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中那些無法言說面對的,最深的恐懼、絕望、羞恥,透過藝術,可以層層轉進地、溫柔地,讓它們浮到表層,讓它們可以被看見、被傾聽、被陪伴、被理解、被撫慰,並以新的詮釋整合進自己生命中,創造新的生命故事。」——陳韻琳
陳韻琳老師提出了29個與藝術有關的課題,共分為四大方向:自我覺察、洞見人生;發現時代、尋找原鄉;觸碰傷痕、昇華困境;以及善惡戰場、渴望救贖。透過她獨到地詮釋這些電影故事,帶領讀者探詢自我、看見內在傷痛,最終發現生命全新的可能與盼望。
作者簡介:
陳韻琳
自由作家、現代說書人。成立「真善美全人關懷協會」,致力推廣「為成人說故事」,透過為成人說故事師資培訓,形成一個為成人說故事的團隊,發展出各類故事性的讀書會、社區活動及課程。
著有《從天堂到人間:文藝復興到巴洛克的藝術史&名畫故事》、《神聖的遺忘:失去希望、尋回希望的藝術史》(宇宙光出版),以及電影故事文集《破碎、療癒與希望》、《35釐米的縮影人生與信仰》(道聲出版)。另出版有聲書《為成人說故事》系列,及《為成人說故事:陳韻琳說紅樓》等。
章節試閱
作為一個戲劇演員,當他將他這一生所有的精力、所有對人生的體會、所有的喜怒哀樂、所有的愛恨情仇,全置放在舞台上,當他太專心了,也太熱愛舞台上的一切,以至於他不由自主地將真實人生變成舞台生命的一部分。真實人生是用來服務舞台的,那麼,何時會輪到他的真實人生被衝擊,逼使他得徹底正視?又是透過什麼力量來衝擊?這衝擊的過程,會對舞台造成什麼結果呢?
美國獨立電影先驅導演約翰.卡薩維帝(John Cassavetes)的電影《首演之夜》,故事中的舞台劇女演員,正是這樣一個一直活在舞台上的人,她對舞台全然投入:當她離開舞台,連她周圍的人都無法確定她的情感、她的言行,是否只是舞台的延伸?而她自己,也因著這種過分的投入,致使她對真實的生活反而缺乏感覺。她的情感生活不穩定,沒有婚姻、沒有孩子。但恰好是因著這種敬業的投入,她的戲贏得觀眾的喜愛,她總是擁有最多的掌聲與票房。
直到有一天,她被逼著得徹徹底底面對自己的真實世界,因為舞台上頭的新戲,竟跟她真實生活當中所發生的事情,是如此地相似。
第二個女人的悲情
她即將首演的新戲《第二個女人》(The Second Women),描述的是青春不再,卻瀕臨婚姻破裂的女人,突然想回頭去尋找她的第一任丈夫,或許,她是想藉此回返青春當年的某種感動,逃避窘迫的現狀,但最終只是讓她更看到了往事已矣,她得正視她進入更年期的事實。
而真實生活中,恰值此時,跟她搭檔演戲的演員男友,決定離開她,理由是感覺不到她的真愛,他說:「跟你這樣的大牌演員戀愛,真的是太奢侈了。」無巧不巧地,也是在這時候,一個一直迷戀她的十七歲女孩,因著對她過度熱情的迷戀,竟當街追逐她,導致被迎頭而來的車撞死。
這兩件事撞在一起,讓女演員驚覺,她早已遠離敢於表現真情、熱愛真實生活的十七歲,現在的她被舞台角色偽裝著,而真實的她,已瀕臨更年期,剛失去愛情,又沒有婚姻、家庭與子女。
當真實生活中的她跟戲碼中的她是如此地吻合,她突然徹底地失去自信。她再不知該怎樣跟這個決定離開她的前男友,合演這一場結局是沒有任何希望的新戲。現在舞台上頭的生活,竟如此逼真地影射著她現實的生活,她正視舞台,就得正視不知何去何從的自己。
第二個女人的掙扎而出
電影敘事深刻而生動地描述著這個女演員心靈掙扎的過程。她那善於幻想劇情、善於變換性格的演員歷練,使她在這艱難時刻,一直在生活中,隨處跟那個死去的十七歲女孩幽魂相遇,彷彿她需要透過這個方式,跟當年十七歲的自己進行對話。此外,她不肯按劇本排戲,用近似歇斯底里的方式表達她對這齣戲的不滿,以這種方式跟如今已六十歲的女編劇對話。在這一片茫然中,她與十七歲的幽靈女孩、與六十歲的女編劇,既為友、復為敵。因為她倆的年齡,是如此地逼使她正視她現階段的人生—身為女人的年齡關鍵點。
如果對這女演員來說,真實生活向來是舞台生命的養分、是服務舞台的,這失去自信、茫然失措於自己未來的女演員,當然得徹底處理過自己的真實人生,才能在舞台上演好跟真實生活如此相近的戲碼。
電影敘事的高峰,是這齣新戲在紐約的首演之日。
演出前夕,女演員先去找甫離開她的男演員,告訴他她接受了這樣的結果,但她仍願意跟他做一輩子的好友,這是她出之以誠的情感表達,雖然那老是覺得她連真實人生都在演戲的情人,是半信半疑的冷淡回應。
首演當天,觀眾都已坐滿席位,眼見著戲碼就要開始,偏偏女演員遲遲沒有出現,急死了一群幕後工作人員,等她終於出現,卻又發現她已經喝得爛醉,走路搖搖晃晃甚至需要人攙扶,沒有人相信她可以腦袋清楚地演完這齣戲。
第二個女人的勝利
誰知她就是需要這種混沌迷糊的狀態。在這狀態中,她不僅讓自己徹底活進了戲碼,還讓那個新生的自我,在演戲過程當中慢慢地浮冒了出來。
最後,她在台上臨場機智地擅改戲碼,她更動了結局,讓那個年華老去的女人充滿自信、神采,而接受了情感的結束,她跟前男友在台上幽默地對話,這幽默是充滿諒解的,既諒解對方,也諒解自己;既是舞台台詞,也是真實人生中她想跟前男友說的話。這意味,她坦然接受了真實人生中自己的年華老去,並積極邁向「第二個女人」的生命型態,將之視為一種有盼望的新生。
從西格莉到海蓮娜
故事主人翁名叫瑪麗亞.安德斯,她在十八歲時,還是個沒沒無聞的女星。未料時來運轉,因主演大編劇威倫.梅丘爾寫的《馬洛亞之蛇》一炮而紅,從此星運亨通。她覺得威倫有恩於她,多年來一直跟威倫有很深的情誼。不知不覺,瑪麗亞當紅三十多年。
當瑪麗亞接近五十歲時,威倫已十年淡出藝文圈不問世事,隱居著不與人來往,即連得知自己的作品獲獎,也不肯親領。他央求瑪麗亞代領,然後要瑪麗亞去錫爾斯瑪利亞找他,只是,不准帶著獎牌獎盃,他不想要,可見威倫真的是讓自己跟藝文圈完全絕緣了。
而這時的瑪麗亞也面臨戲劇生涯的難過關頭,她已年華不再,跟威倫一樣,快要被後輩遺忘,現在記得他們的都是銀髮族,因此她的戲劇生涯勢必得轉型。而她的真實人生,也一樣「面臨轉型」—她正預備離婚跟丈夫分家產,她稱丈夫是「未來的前夫」。沒想到瑪麗亞去領獎途中,威倫竟然死了,死因對外公布是心臟病發作,但威倫的妻子跟瑪麗亞說,威倫真正的死因是在得知自己重病後選擇了自殺,自殺地點正是他創作《馬洛亞之蛇》的地方:錫爾斯瑪利亞。
威倫之死,更加添瑪麗亞作為即將過氣的演員,與她真實人生的困頓。她還來不及好好整理這衝擊,卻又迎面襲來一個更致命之擊,但也很可能是她轉型的大好機會—有一個跟當年威倫一般年輕的導演,竟然想要執導威倫的劇本《馬洛亞之蛇》,還央求瑪麗亞當女主角。只是,有兩個女主角的劇本《馬洛亞之蛇》,十八歲的她是演年輕的西格莉而走紅,現在的她,卻受邀飾演步入中年的海蓮娜,而跟她搭檔飾演西格莉的,是跟她有很明顯世代差異的瓊安。
《馬洛亞之蛇》這齣戲,是講一個中年女子海蓮娜,在接掌家族公司經營多年後,因自己觀念的老舊讓公司面臨危機,幸而公司引進一個有新觀念的年輕女孩西格莉,讓公司漸有起色。
可是,這卻讓海蓮娜和西格莉之間出現了非常微妙的關係,海蓮娜的失去自信,使她徹底依附了西格莉,也讓西格莉掌控了她、利用了她。最後當西格莉決絕離開,海蓮娜便失蹤了。劇情最後沒有交代海蓮娜去了哪裡,但暗示很可能是自殺。因此這齣戲,西格莉跟海蓮娜戲份是一樣的重,她倆之間的世代差異,一個處於人生正走入低谷,一個處於人生正走向高峰;一個失去了自信,另一個恃才傲物。她倆之間的依附、掌控、利用,可以有非常多元的詮釋空間。
瑪麗亞斟酌著是不是要接這齣戲。她不年輕了,她的確需要一個契機讓自己順利轉型,但是,從飾演西格莉到飾演海蓮娜,會不會也是對她現在人生一個命中要害的諷刺?尤其當她從她一點也不熟悉的網路媒體,知道瓊安這個老是會引起媒體蜂擁而至,成為焦點話題的演員,竟然要演那個當年讓她一炮而紅的西格莉,她更是猶疑。瓊安有資格演西格莉嗎?而她自己,一直以來就蠻輕視海蓮娜這個角色,現在卻要讓她擔綱,她能跨越心理障礙嗎?
作為一個戲劇演員,當他將他這一生所有的精力、所有對人生的體會、所有的喜怒哀樂、所有的愛恨情仇,全置放在舞台上,當他太專心了,也太熱愛舞台上的一切,以至於他不由自主地將真實人生變成舞台生命的一部分。真實人生是用來服務舞台的,那麼,何時會輪到他的真實人生被衝擊,逼使他得徹底正視?又是透過什麼力量來衝擊?這衝擊的過程,會對舞台造成什麼結果呢?
美國獨立電影先驅導演約翰.卡薩維帝(John Cassavetes)的電影《首演之夜》,故事中的舞台劇女演員,正是這樣一個一直活在舞台上的人,她對舞台全然投入:當她離開舞台,連...
作者序
【推薦序】
AI時代藝術心靈的耗損與療癒
王道維
國立清華大學物理系教授
國立清華大學諮商中心主任
國立清華大學人文社會AI應用與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那引發心靈革命,最後促成社會革命的藝術,卻非關任何音樂形式的激烈變革,而是在音樂中的聆聽……。」──陳韻琳〈「聆聽」的音樂美學〉
噩夢已經開始
所有愛看電影的朋友應該都知道,就在一年前的2023年5月,擁有超過1萬名編劇參加的美國編劇工會(Writers Guild of America)開始罷工,而7月起連美國演員工會(SAG-AFTRA)也加入支持。這場電影史上最大規模的罷工,導致整個好萊塢的影視產業幾乎完全中斷:不但新片無法拍攝,就連已經拍好的電影也無法宣傳。在長達近5個月的罷工期間中,僅僅好萊塢所在的加州就蒙受了50億美金的經濟損失。
除了線上串流平台(如Netflix)的重播分潤機制以外,這次罷工的原因與過往最大的不同處在於生成式AI的影響:那些本來靠創意與經驗編寫故事腳本的編劇擔心自己成為ChatGPT所取代的對象(註 ),而演員們則擔心AI虛擬人物的出現讓許多演員的演出機會或身價暴跌。因而在最後達成的協議中,明文要求資方不能以使用AI為由削減酬勞,或是AI不能與創作者共享權益等等規範等等。
但這一切風雨,只是開啟AI時代的預告片而已……。
AI時代的藝術浩劫
自從2020年前後,可以用文字生成精緻圖片的生成式AI躍入世界舞台,乃至於2022年底對話機器人ChatGPT的爆紅登場,現在幾乎每週都有與AI相關的重大發展持續出現。2024年2月OpenAI所推出的影片生成AI,Sora,甚至可以用一句簡單的提示文字就能生成長達一分鐘電影級別的影片,其中所有的運鏡、特寫、背景處理、畫面切換或故事情節等等都能一氣呵成,更是讓整個影視產業蒙上AI即將洗捲一切的陰影。
雖然幾乎所有的產業或學術領域都受到影響,但第一時間感受到這股AI浪潮威脅的,莫過於文學與藝術領域的年輕創作者。畢竟,第一批因為生成式AI而失業的就是廣告公司的設計美編與文案編輯。未來即使AI的生成物無法完全取代頂尖藝術家或作家的原創,但顯然會更多衝擊中低階藝術市場,且帶來更多著作權相關的問題,讓文學藝術的發展環境從此走向與過往完全不同的路線。
心理真實的混淆
有一種看法是認為,在AI生成物大量出現的未來,得益最大的莫過於一般讀者或民眾,因為過往被著作權或原作真品所綁架的藝術之美,變得可能藉由AI輕易地帶進人們的生活。但是這個觀點所忽略的是,不管AI如何「創作」(更正確來說,只是生成),卻永遠無法取代每位讀者、觀者或聽者從作品中所感受到的個人性且主觀的感動:那是每個人藉著作品所產生的內在覺察,是一個難以為他者所理解,亦不可能被AI所模擬的「心理真實」,進而與我們所處的環境產生複雜的交互影響。這與AI藉由大量的參數來模擬輸入資料與輸出資料之間的統計關係,仍然有本質上的不同。
不過,即使這個藝術欣賞的心理真實無法被AI模擬,但的確可能被AI這些沒有背景故事或創作脈絡的生成物所混淆甚至傷害。畢竟對我們這些凡夫俗子,即便跟著人潮或媒體而進入美術館/音樂廳打卡,也難在學院派的艱澀又虛無的專有名詞間辨認出作品的獨特性與其價值。筆者個人認為這才是生成式AI對藝術文學領域的最大影響:人類的創作本能不會被AI消滅,只是轉換商業模式,但人類的審美本能卻可能被AI生成物疲勞轟炸,失去鮮活敏銳的感受來回應真正美好的作品。
從電影故事找回初心
從這個角度,我們就能比較清楚的了解作家陳韻琳這本《電影中的心靈美學——關於文學、藝術、音樂與戲劇的電影故事書》在當前AI時代中所具有的特別意義:她使用簡潔銳利的文字將66個知名藝術電影的畫面與脈絡有型有體的剪裁出來,再以溫柔內斂的情感將那些環繞著藝術家、藝術創作或藝術欣賞過程的片段重新拼貼融合於這本書的文字段落。因此閱讀這本書,就彷彿是被陳韻琳邀請進入一個藝術欣賞的殿堂,參與一個藝術創作的過程:只是這個作品不再只是電影或文字,而是讓讀者也更容易地貼近到這些主角或導演豐富敏感的心靈,進而照見自己所未曾碰觸的內心角落,感受我們對周遭人性所可能忽略或遺忘的悸動……。
原來,即使從藝術心理學來看,真正的欣賞並不只是來自於感官所看到的文字符號、色彩線條或是音高和弦(那些都是生成式AI所可以產生的),更多是來自於我們大腦對於這些表意符號的詮釋與解讀,回應出我們生而為人的「欣賞者」所能與「創作者」共同感受與體會的人性故事。因此藝術欣賞必然需要進到觀看者的「心理真實」才能與創作者的內心產生共鳴,那是一切藝術價值的來源,也是AI所無法替代或模擬的初心。
陪伴世人的孤獨
因此當我們不只是閱讀,而是更進一步用自己的心靈來體會陳韻琳書中所詮釋轉譯的藝文電影時,就會發現她所關心的其實並不真的在於這些精彩故事的評析或推廣,而是希望溫柔靜謐地以這些重新編織組合過的藝文故事,陪伴著AI時代中你我的孤獨。
因為藝術是孤獨的產物(註 ),所以可以陪伴孤獨的靈魂。
其實這也是我們心理諮商領域中,近年來對於非語言處理的「表現性治療」有越來越多關注和重視的原因。不管是文藝創作、沙遊敘事、音樂舞蹈或是運動冒險等等,重點就在於透過感官的聯想或肢體的操作來繞過自己語言或理性上的防禦工程,嘗試從不同的非結構化面向繞進內心的陰暗角落,以藝術獨有的隱晦、暗喻和間接的方式來觸摸那尚未固化的心靈,希望帶來真實的同理與溫柔的陪伴。
諦聽靈魂的共鳴
如果說生成式AI是模擬人類的創作行為,非請自來地大量綁架我們的感官而帶來藝術欣賞的慢性耗損,陳韻琳這本書的每一則故事就像謙遜溫柔的鏡子,永遠只是被動地等著我們投注信任的眼光,透過這些看似痴狂的生命追求,不食人間煙火般的逍遙,或是只為追求美善而瘋癲的一生,捕捉到自己內在心理的呼喚。這因為我們每個人也都有個藝術家的靈魂,都希望活出獨一無二的自己── 即使不能被芸芸眾生讚賞,也期待悠悠上蒼的理解。
只是真實的理解畢竟不只是理智上的認同,更是需要情感的共鳴與自由回應的空間。這就需要兩個靈魂隔著一個安全的距離,一個能看清楚對方卻又不會失去全貌的距離。這本書與一般的電影評論或賞析不同之處就在於,陳韻琳的文字不但重現了電影故事中最關鍵的畫面或情節,也使讀者彷彿在一個安全的距離外聆聽這些主角之間的互動與對話,間接地看到自己的身影在其中或舞蹈或哭泣。這些本來是他人或虛擬的故事,也就成為每個寂寞困頓心靈最終的舒展與療癒。
或許在這即將被AI生成物所淹沒的時代中,藉由這本書的開啟,會幫助我們更方便地走入這些電影、文學、藝術或音樂的心靈世界,讓我們找回那個與內在自我有溫度的距離,允許真正的共鳴和回應,也當然就不怕失去對藝術作品的敏銳度。而這是需要我們在藝術的孤獨中有空間去觀看,有時間去聆聽,因為創造這一切的上主也正在其中,彰顯了祂自己。
【推薦序】
透過說故事給予閱聽者一股實踐的力量
葉仁昌
國立台北大學思想史退休教授
在二○一三年的時候,我就曾為韻琳的《35釐米的縮影人生與信仰》寫過一篇推薦序。那是她的第一本從電影取材來為成人說故事的著作。當時我就已經頗有驚艷之感!她竟然能從浩瀚的電影世界中,挑選並淬鍊出那麼多篇與信仰有關的深度故事;而且範圍廣及聖與俗、律法與恩典、愛與饒恕、正義倫理、苦難與死亡、神蹟與基督。此一突破之舉、開創之規模,誠屬難得可貴。至少我在華人的教會圈子裡,沒發現有其他人如此既深又廣地來整合信仰與電影。
二○一六年,韻琳再接再厲,出版了從電影取材來為成人說故事的第二本力作:《破碎、療癒與希望:22個國際名導演的得獎電影》。這本書所探討的內容,不像之前的那麼聚焦於信仰,但依舊是既深又廣地觸及人生的許多核心課題,包括生命故事與人生美學、關係的破碎與和解、老年的憂傷與希望,以及死別的傷痛與療癒。韻琳的此一力作再度令我驚艷!一來是她對於電影的挑選,眼光確實已經能與國際獎項同步。二來,無論是對電影的解讀或說故事的能力,她都更加地精準、越發地洗鍊。
如今,二○二四年,韻琳竟又持續不懈地端出了厚厚的第三本:《電影中的心靈美學:關於文學、藝術、音樂與戲劇的電影故事書》。比較不一樣的地方是,它涵蓋了更多樣的藝術類別,除了電影,還擴及文學、藝術、戲劇、攝影和音樂等不同的形式。至於內容,韻琳提出了二十九個與藝術有關的課題,並以此為寫作框架。它們又被區分為四大方向:自我覺察、洞見人生;發現時代、尋找原鄉;觸碰傷痕、昇華困境;以及善惡戰場、渴望救贖。但這些框架和方向,毋寧只是全書的表面結構,它們真正指涉的,是經由藝術來尋找自我、探索原鄉,並浮現傷痛、經歷療癒和救贖的一整個美學之旅。
縱觀前後這三本大作,韻琳一次次從不同的電影碰觸不同的主題,也一次次呈現出不同的探索、開創和突破。而從電影的篩選、資料的蒐集到故事的鋪陳,這絕對是極其繁瑣又艱鉅的工程。其中的耗神和費時費力,韻琳就曾經形容,自己「彷彿置身叢林中」,一棵一棵地在「尋找那些最富歲月刻痕的大樹」。我猜想,這中間最辛苦和困難的,恐怕不只是必須千挑百選,還在於如何去理解和詮釋那些大樹之所以「最富歲月刻痕」的意義。
很顯然地,從事這一切所需要的,不僅是時間、精神和體力,更是獨到的眼光、精準的解讀和鋪陳故事的優異能力。當然,還要有對呼召和使命感的堅定執著。韻琳如此長期地投入和耕耘,讓我萬分佩服,其成果也一次次令我驚艷。我實在想不出來,在華人世界中對電影內容的解讀和闡述,還有誰曾締造出如此豐碩的突破性成果?
而最讓我印象深刻、眼睛為之一亮的是,韻琳在寫作時所採取的獨特視角。她明白拒絕了讓自己作一個電影的評論者,而是選擇成為一個說故事的人(storyteller)。這又是一次可貴的突破和開創,也凸顯了她此一系列作品與眾不同的特色。事實上,從寫小說開始,韻琳就是一個說故事的人;而每一部電影也幾乎少有例外地就是在說一個故事。因此,選擇作一個說故事的人,無疑是韻琳最擅長也最適合的視角。
倘若她選擇作一個影評人,就必須客觀和超然,並因此將自己從電影的情節和角色中抽離出來,理性而情感中立地思考。但作為一個說故事的人,她卻必須移情和融入故事的情節和角色,想像和體會在其中的真實感受以及該如何因應。用韻琳自己的話來說,就是「把自己丟進故事的情境中,成為某個主角、配角。或者化身成為路人甲,參與著一個故事的起承轉合,再丟出一些反思的問題給自己。」
從這幾句話,我不得不再次佩服韻琳,因為這正是「存在現象學」所一再主張的視角。對於理解和詮釋,評論者總是將自己當作一個觀察者或思考者,因而往往只是自得其樂地,悠遊於概念世界(concept world)之中來思辯和論證(what I think)。但說故事的人呢?卻選擇進入實存的生活世界(life world),去扮演一個以真實經歷和體驗(what I live through)投入其中的演員或行動者。
我身為一個學術圈人,幾十年來的選擇,都是在追求作一個客觀超然的評論者。但我卻深知,說故事的那種真實又鮮活的力量。因為它是在詮釋者與被詮釋者之間一種「we-relation」的產物;故事中的每一個角色,對詮釋者而言都不是疏離的「他者」。這樣的詮釋方式,因此可以更觸摸到故事中人物在心靈深處的堅持和掙扎,也更能理解當物換星移、歲月流逝,情節和角色何以發生了什麼樣的變化和轉折。說故事的人所扮演的角色,從來不是提供客觀超然的情節和角色分析,而是透過自己對情節和角色的感同身受,去感染閱聽者發展出屬於他們自己的感同身受。
相對於許多追求客觀超然的影評,我必須說,韻琳所選擇的這樣一個視角,已經為電影的解讀另闢了一條可以看到遠方亮光的新徑。不只是說故事這樣的視角,我還要給予韻琳高度肯定的是,她一系列為成人說故事的努力和成果,已經為基督徒的文化使命做出了重大貢獻。她所出版的這三本書,絕非只是有所突破和創新的世俗文藝作品而已,它們還承載著讓文化被醫治和更新的信仰使命。
早在宗教改革時期,就已經從教會解放出濃厚的入世精神。到了十九世紀末和二十世紀初,新加爾文主義(neo-Calvinism)更楬櫫了文化使命的呼召。他們將「文化」視為被賦予上帝形象的人與其他受造物之間一切交會互動的結果。而當每一個領域的活動,都以體現出上帝的形象為目的,就會綻放出榮耀上帝的文化。衡量和評價某一個文化是不是美好,關鍵就在這裡。所以,凱柏(Abraham Kuyper)這位新加爾文主義的創始者,極力鼓吹要從科學、生態、政治、經濟、文學和藝術各個領域,去構築可以體現出上帝形象的基督徒世界觀。
不過很遺憾,許多教會只關心福音使命,忽略文化使命。基督徒個人投身於此呼召的,往往也只有零星的努力和篇章。但韻琳卻在這樣孤單的大環境中,持續不懈地一步步走來,並以精準的策略和團隊形式樹立了一個成功的榜樣。她的策略主軸就是從文學中說故事、從電影中說故事、從藝術作品和藝術家說故事。二十七年來,韻琳培訓了將近十五位說故事的師資;還
有許許多多的課程、演講和影音材料。她所出版的前述三本大作,正就是文化使命在實踐上最具體而豐碩的成果。
熟悉藝術的朋友應該會知道,不少人對某些藝術的理解和詮釋,可能是負面、黑暗、虛無和頹廢的,以致丟失了人性中上帝形象的榮美。但韻琳卻始終旗幟鮮明地,要在每一個所說的故事中呈現出人生美學、心靈美學。用她自己的話來說,就是透過說故事給予閱聽者「一股實踐的力量」,能「在破碎之處給出療癒、在幻滅之處給出希望、在毀壞之處給出和解。」很明顯地,韻琳的初心和用心,就是要透過對藝術的理解和詮釋,讓閱聽者的生命被醫治和更新,以體現出上帝形象的榮美。
而又為什麼要選擇藝術來實踐這樣的文化使命呢?因為相對於其他的文化形式,藝術存在著一種本質特色,它可以將人最深的恐懼、絕望、羞恥和痛苦「浮到表層,讓它們可以被看見、被傾聽、被陪伴、被理解、被撫慰。」而此時,若能以新的理解和詮釋來看待它們,並整合於生命之中,就能「再創造新的生命故事」。
韻琳這樣的體認,確實開啟了我的眼界。原來,真正的人生美學,不僅可以讓人鑑賞和品味,還可以讓生命被醫治和更新。而藝術中的美,不僅可以經由直覺來捕捉和獲取,還可以透過說故事的人來重新理解和詮釋。你相信嗎?好好閱讀韻琳的這三本大作,你就知道我講得對不對了。
【自序】
作為最多元敘事詮釋的藝術故事
陳韻琳
開始發想並致力於「為成人說故事」以來,我已經寫了兩本跟「說故事」有關的書,分別是《35釐米的縮影人生與信仰》、《破碎、療癒與希望》,又寫了兩本跟藝術有關的書,分別是《從天堂到人間》、《神聖的遺忘》。這各自的兩本,看似彼此不相干,但等如今這本《電影中的心靈美學:關於文學、藝術、音樂與戲劇的電影故事書》出版,我已經勾勒出發想並致力於「為成人說故事」以來,我的書寫拼圖的全貌。
《35釐米的縮影人生與信仰》、《破碎療癒與希望》與《電影中的心靈美學;關於文學、藝術、音樂與戲劇的電影故事書》,是我的「故事三部曲」,它背後想要傳達的理念,在仁昌兄的序中,說明得非常清楚。仁昌兄可謂是我的知音,遠在「為成人說故事」尚未發想之前,我就與仁昌兄時不時「喝茶論劍」─談我們對文化使命的負擔與願景。三十年來仁昌兄與我各自走在自己的領域,彼此鼓勵打氣,如今他至少已出了兩本非常大部頭、絕對值得珍藏的經
濟倫理學術書,而我也將「為成人說故事」帶出一個團隊,可以退居幕後全心培訓。
另兩本藝術書《從天堂到人間》、《神聖的遺忘》,書寫了從文藝復興到二十世紀初,以繪畫藝術為主的藝術家們,如何以藝術面對身處時代的變局,並跟自己的存在處境對話;而現在出的這本《電影中的心靈美學:關於文學、藝術、音樂與戲劇的電影故事書》,跟前述兩本,完成了我計畫書寫的「藝術三部曲」。最後一本藝術故事書,補述了二十世紀美學典範大移轉後的藝術多元面貌,各個藝術家們透過藝術多層表述,讓觀者跟藝術作品、藝術家抑或跟時代、跟自己進行深度對話。所以在這本書中所蒐集的藝術類別,跨出繪畫藝術的界線,有文學、藝術、戲劇、電影、攝影、音樂,我將它們分成「自我覺察、洞見人生」、「發現時代、尋找原鄉」、「觸碰傷痕、昇華困境」、「善惡戰場、渴望救贖」四大方向。
在這裡我要特別談談關於藝術故事敘事的「觸碰傷痕、昇華困境」角色。一如由法國影后茱麗葉.畢諾許(Juliette Binoche)主演的電影《別問我是誰》(Who You Think I Am),透過網路虛擬類戲劇的淺層角色扮演,再以文學書寫帶出深層潛意識的自我揭露,最後得以跟專業的心理諮商連結,讓藝術的多層表述跟敘事治療、諮商輔導密切配合,療癒了女主角破碎的心靈,帶出希望與新生。
這正是我寫這本書的動機──藝術本身就是一種多元的敘事,它可以幾番轉折迂迴層層轉進地,溫柔地將最深的、無法言說的種種,在藝術敘事中被看見、被傾聽、被陪伴、被理解、被撫慰,並以新的詮釋,整合進自己的生命中,再創造新的生命故事。所以在所有的故事中,藝術故事的多層表述,是最能帶出新詮釋、新觀點,與不同的角度的。
當然,透過藝術,將隱藏的內在自我從浮現、到覺察、到被撫慰療癒、到開展新故事,這一段充滿掙扎的心靈之旅,作為創作者的藝術家,更是如此。所以藝術家的心靈世界,總是滿滿地有很多心靈交戰,直至浴火重生。這樣的故事,尤其深刻,述說這些故事,常讓我內心澎湃不已。
在最後也特別謝謝道維兄為我寫的序,道維兄在AI成為顯學後,一直孜孜念念提醒我,在AI時代,作為一個書寫者、創作者,會面臨劇烈的挑戰。我一直謹記於心,也跟自己說,在完成了「故事三部曲」與「藝術三部曲」之後,萬一日後我仍有書寫,期待自己是站在AI 大時代的願景下書寫,得以呈現跟此時的三部曲截然不同的格局。
【推薦序】
AI時代藝術心靈的耗損與療癒
王道維
國立清華大學物理系教授
國立清華大學諮商中心主任
國立清華大學人文社會AI應用與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那引發心靈革命,最後促成社會革命的藝術,卻非關任何音樂形式的激烈變革,而是在音樂中的聆聽……。」──陳韻琳〈「聆聽」的音樂美學〉
噩夢已經開始
所有愛看電影的朋友應該都知道,就在一年前的2023年5月,擁有超過1萬名編劇參加的美國編劇工會(Writers Guild of America)開始罷工,而7月起連美國演員工會(SAG-AFTRA)也加入支持。這場電影史上最大規模的罷工,導致整個好萊塢...
目錄
推薦序 時代藝術心靈的耗損與療癒/王道維
推薦序 透過說故事給予閱聽者一股實踐的力量/葉仁昌
自序 作為最多元敘事詮釋的藝術
第一篇 自我覺察、洞見人生
01互為因果的舞台與人生
首演之夜 Opening Night
星光雲寂 Clouds of Sils Maria
02虛構與真實的分界
美好拾光公司 La Belle Époque
縱情天后 Being Julia
完美女人 CQ-Seek You
03以音樂追尋原鄉的記憶
我心遺忘的節奏 The Beat That My Heart Skipped
愛的變奏曲 Turquaze
04以藝術開啟尋父之旅
無障礙殺手 Kills on Wheels
竊畫行動 Mesteren
05時間在靜物畫中的旅程
光之夢 The Dream of Light
鄉間的一個週日 A Sunday in the Country
06傳世肖像畫背後隱藏的情感祕密
戴珍珠耳環的少女 Girl with a Pearl Earring
不羈的美女 The Beautiful Troublemaker
07藝術收藏家的心靈世界
寂寞拍賣師 The Best Offer
最後一場拍賣會 Claire Darling
巴黎不打烊 Orchestra Seats
夏日時光 Summer Hours
第二篇 發現時代、尋找原鄉
08「義」與「不義」的景框詮釋
時代啟示錄 Even the Rain
國王與電影 A King and His Movie
09藝術家渴望自由
卡美娜萬歲 ¡Ay Carmela!
沒有煙硝的愛情 Cold War
10攝影鏡頭的憤怒
暴雨將至 Before the Rain
私人戰爭 A Private War
記憶乍響 Louder Than Bombs
一千次晚安 A Thousand Times Good Night
11樂器的反抗與革命
濃情四重奏 A Late Quartet
教會 The Mission
小提琴革命曲 The Violin
噪反城市 Sound of Noise
琴鍵四分鐘 Four Minutes
12藝術之「無用」?或「有用」!
偷畫男孩 The German Lesson
無主之作 Never Look Away
13當代藝術看不懂?
謊畫情人 The Burnt Orange Heresy
寂寞拍賣師 The Best Offer
抓狂美術館 The Square
第三篇 觸碰傷痕、昇華困境
14自閉世界的弦外之音
溫蒂的幸福劇本 Please Stand By
鋼琴師和她的情人 The Piano
莉亞 Lea
15以美感超越苦難的撫慰力量
瑪利亞·拉森的永恆記憶 Everlasting Moments
16以繪畫言說最深沉之語
聽說愛情回來過 The Face of Love
艾蜜莉的異想世界 Amélie
冬日終年 A Year Ago in Winter
17「聆聽」的音樂美學
看看我,聽聽我 Like an Image 或 Look at Me
就像在天堂 As It Is in Heaven
18在故事想像中,人得以願望並相信
尋找新樂園 Finding Neverland
19創作是充滿未知的旅程
口白人生 Stranger Than Fiction
海墘新路 You Mean the World to Me
情慾三重奏 Third Person
20詩人心的凝望與記憶
吾愛吾詩 The Kindergarten Teacher
郵差 The Postman
帕特森 Paterson
生命之詩 Poetry
第四篇 善惡戰場、渴望救贖
21用音樂追悔告解與淨化
為老婆唱首歌 Song for Marion
日出時讓悲傷終結 Tous Les Matins du Monde
22在故事改編中重燃希望
大夢想家 Saving Mr. Banks
23在故事重述中饒恕自己
福爾摩斯先生 Mr. Holmes
24靈感枯竭後的創作陷阱
手紙 The Letter
熟女晚上不約會 Giulia Doesn't Date at Night
25藝術家的心靈戰場——文學篇
小鬼作家養成班 The Workshop
26藝術家的心靈戰場——戲劇篇
雙面誘惑 Cracks in the Shell
27藝術家的心靈戰場——繪畫篇
惡之畫 The Painting of Evil
心中的小星星 Stars on Earth
第四張畫 The Fourth Portrait
28藝術能讓人成為好人?
竊聽風暴 The Lives of Others
柯波蒂:冷血告白 Capote
29藝術也有無力時
我要回家 I'm Going Home
推薦序 時代藝術心靈的耗損與療癒/王道維
推薦序 透過說故事給予閱聽者一股實踐的力量/葉仁昌
自序 作為最多元敘事詮釋的藝術
第一篇 自我覺察、洞見人生
01互為因果的舞台與人生
首演之夜 Opening Night
星光雲寂 Clouds of Sils Maria
02虛構與真實的分界
美好拾光公司 La Belle Époque
縱情天后 Being Julia
完美女人 CQ-Seek You
03以音樂追尋原鄉的記憶
我心遺忘的節奏 The Beat That My Heart Skipped
愛的變奏曲 Turquaze
04以藝術開啟尋父之旅
無障礙殺手 Kills on Wheels
竊畫行動 Mesteren
05時間在靜物畫中的旅程...
商品資料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320頁開數:18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