個人可以超越心的限制,到達至高的超意識境界,也就是所謂的三摩地,那寧靜之境,一個人才能夠真正證得業力解脫。唯有透過靜坐的練習到達此境後,真理的尋求者才能獲得至上本我的直覺覺知,並且通往自由。那是得以完全無私執行行動的自由,那是真愛的自由。
作者簡介:
斯瓦米.拉瑪(Swami Rama, 1925~1996)
二十世紀全世界具有影響力的瑜伽大師之一。
出生於印度,曾在喜馬拉雅山區修行前後達四十多年,期間跟隨多位長年隱居的瑜伽士生活與學習。1952年前後,斯瓦米‧拉瑪到歐洲學習,1969年又前往美國。他在美國將東方修行融合西方現代瑜伽理念,創辦了喜馬拉雅瑜伽研究所,開始傳授他獨特的練習方法,為喜馬拉雅瑜伽流派的創始人。
斯瓦米‧拉瑪對瑜伽的理解精準又確實,不強調瑜伽玄虛的一面,而強調真正能使練習者受益的方法和過程,對當代瑜伽產生了重要影響。
譯者簡介:
sujata
斯瓦米韋達老師的學生&喜馬拉雅瑜伽傳承的僕人
印度喜馬拉雅瑜伽傳承三階師資完訓並認證
國際瑜伽聯盟登記註冊E-RYT500小時師資證照
目前擔任喜馬拉雅天空瑜伽的園丁
章節試閱
Chapter 1 業力的繩索
在古雅典雄偉的德爾菲(Delphi)殿堂牆上,刻寫著這幾個文字:「認識你自己。」從此這個主題就遍及人類所有的哲學思想。在西方,它被認為是希臘哲學的遺產,但實際上這個概念源自更古老的東方智慧傳統。每個人都想要認識自己,了解生命的意義和目的。印度先賢們的目標是教導人類處理人生最重要的問題,這問題關乎我們應該以怎樣的方式活著,不只是自己本身的存活,而是要知道如何處世、如何於外在塵世中生活。為了生活在這個世間,我們必須了解業力(行動)法則,以及如何履行我們的職責。
「行動」的梵文字是karma,源自於字根kri,意思是「去做」。一個人從事各種行動,然後得到相關的報償,接著再把這個報償移轉給為他們完成工作的其他人。因此,行動會產生出成果,而成果會再生出行動。從遠古時代開始,生命就是以這樣的方式不斷演進著,這就是所謂的業力法輪。帶著想要獲得成果的動機去行動,就主動招致了束縛。而放棄這些成果,則可以讓我們免於一切的苦痛。讓我們來思忖一下這是如何發生的。
如果所有人都能理解為眾生福祉去奉獻一切的價值,就不會有人只為了自己而生活,所有人都會由於互相體諒、彼此思量而連結在一起。那些為了眾生福祉而奉獻生命的人,會受到眾生的本我(也就是宇宙之主)的支持,來維續其生命。
一個能因為放下行動成果而感受愉悅的人,是一位真正的瑜伽士。沒有放下這個成果,就不可能證得圓滿。
希求行動成果的自私欲望,就是一切痛苦的根源。無論是誰,只要他是為了自我滿足而對行動成果產生依賴,就會發現自己受到束縛。在現代社會中,每個人都為了自己而保留勞動的成果。這樣企圖掌握的占有慾,催生了一個自我創造的邪惡與痛苦的世界。僅有少數的幸運者為了他人的福祉做出奉獻,他們無私地執行自己的職責。大多數人都無法掌握「享受」的幻滅本質,因此經常深陷於哀痛之中,他們還以為享受才是通往永恆快樂的方法,這確實讓人有如置身於迷宮。要使這些無知的人擺脫苦難的束縛,即使並非完全不可能,也是極為困難的。
‧執行行動的正確態度
為了讓一個人理解他的行為和職責,必須要先教導他擁有正確的態度。「態度」在一個人的人生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每一個帶著世俗思維的人,都只會滿腦想著、滿口說著「我」以及「我的」。這是「我的房子」;這是「我的財產」;這是「我的財富」等。他們認為除了自己本人和那些為他做事的人以外,沒有人有權利享受這些財富,這就是現代人的態度。當今人類社會的大多數管轄規則和條例,都旨在保存行動的成果,全世界所有的政府都在立法保護人們自私的品質。將來是否會有一天,人們能夠開始學會善巧地執行行動,並為了他人而放棄自己行動的成果呢?
然而,有極為少數的人,在了解我們此處所呈現的觀點後,準備放下他們所謂的權利,願意放棄行動的成果。阿拉夢想著要在人間此處建立天堂,至今對很多人而言依然只是一個夢想。如果人類真的想要提升自己,唯一可能實現的途徑,便是意識到無私行動的重要性,並從業力強大繩索的束縛中解脫重獲自由。人性需要重新定位;人類的態度必須改變。經典中提到了兩條道路:「行動之道」和「捨離之道」。我要告訴你們,「正確態度之道」也將有助人們建立一個更美好的社會。
放下業果(Karma-phala tyaga)是唯一可以幫助全體人類建立永恆祥和的信念。此非凡的信念教導我們要謹記,無論如何都要履行自己的責任,並且不要欲求其結果。在成功執行自己的行動之道前,人們會面臨三個障礙,分別是:
1. 享受著自己行動的成果;不把成果送給他人。
2. 無法善巧並無私地履行自己的責任。
3. 做出不恰當的事情,使行動本身成為進步的障礙。
由於這些障礙,讓一個人無法成長。
適當地理解並應用以下三個原則,將可以幫助人們獲得智慧,並且從痛苦的束縛中解脫。
1. 放棄行動的成果。
2. 善巧地履行責任,讓「完成責任」成為行動唯一的理由。
3. 放下自我享受的欲望。唯有放棄對享受標的物的自私欲求,我們才可能獲得自由。我們必須學習放棄對自私享受的渴求,並開始無私地為了他人執行行動。
在發展及成長的道途上,一個人應該學習去擴張他自己,透過為他人福祉從事無私行動來得到快樂,這樣就可以讓自己逐漸擴展與成長。一個希望確實掌控自己行動的人,應該學習以下的行動之法:首先,避免讓行動成為開悟之道的障礙;第二,讓行動成為開悟的工具;第三,讓正確享受的技巧成為一種生活的藝術。
在生活的藝術中,「力量」是主要的關鍵。然而,在現階段,生活行為的指導原則往往是一種虛假的價值觀,力量不應該建立在這樣的價值觀上,而是應該建立於內在本我的真實本質。當一個人開始覺知到這居於內在的力量源頭,他就能夠掌握享受周遭事物的技巧,又能一邊保持超然,不執著於它們。至高的喜樂就是在服務他人的同時,透過行動和言語這些所謂的業行去找到愉悅。當一個人已經學習理解到行動藝術的重要性,自然會想要知道這行動(karma)的確切意義究竟是什麼。
瑜伽科學的編著者帕坦迦利說:確實掌握人生的三種必要行動,分別是:控制感官、研讀指定的文獻,以及將注意力轉向內居的至高神主。一個人應該帶著獲得寧靜、減輕身心苦惱的動機,來練習這些紀律。
人生有五種苦惱:一、無明(nescience),二、自負(self-conceit),三、愛戀(attachment),四、厭憎(hatred),五、虛假驕傲(false pride)。有些苦惱依然保持在潛伏的狀態,需要認真努力以便解除這些苦惱的束縛。這五種心的態度,都會讓我們難以精通上述三種紀律,但是透過持續恆心的練習,可以幫助我們到達目標。
‧解開業繩,從消去外在世界的知識開始
業不只是單純的把所有個人的行動加總起來,業的力量要比那個加總起來的更為強大。因為它既包含了那些行動(因)的結果,也包含了那些行動在潛意識心所創造出來的印象或傾向。我們講述了業力法則中介於行動和其結果的因果關係,此業力法則精準地管理著人類的生命以及意識層面,一如力學定律精確地被應用在物理領域。在業力法則中的主要作用因子,就是「印記」(samskaras),它被儲存在潛意識的心湖中,記錄了人的性格、情境及活動。瑜伽科學的目標就是要讓人們從業力的束縛中解脫,從而幫助他們可以證得與無限合一。
我們可以把業想像成一條由許多繩線串纏起來的繩索,這些繩線彼此交纏,使得繩索強韌牢固。業的繩索不可分割的交織入每一個生命的織布中,它緊緊纏繞住所有會呼吸的生命體。我們越是強力掙扎著想要掙脫業的繩索,它的抓力就越是紮實牢固。若要從中逃脫,我們必須先獲得有關本我、心及內在真理的知識。
大多數的知識都是來自於外在世界,我們透過感官的感知、父母及學校的訓練、鄰居和社會的傳統等,獲取了外在世界的知識。這類知識在梵文中稱為apara vidya(此岸的知識)。Vidya的意思是「知識」,para的意思是「超越」,而a是一個代表否定的字首,因此,apara vidya的意思就是:非來自超越的,而是來自此處的那些知識。只有para vidya或者說超越的知識,才會引領我們走向開悟和解脫。apara vidya通常是那種透過論理程序,或者透過心和感官與物質世界接觸,所獲得的知識。至於para vidya,認真的求道者需要消去所有以這種外在方式學習而來的知識。為了取得能讓他解開業力束縛的知識,他必須先解放過往的學習,解放目前所有學習在他生命歷程中所留下的痕跡。
在這消去學習的過程中,我們會發現到,無意識知識比有意識知識更強大。如果我們告訴一個人,不要去冥想一隻猴子,那麼我們幾乎可以預測他絕對會把冥想的大部分時間都全神貫注在猴子上。這解釋了所有學習中的無意識成分。
有意識心非常的擁擠,想要獲取高階知識卻僅訓練有意識心,實證效果將會很小。我們必須穿越有意識心的表面層次去往無意識心,重要的問題是我們能夠去到哪個程度,我們可否有意識地去訓練無意識心呢?這個問題對很多即將成為老師的人,特別是瑜伽老師而言,是令人感到沮喪的,因為這暗示著一位瑜伽士的真實知識大多是透過無意識心的學習,而這些是無法透過口語或智性上的理解來被傳授的。大多數的知識傳遞都僅僅是仿效,它根本無法幫助我們獲得更高的知識,並從業力的繩索中解脫。一位真正的瑜伽士會透過樹立典範以及微妙的影響來教導學生,而非透過口語的交流。
我們從外在世界所收集到的大多數知識,都會對心產生干擾的效果,就如同把一塊扁石投入了鏡面般靜止的池塘中所產生的波瀾一樣。因此,第一步重要的學習,並不是大跳躍式地立刻獲得智慧,而是先讓心的表面不受到這些外在知識的干擾。求道者必須自己完成這個步驟,沒有人可以給他終極的智慧(或稱為「三摩地」)的開悟境界,他必須點亮自己的燈。為了到達這樣的階段,首先他必須要擺脫自己有意識或無意識所創造出來的東西,因為它們大部分都是環繞在本我周圍的柵欄。因此,這種向外學習大都無法引領我們開悟,它們都是讓我們不得開悟的障礙。
Chapter 1 業力的繩索
在古雅典雄偉的德爾菲(Delphi)殿堂牆上,刻寫著這幾個文字:「認識你自己。」從此這個主題就遍及人類所有的哲學思想。在西方,它被認為是希臘哲學的遺產,但實際上這個概念源自更古老的東方智慧傳統。每個人都想要認識自己,了解生命的意義和目的。印度先賢們的目標是教導人類處理人生最重要的問題,這問題關乎我們應該以怎樣的方式活著,不只是自己本身的存活,而是要知道如何處世、如何於外在塵世中生活。為了生活在這個世間,我們必須了解業力(行動)法則,以及如何履行我們的職責。
「行動」的梵文字是kar...
推薦序
透過研讀自我,來解開束縛
在明尼阿波利斯高意識中心(the Center for Higher Consciousness in Minneapolis)贊助的研討會中,斯瓦米‧拉瑪以「解開業力的束縛」為主題,發表了一系列的演講。本書集結了這些演講的內容,並嘗試盡可能保留原演說所呈現的自發、直接的品質。一個真正的老師能夠透過言語,透過精微及個人化的影響力,去傳達極為深奧的靈性真理。這些課程內容以書面形式在此呈現,以激發所有尋求了解生命中各種情境與行為之意義的認真學生們,去做更深刻的反思與分析。
在本書集結的八場演講中,斯瓦米‧拉瑪針對人類最重要的責任—了解自我,提供了一系列的觀點。「業」(Karma,或音譯卡瑪),也就是「實行(doing)與存在(being)的行動」,經常被比喻為由眾多繩線串成的繩索,用以形容自身被困在業繩的綑綁中,被生命的痛苦以及經歷輪迴轉世的必然性所折磨。業繩的繩線,就是行動、想法、欲望,以及深藏於潛意識心中的隱伏人格傾向。在這些構成「業」的各種面向作用下,心一直處於持續被煽動、不斷向外尋求撫慰的狀態,結果讓許多物質、想法、幻想和享樂爭相奪取了人心的注意,於是人們變成了這些東西的奴隸。
只要心依然處於這種分心與渙散的狀態,我們就喪失從業力中解脫的希望。但是在這本書中,為了展示每一個學生都必須透過研讀自我,來為自己解開束縛,斯瓦米‧拉瑪為我們分析了業的架構和心的作用。
本書中,斯瓦米‧拉瑪為我們說明了自我解脫的過程,其中分為三個重要的階段。首先,斯瓦米‧拉瑪明確地告訴我們,祈求得到我們各種行動的「結果」或「成果」的那個欲望,就是我們被俘虜為奴的根源。因此,我們必須培育自己練習無執,並為他人福祉供奉出我們行動的成果。無論行動的善惡,都會讓我們形同奴隸般受困;我們必須學習無私地在人間生活。
第二個被揭示的自我開悟必經階段,就是意識心和潛意識心的淨化,淨化那些欲望、想法及習性,這些東西有如黑幕遮蔽了我們,使我們無法觸及真理。心被幻象所蒙蔽,只要我們依然把非真誤以為真、把非永恆視為永恆,就不可能得到真正的自由。為了幫助求道者可以開始實踐自我淨化和明辨真偽的人生任務,斯瓦米‧拉瑪也為我們介紹了瑜伽的技巧。
最後,斯瓦米‧拉瑪告訴我們,只有當一個人可以超越心的限制,到達至高的超意識境界,也就是所謂的三摩地,那寧靜之境,一個人才能夠真正證得業力解脫。唯有透過靜坐的練習到達此境後,真理的尋求者才能獲得至上本我的直覺覺知,並且通往自由。那是得以完全無私執行行動的自由,那是真愛的自由。
「業」是我們自己所製造出來的產物,我們今日所經驗的一切,都是我們過去所創造的結果。同理,我們的未來也掌握在我們的手中。這本書成書的目的就是為了幫助我們,幫助所有渴求自由與真理者去創造一個可以迎向解脫的未來。
我們要特別感謝明尼蘇達大學物理系的羅傑瓊斯教授(Roger Jones)和夫人,協助打字、謄稿及撰寫這些演講的初稿。
透過研讀自我,來解開束縛
在明尼阿波利斯高意識中心(the Center for Higher Consciousness in Minneapolis)贊助的研討會中,斯瓦米‧拉瑪以「解開業力的束縛」為主題,發表了一系列的演講。本書集結了這些演講的內容,並嘗試盡可能保留原演說所呈現的自發、直接的品質。一個真正的老師能夠透過言語,透過精微及個人化的影響力,去傳達極為深奧的靈性真理。這些課程內容以書面形式在此呈現,以激發所有尋求了解生命中各種情境與行為之意義的認真學生們,去做更深刻的反思與分析。
在本書集結的八場演講中,斯瓦米‧拉瑪針對人類最重要的...
目錄
引言──透過研讀自我,來解開束縛
Chpater 1 業力的繩索
執行行動的正確態度
解開業繩,從消去外在世界的知識開始
自己做好準備,才能獲得真知
展開層層自我,進行檢視
Chpater 2 心是精細卻強韌的繩線
認識心的不同面向
處理內心深處的激情
意識狀態的四種境界
Chpater 3 思考過程
靜坐的好處與目的
心的四個主要作用
全然整合的心
Chpater 4 業力法則
重生為人,就有改變「業」的機會
看清業力的根本原因
學會活在內在世界
控制心的所有面向
Chpater 5 印記
深潛的印記與念頭泡泡
實際的解脫業力之道
思考過程的三條道路
Chpater 6 執著與無執
無執是帶著愛執行行動
轉化生命的障礙,獲得自由
Chpater 7 心與梵咒
透過靜坐,清理心
自我觀察是獲得自我控制的第一步
Chpater 8 解脫與無私的行動
透過無私,償還業債
宇宙是三種質性的遊戲場
行動是敬拜之法
引言──透過研讀自我,來解開束縛
Chpater 1 業力的繩索
執行行動的正確態度
解開業繩,從消去外在世界的知識開始
自己做好準備,才能獲得真知
展開層層自我,進行檢視
Chpater 2 心是精細卻強韌的繩線
認識心的不同面向
處理內心深處的激情
意識狀態的四種境界
Chpater 3 思考過程
靜坐的好處與目的
心的四個主要作用
全然整合的心
Chpater 4 業力法則
重生為人,就有改變「業」的機會
看清業力的根本原因
學會活在內在世界
控制心的所有面向
Chpater 5 印記
深潛的印記與念頭泡泡
實際的解脫業力之道
...
商品資料
出版社:橡實文化出版日期:2024-09-13ISBN/ISSN:9786267441701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160頁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