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價:NT$ 1200
優惠價:79 折,NT$ 948
優惠截止日:至2024年12月31日
運送方式:超商取貨、宅配取貨
銷售地區:全球
即時庫存>5
◆◇首刷限量贈品!
地下室錄音精美海報(兩款隨機出貨)
郭鑒予畫作海報值得珍藏◇◆
(尺寸:34x34 cm)
「沒有人能真正把雨的聲音研究徹底」
陳柏煜×郭鑒予
40篇短文× 40張圖像
分享眼睛,共用耳朵
「消失的東西總比它原有的維度再多一個維度」
一天讀一頁,九分鐘聽一頁,半年撫摸一頁,三秒逃離一頁⋯⋯
你,不只是讀者,也是文字和圖像的DJ!
隨手重疊自由搭配
無聲電影配樂紙上ASMR
組裝屬於你的地下室
吳睿哲、陳飛豪 專序導讀
川貝母、王榆鈞、阿尼默、孫梓評、焦元溥、陳育虹、陳昭淵、騷夏
同聲跨界推薦
聲音在記憶裡下了錨,柏煜在書中錄下尋常但別具意義的瞬間,特別喜歡突然詩化的句子,隱喻像煙火短而絢麗。鑒予的圖像則是穿透記憶前的膜,是守護影像的純粹性,也保留了聲音自由幻化的空間。
──川貝母
對於兩位作者追求的藝術感到敬佩。始於鐘聲,經歷防盜鈴、搖籃曲、空襲、空襲爆炸……終於剪與紙的摩擦,各種聲響譜成一首歌。耳朵是唯一不能關閉的五官,聽不聽由不得你,但可以降噪,因為音符必定與人有關,也只有人類才能製造出來,樂音或噪音,自我碎語及他者耳語,無論傳來的是什麼,必定有感動存在。
──阿尼默
採集日常的雜訊、取樣滾動的記憶,以文字和圖像對拍,戴上耳機刷碟混音,讓人忍不住一再循環播放,無限翻玩的實驗音樂。
──陳昭淵
詩可以畫,又可以有聲音,是走在很前面的事情嗎?有了畫面和聲音,究竟會讓詩更模糊,還是更清楚呢?我想到遙遠的中文系古典詩課堂上「詩必有具眼,亦必有具耳」的定義,《地下室錄音》看似充分利用詩的現代性,但卻也具備古典的節制與對稱。
喜歡看他研究雨,喜歡看他穿越雨的縫隙,喜歡這次他紀錄曾經來過的痕跡。
──騷夏
陳柏煜的第五部創作《地下室錄音》,選擇一種短若匕首的格式,攜手藝術家郭鑒予,分別以文字與圖像,在無聲的載體上表現不同的訊號,搭建新穎而奇異的聲音景觀。
寫作與繪畫要怎麼「錄音」?語言/文字的音韻節奏算不算「音樂」?脫去了聲波的外衣,留存在這些作品中的「聲音」是什麼呢?
書名「地下室錄音」(The Basement Tapes)來自巴布.狄倫的第十六張專輯。一九六六年,一場摩托車車禍致使狄倫暫停巡演工作,休養期間與樂隊在暱稱為「大粉紅」Big Pink的地下室,錄製了大量的翻唱與原創歌曲。這本書的概念與內容和狄倫的音樂沒有直接關係,但這樁軼事,為《地下室錄音》的共同創作,提供了一個「理想的場所」:彷彿在某間堆滿私人雜物的地下室,搭設了簡單的、向朋友借來的器材,隨興錄下一些未不預設聽眾與發表、散發玩樂氣氛的、自製的、實驗的片段。
這間地下室收錄了四十則「錄音」,每則錄音的文字包含兩個段落,各自保管一種聲音。每則錄音也對應一幅畫,負責「畫聲音」的郭鑒予,將文字如何留聲的實驗,延伸至視覺藝術的領域。有些篇章文字先完成,再根據文字發想圖像;有些篇章則嘗試攻守交換,轉由視覺先行,文字接力創作。用畫家郭鑒予的話說,就像在玩「傳話遊戲」,兩人越玩越認真,最終完成了一部「等待讀者共同完成」的作品。
四十則錄音如唱片、如相冊、如等待讀者的聲音檔案,散裝於盒內。讀者可以依照兩位錄音師的排序閱讀,也可以自由隨機播放,感受跌宕起伏的聲景。甚至只讀文字如捧讀掌中小說,或是盡情沉浸圖像中,感受它們引發的感官聯想。交錯觀看、聆聽這批「錄音」,讀者如同文字、圖像、聲音、記憶的混音師。在生成式藝術的時代,此類的創作與閱讀,不也是與AI詠唱的對話與回聲?《地下室錄音》寫聲音,延伸聲音的銘刻、複製與交換關係,以及如何以文學方法「記錄」聲音。他們採樣於日常,幻化爲劇場,插畫家吳睿哲認為,雙人來回擊球之樂趣在於「變形」;兼具藝術家與藝評家身分的陳飛豪,則讀出其中對「空白」的呼喚與回聲。書中是這麼說的:「我們唯一能記錄的,只有捏碎它們之後,發出的聲音。」
作者簡介:
陳柏煜
台北人,政大英文系畢業。木樓合唱團、木色歌手成員。曾獲林榮三文學獎散
文首獎,時報文學獎影視小說二獎(當屆首獎從缺),雲門「流浪者計畫」、
文化部青年創作獎勵。作品多次入選年度文選。著有散文與評論、訪談文集《
科學家》,詩集《決鬥那天》、《mini me》,散文集《弄泡泡的人》。翻譯有
美國桂冠詩人羅伯特.哈斯(Robert Hass)詩集《夏季雪》,香港詩人黃裕邦
(Nicholas Wong)詩集《微賤》。
郭鑒予
英國愛丁堡大學插畫碩士。插畫家、平面設計師,也寫文字。作品散見各類型媒體,及獨立出版刊物。專欄《浴缸來信》(不)定期刊載於《自由副刊》。 FB: on avery line
特別收錄 / 編輯的話:
書寫字:以眼代耳文/陳飛豪
「書寫字:以眼代耳」,這是我在閱讀完《地下室錄音》後,腦中立刻浮現出的論述,是傳播怪傑麥克魯漢,在經典著作《認識媒體:人的延伸》一書中,對「文字」的解讀。這個媒介的發明,象徵了人類漸漸從口傳、圖像進入了可累積知識的書寫新時代,不過或許也是在同一個時間,口傳時代過程中的各種音調與聲響,絕大部分漸漸地轉化成我們在閱讀時,默念出眼前所見文字符號的內心低語。換句話說,人類「以眼代耳」之後,閱讀文字時,個體所剩餘的聲音,彷彿成了自對自的喃喃自語,從至少兩人的口傳活動,進化成近乎單一自我的閱讀修行。
有趣的是,陳柏煜與郭鑒予的《地下室錄音》計畫,起始於2020年前後,席捲全球的疫情風暴,在那各自需要降低社會活性與人際連結的時空,以停滯取代前進的氛圍,這散文書寫與圖像的互文對照,彷彿想要找回某種過去因「文字」而起,而被捨棄的「聲音」——由殘存於內心的低語慢慢觸發。
文字時代的開啟:邏輯性想像的開端
對於「文字」的定義,麥克魯漢提出了一個十分有趣的說法,假定我們不用星星與條紋,卻把「美國旗」這幾個字寫在一幅布上,然後把它揚示出來時,雖然這些符號傳遞的都是相同意義,效果卻是截然不同。星條旗組合出的強烈視覺圖像,一旦轉譯成書寫形式,雖然其中抽象意涵的凝聚力依然不變,但有可能把共同視覺形象與經驗特質剝除大半,變成一個更細微化的符號表徵,以便進行邏輯性的智識推衍。這例子事實上表現出了部落人轉型成讀寫人時所經歷的變化,其所有屬於情感面、共同面的感性社群意識,因而成為文明個體的開始,劃一出了文明式且相對理性的態度、習慣與權力。
麥克魯漢進一步指出,西方的表音文字尤其容易造成這類狀態,許多語言採用同一種類似的拼音系統,採用在語義上不具意義的字母符號,與語意上不具意義的字音對應,視覺與聽覺的世界全然分立並行,甚至可說犧牲了圖像意義與感知,而這些特質在東方的表意文字如漢字,雖然在過去的發展當中一度獲得了保障,但當人類文明發展漸漸走向理性後,這些語言也走向明顯邏輯化的道路,例如現今華文漢字使用當中,轉注與假借字的高度發展就是一例。
基於此類的論述思考,《地下室錄音》給了我一個有趣的媒材想像,以文字為主要創作媒材的陳柏煜努力地透過這個被除去聲音、觸摸甚至味覺的表徵符號,嘗試以書寫與情境建構,再現「文字」為了加速儲存人類經驗,並且提升經驗取用效率,進而在知識與文明的邏輯化發展下被捨棄的感知想像,其中共通生活經驗的描述最能讓讀者有身歷其境之感,例如:
「今天要⽰範如何彈舌。如果有⼈要你先說「特」、再說「樂」,特樂特樂,把它們連起來、速度加快——trrrrrrrrr,就成功起⾶了。」
除此之外,與畫家郭鑒予的合作,想必補足了文字媒介「脫視覺形象化」的空洞。而有趣的是,相較於文字常見描述生活情景的段落。書中繪畫常見的構圖,常是「脫日常場景化」的表現方法,即畫面上的主體,時常在一個扁平化、單色化、極簡化的打底下出現,甚至不避諱使用草稿感的圖像呈現,彷彿呈現出一個曾經被硬生生抽離的視覺概念,重新被拉回的狀態,但面對已被邏輯化的文字符號,圖像主體處在這樣的空白跟遙望,反而更加顯得蒼白與惆悵,回應了先前所述,文字為了方便乘載各種深厚知識,將自身簡化成細瘦符號的演化過程。這樣的視覺圖像與文字對話,也是令我印象深刻之處。
冷媒介文字的觀念藝術實踐與感性認識
在麥克魯漢的想像當中,作為「冷媒介」的文字,與「熱媒介」的電視媒體(動態影像)等等相比,有更多讓受眾在公私領域介入詮釋的空間,舊媒介也常是新媒介的組成內容,也因此在當下新科技的發展過程中,文字永遠擁有一席之地,也印證了社群媒介與Chatgpt上的輿論角力,甚至後續的AI製圖,使用者其實最需要熟稔的技術竟是文字力。由此可見,文字仍是觸發新媒介效應或者藝術想像的最基本,或者說,在普世教育已成熟的現況下,關係連結與入門成本相對易於進入的媒介之一。
文字在純藝術(Fine art)的創作實踐中,最經典的例子想必是法國藝術家蘇菲卡爾,1986年,她在名為《The Blind》的藝術計畫中,訪問了盲人,向他們請教對於「美麗」的定義。卡爾照著他們的描述拍攝了攝影作品,並且附上了受訪者的肖像。在2007年的威尼斯雙年展,卡爾發表的《Take Care of Yourself》中,該作品的題名,以她在柏林旅行時,收到前男友發給她的電子郵件分手信的最後一句話而得名。卡爾邀請了共一百多位熟人以及各年齡段的女性,來詮釋這封分手郵件,並在法國館展示結果。由此可見,當觀念藝術的概念被提出後,文字的使用亦是一個媒材界限的突破,它除了自身擁有的創作形式如小說、散文、詩作之外,也在純藝術的範疇中得到關注。而在未來人類將直面的AI世代,相信也可能透過文字,操作出更具前瞻性的藝術創作。
而在《地下室錄音》中,一位作家與畫家的合作與互文性的詮釋——一個近似於當代人工智慧,以文字轉化為圖像的生成順序,在兩人的合作後期似乎慢慢地反轉,改由繪製圖像的畫家出題,再由作家書寫文字,當中的媒介效應瞬間從扁平抽象的文字,擴張成感性圖像的規律,瞬間又把這個連動狀態中的意念重新擠壓、枯槁化、線條化成另一個新的媒介表徵。當圖像掃進電腦成為「數位」的語言時,成為了非實體材質的虛擬存在,該情況仿若圖像進入作家的腦海時,成就出其感性經驗文字的過程,而未來新的虛擬與AI世代又會如何透過數位性的系統架構,分解圖像使其生產出怎樣的文字?甚至可能是,過去人類文字歷史發展框架的再演繹——從圖像、象形轉化為邏輯性文字的過程。作家與畫家們又可以對這時代徵候做出怎樣的回應?我想這可以是《地下室錄音》未來可以思索的方向與目標。
疫情、新科技、社群與AI。百年大疫的降載之後,留給當下的是更加理解新媒體運作的社會——我們開始知道,其實很多事情,不需要碰面就可以解決。作家致力書寫時,本就有隔絕外界的空白,這空白在限制移動的呼籲之下瞬間濃烈,對著電腦螢幕敲出一字一句時,內心隨著眼前文字喃喃自語的回音也瞬間加乘,呼喚出補足這片空白的需求。畫家視覺筆觸的加入,充實了空谷的遊蕩,試著旁敲側擊,拾回以眼代耳後被捨棄的一切,試著以繪畫中聲音缺席的空白,填補文字中聲音缺席的空白。被強迫停機後的「地下室錄音」或許就是為了這個過程吧?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徵求價 | 數量 |
2折 | 1 |
作者:陳柏煜
優惠價: 79 折, NT$ 948 NT$ 1200
優惠截止日:至2024年12月31日
運送方式:超商取貨、宅配取貨
銷售地區:全球
即時庫存>5
◆◇首刷限量贈品!
地下室錄音精美海報(兩款隨機出貨)
郭鑒予畫作海報值得珍藏◇◆
(尺寸:34x34 cm)
「沒有人能真正把雨的聲音研究徹底」
陳柏煜×郭鑒予
40篇短文× 40張圖像
分享眼睛,共用耳朵
「消失的東西總比它原有的維度再多一個維度」
一天讀一頁,九分鐘聽一頁,半年撫摸一頁,三秒逃離一頁⋯⋯
你,不只是讀者,也是文字和圖像的DJ!
隨手重疊自由搭配
無聲電影配樂紙上ASMR
組裝屬於你的地下室
吳睿哲、陳飛豪 專序導讀
川貝母、王榆鈞、阿尼默、孫梓評、焦元溥、陳育虹、陳昭淵、騷夏
同聲跨界推薦
聲音在記憶裡下了錨,柏煜在書中錄下尋常但別具意義的瞬間,特別喜歡突然詩化的句子,隱喻像煙火短而絢麗。鑒予的圖像則是穿透記憶前的膜,是守護影像的純粹性,也保留了聲音自由幻化的空間。
──川貝母
對於兩位作者追求的藝術感到敬佩。始於鐘聲,經歷防盜鈴、搖籃曲、空襲、空襲爆炸……終於剪與紙的摩擦,各種聲響譜成一首歌。耳朵是唯一不能關閉的五官,聽不聽由不得你,但可以降噪,因為音符必定與人有關,也只有人類才能製造出來,樂音或噪音,自我碎語及他者耳語,無論傳來的是什麼,必定有感動存在。
──阿尼默
採集日常的雜訊、取樣滾動的記憶,以文字和圖像對拍,戴上耳機刷碟混音,讓人忍不住一再循環播放,無限翻玩的實驗音樂。
──陳昭淵
詩可以畫,又可以有聲音,是走在很前面的事情嗎?有了畫面和聲音,究竟會讓詩更模糊,還是更清楚呢?我想到遙遠的中文系古典詩課堂上「詩必有具眼,亦必有具耳」的定義,《地下室錄音》看似充分利用詩的現代性,但卻也具備古典的節制與對稱。
喜歡看他研究雨,喜歡看他穿越雨的縫隙,喜歡這次他紀錄曾經來過的痕跡。
──騷夏
陳柏煜的第五部創作《地下室錄音》,選擇一種短若匕首的格式,攜手藝術家郭鑒予,分別以文字與圖像,在無聲的載體上表現不同的訊號,搭建新穎而奇異的聲音景觀。
寫作與繪畫要怎麼「錄音」?語言/文字的音韻節奏算不算「音樂」?脫去了聲波的外衣,留存在這些作品中的「聲音」是什麼呢?
書名「地下室錄音」(The Basement Tapes)來自巴布.狄倫的第十六張專輯。一九六六年,一場摩托車車禍致使狄倫暫停巡演工作,休養期間與樂隊在暱稱為「大粉紅」Big Pink的地下室,錄製了大量的翻唱與原創歌曲。這本書的概念與內容和狄倫的音樂沒有直接關係,但這樁軼事,為《地下室錄音》的共同創作,提供了一個「理想的場所」:彷彿在某間堆滿私人雜物的地下室,搭設了簡單的、向朋友借來的器材,隨興錄下一些未不預設聽眾與發表、散發玩樂氣氛的、自製的、實驗的片段。
這間地下室收錄了四十則「錄音」,每則錄音的文字包含兩個段落,各自保管一種聲音。每則錄音也對應一幅畫,負責「畫聲音」的郭鑒予,將文字如何留聲的實驗,延伸至視覺藝術的領域。有些篇章文字先完成,再根據文字發想圖像;有些篇章則嘗試攻守交換,轉由視覺先行,文字接力創作。用畫家郭鑒予的話說,就像在玩「傳話遊戲」,兩人越玩越認真,最終完成了一部「等待讀者共同完成」的作品。
四十則錄音如唱片、如相冊、如等待讀者的聲音檔案,散裝於盒內。讀者可以依照兩位錄音師的排序閱讀,也可以自由隨機播放,感受跌宕起伏的聲景。甚至只讀文字如捧讀掌中小說,或是盡情沉浸圖像中,感受它們引發的感官聯想。交錯觀看、聆聽這批「錄音」,讀者如同文字、圖像、聲音、記憶的混音師。在生成式藝術的時代,此類的創作與閱讀,不也是與AI詠唱的對話與回聲?《地下室錄音》寫聲音,延伸聲音的銘刻、複製與交換關係,以及如何以文學方法「記錄」聲音。他們採樣於日常,幻化爲劇場,插畫家吳睿哲認為,雙人來回擊球之樂趣在於「變形」;兼具藝術家與藝評家身分的陳飛豪,則讀出其中對「空白」的呼喚與回聲。書中是這麼說的:「我們唯一能記錄的,只有捏碎它們之後,發出的聲音。」
作者簡介:
陳柏煜
台北人,政大英文系畢業。木樓合唱團、木色歌手成員。曾獲林榮三文學獎散
文首獎,時報文學獎影視小說二獎(當屆首獎從缺),雲門「流浪者計畫」、
文化部青年創作獎勵。作品多次入選年度文選。著有散文與評論、訪談文集《
科學家》,詩集《決鬥那天》、《mini me》,散文集《弄泡泡的人》。翻譯有
美國桂冠詩人羅伯特.哈斯(Robert Hass)詩集《夏季雪》,香港詩人黃裕邦
(Nicholas Wong)詩集《微賤》。
郭鑒予
英國愛丁堡大學插畫碩士。插畫家、平面設計師,也寫文字。作品散見各類型媒體,及獨立出版刊物。專欄《浴缸來信》(不)定期刊載於《自由副刊》。 FB: on avery line
特別收錄 / 編輯的話:
書寫字:以眼代耳文/陳飛豪
「書寫字:以眼代耳」,這是我在閱讀完《地下室錄音》後,腦中立刻浮現出的論述,是傳播怪傑麥克魯漢,在經典著作《認識媒體:人的延伸》一書中,對「文字」的解讀。這個媒介的發明,象徵了人類漸漸從口傳、圖像進入了可累積知識的書寫新時代,不過或許也是在同一個時間,口傳時代過程中的各種音調與聲響,絕大部分漸漸地轉化成我們在閱讀時,默念出眼前所見文字符號的內心低語。換句話說,人類「以眼代耳」之後,閱讀文字時,個體所剩餘的聲音,彷彿成了自對自的喃喃自語,從至少兩人的口傳活動,進化成近乎單一自我的閱讀修行。
有趣的是,陳柏煜與郭鑒予的《地下室錄音》計畫,起始於2020年前後,席捲全球的疫情風暴,在那各自需要降低社會活性與人際連結的時空,以停滯取代前進的氛圍,這散文書寫與圖像的互文對照,彷彿想要找回某種過去因「文字」而起,而被捨棄的「聲音」——由殘存於內心的低語慢慢觸發。
文字時代的開啟:邏輯性想像的開端
對於「文字」的定義,麥克魯漢提出了一個十分有趣的說法,假定我們不用星星與條紋,卻把「美國旗」這幾個字寫在一幅布上,然後把它揚示出來時,雖然這些符號傳遞的都是相同意義,效果卻是截然不同。星條旗組合出的強烈視覺圖像,一旦轉譯成書寫形式,雖然其中抽象意涵的凝聚力依然不變,但有可能把共同視覺形象與經驗特質剝除大半,變成一個更細微化的符號表徵,以便進行邏輯性的智識推衍。這例子事實上表現出了部落人轉型成讀寫人時所經歷的變化,其所有屬於情感面、共同面的感性社群意識,因而成為文明個體的開始,劃一出了文明式且相對理性的態度、習慣與權力。
麥克魯漢進一步指出,西方的表音文字尤其容易造成這類狀態,許多語言採用同一種類似的拼音系統,採用在語義上不具意義的字母符號,與語意上不具意義的字音對應,視覺與聽覺的世界全然分立並行,甚至可說犧牲了圖像意義與感知,而這些特質在東方的表意文字如漢字,雖然在過去的發展當中一度獲得了保障,但當人類文明發展漸漸走向理性後,這些語言也走向明顯邏輯化的道路,例如現今華文漢字使用當中,轉注與假借字的高度發展就是一例。
基於此類的論述思考,《地下室錄音》給了我一個有趣的媒材想像,以文字為主要創作媒材的陳柏煜努力地透過這個被除去聲音、觸摸甚至味覺的表徵符號,嘗試以書寫與情境建構,再現「文字」為了加速儲存人類經驗,並且提升經驗取用效率,進而在知識與文明的邏輯化發展下被捨棄的感知想像,其中共通生活經驗的描述最能讓讀者有身歷其境之感,例如:
「今天要⽰範如何彈舌。如果有⼈要你先說「特」、再說「樂」,特樂特樂,把它們連起來、速度加快——trrrrrrrrr,就成功起⾶了。」
除此之外,與畫家郭鑒予的合作,想必補足了文字媒介「脫視覺形象化」的空洞。而有趣的是,相較於文字常見描述生活情景的段落。書中繪畫常見的構圖,常是「脫日常場景化」的表現方法,即畫面上的主體,時常在一個扁平化、單色化、極簡化的打底下出現,甚至不避諱使用草稿感的圖像呈現,彷彿呈現出一個曾經被硬生生抽離的視覺概念,重新被拉回的狀態,但面對已被邏輯化的文字符號,圖像主體處在這樣的空白跟遙望,反而更加顯得蒼白與惆悵,回應了先前所述,文字為了方便乘載各種深厚知識,將自身簡化成細瘦符號的演化過程。這樣的視覺圖像與文字對話,也是令我印象深刻之處。
冷媒介文字的觀念藝術實踐與感性認識
在麥克魯漢的想像當中,作為「冷媒介」的文字,與「熱媒介」的電視媒體(動態影像)等等相比,有更多讓受眾在公私領域介入詮釋的空間,舊媒介也常是新媒介的組成內容,也因此在當下新科技的發展過程中,文字永遠擁有一席之地,也印證了社群媒介與Chatgpt上的輿論角力,甚至後續的AI製圖,使用者其實最需要熟稔的技術竟是文字力。由此可見,文字仍是觸發新媒介效應或者藝術想像的最基本,或者說,在普世教育已成熟的現況下,關係連結與入門成本相對易於進入的媒介之一。
文字在純藝術(Fine art)的創作實踐中,最經典的例子想必是法國藝術家蘇菲卡爾,1986年,她在名為《The Blind》的藝術計畫中,訪問了盲人,向他們請教對於「美麗」的定義。卡爾照著他們的描述拍攝了攝影作品,並且附上了受訪者的肖像。在2007年的威尼斯雙年展,卡爾發表的《Take Care of Yourself》中,該作品的題名,以她在柏林旅行時,收到前男友發給她的電子郵件分手信的最後一句話而得名。卡爾邀請了共一百多位熟人以及各年齡段的女性,來詮釋這封分手郵件,並在法國館展示結果。由此可見,當觀念藝術的概念被提出後,文字的使用亦是一個媒材界限的突破,它除了自身擁有的創作形式如小說、散文、詩作之外,也在純藝術的範疇中得到關注。而在未來人類將直面的AI世代,相信也可能透過文字,操作出更具前瞻性的藝術創作。
而在《地下室錄音》中,一位作家與畫家的合作與互文性的詮釋——一個近似於當代人工智慧,以文字轉化為圖像的生成順序,在兩人的合作後期似乎慢慢地反轉,改由繪製圖像的畫家出題,再由作家書寫文字,當中的媒介效應瞬間從扁平抽象的文字,擴張成感性圖像的規律,瞬間又把這個連動狀態中的意念重新擠壓、枯槁化、線條化成另一個新的媒介表徵。當圖像掃進電腦成為「數位」的語言時,成為了非實體材質的虛擬存在,該情況仿若圖像進入作家的腦海時,成就出其感性經驗文字的過程,而未來新的虛擬與AI世代又會如何透過數位性的系統架構,分解圖像使其生產出怎樣的文字?甚至可能是,過去人類文字歷史發展框架的再演繹——從圖像、象形轉化為邏輯性文字的過程。作家與畫家們又可以對這時代徵候做出怎樣的回應?我想這可以是《地下室錄音》未來可以思索的方向與目標。
疫情、新科技、社群與AI。百年大疫的降載之後,留給當下的是更加理解新媒體運作的社會——我們開始知道,其實很多事情,不需要碰面就可以解決。作家致力書寫時,本就有隔絕外界的空白,這空白在限制移動的呼籲之下瞬間濃烈,對著電腦螢幕敲出一字一句時,內心隨著眼前文字喃喃自語的回音也瞬間加乘,呼喚出補足這片空白的需求。畫家視覺筆觸的加入,充實了空谷的遊蕩,試著旁敲側擊,拾回以眼代耳後被捨棄的一切,試著以繪畫中聲音缺席的空白,填補文字中聲音缺席的空白。被強迫停機後的「地下室錄音」或許就是為了這個過程吧?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徵求價 | 數量 |
2折 | 1 |
請在手機上開啟Line應用程式,點選搜尋欄位旁的掃描圖示
即可掃描此ORcode