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以團體諮商和心理治療在多元場域實務應用為關注焦點,分為理論基礎、籌劃準備與實務考量、團體介入與歷程領導實務,以及進階團體實務與專業發展等四部分;其中理論基礎部分包含團體心理工作概念、發展歷史與療效因子探討,實務考量部分包含準備籌劃、篩選組成、方案設計,以及倫理和多元文化議題,歷程介入領導則包含團體介入策略的系統性應用,以及各階段領導任務之實務,進階實務部分則包含特殊成員處理、困境突破和專業發展等課題。
本書撰寫實例涵蓋國中小兒童青少年團體工作、大專院校團體諮商、社區與醫療場域和監獄矯治工作等多元場域應用,每章亦提供延伸討論議題與進階閱讀文獻參考,為團體領域課程教學與實務參考極佳之用書。
作者簡介:
許育光博士
現職
清華大學教育心理與諮商學系教授
兼任新加坡心理與諮商境外碩士班主任、教育與心智科學研究中心研究員
清華教育學報主編
台灣諮商心理學會理事長
台灣人才評鑑與發展學會理事
台灣遊戲治療學會監事
台灣團體諮商與治療研究學會理事
生命敘事與心理傳記學會理事
學歷
美國馬里蘭大學(UMD) 諮商與人事服務學系博士後研究
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博士
美國新罕布夏大學(UNH) 心理諮商研究所博士客座研究
輔仁大學應用心理研究所碩士
經歷
清華大學教育心理與諮商學系系主任
美國加州整合研究學院(CIIS)講學教授
台灣輔導與諮商學會理事、輔導季刊主編
台灣遊戲治療學會理事長/理事
台北監獄受刑人團體心理治療成效評估方案主持人
新竹教育大學社區諮商與諮詢中心、學生諮商中心主任暨督導
彰基醫學中心精神科/醫學研究部兒童發展中心 臨床心理師
章節試閱
一、「團體」之基本概念
「團體」(group)是什麼?在我們的生活當中,四處可見到團體的身影,例如說班級是一個大家一起學習的團體,球隊是一個大家一起練習且為了追求更好團隊成績的團體,組織裡的研發小組是一個大家共同合作朝向新產品研究開發的團體,醫療院所的精神醫療團隊共同朝向建構專業的多元服務亦是一個團體,而對心理服務專業人員來說,集合受輔導的學生或是服務的案主等共同在一起,探討關切的主題或個人議題,朝向發展、改變或成長,亦是團體。我們可以很顯然的發現,團體的組成是兩三個以上的成員,且透過互動、溝通、討論或合作等歷程,朝向某一共識努力且致力於達成目標;並且在過程中成員能逐漸或是充分的意識到相互設定或有共識的既定目標,調整自己的努力或表現而朝向該目標共同前進。由上述舉例和探討可知,「團體」其實是一個非常廣泛存在的現象,舉凡生活中、人際上或工作組織內,處處可見到人與人之間聯結而形成的團體架構,而且因為人類的群體性和對於關係連結等天性上的特質,團體對人群來說,顯得非常重要且必須。
從團體的概念延伸出來,如何去建構一個團體?帶領或領導一個團體?或者是如何推動或促進一個團體朝向他/她的目標邁進?引導團體或團體內的個人朝向團體共識的目標或個人目標前進等議題,實則與如何工作於這個團體的實際帶領有關,我們可稱之為「團體工作」(group work)。相關學者或學會對團體工作曾作了精要的界定和定義,認為團體工作是運用特定的知識和技術,來加以催化或促進團體內的成員們能朝向或達到他/她們大家相互設定的目標,而此目標可能包含了工作或職業上的任務、教育和學習、個人發展、問題解決,以及異常狀態等的改變或導正(ASGW, 2007;Gladding, 2008;Erford, 2010)。
本書是一個聚焦於探討心理諮商與治療導向團體的參考專書,主要著重於探討如何在團體中能透過建構一個具有效能的團體,而能運用其資源來幫助個別成員在心理上獲致改變、成長或發展。所討論的焦點將會聚焦在如何領導和催化一個心理性質的團體,能協助案主朝向改變與成長的目標前進。在學習團體心理實務工作上,對於所規劃是一個什麼樣的團體?是哪一種類型或屬性的團體?團體的目標或方向是什麼?團體給那些群體或作用的目的是什麼等議題,都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在探討此一議題之前,專業工作者須先了解廣泛的「團體工作」(group work)及其範疇,以能更清楚地認識自我工作的定位和角色。
二、團體工作之範圍與類型
團體工作(group work)有許多形式且能夠廣泛的在各種專業領域應用,諸如企業管理、團隊建構、護理醫療、社會工作、職能治療,以及學校輔導、心理諮商與心理衛生領域。美國團體專業工作者學會(Association For Specialists In Group Work, ASGW)將廣泛的團體工作依據其不同性質,從早期至今均延續有相同的分類方式,分為:任務與工作團體(task groups)、輔導與心理教育團體(psychoeducational groups)、諮商與人際取向問題解決團體(counseling & interpersonal delete problem solving groups),以及心理治療與人格重建為導向的團體(psychotherapy & personality reconstruction groups),等四種類型;而新版的最佳實務指南(ASGW guiding principles for group work)則較縮短原有描述,簡約的界定為(1)任務與工作團體、(2)心理教育團體、(3)諮商團體,以及(4)心理治療團體,四種類型(ASGW, 2021),如表1-1分類列表所示。其中,任務與工作團體較以團體動力或凝聚歷程,以促進績效任務之達成為主;其他三類型之團體則較以心理發展、成長、改變與矯治為目的,在理念上接近心理工作類型的團體。
依據不同的運用場域,各種團體有其特性、特定目標和應用場域;在進入專業團體心理工作領域與實務學習前,應對廣泛的團體工作形式有基本的了解,以下加以分述四類型團體工作之特性與方向。各種類型團體工作的定義可如下加以理解:
(一)任務與工作團體
任務與工作團體(task groups)旨在促進一群人有效地完成任務,這些人通常為了實現特定且時間有限的目標而聚集在一起。這類團體以目標為導向,專注於在設定的時間範圍內完成明確的目標。任務團體通常以共同達成任務或解決、完成特定事務為主要目標,其重點不在於個人的改變或成長,而主要著重於能夠有效能、合作和發揮團隊力量去達成特定的任務。例如企業組織體裡的小組或部門、運動領域的團隊或球隊、學校教師合作教學團隊、醫院的醫療團隊或小組,或是社區發展的工作小組等。任務團體的領導者最主要的任務,是能夠促進和協調團隊或團體合作,朝向既定的目標前進,去達成任務或獲致最佳的效能發揮。
「任務與工作團體」是一種旨在達成特定任務或工作目標的組織團隊等團體形式,總則上團體由具有特定專業技能或共同目標的成員組成,協同合作以達成所設定的工作任務。其特點可包括:明確的任務目標、專業技能的促進、重視與任務有關的合作與協同、具備明確的領導與結構設置、對於時間與進度有限制性、對於所界定的績效進行評估,以及對於進展加以追蹤。
任務與工作團體是為了完成特定任務而組成的,也包括共同學習與專業成長,組織結構和運作方式旨在最大程度地發揮成員的專業技能和協同效應,以達成事先確定的目標。心理學習導向的任務團體(貼近或設定以心理成長或覺察為宗旨的團體或團隊),可以分為內容與歷程兩個軸線來理解,其一為以學習心理相關實務知識為目標所建構的任務團體,例如讀書會、心理學技術的學習、理論或實務的研討會、定期舉辦的分享會或沙龍聚會等;其二則為運用心理學相關理念或模式,設定相關團體歷程運作與體驗,旨在進行訓練或透過歷程體驗來經驗,此部分包含了以訓練或敏感度提升為宗旨的團體體驗活動,如後續再加以介紹的塔維斯托克團體(Tavistock Group)、訓練團體(Training Group),以及介於任務團體與諮商、治療導向之間的會心團體(encounter group)、中心主題互動團體(theme-centered interaction group)等陸續發展的形式。
(二)心理教育團體
心理教育導向的團體(psychoeducational groups)旨在促進個人和人際關係的成長與發展,通常致力於預防未來的困難並提升個人的特質和能力;提供資訊並教導技能,幫助參與者應對未來的挑戰。其主要目標是能透過教育、指導和訊息傳遞等方式,促進成員獲取知識、學習新的生活適應方法,或是調整生活態度與習慣;在應用上廣泛的運用於中小學學校輔導工作、社區心理衛生推廣教育、醫療院所衛生教育、社福機構,以及大專院校等場域。在功能上,心理教育導向的團體可分為三種不同方向的形式(Aasheim & Niemann, 2006),包括:(1)教導或訊息、知識傳遞為主的教育團體、(2)技巧或生活功能訓練團體,強調行為或新習慣的建立、(3)自我了解與肯定為主要目的之心理教育團體,雖以特定方案進行為主,但仍邀請成員進行自我經驗分享,且從相互回饋和討論中增加自我態度調整或新行為的嘗試。依據帶領者預先設定主題、內容或教材的主導性來區分,教育團體的計畫性和結構性較高,技巧訓練團體次之,而自我了解與肯定團體則比較接近輔導性質的團體,在主要促進成員發展的目標下,仍然兼顧個別成員的狀態和需求,也嘗試在重要的發展任務上促進成員自我了解或改變。
心理教育導向的團體領導者或教育者,其主要功能在於促進成員在特定發展任務上(例如:人際關係、生涯規劃、伴侶關係發展、自我認同、求職面試、生活適應、家庭關係、罹病親屬照護等),能朝向更好、更為適應的方向發展;因此,領導者應同時對該發展領域的知識或技能,以及基本的團體帶領方式,都有相當的熟悉度或訓練。例如:(1)高中輔導教師對於學生生涯興趣和科系選擇等階段性的發展難題或待抉擇的課題,以及升學進路和生涯輔導相關方法等,都應有充分的理解和準備;在帶領心理教育團體過程中也能充分促進相似議題的討論,並讓不同生涯期待的學生有相互交流與回饋的機會,擴展學生的生涯價值觀。又如:(2)醫療院所精神科或心理衛生科,針對罹病家屬所開設的衛教團體,除能充分提供診斷與症狀、療程與預後、照顧與關係調適之相關資訊;也要能針對病友家屬的心情,或是運用團體人際支持與回饋的動力,提供家屬能透過團體獲得知識與技能、情緒調適與紓解,以及實際在與病友的互動或日常照顧上,更為實質的幫助。
(三)諮商團體
諮商團體旨在緩解或協助個體處理生活中的個人和人際關係問題,促進個人和人際關係的成長,並針對那些經歷生活重大轉變的人士的需求提供支持。「諮商」(counseling)本身在性質上即與解決個人困境或議題有關,而放置於團體情境或脈絡裡的諮商工作,則更著重於在人際真實互動的場域中,提供與建構一個能夠幫助個人處理自己議題或解決特定問題的空間;因之,諮商團體(counseling group)在功能和目標上,旨在協助個人面對或探索、釐清或了解自己所面臨的適應困境或問題,且從團體歷程中能擴展覺察與對情境的認知、表達或疏通情緒,且發展適切的新行為或具效能的行動。在性質上,諮商團體,因為需要經歷自我表達、意義探索和面對挑戰或省思等較有壓力的心理歷程,通常適合於心理或生活功能維持一定水平的案主參與,也因為在目標導向上以解決問題或當前所面臨的困境議題為主,諮商團體一般在時程上以短期為考慮,意即在團體次數上不會太多,進行的期間也有其限度而不會像心理治療團體較長。
在學校場域,例如:針對父母方剛離異的兒童或青少年開設的生活適應團體,其目標在於讓學生有機會表達和處理生活變動、關係變化或相關的衝突經驗,發展新的生活技巧並重新面對單親生活的架構。而例如邀請曾因攻擊或霸凌相關經驗而遭遇創傷經驗的青少年,透過諮商團體形式探討經驗本身或發展解決策略等,亦是一種諮商團體形式的實務應用。
在社區場域,在職上班族、婦女、家庭親子議題和壓力適應等,也是社區諮商團體常見的開設範疇,例如:身心舒壓導向的團體,可能除了運用適切的活動方案,也加上身體感官工作,並開放團體場域空間,讓成員有機會探討自己工作場域之壓力困境,透過團體資源激盪,尋求解決和新的觀點;又如婦女成長團體,因女性在溝通表達意願和情感連結上較男性主動,在社區場域參與團體之成員仍以女性為多,而女性本身面對人生發展階段任務、伴侶或婚姻關係、親子溝通、事業與家庭平衡,以及自我覺察和自主等議題,也常常為社區此類團體之探索重點。
精神醫療單位門診或診所為輕微精神官能症或適應障礙案主開設的短期團體,雖然在名稱上稱為團體治療,但通常屬性接近以問題解決或人際課題處理的心理諮商團體,通常其目標已經不儘是症狀處理,而傾向於在病程已經穩定的狀況下,朝向自我生活經驗和隨之而來的想法、感受或行為等進行探討。
一、「團體」之基本概念
「團體」(group)是什麼?在我們的生活當中,四處可見到團體的身影,例如說班級是一個大家一起學習的團體,球隊是一個大家一起練習且為了追求更好團隊成績的團體,組織裡的研發小組是一個大家共同合作朝向新產品研究開發的團體,醫療院所的精神醫療團隊共同朝向建構專業的多元服務亦是一個團體,而對心理服務專業人員來說,集合受輔導的學生或是服務的案主等共同在一起,探討關切的主題或個人議題,朝向發展、改變或成長,亦是團體。我們可以很顯然的發現,團體的組成是兩三個以上的成員,且透過互動、溝通、討論...
作者序
序言
青山正茂、藍海湧浪,專業的諮商與心理服務在變動世代與革新時期,正突顯其需要性與急迫性;相較於個別諮商與治療/輔導,團體在華人群性中一直有其特殊且安適自在的脈絡性優勢,例如:圍爐、歡聚、暢談、共學、團員、學社等群性和諧或相互聯結特性,以及儒家修身知識體系中的「以文會友、以友輔仁」、「參贊」或「三人行必有我師」等友伴支持或砥礪之團體實踐知識,存在顯示華人受眾,有其文化與心理基底的團體脈絡之實在性,而團體的心理工作應是能積極反映我們內在心靈原型的重要心理工作模式。
回顧團體諮商與治療教學二十年,從而立的懵懂為開端,研究、實務與教學轉輪的忙碌間,寫一本教科書是內心常浮現的一個願望,負笈美東博後訪學之際,有機會研讀與整理相關資訊,促成本書初版緩緩的於不惑之年未到前出版。隨後變局襲來,生命穿梭在多重困惑版塊的拼接裡,理事長、系主任、合校、博士班、轉型、國際合作、疫情,一直到解封;需要認真好好檢視和改版的呼籲和心聲,每日只能在進入夢鄉前三省吾身,湧現強烈的愧疚。到了當前天命的未能了然之際;感嘆時不我予的心虛,終於化為力量,好好的增修了本書的相關篇章,使得此一修訂版能順利完稿與出版。特別感謝五南出版與編輯同仁的支持,以及身邊周遭實務夥伴的激勵。
本書的增修版本,包含了幾個重要的增添,例如,對於團體類型與模式更為細緻的區分、規劃團體的系統化思維指標、六類團體主題軸線的提議,以及對於篩選和面談、組合團體的人際模式評估等均為教學實務上的體會。在多元文化觀點的實務融入上,於倫理的章節納入更具脈絡性的考量,也於探究文化多元樣貌的篇章,加入對於文化與社會正義實踐的實務精神。在實務技術篇章上,更納入歷程與研究的觀點來統整意圖/技術和焦點等三個重要的策略面向,且嘗試延伸說明系統化的策略運用實務。
對於多元場域的團體實務,本書也增添對於精神醫療/安寧療護/社區心理衛生/自殺防治/監所司法/創傷哀傷協助等多樣的團體實務應用概況;在兒童青少年與學校方面,也依序探討各類型團體模式可於早期療育/幼兒園所/中小學/大專院校/社區兒少心理服務等運用;此一增訂編撰旨在提供更為寬廣的實務簡介,雖然不及各類型團體實務工作,但在兼顧當前較為熟知的相關模式下,幫助學習者/實務者能開啟興趣,在不同場域中朝向應用團體心理工作的知識與技巧,提升團體心理工作的實務成效和實踐力。
進階的實務中,對於團體僵局、特殊需求成員處理、領導風格、領導能力向度,以及最常見也需要關注的協同領導和關係磨合發展等,也是本書期望拋磚引玉與大家分享的部分。最值得再自我引薦的部分還包括:團體實務表格運用、團體成效評量的方針,以及團體研究與實證基層考慮等推廣,期望讀者與實務者能建構更具績效和實證延伸性的團體實踐;最末,有感於華人團體心理工作與實務培養的重要,團體實務之專業發展、督導模式和培育系統、個人成長與學習歷程等議題,也是本書基於教學熱誠而開展的重要議題,期盼能磚玉共陳,會心共研。
本書《團體諮商與心理治療:多元場域應用實務》旨在為跨度於學校、社區與醫療場域之心理助人專業、輔導實踐者、專業心理師、心理治療師、諮商輔導工作者以及相關領域的學習者,提供貼近實用的團體心理工作理念與實務參考。本書的編寫立基於後學多年來在不同場域機構、開展背景及社會脈絡下的實務體驗和研究成果,涵蓋了廣泛的實務議題,並針對不同的團體需求與多元挑戰,力求提出具體的學理建構、參照觀點和介入策略方法。
每篇章的設計與次序安排,期望能在教學或自行研讀下,幫助讀者朝向理解並掌握團體諮商與心理治療的核心概念和技術。除了理論探討,本書也從有限的經驗,嘗試舉例或呈現實務案例分析,加以促進讀者能從具體操作歷程描述中有所了解和學習。茲將本書七個篇章中各章節的主要內容摘要如下:
Part I 團體心理工作的理論基礎
第一章:團體心理工作歷史源流與發展—概述團體心理工作的基本概念及其範圍與類型,並回顧心理工作團體的歷史發展。具體探討任務與工作團體、心理教育團體、諮商團體及心理治療團體等不同類型團體的界定和應用。
第二章:團體歷程與個人成長—探討團體心理工作的功能與效益,並深入分析團體發展歷程與個人成長的關聯。強調團體經驗對個人心理需求的滿足及其對個人改變歷程的影響,並探討療效因素在團體歷程中的作用。
Part II 團體的籌劃準備與實務考量
第三章:團體構思與規劃設計—指導如何構思與規劃心理工作團體,涵蓋團體功能與目標的設定、領導者角色的明確以及成員人數,以及時間安排等重要考量,並具體介紹諮商與治療團體的規劃步驟。
第四章:結構方案的設計與選用—探討如何運用結構方案設計理念與原則,並介紹各階段結構方案的設計與應用。重點說明如何催化團體分享與對話,並透過結構活動達到預期的團體目標。
第五章:成員篩選與組成團體—介紹成員篩選與組成團體的考量,強調適合度與評估的重要性,並討論成員篩選面談評估或說明會的實施。
第六章:團體倫理議題與實務考量—討論團體諮商與治療中的倫理議題,涵蓋成員篩選與定向、保密議題及成員關係等方面,並強調專業能力與多元文化能力的重要性。
Part III 團體階段領導實務
第七章:開始階段領導實務:初次團體帶領—本章探討團體開始階段的領導任務與程序,並介紹初次團體領導的實務要點,包括時間規劃、分享發言順序及個別成員參與等。也提供五個重要的領導任務,作為實務開始團體之時的領導架構運用。
第八章:轉換階段領導實務:凝聚促進與議題呈現—分析轉換階段的領導任務,並介紹非結構與結構團體單元的領導實務,強調人際聯結與關係促進的重要性。
第九章:工作階段領導實務:議題處理與行動促發—探討工作階段的領導任務,並介紹團體工作段落的領導實務,強調問題解決與個人賦能的重要性。
第十章:結束階段領導實務:回顧、道別與展望—介紹團體結束階段的領導任務,並強調成員關係的分離與個人成長的回顧與展望。也提供五個重要的結束階段領導任務,作為引領團體終止歷程的領導架構運用。
Part IV 團體技術與策略
第十一章:團體歷程介入意圖與技術—探討團體諮商與治療領導的意圖與技術,並介紹不同階段的技術應用,主要包含各類型介入意圖/技術運用/焦點轉換等三個層次。
第十二章:團體系統化介入策略—分析團體介入策略的向度與歷程考量,並介紹團體層面、人際層面,以及個人層面的介入策略。在架構上整合團體發展歷程,主要區分為維持和催化兩類策略在不同歷程間的運用或推進。
Part V 跨場域多元文化團體實務開展
第十三章:成人團體實務開展:醫療/社區—探討多元專業場域中的團體規劃與實務應用,涵蓋醫療、社區、任務團體、成長與發展團體、諮詢與教練團體等多種形式的團體心理工作。
第十四章:兒童青少年團體實務開展:學校—探討兒童青少年發展與團體工作的關聯,並介紹學校及社區/醫療場域中兒少團體實務的應用,強調發展階段與團體實務工作的配合。
第十五章:團體多元文化議題與實務介入—探討團體諮商中的多元文化議題,涵蓋年齡、發展障礙、宗教信仰、種族、性別等,並探討在多元文化情境中進行有效的團體領導和介入策略;也強化創造文化與貼近社會正義的思維,賦予團體實務更具脈絡性和生命力的影響力。
Part VI 進階團體歷程實務
第十六章:團體特殊需求成員評估與介入—探討如何評估和介入具有特殊需求的團體成員,並提供從團體整體、人際互動和個人背景等角度理解成員行為的方法,以及針對不同議題的具體介入策略。
第十七章:團體困境突破與領導風格—著重於探討常見的團體領導困境及其解決方法,並介紹進階的領導實務與風格,包括領導者的語言使用與溝通技巧。探討議題舉例如:無法融入的成員之評估處理、團體沉默、團體主題飛馳且持續空泛、團體強烈衝突與情緒對立爆發,以及挑戰領導者等議題;針對新手帶領者於實務領導非結構團體歷程,常需要面對之處境加以探討。
第十八章:團體領導能力與協同領導—介紹團體領導者應具備的特質、專業態度和能力,並探討協同領導的概念、組合模式及其在團體催化中的應用。
Part VII 團體評鑑、研究與專業實務發展
第十九章:團體實務紀錄、評量與研究—討論團體實務的記錄方法、效能評估及其資料來源和分析,並介紹團體諮商與治療研究的設計方法及其主要類型與主題。
第二十章:實務訓練與專業發展—探討團體諮商專業成長的課題,提供團體實務領導的知識體系建立、實務學習、訓練及督導方法,並強調實務工作者的專業發展路徑。
本書七大篇章,從基礎理論、團體規劃、歷程實務、技術運用、場域實踐、進階議題,到研究與專業發展。其中第一、二篇:「基礎理論」、「團體規劃」為重要基礎和先備知識;第三、四篇:「歷程實務」、「技術運用」則可做為教學或自我學習上的實務參考導引,尤其碩士以上或實務進階層級之學習者可參考技術運用部分;第五篇:「場域實踐」則包含社區/醫療和學校等多樣需求與多元樣貌,可擴增團體實務工作者之視域;第六篇:「進階議題」則主要對於團體歷程之實務難題、僵局突破、協同領導與領導風格發展等議題,提供相關的訊息作為碩博學習或具備實務進階需求之讀者參考;第七篇:「研究與專業發展」旨在提升對於團體諮商與治療之研究興趣,也對於如何教、如何學、如何累積經驗,以及如何成長精進等,提出相關的見解。對於不同層級的教學或實務學習,後學依據深淺程度,提出相關的建議,並推薦其進度如上下學期之不同月份進程,來加以安排進度,如下表所示;茲分述如下:
1. 大學層級:在團體動力的基礎上,著重於對團體心理工作的整體了解和團體歷程基本實務之學習,因此內涵上可依序包含:第一、二篇:「基礎理論」、「團體規劃」建構規劃與執行團體之基本知能;第三篇:「歷程實務」則著重於走過團體階段實務操作之學習,若為中高結構團體,亦可融入非結構對話與人際互動催化之引導。而第五篇:「場域實踐」包含社區/醫療和學校等多樣需求與多元樣貌,可擴增團體實務工作者之視域。大學部授課上,第四篇「技術運用」、第六篇「進階議題」和第七篇「研究與專業發展」若因時間因素,可暫不排入教學日程中,但對於進階技術、非結構團體歷程與研究等感興趣之學生,亦可鼓勵加以參考和研讀。第19章所提供之團體紀錄表格、評量方向等亦可由教師給予指引,加以參考和應用。
2. 碩士班層級:在具備團體動力、團體諮商輔導的實務基礎上,碩士班研究生可以專業實務整合和啟發其研究興趣等,為主要教學方向。在教學上除了涵蓋大學層級的學習內容外,於第三、四篇「歷程實務」、「技術運用」兩個篇章之運用上,可強化相互的輔助,對於各階段團體催化歷程與技術策略的應用,形成有系統的實務知識,也提供教師在推進學生實務學習之參考。而第五篇「場域實踐」、第六篇「進階議題」和第七篇「研究與專業發展」則可採專題研討或分章節報告方式,於學期中後階段加以選取和研討。
3. 碩士在職專班:由於碩士在職專班之屬性較偏向與自我脈絡相關(如學校/社區/醫療等廠域)之實務議題精進,建議教學上可由第五篇「場域實踐」之研討入手,也依序以系統的研討與學習各篇章之內涵。於第三、四篇「歷程實務」、「技術運用」兩個篇章之運用上,由於在職專班可能存在跨領域學習或較多元之脈絡,系統性的技術策略掌握等要求可能相對較為精細,若大致缺乏先備的個別諮商輔導技術訓練,教師可先穩定其關於歷程實務之實務經驗,再回觀與反思相關的技術策略運用即可。而第六篇「進階議題」則可採專題研討或分章節報告方式,於學期中後階段加以選取和研討。第七篇「研究與專業發展」可選備,若學生對團體研究議題感興趣,亦可加以選取和討論。
4. 博士班:本書在博士班進階團體諮商與治療實務,或是專題研究相關課程之應用上,可界定為自行閱讀之參考資料;但於實務操作上第三、四篇「歷程實務」、「技術運用」兩個篇章亦可提供進階實務或督導學習之相關素材,藉以對應理解團體領導介入策略與團體歷程現象。與實務相對應的研討素材上,第五篇「場域實踐」、第六篇「進階議題」和第七篇「研究與專業發展」則可做為閱讀的基礎,延伸搜尋相關新進研究或各取向專書論著,整合相關更進階的教材,採專題研討或分章節報告方式,於學期中後階段加以選取和研討。
在當前快速變遷的社會環境中,心理健康需求日益多樣化和複雜化。本書希望透過提供多元場域的實務應用知識,幫助專業工作者更好地應對這些挑戰,提升團體諮商與心理治療的效能和專業水準。本書自出版至新作增添雖審慎修訂,然仍尚有疏漏或未臻完備之處,還盼學者先進於展閱之間,不吝給予指教和修正意見。
在開展團體、學習團體、實際帶領團體或嘗試發展團體研究的道路上,林林總總的學派與取向(Approach)、跨生命全距且多元的服務對象(Person)、因應不同需求的諮商輔導目標(Purpose),又必須兼顧實務團體發展階段與歷程(Process),加上對於適切的輔導或模式的應用(Model)、各類型表達性媒材的選用(Material),以及團體歷程與效能的評鑑(Measurement)等議題(AP3M3的團體規劃與建構,參見本書第三章);呈現了多重的實務議題與層面。初學時也有一種複雜又困難的感覺,感覺任重道遠,有時感嘆學海無涯;但幾年致力於學習教學和摸索研究的過程後,嘗試回到初衷,期待所學所思的團體理念或實務,能藉此書面平台有所分享和交流。
回首受訓歷程、海內外跨機構或相關學會、專業社群的學習,最珍貴的始終是遇見最好的老師,給予最佳時機的指引或督導;有所茁壯,盡在澆灌與耕耘的日常,致上最深的感激給一路引領的師長和同事。也邀請讀者諸君能進入團體心理實務或研究的領域,徜徉其間,擇你所愛,無問所負,緣起永翔。深切期盼本書能夠成為您的團體實務夥伴,為您的團體專業發展路徑提供一盞夠用的燈。
序言
青山正茂、藍海湧浪,專業的諮商與心理服務在變動世代與革新時期,正突顯其需要性與急迫性;相較於個別諮商與治療/輔導,團體在華人群性中一直有其特殊且安適自在的脈絡性優勢,例如:圍爐、歡聚、暢談、共學、團員、學社等群性和諧或相互聯結特性,以及儒家修身知識體系中的「以文會友、以友輔仁」、「參贊」或「三人行必有我師」等友伴支持或砥礪之團體實踐知識,存在顯示華人受眾,有其文化與心理基底的團體脈絡之實在性,而團體的心理工作應是能積極反映我們內在心靈原型的重要心理工作模式。
回顧團體諮商與治療教學二十年,...
目錄
Part I 團體心理工作的理論基礎
第一章 團體心理工作歷史源流與發展
一、「團體」之基本概念
二、團體工作之範圍與類型
三、心理工作團體的界定
四、心理工作團體之歷史回顧與前瞻
第二章 團體歷程與個人成長
一、心理團體的功能與效益
二、團體衝擊與效益
三、團體發展歷程與階段
四、個體心理需求與團體經驗
五、團體經驗與個人改變歷程
六、團體療效因素
Part II 團體的籌劃準備與實務考量
第三章 團體構思與規劃設計
一、構思你的團體類型與屬性
二、建構心理工作團體的考量
三、諮商與治療團體的規劃
四、團體計畫建構與撰寫
第四章 結構方案的設計與選用
一、運用結構方案或活動的理念和原則
二、團體歷程與分項目標設定
三、各階段結構方案之設計與運用
四、結構方案設計與規劃撰寫
五、從結構活動引發分享與對話
第五章 成員篩選與組成團體
一、成員適合度與篩選考量
二、團體成員的人際模式評估
三、團體篩選面談評估或說明會
第六章 團體倫理議題與實務考量
一、團體實務倫理精神
二、團體預備階段之倫理議題
三、團體實務執行之倫理議題
四、團體結束與追蹤之倫理議題
五、多元場域之倫理議題與實務考量
六、專業能力之倫理議題考量
Part III 團體階段領導實務
第七章 開始階段領導實務:初次團體帶領
一、團體開始階段的領導任務
二、初次團體進行之程序與領導實務
三、初次團體領導要點
第八章 轉換階段領導實務:凝聚促進與議題呈現
一、轉換階段的領導任務
二、轉換階段團體單元之領導實務
三、轉換階段團體之領導要領
第九章 工作階段領導實務:議題處理與行動促發
一、工作階段的領導任務
二、工作階段團體單元之領導實務
三、工作階段團體之領導要領
第十章 結束階段領導實務:回顧、道別與展望
一、團體結束階段的領導任務
二、結束階段與末次團體前的評估與準備
三、末次團體之領導實務
四、結束階段末次團體之領導要點
Part IV 團體技術與策略
第十一章 團體歷程介入意圖與技術
一、諮商與治療團體領導意圖
二、諮商與治療團體領導技術
三、諮商與治療團體領導焦點
第十二章 團體系統化介入策略
一、團體介入策略之向度與歷程考量
二、團體與人際層面之介入策略
三、團體與個人層面之介入策略
四、人際與個人層面之介入策略
Part V 跨場域/多元文化團體實務開展
第十三章 成人團體實務開展:醫療/社區
一、多元專業場域之團體規劃
二、任務團體與研習營
三、成長與發展團體
四、諮詢與教練團體
五、心理教育與輔導團體
六、危機介入與減壓團體
七、自助型態團體
八、諮商與治療團體
九、精神醫療場域團體
十、監所矯治場域團體
第十四章 兒童青少年團體實務開展:學校
一、兒童青少年發展與團體工作
二、K-12中小學之團體諮商輔導
三、大專院校之團體諮商輔導
四、社區/醫療場域兒少團體實務
五、兒童青少年團體特殊需求成員的協助與介入
六、大專院校青年團體特殊需求成員的協助與介入
第十五章 團體多元文化議題與實務介入
一、團體的多元文化情境
二、重要多元文化議題
三、多元文化議題與團體領導
四、多元文化與社會正義導向團體工作
Part VI 進階團體歷程實務
第十六章 團體特殊需求成員評估與介入
一、成員團體行為的理解觀點
二、特殊需求成員團體行為探討
三、特殊需求成員的團體行為與議題呈現
四、案例探討:團體情境與歷程的互動
五、多層次的觀察與理解
第十七章 團體困境突破與領導風格
一、常見團體領導歷程困境與突破
二、進階領導實務與風格
第十八章 團體領導能力與協同領導
一、團體領導者
二、團體領導者能力
三、協同領導與團體催化
四、協同領導的領導任務
Part VII 團體評鑑、研究與專業實務發展
第十九章 團體實務紀錄、評量與研究
一、團體實務紀錄與歷程摘要
二、團體效能與歷程評量
三、團體諮商與治療研究設計
四、團體諮商與治療研究類型與主題
五、實務與實證為基礎的團體研究
第二十章 實務訓練與專業發展
一、團體實務之專業成長課題
二、團體專業的知識體系建立
三、團體體驗與實務學習
四、團體領導實務訓練
五、團體諮商的實務督導
六、團體諮商實務的團體督導
七、團體實務工作者的專業發展
附 錄
Part I 團體心理工作的理論基礎
第一章 團體心理工作歷史源流與發展
一、「團體」之基本概念
二、團體工作之範圍與類型
三、心理工作團體的界定
四、心理工作團體之歷史回顧與前瞻
第二章 團體歷程與個人成長
一、心理團體的功能與效益
二、團體衝擊與效益
三、團體發展歷程與階段
四、個體心理需求與團體經驗
五、團體經驗與個人改變歷程
六、團體療效因素
Part II 團體的籌劃準備與實務考量
第三章 團體構思與規劃設計
一、構思你的團體類型與屬性
二、建構心理工作團體的考量
三、諮商與治療團體的規...
商品資料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496頁開數:20K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