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智與發展,阿德勒談兒童教育心理!
追求優越感、預防自卑情結、外界環境因素、社會情感發展……
從個體心理學看兒童教育的心理學策略!
▎永不過時的教育理念
本書以阿德勒的個體心理學為基礎,探討了兒童心理發展的重要性及其在教育中的應用。全書透過14個章節和兩個附錄,系統地剖析了兒童從自我認知到社會適應的心理成長過程。阿德勒認為,理解兒童的心理是教育成功的關鍵,特別是父母和教育者在引導孩子追求優越感的過程中,應該注重社會情感的培養。本書不僅是理解阿德勒兒童教育心理學的讀物,也是為父母和教育者提供的一本實用指南,幫助他們以科學的視角解讀孩子的行為。
▎人格與行為的統一性
書中強調了人格的統一性,指出兒童的每一個行為都反映出其整體人格。因此,理解和引導兒童行為的前提是要全面了解其生活背景和過去的經歷,而不應該僅僅關注表面的行為問題。許多父母和教育者容易犯的一個錯誤是過於誇大孩子的不當行為,並急於糾正,而忽視了行為背後的深層原因。這種片面的教育方式可能導致兒童的自卑感加重,從而引發更多的行為問題。阿德勒提倡的教育方式,是透過整體的視角去理解兒童,以達到更深層次的心理引導和改善。
▎自卑感與優越感的平衡
阿德勒認為,自卑感和優越感是同一心理現象的兩個面向。孩子們天生具有追求優越感的欲望,而這種欲望源自於他們內心的自卑感。如果過度自卑,孩子可能會失去勇氣,陷入無力感和自卑情結;相反,過度追求優越感也可能導致心理壓力,甚至產生嫉妒心或攻擊性行為。因此,教育的目標應該是在這兩者之間尋求一個平衡,讓孩子既能保持自信,又能正確看待自己的不足。這一思想對於當今的教育工作者和父母來說,具有極大的指導意義。
▎社會情感的培養
書中進一步探討了如何引導孩子將追求優越感的努力轉化為積極的社會情感。阿德勒指出,培養社會情感是教育的重要目標,這能幫助孩子更好地適應社會生活。具體來說,這包括對社會關係的理解、職業生涯的規劃、以及對兩性關係的正確認知。父母在這個過程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他們的引導能夠幫助孩子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並在社會中找到自己的定位。總而言之,本書為父母和教育者提供了系統的理論框架和實踐方法,讓他們能夠有效地培養孩子的社會情感,促進其心理的健康發展。
【本書特色】:
本書深入剖析阿德勒的個體心理學,特別強調理解兒童行為背後的心理動機,並主張在教育中平衡自卑感與優越感。書中涵蓋人格的統一性、社會情感的培養等核心議題,提供父母和教育者實用的指導,幫助他們以科學的視角引導孩子的心理發展。內容分章節論述且深具實用性,適合對兒童心理學和教育有興趣的讀者學習應用。
作者簡介:
阿爾弗雷德.阿德勒(Alfred Adler,西元1870~1937年),是現代著名的精神分析學者、個體心理學的創始人、人本主義心理學的先驅、現代自我心理學之父,和佛洛伊德、榮格被人們稱作深層心理學的三大奠基人。
周玉瑩,師範大學研究生,研究方向為心理健康、正向心理學。擁有豐富的教育理論知識和實踐經驗,對兒童心理有深入研究,曾翻譯過多部教育心理學專著。
章節試閱
第一章 引言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成人教育的問題可以歸結為自我認知和自我引導的問題。就兒童教育的問題而言,也可以採用同樣的方法,但也存在一些差別:由於兒童尚未成年,引導的問題就顯得極為重要。如果有足夠支持,我們可以讓孩子們按照自己的軌跡自主發展;如果有漫長的時間以及一個良好的環境,孩子最終會接近成人文明的標準。這種方法當然是不可取的,因此成人必須關注如何引導孩子發展的問題。
這裡最大的困難在於成人不懂如何引導孩子發展。對於成人來說,要了解自己的情緒,了解自己的喜惡——簡言之,要了解自己的心理是很困難的。了解兒童,並在正確的知識基礎上引導他們更是難上加難。
個體心理學對兒童心理學的研究有它獨特的見解。不同於其他心理學,個體心理學不允許理論和現實脫節。它緊扣人格統一性,研究人格為獲得發展而表現的動態競爭。從這種觀點來看,個體心理學的知識是科學的,是經過實踐檢驗的。因為個體心理學的知識是對錯誤的認知,無論誰擁有這種知識,心理學家、父母、朋友,還是個體自己,都能立即看到它在相關人格指導方面的實際應用。
個體心理學主張將人當作一個有機的整體來看待,它認為個體的行為是由人格的統一所驅使和引導的,所以個體心理學闡述的有關人類行為的任何觀點,都反映了內在的心理活動表現出來的同樣的相互關係。因此,在本章,我們將試圖呈現出個體心理學的整體觀點,後面幾章將更詳細地論述在這裡所提出的各種相互關聯的問題。
人類發展的基本事實是以旺盛的生命力追求目標的實現。一個孩子從呱呱墜地開始,就一直在追求發展,這種追求符合一種無意識形成但始終存在的目標——使自己變得偉大、完美和優越的願景。這種有目的的追求,反映了人類獨特的思維和想像能力。它支配著我們一生中所有的具體行為,甚至支配著我們的思想。因為我們不是客觀地思考,而是按照我們已經形成的生活目標和生活方式思考。
人格的統一性隱含在每一個個體中。每一個個體既代表了人格的統一性,也代表了這種統一性形成的個體。因此,個體既是藝術品,又是藝術家本身。個體是他自己人格的藝術家,但作為一個藝術家,他既不是完美的,也不是一個對靈魂和肉體有完全理解的人——相反,他是一個相當脆弱、極易犯錯和不完美的人。
在考慮人格的建構時要注意到,它的主要缺點是它的統一性與特定的形式和目的,並不是建立在客觀現實的基礎上的,而是建立在個體對生活事實所持有的主觀看法上的。觀念和個體對客觀事實的看法,永遠不是事實本身。正因如此,所有生活在同一現實世界中的人,都以不同的方式塑造自己。每個人根據自己對事物的觀點來塑造自己,有些觀點更合理,有些觀點不是那麼合理。在人的成長發展過程中,我們必須考慮到這些個人的錯誤和失敗,尤其是要考慮到兒童早期形成的錯誤理解,因為這些錯誤理解主宰了他們之後的生活。
臨床病例中有一個具體的案例,一個五十二歲的女性總是看不起比她年長的女性。在回憶自己的童年時,她講述了一件事情:在她小的時候,她的姐姐得到所有人的關注,因此她覺得自己被羞辱和不被重視。用個體心理學的縱向追蹤觀察的方法來分析這個案例,我們可以看到同樣的機制和同樣的心理動力,無論是在她的童年還是現在(也可以說,在接近她生命盡頭的時候),這位女士總是擔心自己的價值被低估,並且對更受寵愛的人感到生氣和憤怒。即使我們對這位女士的生活和她獨特的人格統一性一無所知,但我們幾乎可以根據了解到的兩個事實來解讀她的心理。這時心理學家就像小說家一樣,必須用明確的行動路線、生活方式或行為模式,而且必須以不擾亂人格的統一性的方式來塑造一個人。一位優秀的心理學家能夠預測這位女士在某些情況下的行為,並能夠清楚地描述出她的人格中這條「生命線」所伴隨的特徵。
為確立目標或追求優越感而形成的個人人格,以另一個重要的心理事實為前提,即自卑感。所有的孩子都有一種與生俱來的自卑感,這種自卑感會激發孩子的想像力,並刺激他們透過改善環境來消除心理上的自卑感。一個人處境的改善,會導致自卑感減輕。心理學認為,這是一種補償機制。
自卑感和心理補償機制存在的重要問題是,它為犯錯誤提供了巨大的可能性。自卑感可能會激發客觀成就感,但它也可能只是帶來心理上的調整,從而擴大了個人和客觀現實之間的鴻溝。又或者,自卑感可能聽起來很悲慘,以至於只能透過發展出心理補償機制來克服它。儘管這種補償機制並不能完全解決個體存在的問題,但在心理上它是必要的,在行為上也是不可避免的。
例如,有三類兒童會發展出非常明顯的補償機制的人格特徵:第一類是天生身體虛弱或身體存在缺陷的孩子;第二類是受到嚴厲對待而缺乏關愛的孩子;第三類是受到過多溺愛的孩子。
這三類兒童代表了三種基本情況,根據這三種基本情況,可以更好地研究和理解正常類型的兒童的發展。儘管並非每個孩子都帶有先天殘疾,但令人驚奇的是,有很多孩子都或多或少地表現出由身體缺陷而引發的心理特徵——而這種心理特徵的原型是在殘疾兒童的極端案例中發現的。那些被溺愛和缺乏關愛的孩子,或多或少都可以歸入上述一種心理特徵,甚至不止一種。
上述的三類兒童都會產生一種缺失感和自卑感,作為一種補償,這種處境的兒童會發展出一種超出人類能力範圍的進取心。自卑感和追求優越感是人類生活中同一基本事實的兩個階段,因此這兩個階段不可分割。在病理學看來,很難說是強烈的自卑感還是過度的優越感更有害。它們交替並行,一起以波浪般的節奏前進。就孩子而言,我們發現強烈的自卑感激起的過度的進取心,就像靈魂中的毒藥,使他們永遠不會感覺到滿足。這種不滿足並不會帶來任何益處,因為它是由不合理的野心滋養的,所以結果是徒勞的。而且這種進取心會扭曲個體的性格特徵和個人習慣,它的作用就像一個永久的刺激物,使孩子變得非常敏感和警惕,以免自己受到傷害或被踐踏。
個體心理學的研究案例中,有很多這種類型的人,他們的能力發展處於休眠狀態,像我們說的那樣,他們變得神經質或很古怪。這種類型的人只考慮自己,不顧及他人,當他們陷得越來越深,就會變得不負責任,有的人甚至走向犯罪的道路。無論是道德上還是心理上,他們都會非常的自我。我們發現,在這些「古怪的人」中,有些人為了逃避現實和客觀事實,為自己搭建了一個新世界。他們做著白日夢,整日奇思幻想,把幻想當作現實,最終他們成功地創造了心理上的平靜狀態。他們透過在心靈的形象中建構現實,以此來調和現實和心靈。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需要由心理學家和家長觀察個體所表現出來的社會情感的發展程度。社會情感是個體正常發展的關鍵性和決定性因素。那些可能導致社會情感或集體情感程度減少的干擾因素,都對孩子的心理成長有極大的不利影響。社會情感是孩子正常生活的「晴雨表」。
個體心理學正是以社會情感為根本原則而發展起來的。父母或監護人不能讓孩子只依附於一個人。如果孩子只和一個人建立親密關係,那麼這個孩子將對以後的生活準備不足,適應得很糟糕。
要了解一個孩子的社會情感發展程度如何,一個好辦法是觀察他上學時的表現。上學是孩子人生中面臨的最早也是最嚴峻的考驗之一。學校對孩子來說是一個新的環境,它將揭示孩子面對新的環境是否做好了準備,特別是孩子是否準備好去結識新的人。
如何讓孩子為上學做好準備是令人頭痛的事,所以很多成人把他們的學生時代看作一場噩夢。當然,如果管理得當,學校通常會彌補孩子早期教育的不足。理想的學校應該是家庭和廣闊的現實世界之間的調節者,不僅是傳授書本知識的場所,也是傳授生活知識和生活藝術的場所。但是,在我們等待理想的學校出現以克服父母教育孩子的缺陷的同時,我們也可以指出父母的錯誤。
正是因為家庭環境不理想,所以學校可以作為一個分析家庭教育錯誤的指標。沒有被教導過如何與他人接觸的孩子,當他們進入學校時會感到孤獨,別的孩子會認為他們獨來獨往很奇怪。也因此,這種情況會隨著時間的推移產生惡性循環。孩子的正常發展受到阻礙,他們成為問題兒童。儘管學校只是暴露了家庭教育的缺失,但是在這種情況下,人們卻往往指責學校,認為責任在於學校。
第一章 引言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成人教育的問題可以歸結為自我認知和自我引導的問題。就兒童教育的問題而言,也可以採用同樣的方法,但也存在一些差別:由於兒童尚未成年,引導的問題就顯得極為重要。如果有足夠支持,我們可以讓孩子們按照自己的軌跡自主發展;如果有漫長的時間以及一個良好的環境,孩子最終會接近成人文明的標準。這種方法當然是不可取的,因此成人必須關注如何引導孩子發展的問題。
這裡最大的困難在於成人不懂如何引導孩子發展。對於成人來說,要了解自己的情緒,了解自己的喜惡——簡言之,要了解自己...
推薦序
再過100年,都不會過時的教育思想(推薦序)
古希臘的雅典有一座有3,000多年歷史的神廟——阿波羅神廟,那裡專門供奉太陽神阿波羅。在神廟的一根古柱上刻著幾個字:人啊,認識你自己。這是蘇格拉底最鍾愛的格言。作為成人,我們認識自己、審視自己就已經足夠困難,但我們同時還肩負著了解兒童、引導兒童的責任。世界上沒有問題兒童,只有不會教育的父母。孩子健康人格的塑造離不開父母正確的教育方式,因此父母極需了解孩子行為背後的心理,並給予他們一定的關注和正向引導。
孩子的每一個行為都能反映出他的整個人格,這種人格的統一性使孩子以一致和協調的方式做出反應,也使自己形成不同於他人的個性特徵。我們需要打開孩子的整體生活畫卷,才能更容易解讀孩子的某些具體行為,如口吃、說謊、罵人等。但很多父母和教育者很容易忽略這一事實,總是過分地誇大孩子行為的不恰當性,迫切地想糾正孩子的行為,卻沒有觸及問題的真正根源。過去的重要事件會影響孩子現在的行為表現,如果我們沒有了解孩子的過去,就無法使孩子得到本質上的改變。這就好比我們試圖從整段旋律中取出幾個單獨的音符來理解,這種做法是不恰當的。
另外,阿德勒(Alfred Adler)認為所有的孩子都有追求優越感的欲望,這種追求與我們與生俱來的自卑感直接相關。如果我們感覺不到自卑,也就不會產生任何超越現實的欲望。所以,自卑和優越感是同一個心理現象的兩個基本面,自卑是驅使我們追求優越感的動力。過分自卑或者過分追求優越感都會為個體帶來極大的傷害,只有兩者在一定範圍內保持平衡,才能有相對健康的心理狀態。過度的自卑會讓我們喪失勇氣,為自己的需求設定很多障礙和限制,並陷入習得性無助(Learned helplessness)的無力中,最終走向穩固的自卑情結;過分追求優越感也會讓我們有沉重的心理壓力,執著於個人表面的成功和優越感,甚至會嫉妒、中傷、貶低比自己優秀的人。
我們已經看到,每個孩子都有追求優越感的動力,那麼父母應該怎樣引導孩子將這種追求引入正確之路呢?答案是培養孩子的社會情感。也就是說,要去做那些對個人有價值的、符合社會利益標準的事情。在阿德勒看來,教育的目的就是培養一個有健康人格、有社會情感的孩子。為了讓孩子有更強的社會適應能力,父母的重要責任就是引導孩子將興趣從個人身上擴展到其他人身上,積極地參與社會活動,為社會創造價值,並且思考個人和社會生活的三個基本問題。
第一個問題是社會關係,也就是人與人相處的關係,包括對友誼、誠實和忠誠等概念的理解;第二個問題是如何利用自己的生命,也就是人與社會共生的關係,包括想在社會勞動分工中擔任什麼角色、想要從事什麼職業、想要獲得什麼社會地位;第三個問題是兩性關係,也就是愛情和婚姻,包括對異性的態度、對感情的看法等。對這三個問題的回答將展示一個人的生活目標,決定一個人的生活方式,並反映在個體的具體行動中。總之,父母對孩子進行引導和教育的過程是培養社會情感的最佳時機,孩子能逐漸養成自己的生活風格,培養與人和外界環境打交道的能力。
《兒童教育心理學》是我們了解阿德勒的個體心理學(individual psychology)的入門讀物,也能為父母和教育者提供更科學的視角,去理解孩子的行為以及矯正孩子不當的行為。他的育兒理念讓很多養育專家深受啟發,比如正面管教的提出者簡.尼爾森(Jane Nelsen)、民主育兒的提出者魯道夫(Rudolf Dreikurs)、「被討厭的勇氣」的提出者岸見一郎等。不管是哪一種育兒理念,最終的歸宿都是確保孩子不會失去勇氣,能夠獲得面對生活的勇氣和信心,永遠行走在追求優越感的路上。
吳清波
再過100年,都不會過時的教育思想(推薦序)
古希臘的雅典有一座有3,000多年歷史的神廟——阿波羅神廟,那裡專門供奉太陽神阿波羅。在神廟的一根古柱上刻著幾個字:人啊,認識你自己。這是蘇格拉底最鍾愛的格言。作為成人,我們認識自己、審視自己就已經足夠困難,但我們同時還肩負著了解兒童、引導兒童的責任。世界上沒有問題兒童,只有不會教育的父母。孩子健康人格的塑造離不開父母正確的教育方式,因此父母極需了解孩子行為背後的心理,並給予他們一定的關注和正向引導。
孩子的每一個行為都能反映出他的整個人格,這種人...
目錄
再過100年,都不會過時的教育思想(推薦序)
第一章 引言
第二章 人格的統一性
第三章 追求優越感及其教育意義
第四章 引導追求優越感的努力
第五章 兒童的自卑感
第六章 兒童的發展:預防自卑情結
第七章 兒童的社會情感及其發展障礙
第八章 兒童在家庭中的地位:情境與補償心理
第九章 新環境是對兒童準備工作的考驗
第十章 學校教育與問題兒童
第十一章 外界環境對兒童發展的影響
第十二章 青春期和性教育
第十三章 教育的失誤
第十四章 對父母的教育
附錄一 個體心理學調查問卷
附錄二 五個案例及評語註解
再過100年,都不會過時的教育思想(推薦序)
第一章 引言
第二章 人格的統一性
第三章 追求優越感及其教育意義
第四章 引導追求優越感的努力
第五章 兒童的自卑感
第六章 兒童的發展:預防自卑情結
第七章 兒童的社會情感及其發展障礙
第八章 兒童在家庭中的地位:情境與補償心理
第九章 新環境是對兒童準備工作的考驗
第十章 學校教育與問題兒童
第十一章 外界環境對兒童發展的影響
第十二章 青春期和性教育
第十三章 教育的失誤
第十四章 對父母的教育
附錄一 個體心理學調查問卷
附錄二 五個案例及評語...
商品資料
出版社:崧燁文化事業有限公司出版日期:2024-09-18ISBN/ISSN:9786263948549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232頁開數:25K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